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登高》杜甫全文賞析(精品多篇)

《登高》杜甫全文賞析(精品多篇)

詞句註釋: 篇一

⑴登高:農曆九月九日爲重陽節,歷來有登高的習俗。

⑵猿嘯哀:指長江三峽中猿猴淒厲的叫聲。《水經注·江水》引民謠雲:“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沙:江邊沙灘。鳥飛回:鳥在急風中飛舞盤旋。回,迴旋。

⑷落木:指秋天飄落的樹葉。蕭蕭:風吹落葉的聲音。

⑸萬里:指遠離故鄉。常作客:長期漂泊他鄉。

⑹百年:猶言一生,這裏借指晚年。

⑺艱難: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苦恨:極恨,極其遺憾。苦,極。繁霜鬢:增多了白髮,如鬢邊着霜雪。繁,這裏作動詞,增多。

⑻潦倒:衰頹,失意。這裏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新近停止。重陽登高,例應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說“新停”。

《登高》 篇二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

登高 篇三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詩文解釋 篇四

天高風急,猿嘯聲聲似乎蘊含着無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鷗不時地迴旋。無邊無際的落葉紛紛飄墜,奔騰不息的長江滾滾而來。離家萬里,悲嘆自己經常漂泊他鄉,衰老多病,寒秋中獨自登臨高臺。世事艱難,可恨秋霜凝染了我的雙鬢,窮困潦倒,於是不得不放下這澆愁的酒杯。

《登高》賞析 篇五

《登高》是杜甫於公元767年在夔州所作。杜甫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們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社會仍是一片混亂。時代的不幸,個人的多病,加上壯志未酬,使杜甫內心極爲苦悶與憂愁。爲了排遣心中的鬱悶,詩人帶病登臺的,想借此排解苦悶與憂愁。在中國古代詩歌中,“登高”或者“登臺”都有着思鄉寄情之意。《漢樂府民歌悲歌》中寫道:“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意思是說,想回家沒有辦法,心中悲痛,因而暫時用悲歌代替哭泣,用遠望代替回鄉。可以說,這首詩歌通過登高對所見所聞的秋江的描寫,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單之愁。

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意思是說,詩人放眼長天,從遠處的山中,傳來一陣比一陣急促風,不時還夾雜着哀囀的猿鳴聲;俯視江面,水中的小洲清晰可見,江邊的沙灘白茫茫的一片,還有幾隻水鳥沙灘上在盤旋地飛着。這是詩人眼前所見所聞。“猿嘯哀”是說猿猴聲音淒涼,這樣的聲音讓聽者心情悽楚,真有“猿鳴三聲淚沾裳”之感,這是從聲音的角度營造氛圍。“鳥飛回”就是說,到了傍晚時分,鳥兒就知道回家,詩人從視角上營造的一種氛圍,即鳥兒到了這時都要回家,可是,詩人卻漂泊在外,難以回到自己的家中。可以說,這種氛圍是慘淡而悽清的,通過環境的描寫,正面表現出詩人的淒涼之感。

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寫詩人仰望,那茫無邊際的樹葉蕭蕭而飄落,俯視奔流不息長江之水,滾滾而來。句中那“無邊”的秋色,“不盡”的江水,前者從時間上作筆,表明一年將盡,從秋葉中感受到光陰易逝,人生易老,從而產生了淒涼之感。“秋”在中國文學中,多是表現生命將逝,或者葉落歸根引發的思鄉之情。後者從空間上作筆,滾滾江水,晝夜不停,跨越時間,從而感受到人生短暫。在中國文學中,“流水”這一意象,多是表現時光的流逝,暗示着人生的短暫。這樣,通過時空的交錯,不但使詩歌跨越時空,而且使詩歌的的境界更爲開闊,從而更好地表現出詩人長年飄泊的無盡生涯。

頸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上句“萬里悲秋常作客”,“萬里”不但說明漂泊之遠,是從空間的角度來寫的,表明詩人遠離家鄉。“悲秋”不但是說時間上展示一年又一年的羈旅生活,而且暗示着詩人內心的苦悶與思鄉之情。“常作客”表明長年飄泊之苦。下句“百年多病獨登臺”總的是寫老病孤愁。“百年”人生與“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無窮的自然相比,也許太短暫了。這一聯寫到了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生出無限悲秋之情,對人生苦短的感嘆。這一聯,詩人爲了更好的表達這種思想情感,運用了對偶的手法。“萬里”與“百年”相對,“悲秋”與“多病”相對,“常作客”與“獨登臺”相對,不但從時間、空間兩個方面把詩人的憂思表現得如此深廣,而且表現出廣闊的詩歌意境,從而表現出詩人的羈旅愁與孤獨感,思鄉之情難以割捨,因而“獨登臺”以此慰藉自己。

