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小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多篇)

國小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多篇)

國小家庭教育經驗分享 篇一

1、給孩子鼓勵,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

學習是一件艱苦的事,同時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我的孩子智力很一般,有時會聽他說:這麼難、我學不會、我不參加、我做不好、別人會笑話我等消極的語言。我們給他講了很多名人成長的故事,問他長大想做什麼,他說:當考古學家、探險家,想去看埃及金字塔,到美國的迪斯尼樂園,我們告訴他考古學家、探險家是需要很多知識的,語文、數學都是基礎,去國外語言不通,怎麼辦呢?於是他覺得必須學習才能實現願望。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儘量把學習的內容應用到生活和遊戲中,讓他感到了很多的樂趣。他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我們都會表揚他:表現不錯!很有進步!這個主意太好了!想像力真棒!你可以當爸爸媽媽的老師了!等等,讓他很高興,覺得很有成就感。做得不夠好的,我會鼓勵他說:相信下次會做得更好。

尊重和引導孩子的興趣,不斷鼓勵孩子,孩子有了興趣,有了信心,學什麼都會變得容易起來。

2、積極配合學校,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按照學校的有關要求,配合學校的安排,同步抓好孩子德、智、體等方面的教育。學校要求家長每天簽字是很有道理的,這是督促和了解孩子的有效方式,是聯繫學校與家庭的一個互動的平臺,家長可以及時瞭解學校的安排、學習內容、學習進度,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因此我們除了工作很忙和偶爾出差,都會嚴格監督和協助孩子完成作業,並仔細檢查孩子的完成情況,幫助他查缺補漏,對不懂的`給他講解,對出錯的讓他強化改正。與孩子一起分享老師的表揚,告訴他要再接再厲;與孩子一起分析表現不好的地方,告訴他爲什麼那樣做不好,以後該怎麼做。

貪玩是孩子的本性,需要督促,需要引導,讓孩子養成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上課專心聽講,課後複習,認真完成作業,獨立思考,勤學好問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牢固掌握所學知識。

3、堅持課餘學習,不斷擴大知識面

除學校的作業外,我們爲孩子制訂了學習、鍛鍊的計劃,如背詩詞、描紅、閱讀、奧數、英語、舉亞鈴、游泳、跑步等內容,按學期、週末交替進行。孩子的記憶力強,背詩詞很有優勢,在背的過程中給他講解意思,背了會忘,需要不斷複習,現在我的孩子能背二百多首古詩詞了,平時他偶爾也會引用一下,並且很得當,我們也感到很欣慰。奧數不僅僅是鍛鍊孩子的運算能力,更多的是思維邏輯能力,有些題型他花好長時間才搞明白,覺得難度有些大。在背詩詞和做奧數方面是他父親給他施加了壓力的,有時難免會吃鞭子,當然我並不主張打孩子。

孩子喜歡聽故事,我們要求他自己去看書,我在圖書館給他借了一些讀物,有的他一天就看完,說很有趣,還給我們講故事情節,我們表現得很感興趣,告訴他看了其它的再講給我們聽,有的書他一頁也沒看完,我也不強迫他,從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入手可以提高他對閱讀的興趣。假期有時帶他去圖書館,我發現他很喜歡,拿這本書看看那本書翻翻,多帶孩子去圖書館是很有益處的,能增長不少知識。

知識是需要不斷積累的,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4、家庭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我們工作過程也需要不斷學習,我們在家都喜歡學習並能長期堅持,不管書本知識還是網絡知識,我們有意識地在家中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這樣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愛上了學習。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家長自我提高的過程,大人也有很多的不足,爲了教育好後代,我們努力校正自己的行爲,不斷完善自己。大人的一言一行,無意中會引導孩子對其注意,進而模仿、嘗試。所以家長要率先垂範,從自身做起,平時做人做事都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使孩子的品德與智力良性發展。

5、感到棘手的問題

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學習和考試,如何使孩子身心健康地走向未來,這纔是很關鍵的,現在獨生子女問題、孩子看電視、玩遊戲、上網安全問題,孩子的任性、自私、性教育等問題,都有待老師、家長共同去尋找好的解決途徑。

國小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 篇二

一、愛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做父母的疼愛孩子,也許你會說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哪個做父母的會不愛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往往得不到被孩子接受和認可,經常埋怨孩子總是不聽話、平時根本無法溝通、你說東他偏向西等等。

同時你又會發現,孩子和某些人關係非常好,可能是同學,可能是鄰居老伯,也可能是姑姑或其它親戚,他們無話不談,一些平時父母說了N次都不接受的道理,到了他們哪裏好像很簡單,一點就明、一說就改,孩子突然間好像變得很懂事,害得有些家長遇到關鍵問題時總得上門請救兵——“曲線救國”。爲什麼呢?

