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查【精品多篇】

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查【精品多篇】

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查 篇一

所謂空巢,即“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鳥離巢後的情景,現在被引申爲子女離開後家庭的空虛、寂寞的狀態。空巢老人即是指無子女或子女不在身邊,獨自生活的老年人。生活不便、精神寂寞、病痛折磨„„空巢老人冷暖往往只有自己知道。

1.無人照料,生活不易

20xx年3月,75歲的中科院院士、被國際醫學界譽爲“世界斷肢再植之父”的陳中偉教授,在上海獨居的家中意外墜樓不幸去世。

87歲的許大爺獨居在北京石景山的一個小區,今年冬天連續的大雪讓許大爺家裏“斷糧”了,老人無法外出買菜,到了深夜,剛剛忙完工作的外孫纔給老人送來了食物。家住北京五棵松的王奶奶家中供暖出現問題後久等未能解決,無奈中只能抱着暖水袋躲在被窩裏,給兒子打去求助電話。

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我國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約佔老年人總數的1/3,其中不乏衆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學學會課題組進行了一次城鄉空巢老人調研,通過抽樣調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覺生活無人照料是面臨的最大困難。對他們來說,吃飯、洗澡、做簡單家務已成爲生活的最大困境。

如果說,日常生活的不便自己尚且能夠艱難克服,那麼在遭遇突發狀況甚至發生意外時,空巢老人常無招架之力,難免產生髮生在陳教授、許大爺這樣獨居空巢老人身上的悲劇。

2.精神寂寞,鬱鬱寡歡

“人老了還能有什麼盼頭呀,瞎過唄!”一句話道出了多少空巢老人的悲涼心態。據報道,今年年初,在山東濟南,一週內有三位空巢老人自殺;福州的一位空巢老人因爲太想兒女,屢次輕生,在今年重陽節時跳樓自殺。

身體機能衰退、個人價值喪失,沒有子女陪伴,都讓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對生活失去希望。據北京、上海、武漢、廈門等多個地方對城鄉空巢老人的精神狀況調查顯示:心情暗淡、沮喪、孤寂,食慾減低,睡眠失調,脾氣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與人相處,得過且過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見的心理體驗與情緒狀態,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殺。

上海老齡辦、寧波老齡辦入戶調查顯示,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希望與人交流、老有所樂、老有所用。南京鼓樓區對空巢老人的活動需求調查顯示:希望子女多打打電話、常回家看看成爲衆多空巢老人的首要情感寄託;多組織老年公益活動、創辦老年活動室則成爲空巢老人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心理訴求。

3.疾病困擾,就醫困難

浙江衢州的空巢老人柳大爺曾因高血壓兩次昏倒在家,“一個人在家,最怕的就是生病。”柳大爺常說。

北京、廈門、延吉等多個地區關於“空巢老人”身體狀況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老人都患有各種各樣的疾病,其中超過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疾病。據福建省城鄉空巢老人調查報告顯示:54.64%的老人表示,因爲無人照料,所以最怕的就是生病。

空巢老人面對病痛常面臨三大“無助”困境:急病突發無人知曉、慢性疾病無人照料、醫療費用過高無法承擔。疾病問題在農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現尤爲明顯。以湖北省農村空巢老人爲對象的一項調查顯示,認爲就醫方便的僅佔40.7%;面對疾病,有55.6%的受訪老人選擇“簡單治療”,16.2%的老人會選擇“間歇性治療”,僅21.8%的老人採用“正規治療”,另有6.4%會“放棄治療”。上海市老齡辦對居家養老服務項目進行調研時發現,超過90%的空巢老人選擇需要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包括常規體檢、定時上門護理、應急救助等等。

到底有多少空巢老人?

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時期,已有老齡人口1.69億,佔總人口數的12%,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數據顯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屬於城鄉空巢家庭或類空巢家庭。據北京老齡辦目前公佈的統計數據,北京老年人口明年將達到250萬人,佔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則會超過100萬,佔老年人口總數的40%。寧波老齡辦調查表明,寧波空巢老人家庭已佔老年人家庭的35%,預計到20xx年將達到80%以上。

目前,我國老齡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長,約爲總人口增長率的5倍,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迅速擴大。專家預計,到2030年我國老齡人口將近3億,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將達到90%,這意味着屆時將有超過兩億的空巢老人。

誰來關愛空巢老人?

在人口老齡化加劇的大背景下,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需要有更多人伸出援手。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家庭、政府和社會對空巢老人的關愛顯然不盡如人意。

1.子女照顧不周

一項對空巢老人的調查結果顯示,感到家庭關係融洽的僅僅50.1%,對子女的照顧表示滿意的僅9.2%。經濟支持、精神贍養等方面,子女對獨居父母虧欠不少。

目前,由於獨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日趨小型化,傳統家庭養老方式面臨挑戰,代際之間的孝道、贍養、照料老人的觀念日益淡化。據中國老齡科研中心調查,城市空巢老人獲得子女經濟支持的比例較高,但在農村,由於子女自身經濟壓力,相當一部分空巢老人還得不到子女的經濟救助。以廈門市農村空巢老人爲例,只有43.0%的空巢老人主要靠子女贍養,

50%以上的老人只能依靠自己勞動和養老金等度日。

經濟支持之外,許多子女常常忽略了老人們的精神需要。據全國老齡辦統計,僅10%左右的子女能注意滿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如上文提到的福州空巢老人,其兒女在經濟上很寬裕,經常給老人寄錢,每次都說:“想吃什麼儘管買,錢不用擔心!”卻忽略了老人精神需要。

贍養父母、關愛雙親是子女們應盡的責任,面對空巢父母,作爲子女是否應該自問“做了多少”?

