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徐州會戰的歷史意義(多篇)

徐州會戰的歷史意義(多篇)

徐州會戰的結果 篇一

徐州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一場重大的戰役,這場戰役一共經歷了多場局部戰役纔有了最終的結果。徐州會戰最終結果是共產黨所帶領的軍隊戰勝了日軍侵略者。

徐州會戰結果分別從臺兒莊戰役結果以及滕縣之戰的結果來分析,這是徐州會戰時期兩場重要的戰役,這兩場戰役的取勝對最終徐州會戰共產黨取勝產生了很大的幫助作用。滕縣之戰,戰況十分激烈,雖然在最後中國軍隊還是沒有敵得過日軍,導致最後滕縣被日軍佔領了,可是中國軍隊也進行了頑抗的抵抗,拉長了戰鬥時間,爲下一場戰役爭取了更多準備的時間。從滕縣之戰分析來看,滕縣失守了,可是結果並非這一個方面,另一方面的結果是阻礙了日軍進一步的南下擴張,減少了大面積的戰鬥,也爲臺兒莊戰鬥贏取了更多準備的時間。

徐州會戰中的臺兒莊戰役是緊接着滕縣之戰的一場戰役,此時日軍已經疲憊不堪,但侵略野心膨脹,仍然發起了這場戰役,最終結果經過中國軍隊領導者的頑強抵抗,給予了日軍重大的打擊,中國軍隊在最後全面攻擊日軍,許多日本士兵都落荒而逃,日軍的作戰工具也丟棄在現場。徐州會戰中的臺兒莊戰役以中國軍隊勝利而結束。

徐州會戰結果是中國軍隊勝利,日軍不僅沒有成功佔領徐州等地,而且還被迫轉移到黃泛區以北,而且日軍在整個徐州會戰中傷亡十分慘重。

湯恩伯與徐州會戰的聯繫 篇二

湯恩伯是國民黨的陸軍上將,也是有名的抗日將領,被稱爲“中原王”,對中國抗日戰爭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曾參加了多次會戰,如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等,爲很多日本人所忌憚。

湯恩伯參加了徐州會戰中著名的臺兒莊戰役,此次戰役也因爲取得大捷而名垂青史。但是,對於湯恩伯在其中的表現卻是衆說紛紜,有人說他積極抗戰、表現英勇,也有人認爲他消極避戰、不聽調遣。

那麼,湯恩伯在徐州會戰中的表現到底怎麼樣呢?徐州被圍,湯恩伯接到軍事委員會的命令以後,就率領第二十軍團由河南奔赴徐州救援,並未像傳說的那樣故意拖延時間不去抗敵。還有人說他不聽第五戰區長官李宗仁的調遣,但湯恩伯是直接聽命于軍事委員會的,而非李宗仁的司令部。所以說他不聽調遣是冤枉的。

後來,滕縣沒有守住,援軍未能及時趕到,是因爲湯恩伯下轄的一支部隊距滕縣路途遙遠而鞭長莫及,另一支部隊則在沙溝、韓莊、嶧縣與日軍激戰且傷亡慘重。所以認爲湯恩伯消極避戰是無稽之談,因爲他的部隊始終在戰場上與敵人對抗。

湯恩伯的用兵之道還得到了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的肯定。臺兒莊戰役中,湯恩伯迅速抽調了在嶧縣的兵力,對臺兒莊進行反包圍,與裏面的部隊首尾呼應,狠狠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體現了他用兵靈活的優點。

所以說,湯恩伯在徐州會戰中是功不可沒的。

徐州會戰的經過 篇三

徐州會戰是發生在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中的一次重大會戰,它發生於1938年1月到6月期間,經歷近五個多月時間才結束。徐州會戰經過可分爲淮河狙擊戰,兩次臨沂之戰,滕縣之戰和臺兒莊戰役。下面就來簡單敘述徐州會戰經過。

淮河狙擊戰是指發生在1938年1月26日到2月3日之間以徐州南部爲作戰地區的戰役。日軍爲擴大侵略,加快步伐進攻安徽鳳陽、蚌埠,中國軍民頑強抵抗,最終和日本侵略軍就淮河隔海對峙。

兩次臨沂之戰和滕縣之戰發生於1938年2月下旬到3月中下旬。日本侵略軍南下侵華,迅速佔領山東省份一些地區,直逼臨沂,發動兩次臨沂戰役,日軍所到之處都收到了中國廣大軍民的英勇抵抗,雖然最終都是節節敗退,但國民依然越挫越勇。3月14日,日軍進攻滕縣,我方軍團奮起抵抗,雖然最終滕縣失守,但是與日軍斡旋17日,粉碎了日軍臺兒莊集合的計劃,也爲我軍籌備臺兒莊戰役贏得了充足時間。

