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寒食節的由來簡介_關於寒食節的來歷傳說故事【精品多篇】

寒食節的由來簡介_關於寒食節的來歷傳說故事【精品多篇】

寒食節的由來簡介 篇一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禁火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至今已有超過2600年的歷史。寒食節是夏曆冬至後105天,清明節前一二日。逢寒食節當日要禁菸火,只吃冷食,因此而得名,也是我國唯一一個以飲食習俗命名的節日。同時寒食節也是祭祀先祖的日子,曾被稱爲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兩千餘年來,在後世的發展中又逐漸增加了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

寒食節其實是沿襲了遠古時期的改火舊習。華夏大地每到初春,大部分地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雷電的到來也易引起山火。所以遠古時期的人們,要在這個季節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爲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爲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禁火與改火之間有間隔的時間,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說法。在禁火的這段時間裏,人們會準備出足夠的熟食用以度日,但是因爲禁火而無法加熱,只能“寒食”,故而便有了“寒食節”。不過據史籍記載,寒食節的起源,是春秋時期晉文公爲了紀念介子推而定。

晉文公重耳乃是春秋五霸之一,但是當他還是晉國公子的時候,卻深受“驪姬之亂”的迫害。公元前672年,晉獻公娶狐姬,次年生下重耳。 重耳自幼聰慧好學,同時喜好結交士人,十七歲時就有五個品德高尚、才能出衆的朋友:趙衰、狐偃、賈佗、先軫、魏犨。晉獻公十八年(前659年),十分受寵的驪姬預謀讓自己的兒子奚齊做太子,爲了掃清障礙,她先是設計陷害、逼死了太子申生,之後又開始誣陷另外兩位公子重耳和夷吾。得知消息的二位公子先後逃走,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晉獻公二十二年(前655年),晉獻公因兩位公子的不辭而別而大怒,認定他們有陰謀,於是就派公使勃鞮去討伐蒲城。在追擊中,重耳逃走,勃鞮追上他砍掉了他的袖口,重耳逃到了母親的故國翟國,從此踏上了長達十九年的流亡之路。

在重耳最爲落魄的這些日子裏,有位大臣叫做介子推,他對重耳忠心耿耿,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在一次逃亡的路上,有個隨從偷走了資糧,重耳飢餓難耐,幾乎昏厥,介子推躲到山溝裏,將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與採摘來的野菜同煮成湯給重耳。當重耳得知吃的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時,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報答介子推。後來,重耳勵精圖治,終於成爲一代名君,便是與齊桓公併成爲“齊桓晉文”的先秦五霸之一“晉文公”。但是重耳並未兌現當初的諾言,因爲時值周室內亂,未盡行賞,便出兵勤王,對介子推沒有任何封賞。對此,介子推沒有像其他人一樣主動請賞,他說忠君的行爲發乎自然,沒必要得到獎賞,並替那些通過各種手段請賞的人感到恥辱,也很氣憤,於是隱居去了綿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祿的隱士。介子推曾賦詩一首,“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爲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於中野。”但是有位鄰居爲介子推感到不平,夜裏寫了封書信掛到城門上。晉文公看到這首詩後,後悔自己忘恩負義,趕緊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隱入綿山。重耳親自去請,但是茫茫大山,找個人談何容易?何況介子推故意躲着不見,堅決不出山,爲了迫使介子推出山相見,也不知道誰出了個餿主意,讓晉文公下令三面放火燒山,逼出介子推。可是熊熊火光中,卻並未見到介子推的身影,等火熄滅了,人們才發現,介子推竟然與老母抱樹而死。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封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晉文公慟哭失聲,爲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寒食節的習俗 篇二

寒食節的習俗活動主要有三項:禁火、掃墓、郊遊。寒食節的具體時間定在前一年冬至後的105日或106日,恰好在清明的前一天或前兩天。因爲寒食節通常要禁火三天,所以有關活動要延續到清明。這樣久而久之,人們對寒食與清明就逐漸不加區分了,以至現在有不少人只知清明而不知寒食了。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日期相近,自唐以後,與祭祀祖先亡靈以及郊遊掃墓活動,逐漸融匯成爲一個節日,民間也有把清明節稱爲寒食節、禁菸節的,甚至還有“清明寒食”的說法,因此寒食節有許多習俗和清明節一樣,也有盪鞦韆、蹴鞠等娛樂活動。

寒食節的民間風俗 篇三

1、禁火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蘇軾的《望江南超然臺作》中的“且將新火試新茶”說的就是寒食之後詩人煮茶的行爲。山西民間禁火寒食的習俗多爲一天,只有少數地方仍然習慣禁火三天。