2.政策保障不足

我國作爲一個“未富先老”的國家,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決“養”和“醫”的問題。 我國城鄉養老保障現狀不容樂觀。目前,“養”的保障主要包括城鄉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等。據統計,城市中約有10%左右的老年人沒有養老金,農村老年人中約有80%以上沒有任何養老金,許多農民根本不知道養老保險爲何物。

“醫”的保障包括城市醫療保險、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以及城鄉貧困老年人的醫療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等基本生活醫療保障。近年來,黨和政府通過不斷建立和完善各類醫療保障制度、醫療救助制度和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使老年人醫療保障狀況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沒有享受任何醫療保障的空巢老人仍有半數以上。老人看病難、看不起病的難題仍待緩解。

3.社會幫助缺位

空巢老人養老主要有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兩種方式,而我國現有社會養老機構的牀位尚不及需求的1/12;居家養老仍面臨投入服務平臺匱乏、專業服務水平不高等系列難題。

機構養老,主要是指通過開辦老年公寓、老人院、敬老院、老年人福利院等機構,爲老年人提供日常的生活、醫療和娛樂休閒等全方位服務。據調查,全國每年約有1400多萬老年人要求進入老年福利機構養老,而各類福利院的牀位只有一百多萬張,遠遠滿足不了需求。

居家養老,是指以家庭爲核心、以社區爲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爲依靠,爲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爲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目前,居家養老是我國老年人主要的養老方式,受傳統習慣的影響,超過80%的老人仍希望能夠居家養老。

英國等國非常重視居家養老服務,政府依託社區爲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物質支持、整體關懷等,具體提供服務的有政府僱員,還有大量的志願服務者。近年來,我國空巢老人的居家養老服務開始興起,各地也在逐漸摸索有效的服務方法。例如,杭州依託社區,以志願者行動、低齡老人照顧高齡老人的“時間銀行”互助、鄰里關照、託老服務和無償或低償上門服務爲主要形式,爲居家養老構建“生活照料網絡”。

據全國老年人社區服務需求調查顯示,老人們最需要的服務包括法律援助、上門看病、上門做家務、服務熱線和聊天解悶等,分別達到了22.2%、20.5%、18.8%,17.1%和16.8%。但是這些服務需求的總滿足率目前僅爲15.9%,換句話說,仍有84.1%的服務需求沒有被滿足。

空巢老人中或許就有你我的父母、你我的長輩,有一天,你我也會老,可能也會成爲空巢老人中的一員。尊老愛老,既是爲人的基本道德準則,更是建設和諧社會中不可忽視的一環,所以,請伸出關愛的手,陪他們一起走,在他們老了孤單了的時候,遠離困苦和憂愁。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 篇二

