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萬聖節的來歷和習俗介紹【新版多篇】

萬聖節的來歷和習俗介紹【新版多篇】

萬聖節的由來和傳說 篇一

兩千多年前,歐洲會把11月1日定爲“天下聖徒之日”(AllHallows'Day)。“Hallow”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Celts)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

他們認爲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天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

而活人則懼怕死人的魂靈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人的魂靈無法找到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的魂靈嚇走。之後,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萬聖節原本其實是讚美秋天的節日,就好像五月節是讚美春天一樣。古代高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祭司——德魯伊德有一個讚美秋天的盛大節日,從10月31日的午夜到次日11月1日,持續整整一天。他們認爲,在那天晚上他們偉大的死神——薩曼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統統召來,這些惡鬼要受到託生爲畜類的懲罰。

當然,只要想到這種鬼魅的聚會,就足以令當時那些頭腦簡單的愚民膽戰心驚了。於是他們點起沖天的篝火,並嚴密監視這些惡鬼。萬聖節前夜到處有女巫和鬼魂的說法就是這麼開始的。至今在歐洲某些與世隔絕的地區,還有人相信這是真的。

古羅馬人在11月1日也有一個節日,那是用來向他們的波莫娜女神表示敬意的。他們在熊熊的篝火前烤堅果和蘋果。我們的萬聖節似乎就是由古羅馬人的節日與德魯伊德的節日糅合而成的。

萬聖節的活動原來是非常簡單的,而且大部分是在教堂裏進行。但在整個歐洲,人們都把萬聖節前夜看作盡情玩鬧、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的好機會。於是人們不再把這節日用來讚美秋天,卻讓它變成神怪、巫婆和鬼魂的節日。

萬聖節的起源 篇二

萬聖節,是天主教、聖公宗和東正教都有的節日。在天主教會和聖公會中,萬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在正教會中,諸聖節是聖靈降臨節(Pentecost)之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因而標誌着復活節季度的結束。

公元1世紀初,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爲“天下聖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CELTS)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

在蘇格蘭和加拿大的某些區域,萬聖節仍然被稱爲All Hallow Mas,意思是在紀念所有的聖人(Hallow)那一天,要舉行的彌撒儀式(Mass)。另由於文化的差異,其他地區的人們會時常將萬聖夜誤稱爲萬聖節。

不同於聖誕節和平安夜,萬聖節與萬聖夜並沒有什麼區別。人們往往就將西方的“萬聖夜”認爲是萬聖節,因爲當夜過了12點,就算是新的一天開始了。

節日起源:

在公元800年,基督教會也創建了一個新的節日,這個節日叫做All Saint's Day,也有人把這一天叫做All Hallow's Day,而萬聖節前夜(10月31日)有慶典聚會,萬聖節前夜就叫做Hallow's Eve。最終慢慢的縮寫跟演變成了“Halloween”,中文翻譯成了萬聖節之夜。它如果分開成兩個單詞,便是“Hallow”和“e'en”。

萬聖節的服裝起源於惡作劇,也要求大人帶孩子一起出門(一般是大人駕車停在路邊,小孩去敲門討糖trick or treat)。大人應該要求孩子只許去門口有節日佈置的並點了燈的人家,否則不許打擾。另外討糖過程中必須始終站在大門口等待,不許進屋,討回的糖也要交給大人檢查後才許吃。對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給自家制作的食品,也不給未包裝的食品。

公共場合以及居家周圍的節日佈置都是自願的。鬼臉南瓜燈、白網黑蜘蛛、白衣鬼等,都是節日的裝點,已全然沒有駭人之鬼魅色彩。有的女學生還在這時候會買一對南瓜或者鬼骷髏的耳環來佩帶。如果有哪家的佈置做得過分恐怖了,會遭到有關方面的制止,媒體也會令其曝光,讓公衆指責。

