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個人下鄉實踐報告多篇

個人下鄉實踐報告多篇

【第1篇】三下鄉實踐個人總結報告

一個酷暑的季節,一次難忘的經歷,一份無聞的付出,在這驕陽烈似火的七月,他們演繹着親者親爲樂於奉獻給予的角色,唱出了心中真情豪邁的歌聲,爲這片灼熱的土地澆灌了溫情的甘霖,滋潤一方。

陶行知說得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沒錯,在大學的象牙塔裏邊,本職身份爲學生的我們大部分參與的是腦力的活動,通過思維的運轉來捕獲知識,感知真理。然而真理的正確與否還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手和腦的結合。動手,將思維的東西經過雙手化爲實際的成果,不僅可以檢驗真理的正確性與否,還能測查我們所學習的知識的情況。理論知識是否有用,是否有價值,得由實踐出來的效果說了算。暑期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它有助於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既使得大學生有機會奉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服務點滴;更是可以利用這樣的實踐機會檢驗自身理論所學,學習社會知識,增長才幹。

伴隨着暑假的到來,爲響應校團委關於“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鍛鍊”的號召,併爲學校100週年校慶送上一份獨特的賀禮,我校各學院拉開了“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的序幕,踏上了“下鄉奉獻與鍛鍊成長”的旅程。人文與法學學院**市****街道**村服務隊積極響應號召,在領隊唐詣的組織領導下,認真準備了前期工作,並在實際的踐行中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展現自我,奉獻了小我,一併取得了奉獻與成長的雙豐收。作爲其中一名隊員的我,很榮幸堅持了自己當初的選擇,併爲下鄉付出了自己小小的努力。爲期一個星期的下鄉之旅,讓我感慨良多。

一.準備工作和前期安排。

爲紮實做好三下鄉的準備工作,在下鄉之前將一切所能先行準備好的東西備齊,避免在下鄉實踐過程中出現狀況,我們服務隊在下鄉之前一連開了幾個會議,商討有關下鄉事宜,並在討論中做出決策,落實每項工作。此次我們服務隊主要赴**市****街道**村宣傳科學發展觀,普及各項與農民息息相關的法規政策,推動新農村建設,並探訪當地敬老院以及幼兒園,關愛社會不同階層需要關愛的人。爲此,我們將工作細分到每一個隊員手中,根據安排的版塊不同,有的負責聯繫目的點及安排食宿問題,法律專業的隊員負責制定調查問卷及宣傳小冊子,負責文娛的同學準備文藝表演及會議的主持等。我負責的是關於宣傳板塊的內容,相關的新聞寫作和宣傳板報的準備等由我和另一個同學負責。準備工作的落實是實踐工作良好開展的開端,在這一塊上,我們做得比較充足。

二.實踐活動中。

7月7日下午,我們服務隊一行12人抵達**市****街道**村,拉開了此次下鄉踐行的帷幕。在當日晚上,**村村委書記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對我們的到來表示歡迎,並親切地爲我們整體介紹了**村的發展情況以及現狀,同時對於我們隊員關於村裏情況提出的問題都一一作了回答。不僅爲我們深層認識當地情況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對於我們接下來工作的開展也具有實際的指導作用。在介紹的過程中,書記對於我們熱情瞭解**村情況的表現顯得格外的高興,他稱讚說大學生能夠到窮鄉僻壤來普及法律知識真的不容易,叮囑我們實踐過程中注意安全,並祝福我們接下來的活動順利圓滿完成。

正式與領導展開會議交流,深入瞭解農村發展狀況。第二天,在**村村委會以及**街道辦公室裏,隊員們認真聽講了村委班子及街道辦領導們帶來的關於**村、**街道的整體介紹,內容主要涉及村裏、街道的人口、土地及發展現狀等。會議後,隊員們與領導們就村裏、街道的發展情況與領導們進行了很好的交流,並根據村裏出現的各種實際問題獻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得到了高度的肯定與讚揚,氣氛和諧融洽。

本次交流會議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既說明了我們的下鄉活動得到了當地領導的重視與支持,另一方面從交流中我們增強了對**村發展狀況的瞭解,認識到**村在農業、養殖業以及外出務工等現狀,信息的獲取有利於接下來各種工作的開展。

深入農戶,收集第一手資料。爲了更深入更具體地瞭解村民們的具體情況,隊員們一行分爲幾組,分別走訪了村裏的各家各戶,通過交流記錄等方式對村民在生活、農作等資料進行了第一手的收集,成爲穿梭村裏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交流中,隊員們瞭解到現在人數不多的村裏原來是個有着三千多人的村落,近年來由於外出務工的原因村裏的人數大量減少,剩餘的勞動力主要用在家庭耕種上。同時,由於沒實現大規模的集約化和機械化,目前的耕種仍以人手勞力爲主。走訪是深入羣衆的第一步,是接下來融合羣衆的基礎。

參觀當地蛋雞養殖場和鄧氏宗祠,切身體會農民養殖業的進步與當地的古風民俗。在村委書記的帶領下,我們對當地的蛋雞養殖場進行了學習參觀。雖然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但養殖戶爲蛋雞養殖注入了新科技產物的先進品種,並採用科學化的方法進行養殖和料理,不僅反金融危機之道而行,而且在收穫方面頗爲喜人。虛心向養殖戶學習了相關養殖方法之後,我們也根據學校的專業特色就還存在的問題向他們提出了建議,得到了他們的高度讚賞。隨後,我們一行來到當地古風民俗代表地鄧氏宗祠參觀。據悉鄧氏宗祠爲明朝時留下來,經過幾番修建存留至今,宗祠裏邊還保留着以前的書房原跡,據瞭解這在此前爲革命時期人民充實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的好地方。在參觀中,我們不僅領略到了當地的風情,而且深切感受到了時間帶來的喜人的變化,不禁概嘆新農村的新發展,對新農村不可估量的前景充滿了希望。

