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幼兒園角色遊戲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幼兒園角色遊戲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幼兒園角色遊戲教學反思 篇一

開學了,我們班的孩子們都成了中班的“哥哥”和“姐姐”,這個稱號使得他們感到自豪和驕傲。每一件事情,孩子們都想去嘗試着做,積極地參與,甚至還模仿大人般照顧同伴。

有一天,角色遊戲正在進行中,一羣小小班的孩子散步走進了我們的活動室。只見有幾個哭鼻子的幼兒專注地看“司機”爲“顧客”解難,而忘記了哭泣。我想:我班的孩子既然渴望模仿大人,而小小班的孩子又被我們的遊戲吸引,我何不鼓勵班上的“哥哥姐姐”去帶着“弟弟妹妹”一起遊戲呢?

遊戲的過程中,我發現我班的孩子特別投入,而且,也很有“大人”的感覺,有的教弟弟妹妹怎樣做病人;有的帶弟弟妹妹到娃娃家做客;有的手牽着手從這個遊戲角玩到那個遊戲角。而弟弟妹妹呢,他們雖然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是居然不哭也不鬧,跟隨在哥哥姐姐的身邊。

活動結束的時候,我班的孩子還有禮貌地向弟弟妹妹說“再見”,並且主動地送他們回到老師的身邊。當我和班上的孩子交流活動經驗的時候,他們都興高采烈地談起自己的感受,有的說:《www.》“弟弟本來不願意和我玩,後來我說了‘請’字,他就願意玩了。”有的說:“我牽了兩個妹妹去看病。”還有的說:“那個弟弟害怕打針,於是我叫醫生輕輕打,不能用力。”我聽了笑着問:“你們喜歡和弟弟妹妹一起玩遊戲嗎?”孩子們一起高興地說:“喜歡,很喜歡!”話語問我感受到了孩子們的快樂。

一次無意的混齡遊戲,使我感受到了班上的孩子確實在長大,確實懂事了很多,而且,一幅幅其樂融融的遊戲場景讓我看到:當孩子們擁有了一個比原來更 爲豐富的遊 戲場所時,他們的自主性和主動性會有進一步的提升,他們的交往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二年級數學認識時間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知道大格刻度對應分時表示幾分,會正確讀出、寫出鐘面上的時間。

2、探索看時間的方法,掌握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分針走過幾小格就是幾分。

3、通過觀察時針和分針走的關係,知道1時=60分,理解幾時半就是幾時30分。

4、體會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珍惜時間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正確讀出、寫出幾時幾分。

教學難點:

讀出接近整時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上學期,我們已經會看幾時和幾時半,但是在生活中,我們還會看到另外的時間,例如,我們每天是什麼時候開始上課的?什麼時候下課休息的等等。這節課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幾時幾分這樣的時間,好嗎?(板書課題:認識時間)

(二)探究學習

1、出示課件,認識60小格

師:要正確讀出時間,我們必須瞭解鐘面。請你說一說,你在老師出示的這個鐘面上看到了什麼?請與你的同桌說一說。

學生可能說出:

(1)鐘面上有12個數。

(2)有時針、分針。

(3)有12個大格。師:你是怎麼知道的?請學生出來指着數一數。

(4)每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師:你是怎麼知道的?請學生出來指着數一數。

(5)有60個小格,師:你是怎麼知道的?請學生出來指着數一數。

師出示課件進行驗證。

2、認識時

課件演示:閃動時針,同時時針從數12走到數1。

師:時針走1大格經過的時間是幾時?

師:時針從1走到2是1時。從2走到幾是1時?你還能說一說時針從幾走到幾也是1時?

師: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經過的時間是1時。在生活中,

有時時針不是正好指着幾時。比如現在時針不是正好指着8,而是過了一些,所示示的時間就是8時多。那麼,到底多多少呢?這就要看分針了。

3、認識分

師:分針是用來表示“分”的,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課件演示分針走1小格)

師:那麼分針走1大格是幾分?你是怎麼想的?分針從12走到2是幾分?分針從12走到每個數字各是幾分,你能算出來嗎?(寫在練習紙上)想想怎麼能很快記住每個數字所表示的幾分。

4、認識1時=60分

師:那分針走一圈是幾分?時針走一大格是幾時?那你知道1

時和60分有什麼關係嗎?(板書:1時=60分)

課件演示驗證。

5、認識時間

(1)出示2:05

師:你會認這個時間嗎?時針指着幾?分針指着幾?