雖然你疼愛孩子,但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尊重孩子,是否與孩子做知心的朋友,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有相當一部分家長雖說也知道一些尊重孩子的道理,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做不到。在他們眼裏,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子女必須一切聽從大人的安排。這樣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置於完全依附家長自己的位置上,沒有把他們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對待。

一旦孩子的行爲與他們的意志相左,或達不到他們的期望與要求,斥罵、棍棒隨之而下。對不少家長而言,學會尊重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爲它不是一朝一夕想學就成,它應建立在正確的認識基礎上,花費百倍心思,萬般功夫,真正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爲。

“申辯”是日常生活中最見的問題,有的父母喜歡那種腑首帖耳“聽話”的孩子,父母怎麼講,孩子就怎麼做。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了,就會不分青紅皁白地訓斥,打罵孩子。不允許孩子申辯,這樣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還會使孩子滋長一種牴觸情緒,爲謊,推脫責任埋下惡根。

孩子申辯本身是一次有條理地使用語言的過程,也是父母交流的過程,如果父母能意識地找一些問題來與孩子辯論,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訓練。

當然還有很多比如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用心去聽聽孩子表達的意見和想法;給孩子一定自由空間和權利;正視孩子間的差異等等。在生活中只有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才能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

首先,要與孩子處在平等的位置上進行溝通和交流,鼓勵孩子把他的感觸和情緒表達出來,瞭解孩子的喜怒哀樂,對孩子所說的一切持開放、包容的態度,我們有時也讓孩子參加大人的一些活動。在交流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掌握孩子的動態,更重要的是通過平等對話喚起了孩子心靈深處做人的自豪感與責任感。

其次,要學會如何跟他談心,不一定要談大道理。在這點上有的家長誤認爲把大道理講給孩子聽就會有好的收效,其實不然!孩子生下來天真無邪,高興的事就愛聽,不高興的事就會引起反感,甚至和你產生隔閡,以致無法溝通,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認爲我的孩子如果喜歡我、貼近我甚至崇拜我,這就獲得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偶爾講點道理要他聽不是不可以,當然也不能得寸進尺,否則會前功盡棄。道理要講得通俗易懂,只要他懂了就立即停止,若不然再重要的理也要捨棄。

最後,在處理與孩子的關係時,要把孩子當做自己的朋友來對待,要做到以誠相待,而不要以爲他是孩子而隨意編造一個理由去欺騙他,在他需要交流的時候要認真聽他訴說,與他分享喜與樂;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要認真幫他分析一些她認爲非常複雜的問題,幫他解決困難,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在與他討論問題時,要允許孩子提出跟家長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見,認真聽他講理由,然後再告訴他你的想法;對於他讓你保守的一些“小祕密”,要替他保守祕密,不要輕易告訴別人。

總之,要讓他認爲家長是值得信賴、值得交往的朋友,是講誠信的,而不是一味的居高臨下地下指示、下命令,使孩子與你平等溝通,無話不談,從而及時地掌握孩子的思想脈膊和學習情況。

二、父母與孩子良好的溝通的前提是傾聽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說的一切,哪怕此時你在忙、再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已的表現滿意嗎?今天你的笑臉又增加了嗎?

每當我這樣問女兒的時候,她總是十分興奮的向我彙報一切,當她說出自已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她的意見,與她商量辦,給了她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爲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是一種學問,也是父母與孩子良好的溝通的前提。

三、培養良好的習慣,好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一生

好習慣會影響孩子的生活方式和個人成長的道路。好習慣對孩子極爲重要,會成爲孩子一生成功的導師,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習慣是人生最重要的指導”。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國小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 篇三

一、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爲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二、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瞭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三、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緩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四、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五、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爲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六、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七、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着畫筆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八、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九、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着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牀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十、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着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國小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 篇四