萬聖節的服裝,也是萬人萬相,不是單調的大鬼小鬼了。有許多渠道教授人們如何製作萬聖節服裝。比如說製作最簡單的鬼服就用一張白牀單頂在頭上,別忘了摳兩個洞留出眼睛就是;若是要扮演魔術師,就穿上黑衣黑褲,再戴上黑禮帽,並在禮帽與頭頂之間藏一隻絨毛小兔備用;還教大人如何把孩子打扮成小天使,白衣白褲,再從背後怎麼綁一個手電筒在頭上;也有教如何把孩子打扮成他們喜歡的卡通形象的。當然服裝、道具業的商人們,就更有文章可做了。

學校在萬聖節是不放假的。有時學校出面組織晚會,有時不甘寂寞的學生們也會自己主辦小型晚會;而朋友、家人間互寄賀卡祝萬聖節快樂則成爲每年十月間流行的習俗。

總之,萬聖節已成爲西方人一個很普通的季節性節日。有很多人將此看作秋的結束以及冬的到來。萬聖節一過,人們就開始期盼聖誕節乃至新年了。

萬聖節的傳說 篇三

傳說故事一:

萬聖節在10月31日,其實是讚美秋天的節日,就好像五朔節是讚美春天的節日一樣。古代高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祭司--德魯伊德有一個讚美秋天的盛大節日,從10月31日午夜開始,次日11月1日持續整整一天。他們認爲,在那天晚上他們偉大的死神--薩曼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統統召來,這些惡鬼要受到託生爲畜類的懲罰。當然,只要想到這種鬼魅的聚會,就足以令當時那些頭腦簡單的愚民膽戰心諒的了。於是他們點起沖天的篝火,並嚴密監視這些惡鬼。

萬聖節前夜到處有女巫和鬼魂的說法就是這麼開始的。至今在歐洲某些與世隔絕的地區還有人相信這是真的。古羅馬人在11月1日也有一個節日,那是用來向他們的波莫娜女神表示敬意的`。他們在熊筋的篝火前烤堅果和蘋果。我們自己的萬聖節前夜似乎就是由古羅馬人的節日與德魯伊德的節日揉合而成的。萬聖節前夜的活動原來是非常簡單的,而且大部分是在教堂裏進行的。但在整個歐洲,人們都把萬聖節前夜看作盡情玩鬧、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的好機會。於是人們不再把這節日用來讚美秋光,卻讓它變成神怪、巫婆和鬼魂的節日。

故事二:

凱爾特人(Celtic)相信太陽神幫助他們種植農作物。但是,每年太陽神都會被一個名叫Samhain的邪惡力量攻擊並被囚禁六個月。Samhain,還有兩個稱號,分別是“LordofDead(死亡領主)”以及“PrinceofDarkness(暗黑王子)”,他帶着寒冷以及黑暗的冬天來到凱爾特人的土地。凱爾特人非常害怕10月31日的夜晚,因爲他們覺得這晚,有一堆邪惡靈魂潛伏在任何地方。他們在家生起火來讓那些邪惡靈魂離開他們的家(上一個沒有翻譯的段落有一句是說火焰可以把鬼魂嚇走的。)他們相信是Samhain把死人叫出來的,他們還相信Samhain會把死人變爲其他東西,好像貓。凱爾特人會裝着可怕的僞裝來把那羣邪惡靈魂趕走。(這就是萬聖節的原型)後羅馬佔領了凱爾特人的土地,把羅馬的節日和凱爾特人10月31日的Samhain祭典合在一起,就成了現在的萬聖節。

故事三:

原來萬聖節源於古代克勒特人(Celt,即愛爾蘭人祖先)的屬陰節(Samhaim,讀作Sow-in)。_傳入後,爲同化異教,就把原有的萬聖節(AllSaints'Day或AllHallows)改在同一日,就是十一月一日,而十月三十一日就變成萬聖節前夕(Halloween)。