(2)教學時間的兩種表示方法。

(3)完成書P82“做一做”1。

小結:先看時針,時針剛剛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分針走了幾小格就是幾分。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五第1題:同學們你們會用今天學的方法看鐘了嗎?這是小紅一天的作息時間,請你們用兩種方法寫下來。

師:這是小紅一天的作息時間表,這樣的一天一定會有很多收穫的。希望同學們都能合理安排好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2、做練習十五第2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麼知識?怎樣學到的?下課時間到了,請小朋友們看現在的時間是多少?你知道這節課多長時間嗎?課間我們會休息幾分鐘呢?回家後,把你上午和下午放學到家的時間記下來好嗎?

幼兒園角色遊戲教學反思 篇三

今天,快餐店區域活動時,我以顧客的身份來到快餐店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選擇食物。這時,快餐店的“售貨員”非常熱情,爲我介紹她們這裏的“食物”:有漢堡包、各種飲料、冰淇淋、三明治等等好吃的東西。幾個“顧客”都你選這個我選那個,弄得售貨員不知道先聽誰的好。

當我問到有沒有“點餐單”時,售貨員們回答我:“沒有”。孩子們問我:“什麼是點餐單?”我還沒說話,一位小朋友說:“就是飯館點菜的那個。我和爺爺奶奶去飯館吃飯就有那個東西!”我說:“對呀!就像一本小書一樣的東西。上面有很多好吃的東西。”“沒有。沒有!”售貨員說。“那我們怎麼點呢?”一位“售貨員”對我們說:“你們看着這裏。”邊說邊指指架子上的東西:“想要哪個就指指唄!”

由於沒有“點餐單”,我們只好看着想要的東西來點一點。很是不方便。

分析:

在平時的區域活動中,大家的操作活動都有些模式化了。遊戲的內容、材料在段時間內很少有變化的。綱要和指南中都提到:教師要滿足幼兒多方面的發展需求,引導孩子們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儘管有興趣,但是也是沒有什麼創新。通過這次以角色的身份深入到孩子中去,瞭解孩子的興趣和需求,發現問題,幫助幼兒解決問題,在遊戲中及時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和需求,思考如何挖掘其中的教育 價值。在與孩子們共同動手創設遊戲環境、準備材料、滿足需求的過程中,使孩子們的主動性、創造性、自信心等積極的自我意識得到了發展,動腦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這種孩子的興趣、需求不斷得到滿足的遊戲纔有活力,才能促進幼兒 發展。

指導與調整:

現在,孩子們的生活經驗非常的豐富,想法也跟着開闊起來了,也很有創意。當老師提到“食譜”時,幼兒就會聯想到飯店裏的“點菜譜”。雖然當時沒有現成的東西,幼兒也能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好問題——看着食物來點一點。儘管這個解決方式很簡單,但也說明幼兒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了。但是通過實際活動來看,幼兒看着東西來點餐,的確有些不符合實際生活。於是我們調整了材料的投放,增加了點東西的“菜單”,這樣既拓展了遊戲的內容,又方便了幼兒對材料的。整理。讓活動更有秩序的開展下去。

二年級數學認識時間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一上年級認識鐘錶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已經學會看整時和幾時半,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

教學目標:

1、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

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滲透估算等數學思想。

3、培養時間觀念、小組合作意識。

教具準備: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這是誰啊?我們一起來看看她在幹什麼?(課件呈現圖片)。

1、早上她起牀準備上學去。

2、早上她揹着書包來到學校。

3、下午她回到家在看動畫片。

4、晚上她上牀睡覺了。

二、引導探究。

1、起牀、到校、看動畫片、睡覺這四個時刻分別是幾時幾分呢?拿出練習紙你能寫幾個就寫幾個,同桌可以交流,有困難的也可以請老師幫忙。(生寫,教師指導,請學生把四個時刻寫到黑板上)

2、反饋。

(1)我們先來看看起牀的時間。(6時;6:00)還有不同的寫法嗎?誰能說說你是怎麼看這個鐘面的?(板書:時針指着6,分針指着12就是6:00)寫對的同學請舉手,看來大家以前都學得不錯。

(2)我們再來研究到校的時間。(7時5分;7:5;7:05)能告訴其他同學,你是怎麼認的嗎?