由於農村地區長期以來一直實行以家庭爲主的養老方式,子女供養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隨着承擔主要贍養義務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外流,長期兩地分離使得外出子女無法爲留守父母提供經常性的照料和關懷,家庭養老的基礎受到了動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空巢老人的健康和福祉。在老齡化、空巢化現象日益嚴重的今天,重視並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空巢老人的各種問題,是加快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關係到能否成功應對老齡化問題,關係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敗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一、農村空巢老人基本情況 全縣老年人口76521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3.999%,高於全市平均水平的0.179個百分點。老齡化進程逐年加快。 調查顯示,全縣農村60歲以上空巢老人32753人,佔老年人口的39.86%,其中:男性15828人,佔48.3%,女性16925人,佔51.6%。配偶健在18377人,佔56.11%,與孫子們同住20012人,佔61.1%,(主要留守照顧孫子所至),單身獨居8176人,佔25.14%,失能或半失能10900人,佔33.27%。(主要是80歲以上空巢老人5534人,佔50.77%),必須參加勞動生產的13906人,佔42.46%。既要勞動又要照顧孫子11925人,佔36.41%。有經濟收入4321人,佔13.1%,依靠子女提供16887人,佔51.5%。感到寂寞孤獨8340人,佔25.4%,需要生活照顧7454人,佔22.7%,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2690人,佔3.6%,空巢老人身體健康良好的10523人,佔32.13%,健康一般、較差、非常差的佔大多數。 二、農村空巢老人家庭現狀 1、經濟狀況 經濟支持是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安度晚年的物質基礎。農村空巢家庭老人大多依靠田間勞動所得獲取經濟收入或依靠子女給予的生活費作爲生活來源。其收入分佈不勻,36.4%的老人收入在3200元以上,24.2%的老人在1200元以下,貧困的還有12925人,佔39.4%。享受低保的1231人,佔3.75%。因此有78.8%的農村空巢老人仍然經常參加勞動和既勞動又照看孫子。主要原因是:家庭經濟狀況差(雖然子女外出打工但其收入主要用來供養孩子上學,對家庭裏日常生活開銷主要還是老人耕種所得)。 2、健康狀況 農村空巢老人中96.49%的'老人生活能夠自理,32.13%的老人身體健康,55.8%的基本健康,12.07%爲較差或非常差。當遇到疾病時,多采用簡單治療,小部人因爲經濟原因放棄治療。99.3%的空巢老人蔘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98%以上的老人對新型農村合作比較滿意,認爲能解決看難問題,尤其是“復明工程”對農村白內障老人來說是福音,免費摘除白內障,普遍反映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真好。 3、需求狀況 從調查結果來看,農村空巢老人有權益保障要求8491人,()佔25.9%,感到寂寞孤單8340人,佔25.4%,需要生活照顧7454人,佔22.7%。從老人們的需求程度上看,主要是精神慰籍,子女常回家看看,基本醫療保障,養老金和需要人照顧,分別佔52.3%、49.2%、41.3%、33.8%和22.7%。由此可見農村空巢老人最需要的就是精神慰籍,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4、閒暇狀況 農村空巢老人因文化水平較低和經濟有限原因,絕大部分老人以串門聊天爲主,家庭經濟好點的以打牌爲次之。加之村級老年協會的文體活動中心、室、場地不健全,不配套等原因,老人們戶外活動只好如此。在精神層面上,76.5%的老人感覺生活有壓力,壓力主要來自經濟收入,照顧孫子,忙於種地、又怕生病等幾個方面,因爲子女多在省外務工,所以子女們主要是給生活費和打電話來慰問老人,很少能親自照顧,幾乎都是一年回來一次,空巢老人中有49.2%的人希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 三、農村空巢老人家庭形成的原因 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外出打工 子女外出打工是全縣農村空巢老人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全縣93.1%空巢老人子女在外打工,在家務農的只有4.2%。所以,78.8%農村空巢老人必須勞動和又要勞動又要照顧孫子,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們都會“活到老,幹到老”。 2、自然空巢 所謂自然空巢,就是有的老人終身未婚,有的老人雖已結婚,但未生育子女,有的生有子女,但子女已經去世,有的只一個女兒,女兒一旦出嫁之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回家照顧老人就有次數了,老人就成了空巢戶。全縣單身空巢老人就有8176人,佔25.1%。 3、代際差異 當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後,老少兩代人對獨立的活動空間和自由的要求會越來越強烈,傳統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已經不適應人們的這種需求,小家庭被普遍接受。一旦子女成立了小家庭或進入城市,農村的父母一般都不會與子女生活在一起,而是選擇獨自居住或留在農村老家。當然,農村老年型“空巢”家庭的產生也還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兒子在外打工、婆媳、公媳關係的溝通缺少聯繫的中介和橋樑,家庭不和、矛盾增多,迫使老人同兒媳和孫子分開住,子女贍養老人的觀念淡薄、嫌棄老人,從而使老人不得不獨守“空巢”等等。 四、解決農村空巢老人問題建議 農村老年人問題是突出的民生問題,不僅關係到廣大老年人能否安享晚年,而且關係到千家萬戶,因爲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所以,我們應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雲夢,幸福雲夢的重要高度,積極應對,綜合治理。要遵循“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從農村實際出發,立足當前,着眼長遠。使空巢老年人享受到黨和國家優待政策,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建議如下: 1、進一步完善農村養老保障體系。以家庭養老爲主的養老模式要得到更一步補充,全面推行協議養老、簽訂《家庭贍養協議書》。同時,商業養老保險應得到推廣和發展。逐步落80歲以上高齡老人補貼,建立健全高齡補貼制度。擴大農村老年人享受低保範圍,“五保”老人全額財政供養。完善鄉級養老院設施,提高服務水平。 2、進一步加強老齡工作網絡建設。從這次調查中看出,全縣村級老年人協會建設不足40%,老年活動中心、室、場地更少。村級老齡工作網絡建設滯後,嚴重影響老齡工作方針、政策貫徹落實。村級老年協會是關心老年人生活、體貼老年人難處,解決老年人家庭矛盾,檢查督促家庭贍養情況的老年人自我管理組織,能直接解決農村空巢老人生活難處和實際困難。加強鄉村兩級老齡工作網絡建設,積極應對老齡化,各級黨委政府應刻不容緩地擺上議事日程。爲形成縣、鄉(鎮)、村三級老齡工作格局打下堅實基礎。與此同時,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投入,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全村級老年活動室、活動中心,老年人圖書報刊閱覽室、棋牌室等,提高農村空巢老人和所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 3、進一步開展“敬老志願者”活動。調動各種積極因素,爲農村空巢老人服務。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敬老助老,營造敬老氛圍,建立長期服務機制,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縣直各部門、各單位、企事業單位,要積極組織本單位本部門在職的年輕人和社會“志願者”,開展“敬老志願者”活動,聯繫一個空巢老人家庭長年定期開展上門服務活動,瞭解他們的需求與困難,幫助他們疏通渠道,解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鄉村兩級可組織低齡“老年志願服務隊”,就近爲高齡空巢老人,特困空巢老人、病殘空巢老人提供日常照料服務。

空巢老人社會實踐總結 篇三

社區“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活動”在大連市文明辦的領導下,在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在街道民政科的具體指導下,在社區書記的帶領下,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助人爲樂的傳統美德,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深入開展了“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活動” ,使轄區空巢老人受益韭淺。20XX年具體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做好日常管理服務工作

周發社區現有空巢老人56人,兒女不在本市的5人,社區面向空巢老人開展“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活動”,從生活照料、心理撫慰、進行健康保健、法律援助、安全導航、文體健身等多方面開展服務活動,把5戶兒女不在本市的空巢老人做爲服務重點對象。我們組織志願者利用一對一幫扶對子,定期到空巢老人家走訪,從生活上到精神上給予幫助。

二、繼續開展“空巢老人安全導航活動”

20XX年我們繼續做好此項工作,把這項工作做得更細更強,吸納轄區更多的人成爲社區服務志願者,把“空巢老人安全導航活動”拓展爲轄區老年人的活動,向空巢老人宣傳防火、防盜、防煤氣中毒、防上當受騙等常識。對5戶重點的空巢老人第月至少走訪一次,使更多空巢老人受益,感到社區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充分體現了出特色出“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行動”的意義。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空巢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1、周發社區是一個老年人居多的老社區,根據社區的具體特點,我們利用社區文化自治協會這一載體,開展有利於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娛活動,組建了80人的太極拳隊、太極扇隊,一年四季每天都活躍在甘井子區社區學校操場晨練點。這樣以來,既豐富了他們的業餘生活,又加強了身體鍛鍊,使老年人生活更加充實,達到以點帶面、寓教於樂的效果。今年9月8日帶領80人組建的太極拳隊參加了周水子街道太極拳表演賽,其中有9人是空巢老人,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同時也豐富了空巢老人的文化生活。

