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殘疾人的勵志故事多篇新版多篇

殘疾人的勵志故事多篇新版多篇

著名殘疾人的勵志簡短小故事 篇一

她出生時就沒有雙臂。懂事後,她問父母:“爲什麼別的小朋友都有胳膊和雙手,可以拿餅乾吃,拿玩具玩,而我卻沒有呢?”

母親強作笑臉,告訴她說:“因爲你是上帝派到凡間的天使,但是你來時把翅膀落在天堂了。”她很高興:“有一天我要把翅膀拿回來,那樣我不但能拿餅乾和玩具,還會飛了。”

7歲上學前,母親請醫生爲她安裝了一對精緻的假肢。那天,母親對她說:“我的小天使,你的這雙翅膀真是太完美了。”但她卻感覺到,這雙冷冰冰的東西並不是自己的那雙翅膀。在學校裏,缺少雙臂的她,成了同伴們取笑的對象。假肢不但彌補不了自卑,反而讓她深切意識到自己的殘疾。隨着年齡的增長,她越來越感覺到殘疾的可怕:洗臉、梳頭、吃飯、穿衣服……她覺得自己是一隻被牽着線的木偶,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依賴父母。

課餘時間,同學們最大的樂趣是盪鞦韆,而她只能站在遠處癡癡地看着那些孩子們在空中飛舞着,歡笑着。只有他們走完後,她才偷偷坐到鞦韆上,忘情地蕩起來。這個時候,她會閉上眼睛,聽耳邊掠過的風聲,想象自己找回了失去的雙臂,像天使一樣在操場上空飛翔。

14歲那年的夏天,父母帶她乘船到夏威夷度假。

每天,她站在甲板上,任兩截空飄飄的衣袖隨風飛舞,每當看到海鷗在風浪中自由飛翔,她都情不自禁地嘆息:“如果我有一雙翅膀多好,哪怕只飛一秒鐘。”

“孩子,其實你也有一雙翅膀的!”一個蒼老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她循聲看到了一位黑皮膚的老人,吃了一驚,因爲這位老人沒有雙腿,整個身體就固定在一個帶着輪子的木板車上。此刻,老人用雙手熟練地驅動着木板車,在甲板上自由來去,她看呆了。她瞭解到,老人是十年前從非洲大陸出發的,如今已經遊遍了世界五大洲的70多個國家,而支撐他“走”遍世界的,就是一雙手。“孩子記住,那雙翅膀,就隱藏在你的心裏。”船靠岸那天,老人的臨別贈言讓她整顆心一下子飄蕩起來。

她開始練習用雙腳做事。她用腳夾着鋼筆練習寫字、梳頭、剝口香糖,爲了讓雙腳保持柔韌有力,她每天通過走路和游泳的方式來鍛鍊。過於勞累,使她的腳趾經常麻木,抽筋。有一次,她在游泳池裏過於疲憊,以致兩個腳踝竟然同時抽搐。她在水中拼命掙扎,喝了一肚子水,所幸被教練及時發現,將她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不懈努力讓她的雙腳越來越敏捷,她的腳趾開始能像手指一樣自由彎曲,不但學會了打電腦、彈鋼琴,還獲得跆拳道“黑帶二段”的`稱號。堅強與自信讓她漸入佳境,由於成績出色,她獲得了亞利桑那大學心理學學士學位。但是,她的努力並沒有停止。她開始練習用雙腳來開汽車,事實上,她比普通人更快拿到了駕照。

一路走來,她的成就已足夠令自己和父母驕傲了。但童年時那個飛起來的夢想卻總讓她揮之不去,她要像天使一樣自由飛翔。

一次培訓殘疾飛行員的機會讓她欣喜若狂。她認定這是屬於自己的機會。獲得輕型飛機的駕照,需要學習6個月,她卻用了整整3年時間。她先後求教過3名飛行教練,並挑戰各種天氣狀況,飛行時間達到了89個小時。經過艱苦訓練,她能夠熟練地用一隻腳管理控制面板,而用另一隻腳操縱駕駛杆。這讓教練驚歎不已。

這位身殘志堅、可以用雙腳熟練駕駛輕型運動飛機,併成功通過私人飛行員駕照考試的女孩傑西卡,今年23歲,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只用雙腳駕駛飛機的合法飛行員。