尾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意思是說,在這混亂不堪的世道里,詩人已經是窮困潦倒,兩鬢白如霜雪,本想借酒消愁,可是因病停下了濁酒。“艱難苦恨”在這裏既指個人的身世的艱難,生活的困難,也指社會現實的**。“繁霜鬢”是說頭髮很白很白,如同霜一樣。這裏,表現出詩人飽嘗艱難潦倒之苦,爲“國難家愁”而憂鬱,白髮增多,再加上因病不能喝酒,本應借酒消愁,卻有無法喝酒,因而悲愁更難排遣。

在審美藝術上,這首詩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句解: 篇六

詩篇前四句描寫登高聞見之景。首聯連借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並以急、高、哀、清、白、飛等詞修飾,指明瞭節序和環境,渲染了濃郁的秋意,風物具有鮮明的夔州地區特徵。這兩句不僅是工對的聯語,而且句中自對,如“ 天高”對“風急”,“沙白”對“渚清”。句法嚴謹,語言錘鍊,素來被視爲佳句。

頷聯前句寫山,上承首句;後句寫水,上承次句。寫山爲遠望,寫水爲俯瞰。落木而說“蕭蕭”,並以“無邊”修飾,如聞秋風蕭瑟,如見敗葉紛揚;長江而說“ 滾滾”,並用“不盡”一詞領起,如聞滾滾濤聲,如見湍湍水勢。兩句詩,無論是描摹形態,還是形容氣勢,都極爲生動傳神。從蕭瑟的景物和深遠的意境中,可以體察出詩人壯志難酬的感慨之情和悲涼心境。

詩篇後四句抒發登高所生之慨。頸聯上句寫羈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詩人多年漂泊不定的處境;“萬里”,說明夔州距離家鄉非常遙遠,是從距離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從時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 ”字是在前兩聯寫足秋意後,順勢帶出,並應合着“ 登高 ”的節候。下句寫孤病之態。“百年”,猶言一生;“百年多病”,遲暮之年百病纏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獨”字,寫出舉目無親的孤獨感;“登臺”二字是明點題面,情才因景而生。這兩句詞意精煉,含意極爲豐富,敘述自己遠離故鄉,長期漂泊,而暮年多病,舉目無親,秋季獨自登高,不禁滿懷愁緒。

尾聯進一步寫國勢艱危,仕途坎坷,年邁和憂愁引得鬚髮皆白;而因疾病纏身,新來戒酒,所以雖有萬般愁緒,也無以排遣。古人重陽節登高照例是要飲酒的,而詩人連這點歡樂也失去了。這一聯分承五、六句:“艱難”備嘗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結果。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首聯着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一一得到表現。次聯着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三聯表現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着筆,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四聯又從白髮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譯文 篇七

猿嘯:猿長鳴聲。

落木:落葉。

蕭蕭:形容秋天樹葉紛紛落下的聲響和狀態。

1、猿嘯哀:巫峽多猿,鳴聲淒厲。當地民謠雲:“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渚:水中的小洲。飛回:迴旋。

3、落木:落葉。蕭蕭:秋風吹動樹葉的聲音。

4、“萬里”兩句:宋羅大經《鶴林玉露》雲:“萬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悽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杜甫當時患有肺病、風溼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

5、繁霜鬢:白髮日多。

6、潦倒:衰頹、失意。這時杜甫因肺病戒酒,故云“新停濁酒杯”。

原文註釋 篇八

1、詩題一作《九日登高》。古代農曆九月九日有登高習俗。選自《杜詩詳註》。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秋天的重陽節。

2、嘯哀:指猿的叫聲淒厲。

3、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鳥飛回:鳥在急風中飛舞盤旋。回:迴旋。

4、落木:指秋天飄落的樹葉。蕭蕭:模擬草木飄落的聲音。

5、萬里:指遠離故鄉。常作客:長期漂泊他鄉。

6、百年:猶言一生,這裏借指晚年。

7、艱難: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苦恨:極恨,極其遺憾。苦,極。繁霜鬢:增多了白髮,如鬢邊着霜雪。繁,這裏作動詞,增多。

8、潦倒:衰頹,失意。這裏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剛剛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說“新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