另外,爲了更好地宣傳十七大精神,普及相關惠民的政策法律法規,讓農民更深入地瞭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隊員們精心準備了多份宣傳資料、法律知識小冊子、調查問卷等,通過派發、深入家庭調查、現場擺攤宣講等形式展開了普法活動,吸引了村民們的關注並得到了讚賞。據悉,此次普法的內容與農民農村農業等息息相關,主要按農民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法律糾紛分成土地承包,外出務工等五部分,對於提高村民們的法律意識具有相當的作用。同時,隊員們還手工繪製了板報,張貼在村委宣傳欄處,並於宣傳欄前方悉心講解。這一舉措在村民中引起不小的反響,路過的村民紛紛停下,駐足觀看。村民李大伯表示,以這樣的方式學習十七大,比宣讀文件更易於接受、理解。此行宣傳取得了如期的效果,離不開每個隊員的努力與付出。

在下鄉期間,我隊還來到了當地敬老院、幼兒園進行探訪。老人們對我們的到來表現出了無限的喜悅,一位96歲高齡的老奶奶捧着我們送去的水果笑的合不攏嘴,直誇我們有愛心。通過與公公婆婆們的聊天,我們瞭解到在敬老院裏的老人們大多是在建國時期由於得到黨的關懷,在生活困苦之時受到的黨的支助才住進了敬老院。在這裏,他們的生活上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們表示出對黨無盡的由衷的感謝。同日,我們參觀了當地的一家幼兒園,並與小朋友們一起上課、做遊戲。感染了小朋友們的天真,我們也給小朋友們送去了糖果,送去了大哥哥姐姐們的愛的關懷。此行探訪活動使同學們認識到,社會上的弱勢羣體依然廣泛存在,不容忽視,多點關愛多點給予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應有的責任。

三.思考與感悟。

爲期一個星期的“深入民衆,普法下鄉”的實踐活動下來,我們增長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瞭解了很多關於農民實際的生活、農作以及黨的政策在農村的落實情況,傾聽了村民們的心聲,真實具體地掌握了關於三農狀況的第一手資料。這些都是下鄉所帶來的彌足珍貴的收穫。同時,根據村民們的實際情況以及他們所提出來的問題,我們結合黨的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還有自身所學的知識,提出了我們對問題的認識和見解,並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建議和意見,得到了村民們的好評。我想,這不僅給了我們一個表現的機會,更讓我們在過程中鍛鍊了自己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委實對我們有啓發和促進作用。另外,新農村的建設以及科學發展觀的普及依然存在着很多的問題,善待解決的難處還在,當前體制下的農村在科、教、文、衛、經濟等各個方面的制度都不盡完善,我們需要付出的還有很多很多,這是我們得到的認識與體會。要做到切實貫徹落實中央政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宣傳方面的功夫不可少。同時促進農民們思想的解放,在農村中引進先進的科技工具及農作物產品,指導農民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勞作,引導他們走先進發展的道路顯得尤爲重要。另外,要促進農民們思想的解放,還必須加強新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農民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提升他們對基本問題的高質量高效果的分析和處理能力。一句話,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從這次的下鄉活動來看,我們大學生依然需要努力學習好自身的專業知識,並結合實際分析處理問題,鍛鍊自己各個方面的能力,爲將來的踏出校園奉獻社會做好準備。

而從這次下鄉的整個過程來看,還是要感謝每一個吃苦耐勞、不怕辛苦、甘於奉獻的我們可愛的隊員。一個人不論能力有多大,或者沒有能力,在能力這個問題上是可以培養的;反過來,如果他沒有愛心,沒有奉獻的精神,能力再好再強哪怕也無濟於事。因此,我覺得所有的參與各種形式的下鄉服務的同學都是善良的天使,他們沒有天使的翅膀,但他們有天使般的心靈,顯得高尚又彌足珍貴。同時,在一個活動中的領導、組織、安排與落實等每個程序上,也是活動能夠順利進行的保證。在這裏特別要感謝我們的領隊唐詣和副隊黃琦,從組織到帶領到安排與融合等工作中,他們付出了好多,工作能夠有條不紊順利進行離不開他們的努力。而我們各個成員在“同一個名字”——“**市****街道**村服務隊”下能夠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勇於奉獻,甘於付出,這樣的精神也是任何一切都無法比擬的。我們在實踐中付出,我們也在實踐中形成了親密的兄弟姐妹關係,收穫了友誼,收穫了成長。可以說,這次三下鄉活動是具有深遠實際的意義的。

忘不了夏日的風輕輕搖動婆娑的楊柳;忘不了雨點調皮地滑過亭亭的荷葉,親吻粉嫩的荷花;忘不了鄉間小徑上瀰漫的泥土的清香;也忘不了田間壠上無處不氤氳着的迷人綠意。 忘不了樹陰中露出的紅磚青瓦的農房一角;忘不了幼兒園中孩子們天真稚氣的笑容;忘不了敬老院中爺爺奶奶們刻滿風霜的臉和仁慈愛憐的眼神;更忘不了風風雨雨我們13個人一起走過,相互扶持,相互依賴,相視而笑,相擁而泣。大學生暑期瞭解踏入社會的有效練兵**市****街道**村三下鄉服務活動圓滿結束,在微笑中我們看到了遙遠的未來……

【第2篇】三下鄉實踐報告個人心得

於xx年7月12號,我們13市場營銷班去到了祖國大陸的最南端--徐聞縣。我們進入了徐聞縣角尾鄉放坡國小進行了預期爲十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我們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住宿問題了。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不能享受是不?所以我們即使集合擠在教室裏面打地鋪也是沒有意見的,甚至還有一點期待和興奮!畢竟晚上可以曬着月光,看着滿天繁星,伴着徐來的夜風,聽着隔壁小夥伴們的鼻鼾聲入睡也是一種特別的感覺嘛!並且,在我們自己齊心協力的努力清潔後,雖然地板不能說是一塵不染,也至少看起來很乾淨了!畢竟勞動的果實永遠是最甜美的!就連午後威猛的太陽,也可愛起來。看着遠處澄澈的晴空,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晴空萬里,萬里無雲了。

然而,民以食爲天。我們的第一頓晚飯也是相當的重要和坎坷。畢竟我們剛來,第一次接觸到大鍋飯,第一次自己劈柴,自己生火......但是衆人齊心,其利斷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一鍋飯,熱氣騰騰地來到了我們的面前,雖然吃起來感覺不咋滴,但是一想起來是自己努力得來的成果就連心裏都是舒爽的!

