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讀書報告(精品多篇)

讀書報告(精品多篇)

先進事蹟工作打算三字經贈言計劃 篇一

樂府閱讀答案總結競聘,評價職業規劃教學模式意見證明:公文教學方法作文講稿自我介紹的模板比喻句韋應物了屈原漢語拼音具體內容散文慶典,彙報簡報工作安排的代表發言筆記了事業單位解析:公益廣告思想品德期中寄語:廉潔議程紀要證明。

讀書報告怎麼寫 篇二

書,像慈母一樣哺育着我們;書,像細雨一樣滋養着我們;書,像一位良師教導着我們。它滋潤我們的心田,淨化着我們的心靈,修養着我們的身心。書是個寶貝,我們應該多讀書,“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就愛讀書,“一日無書,百事荒蕪”。都是名人讀書的名言名句,再看看自己,一天最多也就一個多小時的閱讀時間,平時才30分鐘左右,閱讀量還遠遠跟不上,必須加強閱讀。

當然,詩詞也不能少,今天活動中滲透了這方面的知識,如“飛花令”“擊鼓傳花”等,這也讓我收穫頗豐,積累了許多詩詞。

讀書光多還不夠,還要注重質量,要有科學的讀書方法,今天的活動中有關於分享讀書方法的,統計表有涉及到這一方面。通過對比,我發現我爲什麼讀的書不少,可讀書的效果不佳。

1、讀書時遇到的好詞佳句沒有進行積累。

2、遇到讀不明白的,讀不懂的也沒有想方設法弄明白,藉助工具書等解決。

3、讀書時囫圇吞棗,不細讀。

4、只讀自己感興趣的,不喜歡的走馬觀花。但通過大家的分享,我學到了很多讀書方法。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書,讀好書。通過調查,大家讀書的時間少,有些同學只是偶爾讀讀,或者爲了完成任務而讀,目的性強,沒有自發的去讀書,效果達不到最佳。再者,每次讀書時間短,大多數同學每次讀書也就10—20分鐘,其實時間都不多。

大多數同學讀書都只讀自己喜歡感興趣的書目,不感興趣的不讀,因此知識面很狹窄,我們要拓寬閱讀面,多方涉獵。其次,很多同學喜歡漫畫,但我認爲那種數目應該少讀。多讀一些有營養的書籍。這次活動雖然結束了,但讀書之事遠遠沒有結束,讓書伴隨我們一生,讓讀書成爲我們自己的一種習慣。

讀書報告怎麼寫 篇三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已經有了更多的選擇去填充自由閒暇時光,有人會沉浸在全民狂歡的某種遊戲中,有人着迷於喧囂熱鬧的綜藝節目中……

一杯茶,一盞燈,一本書,此情此景還會有多少人能繼續做那個捧書人呢?娛樂只不過是一處過境不停的風景,真正跨越那時間長河的只有那些經典名著帶來的最初的感動。

前幾日,同學們填寫了“個人閱讀狀況調查問卷”,從這一個問卷調查中,我進行了統計,發現在我們小組內的成員大多數人讀書時長在一到兩個小時之間,只有個別在兩小時以上,還有幾個偶爾閱讀的人。而且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閱讀喜好,根據調查,大多數人對於趣味性的閱讀平均每天不超過三十分鐘,時間相對得當,而個別人消耗在這類型的閱讀時間太長,應適當合理分配一下。在本組內,平均一年讀六到八本的人較多,我們不但要追求閱讀量,更要把每本書讀透,讀精纔可以。而且在本組內處於被動讀書的人居多,自己主動讀書的較少,讓我明白了我們缺乏着主動讀書的習慣。對於書籍類別的喜好,本組內的人做的比較好,博覽羣書,廣泛閱讀,所選書籍平衡且廣泛,沒有偏向性,整體都有着良好的閱讀習慣。

以上統計也讓我看到了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不足,爲我今後的閱讀指明瞭方向。

在本週三我們班更是舉行了“少年正是讀書時”的綜合性實踐活動,讓同學們更加全面的認識到讀書的益處,本次活動同學們積極參與其中,爲活動展開出謀劃策,在活動展開時每個人都十分活躍,爲大家分享自己的經典名著和讀書經驗。尤其是在古詩詞飛花令環節,極大地激發了我們對古詩詞的興趣,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古詩詞的魅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活動圓滿結束,如此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更加期待下次的到來。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青春是不斷拼搏奮進的時節,我們讀過的書和去過的遠方,終將融入我們的靈魂,沉澱爲我們的氣質和智慧,只有在這大好的年華努力讀書,纔會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美好。

