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春節的起源是什麼(多篇)

春節的起源是什麼(多篇)

春節來歷起源 篇一

春節原名“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爲端月,其一日爲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爲“頭”,後引申爲“開始”,因爲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爲“三元”;因爲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爲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宋吳自牧在《夢樑錄》中解釋:“正月朔日,謂之元旦”。《說文解字》中對“旦”字的解釋爲“從日見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爲它分別表示一年的第一個早晨,正月的第一個早晨,所以稱“元旦”和“正旦”。

除上述稱謂外,春節還稱“開年”、“開歲”、“芳歲”、“華歲”等,在諸多稱謂中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因各朝代曆法不同,元旦所在的季節也不同。中國古代的歷法是陰陽合曆,需同時考慮到太陽和月亮的位置,故確定元旦時,需首先確定它在某個季節,然後再選定與這個季節相近的朔月作爲元旦。由於一歲與12個陰曆並行不相等,相差約11天,故每隔3年需設置一個閏月來調整季節。中國上古的天文學家曾想出一個簡便的方法來判斷月序與季節的關係,這就是以傍晚時斗柄的指向定月序,稱之爲十二月建。從北方起向東轉,將地面劃分爲12個方位,傍晚時斗柄所指的方位,就是該月的月建,其子月、丑月、寅月分別相當於十一、十二、正月。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爲“正朔”,改正月七年級的時間。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爲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七年級爲元旦;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醜,以農曆十二月七年級爲元旦;周代使用周曆,周曆建成子,以農曆十一月七年級爲元旦;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農曆七年級爲元旦;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制的太初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七年級爲元旦。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醜的殷歷,唐武后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曆至清朝末年。

“春節”這一詞,在不同地歷史時期,還有不同地特指。漢朝時,人們把二十四節氣地第一個立春稱“春節”。南北朝時,人們把整個春季叫“春節”。

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爲了“順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地元月一日爲元旦。但一般人稱公曆元月一日爲“陽曆年”,仍把農曆正月一日七年級稱“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世界上通用地公曆紀元,把公曆即陽曆地元月一日定爲元旦,爲新年;因爲農曆正月七年級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七年級定爲“春節”。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七年級。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地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地臘祭或臘月二十三地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爲高潮。

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地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地民族特色。

春節的起源介紹 篇二

春節這個節日起源於什麼時候

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這個節日已有4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春節這個節日在唐虞時叫“載”。夏代叫“歲”,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義指穀物生長週期,穀子一年一熱,所以春節這個節日一年一次,含有慶豐的寓意。又傳,春節這個節日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的“臘祭”,當時每逢臘盡春來,先民便殺豬宰羊,祭祀神鬼與祖靈,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免去災禍。他們用硃砂塗臉,身披鳥羽,唱跳吃喝,熱鬧非凡。至於 互相拜年宴請,則起自漢初,對此《通典》有所記載。

春節這個節日起源於什麼朝代

有說“春節這個節日”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臘祭)。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舊歲交替之際慶祝豐收和祭祀祖先的風俗活動,可以認爲是“年”的雛形。但“年”的名稱出現卻較晚,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古代帝王繼位,爲了顯示“天子”的權威,往往自立曆法。年的時間到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漢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繼位,決定重修曆法使之統一,司馬遷建議創立了太初曆,把春節這個節日定在孟春正月。今日我們所採用的歷法是漢武帝以後,經過多個朝代修定的,但農曆正月七年級爲“元旦”的年節作爲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以固定的日子沿襲下來。

關於春節這個節日的起源的傳說故事

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桃”和“舊符”是什麼意思?用現代話說就是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我們國家的春聯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 春聯作爲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們國家有着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爲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漢以前,我們國家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鬱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纔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們國家最早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着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爲“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爲一時的社會風尚。 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 ,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隨着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着貼對聯的風俗。

春節來歷起源 篇三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繼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中國春節。

一、時間演變

中國春節以前也稱元旦,是在正月的第一天。而中國曆代的正月的設定日期卻並不一致:

夏朝用孟春(即正月)爲正月。

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爲正月。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以十月爲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

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落下閎等人制訂了《太初曆》,將原來以十月爲歲首改爲以孟春爲歲首,後人在此基本上逐漸完善爲我們當今使用的陰曆(即農曆),落下閎也被稱爲“中國春節老人”。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陰曆,又稱農曆)紀年,直到清朝末年,長達2080年。

二、名稱變革

在不同時代,中國春節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爲“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爲“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爲“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爲中國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爲了區分農、陽兩節,袁世凱將元旦定義爲西曆01月01日,將農曆正月七年級改名爲中國春節。

三、內容發展

先秦時期,就有了歲時的雛形。《詩·豳風·七月》裏記載了人們收穫後釀酒宰羊的歡聚場景,“十月獲稻,爲此春酒,以介眉壽。……十月滌場,……曰殺羔羊,……萬壽無疆。”