擡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由於來到一個比較陌生的環境吧,當天空佈滿繁星,月兒時不時藏進雲朵的時候,依然有許多同學睡不着起來乘涼或者聊天的。那些外省的同學更是一臉的鄉愁,讓我都能感受到空氣那淡淡的思念了。(我不是夜貓子,更不是睡不着,而是安排了我守夜)當黑夜逐漸離去,黎明即將到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已經很困了,慢慢地大家都回宿舍去睡覺了。只有後勤組的同學,在雞啼聲中起牀,伴着清晨的陽光和朝露,又開始了新的一天的第一頓早餐!正所謂熟能生巧,第二次生火,大家已經是有模有樣了,按部就班地開始準備第一頓早餐!我打了一大盤都吃光了,不僅僅吃的是粥,還有 他們的那份心意和努力!雖然一頓簡陋的早餐並不能讓大家吃得很飽,很滿意,但至少讓大部分人都吃得很開心,就如同大家在家醒來就可以看到熱氣騰騰的粥,那是一份無言的溫馨和感動! 最讓我難忘的還是守夜的那段經歷。畢竟黎明前的黑暗纔是最難捱的。但是作爲守夜的一員,我們不僅要堅持打起精神,而且還要注意安全。畢竟人在異鄉,很多時候都是要小心翼翼的。話說有一天凌晨4、5點的時候,有一夥社會青年騎摩托來到學校,還在宿舍樓下(前文已經說了,宿舍就是教室改造的,住在教學樓二樓,一樓還是教室,而且學校的大門是已經拆了的,不過很感謝一路都陪伴我們的校長,他一家人都住在一樓最靠門口那邊的房間),當時天已經矇矇亮,正是人們警惕性最低的時候,身體機能也是最弱的時候,女生都嚇壞了。說時遲那時快啊,有幾名男生在切菜準備早餐,於是不約而同地晃了晃手中的那把明晃晃的菜刀,並一臉兇惡地對着菜,切切切!!!此時無聲勝有聲,從心理上就嚇到了對方。果然對方轉了一圈,可能發現沒有機會就離開了。其中兇險實在不足以與外人道。當我們將各種情況向學院反映後,學院方面迅速作出決定和行動--致電校長並且對實踐基地進行考察!

聽到學院領導要來檢查,大家心情都有點緊張、激動、感動。但是這個消息並不影響我們的日常工作安排,每個人依舊在各盡其職。然而,生活從來不會缺少驚喜。事實總與想象有差別的,我怎麼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書記、輔導員等一行六個人,下車的時候大家紛紛上前表達心中的感動和尊敬,可是,當我把手中的東西告知衆人之後,大家開始沸騰了,原來今天中午可以加菜了!一大袋的雞和鴨!!!不要說我們饞,也不要說我們的貪吃,請給我們足夠的肉食以及關愛吧!我們到了這麼多天,每天只有那麼兩三塊豬肉,吃個菜都是清淡的,我們能不饞嗎?於是,我們對學院領導充分表達了心中的感激和興奮,以及希望他們有空常來坐的意願。都說,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要是問起來,學院方面做過那些事最讓我們感動的,或許這件事在很多人包括我心中都是排在前面的。話說,全學院有幾十個隊伍,輔導員一行人能來看望我們已經是我們莫大的榮幸了,這體現出了學院對我們的安全問題之重視,之關注,之關切。能給我們加菜,更是體現了我們學院的人文關懷。

在三下鄉的那段日子裏,還是充滿了陽光和溫暖的。我們調研組深入鄉村,展開了全面細緻的調查和研究。不僅看望了村裏的孤寡老人,更是和村民們開展了較爲深入的交談和互動,讓我們更加了解徐聞縣角尾鄉放坡村這是紅色革命老村的優良傳統和保存至今的生活方式--靠出海捕魚以及種地瓜爲生。同時我們也發現了,村裏的青壯年勞動力大部分都已經外出打工,尋求更大的發展了,所以村裏大多是留守兒童以及老人。這讓我很感慨,這究竟是時代的進步還是經濟發展太快的一種普遍現象,我很不解。不是應該縮小城鄉差距嗎?勞動力的大量流失,不是導致經濟發展的生產力缺失的原因嗎?當地的經濟結構不改變,經濟方式不改進,我個人覺得經濟想要與城鎮同步發展是天方夜譚的。因爲當地的居民還遵循着以前的那一套,只等捕漁期出海捕魚,然後直接賣了,然後一年下來就還種點地瓜什麼的就沒了。所以平日裏,在村頭巷尾的樹蔭下,隨處可見大部分的老人和一些中年人在乘涼、聊天。其實這種生活狀態還是比較愜意的,比較悠閒的,就如同享受生活。可是這種現象也間接導致了另一種現象的衍生--小孩不愛讀書。(這屬於我個人見解,因爲我覺得這會給孩子們一種錯誤的信號,即使不讀書,沒有文化,依舊可以活得很愜意,很輕鬆。)這應該是一種不好的現象,然而,這種現象在放坡村還是比較普遍常見的。最重要的是,我覺得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或者說沒有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更深層次地講,是沒有人願意去改變這種現象。所以,我們只能竭盡所能,吸引更多的孩子來上學,讓更多的孩子接觸外面的世界和知識,讓更多的人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只不過我們只是匆匆過客,而且力量微不足道,滄海一粟。

然而在我們進行關於當地特色建築--珊瑚房的保護及利用調查中發現了很多問題。整

個調研過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歷史建築的魅力所在,讓我對於爲什麼要保護這些建築有了認識,因爲這些建築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經過了時間的洗禮和歷史的沉澱,這些建築擁有了更深的內涵,它的價值是無法估計的,這些建築是歷史留給我們的禮物,讓我們能更好的去了解歷史,瞭解過去,這樣纔會有未來!在徐聞角尾鄉這個革命老區,珊瑚房存在和保留都是極具歷史意義的!這不僅保留了珊瑚房及其建造技術,而且保留了那一段革命的歲月和塵封的歷史。走進當地珊瑚房,感受當年的那種歷史的厚重感,真的不虛此行。不過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很多問題。比如:現在只有老一輩的人知道珊瑚房了,知道其建造技術的更是寥寥無幾了。很多人都不知道珊瑚房的保留意義,隨着時代潮流的發展,珊瑚房已經不能滿足人民的居住要求了,使得其正在慢慢地被歷史所淘汰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讓更多的人知道珊瑚房,瞭解珊瑚房,保護珊瑚房。比如建設文化保護區,或者列爲物質文化遺產,讓當地政府部門負起責任,動員當地居民一起努力,保護珊瑚房!