很多家長並沒有真正認識到做父母的責任,沒有認識到科學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學業成功的重要性。不少家長認爲,孩子學習的好壞是學校教育的結果,所以千方百計地爲孩子找好的學校,甚至不惜花費重金讓孩子上重點學校。很少有家長將孩子的學業失敗歸結爲自己,將孩子不良習慣形成的淵源歸結爲自己。中華婦女聯合會的一份資料表明,我國有接近3/4的家長教育方法欠妥或有嚴重偏離,只有不過1/4的家庭教育比較科學。很多專家呼籲家長們不要以爲教育孩子可以無師自通,應該通過各種方式樹立正確的觀念,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形成起決定性作用。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灣和出發地,家長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導師和助手,既要負責孩子的身體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髮育。既要重視孩子的智力發育,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既要教會孩子學習知識,又要教會孩子學會做人。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性格、行爲習慣起着決定性的作用,而孩子的性格和行爲習慣的形成與家庭有着密切的聯繫,隨着年齡的增長,很多情況下我們會發現孩子越來越像自己的父母,但是沒有哪些孩子會越來越像自己的老師。美國人泰曼約翰遜認爲“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從這個意義上講,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礎,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怎麼評價家長在兒童教育中的重要性都不過分。

實踐證明,很多孩子成功的基礎和關鍵是傑出的家庭教育。教子成材是父母的職責和義務,要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培育和教育,要想使家庭教育成爲滋潤孩子心田的潺潺不竭之泉,家長們需要了解教育的奧祕,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每時每刻把握教育的時機,挖掘教育的潛力。

很多情況下,媽媽與孩子接觸的時間會多些,在細緻入微的照顧中指導孩子往往不會招致孩子的抵抗情緒。而且在孩子眼裏媽媽一般更容易溝通和交流,他們更願意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媽媽。所以,媽媽會有更多的教育時機,媽媽在孩子的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爲孩子做一桌可口的飯菜,看着孩子津津有味地吃飯,媽媽肯定會露出會心的微笑。告訴孩子你幸福的感受,選擇適當的時候告訴孩子他的成功會讓自己更爲幸福,讓孩子在一份感動中接受媽媽的敦促和教誨。

需要指出的是,媽媽的教育也有難以避免的缺點:

其一,過多的說教往往會被孩子視爲嘮叨,所以,媽媽說教過多往往會起到負面的作用。

其二,過多的要求往往讓孩子認爲媽媽管得太多,時間久了反而產生逆反心理或產生一定的壓力,管得太多反而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媽媽一定要注意不要就同一件事情反覆進行說教,不要就孩子的一次小小失誤多次提出批評,不要就無關緊要的瑣事提出過於嚴格或過多的要求,不應該事無鉅細地進行管教。正確的做法是正式地與孩子好好談一次,將對孩子的某種要求或期望告訴他,或者告訴他某次失誤應該吸取的教訓,說明從小事總結經驗的重要性等等。如果方法得當,一次溝通的效果要勝過多次反覆的嘮叨。媽媽更應該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把握好孩子的發展方向,這樣不僅省心,而且對孩子的學業成功會產生更好的影響。

國小家庭教育經驗分享 篇五

一、幫助孩子制定近、遠期目標:

就象現在許多人都喜歡給自己做一個職業規劃,訂一個職業目標一樣,我們的孩子在剛剛進入國小之初,就應該明白他們學習是爲了什麼。一個沒有目標的人,他的行爲是盲目的,而一個有目標的人,他的方向是明確的,所以他的行爲也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困在黑暗中的人,必定是往有光的地方走,但是如果他看不到光,他就不會有動力去探索,或是探索後一無所獲,覺得很疲憊而迷茫。目標,就是黑暗中的引領我們向前走的那縷光。

二、快樂學習

人人都說現在的孩子苦,課業負擔重,還要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到了週末,一個小學生的'日程安排比大人的都要緊湊、忙碌,沒有時間休息,沒有時間玩。確實,現在這種局面應試教育是該負責任,因爲它的最終目的是考上一個好大學,學一些課外技能,如彈琴、武術、英語等有的時候可以爲考學再加一個有份量的砝碼,但是話說回來,正是應試教育的缺陷,我們的孩子除了課本上的知識要學好之外,還應該利用課餘時間多學一點其他方面的知識,來開闊視野,交結朋友,提高修養,陶冶情操,這樣使他以後不至於成爲一個只會書本知識的人,而是一個興趣廣泛、有特長的人,與朋友交往也多了一條途徑,那時,孩子會很快樂的。其實我說這麼多就是想說:快樂學習不是除了書本知識外別的什麼都不學就快樂了,快樂是一種態度,一種心情,一種付出後收穫結果時的快樂心情。

好習慣是陪出來的

說到陪太子讀書,又要有很多家長出來反對了,很多人認爲讀書是孩子自己的事,我們小時候也沒有要誰來陪纔讀書,都是家長慣出來的毛病,而且這個毛病會越慣越大,最後發展到沒有家長陪孩子就不寫作業的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有的家長不陪,一天都不陪!

