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遊子吟古詩【精品多篇】

遊子吟古詩【精品多篇】

遊子吟古詩 篇一

一、活動名稱:

大班語言古詩《遊子吟》

二、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的含義,瞭解母親的辛苦和對孩子的慈愛之情,並認識“慈” “縫” “恐” “遲” “歸”等字。 (重點)

2、能夠按照古詩的韻律和節奏有感情地進行朗誦。(難點)

3、感受濃厚的愛媽媽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古詩掛圖、幼兒用書第1冊第14—15頁,錄音機、磁帶;字卡“慈”、“縫”、“恐”、遲”、“歸”;字條:“孟郊”、“遊子吟”。

2、知識準備:回想媽媽是怎樣愛你的。

3、空間準備:幼兒圍成半圓形坐。

四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提問的方式,知道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母愛。

1、師生演唱歌曲,引發幼兒的情感。

(1)師:“你們會唱《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嗎?”(師生共同演唱這首歌。)

(2)師:“唱了這首歌,你想到了什麼?”(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3)師:“你知道世界上哪種愛是最偉大的嗎?”引導幼兒說出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根據自己的理解,想一想爲什麼大家都這樣說。

2、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安靜取書。

小結:無論是古時候的人,還是現在的人,都愛自己的母親,都在歌頌母愛的偉大。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一位唐代的'詩人——孟郊。這位詩人就寫了一首關於母親的詩。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古詩《遊子吟》。”(教師出示字條“孟郊”和“遊子吟”。)

(二)、通過閱讀、講述、提問的形式,理解古詩的含義,瞭解母親的辛苦和對孩子的慈愛之情。

1、請幼兒將書翻到第3頁,和乖乖熊一起看圖畫。

(1)師:“從左到右觀察畫面,畫面中都畫了些什麼?”

(2)師:“這位老母親在做什麼?猜一猜,她在想什麼?”(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並回答問題。)

2、播放錄音,請幼兒和乖乖熊一起欣賞古詩。

(1)師:“這幅圖究竟講了一件什麼事呢?我們一起聽一聽大詩人孟郊寫的這首古詩就知道了。”

(2)師:請幼兒閉上眼睛,聽古詩。

(3)師:“這首古詩的名字是什麼?”幼兒回答,教師出示字條“遊子吟”。

3、請幼兒欣賞古詩,教師巡迴指導

(1)師:“你認爲這首古詩說了一件什麼事情?”(請幼兒根據自己對古詩的初步理解回答問題。)

小結:教師手指大書爲幼兒講解古詩大意:“慈母手中拿着針線,正給準備外出遠遊的兒子縫製衣服。母親擔心兒子走後遲遲不回來,就把衣服的針腳縫得密密的,使它更結實,更耐穿一些。”教師應根據本班幼兒的情況解釋詩意。

(三)通過欣賞、誦讀的形式,引導幼兒嘗試古詩的節奏和韻律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1、引導幼兒嘗試和教師一起朗誦古詩。

2、引導幼兒運用表情、動作等大膽表現古詩所表達的感情,並再次嘗試朗誦。

3、教師組織幼兒通過個別、小組、集體等朗誦形式進行朗誦表演,表達對母親的愛。

4、聽音樂收書。

小結: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古詩《遊子吟》,從詩中我們感受到媽媽爲我們獻出了無私的愛,在“三八婦女節”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爲媽媽做一件事情,使她感受到我們對她的愛。

五、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投放各種彩紙、卡紙、剪刀膠水等材料,供幼兒製作“三八”節的禮物,從而表達對媽媽的愛。

重點分析:在活動(一)(二)中完成,解決方法:談話法、提問法、閱讀法。

難點分析:在活動(三)中完成,解決方法:欣賞法、小組朗誦法、集體朗誦法。

遊子吟古詩 篇二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爲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註釋

遊子:古代稱遠遊旅居的人。

吟:詩體名稱。

遊子:指詩人自己,以及各個離鄉的遊子。

臨:將要。

意恐:擔心。

歸:回來,回家。

誰言:一作“難將”。言:說。

寸草:小草。這裏比喻子女。

心:語義雙關,既指草木的莖幹,也指子女的心意。

報得:報答。

三春暉: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舊稱農曆正月爲孟春,二月爲仲春,三月爲季春,合稱三春。

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着子女。

賞析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着兒女們。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

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用“線”與“衣”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將“慈母”與“遊子”緊緊聯繫在一起,寫出母子相依爲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通過慈母爲遊子趕 製出門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之情。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是因爲怕兒子“遲遲”難歸。偉大的母愛正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自然地流露出來。前面四句採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飾,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後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謳歌。這兩句採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兒女像區區小草,母愛如春天陽光。兒女怎能報答母愛於萬一呢?懸絕的對比,形象的比喻,寄託着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愛。

作者介紹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遊子吟古詩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讀懂詩句,理解內容,想象大自然的美麗景色,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認識一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

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閱讀、朗誦古詩及理解大意。

教學難點:

體會詩詞用字的精妙。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導言: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新詩,大家想不想和老師一塊兒背上行囊到山中去走一走,我們現在就在詩人的指引下出發吧!

二、初讀課文,總體把握。

1、自由讀,讀準字音

2、指名讀,指導學生斷句。

3、根據正確的斷句方法,齊讀。

4、默讀,畫出不理解的字詞,小組討論。

5、全班討論,解決字、詞義。

6、再次齊讀。

三、分析詩意

出示前兩句詩的圖文。

A、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板書:白雲生處)

1、自由讀這兩句詩,提出疑問。

2、小組討論交流詩意。

3、全班交流反饋。

4、師總結:沿着彎彎曲曲的山路登上了高山,擡頭遠望,山上白雲飄蕩的地方住着人家。

5、指名說兩句詩的'意思。

6、齊讀兩句詩,加深對詩句的理解。

出示後兩句詩的圖文。

B、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板書:紅於)

1、自由讀這兩句詩,提出疑問。

2、小組討論交流詩意。

3、全班交流反饋。

4、師總結:停下車來,是因爲欣賞傍晚的楓林晚景,那霜打後的楓葉紅得比二月春花還要鮮豔。

5、指名說兩句詩的意思。

6、齊讀兩句詩,加深對詩句的理解。

四、總結提高,積累背誦

1、齊讀課文,想想全詩大意。

2、指導學生看插圖,指導學生說說大意。

3、指導學生背誦全詩。

4、暢談學後所得。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隨着詩人杜牧領略了深秋時節楓樹林的美麗風景,大自然真是太美了,如果我們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你也會發現它的美!

【課堂作業新設計】

1、課下把學到的古詩背給爸爸媽媽聽。

2、課下蒐集杜牧其他的的詩讀一讀。

3、說一說“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與二月花”的大體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