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全國各省的端午節習俗(新版多篇)

全國各省的端午節習俗(新版多篇)

古人過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篇一

元稹喜歡“萌”糉子 陸游愛辦派對吃糉子

詩人和吃貨是兩個並不矛盾的詞,在我國古代,越是文化人,就越講究吃。文人們端午吃糉子就是一個明證,比如說,那糉葉非得是太湖裏的,那糯米非得黃河邊上的纔好……古人吃糉子,花樣繁多。像唐代着名詩人元稹,就是寫“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的那位,他詩風婉約,喜歡的糉子也很精小。元稹有詩“綠糉新菱實,金丸小木奴。”可見他對那種小如初生綠菱的“迷你賣萌”糉子情有獨鍾。

不過蘇東坡的口味卻又不同:“不獨盤中見盧橘,時於糉裏得楊梅”,說明對以蜜餞爲餡的糉子讚不絕口。而清代林蘇門的“一串穿成糉,名傳角黍通。豚蒸和粳米,白膩透纖紅。細箬輕輕裹,濃香粒粒融。蘭江醃?T貴,知味易牙同。”則暴露了他對火腿糉子的心心念念。

當然有好吃的不能獨享,不少詩人也喜歡在這一天約好朋友一起分享美味的糉子。宋代陸游也寫過“端午數日間,更約同解糉”的詩句,看來陸游算是個比較喜歡熱鬧的“派對達人”。不過,熱鬧繁華的背後總是寂寞空虛冷,每一個節日都會引發他們對故鄉、親人的思念,端午當然也不例外。喜歡獨自散步的詩人們,也免不了在節日裏思鄉。像宋代詩人朱鬆就在他的《重五》一詩中寫道:“異鄉逢午節,臥病此衰翁。竹筍進新紫,榴花開小紅。山深人寂寂,氣潤雨濛濛。煮酒無尋處,菖蒲在水中。”古人沒有電話,只能託些個花花草草、菖蒲艾葉什麼的寄託一下對親人的相思,若是如現在這般通訊發達,一個電話便可聽到鄉音,就不會有這些讓人讀來肝腸寸斷的詩句了吧。

唐代皇帝和大臣互贈夏衣 衣上有題名,穿着很清涼

百姓要過端午,皇家也是不例外。當然,皇家過端午的規矩也多。比如說節日這天,皇上要向朝中的臣子賜予夏衣。這個工作很仔細,所賜的衣服用輕薄的細葛爲料,還要根據臣子的身材縫製,讓他們穿着合身。

杜甫《端午日賜衣》詩中寫道:“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溼,當暑着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首句表達出乎意料的心情:宮衣上面居然還有我杜甫的名字啊!這是怎麼回事?原來,此時肅宗正在打擊他老爹的臣子,把房?g、張鎬、嚴武、賈至、高適、岑參等人貶出京都,杜甫也在打擊之列,端午節過後沒有幾天也被外放了。所以,他對受賜夏衣這份“恩榮”感到意外。三四兩句寫夏衣的輕軟高級,細葛含着微風,香羅白如積雪,杜甫的想像力令人歎服。五六兩句寫穿着的愜意,夏衣上面的題名墨跡尚溼,穿在身上感到十分清涼。第七句寫衣服長短合身,結句寫自己終身感戴皇恩。杜甫當時任左拾遺,是個八品小官,他能受賜夏衣,可見皇上端午賜衣的範圍十分廣泛。

一方是皇上賜予臣子夏衣,另一方是地方官吏向皇上敬獻夏衣。關於後者,史書未記,長於記事的杜甫卻把它寫進詩中。杜甫有《惜別行 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向卿其人名字不詳,他製成了一件高級的夏衣,去上都(即京都長安)進奉給皇上,杜甫寫詩給他送行。詩中寫道:“裁縫雲霧成御衣,拜跪題封向端午”,雲霧,比喻夏衣的輕柔,拜跪題封,是表示對皇上的敬重。

手腕上掛長命絲繩 皇上向大臣賜“百索”

除了互贈夏衣,因爲五月是民間信仰的惡月,五月五日有被看作惡月中的惡日。流傳下來的一個小故事說明了這一點:宋朝的徽宗皇帝和童貫就是五月五日出生的,兩人心裏難免疙疙瘩瘩、十分鬱悶,於是改爲十月十日生的,一下子就從金牛座,改成了天秤座。

出於趨利辟邪的考慮,每年端午節,大家都要在門上或手腕上掛結長命絲繩,在門上插艾草。晚唐詩人和凝《宮詞》寫道:“繡額朱門插艾人,羞將角黍近香脣。平明朝下誇宣賜,五色香絲係臂新。”“朱門插艾”,“香絲係臂”就是這種風俗的體現。

