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數學的小故事(精品多篇)

數學的小故事(精品多篇)

數學小故事 篇一

從前有個大地主叫古依木,僱了一個叫扎克的長工,答應每年給一頭牛的工錢。到了年底,古依木對扎克說,你的工錢存在我這兒,將來能夠辦大事。老實的扎克同意了。一晃19年過去了,扎克年老力衰了,大地主古依木就想把他辭退。一天,古依木把扎克叫來,說:“你在我家做了19年,此刻我給你19斤油,你走吧!”扎克一聽急了,說:“老爺,你講的每年給‘一頭牛’的工錢,怎樣變成‘一斤油’了呢!”古依木兩眼一瞪,咆哮說:“那是你聽錯了,老爺還會賴你嗎?”不容分說就把他趕出了門。

扎克提了19斤油呆呆的坐在路旁。這時正好看見阿凡提騎着小毛驢過來了。扎克連忙把這事告訴阿凡提,請他幫忙算回工錢。阿凡提想了片刻說,好,我和你一齊上古依木家裏去評理。”

古依木在家裏正在喝酒,冷不防阿凡提和扎克走了進來,古依木心裏有點慌,裝着笑臉道:“阿凡提先生駕到,不知有何貴幹?”阿凡提說:“扎克想做個小生意,特來借三兩銀子,由我作保,不知老爺肯不肯。”古依木一聽,心寬了,連說:“有阿凡提先生作保,當然能夠。扎克是老實人,年息對本對利就行了。”於是,三對六面寫好了借據。古依木正要去拿銀子,阿凡提拉住了他說:“辦事情要公平,借你的錢是對本對利,那麼,阿凡提每年一斤油存在你那裏,也就應對本對利。”古依木眼珠一轉,暗想十九斤油的利錢能有多少,大不了幾百斤油吧!就說:“好吧,看在阿凡提先生的面上,算出多少,我照付就是了。”

於是,阿凡提拿過算盤說:頭一年,工錢1斤,第二年加利息1斤,加工錢1斤,共3斤,第三年是7斤,第四年是15斤……不到一刻工夫,算出了結果,把大地主古依木嚇得目瞪口呆。最後連連央求:“阿凡提先生,請你向扎克說說好話,我情願還他19頭牛的工錢!”

扎克拿到了19頭牛的工錢,三兩銀子當然不借了。

請問小朋友,每年一斤油,按照古依木對本對利的算法,19年的本息賬,到底是多少?告訴你,結果是524287斤油。你如不信,不妨自我算算看。

數學小故事 篇二

此刻人買狗,有些是爲了看家防盜,有些是爲了上山打獵,有些是爲了偵查破案,有些是爲了觀賞消遣。古代人也會爲了各種目的買狗。下方是中國古代數學書《九章算術》裏一道關於買狗的應用題:

今有共買犬,人出五,不足九十;人出五十,適足。問人數、犬價各幾何?

題目的大意是說,此刻有幾個人合買一條狗,每人出5文,還差90文;每人出50文,剛好夠了。問有多少人,狗的價錢是多少。

第一次每人出5文,第二次改成出50文,增加的錢數是50—5=45(文)。

每人多拿出45文,剛好補足了原先短缺的錢數90文,所以人數是90÷45=2,狗的價錢是50×2=100(文)。

答案是:共有兩個人,買一隻狗要100文。

《九章算術》裏還有一些類似的問題,幾個人合買一件東西,拿出來的錢有時候多了(盈),有時候不夠(不足),有時候剛好(適足)。這種算術題型很常見,至今還叫做“盈虧問題”或“盈不足問題”,保留了《九章算術》的傳統。

數學小故事 篇三

動物學校舉辦兒歌比賽,大象老師做裁判。

小猴第一個舉手,開始朗誦:“進位加法我會算,數位對齊才能加。個位對齊個位加,滿十要向十位進。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數算得快又準。”

小猴剛說完,小狗又開始朗誦:“退位減法並不難,數位對齊才能減。個位數小不夠減,要向十位借個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後少個一。十位數字怎麼減,十位退一再去減。”

大家都爲它們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師說:“它們的`兒歌讓我們明白了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它們兩個都應該得冠軍,好不好?”大家同意並鼓掌祝賀它們。

