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中秋節的來歷起源(新版多篇)

中秋節的來歷起源(新版多篇)

皇家壟斷了祭月權 篇一

秦漢時期,日月祭祀仍爲皇家禮制。此後北魏、隋唐以致明清歷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禮儀。現在北京的月壇公園就是明清祭月的壇場。

祭月在上古作爲季節祭祀儀式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後,民間缺少了祭月的消息。這可能與古代社會的神權控制有關,在“絕地天通”之後,像日月這樣的代表陰陽的天地大神,只有王家才能與之溝通,一般百姓自然是無緣祭享的。月亮對於平民來說,是一種外在的神祕的支配力量,無法接近它,祭祀它。因此華夏文化系統內民間祭月的習俗,在漢魏時期不見著錄,更不用說出現以拜月爲中心的節日。

中秋節的來歷傳說 篇二

相傳,遠古的時候,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崑崙山頂,遠足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下了九個多餘的太陽,解救百姓於水火這中。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將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門客逄蒙看見,逄蒙等后羿外出後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不是逄蒙的對手,危急之時當機立斷,取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後,身體立刻飛離地面,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來後,侍女們哭訴了一切。悲痛欲絕的後異,仰望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她驚奇地發現,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別圓,特別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擺上香案,放上嫦娥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後,紛紛在月下襬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古老的月亮崇拜 篇三

中秋節起源於人們對月亮天體的崇拜。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禮俗。日月這兩大天體,分別爲陰陽的代表,日月的正常運行是宇宙和諧的保證,因此古人很重視對日月的祭祀。

殷人已將日月分稱東母與西母,周代依據日月的時間屬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禮:“故作大事必順天時,爲朝夕必放(仿)於日月。”

春秋戰國時日月神分別稱爲東皇公、西王母。沂南漢畫像石中西王母與東王公分坐在柱狀物上(有說是崑崙山),西王母兩旁跪有搗藥的玉兔。由此可知,郭璞《山海經圖贊》“崑崙月精,水之靈府”的說法言之有據,後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變而來。

中秋節最終成民俗節日 篇四

隋唐以後,隨着天文知識的豐富與時代文化的進步,月亮的神聖色彩明顯消褪。這時皇家也逐漸失去了對月神祭祀的。獨佔權威。唐朝雖沒有中秋節日,但中秋賞月玩月已成爲文人的時尚。古代傳承下來的有關月神的神話,月宮中除了寂寞的嫦娥、蟾蜍、玉兔外,又添了一位被貶謫來的吳剛。月神已由原始的宇宙主神演化爲具有道教色彩的神仙。

宋代中秋節已成爲民俗節日,中秋放假一日,以賞月爲中心。宋代中秋夜是不眠之夜,主管治安的官員還取消例行的宵禁。

明清之後,社會生活中現實的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以“賞月”爲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衆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中秋成爲民衆時間生活中的重要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