形體的殘缺,環境的艱險,都不是人生成敗的決定因素。因爲任何有形的力量都囚禁不了心靈,束縛不了夢想。心靈與夢想,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隱形翅膀,只有勇於展開它們的人,纔會飛起來,超越一切,抵達幸福的人生彼岸。

殘疾名人的勵志故事 篇二

霍金的童年故事

小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樣,喜歡玩具,着迷於玩具火車,甚至自己花錢買來了電動火車。十幾歲的時候,霍金還喜歡製作飛機模型與輪船模型,甚至嘗試發明一些遊戲,如製作不同顏色零件的工廠、運送產品的公路與鐵路,以及股票市場。霍金與一個同學負責編制遊戲的規則。在編制這些遊戲的時候,小霍金的目標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開動的模型','這些遊戲及製作都來自於探究事物並且進行控制的要求'。這種要求一直驅動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後來的宇宙學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學期間,霍金分在一個很好的班,儘管他的成績名次從未進過前一半,但是仍受到同學的尊敬,同學爲他起了個'外號'———愛因斯坦。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學,他們喜歡聽音樂,特別是古典音樂,如莫扎特、貝多芬,也到音樂廳去聽音樂。他們還經常討論一些科學與宗教問題,如宇宙的起源與宇宙的運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中學時代的霍金

在中學時代的後兩年,班上來了一位數學教師。他的教學富於啓發,這激發了霍金對數學與物理學的興趣。儘管父親也鼓勵他學習科學,但是希望他攻讀與父親的專業相近的生物學。回憶起中學的學習,霍金談道:'在我幼年之時,我對所有科學都一視同仁。十三、四歲後我知道自己要在物理學方面做研究,因爲這是最基礎的科學,儘管我知道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所以太枯燥。化學就好玩得多了,不斷髮生許多意料之外的事,例如爆炸等等。但物理學與天文學有望解決我們從何處來與爲何在這裏的問題。我想探索宇宙的底蘊。'由此可見,少年的霍金的志向雖算不上遠大,'想探索宇宙的底蘊'對他後來的研究肯定是有影響的。 中學畢業,霍金考入牛津大學,並如父親的希望,取得了獎學金。學習物理學對霍金並不費力,後來他又考上劍橋大學理論物理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爲什麼要選取理論物理專業呢?霍金後來說:'理論物理中有兩個領域是基本的,……一個是研究非常大尺度的,即宇宙學;另一個是研究非常小尺度的,既基本粒子。'這就是說,理論物理聯繫着'至大'的宇宙與'至小'的基本粒子。最後,他確定要研究宇宙學,這是因爲'在宇宙學方面已有個定義完好的理論,即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是研究宇宙學的理論基礎。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在研究學習期間,霍金得了一種怪病,是一種運動神經細胞病。這種病使行爲本來就不靈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這種病迅速惡化。霍金非常苦惱,以至於他認爲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並未放棄正常人的工作學習與生活,而且他在這個時候結婚了,5年後他成了3個孩子的父親。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奮。他曾夢到自己被處死了,由此他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他認爲,'我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其他人',要做點兒善事,以回報社會對他的恩惠。 勤奮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於物理學界。黑洞是一種體積很小、質量很大的天體,也就是說,它的密度很大。這種天體是一種從理論上推測出來的天體。 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了黑洞的問題。他認爲,滿足一定條件的恆星,在引力的作用下會吸住自身發出的光線,而使我們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團'。然而,這種科幻般的預言並未受到人們的重視。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時,一位德國科學家藉助廣義相對論重新預言了黑洞的存在。他發現,質量等於太陽質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徑只有2.95千米;而相當於地球質量的黑洞,直徑只有0.9釐米了。到20世紀30年代末,一位美國科學家研究恆星演化時,再次研究黑洞問題。他認爲,在恆星燃盡之時,在引力的作用下,恆星會無休止地坍縮下去,最終就形成了黑洞。

霍金的科學成就

60年代,因爲天文學的一系列新發現,激發了天體物理學的研究。霍金正逢其時,黑洞研究使他初露頭角。霍金將熱學引入黑洞的研究,這大大加深了對黑洞的認識。這時,霍金認爲,可能存在一種'微型黑洞'。這種黑洞很小,有的會小到像質子或中子那樣的大小。按照現代物理學的理論,當物體小到這樣的程度,它應服從量子力學的規律。霍金的進一步研究表明:黑洞可以蒸發;黑洞越小,它蒸發得越快。1個10億噸(個頭與質子大小相當)的黑洞要用100億年的時間才能蒸發乾淨,而最後0.1秒內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00萬顆百萬噸級的氫彈爆炸。這就是說,我們是不是應該仔細地進行天文觀測,力圖在宇宙空間找到這種'微型黑洞'而加以利用呢?!