人們都說國小一、二年級時看不出孩子間的差異,到了三年級,問題就突顯了,哪個是那發亮的金子這時候就顯示出來了,其實,這時除了智力方面的些許差異,最重要的就是學習習慣的差異,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所以,在一、二年級這個培養習慣的關鍵時候你陪孩子一段,後面的十幾年根本就不用你太操心了,這也是我訪問了好幾個名牌大學學生的家長時她們說得很重要的一個關鍵。當然,在陪的過程中,家長不要干預太多,讓孩子養成獨立(善於)思考、獨立收拾書包、書桌等好習慣,否則,一切都白費。如果你覺得乾坐着很浪費時間,就在孩子邊上看看書吧,這樣也可以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分數的重要性

上學了就免不了要考試,我兒子他們簡直就是三天一小考,一週一大考,今天考數學,明天考語文,後天又是英語測驗,讓我們應接不暇,有了考試就免不了有分數,有了分數就會有高分、低分之分,我要說的是,考試只是對孩子一段學習的一個評估和測驗,分數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數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我想請大家在看過分數之後能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試卷,看看哪裏是孩子的薄弱環節需要補習、鞏固的,哪裏是不該犯的錯誤,下次要注意的,都要跟孩子分析,這對孩子一個很好的引導,他能夠知道以後考完試應該做些什麼。

其實一年級的孩子分數並不可能對他的一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但家長的態度卻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絕對的影響,你的態度決定是否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知道,沒有學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孩子考得不好,先別急着罵孩子,先自省一下自已是不是有工作沒有做到位?平時孩子的用功,家長的工作做得到位,不怕孩子考不了好的成績。

國小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 篇六

1、創設良好的家庭育人環境

儘量抽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經常與孩子溝通,學會平等地與孩子們一起看待他們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多鼓勵,多給 他們自信,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耐心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自 己的不足,共同制定計劃幫助他們改正缺點。

2、正確看待考試分數

不要認爲分數就是一切,分數本來是來評估學生成績的,只具有相對的合理性,它只代表孩子智力的一個方面———筆答 卷不代表孩子的能力。作爲家長應該有的放矢,孩子考試分高時,要引導孩子不要自滿。分數不理想時,應該和老師,孩子一起研究問題所在。其實,考試分數低了,最着急,最不安的是孩子。他們想不出 更好的提高分數的辦法,着急不安也沒用,家長要是再一味的訓斥,時間久了,孩子就會麻木。再持續一段時間,他可能乾脆就躺下不幹了,破罐子破摔了。建議家長幫助孩子找到他自身的優勢,分析丟分的原因,共同制定提高分數的具體措施。這樣,孩子就會從不良的情緒中解脫出來,把腦力真正用到有用的地方,用到提高成績上。

3、丟掉爲孩子代勞的意識和做法

要相信孩子能做好,而且會比你做的還好。作爲家長,不能 助長孩子的依賴心和懶散心。要讓他們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獨立意識,並且爲他創造機會試着去做,比如:牀被的疊放,洗襪子,背書包,削鉛筆等。甚至除此之外,幫你做一些力 所能及的事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4、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

父母或老師對孩子學習的關心或重視並不意味着要孩子加班加點地超負荷學習,這樣會使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活潑,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能過多的限制孩子玩耍的時 間,不能採用扼殺孩子童心的方法。對孩子來說,玩耍與學習同等重要甚至過於學習,應幫助孩子合理性安排玩與學的時間,如:大容量的電流會熔斷保險絲一樣,超負荷的學習會給孩子造成沉重的負擔,使孩子失去學習興趣,給孩子帶來精神痛苦,孩子又怎能認真學習呢?

5、家長的榜樣作用

孩子的眼睛就是照相機,每天拍下父母的形象。孩子需要榜樣甚與批評。你若想讓孩子成什麼樣的人,自己就先做什麼樣的人。要想讓孩子快樂一生,與其拼死拼活地給孩子掙一筆財產,不如培養孩子從小有一個積極的心態,永遠微笑着看世界。

6、重結果更重過程

家長常諮詢的問題是自己的孩子學習壓力大,考試太緊張怎麼辦?自己的孩子沒有信心怎麼辦?在尋找這類問題的根源時,我們多半會發現這些父母對子女期望很高,平時比子女還看重結果。他們不關心孩子的學習方法是否科學,學習是否有效率,或者是否適合孩子,而是隻關心結果,有的甚至在孩子取得了好成績時,還不斷提醒孩子還有不足。這個錯誤不該犯,那個錯誤不該。結果,讓孩子對自己沒了信心,甚至是把父母的期望內化成自己的學習動力。在面對考試時,更多的不是去想如何提高複習效率,而是擔心不能實現父母的期望,不能有好出息,結果可想而知。