2、今年2、4、5月分別帶領轄區老年朋友與沃爾瑪公司參加娛樂活動, 4月開展讀書月活動,5月帶領30名老年朋友到發現王國旅遊,6月開展大型共建共創活動,其中有部分是空巢老人。

四、通過健康教育,增強老年人健身、身我保護意識。

我們今年共組織空巢老年人上健康教育課5次,做義診5次,使空巢老人瞭解到更多的健康知識,增強〈WWW.〉身體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攜同周水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志願者爲空巢老人定期檢查身體。

五、做好對空巢老人的走訪慰問工作

自開展“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行動”以來,我們每逢重大節日,都要走訪空巢老人,向他們發放生活物資,送去米、面、油及慰問金等,價值2000元以上,使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總之,20XX年周發社區“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行動”工作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使轄區的空巢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爲大連市爭創文明城市再立新功。我們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再接再厲,取長補短,爲空巢老人打造出更加安全、優雅、和諧的家居環境,爲空巢老人更好地服務,爲整個社會成爲文明、和諧的社會而努力。

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查 篇四

實踐主題:走訪農村空巢老人、關愛農村空巢老人

團隊負責人:張永芳

所在班級:11級信管2班

團隊成員:王鈺、王真、陳麗君、李潁、李靖慧、李海燕、張林林、孟丹丹 20xx年八月三十日

一、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研實施方案

1、調研內容:農村空巢老人生活及經濟狀況

2、調研對象:農村5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

3、調研時間:8月20日-26日

4、調研地點:團隊成員老家的農村

5、調研背景:

在我們享受幸福快樂的大學時光的同時,往往忽視了身邊有這樣一羣人,他們年邁多病,兒女卻無暇照顧;他們孤獨寂寞,身邊卻無人溝通交流。當很多人都在關注農民工問題,關注”90後“的成長曆程,關注城市發展、經濟變革時,我們似乎都忘記了他們,他們是外出打工子女的父母,他們是讀書同學的爺爺奶奶,是數目不斷增加的龐大羣體,他們在各偏僻的農村靜靜的生活,數着日子盼望兒女能回家,守着電話等兒女問候。他們年邁,生活上有很多問題:生活無人照料、病痛不能及時妥善治療、孤獨抑鬱的情緒無法排遣。他們是社會上的弱勢羣體,是急需社會上所有人的關注、關懷和問候。

6、調研目的:

提出”中國夢“,中國夢是中國每個人的夢,只有實現每個人的夢想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纔是真正實現中國夢。所以,空巢老人的生活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問題,更是社會的問題,它需要我們每個人的關注。通過走訪慰問老人的形式,瞭解農村空巢老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呼籲社會關注空巢老人、呼籲政府健全社會保障制度。

力爭做到空巢老人生活有保證、孤獨能排遣、困難有人幫。同時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願服務精神,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分析處理問題能力,展示青年學子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7、調研具體實施過程:

(1)活動進展前由團隊負責人到各村村委會向村委會負責人介紹我們以走訪空巢老人爲社會實踐活動主題的目的及意義。獲得村委會的贊同和支持後,收集村裏50歲以上老人的資料,瞭解他們的家庭住址和基本生活狀況,然後制定合理走訪路線,爲走訪工作做準備。

(2)確定小組成員的食宿交通問題,實踐期間確保隊員的食品、住宿、交通安全問題。向親戚朋友借自行車儘量做到環保、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3)收集生活健康知識、醫療保健知識編訂成冊向老人宣傳普及。宣傳國家三農問題、宣傳黨的精神,向空巢老人傳遞國家和民族關愛老人的正能量。

(4)每個人都帶好身份證學生證等證件,必要時可以用這些證件證明自己的身份。

(5)由隊長張永芳查閱資料做好走訪問卷調查,向指導老師詢問意見,在取得認同,調查問卷合理的情況下,將問卷發給實踐團隊所有成員,隊長並聯繫好實踐基地負責人。

(6)各方面聯繫好後,團隊成員在8月19日做好調研的相關所有準備,8月20日-26日每天早上8:00-11:00、下午15:00-18:00由村裏負責人帶着走訪老人做問卷調查。在問卷中,陪老人聊天解悶、瞭解老人生活現狀,幫助身體不好的老人做家務等。每天晚上活動結束後自己反思活動中的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並及時改正以使活動達到更好的效果。

8、活動後期

二、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研提綱

1、調研指導思想和目的

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民族也都有自己的夢想。在中國有中國夢,中國夢不僅代表着每個人的夢想,也代表着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期盼的夢想。要實現中國夢,必須根據我國國情,制定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方針路線。然而,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60%以上,解決好農村人口的養老問題關係着中國的穩定和發展,也關係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及中國夢的實現。要實現中國夢,必須解決好農村空巢老人生活問題,這就要求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思想,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通過走訪慰問空巢老人的形式,增加與空巢老人的溝通與交流,使他們融入到社會集體中,緩解他們孤獨感、抑鬱感,也能讓老人感覺到整個社會國家都在關心關愛他們,生活中,他們會保持更加積極樂觀的態度。

通過我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將空巢老人的心聲傳達給全社會,讓更多的關注空巢老人,讓老人的需求被大家瞭解認知。呼籲兒女能在忙碌的工作中多抽出實踐陪伴老人,讓大家都知道老人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他們更渴望精神上的快樂。