臺兒莊戰役是抗日鬥爭史上很有名的一次戰役。日本到處宣揚散佈着3個月將打敗中國的謠言。並且在全面侵華後發動的四大會戰都是以中國慘敗而結束。這時候必須要組織一場勝戰來鼓舞士兵鬥志,增強信心。於是在1938年3月下旬,我軍主動出擊,組織的臺兒莊戰役不負衆望,共殲滅敵軍上萬多人,取得抗日戰爭以來首次勝利。因此臺兒莊大捷也是徐州會戰經過中的關鍵一場戰役。

臺兒莊戰役後,我軍依舊奮起抵抗日軍侵略。到1938年6月初,徐州會戰結束,但它的歷時意義重大,不可磨滅。

徐州會戰的戰役介紹 篇四

關於徐州會戰包括哪些戰役這個問題很多人其實很容易回答。徐州會戰包括了滕縣之戰、臨沂大戰、臺兒莊戰役和徐州突圍這幾次戰役。當年,日軍從濰坊南下,接連攻陷山東好幾個城市,企圖迅速吞併中國,但是遭到了中國軍隊的抵抗。日本的瀨谷支隊大舉進攻滕縣,國民黨軍隊浴血奮戰,死傷慘重。雖然最後滕縣沒能守住,但是它爲我軍在保衛臺兒莊的戰略部署上爭取了時間。

臨沂大戰是由著名愛國將領張自忠指揮的,日軍三次瘋狂地攻打臨沂,最後都被我軍打了回去,粉碎了日軍夾擊臺兒莊的陰謀。這次戰役的勝利對全國各個抗日戰場的影響非常巨大。

徐州會戰中最著名的戰役應該就是臺兒莊戰役了。日軍佔領滕縣以後,猖狂至極,傾其大部分兵力直撲臺兒莊,中國守軍拼死抵抗。後來,我軍實施了對日軍的前後夾擊,重傷了日軍的兩個王牌軍,所以歷史上稱這次戰役爲臺兒莊大捷,它大大振奮了全國軍民的士氣。

徐州突圍爲我國的抗戰史書寫了光輝的一筆。蔣介石預先識破了敵人的意圖,指示李宗仁演了一出空城計。它使敵人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爲我軍在後來的戰爭中保存了精銳力量。

徐州會戰給了日軍前所未有的打擊,有效地延緩了日軍瘋狂進攻的腳步,爲我軍部署下一次的會戰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徐州會戰的歷史意義 篇五

徐州會戰是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發生的一場大規模的防禦戰爭,這場戰爭給予了日軍重大的打擊,而徐州會戰的意義對於當時的中國也是相當的積極。徐州會戰的意義首先最重要的便是極大的鼓舞了中國軍民,徐州會戰的勝利使中國軍民意識到了日軍並不是不可戰勝的,從而進一步加大了中國人民抗日的決心。

其中徐州會戰以臺兒莊大捷爲代表,在這場戰爭中中國軍民圍殲了日軍一萬餘人的消息迅速的傳遍了歐美地區,使蘇、美、英、法、意等國家對中國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同時也爲之後的中國創造了外援的條件。

再者,徐州戰役採取的是持久消耗戰,在這場戰爭之前,中國對日本的侵略採用的戰術都是防禦戰術,使得在戰場上一直處於被動地位。再加上武器方面不像日本那樣精良,所以戰況非常不利。並且在徐州會戰中使用的持久消耗戰使得日軍意圖圍殲國軍的計劃落空,並且爲之後的武漢會戰贏得了非常寶貴的時間。

徐州會戰的意義最後一點則是打擊日軍戰略。國軍隊在徐州會戰中堅持了長達五個月,爲之後的戰爭取得了充分的時間,並且粉碎了日本想要速戰速決的計劃。

而之後的日軍只能發動武漢戰爭,並且將絕大部分的兵力投入到了中國戰場中,但此時的日軍已經不可能擊敗中國,最終使日軍鋌而走險發動了太平洋戰爭。

徐州會戰的評價 篇六

徐州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非常重要的戰役,徐州會戰的勝利也奠定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那麼歷史上對徐州會戰評價是什麼樣的呢?