克勒特人原是遊牧民族。屬陰節,一方面是他們準備冬天來臨和迎接新年的節日;另一方面也是宗教節日。屬陰(Samhaim)就是他們所信仰的神明之一,其祭司叫招逸(Druid)。雖沒正式的歷史記載,但一般研究者都認爲,他們相信在屬陰節,人們能看見靈界的事物,其中包括迴歸的死人靈魂和靈界的邪魔。這些靈界個體都是屬於邪惡的,要在屬陰節那天加害於人,所以克勒特人就要討好(Treat)這些鬼靈,免得它們作惡報仇(Trick)。例如有人在家門前放置食物,讓鬼靈去享用,這就是TrickorTreat的起源。同時,當晚招逸祭司還舉行宗教典禮。幾乎所有的研究都指出,儀式中還有將被宰的牲畜用來獻祭。至於有沒有殺人獻祭,雖意見不一但無人否定。此外,肯定是有占卜邪術之類的事。

萬聖節的其他習俗也有些邪術和迷信的起源,例如挖了人臉的大南瓜(Jack-O- Lantern)。據說是個叫積奇(Jack)的人,因爲行爲極端惡劣,死後連天堂或是地獄都不予接納,只好到處遊蕩徘徊,找到一個籮卜 (turnip),挖空了中間,放些燒紅的煤塊,好在黑暗中找路。此外,萬聖節的服裝起源於屬陰節祭禮中,參加者宰殺牲畜並披上牲畜的皮。還有,參加者戴上的各式面具原是爲逃避邪靈的,也流傳了下來。

傳說故事四:

關於萬聖節由來的傳說有許多版本,最普遍的認爲,那是源於基督誕生前的古西歐國家,主要包括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這幾處的古西歐人叫凱爾特人。凱爾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凱爾特人讓年輕人集隊,戴着各種怪異面具,拎着刻好的蘿蔔燈(南瓜燈是後期習俗,古西歐最早沒有南瓜),他們遊走於村落間。這在當時實則爲一種秋收的慶典;也有說是“鬼節”,傳說當年死去的人,靈魂會在萬聖節的前夜造訪人世,據說人們應該讓造訪的鬼魂看到圓滿的收成並對鬼魂呈現出豐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燈火,一來爲了嚇走鬼魂,同時也爲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迴歸。

在中世紀的中歐,曾有過_摧毀異教徒的歷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慶典從未真正消除,不過以巫術的形式出現。這也就是爲什麼我們現在的萬聖節裏,還留有巫婆的掃帚、黑貓、咒語等痕跡。

傳說故事五: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爲“天下聖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 (CELTS)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們認爲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季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則懼怕死魂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魂無法找尋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靈嚇走。之後,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傳說那時凱爾特人部落還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殺死用以祭奠死人的習俗。

到了公元1世紀,佔領了凱爾特部落領地的羅馬人也漸漸接受了萬聖節習俗,但從此廢止了燒活人祭死人的野蠻做法。羅馬人慶祝豐收的節日與凱爾特人儀式結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動物或鬼怪,則是爲了趕走在他們四周遊蕩的妖魔。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靈精怪的打扮,來慶祝萬聖節的由來。時間流逝,萬聖節的意義逐漸起了變化,變得積極快樂起來,喜慶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說法也漸漸被摒棄和忘卻。到了今天,象徵萬聖節的形象、圖畫如巫婆、黑貓等,大都有友善可愛和滑稽的臉。

萬聖節的起源 篇四

萬聖節是什麼意思

萬聖節是?每年的11月1日是萬聖節(All Saint's Day or All Hallow' s Day),而節日前夜(10月31日)則稱爲萬聖節前夜,後來其英文名稱逐漸演變爲Halloween!Halloween一詞源於All Halloween, Hallow又源於英語Halga是Halig(=Holy)的一定形式,意思是Holy per-二,Hench Saint!Holy源於Haligo Halig又源於古英語Hat,基本意思是“完好,全體幸福”的意思,最早見於拉丁文聖經中拉丁語SCACER SANTCTUS的譯文。

傳說萬聖節來源於公元前凱爾特人的一種宗教節日。10月31日是凱爾特人年曆的最後一天,太陽神要來享受人們酬報豐收的貢品,晚上所有的妖魔鬼怪都在戶外亂竄。後來代替了凱爾特人的宗教,羅馬教皇龐尼菲斯四世於公元610年將羅馬的萬盛殿變爲堂,奉獻給所有的殉道者。萬聖節原先定在5月1日,後來於公元834年改爲11月1日。