2、調研內容

通過走訪慰問聊天的形式,瞭解“空巢老人”的生活、健康、心理、醫療、養老保障、養老服務、情感需求等現狀和“空巢老人”面臨的現實困難。

3、調查方法

團隊成員選擇自己村莊年齡在5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隨機選擇20人左右填寫問卷。

4、相關要求

調查問卷的填寫必須根據個人實際情況,不得虛化事實。成員根據走訪調查統計問卷結果並將統計結果發給團隊負責人。有團隊負責人作進一步總結分析。

三、團隊調研報告

摘要: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迅速發展,老年人口在不斷增加,空巢老人的比例和規模也正日益擴大。隨着打工潮的流行,農民工的逐漸增多,農村空巢老人的數量更是快速增長着。農村空巢老人大多都年邁多病,再加上長期沒有子女的照顧,他們大都孤獨抑鬱。

關於空巢老人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五

你可能很難想象公園裏那些神態怡然、悠然自得的老人們內心深處的孤獨,本是到了盡享天倫之樂之時,卻只能深居獨處,望“子女”而興嘆。“空巢老人”這個原本生僻的詞語,如今是一個沉重的社會話題,而這個話題也成了我和小組其他成員這個暑假中爲期一週的社會實踐的主要內容。

走進某某市某某區的居委會辦公室,在簡單的介紹了自己及說明來意之後,該居委會中的一位女性負責人在以後的一星期中接待了我們。在與這位負責人的交談以及走訪中,我們驚訝地發現該區的獨居老人數量近幾年來呈現明顯上的升趨勢。該區60歲以上老人人數爲260於人,佔社區總人口的20%,而其中的“空巢老人”比例也高達40%,這一數據遠遠高於常熟全市的平均水平,我不禁爲這樣的一組數據感到震驚和難過。

在爲期一週的走訪調查及與居委會人員的交流中,我們大致瞭解了造成這種“空巢”現象的幾個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客觀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不可否認的是主觀因素也是重要原因。

(1) 這種現象和我區,我市,乃至全省全國的人口結構密不可分,我國人口結構的總的趨勢是老齡化加劇,從這點看來我區的這一現象只是我國諸多人口問題的一個縮影。

(2) 思想觀念的改變是造成“空巢”現象的內在因素。隨着經濟發展,父輩之間以及爺孫之間的代溝的不斷凸顯,衝擊着老人們“一家之主”的傳統思想觀念以及以四世同堂韋榮的舊的家族式生活觀念。思想過於保守的老人越來越受到思想開放的子孫的“排斥”。而年輕人隨着文化知識與思想的進步,不在受“父母在,不遠遊”舊思想的束縛,紛紛離開父母,從而造成“空巢”現象。

(3) 家庭小型化是“空巢”現象的直接原因,隨着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條件的改善,三口之家的小型家庭模式成爲主流。所以這也造就了“空巢老人”數量的不斷增多。

(4) 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是造成“空巢老人”現象的主要因素。在這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年輕的人們將更多的時間花在了工作、學習、教育子女上而忽視了對老人的陪伴,這也成催生了“空巢老人”的推助器。

在結束爲期一週的實踐調查之後,心中滿是沉重的思考與困惑:我們得到了物質上的,卻在慢慢失去一種親情。或許,只有當人們在老人們離開人世之後纔會明白這種親情的損失有多大,那是無法彌補的遺憾。“空巢老人”所需要的不是物質,而是子女們的關愛。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家庭問題,它已上升到嚴重的社會問題,因爲它關係到“以人爲本”的和諧社會的建設!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給老人一個快樂而不是孤獨的晚年!

空巢老人社會實踐總結 篇六

20XX年5月19日,在大連大學“愛心超市”店長的帶領下,“愛心超市”全體幹事和大連大學“推拿協會”、“健康驛站”的專業醫療人員一起去金州參加了“關愛‘空巢老人’”活動,把當代大學生的濃濃愛心帶進了大連金州“空巢老人”家中。

八點半左右,空氣中還帶點`淡淡的清晨的味道,但愛心超市的幹事已到光伸門前集合,推拿協會,健康驛站的專業人員也早已帶着醫療器械到場。我們坐着擁擠不堪的公交,但是沒有一人有過抱怨,大家都帶這一顆期待的心去參加此次活動。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旅途,終於到了老人所住的地方。我們一共分了三組,每組5人或6人我們這一組去了一個單身老奶奶家中。

店長敲了門,老奶奶從裏面慢慢的出來,我們一個一個的向老奶奶問好。“奶奶,您好!”

“奶奶,我們來看您了”

進了老奶奶的房間後,老奶奶很開心的讓我們坐下,但老奶奶的房間太小,哪裏放的下這麼多凳子,於是我們便挨着老奶奶坐下。健康驛站的人很熱心的給老奶奶測血壓,老奶很是配合的伸出了手。測完血壓後,健康驛站的人和老奶奶說了一些生活中應注意的小細節,然後我們幾個人開始和老奶奶聊天。老奶奶是個很健談的人,也是個很整潔的人,奶奶的房間收拾的整整齊齊,一塵不染,牀頭還擺着幾盆盆栽,我們和老奶奶討論關於盆栽的問題,讓我們印象最爲深刻的是老奶奶講述她跳舞的那一段,老奶奶很喜歡跳舞,還特別喜歡教別人跳舞,奶奶的舞伴和奶奶跳完舞后都會感慨一句,‘跟你跳舞簡直是一種享受!’,奶奶還特別喜歡跟有修養的人一起聊天,奶奶說跟這樣的人聊天可以增進自己的見識,“活到老,學到老”,老奶奶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時間過得很快,我們就要從老奶奶家回去了,臨別前,我們和老奶奶照了一張合影留念,照完後,老奶奶還風趣的說“我還沒有喊‘茄子’呢!”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不僅把大學生的愛心送到了老人家中,而且還從老人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如老奶奶的樂觀心態,老奶奶的學習觀念,這些東西都是給大學生的一劑良藥,值得當代大學生珍藏。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 篇七