對徐州會戰評價要從幾個方面來看,首先,在抗戰初期,因爲日軍力量過於強大,即便中國軍隊英勇作戰,也沒有取得十分理想的結果,這使得中國軍隊十分氣餒,悲觀情緒在部隊中蔓延着。可是在徐州會戰中,日軍卻遭到了巨大的損失,中國軍隊取得了勝利。而且在徐州會戰中,中國軍隊所面對的日軍力量十分強大,但經過中國軍隊的團結作戰,最終還是將這支強大的日軍力量消滅了,這給中國軍隊帶來了更大的自信心,堅信只要不向日軍投降,勝利必定是屬於中國的。從而士兵士氣大漲,在戰鬥中表現的更爲出色,失敗主義也逐漸消失,在徐州會戰以勝利而結束後,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表現的十分強烈,堅信中國必定不會被日本侵略者打敗。

另外,這場戰役持續了有五個多月,這爲之後的武 會戰贏得了更多的時間去準備作戰策略以及集結物資,確保戰爭必需品是充足的。徐州會戰也打擊了日軍的戰略計劃,日本軍隊原本就兵力不充足,作戰策略有待完善,在攻佔了太原後便準備停止大規模的攻擊,想趁這個時間來擴充兵力以及提升作戰計劃,可是在徐州會戰中,臺兒莊戰役使得日軍損失十分嚴重,日軍不能接受這種失敗的恥辱,便再一次發起了進攻,提升戰略以及擴充兵力的事情都擱置一邊了,最終,日軍因爲兵力的不足在徐州會戰中失敗了。所以說徐州會戰沉重的打擊了日軍的戰略計劃。

徐州會戰中包括的戰役 篇七

關於徐州會戰包括哪些戰役這個問題很多人其實很容易回答。徐州會戰包括了滕縣之戰、臨沂大戰、臺兒莊戰役和徐州突圍這幾次戰役。當年,日軍從濰坊南下,接連攻陷山東好幾個城市,企圖迅速吞併中國,但是遭到了中國軍隊的抵抗。日本的瀨谷支隊大舉進攻滕縣,國民黨軍隊浴血奮戰,死傷慘重。雖然最後滕縣沒能守住,但是它爲我軍在保衛臺兒莊的戰略部署上爭取了時間。

臨沂大戰是由著名愛國將領張自忠將軍指揮的,日軍三次瘋狂地攻打臨沂,最後都被我軍打了回去,粉碎了日軍夾擊臺兒莊的陰謀。這次戰役的勝利對全國各個抗日戰場的影響非常巨大。

徐州會戰中最著名的戰役應該就是臺兒莊戰役了。日軍佔領滕縣以後,猖狂至極,傾其大部分兵力直撲臺兒莊,中國守軍拼死抵抗。後來,我軍實施了對日軍的前後夾擊,重傷了日軍的兩個王牌軍,所以歷史上稱這次戰役爲臺兒莊大捷,它大大振奮了全國軍民的士氣。

徐州突圍爲我國的抗戰史書寫了光輝的一筆。蔣介石預先識破了敵人的意圖,指示李宗仁演了一出空城計。它使敵人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爲我軍在後來的戰爭中保存了精銳力量。

徐州會戰給了日軍前所未有的打擊,有效地延緩了日軍瘋狂進攻的腳步,爲我軍部署下一次的會戰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徐州會戰的歷史背景 篇八

徐州會戰爲我國人民抗日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那麼徐州會戰的戰爭爲什麼打響?徐州會戰背景又是什麼呢?

徐州會戰背景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日本方面的野心,另一個是當時的國際形勢。下面就來詳細說說這兩個徐州會戰背景。

首先,一戰過後,日本因爲英美等強國遏制他對於中國的侵入,再加上北伐戰爭的打響使日本在中國的利益越來越小。因爲利益的驅使,爲了在中國得到更大的利益,於是日本開始改變對華策略,意圖加快腳步吞併中國東北地區。

其次,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處,因爲世界經濟危機的發生,日本不可避免的被捲入了這場危機之中,使日本遭受了嚴重的經濟打擊,陷入了困境,甚至導致了政治危機、外交等種種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的法西斯勢力決定突破華盛頓體系國家的束縛,趁英美疲於應付經濟危機蔣介石“剿共”之際迅速奪取東北,以擺脫困境。

總的來說,徐州會戰的背景就是因爲日本的種種危機,經濟、政治、外交等,再加上日本對於中國利益的覬覦與野心下開始了徐州會戰。

而徐州會戰的結果告訴後人,最終邪惡是戰勝不了爭議的;日本因爲種種的野心與自私自利而妄圖佔領、消滅中國是不會成功的。

最終因爲我國軍人的英勇奮戰,成功的粉碎了日本的野心;打擊了日本速戰速決的戰略籌碼,而加重了堅持持久戰略的砝碼。同時也大大鼓舞了我國軍民抗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