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天津風俗習慣禮儀【新版多篇】

天津風俗習慣禮儀【新版多篇】

城隍信仰 篇一

相傳天津建城時富餘了不少城磚,城隍廟大殿就是用這些城磚修建而成的。後來又陸續修建了中殿、戲樓和後殿。廟裏有兩個大殿,府、縣城隍各據其一,均有塑像。後有一寢殿,塑有府城隍臥像。廟門兩側有配殿10間,是“十殿閻君殿”,塑有不同造型的殿堂和刑場。

內容是:凡在“陽世間”做壞事的人,死後“受閻君審判”,按罪受刑,如鞭打、鋸身、割舌、下油鍋、上刀山等;做好事的人則“打人輪迴再轉世做人”。

城隍廟會在每年的農曆四月七年級到初八日舉行,其中初六是鬼會,初八是城隍的生日。鬼會是由自願或許願人裝扮的各式各樣的“鬼”,初六這天從四面八方涌向城隍廟報到、朝拜。集合後下午開始出發,出大衚衕,走西門裏大街,穿鼓樓,出東門經南馬路、西馬路到西北角再回到廟內。所扮演的鬼形狀各異。

初八是城隍的生日,這天晚上城隍要出巡“赦孤”。參與者恭恭敬敬地把城隍木偶擡上綠呢大轎,在各種志願者所裝扮的“鬼”的圍護下走到荒郊野外。城隍在荒野下轎後,還要擺起公堂審案。

所謂“赦公案,理鬼事”,要爲孤魂怨鬼申冤昭雪。一些裝扮成鬼形的人同時在左右邊跑邊喊:“有冤的報冤,有仇的報仇!”折騰兩三個小時,才返回城隍廟。這就是所謂的赦孤。至此,城隍廟會的表演纔算告終。

重陽節習俗 篇二

天津人過重陽的主要活動是登高、賞菊。這一天,人們邀約好友親朋,攜帶酒食,登高遠眺。舊時天津人登高多選當時的“高大建築”,如玉皇閣、水月庵、望海樓、鼓樓等地。特別是東門外的玉皇閣,跟城裏的古樓相比,玉皇閣周圍地勢較低,登上後眼界更爲開闊,是登高的首選之地。史載:“九月九日重陽節,以玉皇閣爲登高處。”

另外,秋高氣爽,正是菊花盛開之際,人們便把衆多菊花聚到一起,或組成山形,“或綴成吉祥字樣”,邀來親朋好友,對此良辰美景,飲酒賞菊,自是一番樂趣。

重陽這天天津人多吃羊肉火鍋,又吃花糕,取“糕(高)”字音,意味着年歲登高,長生不老之意。花糕用麥粉蒸制而成,上面蓋上一層棗、栗子、糖果等,味微甜,甚是可口,父母還會把出嫁的女兒迎回家中共食,叫做“添秋膘”,所以重陽節在天津也叫女兒節。

隨着時代的變化,這些舊俗都已漸漸消失或簡化。19----,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決議,將重陽節定爲“天津市老人節”。屆時,各單位一般都會組織一些適合老年人的登高活動或其他娛樂活動,慰問老人,慶祝此節,以體現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優良風尚。

風俗習慣 篇三

每年春季驚蟄過後,冰雪消融,晃蝦即至,漁民是破冬冰出海口拉凍網,兩三天的時間僅能耗撈百餘千克,如遇風害還有生命危險,所以此時打澇的水產品特別值錢。晃蝦,顧名思義,是它上市的時間短暫,十來天一晃即過。晃蝦身長四五釐米,皮薄肉嫩,肥碩鮮美,色澤粉白,可炒,可熗,或油炸,或脫皮後入餡,是名貴的海產品;稍過時日,則皮厚肉粗,味道遜色。

二月末,天津美食河豚魚上市。”吃上一頓鮮,死了也不冤”,主要就是針對河豚魚說的。其次便是大衆食品鯽頭魚,頭大身小,雖難上大宴,但家熬或炸魚丸子,卻也是家庭餐桌上的美食。

三月,海蟹上市,有詩說:“津門三月便持熬,海蟹堆盤興盡豪”。

清明、穀雨前後,正值春雷初響,渤海灣特產黃花魚、對蝦,成羣結隊遊至海河河口附近,接踵上市。

九月初九重陽節,登高遊覽,喻爲步步高昇,“玉皇閣聳好登高,小食家家棗作糕、早飯偕來萬慶館,快呼菊酒醉犛陶。”借“糕”諧音“高”,糕有多種如:粘糕、炸糕、切糕、盆糕、糕乾……

在冬季,天津人喜歡吃熱呼呼的飯菜,就有了冬至之日吃餛飩的風俗。此外,冬瓜丸子湯、麪湯、涮羊肉、羊雜碎湯、各式各樣的“砂鍋燉”“涮鍋子”都是冬季的美食,特別是火鍋,天津人對其情有獨鍾,例如“涮羊肉”和白肉片、粉條、白菜合成的“白鍋子”、蝦、蟹、肉合成的“三鮮鍋”;蟹黃、蟹肉、蝦仁、雞肉、海蔘、白肉、玉蘭片合成的“什錦鍋”……一家人或朋友們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既增進情感,又烘托氣氛,其樂融融。另外被稱爲津門冬季四珍的銀魚、紫蟹、鐵雀、韭黃此時成爲飯館的“俏菜”。銀魚紫蟹火鍋、酸沙紫蟹、高麗銀魚、炸溜飛禽及用韭黃烹製的菜餚爲冬季食客餐桌增添了美味。真是“美味數初冬”。

臘月初八,“食臘八粥,以米豆棗慄雜煮之”。天津俗話:“大嫂大嫂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天還要煮上一些青豆食之,曰:結緣豆。供施捨。如今此舉,知道的人恐不多了。二十三要用糖瓜、年糕祭竈。童謠說:“新年來。二十三,竈王爺,上了天。二十四,寫聯字。二十五,掃房土。二十六,魚燉肉。二十七,宰了公雞宰母雞。二十八,白麪發。二十九,蒸豆簍。三十黑下熬一宿。”這就是說,過了臘八,就要準備年貨和送年禮了,最普通的年貨也要包括雞、鴨、魚、肉、海蔘、海蜇、海帶、雞蛋、松花、麪筋、粉條、素冒、花糕、蒸食等等。而年禮則包括銀魚、紫蟹、豬肉、松花、燒酒、茶葉、鮮貨、點心、青韭、鮮花等等。清人樊彬的《津門小令》說:“津門好,珍品重華筵。鰉骨鯊皮誇海錯,蟹奴蜆子貨冰鮮。狍鹿饋新年。”舊時,除夕夜除去準備零食外,還要準備雞、鴨、魚、肉、水果等供品,這個俗例至今仍有人家保留着,延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