據全國老齡委統計和信息工作座談會公佈的數顯示,目前,我國有2340多萬65歲以上的“空巢老人”。全國城市空巢家庭已達到49.7%,個別老城區的“空巢老人”家庭已達到80%以上。據瞭解,我市空巢老人在常住老人中的比例也不小。近日,本報記者帶着一份關注走訪了部分“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

精神空虛大於物質匱乏

很多空巢老人都面臨一個同樣的問題:也許不缺吃不缺穿,但是每天都覺得無所事事,要麼在家靜靜守着空蕩蕩的房子,要麼在養老院裏等待吃飯的時間。

在西江南路居委,已獨居生活了x年的黃伯昌老人跟其他空巢老人一樣,無法與兒女共享天倫之樂,只有閒時與社區工作人員開開玩笑逗逗樂,纔是他一天最開心的事情。

住在清寧坊的樑秀霞說,自己今年七十七歲了,退休也已二十七年了,本來可觀的退休金足以支撐日常的生活,但是兒子下崗,兒媳婦又身患重病,昂貴的治療費用致使家裏生計困難,後來兒子不得不外出打工,二十年來自己獨自生活。平常打掃自己門前的街道和摘曬雞蛋花是唯一的樂趣。隨後,記者走進樑秀霞的家,粗糙的水泥地,破舊的瓦片屋頂,窄小的客廳裏擺放着掉了漆的破舊的桌椅,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只有瓶瓶罐罐擺放得整整齊齊。

城西街道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像樑秀霞這樣的空巢老人,很少跟周圍的老人聊天,即使城區有親戚也很少走動,因爲他們一個人生活慣了,沒有什麼事,不願意去麻煩“別人”。

【生活依靠】★★★

熱心鄉鄰及時相幫

由於沒有電話,樑秀霞基本上聯繫不了自己的兒子,“有什麼特別的事,只能去鄰居家裏‘借打’。”樑秀霞說,附近的街坊人都很友善,平常有什麼事情,也是鄰里互相幫助。

鄰里的幫助也許是空巢老人解決一些困難最快捷最有效的辦法了。 (範文網 城西街道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我們的上班時間,許多事情居委會可以幫老人家解決,但是晚上或者週末就很難了,而且老人的病痛發作大多在夜晚,鄰里間及時的幫助是最有效的辦法。”

而對於黃伯昌老人來說,鄰居都是些上班族,所以他只能求助於鄉里,倔強好強的他說:“認識的一個鄉里住得離我家不近,偶爾他會問我要不要幫忙,有沒有困難,但真是有困難了打電話過去,等他趕過來,恐怕也不及了。”

【問卷調查】★★★

過半空巢老人孤獨感強烈

現代生活節奏較快,許多子女忙於工作,對家中老人的關心不夠,老年人很容易感到孤獨,不良情緒找不到宣泄渠道。“作爲子女的我們即使再忙,也應該抽空看望父母,多聊天,多交流感情,盡孝要及時。”市老齡辦工作人員說道。

在記者開展的問卷調查中發現,我市的“空巢老人”中,58.6%的老人感到孤獨或非常孤獨,精神缺乏慰籍;在與子女的交流方面,子女偶爾探望或者很少探望的爲37%;在人際交流與健身娛樂參與方面,很少參加或者不參加的達50.6%。由於與子女來往交流不多以及對外互動活動參與率不高,超過半數的“空巢老人”感到孤獨,精神生活缺乏慰籍。在入戶走訪幾位“三無”空巢老人時瞭解到,端州區政府僱請專人每天爲其提供免費上門搞衛生、買菜等服務。但是,政府提供的免費服務目前僅限於“三無”老人,絕大部分有此需求的困難“空巢老人”未能享受該項服務,居家養老服務未能全面鋪開。

【外地遊子】★★★

兒女不在家,健康是牽掛

“高中時候的願望,就是儘自己的能力考一個遠一點的大學,越遠越好。結果就在這個地方紮根了,結果遠離父母了”,x年來到肇慶學院唸書的陳女士,如今已經是孩子的媽了,來自山東的她鄉音未改,卻已經離開家鄉x年了,每逢佳節,陳女士總會在電話裏給父母道一聲節日快樂,因爲現在也有了固定的工作,只能是過年的時候回家看望二老,陳女士的孩子已經5歲了,可每次見到外公外婆仍感到很陌生。

“我不在家了,爸媽菜都少吃了幾個,炒一次菜要吃上一天”,的哥李永生是河南人,來肇慶工作有3年了,他說自己是家中獨子,父母對他的牽掛特別強烈,經常打電話要他回家,“現在父母還能自己照顧自己,我出來想多賺點錢。”李永生說他每個月都會寄錢回去給父母,讓他們生病了也能夠放心去看病,因爲不能陪在老人身邊,老人健康是他工作時最大的牽掛。

【機制探索】★★★

健全制度是“老有所養”的根本

高齡老年人口的急劇增長,人口老齡化的迅速發展,以及老人空巢化的進一步凸顯,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廣泛深遠的影響。市老齡委副主任、市民政局局長黃學武在《x—x年度肇慶市老齡工作目標責任考覈情況彙報》中提到,如今全市總人口422萬人中,60歲以上的常住老年人口就有50.5萬人,佔常住總人口的12.9%;到x年末,60歲以上老年人將達到58萬人,約佔常住總人口的13.8%;80歲以上老年人將達到6.5萬人,佔常住老年人口的13.8%,空巢家庭老人已經超過30%。

