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我願意是急流》

《我願意是急流》

《我願意是急流》1

知識目標

1、學習詩歌朗誦,在誦讀中領略異國情趣。

2、瞭解裴多菲。

能力目標

1、體會詩人對愛情的獨特理解。

2、品味詩歌語言,學習本詩表現手法,展開豐富聯想和想象,體會詩歌的內涵。 德育目標 體味作者真摯的情懷,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學重點:

把握一組組意象羣和層層遞進、富於變化的詩歌形式。

教學難點:

準確把握詩人的意念和情緒,並深入詩中的意境。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教師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的內容及形式特點。

2、比較閱讀法。將裴多菲的《我願意是急流》和舒婷的《致橡樹》進行比較,這樣可使學生對內容、情感及藝術有更爲深刻的認識。

教學課時: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來到美麗的阿拉善,溼溼的雨季和明媚的陽光觸動了我的詩情。願爲大家小讀新作: 因爲世上少有祕境,所以祕境阿拉善人的臉上都洋溢着自豪和熱愛,阿拉善人的頭腦裏貯藏着無盡的神奇和智慧。因爲世上少有至真至純,所以愛才是需要用一生來追求和呵護的珍寶,所以才讓世人跨越時空、用不同的語言來歌唱。哪怕是千山萬水,哪怕是遍體鱗傷,只要所愛常青,只願所愛幸福。歷史的長河淘不盡英雄的柔情,歲月的長風吹不老傾城的容顏,讓我們一起走進19世紀的匈牙利去品味英雄人物裴多菲的追尋。

二 、詩人

裴多菲:19世紀匈牙利偉大的愛國詩人。

1、坎坷的一生:出身於一個貧困的屠戶家庭,當過兵,作過流浪藝人。

2、戰鬥的一生:他的一生與匈牙利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爭取民族解放的鬥爭聯繫在一起。領導1848年匈牙利革命,在爲國犧牲時年僅26歲。

3、抒情的一生:他15歲開始寫詩,共寫了八百多首抒情詩和九首長篇敘事詩。最著名的抒情詩有《民族之歌》、《自由與愛情》、《我願意是急流》等;最著名的敘事詩有《勇敢的約翰》。裴多菲用民歌的形式描寫人民的鬥爭。他說:“在匈牙利人民中間,我的歌是爲了爭取自由而鬥爭的第一課”。( 他在短短 的一生中,寫下了許多優美的愛情詩,尤其是1846年秋愛上森德萊尤麗亞以後,寫了不少動人詩篇給她,這首詩可以看作他獻給尤麗亞的一首愛情詩。1847年裴多菲與森德萊尤麗亞結成伉儷。)

被譽爲匈牙利“抒情之王”。讓我們領略一下戰鬥詩人的柔情詩。

三、整體感知

(一)、品讀節奏美:

1、指導:詩歌是感情的河流,得用心來吟誦。

(1)詩歌的結構——重章復沓

(2)強調式讀法——情感:

重讀——厚重而飽滿

舒緩——平和而安詳

加速——激越而奔放

輕柔——甜美而舒暢

學生有感情地將這首詩歌自由朗讀一遍。

2、請大家聽課文的配樂朗誦,注意其情感處理。(點擊配樂朗誦頁面――注意朗誦時頁面自動播放跟讀)

老師小結。參考:強烈情感、纏綿的傾訴、深情戀情、濃烈情感、由衷、一往情深、幸福 無比、溫情和熱愛等等。

英雄的愛情詩也是滿懷溫柔的,但我們在他的款款深情中也捕捉到了戰士的捨己爲人的豪情。

(二)、品讀意象美

1、詩中有那些意想?能給它們分類?(重難點突破過程:)

分類思考: 詩人用了哪些意象來表述“我”和“愛人”?(點擊顯示)

(幻燈顯示)

我 愛人

急流————小魚

荒林————小鳥

廢墟————常春藤

草屋————火焰

雲朵、破旗—夕陽

2、美在何處?(兩組意象有何特點?藉助什麼修辭方法?你喜歡哪一個意想?)

(1)比喻、對比的修辭營造的含蓄卻又鮮明的意想美;組合式意想的情感豐富美。

“急流”和“小魚”:歷經崎嶇與快樂嬉水形成對照。魚兒游來游去是悠閒歡快的,急流在崎嶇小路上的跋涉是艱辛痛楚的。小魚是被呵護的對象。

“草屋”與“火焰”:草屋甘受風雨的打擊,是要保護屋中的爐火:火焰在爐火中燃燒,反過來給屋內帶來溫暖。火焰也是奉獻者。

“破旗”與“夕陽”:雲朵、破旗是悲壯的追隨者,而夕陽恆在。彼此無私的奉獻形象深刻而具震撼的力量。最終是精神世界的昇華。從小魚的悠遊到夕陽的輝煌,其實是愛人走向成熟的生命歷程。

詩人運用“博喻”的手法,將“我”比作“急流、荒林、廢墟、草屋、雲朵”,這是一組具有男性氣質的剛勁而略帶蒼涼的事物。將“我的愛人”比作“小魚、小鳥、常春藤、爐火、夕陽”,這是一組帶有女性嬌美溫馨氣息的形象,歡快而又明麗。這兩組意象層層遞進,使得詩人那男子漢的氣魄和寬廣的胸襟在這無私無悔的愛的傾吐中得以昇華,產生了崇高悲壯的人格魅力。再者詩人通過兩組反差強烈的意象對比表達了他以犧牲自己而由衷地奉獻爲核心的愛情觀。