【第3篇】三下鄉實踐報告之個人總結

江西黃崗山墾殖場,位於江西省宜豐縣境北部,總場場部坐落在潭山鎮,東南接同安鄉、西鄰黃崗鄉(官山自然保護區)、西南與雙峯林場相連、北與銅鼓、修水、奉新三縣相連,全境面積76.5平方公里。

近年來黃崗山墾殖場實行企業改制,對全場所屬工業企業“實施國退民進,實現民有民營”的戰略,推進場內企業的發展,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工業經濟逐步起死回生,到xx年形成了擁有50餘家民營實體,以“醫藥化工爲龍頭,機械製造、環保造紙、竹木加工”爲重點的四大產業結構的工業格局。 同時在位於縣城城東區的宜豐良崗工業園,圈劃了一個黃墾工業區,建立了以場內陳家坪工業園到縣工業園黃崗山工業區的黃崗山工業經濟發展圈,工業氣候已初步形成,爲客商投資、能人創業搭建了良好的發展平臺。

xx年,南昌航空大學經管學院團委熱情響應團省委“爲祖國勤學修德,以實踐明辨篤實”的號召,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深入社會、瞭解國情、接受鍛鍊的過程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此派出兩位指導老師和來自三個年級、六個專業的十餘名隊員,前往江西省宜豐縣黃崗山墾殖場開展“爲祖國勤學修德,以實踐明辨篤實”服務活動並對當地進行回訪調研。

走進黃墾山背分場,探索發展新思路

7月3日清晨,伴隨着點點滴滴的雨水,我們一羣人踏上了前往黃崗山墾殖場山背分場的路上。墾殖場的負責人熱情的接待了我們,爲我們的調研提供了許多幫助。雖然由於天氣原因我們未能親自下田考察,但在墾殖場的任書記和何主任的仔細介紹下我們也收益良多。

在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南昌航空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暑期“三下鄉”服務對的隊員們積極提問有關墾殖場發展方面的問題。經過這一場深刻的座談,我們大體瞭解了墾殖場的發展歷程及發展模式。此次的交流收穫頗豐,不但我們瞭解到墾殖場的許多方面,完成了對這一項目的調研,更重要的是任書記和何主任的一番話讓我們深刻了解到一個黨員的目標和信仰。任書記和何主任雖然身爲基層幹部,一個月領着一千多的微薄工資,但他們任勞任怨,切實爲當地村民辦實事,獲得了我們深深的敬佩。同時他們建議我們當代大學生應該多下鄉實踐,走入基層,而不是空做表面形式。我們作爲祖國的未來,就應該深刻踐行“爲祖國勤學修德,以實踐明辨篤實”這句話。

下午,我們冒者傾盆大雨,頂着電閃雷鳴,到墾殖場的華太藥業進行調研。華太藥業作爲當地的唯一的製藥廠,不但朝着大中型規模的企業發展,更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爲當地作出重大貢獻。王進忠副總理還帶領我們參觀了製藥廠,瞭解了許多製藥方面的流程,增長了我們的識。

雖然是一整天的奔波勞碌,但卻給我們帶來了別開生面的教育,爲“三下鄉”正式拉開了序幕。

探訪特困戶,用愛撐起一片天

7月4日下午,我們在宜豐電視臺和相關組織的帶領下,來到宜豐縣郊區一家特困戶家中。隊員們帶上準備的愛心物品對困難戶戶主吳先生進行訪問。老來得子的吳先生現在已經65歲,膝下有兩個尚在讀國小的孩子,然而,本該幸福的家庭卻禍不單行。妻子無法忍受家庭的貧困而離家出走,年老的吳先生前幾年患有腦溢血,不但喪失勞動能力,而且還負擔着高昂的醫藥費。雖然是低保戶,每月享受着政府的低保金,但對於吳先生這樣的三口之家而言無疑是杯水車薪。並且一家三口住在破舊的危房裏,而房屋隨時都將面臨倒塌的危險。生活的貧困讓兄弟倆比同齡孩子更加成熟懂事,大哥總是幫爸爸弟弟洗衣做飯,打掃屋子,成績優異的他抽屜裏擺滿了獎狀,這也給吳先生莫大的安慰。

時間轉瞬即逝,大家懷着沉重的心情離開了吳老家。我們還自發的爲吳老捐款,盡我們的綿薄之力。慈善一直是項偉大的事業,經過這次探訪,使我們更加珍惜我們的學習機會,希望將來有所成就時也能幫到像吳老這類需要幫助的人。

作別潭山鎮

7月5日, 黃崗山墾殖場的調研在今天就要結束了,爲了感謝墾殖場對我們活動的大力支持,我們一大早就前往墾殖場以表達我們的謝意。

黃崗山墾殖場的揭主任熱情的接待了我們,我們也贈送了錦旗和紀念品以感謝揭主任近日來的幫助。在這其樂融融的氛圍下,大家還共同合影,將這美好的瞬間定格。

下午的時候,我們整裝待發,即將離開潭山中心國小。雖然潭山中心國小的宿舍很簡陋,可是一想到即將離開這,不能再在操場上看到那雲霧繚繞的山峯和湛藍的天空時,還是有說不出的感傷。於是大家便在操場上拍照留念,各種搞怪姿勢令這原本有些陰沉的天彷彿都變的明媚了起來,歡聲笑語的我們暫忘了離別的傷。在下午3點的時候,我們還一起向潭山中心國小的鄒校長進行道別,並送上錦旗和一些文體用品以感謝鄒校長提供我們調研的住所。