①時針走過7是7時多,分針指着1,就是7時5分。

②爲什麼分針指着1就是5分呢?走一大格就是5分。爲什麼分針走1大格就是5分呢?1大格里有5小格,一小格是1分,5小格就是5分。

③7:5;7:05這兩種寫法哪一種比較好呢?我們通常都寫作7:05。在寫的時候先寫7,在寫:,最後寫05。:前面的表示幾時,後面的表示幾分。

④如果分針繼續走走到2是幾時幾分呢?3、4、5、6、7、8、9、10、11、12呢?(模型演示)

(3)她又是什麼時候看動畫片的呢?誰來說說認的方法?

①時針走過5,在5和6中間,分針指着6,所以是5時半。

②爲什麼分針指着6就是30分呢?

③如果分針繼續走走到12一共走了多少?(一圈)如果再讓分針走一圈,請你觀察時針從幾走到幾?(6走到7)走了多少?(一大格)如果再讓時針從7走到8 ,請你仔細觀察分針走了多少?你有沒有發現什麼?把你的發現告訴同桌。(同桌討論)發現時針走一大格的同時分針正好走一圈。分針走一圈是60分,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所以1小時=60分。(模型演示)

(4)我們再來看看最後一個鐘面。你對哪些答案有意見?8:34請你來說說你是怎麼看的?(3種)8:33和8:35的同學你們的眼光也不錯。

三、小結。

剛纔我們又認識了這麼多有關時間的新知識(揭示課題), 你能說說通過剛纔的學習,你有什麼新的收穫?

四、應用。

1、我會連線

吃中飯時間 4時5分 快8時 7:10

2、車次信息

車次 始發站始發時間到達站到達時間

K28杭州7:03上海9:31

K59杭州5:53上海8:10

K62杭州10:13上海12:36

①看了這張表格,你知道了什麼?

②哪輛火車從杭州出發的時間最遲?

哪車火車到達上海的時間最早?

③李老師一早就要到上海開會,坐哪輛火車比較好?

④如果老師乘坐K59次火車,你認爲我幾點鐘到火車站比較好呢?

板書設計:

認識時間

時針 分針

指着6 指着12 6:00

走過7 指着1 7:05

走過5 指着6 5:30

一大格 一圈(60小格)

1小時 = 60分

起 牀 到 校 看動畫片 睡 覺

6:00 7:05 5:30 8:34

6時 7時5分 5時30分 8時34分

二年級數學認識時間教案 篇五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運轉規律,學習看整點。

2、養成按時作息,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時鐘模型一個、小時鐘若干個。

【活動過程】

1、遊戲:猜謎語你見過什麼樣的鐘?(鬧鐘、座鐘、落地鍾)鐘有什麼作用?(起牀)

2、分發鐘錶,給小朋友每人一個鐘,請幼兒觀察(請你把看到的告訴老師)師:兩個針一樣嗎?

小結:最短的叫時針,較長的是分針。鐘面上有數字1-12,數字緊挨着數字之間爲1格,一共有12格。

3、《龜兔賽跑》故事導入

師:誰贏了?

現在烏龜和兔子又比賽了,兔子代表分針,烏龜代表時針,它們比賽站在同一位置開始比賽。

(兔子從12跑到12,跑了一圈;烏龜從12跑到1,跑了一格)誰跑得快?分針與時針誰跑的快?那再跑一次,烏龜會走到哪裏?

小結:分針跑一圈,時針跑一格,也就是一小時。

4、出示三個鍾,請幼兒觀察。

師:這三個鍾一樣嗎?哪裏一樣?有不一樣的地方嗎?請幼兒回答。

例: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1,師1點整。

(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遊戲:考考你,請幼兒撥鍾。

那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來記錄時間?(幾點整就寫幾,兩個點,兩個0,表示整點)

二年級數學認識時間教案 篇六

目標:

複習鞏固1——7的序數,2——6的鄰數。

認識時間“星期”,瞭解其順序性、週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激發幼兒對時間的興趣,積極、主動、快樂地參與學習活動。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準備:

教具學具方面:星期轉盤操作材料若干套(與幼兒的小組數相同)童話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