萬聖節的標誌是南瓜。節日前夕,商店做出各種各樣大小不一的塑料南瓜,大若籃球,小如指頭,在路邊搭起的臨時售貨棚裏,堆滿了節日的南瓜,傍晚,許多人家的窗前和臺階上,都放着一個個南瓜燈,南瓜燈上刻着醒目的眼鼻口,就像胖娃娃的臉蛋,瓜中點着蠟燭,黃橙橙的燈光閃閃爍爍,配上玻璃窗上的動物剪紙,造成奇特、神祕的氣氛。家長還爲孩子們準備各種糖果、糕點。

萬聖節前夕在美國傳統中主要是兒童節目,孩子們在這天晚上戴着各式各樣的假面具挨家挨戶去討糖果和參加化裝遊行。節日下午,孩子們就開始打扮,扮成別人認不出的妖魔鬼怪:頭戴面具,身穿怪服,手裏舉盾,活像一個個海盜;或臉上塗滿顏色,扮成妖怪。吃罷晚飯後,孩子們就興高采烈的戴上面具,穿着奇裝異服,扮成妖魔鬼怪,呼朋喚友,手裏提着南瓜籃,挨家挨戶要糖果。孩子們走到一家門口,一起吃喝一聲“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

主人聽見,連忙開門,向孩子們問好,殷勤地把糖果放在孩子們的籃子裏,孩子們高興萬分,又唱又跳,歡呼着跑到另一家去。有些童心未泯的成人也伴着孩子們遊行,或在家舉行化裝舞會(costume ball),自得其樂。這一習俗在19世紀80年代初由英國傳到了美國。此外,在萬聖節前夜還有一些古老的傳統,如咬吊着的蘋果,砸胡桃(cracking nuts),故萬聖節前夜也叫(nutcracker night)。女孩子們習慣用某些神氣古怪的習俗儀式,預卜自己在愛情上是否如意。人們扮成仙人或勇士驅趕“鬼怪”以防萬聖節鬧鬼。如今變成兒童們扮成妖怪,仙人或勇士在戶外遊行玩耍,成年人則舉行通宵達旦的化裝舞會。值得一提的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是:一些孩子在這一天通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ound)籌集資金以幫助其他國家的兒童。

萬聖節如同聖誕節一樣,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宗教意義,成爲美國人民男女老少都喜愛的狂歡節日。

不過,近年來,情況已有改變,有些地方禁止人們玩“惡作劇”,因爲“惡作劇”已經釀成許多不幸事件。雖然仍有不少地方保持這一習俗,但規模已大大地縮小了。萬聖節前夕人們點燃蠟燭,在桌上擺好各種糕點糖果,等着鄰居的孩子們敲門,可是卻很少有人來。

現在的萬聖節來臨之前,人們常常在街上游行,在學校開晚會,舉辦漆窗比賽和其他一些有組織的活動,但它已不再像從前那樣惹人喜愛了。曾經享受過萬聖節的瘋狂的美國人爲此感到很難過。儘管孩子們喜歡現在的遊戲和晚會,但顯然萬聖節前夕再也不會有許多夜半來客了。

萬聖節爲什麼要化妝扮鬼

1、西方鬼節

萬聖節也被成爲西方鬼節,從萬聖夜後午夜開始,前夜的主題是鬼怪、嚇人,以及與死亡、魔法、魔怪有關的事物。直至次日11月1日持續整整一天。他們認爲,在那天晚上他們偉大的死神--薩曼會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統統召來,這些惡鬼要受到託生爲畜類的懲罰。當然,只要想到這種鬼魅的聚會,就足以令當時那些頭腦簡單的愚民膽戰心驚的了。於是他們點起沖天的篝火,並嚴密監視這些惡鬼。

2、傳說

根據傳說人在死去的當年,靈魂會在萬聖節的前夜來到人世間,所以人們應該讓造訪的鬼魂看到圓滿的收成並對鬼魂呈現出豐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燈火,一來爲了嚇走鬼魂,同時也爲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迴歸。村民們就自己扮成鬼魂精靈,遊走村外,引導鬼魂離開,避邪免災。所以萬聖節扮鬼流傳至今。

萬聖節簡短好玩祝福語 篇五

1、萬聖節的夜晚,點起你手中的南瓜燈,照亮那黑色的憂鬱,戴上你開心的面具,迎來本應屬於你的喜氣。萬聖節快樂!