此次關於黃崗山墾殖場的調研令我們收穫良多,當地的民風淳樸更是讓我們印象深刻,離開了這碧水藍天的潭山鎮,明日的宜豐之行也同樣讓我們期待。

參觀禪、竹文化園,感受宜豐特色文化

7月6日早上,我們擠上了公交車,來到了宜豐的東方禪文化園進行調研參觀,一進門口,視野便被無限放大,映入眼簾的大片的碧綠,山水交相輝映。

在李言金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還拜訪了主持一覺大師,共同探討佛教禪宗,品茶論道,結束後一覺大師還贈送一禪宗書本,令人受益匪淺。禪文化園內還有多達500尊的羅漢石雕,個個栩栩如生。在園內一座亭子裏還聽見一人在吹奏着宛轉悠揚的蕭聲,我們沉浸在這首曲子的意境裏,短暫的忘記了塵世的喧囂。園內有着成羣修長的竹子,還能隱約聽到潺潺流動的泉水,置身此處,一片寧靜。接下來,我們還來到了竹博物館,裏面陳列着許多以竹子做成的精美工藝品,令人大開眼界,其中由竹子做成的美食更是獲得大家的青睞。最大的一個藝術品是由竹子做成的巨大樹根,取名爲“雄霸天下”,真是令人歎爲觀止。

今天所調研的地方乃是這幾天來最美的地方,風景的美好使我們忘記了身體上的疲憊,衆人們走走停停,沿途變換的風景都永遠的定格在相機上,留下的是我們最好的記憶。

感受及收穫

離開了宜豐,卻還記得在潭山中心國小的操場上能看到雲霧繚繞的山峯,還記得宜豐東方禪文化園裏的碧水藍天,還記得竹博物館裏那桌非常逼真的竹製食品,在宜豐生活六天的片段不停的閃爍在腦海裏,或辛酸,或喜悅,這都將是我們美好年華里珍貴的記憶。

此次“三下鄉”使自己換了一種心情看待問題,鄉間寧靜,可以讓你擺脫喧囂,靜下心來思考,依山傍水的宜豐可以給人心靈上的洗禮,剛來的時候還並不是適應這邊的生活環境,晚上也會睡不着覺,但卻必須去適應這裏,環境的艱苦絕不是我們退縮的理由。從剛開始的不適應,到後來離開時的不捨,這也許就是成長蛻變的過程吧。

要說收穫最多的必然是成員們的感情,再艱苦的環境因爲有你們的陪伴而無所畏懼,再勞累的工作夜晚因有你們的陪同而精神奕奕。只有共同經歷過,纔會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感情,“三下鄉”一路的磕磕絆絆在我們的大聲歌唱中顯得微不足道,感謝在“三下鄉”中能夠與你們相濡以沫,共同度過這個盛夏中最不平凡的六天。

【第4篇】期三下鄉實踐個人社會活動總結報告

作爲一名在校的學生,這是我第一次脫離書本,接觸社會,下到鄉里,頂着烈日的灼燒感受生活的艱辛,這些都讓我心裏充滿激動。同時,我也懷着些許的擔憂,畢竟從未真正走入社會,不瞭解人生百態,我要怎樣才能去適應它?下面是整理的關於期三下鄉實踐個人社會活動總結報告,歡迎閱讀!

爲了響應校團委學生會召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的號召,我積極報名參加了本次暑期三下鄉追尋紅色足跡的實踐活動,在此次活動中,我接觸到了很多在市區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東西。從老紅軍和山區人民身上我學到了吃苦耐勞、勤儉樸實的精神,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會將本次實踐活動所學到的東西積極的運用到學習和工作中去。

此次追尋紅色足跡暑期三下鄉實踐小分隊的成員由下列8位組成:

帶隊老師 :x

隊 長:x

副 隊 長:x

隊 員:x

7月5日上午9點30分,我們在帶隊老師潘喜娟老師以及隊長吳宇婷同學的帶領下出發前往仙居縣上張鄉進行社會實踐,經過兩個小時的車程纔到達目的地。當地鄉政府的領導很熱情的接待了我們,並邀請我們在食堂一起用餐,食堂的飯菜不是很豐富,卻滿含着當地政府對我們的接風洗塵之意。當天下午3點,我們與崔書記一起開了一次會,會議具體的安排了我們接下來幾天的行程以及住處、伙食等。

5點,我們同鄉政府領導一起拜訪了第一位老黨員——年過80的朱小香老人。我們到朱小香老人所在的楊柳下村時,得知朱小香老人正在番薯地裏勞作,我和另外幾位隊員便又趕往番薯地,在離村子不遠的地方,我們見到了揮舞着鋤頭的朱小香老人,老人得知我們是來慰問他時,十分開心,幾位隊員在老人的指導下幫老人做完了農活,隨後,我們與老人一起趕回老人家中,在老人家裏,他跟我們講述了他當年的革命史。老人是在16歲得時候被黨組織吸納的,老人的左腿也不怎麼方便了,是當年參與對國民黨反動派政府的戰鬥中受傷遺留下來的,老人告訴我們,我們現在的生活,比起他們那會,真的是好上百倍,他們那個時候,連加急文件都只能靠雙腿跑着送,現在還有車有電腦。在與老人交流的最後,鄉政府的領導和我們台州電大暑期三下鄉追尋紅色足跡實踐小分隊的副隊長李貞貞同學一起送上了慰問金和慰問品,老人也欣慰的收下了。我們第一次拜訪老黨員之旅圓滿結束。

隨後幾天,我們陸續拜訪了姚西華、姚西喚、吳胡南、滕西乾等七位老黨員,老紅軍。從與他們的接觸攀談中,我真正認識到了作爲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所應該具備的那種願意爲了國家,爲了我黨,爲了人民,能夠並願意付出一切的精神實質。我作爲一名黨校結業的學生,想要達到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自身的素質要求,所需要從他們身上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我認爲,那些生活在革命年代的老黨員所具備的不畏艱險,寧死不屈,實實在在爲人民做事以及奮發向上的精神都是值得我們這個年代的黨員以及黨外份子們學習的。

7月7日上午10點,我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方敏德老師與我校團委副書記陳紅華老師等一行3人到我們實踐的上張鄉視察指導。中午,我們實踐小分隊全體成員在廚房親自動手,爲老師們準備午餐,並邀請上張鄉政府領導與我校領導會餐。