數學小故事 篇四

自己身體的計算器

我們身體真的很奇妙,手是一個常見的計算器。最常見的手的計算是9的倍數計算。家長可能不理解,但是很多小孩子很快就能學會。計算9的倍數時,將手放在膝蓋上,像下表中所示,從左到右給你的手指編號。現在選擇你想計算的9的倍數,假設這個乘式是7×9。只要像上圖所示那樣,彎曲標有數字7的手指。然後數彎曲的那根手指左邊剩下的手指數是6,它右邊剩下的手指根數是3,將它們放在一起,得出7×9的答案是63。

數學小故事 篇五

數學家的“健忘”

我國數學家吳文俊教授六十壽辰那天,仍如往常,黎明即起,整天沉浸在運算和公式中。

有人特地選定這一天的晚間登門拜訪,寒暄之後,說明來意:“聽您夫人說,今天是您六十大壽,特來表示祝賀。” 吳文俊彷彿聽了一則新聞,恍然大悟地說:“噢,是嗎?我倒忘了。” 來人暗暗吃驚,心想:數學家的腦子裏裝滿了數字,怎麼連自己的生日也記不住?

其實,吳文俊對日期的記憶力是很強的。他在將近花甲之年的時候,攻克了一個難題——機器證明。這是爲了改變數學家“一支筆、一張紙、一個腦袋”的勞動方式,運用電子計算機來實現數學證明,以便數學家能騰出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創造性的工作,他在進行這項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對於電子計算機安裝的日期、爲計算機最後編成三百多道“指令”程序的日期,都記得一清二楚。

數學小故事 篇六

一隻蝸牛不留意掉進了一隻枯井裏,它趴在井底上哭起來,一隻癩蛤蟆過來,翁聲翁氣的對蝸牛說:“別哭了,小兄弟,哭也沒用,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那裏只能在那裏生活了。我已經在那裏生活了許多年了。”

蝸牛望着又老又醜的癩蛤蟆,心裏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決不能像它那樣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裏。”蝸牛對癩蛤蟆說:“癩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那裏,我必須要爬出去,請問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話,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紀。又揹負着這麼重的殼,怎樣能爬出去呢?”

“我不怕苦不怕累,每一天爬一段,總能爬出去!”第二天,蝸牛吃得飽飽的,開始順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最後爬了5米,蝸牛個性高興,心想:“照這樣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夠爬出去了。”

想着想着不知不覺睡着了,早上,蝸牛被一陣呼嚕聲吵醒了,一看,原先是癩大叔還以睡覺,他心裏一驚:“我怎樣離井底這麼近?”

原先,蝸牛睡着以後,從井壁上滑下來4米,蝸牛嘆了一口氣,咬咬牙,又開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蝸牛又滑下來4米,就這樣,爬呀爬,滑呀滑,最後堅強的蝸牛最後爬上了井臺。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來蝸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臺的嗎?

數學小故事 篇七

大約1500年前,歐洲的數學家們是不明白用“0”的。他們使用羅馬數字。羅馬數字是用幾個表示數的符號,按照必須規則,把它們組合起來表示不一樣的數目。在這種數字的運用裏,不需要“0”這個數字。

而在當時,羅馬帝國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記數法裏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有了“0”,進行數學運算方便極了,他十分高興,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過了一段時光,這件事被當時的羅馬教皇明白了。

當時是歐洲的中世紀,教會的勢力十分大,羅馬教皇的權利更是遠遠超過皇帝。教皇十分惱怒,他斥責說,神聖的數是上帝創造的,在上帝創造的數裏沒有“0”這個怪物,如今誰要把它給引進來,誰就是褻瀆上帝!

於是,教皇就下令,把這位學者抓了起來,並對他施加了酷刑,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頭緊緊夾註,使他兩手殘廢,讓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就這樣,“0”被那個愚昧、殘忍的羅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雖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羅馬的數學家們還是不管禁令,在數學的研究中仍然祕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數學上的貢獻。之後“0”最後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數學小故事 篇八

不可逃遁的點

帕特先生沿着一條小路上山。他早晨七點動身,當晚七點到達山頂。第二天早晨沿同一小路下,晚上七點又回到山腳,遇見了拓撲學老師克萊因。

克萊因:“帕特,你可曾知道你今天下山時走過這樣一個地點,你通過這點的時刻恰好與你昨天上山時通過這點的時刻完全相同?”

帕特:“這絕不可能!我走路時快時慢,有時還停下來休息。”

克萊因:“當你開始下山時,設想你有一個替身同時開始登山,這個替身登山的過程同你昨天登山時完全相同。你和這個替身必定要相遇。我不能斷定你們在哪一點相遇,但一定會有這樣一點。……”

帕特明白了。你明白了嗎?

標籤:多篇 精品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