霍金對大爆炸理論研究有很大貢獻。他認爲,宇宙起源於個'奇點','奇點'處的爆炸產生了粒子與能量,粒子間的作用產生了星雲,進而演化到我們今天的世界。今天的宇宙仍在膨脹着,將來的宇宙可能將繼續膨脹下去,也可能在膨脹到極限時轉而收縮至當初形成宇宙的那一個'奇點'。看上去這好像很有趣,然而,這就是今天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水平。 由於霍金在天體物理學研究上取得的成績,他獲得1978年的愛因斯坦獎。1980年他又當上了三一學院盧卡斯講座的教授。牛頓曾經是該講座的教授。現在,霍金已快60歲了。儘管身體殘疾,他仍經常旅行、演講、著述。他的《時間簡史》已發行幾千萬冊,被譯成40多種語種。由於霍金那富於傳奇色彩的奮鬥經歷,他的《時間簡史》還被搬上銀幕。人們看到了黑洞與基本粒子的畫面,聽着霍金敲打計算機鍵盤與計算機合成後的聲音,人們爲現代物理與宇宙理論的深奧所震懾,爲人類的智慧所感嘆,並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時仍在攀登科學高峯所表現出的偉大精神。

我們常說,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霍金有身體上的缺陷,可他的頭腦卻很聰明!

名人殘疾人勵志故事 篇三

霍金身殘志堅的勵志故事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由於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並在1988年共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不會隨時間減少。1973年,他發現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爲輻射而變小,但溫度卻會升高,最終會發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他的行動已經出現問題,後來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氣管手術,使他從此再不能說話。現在他全身癱瘓,要靠電動輪椅代替雙腳,不但說話和寫字要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

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卻是在他在病發後獲得的。他憑著堅毅不屈的意志,戰勝了疾病,創造了一個奇蹟,也證明了殘疾並非成功的障礙。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熱誠,是值得年輕一代學習的。

著名殘疾人的勵志簡短小故事 篇四

楊佩,女,漢族,1990年生,肢體殘疾,陝西省平利縣人。9歲時遭高壓電擊,雖然失去雙臂,但始終樂觀向上,不向命運屈服。如今小楊佩跟隨母親遠赴北京打工,心中一向有個願望,待有了一筆錢後,要繼續學習深造,然後做自我喜愛做的事,她個性喜愛唱歌、跳舞,期望將來能擁有一個自我的殘疾人藝術團。

命運在一瞬間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截肢對於還沒開啓自我絢麗人生的她來說,意味着學業的廢棄和生活的無着。

從那以後,家裏更困難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親帶着弟弟留在家裏,而母親帶着她選取了外出打工掙錢。沒了手,連自我的生活都很難自理,更不用說打工賺錢了。小楊佩自我慢慢練以腳代手,練就了一雙靈活的雙腳。但現實又實在是太殘酷,沒有一家單位肯接納無手的楊佩,無奈之下,她選取了乞討的生活。

楊佩很清楚殘疾人要自立,務必先要自強、自信。自強就得有自我的一技之長,假如沒有專長,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遲早也會被淘汰。她想根據自身的條件,去尋找適合自我的專業,然後努力學習、鑽研,使自我在社會上有所作爲。她此刻的乞討是在聚資,她的夢想是攢夠了錢,去完成自我的學業,使自我有文化有知識,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她最喜愛做的事是跳舞,她的夢想是做一個藝術家,一個無臂的舞蹈家。

楊佩從未失去對生活的夢想並堅信能從逆境中熬過來。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邊的一棵小草,默默無聞;她又是不凡的,能夠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昇華,哪怕乞討,也是爲了飛翔!

著名殘疾人的勵志簡短小故事 篇五

“上帝關上了一道門,同時也會開啓一扇窗。”以前,很喜歡這句話,因爲它能給身處困境的人送去希望。作爲教師,我曾把這話送給學生,那時覺得正確無比,學生們也感覺像心靈的雞湯。可幾天前的一件事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新的認識。

我的一個學生,幼時左臂截肢,大學聯考落榜後,父親幫他開了一個小店,他覺得自己獨臂給人送貨太辛苦,不久就把店關了,去了一家歌廳管音響。時間不長,他又覺得不爽,辭職而去。四年後,我再次碰見他,他還沒有找到適合的工作。一陣侷促後,他對我說:“老師,您曾對我說過,‘上帝關上了一道門,同時也會開啓一扇窗。’可是,這麼多年,上帝怎麼就沒有給我打開任何一扇窗呢?”