有人評價:此詩的妙處在於對每組意象的抒情主體與客體的精心選擇

(2)、變化、應和、流動的韻律感。

本詩表現形式上類似中國的一些民歌的特點,同一個意思反覆詠唱,這樣不但深刻地抒發了詩人的強烈情感,而且造成音樂的旋律美。再者,詩歌的意象有鮮明的色彩,構成有層次的充滿活力的藝術畫面,有身臨其境之感。通過一系列鮮活意象的遞進性排列,營造了一個情感流動的迴旋天地,在重章疊唱中,情感的變化,隨層次的遞進而愈趨熾烈,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兩組意象中,詩人的自喻,相對闊大高岸、荒茫粗獷,宣泄着悲壯美;愛 人的意象,相對嬌柔細膩、嫵媚溫情,表達着柔靜美。

(3)、層進式易於情感的漸深:由快樂的小魚到鮮豔的輝煌,是愛人走向成熟的生命歷程。成長過程中愛人需要保護,詩人挺身而出,與狂風作戰,飽受風雨的打擊,哪怕毀滅也絕不

懊喪,當愛人的生命步入輝煌時,詩人則又退在一旁,甘作陪襯,一步步襯托出詩人高尚情操感人至深。這些意象組不是簡單的重複,每一節比喻有其獨特的新意且意象羣排列組合上具有獨創性。

(三)、品讀境界美:把意象提升,給它一個立體的空間,讓它有源頭,有延展的廣度和深度。

讓愛人悠閒快樂——生命之源的給予

讓愛人安逸幸福——生活之巢的呵護

讓愛人生命長春——一生之靠的歸宿

讓愛人明亮輝煌——思想之火的暖照、理想之光的昇華

純潔高尚,堅貞不渝——情感之源

犧牲自己,由衷奉獻——延展的廣度

無私無悔,崇高悲壯——延展的深度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便是明證。

當然首先是一首愛情詩,它疊波涌浪地抒發了對愛人深摯戀情,歌頌了愛情的純潔與高尚;其次,不妨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詩,它精忠赤誠地表現出爲民族解放鬥爭獻身的精神和理想。故詩中的“我”可指詩人自己,也可指解放鬥爭中的戰士;“愛人”可是詩人的愛侶,也可是詩人矢志不渝的理想。一個能爲祖國、爲自由而英勇獻身的戰士在愛情的追求中也一定可以表現出同樣的忠貞和執著。

思考:詩人願意爲愛人做出一切犧牲中,他的情感體驗是痛苦的嗎?哪裏看出?

明確:我願意。文學鑑賞,除形象感受外,還應注意結構的起承轉合。思考作者是用哪些詞語將這兩類意象聯繫在一起?有什麼效果?

生答

明確:“我願意,只要”把全文一系列鮮明的意象串成一有機整體。

詩人不管自己的命運多麼坎坷,多麼險惡,只要同愛人在一起就能化險爲夷,幸福無比,從而歌頌了愛情的強大威力。

(中篇小說《人到中年》中寫的是一位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女醫生——路文婷,在一個上午連續做了3個手術後,突發心肌梗塞,生命垂危時,她的愛人傅家傑坐在她牀前反覆朗讀這首詩,從死亡之中將她喚醒。)

名言 “真正的愛情可以使一個人崇高”——列寧

“我寧願爲我們所愛的人幸福,千百次地犧牲自己的幸福。”——俄國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導演的話〉〉:

托爾斯泰〈〈家庭的幸福〉〉:“生活中唯一可靠的幸福就是爲別人而生活。”

(四)比較閱讀:將《我願意是急流》與《致橡樹》進行比較

比較閱讀的方法

(1、寫作背景——女子爲尋求真愛的覺醒書——爲愛情奉獻的坦城誓言

(2、感情基調——理智冷靜,柔中有剛(女性視角)

——熱情陽剛, 深摯蒼涼(男性視角)

(3、藝術技巧:象徵、對偶——對比、博喻

(4、思想主旨

明確:此問主要是引導學生聯繫相似題材的詩歌,加深對《我願意是急流》的思想內容的理解和領悟。《我願意是急流》和《致橡樹》同樣是寫愛情的詩歌,它們反映了一個相同的主題,即“怎樣纔是理想的愛情”。換句話說,在理想的愛情中戀愛的雙方應是怎樣的一種關係。這 兩首詩中傳達了兩位詩人不盡相同的認識。前者有比較明顯的男性視角,在兩個系列的意象羣中,他始終把男人作爲時代的挑戰者、社會的主宰者,而女人是小魚、小鳥,是攀援的常

青藤,她往往溫柔地依附於男性,給征戰辛勞、身心疲憊的愛人帶去精神的慰藉。而《致橡樹》則塑造了兩個樹的形象,強調愛情中的雙方應是平等的,“作爲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在藝術技巧方面,前者運用了多個意象,兩兩對比,反覆吟詠,強化了詩歌的主題;後者只運用了兩個主要意象,在此基礎上生髮出對愛情的全面理解。

(五)、我們也來當詩人,模仿學習

請模仿<<我願意是急流>>的藝術表現手法,嘗試寫一首小詩。(幻燈顯示) 結語:誠摯而悲壯的宣言+深情而溫柔的誓言——讓我們感動也讓我們震撼。願每一位同學都有一顆堅強而

執著的心,用她來追尋真理和至愛;願每一位同學都有一個燦爛的前程,用他來追尋和呵護自由和愛情。 謝謝大家!