古代端午,皇上還要向臣子賜贈“百索”,百索,就是長命絲繩,是用五色絲線編結的繩索,又名長命縷。唐代詩人竇叔向有《端午日恩賜百索》,詩云:“仙官長命縷,端午降殊私。事盛蛟龍見,恩深犬馬知。餘生倘可續,終冀答明時。”道教稱有尊位的神仙爲“仙官”,這裏指皇上。皇上賜予長命縷,深深感動了這位詩人,他說此事之大足可驚動蛟龍,恩情之深足可曉諭犬馬,表示在有生之年盡力報答聖明的心情。

端午前下場“龍舟雨” 被認爲是好兆頭

龍舟雨,就是端午前的雨,漲龍舟的水,意思就是說,爲了方便人們在端午節的時候賽龍舟,端午節前都會下雨,讓河水上漲,人們把這種雨叫做“龍舟雨”。

傳說,在端午節前,如果有下“龍舟雨”,則是個好兆頭。端午節過後,氣溫將顯着升高,雨量也將更加充沛。下了雨,緊接着便是震人心魄的龍舟賽了。除了思鄉,古人們着墨最多的,便是這龍舟賽了。

張建封的長詩《競渡歌》最被人們看好,其中描寫競渡場面十分精彩:“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到了衝刺階段,場面更加熱烈了:“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舜。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望着即將靠近的終點錦標,兩條龍舟上的健兒們眼睛閃出亮光,“目如舜”,傳說舜有雙瞳,所以視覺特別明亮。看着決勝的關頭,坡上的觀衆發出了驚雷般的呼叫。勝負轉眼間作出分曉:“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橈。瘡眉血首爭不定,輸岸一朋心似燒。”這是寫輸了一方的表現,眼看着別人奪了錦標,只好徒勞地揮動船槳向前劃,鬱悶得不得了。

端午節的習俗 篇二

划龍舟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爲“飛龍”即龍舟。《湘君》即描寫湘人馭駕龍舟,將玉佩沉入江中(與拋糉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歷史人物之詩。這即與“魂舟”暗合,與楚國《人物御龍帛畫》之像暗合,可互爲印證。《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是日,競渡,競採雜藥。”。

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繡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羣花之類。縐紗蜘蛛,綺榖鳳麟,繭虎絨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蟬蠍,又葫蘆瓜果,色色X逼真。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掛艾虎

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中國古代視虎爲神獸,俗以爲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風俗通》雲:“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惡”。故民間多取虎爲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的艾虎爲最具特色。

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爲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

佩長命縷

端午節時厭勝佩飾。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百索、闢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牀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鬆、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端午食糉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糉子,又叫“角黍”、“筒糉”。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避五毒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纔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

採藥

這是最古老的端午節俗之一。《夏小正》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採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採雜藥,可治百病。”因端午前後草藥莖葉成熟,藥性好,才於此日形成此俗。

沐蘭湯

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躲端午

是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爲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

端午雨

時民間歲時占驗習俗。俗信端午節下雨,不吉;反之則吉。此種俗信在很久以前即已存在。

端午節的習俗 篇三

端午節是我喜歡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裏,人們會舉行各種活動。如划龍舟、包糉子……下面,就由我向大家講講包糉子的步驟吧!

包糉子首先要準備的就是材料。我們買回了糉葉、黃豆、瘦肉、蔥……先把蔥放到鍋裏炒熱,半熟就可以拿上來了。再把綠色、棕色的糉葉放入水中泡上幾個小時,然後再把糉葉放進鍋中煮。記住,一定要滴幾滴油纔不會太黏。

材料準備完畢,接下來就是包了。我和外婆各拿起一片糉葉包了起來。我們先找哪一面是正面,哪一面是反面。凸出來的一面是粗糙的,是用來綁糉繩的。凹進去的一面是光滑的,是用來包料的。包完料以後,就是最難的一步了。只見外婆把糉葉剩下的部分壓下去,再把兩邊摁進去,再往內折,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啦!每次我都會在這步驟上用上近五分鐘時間。外婆鼓勵我:“加油,別灰心,你一定能成功的!”在外婆的鼓勵下,我終於學會了,真是太高興了!

糉子包完了,接下來就是綁了。我把糉繩纏在糉子上,在上面繞了兩圈,又綁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一個完整的糉子包好了!

我們把包好的糉子放在鍋裏煮。不一會兒,糉子的香味就飄進我的鼻子裏了。

等到糉子一拿上來,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糉子吃了起來。哇,好香啊!自己做的東西太好吃了!有了這次經歷,我終於體會到了蘇聯高爾基說的“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這句話的真意了。

端午節的習俗 篇四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1、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爲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2、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爲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爲虎形或剪綵爲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3、賽龍舟: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爲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4、吃糉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糉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爲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糉葉包米代替竹筒。

5、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6、遊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7、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