在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把“老齡事業”列入了“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明確提出了“關於加強老齡工作”的要求。x年,全市共投入老齡工作經費104萬元。全市城鄉貧困老人共有1200多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x年全市已把年人均收入低於2200元的農村家庭納入低保救助範圍,全市城鄉人均月低保標準273元、226元;人均月補差173元、108元,能夠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全市各級共投入老年福利事業建設資金1500多萬元,全市現有老年活動中心(站、室)151個、門球場48個、敬老院110間、星光老年之家118間、光榮院6間、老年公寓1間,新成立的市安老康復中心,設置牀位有100張,對緩解城區養老牀位緊缺問題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位從事民政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員認爲,建立健全關注空巢老人的制度,是實現“老有所養”的根本所在。

空巢老人社會實踐總結 篇八

都市燈光下的彷徨,走過沒有晨風的街道,只那一秒鐘的感動,眼角微溼之後,我突然明白:原來那裏是寂寞老人的快樂天堂!有我們的在的世界,你們再也不孤獨,我們會陪伴在你的身旁,幫助你們掙脫那些悲傷的回憶。於是,當我離開時,看到你們燦爛的笑臉,從此我定下決心:你的未來我會和你們一起分享!

我們幫助的對象是一對老夫婦,兒女都不在身邊,生活比較困難,爺爺患有半身不遂,一直都是奶奶在照顧他,由於身體不便老人很少出門,爺爺一見到我們這些志願者既高興又感動,我們耐心的與老人們談心溝通,宣傳一些保健知識,並幫助老人做家務,臨別時爺爺滿含熱淚與我們道別,並不顧腿腳不靈便,執意將我們送到大門外。爺爺和奶奶都是樸實的老人,日子過得挺困難,卻有着最樂觀的生活態度,我們能給予他們的幫助實在是太微薄了,其實,老人們的要求很低,只要有人關心他們,聽他們訴說,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東西,他們就已經很滿足了。一個理解的眼神,一句簡單的問候,帶給他們的確實我們無法體會的需要,特別像爺爺這樣腿腳不便的人,他們的活動範圍就只是在那個屋子裏,當聽到他說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這麼坐着,什麼也做不了,那悲傷的語氣令人心疼,我們真不知道怎麼安慰他們,只能用手心傳遞一點溫暖,但我們的到來真的讓老人們感到無比高興,眼角掛着開心的淚水。

加入到關愛空巢老人的活動已經一年了,總是說是我們這些志願者在爲老人送去關愛,其實愛是相互的,在我們關心幫助老人的同時,老人們又何嘗不是在關心着我們,大學生的我們離開家鄉來到XX求學,在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學習生活,此時老人們更像是我們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裏的家人,關心、疼愛我們,爺爺奶奶時常囑咐我們要好好學習,注意身體,不要我們總爲他們買東西,這種溫暖是一股暖流,將冬日的寒冷帶走,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老人們給予的家人的溫暖,也讓我們感動,即使不回家也有一個家的感覺。

我會把關愛空巢老人的心意持續下去,將不斷爲這些空巢老人送關懷,送溫暖,要通過自己的行動,讓老年人體會到社會的關愛。

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查 篇九

所謂空巢,即“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鳥離巢後的情景,現在被引申爲子女離開後家庭的空虛、寂寞的狀態。空巢老人即是指無子女或子女不在身邊,獨自生活的老年人。生活不便、精神寂寞、病痛折磨空巢老人冷暖往往只有自己知道。

1.無人照料,生活不易

20__年3月,75歲的中科院院士、被國際醫學界譽爲“世界斷肢再植之父”的陳中偉教授,在上海獨居的家中意外墜樓不幸去世。

87歲的許大爺獨居在北京石景山的一個小區,今年冬天連續的大雪讓許大爺家裏“斷糧”了,老人無法外出買菜,到了深夜,剛剛忙完工作的外孫纔給老人送來了食物。家住北京五棵松的王奶奶家中供暖出現問題後久等未能解決,無奈中只能抱着暖水袋躲在被窩裏,給兒子打去求助電話。

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我國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約佔老年人總數的1/3,其中不乏衆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學學會課題組進行了一次城鄉空巢老人調研,通過抽樣調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覺生活無人照料是面臨的最大困難。對他們來說,吃飯、洗澡、做簡單家務已成爲生活的最大困境。

如果說,日常生活的不便自己尚且能夠艱難克服,那麼在遭遇突發狀況甚至發生意外時,空巢老人常無招架之力,難免產生髮生在陳教授、許大爺這樣獨居空巢老人身上的悲劇。

2.精神寂寞,鬱鬱寡歡

“人老了還能有什麼盼頭呀,瞎過唄!”一句話道出了多少空巢老人的悲涼心態。據報道,今年年初,在山東濟南,一週內有三位空巢老人自殺;福州的一位空巢老人因爲太想兒女,屢次輕生,在今年重陽節時跳樓自殺。

身體機能衰退、個人價值喪失,沒有子女陪伴,都讓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對生活失去希望。據北京、上海、武漢、廈門等多個地方對城鄉空巢老人的精神狀況調查顯示:心情暗淡、沮喪、孤寂,食慾減低,睡眠失調,脾氣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與人相處,得過且過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見的心理體驗與情緒狀態,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殺。

上海老齡辦、寧波老齡辦入戶調查顯示,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希望與人交流、老有所樂、老有所用。南京鼓樓區對空巢老人的活動需求調查顯示:希望子女多打打電話、常回家看看成爲衆多空巢老人的首要情感寄託;多組織老年公益活動、創辦老年活動室則成爲空巢老人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心理訴求。