直到此時,我才意識到,當初的灌輸多麼膚淺。於是,艱澀地說了幾句後我落荒而走。

細想起來,這格言更像一句謎語,猜不透的人誤以爲仁慈的上帝一定很講求平衡:在此處少給你半斤,就會在彼處補給你八兩。而事實並不是這樣:上帝關上了一道門,從未同時爲你開啓一扇窗,上帝做的,只是告訴你有窗,其他的已經不是上帝的事情。這就是這句話的謎底。其實,但凡知道這個謎底的人,都不會祈禱上帝的恩賜,他會自己努力去“開窗”。

斯蒂芬·威廉·霍金,27歲時,上帝關上了他的健康之門,盧伽雷氏病症使他全身肌肉萎縮,腿不能走,手不能寫,嘴不能說,整天被禁錮在冰冷的輪椅上,僅有的資本就是一顆大腦和可以活動的兩根手指。霍金沒有祈求上帝:“給我打開窗吧!”而是憑着頑強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自己推開了那扇窗。46歲那年,他出版了偉大的《時間簡史》,他也被譽爲“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另一個愛因斯坦”和“宇宙之王”。

法國人菲利普·克羅鬆,26歲時,上帝也關上了他的健康之門,因觸碰高壓線,雙臂和雙腿都被截肢。但他相信,還有一扇窗是爲他準備的:做游泳健將。爲了打開這扇窗,他聘請教練學習游泳技巧,在自己殘存的上臂上安裝假肢,大腿上套上腳蹼,然後,頭戴潛水鏡和呼吸管下水,每週堅持35小時的魔鬼訓練。2010年9月18日,他勝利橫渡34公里寬的英吉利海峽。上帝爲他準備的那扇窗,最終被他打開了。

有個女孩兒叫王千金,鎮江人,腦癱患者,除了頭部,身體其他的部位都動彈不得。王千金沒有絕望,坐在輪椅上,她苦練用嘴脣敲鍵盤,瞄準了一個鍵“按”下去,一下再一下,艱難地敲出一個又一個漢字。就這樣,她硬是寫完了20萬字的小說,併成爲網絡簽約作家。她也打開了上帝爲她準備的那扇窗。

海倫·凱勒、奧斯特洛夫斯基、高士奇、張海迪……他們都清楚,上帝不會爲他們做什麼,更不會包辦他們的成功。但是,他們都成功了。

我的那個學生損失的只是一條胳膊,他本來有足夠多的機會去打開那扇窗。但是,他沒有。爲什麼呢?因爲他在“等待上帝恩賜”。

如果再次回到課堂,我會告訴學生:無論是誰,上帝都不會給予多一點的恩賜,只會給身處逆境的人以成功的希望。不同的是,堅強者在希望中奮鬥,而懦弱者則在希望中等待。

殘疾名人的勵志故事 篇六

有一個小孩叫巴雷尼,他在很小的時候因爲一場大病成了殘疾,這使巴雷尼行動很不便。這場不幸也讓巴雷尼的母親心痛不已,她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小小年紀就受盡磨難,於是母親拉着巴雷尼的手對他說:“孩子,媽媽認爲你將來一定會有非凡的成就,媽媽也相信你能用自己的雙腿走出自己的人生,孩子,你能做到嗎?”母親的話讓小巴雷尼得到了莫大的鼓勵,他倒在媽媽的懷裏放聲痛哭起來。

母親強忍着眼淚,她知道巴雷尼現在最需要的是她的鼓勵和支持,而不是眼淚,如果她垮了,那麼巴雷尼的人生也會一起垮掉。從那天以後,母親爲巴雷尼制訂了鍛鍊計劃,每天都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有一次,母親得了重感冒,還發着高燒,但是她認爲自己作爲母親,不能因此放鬆對孩子的教育,於是依然強撐病體,滿頭大汗地堅持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鍊計劃。

通過鍛鍊,巴雷尼的身體漸漸有了好轉,母親的言傳身教更是深深地教育了巴雷尼,讓他經受住了命運的考驗。最終巴雷尼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1941年,他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巴雷尼憑藉頑強的精神戰勝了殘疾,人生的道路是很漫長的,不會一直平坦,重要的是堅持不懈,向自己的目標前進。

