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黃鶴樓的古詩【精品多篇】

黃鶴樓的古詩【精品多篇】

註釋 篇一

昔人:仙人子安。曾跨鶴過黃鶴山,因建樓。

萋萋:草茂盛的樣子。

鸚鵡洲:原在江中,今移與湖北漢陽接壤。

黃鶴樓 篇二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754), 汴州(今河南開封)人。開元十年進士及第,曾出使河東節度使軍幕,天寶時歷任太僕寺丞、司勳員外郎等職。足跡遍及江南塞北,詩歌內容廣闊,風格多樣。或寫兒女之情,幾近輕薄;或狀戎旅之苦,風骨凜然,詩名早着,影響深遠。

關於黃鶴樓的古詩文 篇三

登黃鶴樓

朝代:宋朝|作者:劉珂

黃鶴仙人何所之,古今題遍幾多詩。

風濤如許相沖激,棟宇屹然無改移。

但願清風延世賞,何妨流俗重民疑。

江湄萍蓼年年換,不見樓前鐵笛吹。

劉珂簡介

遼人。劉晞次子。從太宗南征後晉,定州之戰,身受傷數十處。累任林牙、行宮都部署、西北路招討使。率遼軍攻入大梁,授同知京府事,改授漢人樞密使。封吳王。

關於黃鶴樓的古詩文 篇四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古詩簡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這是一首送別詩,寓離情於寫景。詩作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爲背景,極盡渲染之能事,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色彩明快、風流倜儻的詩人送別畫。此詩雖爲惜別之作,卻寫得飄逸靈動,情深而不滯,意永而不悲,辭美而不浮,韻遠而不虛。725年(唐玄宗開元十三年),李白乘船從四川沿長江東下,一路遊覽了不少地方。在襄陽(今湖北襄樊),他聽說前輩詩人孟浩然隱居在城東南的鹿門山中,特地去拜訪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詩,大加稱讚,兩人很快成了摯友。孟浩然熱情地款待李白,並留他住了10多天。730年陽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託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相會。這天,他們在江夏的黃鶴樓愉快地重逢,各訴思念之情。幾天後,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船開走了,李白佇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漸漸遠去,惆悵之情油然而生,便揮就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翻譯/譯文

在黃鶴樓下老朋友孟浩然向我告辭,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他要去揚州遠遊。

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長江浩浩蕩蕩地向着天邊奔流。

關於黃鶴樓的古詩文 篇五

菩薩蠻·黃鶴樓

詞牌名:菩薩蠻|朝代:近現代|作者:毛澤東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古詩簡介

《菩薩蠻·黃鶴樓》創作於1927年,正值中國多事之秋,*處於低潮時期,北伐雖然獲得了一些勝利,但軍閥及各種勢力依然存在,蔣介石正洋洋得意地初臨王位。此詞獨有的胸襟及氣概表達了作者對於他所處的時代的沉鬱抱負和熱切期待。

翻譯/譯文

多少大河流貫中國,而潛隱之一條鐵路連接南北。煙雲細雨舒捲着迷茫,龜山與蛇山緊鎖着長江。

昔日的黃鶴已飛去了何方?如今這兒只有些遊客過往,我將借酒澆江以表慷慨,我的心之潮汐勝似滾滾長江的浪濤。

關於黃鶴樓的古詩文 篇六

登黃鶴樓

朝代:唐朝|作者: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古詩簡介

《登黃鶴樓》是唐代詩人崔顥的作品,被選入《唐詩三百首》。此詩描寫了在黃鶴樓上遠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弔古懷鄉之佳作。前四句寫登臨懷古,後四句寫站在黃鶴樓上的所見所思。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爲歷代所推崇的珍品。這首詩在當時就很有名,傳說李白登黃鶴樓,有人請李白題詩,他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嚴羽《滄浪詩話》評:“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爲第一。”

翻譯/譯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黃鶴飛去,這地方只留下空蕩的黃鶴樓。

黃鶴一去再也沒有返回這裏,千萬年來只有白雲飄飄悠悠。

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鸚鵡洲。

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看江面煙波渺渺更使人煩愁!