讀書報告——關於科層(企業)管理困境的探討 篇四

對於作者蓋瑞。J.米勒(er)知之甚少,只瞭解其爲美國華盛頓大學s分校John 商學院的政治經濟學教授。相比作者而言,譯者信息較充足。韋森,原名李維森,1953年10月5日生,漢族,籍貫山東,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20xx年與王勇、趙瑩、高笑梅、季虹等合譯《Mangerial Dilemmas》一書,併名爲《管理困境——科層政治經濟學》。

這是一本由一位當代政治學家所撰寫的“企業內部的經濟分析”,是一本爲學術界和管理界所撰寫的非同於“管理經濟學”的“企業經濟學”。這是一部從“新制度經濟學”的視角探討科層(企業)之存在理由、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及其困境的理論性著作。

一、科層

自從資本主義市場發展以來,市場在經濟中發揮作用越來越明顯。經濟學主要創始人亞當•斯密在《國富論》評論:“自由市場是無形的手”。市場看似自由、雜亂,但是競爭性的市場會有效地地配置資源。然而,市場不是萬能的。市場經濟在資源的配置上,存在自身缺陷和外在不足,它也有它自身難以彌補的缺點——那就是市場失靈。(正文P37-39)

以下詳細介紹市場失靈的原因:(正文P25-26,P39-49)

1、信息不對稱。當存在信息不對稱時,消費者與生產者難以達成互利的市場交易,這主要因爲人是理性的,這也是導致科層管理的困境主要原因。

2、外部性。在經濟學中,外部性是指參加交易人的行爲影響第三者,例如在一個團隊中,每個人的生產力水平可能取決於其他人的努力水平,隨意可能導致卸責。

3、市場壟斷。市場之所以會一起資源的高效率配置正源於他的自由競爭,但是,壟斷的出現就會喪失自由競爭性,因此就難以造成高效率。

市場失靈使科層產生。科層在原文中爲“hierarchy”。韋森博士解釋說:“所謂科層是相對於市場的一種資源配置形式,它大致類似於組織經濟學中的‘廠商’、‘企業’、‘組織’”。在中文中我們理解成企業,總而言之是一種組織。(譯者的話P3,導言P16)同市場失靈一樣,科層也不是萬能的,科層也會失靈,科層也會遭遇它的管理困境。

二、科層管理困境

所謂管理困境是指個人理性與效率之間的博弈。僱員與僱主之間陷入無限的博弈之中,他們的理性在無限的博弈中漸漸變成本身的自利行爲。這種自利行爲中,雙方都想追求帕累托最優,由於一些其它因素的出現,反而會導致這樣就會會導致他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從而效率越來越低。

著名的“囚犯困境”會給我們解釋這個問題:(正文P30-37)

女檢察官爲了破案,將甲乙兩人陷入“囚犯困境中。假如甲乙兩人爲了自身利益,又在不同的房間中被審問(類似於信息不對稱),爲了更好的利益只好承認(即使兩人是清白的),但是這正中了女檢察官的心意。而且這也不只是存在於學術上,在美國追捕女巫事件中切實發生。

康德促進了個人理性思想的發展。亞當•斯密也說明,個人理性是市場經濟之所以優越的根本原因。但是當個人理性陷入無限博弈時,就變成所謂的利己主義,完全的利己主義使得團隊精神、企業的管理等難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效率問題難以改善。

三、科層管理困境的具體表現與分析

(一)、集權與分權孰優

當利己的行爲和討價還價導致低效率時,科層是一種解決機制。但是,一旦科層的行政權威建立,制度問題仍然存在:誰應該爲企業做權威決策?

1、集權侷限

1943年老福特去世後,亨利•福特二世取得企業的完全控制權,但是他很快意識到:僅僅擁有對一羣人的獨裁權力是不夠的。正如他對助手所說:“很明顯,我的知識不足我經營這個地方”。(正文P106)

在早期的中世紀管理思想家中,馬基雅維利在其《君主論》中所設想的領導具有絕對權力,類似一個獨裁者。然而,他仍認爲,即使具有絕對權力的君主也需要得到準確的信息與建議。(正文P109)

從信息不對稱的角度解釋市場失靈,爲設立科層提供了貌似有理的理由。但是,信息不對稱不會因爲科層的設立而消失。一個人難以得到所有的信息,尤其在信息不對稱時。因此在科層中,獨裁是行不通的,所以下放權力成爲不可避免的問題。