《我願意是急流》2

注:一、這節課用知識競賽的方式來上。

二、選一個普通話標準的學生做主持人。

三、授課教師擔任評委並操作電腦。

主持人(以下簡稱“主”):我很榮幸能夠主持這堂別開生面的語文課。此前老師佈置過預習,說到裴多非的《我願意是急流》要用知識競賽的方式來上。今天就以組爲單位參賽,先給每組80分作爲基礎分,答對一題加10分,答錯一題扣10分。

首先請大家把這首詩朗讀一遍。(學生朗讀課文,主持人利用這段時間在黑板上寫出每組序號和基礎分)

主:我們先做必答題,必答題分爲兩輪,第一輪要淺一些,第二輪要深一些。請第一組的組長上講臺來抽第一輪的籤,抽中哪道題就答哪道題。在這裏我要強調說明,組長抽籤之後,如果答不起,可以請組內的任何一個同學回答。換句話說,參加競賽決不僅僅是組長個人的事,而是全組同學人人有責——你不是觀衆,你就是選手!

(第一組組長抽籤,主持人驗證其籤號)

主:他抽中的是第一輪第三題。請看投影屏幕。我把題目念一念:“請指出本詩的兩種修辭手法。”請回答。

生:有比喻,還有……排比。

主:他的回答是否正確呢?請老師點評。

師:回答正確。這首詩用到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排比、對比、擬人等,只要回答對兩個就可以得分。

主:好,下面請第二組的組長上來抽籤。(學生抽籤,主持人驗號)他抽中的是第二題請看投影屏幕:“詩人有一首詩被翻譯爲中國五言古詩的形式,廣爲流傳,膾炙人口,請回答是哪一首?”

生:(想了一下)我不知道。

主:你可以請組內任何同學回答。

生:請第二組知道答案的同學舉手。(有四五位同學舉手,組長抽了一位)

生:是《生命與自由》。

主:你能背出全詩嗎?

生:“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主:請老師點評。

師:回答正確。我們中國人對裴多菲的詩,最熟悉的就是這首。

主:下面請第三組的組長抽籤。(學生抽籤,主持人驗號)她抽中的是第一題。請看投影屏幕:“請解釋詩人的死因。”

生:好像是打仗死的。

主:你能說得更具體些嗎?

生:我還是請我們組其他同學回答吧。(第三組只有一位同學舉手,組長抽了他)

生:我在網上查過資料。1849年,奧地利與沙俄聯軍侵略匈牙利,詩人爲保衛祖國而戰,英勇犧牲。

主:請老師點評。

師:回答得非常好。

主:下面請第四組的組長上講臺來。(學生走上來)

你不用抽籤了,因爲第一輪必答題只剩下一道,就是第四題,請看投影屏幕:“請說出本詩的主題。”

生:我想應該是表現對愛情的熱烈和忠貞吧。

主:請老師點評。

師:完全正確。

主:下面我們進行第二輪必答題,這次倒過來先由第四組的組長抽籤。(學生抽籤,主持人驗號)他抽到的是第三題,請看投影屏幕:“請比較本詩與前面所學的《致橡樹》在思想感情方面的異同。”

生:這次我要請組內的同學回答。(第四組有兩三位同學舉手,組長抽了一個)

生:相同的地方是兩首都是愛情詩,不同的地方是本詩側重表現對愛情的熱烈和忠貞,而《致橡樹》側重表現女性對獨立平等的追求。

主:請老師點評。

師:好極了。

主:下面請第三組的同學抽籤。(學生抽籤,主持人驗號)他抽到的是第一題,請看投影屏幕:“請說出本詩的十個意象,並將其分爲兩類。”

生:詩人用十個意象來比喻詩中的男女主人公,男方是“急流、荒林、廢墟、草屋、雲朵”女方是“小魚、小鳥、常春藤、火焰、夕陽”。

主:請老師點評。

師:很好。

主:下面請第二組的組長抽籤。(學生抽籤,主持人驗號)他抽到的是第二題,請看投影屏幕:“請背誦本詩的第三節。“

生:我還沒背熟。請問我們組哪個同學能背誦?

(第二組沒有一人舉手)

那我只好自己試試了。(他背得很吃力,斷斷續續)

主:請老師點評。

師:他背錯了幾個詞語,還漏掉了一個詩句,不能得分。

主:下面請第一組的組長上來。(學生走上來)

現在第二輪必答題只剩一道了,請看投影屏幕:“請比較本詩與《致橡樹》在藝術技巧方面的異同。”

生:兩首詩都用到了比喻,這是相同之處。本詩還用了排比、對比、擬人,而《致橡樹》用的是象徵和對偶。

主:請老師點評。

師:非常好!