關於黃鶴樓的古詩文 篇七

望黃鶴樓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雲,中峯倚紅日。

巖巒行穹跨,峯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

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竈生煙埃,玉潭祕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蹇予羨攀躋,因欲保閒逸。

觀奇遍諸嶽,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

古詩簡介

《望黃鶴樓》(原作“樓”,誤,應爲“山”)五言古詩創作於盛唐,此詩是李白在眺望黃鶴山時即景生情而寫下的抒情篇章。詩中以誇張的手法描寫黃鶴山奇偉瑰麗的景色,描繪仙人飛逝以後的荒涼景象,詩人聯繫自己一生的遭遇,決心把全部情感託付給黃鶴山,以結束客居他鄉的流浪生活。

翻譯/譯文

向東眺望黃鶴山,只見黃鶴山威勢雄偉橫出於半空之中。

山的四面環繞着白雲,中間的山峯託春天上的太陽。

山巒峭立高跨於空中,高峻的上峯深幽邃密。

多次聽說過許多仙人在這裏學習飛身昇天之術,一朝成仙飛間蓬萊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來空空蕩蕩。

丹竈早已生出塵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靜無聲,失去了先前的生氣。

地宅荒古長滿了雜草,庭中苦寒,芝術之類的藥草皆已老去。

我很想登臨此山,藉以保有我的閒逸之致。觀覽奇異遍及各個名山,所見卻都不能與這座山匹敵。

我寄心於山上青松,由此悟認不再會有客旅情懷了。

關於黃鶴樓的古詩文 篇八

黃鶴樓記

朝代:唐朝|作者:閻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圖經》雲:“費禕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名樓。”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觀其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雲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何必瀨鄉九柱、東陽八詠,乃可賞觀時物、會集靈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荊嶽沔等州都團練使,河南穆公名寧,下車而亂繩皆理,發號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車送遠,遊必於是,宴必於是。極長川之浩浩,見衆山之累累。王室載懷,思仲宣之能賦;仙蹤可揖,嘉叔偉之芳塵。乃喟然曰:“黃鶴來時,歌城郭之並是;浮雲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紀茲貞石。

時皇唐永泰元年,歲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古文簡介

《黃鶴樓記》是唐代閻伯理所作的一篇記,載於《文苑英華》中,介紹了黃鶴樓雄偉高大的外觀和建築結構的特點,描述了登臨黃鶴樓的所見所感,突現了黃鶴樓這座名樓的地位和價值,表現了作者熱愛山川勝蹟的思想感情和對仙人的仰慕之情。

翻譯/譯文

在鄂州城的西南角,有一座樓叫黃鶴樓。《圖經》上說:“費禕成仙,曾經騎着黃鶴返回在這裏休息,於是就用“黃鶴”命名這座樓。事情記載在《神仙傳》上,事蹟保存在《述異記》上。觀看黃鶴樓這座矗立着的樓宇,高大雄偉,高高聳立。它頂端靠着銀河,底部臨近大江。兩層屋檐,飛檐像鳥的翅膀一樣高高翹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門高大寬敞,坐在黃鶴樓上可以遠眺城鄉景色,低頭可以拍擊雲氣和煙霧:這裏也是楚地和吳地山川勝蹟最美的地方。沒有必要去瀨鄉的老子祠,去東陽的八詠樓,這裏就可以觀賞景色、會集神仙了。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荊嶽沔等州都團練使、是河南的穆寧,他一上任就把政事治理得很好,一發出號召老百姓就十分擁護。有時在公務之餘他來此小憩,有時他登車在此把客人送到很遠的地方,他遊覽一定來這裏,設宴也一定在這裏。從黃鶴樓上可以極目遙望浩浩的長江,可以看見衆多的高山。朝中的文人想抒發感懷的時候,可以來此讀到王粲的《登樓賦》,如果想尋找仙人的蹤跡,來此可以找到荀叔偉駕鶴來臨的地方。於是人們常常感嘆說:“在榮華富貴之時,人們常常一起歌詠這雄偉的黃鶴樓,等到衰敗的時候,看到黃鶴樓就常常感到物是人已非。”我奉命執筆,在這堅硬的石頭上寫下了這段文字。

時間是皇唐永泰元年,太歲紀年爲大荒落,四月二十七日。

簡析 篇九

這首詩是弔古懷鄉之佳作。詩人登臨古蹟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里。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爲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傳說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大爲折服。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嚴滄浪也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此爲第一。足見詩貴自然,縱使格律詩也無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