漢朝時,祭祖是中國春節的重要活動和習俗。東漢崔寔《四月民令》提到,“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禰。”正月七年級過新年的習俗也越來越豐富。

魏晉時,已形成除夕守歲的習俗。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記載: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

唐朝時,人們除登門拜年,還發明一種“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賀卡,御書“普天同慶”,賜予大臣。這一形式迅速在民間普及,改用梅花箋紙。當時這種“拜年帖”被稱爲“飛帖”。

宋代人過年開始吃餃子,宋朝稱餃子爲“角子”。宋代已普遍開始用紙包火藥做成爆竹。除夕、中國春節放爆竹之俗便逐漸盛行。《東京夢華錄》說:“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聞聲於外。”到了明朝,接竈神、貼門神、除夕守歲、十五賞燈會都已經盛行。《萬曆嘉興府志》中記載:“除夕,易門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設酒果聚飲,鑼鼓徹夜,謂之守歲。”

清朝非常重視過年,宮廷過年十分奢華,皇帝有寫福字下賜羣臣的習俗。過年要一直延續至元宵佳節纔算結束,猜燈謎是甚爲流行的取樂方式。

辛亥革命帶來了全新的時代,政府提倡新曆,傳統過年不再休假。禮儀上,脫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禮節逐漸成爲中國人際交往的“文明儀式”。

四、中國春節時間

中國春節的時間(農曆正月七年級)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間遊動。“最早的中國春節”(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遲的中國春節”(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個月。根據曆法計算,如果農曆不進行人爲調整的話,2319年2月21日將迎來“史上最晚中國春節”,此前中國春節最遲出現在公曆2月20日,爲1920年和1985年。

五、閏中國春節

閏中國春節,又稱閏正月,從公元1645年使用歷理置閏制開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裏,農曆閏正月只發生6次,非常罕見,其年份分別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

六、閏中國春節的過法

如果一年有閏正月,原則上中國春節過第一個正月的,到了閏正月的時候則不過節。當然,也有少數地區過完第一個正月的中國春節以後,到了閏正月的時候也過閏正月的中國春節,因爲閏正月也叫正月,所以也把閏正月的七年級也看做中國春節來過。

春節來歷起源 篇四

春節來歷起源

農曆正月七年級是春節,又叫陰曆(農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然而,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年的傳說也很多。古代的春節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後,纔將農曆正月七年級正式定名爲春節。

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年俗活動內容變得異常豐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內容,已逐漸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內容,像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習俗至今仍很盛行。

我國最早的春聯,是五代時期孟昶寫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用紅紙寫春聯始於明朝。年畫源於唐朝的門神,它和燃爆竹一樣,在古代都是用來驅鬼避邪的,現在卻成了專爲增加喜慶氣氛的習俗了。貼“福”字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人們把寫在紅方紙上的“福”字,故意倒貼在門、窗、傢俱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後,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着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後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此時的神州大地,處處閃光溢彩,從七年級到十五,人們一至沉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中。

有關春節“壓歲錢”來歷的說法

一種說法是:

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着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着燈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爲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着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閤眼。半夜裏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後大家學着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來保護孩子的。因爲“祟”與“歲”諧音,之後逐漸演變爲“壓歲錢”。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爲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爲紅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裏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幣改爲紙幣後,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願孩子“連連高升”。

另一種說法是:

據說,在歷史上,舊俗除夕夜,各家有小兒女者,用盤、盒等器具,盛果品食物,互相贈送,這就是“壓歲盤”。後來,“壓歲錢”取代了“壓歲盤”,這就是現在付給壓歲錢的方式。

清代,壓歲錢帶上了去邪、祈福的成分,《燕京歲時記·壓歲錢》記載:“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牀腳,謂之壓歲錢,尊長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這裏,是指帶方孔的銅製錢。自紙幣代替金屬製錢以來,便改用紅紙包封之以示吉利。清代曾有人寫詩描繪了兒童得到壓歲錢時的喜悅心情:“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錫蕭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春節的習俗 篇五

1、臘月二十三 祭竈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竈揭開序幕的。祭竈,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

2、臘月二十四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3、臘月二十五 接玉皇

舊俗認爲竈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爲“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4、臘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爲“洗福祿”。

5、臘月三十除夕 貼門神、貼春聯、守歲、爆竹、吃年夜飯、給壓歲錢、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爲中心。

春節的起源 篇六

現代民間習慣把春節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同的。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想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跑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着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爲何物,嚇得趕緊掉頭就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裏一瞧,只見裏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着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了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爲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春節起源 篇七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說法諸多,其中有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春節源於臘祭、源於巫術儀式說、源於鬼節說等,其中最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繼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