主:必答題到此結束,下面進行搶答題,任何同學都可以搶答。請看投影屏幕,第一題是“請背誦一首愛情詩並說出喜歡它的理由”

(全班有五六位同學舉手,主持人抽了最先舉手的同學)

生:“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我特別喜歡這首唐詩,因爲它雖然很短,只有二十個字,但是把一個女孩對一個男子的愛慕之請表達的很委婉,很含蓄。

主:請老師點評。

師:很好,很好!

主:下面進行第二道搶答題,請看投影屏幕:“我們剛學了外國詩歌,它們都是翻譯作品。請將這首英語詩《樹》的節選翻譯爲中文:

I think that Is hall never see

A poem lovely as a tree

……………………

poem sare made by fools like me

But only God can make a tree

(有兩三位同學舉手,主持人抽了一人)

生:“我認爲我將不會看見

一首詩像一棵樹那樣可愛

詩被像我一樣的傻瓜寫作

但是隻有上帝才能創造一棵樹”

主:請老師點評。

師:除了沒有押韻,其它地方都翻譯得很不錯。

主:搶答題到此結束。我總結一下各組得分……(略)

下面全班同學共同討論一個問題,請看投影屏幕:“在學習了本單元的愛情詩歌之後,你認爲中學生應該樹立怎樣的愛情觀?”

(學生髮言很踊躍,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生甲:本單元的愛情詩都寫得很美,我想這是因爲愛情本身就很美好,我們中學生對美好的東西不應該回避。

生乙:我同意剛纔那位同學的意見。老師和家長都反對早戀,其實早戀也有好處,可以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共同提高。

生丙:我不同意他們的觀點。我認爲愛情固然美好,但是中學生應該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暫時不要陷進情感的旋渦。

生丁:我認爲中學生不應該早戀,但是並不等於男女同學不可以正常交往,老師和家長往往錯把我們的正常交往當成早戀。

(其他人的發言略)

主:討論到此結束。最後,請老師總結。

師:同學們,我認爲今天這節課上得很成功。

首先,是由於全班同學的積極參與。教學改革不僅是老師的事,也是學生的事,只有師生共同努力,纔可能把教學改革引向深入。

其次,是由於主持人的精彩表現,普通話標準,音質響亮,態度落落大方,表情親切又不失莊重,課堂節奏也把握得很好。

第三,是由於回答問題的同學積極主動,知識競賽就是要有這種勇敢拼搏的精神。最後,我要談一談中學生應該樹立怎樣的愛情觀的問題。剛纔有同學在發言中講到愛情是美好的,但是中學生應該以學爲主,暫時不要陷進情感的旋渦。我認爲這就是中學生應該樹立的正確的愛情觀。當然,也有一部分同學認爲早戀有好處。

他們敢於說出自己的心裏話,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不能同意他們的觀點。

因爲,在大多數情況下,早戀造成的影響往往是負面的,我們不能因爲有個別的例外,就主張早戀。希望這部分同學認真地想一想,更希望他們剛纔的觀點只是說說而已。好啦,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我願意是急流》3

餘映潮:《我願意是急流》課堂實錄

執教:餘映潮師:上課,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今天非常高興和我的校友們一起上課。我們今天學習的是一首年輕的詩,是一首浪漫的詩,是一首愛情詩。作者是匈牙利著名的愛國詩人。這首詩已經很古老了,是十九世紀寫的,它曾經激動過多少人的心靈!我們今天上課的程序是四步。

課件顯示:

美美地聽

美美地讀

美美地品

美美地說

師:下面我們就開始聽。聽詩是一種高雅的活動,我們這次課上聽三遍。(課件顯示)第一遍,整體感受。聽詩的時候,要想象詩的畫面之美。

(播放多媒體課件配樂朗誦之一)

生:(靜聽)

師:下面聽第二遍。這一遍聽的要求是:理解詩中的形象(課件顯示)。詩中的形象,我簡單地解說一下:它有一個術語,叫做意象。意象最基本的解釋是比喻。你看,我願意是急流,急流就是比喻;只要我的愛人是一條小魚,小魚就是比喻。好,聽第二遍,聽整首詩的意象是怎樣和諧地組合在一起的。

(播放多媒體課件配樂朗誦之二)

生:(靜聽)

師:下面咱們聽第三遍。這次聽的要求是:進一步地感受詩中那種熱烈的深情(課件顯示)。這次聽的要求不同了,要邊聽邊讀,跟着畫面,跟着配樂來讀。這次的朗讀文件是下載的一位播音員的朗誦,比前兩次的要讀得好一些。好,作好準備。咱們聽讀、跟讀。

(播放多媒體課件配樂朗誦之三)

生:(小聲跟讀)

師:好,下面就由我們自己來朗讀了。讀,也要讀三遍,第一遍,讀的要求是:整體把握,讀準語音(課件顯示)。老師先示範第一段(範讀第一段)。讀的時候語音要飽滿、圓潤,每一個字讀出來都帶有情感,也就是說,未成曲調先有情,而不是泛泛地讀。下面大家就開始自己讀一遍。

生:(各自朗讀)