下午3點,我們參觀了善音村的甌江彩鋰稻田養魚生態基地,在基地裏,我們隊員主動的向農戶請教稻田養魚基地的基本情況,農戶們也非常樂意的告訴我們隊員,他們的基地是在仙居縣政府和海洋漁業局的指導與支持下建立的,一個有着150畝地的甌江彩鋰立體養殖基地,在水稻田中間有一個個的魚坑是平時用作魚兒休息以及收割稻穀的時候蓄魚用的,甌江彩鋰可以用作觀賞也可以用來食用,一般魚苗會在5釐米長時投放下去,等到10釐米左右時捕撈銷售,這些魚一般銷往本地的一些農家樂。

7月8日,早上我們拜訪了姚岸村的4位老黨員。下午,我們帶領檯州電大系統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的老師前往中共仙居縣委舊址紀念館參觀,隨後,我們在紀念館門前與隊旗合影留念。

7月9日,行程的最後,我們拜訪了住在方山村的老黨員。我們爲老人送上慰問品時,老人竟然對我們深鞠一躬,大家在摻扶起老人的同時,心裏也非常感動,我們本就是抱着向老黨員學習的目的而來,在學習之餘,爲老人們送上些微不足道的慰問品,老人作爲一個老輩,卻向我們鞠躬,這讓我們隊員在不敢受禮的同時,也再一次體會到了老黨員們的素質之高。

上午9點,所有工作完畢,我們登上了返校的路途。此次活動讓我們感觸頗深,從我個人來講,我着實被老黨員們的精神所感動,根據我們的瞭解,8位老黨員中,年齡最大的已經84歲了,但是他們每天都還堅持在做農活,發揮出他們人生最後的餘光,爲我們國家的建設獻出最後一點力量,

我認爲,我們此次活動是非常成功的,因爲我們團隊的成員都非常優秀,在5天的實踐活動中,有人受傷,也有人生病,但是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沒有一個人抱怨生活條件的艱苦。每次團隊活動中,大家分工明確,互幫互助,團結努力。大家都在此次活動中學習到了很多實用的經驗,我相信大家會在接下來的在校生活亦或畢業工作後都會運用到。

【第5篇】學院下鄉實踐個人工作報告

學院下鄉實踐個人工作報告

學院下鄉實踐個人工作報告範文

爲期十天的社會實踐已經結束了,雖然我真正下鄉的下鄉時間只有幾天,但是對於我來說,是多麼珍貴的一筆財富。在這些日子裏,我們共同經歷了快樂、辛酸、收穫、付出,但是我們都無怨無悔。在這次下鄉活動中,包括前期準備工作,我收益挺多,讓自己能夠更加清楚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如吃苦耐勞能力,意志堅定能力等等,這也是一個很好檢驗自己的舞臺。而且,這次活動也把我從理想社會拉回了現實,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各種不足,包括知識儲備,溝通能力等等,同時給我未來的發展指明瞭方向,促使我不斷髮展欠缺的'方面。最後本人簡單地總結一下這次社會實踐中的經驗,主要有以下體會:

1.增加了動手實踐能力

因爲下鄉時的伙食都是由隊員輪流負責,以四個人爲一組來負責,這對平時不下廚的我是一次考驗,不過我還是很認真地幫忙洗洗菜,看看火或者切切東西。而且下鄉的地方條件有限,很多事都要親自動手解決,這就鍛鍊了我的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變能力。

2.提高了溝通能力

下鄉活動的進行需要全體隊員的齊心協力完成,溝通更成爲其中重要的關鍵。很幸運地我們這支隊伍的成員都很和和睦睦地一起生活,一起聊天,齊心協力地進行下鄉的各種活動。隊員間的溝通理解成爲我們之間重要的聯繫。而且,和小朋友們的溝通也是重要的,跟小朋友們好好相處,好好了解,不僅有利於對下鄉活動的進行,而且還能夠跟小朋友們成爲要好的朋友。這份友情是可貴的。

3.交到一羣志同道合的朋友

因爲我們是兩個校區的同學組成的,來自不同的學院,每個人有其不同的性格特點。下鄉的日子裏,怎樣相互幫助理解,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幸好我們能互相理解和支持,成爲要好的朋友。

但是在下鄉過程中也存在不足。

因爲實習的原因,錯過了一些跟大家一起下鄉的日子,只能在最後幾天體驗下鄉的生活,而且在最後的幾天裏,主要的下鄉活動總體結束,只剩下晚會這主要的活動,這是主要的遺憾。而且,我實際動手能力較差。

這次的下鄉實踐帶給我很多東西,是我人生中一筆財富。雖然,下鄉的活動結束了,但我們的任務仍然很艱鉅。因爲在建設三年實踐基地同時改變當地村民狀況,需要更多的社會的關注和幫助。我們現在仍要做好後期工作,把下鄉宣傳好,讓更多的人瞭解他們。

【第6篇】暑期三下鄉實踐個人總結報告範文

最初,我徘徊於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和帶軍訓之間,因爲二者有時間上的衝突。我渴望三下鄉對我自身素質的提高,亦期待帶軍訓對我膽量的鍛鍊。最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那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繼承民族傳統,弘揚時代精神,使同學們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吸引了我。

懷着滿腔熱情我申請加入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併成爲了隊長,在隊員們和一些有經驗的同學的幫助下我順利填寫了申報書,但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一切不可能這麼簡單,更何況我還是第一次。當申報書交至校團委需要接收學校證明時,困難接踵而來。預約好的學校由於種種原因突然無法協助我們的支教活動,這也意味着我們必須果斷地更改地點。經過大家的商量,我們決定將實踐活動定在渣坪鄉中心學校,在最初定地點的時候我已和這裏的校長談妥,可是由於路程太長的原因讓我們改變了主意。一切幸運的是校長很快就配合我們把證明傳了過來,我們的時間才又寬鬆起來。在鬆一口氣之際,我也更深刻得體會到了兩個成語: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做事情一定要考慮周到,方方面面都要做好準備,一份合作需要雙方的不斷溝通。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申報項目審批下來,我們團隊被評爲自籌項目,這時,我猶豫了,我有一顆堅定的信念要將此次活動進行到底,可是我的隊員們呢,他們會不會因爲這件事積極性大減,畢竟我們的資金都來源於父母,我們暫時還未獨立,自籌經費意味着我們所面對的阻礙將會更大。當我向大家坦明這個事實後,隊員們一個個的無比堅定的回答讓我十分感動:我們一定會參加這次三下鄉,不管困難多大,我們不就是抱着志願服務貧困山區、鍛鍊自己的目標去的嗎?資金少點不要緊,我們可以省,我們可以努力攢。在我和負責賬務的一個同學的努力下,終於從預算中攢出了三百多塊錢,對於團隊總共的開支來說,這不算多,可是這裏面卻凝聚着我們團隊的每個人的一份力量。儘管在實踐活動前人員有所變動,但無論是因事退出的還是新加入的都是抱着一份極大的熱情,奉出一顆真誠的心。在不斷的磨合中,我們的團隊最終團結一致、相處融洽。我真心的想對大家說一聲:謝謝!