3.疾病困擾,就醫困難

浙江衢州的空巢老人柳大爺曾因高血壓兩次昏倒在家,“一個人在家,最怕的就是生病。”柳大爺常說。

北京、廈門、延吉等多個地區關於“空巢老人”身體狀況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老人都患有各種各樣的疾病,其中超過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疾病。據福建省城鄉空巢老人調查報告顯示:54.64%的老人表示,因爲無人照料,所以最怕的就是生病。

空巢老人面對病痛常面臨三大“無助”困境:急病突發無人知曉、慢性疾病無人照料、醫療費用過高無法承擔。疾病問題在農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現尤爲明顯。以湖北省農村空巢老人爲對象的一項調查顯示,認爲就醫方便的僅佔40.7%;面對疾病,有55.6%的受訪老人選擇“簡單治療”,16.2%的老人會選擇“間歇性治療”,僅21.8%的老人採用“正規治療”,另有6.4%會“放棄治療”。上海市老齡辦對居家養老服務項目進行調研時發現,超過90%的空巢老人選擇需要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包括常規體檢、定時上門護理、應急救助等等。

到底有多少空巢老人?

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時期,已有老齡人口1.69億,佔總人口數的12%,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數據顯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屬於城鄉空巢家庭或類空巢家庭。據北京老齡辦目前公佈的統計數據,北京老年人口明年將達到250萬人,佔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則會超過100萬,佔老年人口總數的40%。寧波老齡辦調查表明,寧波空巢老人家庭已佔老年人家庭的35%,預計到20__年將達到80%以上。

目前,我國老齡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長,約爲總人口增長率的5倍,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迅速擴大。專家預計,到2030年我國老齡人口將近3億,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將達到90%,這意味着屆時將有超過兩億的空巢老人。

誰來關愛空巢老人?

在人口老齡化加劇的大背景下,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需要有更多人伸出援手。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家庭、政府和社會對空巢老人的關愛顯然不盡如人意。

1.子女照顧不周

一項對空巢老人的調查結果顯示,感到家庭關係融洽的僅僅50.1%,對子女的照顧表示滿意的僅9.2%。經濟支持、精神贍養等方面,子女對獨居父母虧欠不少。

目前,由於獨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日趨小型化,傳統家庭養老方式面臨挑戰,代際之間的孝道、贍養、照料老人的觀念日益淡化。據中國老齡科研中心調查,城市空巢老人獲得子女經濟支持的比例較高,但在農村,由於子女自身經濟壓力,相當一部分空巢老人還得不到子女的經濟救助。以廈門市農村空巢老人爲例,只有43.0%的空巢老人主要靠子女贍養,

50%以上的老人只能依靠自己勞動和養老金等度日。

經濟支持之外,許多子女常常忽略了老人們的精神需要。據全國老齡辦統計,僅10%左右的子女能注意滿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如上文提到的福州空巢老人,其兒女在經濟上很寬裕,經常給老人寄錢,每次都說:“想吃什麼儘管買,錢不用擔心!”卻忽略了老人精神需要。

贍養父母、關愛雙親是子女們應盡的責任,面對空巢父母,作爲子女是否應該自問“做了多少”?

2.政策保障不足

我國作爲一個“未富先老”的國家,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決“養”和“醫”的問題。 我國城鄉養老保障現狀不容樂觀。目前,“養”的保障主要包括城鄉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等。據統計,城市中約有10%左右的老年人沒有養老金,農村老年人中約有80%以上沒有任何養老金,許多農民根本不知道養老保險爲何物。

“醫”的保障包括城市醫療保險、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以及城鄉貧困老年人的醫療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等基本生活醫療保障。近年來,黨和政府通過不斷建立和完善各類醫療保障制度、醫療救助制度和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使老年人醫療保障狀況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沒有享受任何醫療保障的空巢老人仍有半數以上。老人看病難、看不起病的難題仍待緩解。

3.社會幫助缺位

空巢老人養老主要有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兩種方式,而我國現有社會養老機構的牀位尚不及需求的1/12;居家養老仍面臨投入服務平臺匱乏、專業服務水平不高等系列難題。

機構養老,主要是指通過開辦老年公寓、老人院、敬老院、老年人福利院等機構,爲老年人提供日常的生活、醫療和娛樂休閒等全方位服務。據調查,全國每年約有1400多萬老年人要求進入老年福利機構養老,而各類福利院的牀位只有一百多萬張,遠遠滿足不了需求。

居家養老,是指以家庭爲核心、以社區爲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爲依靠,爲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爲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目前,居家養老是我國老年人主要的養老方式,受傳統習慣的影響,超過80%的老人仍希望能夠居家養老。

英國等國非常重視居家養老服務,政府依託社區爲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物質支持、整體關懷等,具體提供服務的有政府僱員,還有大量的志願服務者。近年來,我國空巢老人的居家養老服務開始興起,各地也在逐漸摸索有效的服務方法。例如,杭州依託社區,以志願者行動、低齡老人照顧高齡老人的“時間銀行”互助、鄰里關照、託老服務和無償或低償上門服務爲主要形式,爲居家養老構建“生活照料網絡”。

據全國老年人社區服務需求調查顯示,老人們最需要的服務包括法律援助、上門看病、上門做家務、服務熱線和聊天解悶等,分別達到了22.2%、20.5%、18.8%,17.1%和16.8%。但是這些服務需求的總滿足率目前僅爲15.9%,換句話說,仍有84.1%的服務需求沒有被滿足。

空巢老人中或許就有你我的父母、你我的長輩,有一天,你我也會老,可能也會成爲空巢老人中的一員。尊老愛老,既是爲人的基本道德準則,更是建設和諧社會中不可忽視的一環,所以,請伸出關愛的手,陪他們一起走,在他們老了孤單了的時候,遠離困苦和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