2、散下我盤起的長髮,擦上我久違的粉底,套上我淘來的白裙,貼上我珍藏的長甲,蹬上我無聲的靴子,壓着我甜美的嗓音,我扮殭屍來了!祝萬聖節快樂!

3、長得好看的有約去過萬聖節,長得醜的宅在家過萬剩節!

4、朋友們注意啦,萬聖節的夜裏千萬不要往河裏扔五角硬幣,因爲會發生奇怪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扔了,你就會發現你又少了五毛錢!萬聖節快樂!

5、西方鬼節到,我將祝福送給你,願開心鬼纏着你,發財鬼陪着你,幸運鬼喜歡你,長命鬼摟着你,小倩也想嫁給你。祝你萬聖節快樂!

6、今天是你的節日,我大發慈悲,給你找個好玩的工作,請你去陪黑白無常歡度萬聖節。呵呵,祝你和大鬼小鬼玩的開心,萬聖節快樂!

7、鬼沒什麼可怕,就怕鬼迷心竅;神沒什麼可怕,就怕神魂顛倒;鬼神沒什麼可怕,就怕鬼使神差;神鬼沒什麼可怕,就怕疑神疑鬼。鬼神祝你萬聖節快樂!

8、想你的時候像餓鬼一般艱苦難耐;見到你的時候像醉鬼一樣神魂顛倒;能和你在一起過萬聖節像開心鬼一樣心花怒放。預祝你萬聖節快樂!

9、萬聖節前夜,爲你明天的化裝舞會而忙碌,特意爲你邀請了開心鬼平安鬼和幸福鬼,只要來參加舞會,你就會開心快樂健康平安幸福甜蜜一輩子!

10、今天是萬聖節,你的運氣會像幽靈一樣起伏不定,不過如果你請我吃一頓大餐的話我有辦法替你轉運,不知道你信不信我這個餓鬼阿!萬聖節快樂!

11、萬聖節來到,快活把節過。身穿鬼怪服,臉戴假面具。頭頂南瓜帽,手提南瓜燈。南瓜宴上歡,做鬼亦風流。祝萬聖節快樂!

12、出一些鬼點子,想幾個鬼把戲,不怕你鬼話連篇,不懼你鬼哭狼嚎。因爲鍾馗今天休息,所以只要你開心就行,請盡情施展你的鬼主意吧!萬聖節快樂!

13、萬聖節,我開着如意南瓜車,爲你送去南瓜大餐:吉祥南瓜餅,幸福南瓜湯,好運南瓜飯,順利南瓜粥!願你精力旺“聖”,感情神“聖”,快樂萬聖!

14、萬聖節通緝令:嫌疑犯特徵是長相神頭鬼臉,說起話來裝神弄鬼,做事神鬼莫測神,如有見到該人者請務必祝他節日開心。

15、一份祝福代表一份心意,一份心意代表一份禮物,一份禮物就是我送你的護身符,萬聖節的夜晚,即使你孤單一人也不必怕鬼。萬聖節快樂!

16、送你一份禮物:第一件:吉祥護身符!第二件:照妖降魔鏡!第三件:除鬼斬怪劍!祝你萬聖節平安又快樂!

17、嘿!萬聖節到了,祝你早上上班遇到餓鬼,晚上下班撞到財鬼,周圍都是色鬼,反正都是一羣死鬼,對了還有你小鬼:萬聖節快樂!

18、喜歡你假裝生氣的說:討厭鬼;喜歡你逛商場的時候說:小氣鬼;喜歡你嬌滴滴地叫我:死鬼。萬聖節要到了,親愛的,小心色鬼,趕快投入我的懷抱吧!