師:請看第二遍讀的要求:重在體味情感,注意語流(課件顯示)。培根說:讀詩使人聰慧。怎麼樣理解這聰慧二字呢?就是說讀詩需要我們用自己的情感對詩的語言進行再表達,這就要注意節奏、停頓、快慢的問題。讀懂了詩,就能夠通過節奏、停頓和快慢把它的情感表達出來。下面我示範一節。看第三節(範讀第三節)。這個節奏就不是很快,要稍稍舒緩一點,同時注意有的地方恰當地停頓。好,同學們自己再體味一遍,從頭開始自讀。

生:(各自朗讀)

師:好,請看第三遍朗讀的要求:重在進入情景,注意把握好語氣(課件顯示)。讀的要求是抒情性、個性化。特別注意個性化三個字,就是伴隨着你自己對詩的體會、你自己的性情,你認爲該怎麼讀就怎麼讀。這首詩在電影《人到中年》裏面被引用過,當時的朗讀是作爲主人公的一種內心獨白,它的聲調很小,很輕。但是有的朗誦家在朗讀的時候表現出自己張揚的個性,是用激情來朗誦這首詩的。那麼,各位同學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體會,要麼就把它讀成內心獨白的,要麼就好像講給別人聽的,要麼就大聲地朗讀。再試一次,開始。

生:(各自朗讀)

師:咱們來試一下。把第三節處理成內心獨白式的朗讀。該怎麼讀呢?聲音要小(教師範讀兩句)。這是內心獨白式的朗讀,把這一節試一下。

生:(齊讀第三節)

師:好,再激情飛揚地讀第五節。(教師範讀兩句),請開始讀。

生:(齊讀第五節)

師:好,下面咱們就來配樂齊讀一遍。(播放音樂)

生:(齊讀全詩)

師:這一次大家進入了詩的情景!最後一句還有一點小小的技巧,有一個顫音要讀出來。這個很難讀。(教師範讀顯出鮮豔的輝煌這一句)這樣顫一下,結尾最漂亮了。(生笑)。

師:好了,下面就是美美地品。品什麼呢?咱們也給它一個術語,叫做妙點揣摩。這首詩好在那裏?有什麼樣的美點?有什麼樣的妙點?大家自由自在地揣摩,你認爲它的某一詞用得好,你認爲它的某一組意象用得好,你認爲它的整個結構比較好,你認爲它的情感比較好,願意說什麼就說什麼。大家準備一下,用筆劃一劃。

生:(思考準備)

師:好,互相之間交流一下看看。

生:(互相交流)

師:下面準備發言,先熱身一下,自言自語地講一下,自己對自己講。

生:(自己說話)

師:好了,咱們開始發言。哪位同學先談談自己的觀點,把你賞析的結果告訴大家,和大家一起交流,和老師交流。

生1:這篇文章的結構非常清晰完整,作者從五個方面說出了對自己愛人的情感,五個方面都表現了他對愛情的忠貞。

師:是五個畫面,整篇文章五個小節,畫面舒展,表現出結構之美。用詩歌的語言來說,這首詩有建築之美。

生2:我認爲它的意象很好。它所比之物都平凡、荒涼,並不偉大,但也正說出了愛情的真諦:平凡的美。也許泰坦尼克號的愛情是偉大的,但它一百年只有一次;這種愛情也許是平凡的,但它也許每天都有一百次。(掌聲)

師:充滿詩意的表達!如果說得慢一點就更好了,大家就更能領略你的詩味。

生3:我想提出一點異議:我認爲三四兩段是表達詩人對自己愛人的希望,希望愛人對自己關懷體貼。首先我想的是,如果他把自己比喻成廢墟、草屋這些趨向於破敗的東西,我想肯定沒人要他。(笑聲)。第三節中,他把愛人比喻成常春藤,沿着他攀緣上升,是希望愛人陪伴他,這樣,他就不會成爲廢墟,沉淪下去。第四節中呢,愛人是可愛的火焰,只要給他溫暖,他就不怕任何風雨的打擊。(掌聲)

師:他有見解!我認爲西方人寫詩與我們好像不同,他認爲廢墟也許是一種悲壯,或者是一種犧牲。就像他把他的愛人比作美麗的夕陽一樣,我們中國人是不會把愛人比作夕陽的,夕陽西下,誰還會愛她呀?(笑聲)所以他的意象還是有西方人、歐洲人的特點。但是提出這個問題非常好。第四節也是這樣的,第四節說的其實是一種保護,破舊的小屋多少能夠擋住一點風雨,所以火焰才能夠燃燒。那麼三四兩節表現的是什麼呢?就是作者的自我犧牲精神,爲了自己的愛人,甘願犧牲。

生4:我想說的是第五節。作者把自己比作雲朵,把愛人比作夕陽,夕陽就是到了傍晚的'時候,這個時候作者想表達的是他和他的愛人相伴到老。

師:很好。注意前面的修飾語珊瑚式的,那種色彩是很美的。而且我們還可以從全詩的角度來看,全詩的意象有遞進之美。最先是一條小魚,我來呵護它;最後,愛人成長了,成功了,我呢,可以作爲一個陪伴,在旁邊看着她。這些意象層層遞進。

生5:我覺得人性是源於自然的。這首詩裏面的意象全部都是一些自然的美妙的景物,給人一種親切和諧、溫馨浪漫的感覺。我覺得這首詩的成功之處就在這裏。

師:哦,他所說的是意象之美。也就是說,這首詩的意象的角度非常多,而且是成組成組的鋪陳在一起,因此顯出一種意象羣的排列之美。

生6:我覺得這首詩十分的深刻。我們就看第三節和第四節,作者無畏於自己的毀滅,只要能看到愛人快樂地生活,那麼這就是一種深刻的愛、忘我的愛和真摯的愛,這就是這首詩最美的地方。

師:忘我,犧牲精神,奉獻精神!一種熱烈的浪漫的犧牲精神!