2、分權不當。

在決策中,如果讓每個對結果有影響的人有“任意決斷權”,我們就抑或放棄帕累托最優,抑或進入一個無休止循環。

科層制企業內部的權力分散或分權能否解決問題?也不一定。正如Miller教授所見,“如果我們在科層中想要任何程度的分權,我們既不能保證穩定的選擇是有效率的,也不能保證有效率的選擇是穩定的”。

於是,任何科層制企業常常處在集體選擇中“Sen弔詭”(Sen Paradox)之中。理論上是如此,在現實中也常常是如此。每一個權力下放的科層一定違反帕累托最優原則、傳遞性、或者全域,每個可能性帶有一系列令人不快的組織問題。權力下放的科層,其組織設計必然涉及多種不愉快的權衡替代。(正文P122-125)

(二)、激勵與守諾問題

在泰勒看來,計件工資無疑是一個能夠提高效率的激勵模式,現在仍有許多組織借用這一激勵制度來操縱個人偏好,從而提高效率。這之間存在守諾問題:當僱主的激勵手段能夠守諾時且僱員也守諾,會達到理想狀態,但是當僱員不守諾時,難以達到所向目標。(正文P144,P148)

在某企業,僱主所定計件工資制的標準爲a,管理者往往會發現,僱員往往只比a高一點,即使他們還有充分時間,但是他們卻已說笑打發時間。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爲僱員憑藉以往經驗發現,如果他們的工作普遍超過a時,管理者認爲他們還有能力超過這一標準所以會把a調爲b(b>a),因此僱員們要多工作。僱員與僱主之間存在信息的不對稱,所以往往保持理性,彼此不信任。(正文P143-166)

(三)、團隊卸責

正如市場失靈的外部性一樣,科層失靈也存在外部性因素。在某個團隊,一個人卸責,就會導致整個團隊的卸責。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擔水河、三個和尚沒水喝。(正文P177-181)

張五常談論中國縴夫的事情也證明這個理論:當一個縴夫在卸責時,其他的縴夫理所當然的想到自己也應該卸責。(P81)在了上世紀中國搞人民公社化時也充分反映這個問題。上面的計件工資制的不守諾也會導致團隊卸責。

四、如何解決科層管理困境

總的來說,解決科層管理困境——即科層失靈問題,主要策略要靠“制序”。這是一個新概念,所謂制序就是指在制度管理下的秩序。(譯者的話P5-7,導言P6-8,P12-16)此制度並非所謂的規章制度,是一系列的管理模式:包括合作、領導藝術。

(一)、合作

有人也許會說,團隊卸責會導致低效率,難道合作會行的通嗎?團隊卸責是由於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博弈,假如再重複博弈之中,合作就有了可能。(正文P249-270)

就再次以縴夫爲例,當他們都卸責時,運河上的船還會行駛嗎?理性會使得他們再次重新工作起來,而且會更能夠提高效率。

而且當一個企業能夠有自身的企業文化,就會一定程度的提高合作的可能性。一旦公司有自己的企業文化,凝聚力就會提高,合作的觀念就會增強。(正文P271-272)

(二)、領導

一個恰當的領導者他的作用是強大的。

1、守諾。在上面已談到激勵與守諾問題,只有當領導者守諾時,才能儘可能的得到員工的信任。所以纔有可能使得兩者之間矛盾擴縮小。(正文P296-300)

2、交流一個有效率的管理者做好的一件事是加強交流。雖然通過交流無法解決問題。但是會有效的彌補缺陷。(正文P300-306)

3、制度約束。中古有句古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穩定的制度約束,使得守諾才儘可能的不被個人理性所影響。(正文P306-315)

五、小思總結

經過閱讀和深思,我發現是無法徹底解決科層失靈問題的。但是我們尋求方法解決科層管理困境是爲什麼呢?是爲了追求效率,雖然難以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是對於提高效率仍然是有效果的,所以這個研究仍是有用的,不然哪會有那麼多的學者專家對此進行深入研究。這充分反映這個課題的價值性。在制序的領導下,進行有秩序的活動,肯定會相對的提高效率的。我相信只要能夠合理的管理就有可能避免低效率。

讀書調查報告 篇五

一、調查目的

培根曾說:讀書使人明智,讀史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變。一個人想學有所成,一個重要的法寶就是讓讀書學習成爲習慣。讀書有諸多好處,而大學生作爲學習的主體,有很大的學習空間、提高空間,多讀書,讀好書,有很大的必要性。於是,我們展開了這次調查,旨在瞭解大學生的讀書情況。