經過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和物質準備,我們跨過多重障礙到達了一個被大山團團包圍住的國小校——渣坪鄉中心學校。和大山外面的學校比起來,這裏是破舊了點,小了點,老了點,可是這裏卻容納了這個地區所有的學生,送一批批孩子走出了這座大山。作爲隊長,我突然感覺到了壓力,感覺到了肩上任務很重,隊員的抱怨讓我對活動的熱情削弱了很多,可能是太多的第一次,很多情況讓我措手不及並慌張,沒能得到及時的處理,活動雖然按計劃進行着,可是隊員之間的矛盾叢生,最初,我一直沒能很好的考慮到每個人的感受,幸好有朋友的提醒,才讓情況不再繼續惡化下去,經過良久的思考,我終於體會到每個隊員的難處、每個隊員的苦衷,直到活動快結束,我們才解開了各自心中的心結。因爲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有一個向心力、凝聚力,我們有共同的目標,我們需要團結。在這裏,我很想和成員們說一聲:對不起。我的隊長沒有當好,我沒有很好的盡到我自己的職責。感謝你們的包容與信任。這一切也讓我知道了,一個團隊要團結,首先要有一個好的領導、一個共同的目標、一個明確的分工、還需要每個隊員都有一顆包容的心。

【第7篇】個人暑假三下鄉實踐報告範文【優秀篇】

個人暑假三下鄉實踐報告範文一

爲進一步踐行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xx同志“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羣衆學習”的重要指示,結合黨的xx大、建團九十週年紀念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推動科學發展、投身新一輪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中勇擔責任、奮發成才,河北農業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赴南和縣小分隊以“體驗省情,服務羣衆”爲主題,以 “崇德、務實、求是”的校訓和“艱苦奮鬥、甘於奉獻、求真務實、愛國爲民”的太行山精神爲指導,在現代科技學院副院長王淑紅老師及院團委武丹老師和張晶老師的帶領下,系列活動順利開展。

7月7日,實踐小分隊首先來到了邢臺市南和縣,瞭解當地的基本情況,實踐小分隊邀請了我校蔬菜種植專家王金春教授,王教授對萬客來蔬菜種植基地進行實地考察,針對蔬農提出的問題給予解答,併爲農民提供了一套糧蔬交替培植的新方案,得到蔬農的一致認可與好評。隨後三天,實踐小分隊在郝橋鎮爲當地村民進行了以“科技文化並肩行,促進農村新發展”爲主題的政策宣講報告,並利用所學的統計彙編、數據庫等知識特長來支持三農的基礎建設、產品推廣、資金流轉等管理工作;義務支教國小生,鼓勵他們樹立遠大理想,並向其贈送科普圖書以及鉛筆、書包等文具;爲村民播放關於蔬菜種植技術的光盤,解決農民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對當地今後大棚蔬菜種植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幫助,受到村民的熱烈歡迎 。

7月11日,實踐小分隊一行來到萬客來蔬菜種植基地實踐體驗,成員們在負責人帶領下參觀蔬菜種植,親自深入蔬菜大棚採摘豆角、茄子、西紅柿,體驗農民的艱辛勞作。隨後,河北農業大學現代科技學院赴南和小分隊與萬客來蔬菜種植基地互贈錦旗,基地負責人表示小分隊的到來爲萬客來帶來了生機與活力;送來了科技與知識;留下了汗水與激情。

此次活動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評價和讚揚,也使同學們個人的綜合素質得到充分的提高,培養了同學們吃苦耐勞和團隊合作的精神,樹立奉獻社會、服務“三農”的理想,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使我們真正認識到了,農村是汲取營養、成長成熟的沃土,農村是檢驗自己、施展才華的舞臺,今後大家一定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進取實幹的精神風貌。

個人暑假三下鄉實踐報告範文二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是xxxx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她給社會輸送的是建設祖國、富國強民的醫藥衛生類高技能專門人才。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運用專業技能的實踐能力培養,常年要求學生利用寒暑假和平時的課餘時間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從而摸索出了一套長期性與階段性,小型分散與大型集中,靈活性與穩定性相結合的實踐活動模式和完整的運行機制,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暑假,我校團委積極響應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團市委、市教委和市學聯《關於做好xxxx年重慶市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精神,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認真積極組織本次以“服務新農村,建設新家園”爲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一、基本情況

今年暑期,我校團委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組織了大學生“赴災區實踐服務團”1支、“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團”4支,同時組織了39支服務小分隊,總共630餘名同學,奔赴重慶20餘個地區,開展各地區健康情況調查,健康教育,醫療衛生服務和農村傳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蟲病防治,以及夏季常見疾病防治知識宣傳和社區援助等活動。其他同學或者在家鄉開展不同形式的社會調查,瞭解重慶被確定爲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後,城市和農村建設所取得的成績,瞭解我市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現狀,或者擔任各種臨時工作,鍛鍊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

xxxx年暑期“三下鄉”志願者活動的開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暑期至今,全校共收到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和總結材料1500餘份,各地區志願者服務隊總結44份,並陸續收到墊江、榮昌、永川、銅梁、璧山、潼南等10多個區縣政府、團委、敬老院、車站、醫院等單位及個人感謝信100餘封;《忠州日報》報刊報道了我校暑期“三下鄉”志願者活動。受益單位和新聞媒體高度評價了我校暑期“三下鄉”志願者們不畏酷暑,奉獻自我,造福社會,造福家鄉,回報父老鄉親的行動。