幼兒知識經驗準備:學習另以內的序數和鄰數,通過掛曆、檯曆對“星期”時間概念有初步瞭解。

活動過程:

1、複習鞏固:1——7序數,2——6鄰數(1)複習序數:出示1——7數字娃娃(排列無序),請幼兒幫組數字娃娃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並講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個數字娃娃,老師出示大寫數字表示。

(2)鞏固鄰數:以“數字娃娃找鄰居”的遊戲進行。

例如:老師以數字娃娃的口氣問,我是2,我的鄰居是幾和幾請小朋友幫助我,幫我找出好鄰居。幼兒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鄰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鄰居。

2、新授:認識時間“星期”,瞭解其順序性、週期性。

(1)聽童話《星期媽媽和孩子們》,第一遍老師口頭講述故事後提問,童話的名稱及故事裏講到誰?(師出示星期媽媽的圖片)她想幹什麼?幼兒回答後,老師交代本節課新授內容是認識“星期”,並提出以下問題,星期媽媽一連生了幾個孩子?她給孩子取了什麼名字?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請幼兒在聽一邊故事。

(2)再次聽故事邊講邊出示星期娃娃圖片(打亂一至星期日的順序),然後請幼兒回答以上問題。

需要強調的是:星期媽媽的第一個孩子是誰?第二個孩子是誰……最後一個孩子是誰?讓幼兒幫星期妹妹排隊,明確星期的順序性。

(3)轉盤遊戲:找鄰居(師示範轉動轉盤,然後可請個別幼兒操作)規則:轉動轉盤後,指針指到星期X,就請小朋友講出星期X的兩個鄰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兩個鄰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遊戲反覆進行4——5次。

突出強調:星期日的鄰居是誰啊(意在突破星期的週期性這一難點,讓幼兒具有明確的週期意識,即一個星期有七天,一個星期結束,下個星期開始)

3、操作活動:轉盤遊戲“找鄰居”

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一個星期轉盤,一組幼兒輪流轉動轉盤,同組全體幼兒共同講述指針所指星期X的兩個鄰居是星期X和星期X。

4、活動評價引導幼兒與老師一起談談這節課認識了什麼?明白了什麼道理?玩星期轉盤遊戲的感受。

5、分組進行角色遊戲:“找鄰居七名幼兒一組,分別帶上星期娃娃頭飾,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個角色形象,手拉手圍成圈,順時針轉動,邊轉邊說: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個娃娃在一起,快快樂樂做遊戲,遊戲的名字叫“找鄰居”

接着星期一先發問,我是星期一,我有兩個好鄰居,我的鄰居是幾和幾?其餘六個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兩個好鄰居,你的鄰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來由星期二、三……日順次提問,方法同上,遊戲延續進行。

星期媽媽和孩子們星期媽媽一連生了七個孩子,她皺着眉頭說:“我還得給他們取七個好聽的名字呢!”

星期媽媽看着孩子們,想呀想呀,覺得它們非常可愛,非常漂亮,於是她高興地說:“有了,有了,好聽的名字有了。”她邊說邊伸出手指,輕輕地點着孩子們的腦袋說:“梅花、桃花、蘭花……”可是她只報了三個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這不是跟花兒們的名字一樣了嗎?”

反思

一、緊扣幼兒的生活經驗,凸顯數學活動中的挑戰性。

在以往的數學活動中,星期的週期性和序列性佔了主要的比例,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發現,孩子們基本已經具備了相關的知識經驗,教師只需幫助其提煉經驗即可,如果還只是延續此類內容,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對於幼兒來說,真正的學習動力來自於活動本身,想讓他們穩定地沉浸在數學探索、操作活動中,就必須給他們提供一個有一定挑戰性的,需要通過思考才能解決的問題情境,而這個挑戰性又不能脫離生活,因此結合“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前天”的推算活動,能極大的滿足孩子的興趣和需要,並且此類推算也能爲生活服務。

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凸顯數學活動的趣味性。

很多時候,我們會簡單地認爲,用教語言的方法來教數學,儘量多講,多操

作,多練習,孩子自然就會了,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幼兒只有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依靠自己的經驗,才能真正地理解數學,而這種主體的理解必須基於內在的需要和興趣,整個活動,我都是以童趣的手法,引用了星期媽媽和她的寶貝,小豬送蛋糕等形式,讓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學習數學,教與學其樂融融,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