生7:我覺得這首詩作者太自私了。(笑聲)他只把他的愛獻給他的愛人,並沒有把它昇華,而且他也把他的愛人想得過於狹隘了,只讓愛他自己而不能愛別人。

師:(笑)作爲一個男人,他是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他的那種陽剛之氣,表達一種氣概。你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全是對的,愛情本來就是自私的。(笑聲)

生8:我品味的是第三段的廢墟、寂寞、懊喪這幾個詞。這一段我覺得像廢墟、草屋這些都是生活中很平凡的東西,這就表示了他們之間平凡的情感和平凡的美麗。然後荒涼的額和親密的攀緣上升,就表現在毀滅和災難中我與我的愛人緊緊相依、生生不息。

師:他通過畫面看到了詩的內涵,通過畫面領會到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困難面面,怎樣進行突破,怎樣生存下來!這也是一個角度。

生9:老師,我有一個問題:詩人既然從五個意象來說他願意是急流、願意是荒林等等,但是這詩的題目爲什麼只是說他願意是急流?如果我們只看這個題目,我們不一定可以知道這是一首愛情詩。

師:這可能是在翻譯的時候,取了詩中第一句話作爲題目。也許他的原作是另外一種含義。比如你們馬上要學到的《爲了忘卻的紀念》中有一首五言的詩:生命誠寶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但是原作是自由詩,翻譯的時候,白莽就把它翻譯成格律詩。自由詩的詩句是這樣的:自由和愛情,我都爲之傾心,爲了愛情,我寧可犧牲生命,爲了自由,我寧可犧牲愛情。形式完全不同,但卻是表達同一個意思。

生10:我覺得這首詩寫出了一對年輕人的戀愛過程、結合過程,以及在夕陽中慢慢走向天國的過程。(笑聲)第一至三段,我們可以認爲是一對青年男女可能受到來自父母、親友和外界的壓力,就像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樣。第四節是他們衝破了那些枷鎖後終於營造了自己的愛巢。第五節就是寫他們相擁而坐,在夕陽中慢慢品味着自己愛情的結晶,然後在夕陽的照耀下慢慢地走向天國。

師:(笑)你這也是一個解讀的角度。但他們並不是一起走向天國的。(笑聲)裴多菲在寫下這首詩後一年多的時間就戰死沙場,爲了自己的祖國,捐軀沙場。他的尤麗婭,這首詩的抒情客體,在一年之後就改嫁了。(嘆息聲)所以這首詩留給詩人的如果他天國有靈的話也是一種悲哀。

師:好,下面我就把同學們說的回顧一下。這首詩有三美:意象豐美,意境優美,意蘊淳美(課件顯示)。什麼是意象豐美呢?大家首先把什麼是意象記下來。意象,簡言之,就是滲透着詩人情意的具體形象。咱們中國人往往用紅豆表示相思,用杜鵑表示悔恨,用楊柳表示送別,這就是意象。這首詩的意象豐美就表現在連用了十幾個意象,而且都是兩兩相依。不僅角度豐富,而且層層遞進,從對愛人的呵護一直寫到欣慰地看着愛人的成功,每兩個意象之間是相依相存,不能分開的,有急流、小河就有小魚,有荒林就有小鳥。第二,意境優美,什麼是意境?就是文學作品中表現出來的蘊涵着作者思想感情的藝術境界。我們國中讀《天淨沙·秋思》,它的意境是悽婉的,我們讀《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它的意境是悲壯的,這一首詩的意境是開闊明朗的,是優美清新的,它具有悠遠無盡的意味。再看意蘊,什麼是意蘊呢?意蘊就是文學作品裏面滲透出來的理性內涵。比如說作品中滲透的情感,比如說作品中表現出來的一種風骨,表現的人生的某種精義,或者某種主旨。這首詩表現了一種甘願犧牲的熱烈的愛情,很純粹。當然,由於人的世界觀的不同,人的文化素養不同和人的性格不同,人們在愛情上往往表現出不同的想法、不同看法,把它化爲文學作品,那麼也就表現出不同的意象、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意蘊。下面咱們再來欣賞一首詩,中國著名的女詩人舒婷的《致橡樹》,來看看它的意象、它的意境、它的意蘊是什麼。進入美詩欣賞。(課件顯示)聽,舒婷開始說了。(播放多媒體課件配樂詩朗誦《致橡樹》)

生:(欣賞)

師:你們看,這首詩的意蘊就不同了,它所表現出來的理性的光彩是什麼呢?不做依附者,不高攀,不低就,不盲目地奉獻。舒婷的思想就和裴多菲的思想不同。很多年來,我就總在看,是不是有人給舒婷寫一首詩,題目是《致木棉》,但是現在還沒看到,希望我們當中有同學能寫出《致木棉》。

師:好,下面就是美美地說了。說什麼呢?老師給你們出了一個預習題:結合你的生活體驗,就什麼是愛說一句話。這個愛可以是狹義的,也可以是廣義的,你不說也可以,你就朗誦一首你自己喜歡的詩,或者一句話。好,想一想,我們就開始活動,開始表達你的心聲。

生1:我想用比喻來定義愛。愛是一副望遠鏡,一戴上,所有的人都更近了。

師:比喻很新穎!但應該更柔美、更秀美。

生2:愛就是那個曾經承諾過愛你的人在你最危險的時候在你身邊支持你,而不是離你而去。

師:有哲理之美!