19、今天是萬聖節,是我們鬼的節日,不管你是人是鬼,今天都必須聽從我的命令,走到鏡子面前,對着鏡子大笑三聲然後對自己說萬聖節快樂。

20、據說萬聖節,鬼魂四處遊散,陰魂不散呢!我特意派了一個最忠誠的鬼半夜到你牀頭。慘白的臉,紅色的眼,用乾枯如柴的手摸着你的臉,送去我的問候:萬聖節快樂!

萬聖節的起源 篇六

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傳統的“鬼節”——萬聖節。10月31日是萬聖節前夕,通常叫做萬聖節前夜,不過這一天的氣氛卻遠不像它的名稱那樣讓人聽上去就“毛骨悚然”。每當萬聖節到來,孩子們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盞“傑克燈”走家竄戶,向大人們索要節日的禮物。萬聖節最廣爲人知的象徵也正是這兩樣——奇異的“傑克燈”和“表演魔術或者給糖果”的惡作劇。

傑克燈

“傑克燈”的樣子十分可愛,做法也極爲簡單。將南瓜掏空,然後在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再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這可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玩物了。

然而萬聖節的重頭戲還是在餐桌上,你既要準備好美食來招待那些前來搗亂的“小鬼”,更要在這個特別的節日爲你的餐桌裝扮一番。千萬不要讓你的客人們小瞧了你哦!

“惡魔”與“天使”

這天夜裏是一年中最“鬧鬼”的時候,各種妖魔鬼怪、海盜、外星來客和巫婆們紛紛出動。在基督紀元以前,凱爾特人在夏未舉行儀式感激上蒼和太陽的恩惠。當時的占卜者點燃並施巫術以驅趕據說在四周遊蕩的妖魔怪。後來羅馬人用果仁和蘋果來慶祝的豐收節與凱爾特人的10月31日溶合了。在中世紀,人們穿上動物造型的服飾、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萬聖節前夜驅趕黑夜中的鬼怪。儘管後來基督教代替了凱爾特和羅馬的宗教活動,早期的習俗還是保留下來了。現在,孩子們帶着開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種服飾和麪具參加萬聖節舞會,這些舞會四周的牆上往往懸掛着用紙糊的巫婆、黑貓、鬼怪和屍骨,窗前和門口則吊着齜牙裂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燈籠。孩子們還常常試圖咬住懸掛着的蘋果。

萬聖節的起源 篇七

萬聖節起源於哪個民族

萬聖節源自古代凱爾特民族(Celtic)的新年節慶,此時也是祭祀亡魂的時刻,在避免惡靈干擾的同時,也以食物祭拜祖靈及善靈以祈平安渡過嚴冬。前一天晚上(也就是萬聖節前夜),小孩們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華語地區常將萬聖夜誤稱爲萬聖節。“Hallow”來源於中古英語halwen,與holy詞源很接近,在蘇格蘭和加拿大的某些區域,萬聖節仍然被稱爲“All Hallow Mas”,意思是在紀念所有的聖人(Hallow)那一天,要舉行的彌撒儀式(Mass)。

萬聖節是哪個國家的節日

萬聖節源於宗教信仰和西方古曆法(凱爾特樹歷),所以最初的涵義等同於中國農曆的新年。後因爲天主教將其定爲“天下聖徒之日”,所以所有信仰基督教(天主、聖公宗、東正等教派)的地區、民族、國家都會共同度過這一節日。萬聖節主要以印歐語系中的日耳曼語族、拉丁語族和波羅地-斯拉夫語族國家爲主,包括了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在內的多個國家。亞洲主要是曾經被殖民或宗教文化薄弱的國家會有過萬聖節的傳統,比如越南、菲律賓等。但諸如日本、泰國、中國等國也逐漸因爲不同的緣故開始出現部分地區的萬聖節慶典活動。如今萬聖節幾乎成爲了一個世界性的節日,可以說,有基督教徒的地方,就會有人過萬聖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