2、拜祖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爲“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爲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爲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3、插柳

柳爲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爲懷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據各地史籍記載:“插柳於墳”、“折柳枝標於戶”、“插於檐插柳寢竈間”、“亦戴之頭或系衣帶”、“瓶貯獻於佛神”、“門皆插柳”,故民間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4、踏青

也叫踏春,盛興於唐宋。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爲:“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寒食節的來歷 篇四

寒食節的來歷一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爲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爲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

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爲“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着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寒食節的來歷二

秦朝末年,劉邦終於打敗霸王贏得天下。

劉邦衣錦還鄉時,想去雙親的墓上去祭拜,卻因爲連年的戰爭,使得一座座的墳墓上長滿雜草,他無法找到自己父母的墳墓。

劉邦非常的難過,雖然部下也幫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黃昏的時候還是沒找到他父母的墳墓。

最後劉邦從衣袖裏拿出紙,撕成許多小碎片,緊緊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說:“父母在天有靈,我將把這些紙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風都吹不動,就是父母墳墓。”

說完劉邦把紙片向空中拋,果然有一片紙片落在一座墳墓上,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後來民間的百姓,也和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是有人祭掃的。

寒食節的來歷三

寒食節源於周代的禁火舊制。當時有逢季改火的習慣。春末出火,在這之前告戒人們禁止生火,要吃冷食。舊時寒食節主要吃粥。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另外還有“桃花粥”,這是唐代漢族寒食節的食物,流行於河南洛陽地區。《廣羣芳譜》中說:當地民間在寒食節,採摘鮮桃花,配上好米煮成粥,味道鮮美,富於營養。這個風俗一直流行到明末。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寄扇》一出就有這樣的唱詞:“三月三劉郎到了,攜手兒下妝樓,桃花粥吃個飽。”

寒食節和清明節的區別 篇五

功能不同

在清明節到來之際,寒食節也相隨而至。現在,有些人把寒食與清明混爲一談,實際上是不對的。因爲兩者一個是農耕節氣,一個是民俗節日,本來就不是一碼事。清明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公曆四月四、五日前後。寒食是一個民俗節日,起源於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的大臣介之推寧被燒死山西介休的綿山上、也不肯下山受封的故事。兩者一是農耕節氣,一是典故民俗,本是兩碼事;但兩節時間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於一日,故有清明、寒食並稱的說法。

文化內涵不同

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關係。禁火是爲了出火,祭亡是爲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

寒食節和清明節淵源

清明本來是一個節氣,隋唐以前,農曆三月間帶有祭祀意味的節日,其實是上巳和寒食。上巳就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魏晉以後固定爲三月三。一般在上巳這天去河邊舉行袚禊儀式,即在水裏洗澡,驅除舊的一年裏的穢氣。《論語》所謂“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其實說的就是這個事情。

到後來,人們就不去洗澡了,而是在河邊聚會,也就是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說的“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除了袚禊之外,上巳還有招魂的習俗,即在野外召喚祖先和親人的魂魄。

寒食節是什麼意思 篇六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清明前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寒食節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節則形成於唐代,盛行於宋代。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各地寒食節傳統美食盤點 篇七

山西寒食節美食

晉中一帶還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麪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爲“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

上海寒食節美食

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臺灣寒食節美食

臺灣民衆的掃墓習俗,一般可分爲兩種:一種是一般祭掃,儀式及祭祀的東西比較簡單,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類和糕餅;二是修整祖墓,祭禮相當隆重,供祭的祭禮一般包括各種祭禮品十二種蔬菜及粿類、糕餅等。掃墓時一定要在墳墓的四周獻置“墓紙”,每張紙壓上小石頭,還得放一沓在墓碑上。這個儀式俗稱“掛紙”,是獻給祖先的錢。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圍在墳墓四周吃紅蛋,蛋殼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過去的臺灣農村,每當掃完墓之後,都會有一羣孩子前來討粿類,來的人愈多,表示這一家族日後將愈發達,主人們也都樂意分送“發粿”或金錢給那些孩子們。

山東寒食節美食

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

舟山寒食節美食

舊定海上墳時供品有一個特色,許多菜餚系涼菜與涼拌菜,還有清明特色點心——青餅、條子糕皆可冷食,祭禮畢,要給圍觀上墳的小孩分“麻餈錢”(麻餈即青餅也,其形狀有圓形的,也有菱形的)。上墳後,回家還要做“清明羹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