清楚了孩子的問題,也明白應該怎樣教育,但教育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家長存在教育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家長用空的時候能注意到孩子的`問題。自己工作吃力了,或者情緒不好時就懶得理孩子了,這種狀況常常使孩子感覺到教育只是滿足大人的需要。

無論是培養習慣,改正缺點,還是實現目標,都必須是可以操作的含義,就是孩子知道第一步該幹什麼,第二步該幹什麼,如果對孩子的要求只是一個理論上成立的計劃,那麼就無法指望孩子能夠如你所願。

國小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 篇七

第一種:多商量 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該做作業了,可以這樣說:“到時間了,你是不是該做作業了?”而不要直來直去地說:“別看電視了,快去做作業!”這樣,孩子就會感覺你很尊重他,願意聽你的話。

第二種:多引導少訓斥

其實家長(微博)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自尊,越會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贏得別人的尊重。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對待,對於孩子的壞品行、壞習慣等,父母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採用訓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嚴肅地與他談話,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並訂出一些懲罰措施。

第三種:多交朋友 少窺探“隱私”

很多孩子都特別反感家長翻看自己的書包,偷看自己的日記。實際上,家長應和孩子交朋友,平時多抽時間和孩子聊聊天,問一問孩子學校的事情,人際關係情況,對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這樣,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尊重和信任,他們也會越來越信任父母,就會把父母當成傾訴對象,而不是保密對象了。

國小家庭教育經驗分享 篇八

一、學會與人有效地溝通

女兒小時候是個鼻涕蟲,一遇到不如意或是不開心的事情就只會哭鼻子,連話也不說,結果很多想要的東西卻得不到。每次等她情緒穩定後我再跟她溝通,讓她明白遇到事情哭鼻子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有與人溝通,通過自己的行動或語言讓別人明白自己的需求並努力去爭取,纔會達到自己的目的。我與她約定:凡是她想做的事情或是想要得到的東西,只要能說出正當的理由,得到我的認同,我就會滿足她的要求,但如果是採取哭鼻子的手段,原本可以得到的東西會因爲她這種不明智的方式而取消。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與磨合,女兒漸漸懂得了爭取的含義。後來經歷的幾次事情讓我感受到女兒不但會通過各種正確的渠道讓周圍的人都知道她近期的需求與願望,爭取到最大的幫助,而且會督促並促進事情的發展,讓你感覺她在將整件事情向前推進,而無法放慢腳步。

二、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

女兒和我一樣,屬於比較好強的完美主義者,難免有些事情做得不夠好或是學習中遇到一點小挫折,起初她很氣餒,說自己很笨,並且垂頭喪氣。作爲媽媽的我會鼓勵她,告訴她媽媽小時候也遇到過同樣的事情,甚至很多方面都不如她,她的`情緒很快就會平靜下來,再給她講些古今名人的勵志故事,每到這時候女兒都會瞪大眼睛認真地聽,在心裏默默地比較與思考,最終被這些故事所打動,不再爲一點小小的不愉快而耿耿於懷。“堅持就是勝利”成了女兒的座右銘,也是她用來鼓勵自己的話,因爲她記得韓國首位女總統樸瑾慧的父親說過:“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閉着眼向前邁一步!”

三、教育孩子要懂得關心家人與朋友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比較自私,不懂得分享與關心他人。我不想讓女兒成爲這樣的人,主要還是想老有所依,所以在這些方面我都會比較注意。吃東西要先與家人分享是最基本的,不管她多麼喜歡吃的東西都要共享,而不是讓她一人獨享,到現在女兒吃東西都會想着家裏的每一個人,從來不會私吞。女兒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這一點是家人們公認的,她懂得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她會把每一個人掛在心上經常問候,會爲外出回家的親人遞上拖鞋,會爲在家工作的爸媽送上一杯溫水。她會在不經意間溫暖我的心靈,讓我感動,我慶幸從小對她的言傳身教,更慶幸女兒是一個內心充滿愛和快樂的女孩。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每一位父母的心願,在家庭教育方面只要我們多一點耐心、細心、愛心與恆心,對孩子多一點關心、多一點溝通與理解,爲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愉悅的家庭氛圍,孩子自然會輕鬆、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