二、幾點體會

我校xxx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至今已圓滿結束,活動中,我們強烈感受到學校、政府和社會對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給予了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使得我校實踐活動達到了“服務社會、鍛鍊同學、擴大學校社會效益”目標。現將活動中的具體情況和幾點體會做如下彙報:

首先,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學校各部門協調配合,各地政府、團委、衛生系統大力支持是本次志願者活動成功開展的重要保證。

學校黨政領導歷來重視學生在實踐中鍛鍊成才,因此對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十分重視。自1995年起,我校便成立了“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學校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校長擔任組長,團委、學生處、學生黨支部、組織宣傳部、教務處等部門負責人任組員,負責整個活動的指導,安排和協調工作。一直以來,各部門協調配合,對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本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學校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專門在輔導員會議和學生動員大會上親自作動員,出席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併爲各服務隊授旗,爲他們鼓勁。今年以來,學校由於建設大學城二期工程,各部門經費十分緊張。即或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黨政領導仍毅然決定劃撥36000餘元專項經費作爲暑期志願者服務活動的活動費用,體現出學校黨政領導對“三下鄉”活動的高度重視。

此外,各地政府、團組織及衛生系統也對我校的志願者活動給予了極大的支持;熱情接待我校志願者服務隊,爲服務隊免費提供醫療器械等人力、物力的支援。

第二,活動的廣泛開展,衛生專業服務性較強,校友遍佈各地發揮了極好的作用,這也是本次活動開展成功的優勢。

一方面,我校志願者活動開展相當廣泛:與腫瘤醫院檢驗科開展了長達19年的共建活動;與404路隊開展了長達27年的共建活動;與渝碚路街道辦事處合搞“一助一”照顧孤寡老人活動長達19年,照顧老人數達4000餘人次;常年到敬老院、孤兒院、聾啞校開展義務勞動,以及每年暑期志願者服務隊開展的醫療衛生服務活動更是遍佈重慶等各區、縣、鎮、鄉。學生參與暑期實踐活動的人數累計已達上萬人,同學們都在活動中發揚不怕困難,勇挑重擔,樂於奉獻的精神,用自己所學知識造福於社會,造福於家鄉,造福於人民,在社會中樹立了“重慶醫藥高專青年志願者”積極進取、無私奉獻的良好形象。

另一方面,作爲醫藥衛生類專科學校,充分發揮同學們的專業特長,直接服務於社會是我校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到衛生條件相對較差的鄉鎮進行夏季常見疾病防治知識宣傳,提高農村防治夏季常見疾病的能力。

第三,學校團委組織實施志願者活動,安排緊湊,系統規範。

從1997年起,學校團委便將暑期志願者活動開展實施系統化,xxxx年進一步保持和發揚了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5月中旬至6月上旬爲籌備階段。學校團委負責人首先在團總支負責人會、學生幹部會上發起動員,要求學生積極投身於志願者活動;其次以地區爲單位,本着志願原則,以學生幹部、入黨積極分子爲骨幹,組建志願者服務團(隊)。每支服務隊選出1-2名優秀的同學擔當隊長,這既是我校“三下鄉”活動的特色,也是“三下鄉”活動的難點和重點。雖然同學們擔當隊長非常艱辛,可事實證明我們選出的每一位隊長都經得起社會和羣衆的檢驗。再次,團委爲各服務隊準備健康教育宣傳資料,衛生參考書籍,志願者活動服裝,服務隊隊旗和綬帶,並與各服務隊即將奔赴地政府和團委取得聯繫,以獲得支持。最後,在6月份召開出徵授旗儀式,由校領導爲各服務隊授旗。

7月上旬到8月下旬爲志願者活動行動階段。各服務隊到家鄉所在地開展醫療衛生服務和社區援助,其他同學到各地分散參加暑期實踐活動或開展社會調查。

9月上旬至10月爲總結表彰階段。各服務隊回到學校總結活動情況,向校團委彙報;校團委收集各隊資料綜合整理,總結經驗體會,向上級部門彙報。同時,表彰一批表現突出、富有成效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樹立廣大青年學生學習的榜樣,激勵同學們以高漲的熱情投入志願者活動。

第四,造福於社會,取得良好社會效應,學生思想素質提高,社會實踐等綜合能力增強,是xxxx年暑期志願者活動的成果。

在整個暑期志願者活動中,除學校團委和各系團總支組織的5個重點服務團隊配備了指導老師,各服務分隊都由學生幹部帶隊,一切活動都靠服務隊隊長組織,大家發揚重慶醫藥高專青年志願者“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冒着酷暑,憑着學校開具的介紹信,到各地團委、衛生系統尋求支持和幫助,借取服務所需的醫療器械和桌椅。一部分服務隊比較順利,得到了多方支持;一部分服務隊卻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這對於服務隊的同學們來說都不是問題,同學們沒有選擇放棄。爲了落實活動場地,爲了借取醫療器材,爲使活動達到更好的效果,隊員們不畏酷暑,不辭辛勞,跑了一趟又一趟,硬是憑着自身的韌勁達到了圓滿完成活動的目的。因爲志願者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服務社會,服務家鄉,服務於當地的父老鄉親是我們青年志願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正是這些純樸的想法和青年學生特有的熱情,使同學們在服務地樹立了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青年志願者的良好形象,擴大了學校的社會影響,得到社會的普遍讚譽。據不完全統計,xxxx年暑期,同學們分發防治夏季常見疾病知識宣傳資料1餘份;到我校志願者服務點諮詢,接受衛生檢查和諮詢的人員近萬人。羣衆們在留言薄上寫下了真誠的話語:熱情大方,服務周到,宣傳到位,測量準確,醫專同學真不錯!

在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委、團市委、市學聯的號召下,在學校黨委和團市委的指導下,我校xxx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取得較好的成績。在“服務新農村,建設新家園”的主題下,我校學子們奔赴重慶各區、縣、鎮(街道)、村(社區),開展疾病預防知識宣傳、健康情況調查、醫療諮詢服務和社區援助等活動,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造福於社會、造福於家鄉父老,弘揚了醫藥衛生類學校青年學子的愛國主義精神,真正唱響了“服務新農村,建設新家園”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