著名殘疾人的勵志簡短小故事 篇七

斯蒂芬。霍金(1942-)是本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現年63歲,出生於伽利略逝世週年紀念日,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爲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爲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擔任的職務是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爲崇高的教授職務,那是牛頓和狄拉克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教授。他擁有幾個榮譽學位,是皇家學會會員。

他因患盧伽雷氏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禁錮在一張輪椅上達20年之久,他卻身殘志不殘,使之化爲優勢,克服了殘廢之患而成爲國際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寫,甚至口齒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儘管他那麼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卻出色地遨遊到光袤的時空,解開了宇宙之謎。

霍金教授是現代科普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寫的《時間簡史》,這是一篇優秀的天文科普小說。作者想象豐富,構思奇妙,語言優美,字字珠璣,更讓人咋驚,世界之外,未來之變,是這樣的神奇和美妙。這本書至今累計發行量已達2500萬冊,被譯成近40種語言。1992年耗資350萬英鎊的同名電影問世。

霍金堅信關於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數學來表達,世人應當可以通過電影——這一視聽媒介來了解他那深奧莫測的學說。本書是關於探索時間本質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讀物,是一本當代有關宇宙科學思想最重要的經典著作,它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觀念。本書一出版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響。《時間簡史》對我們這些喜用言語表達甚於方程表達的讀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書。她長於一個對人類思想有接觸貢獻者之手,這是一本對知識無限追求之作,是對時空本質之謎不懈探討之作。

著名殘疾人的勵志簡短小故事 篇八

黃宇——贏得完美生活的“玻璃娃娃”

黃宇,男,漢族,1967年生,肢體殘疾,中共黨員,上海市徐彙區人,現上海“小雨亭”刻字工藝品商社經理,繫上海市肢殘人協會副主席。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導致下肢嚴重殘疾,沒有進過一天校門,參加遠程大學教育,取得了英語自考多項單科結業證書。1991年創辦“小雨亭”刻字社,從100元的啓動資金滾動發展,現已成爲年營業額60餘萬元的中型服務企業;解決了15名殘疾人和下崗工人就業,曾被評爲上海市肢殘人百強明星和自強模範。

在繁華的大上海長樂路,有一家刻字工藝品商社名叫小雨亭。創辦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黃宇,先天性成骨不全,連打噴嚏或在牀上翻身都可能骨折,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導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樣脆弱,成了“玻璃娃娃”。黃宇十三四歲時,30多年來他至少骨折過40多次,導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難以忍受!

黃宇母親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王夢雲,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親。兒子將永遠是個殘疾人,她內心的痠痛只有自我體味。爲了給兒子治病,她帶着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醫院,但專家都說目前還沒有治癒的期望。由於肌肉萎縮,也無法整形,兒子兩條腿和肢體的其他部分漸漸地都彎曲變形了。殘疾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樣生活、學習,十分痛苦,但他也認識到痛苦悲哀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坦然地去應對殘疾,勇敢地去抗爭,生活才能完美。

知識豐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隨着年齡的增長,黃宇開始要學一門技術以謀生,最後在一家刻圖章的小店當起了學徒。雖然工資只有36元錢,卻擁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復一日他風雨無阻地上班,因爲這是他融入社會自食其力的開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負有心人,黃宇在那裏學到了很多東西,爲他的創業奠定了基礎。他說:“機會掌握在自我的手裏,任何擺在你面前的機會都不要錯過。”1991年,他萌發了自我創業的念頭,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創辦了“小雨亭”刻字工藝品商社。開業至今,經過17年的發展,此刻擁有兩家門市部、一間工作室,面積加起來也有200多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30餘萬元,一年的營額將近70萬,公司共有12名員工,一半是殘疾人。對於這點,黃宇有他自我的想法:“生意場上各種各樣的企業家很多,假如單單跟他人比每月能賺多少錢,我遠遠比可是他人,可是能夠幫忙身邊的殘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對社會有益的事,對我這樣的殘疾人來說,比賺錢有着更大的好處。”黃宇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先後擔任上海市肢殘人協會副主席、市殘聯青年委員會主任,2002年被評爲上海市自強模範,2003年被評爲徐匯“十佳青年”。2004年春,黃宇與一位溫柔賢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運動員共結連理,迎來了完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