生3:首先,愛是星際裏的一顆恆星,亙古不變。其次,愛還是一顆恆星,充滿熾熱與激情。再次,愛仍然是一顆恆星,給人以溫暖和光明。

師:美啊!(掌聲)愛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笑聲)看,同學們有才華,有詩情!

生4:這是泰戈爾的詩句:愛,你死亡的莊嚴使我的生命偉大,你用告別的燦爛的光彩染遍了我的思想和夢魂。

師:更深刻!

生5:這是我自己寫的。(笑聲)

師:個人格言!

生5:只有一句話:愛是萬物五彩繽紛的和諧。

師:這句五彩繽紛特別好!但注意,愛情是熾烈而又專一的!(笑聲)

生6:愛情就是透支支票,它可以無限透支。愛情又是風險投資,也許你一分錢不花可以得到一份純真的愛情,也許你花了十萬元,得到的只是一張永遠的笑臉。

師:後面的有道理!前面的恐怕有點問題。無限地透支不行。

生6:怎麼不能無限透支?裴多菲既然把自己比喻成那麼多東西,他就已經相當於花了十萬元的支票了。(笑聲、掌聲)

師:但是他不可能有十億元支票,不能無限透支。

生6:只要他的生命再長一點,你知道他沒有十億元的支票嗎?(笑聲、掌聲)

師:生命再長一點他也不能無止境地透支啊這種交流最有意思了!謝謝你!繼續來。

生7:我自己寫的:愛是在我想你想到白髮蒼蒼之時,仍然閃耀在風雨中的火焰。

師:啊他已經浮想聯翩了!(掌聲、笑聲)

師:好,時間快到了。咱們每個人都來說一句你心中表達愛意的話。

生:(各自說)

師:非常感謝你們!最後老師有一句話獻給你們:愛,就是將我愛你這句短短的話語變成一首激動心靈的抒情詩。補充一下,愛就是將我們的學習和我們奮鬥的成功化成紅紅的玫瑰,獻給我們的母校華師一附中,好不好?(掌聲)

師:下課!謝謝同學們!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

《我願意是急流》4

我願意是急流

——裴多菲

我願意是急流,

山裏的小河,

在崎嶇的路上、

岩石上經過……

只要我的愛人

是一條小魚,

在我的浪花中

快樂地游來游去。

我願意是荒林,

在河流的兩岸,

對一陣陣的狂風,

勇敢地作戰……

只要我的愛人

是一隻小鳥,

在我的稠密的

樹枝間做窠,鳴叫。

我願意是廢墟,

在峻峭的山岩上,

這靜默的毀滅

並不使我懊喪……

只要我的愛人

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涼的額,

親密地攀援上升。

我願意是草屋,

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頂上

飽受風雨的打擊……

只要我的愛人

是可愛的火焰,

在我的爐子裏,

愉快地緩緩閃現。

我願意是雲朵,

是灰色的破旗,

在廣漠的空中,

懶懶地飄來蕩去,

只要我的愛人

是珊瑚似的夕陽,

傍着我蒼白的臉,

顯出鮮豔的輝煌。

創作背景

1846年9月,23歲的裴多菲在舞會上結識了伊爾諾茨伯爵的女兒森德萊·尤麗婭,並對這位姑娘一見傾心。但伯爵卻不肯把女兒嫁給裴多菲這樣的窮詩人。面對阻力,裴多菲對尤麗婭的愛情仍癡迷不減,在半年時間裏寫出了一首首情詩,1847年6月,詩人和尤麗亞的婚戀峯迴路轉、柳暗花明,於是詩人點燃起激情與真愛的火焰,發佈了他愛的誓言,寫下了這首詩歌。該詩寫在詩人與尤麗婭熱戀時期,是一首向自己所愛表白愛情的詩。[4]

文學賞析

爲了愛,詩人願意奉獻所有,願意爲這份愛堅守一生。“我願意”,短短的三個字,包含了詩人無比厚重、深切的情感,更是詩人對相伴終生的承諾。“我願意”作爲全詩反覆響起的主旋律外,詩人還運用了大量意象設想了愛情中雙方所處的位置,這些意象生動傳達出詩人對愛的深情。

從表現形式上看,裴多菲的《我願意是急流》爲自由詩,自由詩作爲表現形式的一類,其段數、每段的行數和每行的字數都沒有固定規格,在句式音節上,比押韻詩歌自由得多,基本沒有束縛和格律特徵,雖然有節奏,但押什麼韻,換韻的位置等都不強求一樣,不受格律的限制,句子長短不拘,形式不論。裴多菲《我願意是急流》幾組詩句均以“我願是”、“只要我的愛人”形式結構詩歌,句式較爲統一,但並無押韻,段落行數和字數也沒有固定的格式,句式音節上並無束縛,屬自由詩,但裴多菲的詩歌受民歌影響很大,以一連串的“我願是”表達對愛情的堅貞與渴望,任思緒飄揚,盡情的揮灑自己的感情,表露“我”對“愛人”的愛戀。

從內容與語言方式上看,裴多菲的《我願意是急流》爲抒情詩,詩歌通過“急流”旁敲側擊,委婉地襯托,引人深思,產生美感。詩歌把感情分別移到“急流”等事物上,與世人的內心感受、主觀情感加以揉合,並以主人公的口吻來抒發情感,反應真實感受,直抒胸臆,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沒有完整的人物形象,通過比喻、象徵的語言方式表露內心強烈的感情,是情歌的基本體式,以愛情爲表現題材。在語言上意象化、多義化,用形象及生動的語言勾勒客觀情境,而非以平鋪直敘的方式來抒發愛戀之情,使這種意象更加立體化和形象化,產生其它意蘊的聯想,體現了多義化的特點。另外,《我願意是急流》採用重言復唱手法,多次重複“我願是”、“只要我的愛人”,渲染氣氛,加強感情。

從詩人所構造的意象來看,六組並列的意象多維度、深層次、酣暢淋漓地展示出了“我”在“求愛道路”上毫無保留、無私奉獻的內心。該詩是從人性的永恆性與深遠處尋找激情與靈感的。詩歌所勾勒出的六組意象即“急流”與“小魚”、“荒林”與“小鳥”、“廢墟”與“常春藤”、“草屋”與“火焰”、“雲朵”“破旗”與“夕陽”,它們一者雄渾,一者嬌秀,但是相依相存,相得益彰,襯托出一幅幅詩意盎然、動人心扉的畫卷。這種一一相對情形的出現都是建立在“我願意是——”“只要我的愛人是——”這一邏輯前提之下的,充分地顯示了既尊重對方又忠於自己的戀愛內心世界。在第一組意象中,爲了成全對方能“像一條小魚”一樣“快樂地游來游去”,“我”就志願像“一條急流”,但這急流不是奔騰萬里,不是在逞能顯威,而是“在崎嶇的路上、岩石上經過”,言外之意還可能遭遇粉身碎骨、窮途末路。“荒林”“廢墟”“草屋”“雲朵”“破旗”這些意象同樣都是充任護花使者的角色,護花使者無疑就要承擔責任、直面險阻、接受挑戰,一如詩中對“我”所志願的諸種意象所具體的描述那樣。按照常態思維,該詩其邏輯順序是“只要我的愛人是——”“我願意是——”,但反其道而行之,這正好突出了“奉獻在先”的思想。詩以意象說話,抒情時必須選擇客觀事情作爲載體。該詩正是通過幾組意象的營構貼切而形象地抒發了詩人對心中“愛人”的愛意。

《我願意是急流》寄寓了作者的理想與追求,和其他抒寫着豪情壯志的詩篇構成了創作思路上的統一和情感訴求上的一致。俠骨與柔腸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個有機體。“我的愛人”在詩中象徵着詩人心中的價值理想和行動目標。婦孺皆知,理想從來不是觸手可及的,追求很可能是咫尺天涯。它們需要人們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強,有“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堅韌,鬥雪傲霜,不折不撓,奮不顧身,全力以赴。因此,詩作通篇以“我願意是——”這擲地有聲的人格宣言,強烈表達了爲理想而努力的氣概和情懷。詩歌字裏行間流溢着汩汩滔滔的殉道精神,並由此彰顯着詩人內心的虔誠、忠貞、執着。這是對愛情生活中的敢於奉獻、甘於奉獻的轉述與昇華。在詩人所寄寓的各種理想之中,自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透過字面,透過對“我的愛人”和“我”本人的生存狀態的暢想,是不難理解“是一條小魚,/ 在我的浪花中/ 快樂地游來游去”,“是一隻小鳥,/ 在我的稠密的/ 樹枝間做窠,鳴叫”以及“我願意是雲朵,/ 是灰色的破旗,/ 在廣漠的空中,/懶懶地飄來蕩去”其背後正高揚着自由精神。這也再次顯示了裴多菲創作上的一貫特色。《我願意是急流》是從愛情出發,又在超拔着愛情。它是愛情詩,同時又是箴言詩,予人以勸慰鼓舞的力量。

這首詩極富有朦朧性和象徵意味,意象的內涵極其豐富,這也給讀者鑑賞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這種情感可以上升爲一種對於民族、國家的情感。一位熱血男兒,對待愛情,生死不渝,無私奉獻,道出了古往今來愛情之真諦,此乃詩中之高致;小而對於個人愛情,大而對於祖國,皆能抱一種忠實之態度,即使當其不幸而處於絕望之境地,生死之難關,也能體現一種無私奉獻、生死不渝之精神。惟其有此一種精神,小而至於個人愛情,才能夠肝膽相照、心心相印;大而至於祖國民族,才能夠苦盡甘來,生生不息。裴多菲並沒有把愛情看成是生命的惟一,最後他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句詩的內涵。但他卻把愛情看得高於生命。這就夠了。

《我願意是急流》5

點擊瀏覽該文件

標籤: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