二、調查時間 20xx年4月3日

三、調查方式

根據我們團隊成員人數將問卷進行分配,在選修課上及朋友圈隨機發放50份問卷,以保證調查的真實性和隨機性,避免人爲造成的誤差。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1、調查樣本的基本特徵:(1)在性別結構方面,男生爲40.0%,女生爲60.0%,男女比例爲2:3;(2)在年級結構發方面,主要以大三、大四學生爲主(共佔66.0%);(3)在所學科類結構方面,以文史類居多,佔46.0%,理工類佔30.0%。

項目 性別

年級

所學科類

大學生樣本的基本特徵

人數 男 20 女 合計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合計 文史 理工 藝術 其他 合計

30 50 8 9 20 13 50 23 15 5 7 50

百分比 40.0 60.0 100.0 16.0 18.0 40.0 26.0 100.0 46.0 30.0 10.0 14.0 100.0

2、學生每學期課外閱讀書目數量情況:大多數人,有23人(46.0%)每學期課外閱讀是5本以下,也有18人(佔36.0%)每學期課外閱讀爲510本,而每學期課外閱讀達到10本以上的僅有9人(佔18.0%),表明目前絕大部分大學生課外閱讀量還不夠理想,有待增加閱讀量。

3、從閱讀取向和閱讀興趣來看,當代大學生的閱讀興趣表現出了個性化和多樣化,所涉及的範圍極其廣泛,種類也繁多,大多數學生按照個人興趣來選擇課外書籍進行閱讀。時尚雜誌、人物傳記和通俗小說是當代大學生課外閱讀最主要的讀物,這與這些書籍種類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有關。在緊張而又枯燥的專業學習之餘,大學生們希望閱讀一些高質量的休閒、娛樂類讀物,而以上種類書籍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各方面修養。在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當代大學生對於閱讀名著、經典書籍的熱情不太高(僅爲28.0%)。此外,經濟管理、英語、計算機課程等與專業相關的書籍成爲當代大學生重要的選擇。

4、當代大學生的閱讀媒介呈現多元化趨勢,不僅侷限於傳統的紙質數,互聯網作爲一種新的媒體形式已經走入同學們的日常生活,構成了平時閱讀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約有30%的同學主要通過網絡閱讀。而大多數同學在利用網絡時能夠比較恰當的控制時間和內容,合理的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爲自己服務,超過70%的大學生平均每天上網時間在2小時以內。

五、結論與建議

1、結論: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瞭解到了當代大學生的的課外閱讀情況,其中存在了許多的問題,很多人大多面臨着讀書少 不願讀書的問題。首先,當代大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偏少毋庸置疑,很多同學將課餘時間花在其他活動上,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書籍。調查中,部分受訪者表示自己在休息時寧願看電影或者玩遊戲,而不是在看書本。另一方面,電子書成爲另一種書籍閱讀形式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由於其方便,更新速度快,價格相對較低等優點在學生閱讀人羣中獨樹一幟,然而,其缺點也不容忽視。由於網絡信息龐雜,很容易產生內涵較膚淺的快餐文化,混淆視聽,對大學生思想,生活造成一定負面的影響。 2.建議:

1)、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課外閱讀原則,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 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需要建立的閱讀原則包括目標性原則、選擇性原則、計劃性原則、廣泛原則、科學性原則等。要引導大學生廣泛涉獵,但同時必須積極主動地按照自己的專業、研究方向或自己的愛好來確定大致閱讀目標,有選擇性地選擇書目,科學地規定閱讀時間、內容、順序和方法,按照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的順序,配合學科本身的內容體系和知識體系,循序漸進進行課外閱讀,並通過課外閱讀不斷拓寬知識視野,提高綜合素質。另外在日後的閱讀中,我們還應該養成記筆記、細品味、勤交流的好習慣,提高每本書籍的閱讀效果。

2)、改善大學生的不良閱讀傾向,提高其閱讀品位

不少大學生的課外閱讀存在不良傾向,如長期沉溺於品位不高的武俠、言情、網絡小說等難以自拔,甚至出現精神不振,不思進取,影響學習的現象,高雅文化已經被擠兌到邊緣,這樣的傾向不得以改善將會最終影響大學生的人格完善。 針對這樣的不良閱讀傾向,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推薦好作品,引導大學生轉移閱讀方向,多讀書,讀好書,學會欣賞高雅的文學名著,教他們懂得深層次理解和欣賞藝術作品,提高他們的辨析能力、鑑賞水平和審美情趣。必要時候圖書館還可以在借閱制度上加以限制和閱讀上進行引導。通過改善大學生的不良閱讀傾向,提高其閱讀品位,可以進而引導大學生提高人生品位,對於自己的未來有科學、合理的規劃。

3)、合理利用網絡來提高大學生的閱讀能力

當前,網絡已經成爲大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途徑和手段,網絡閱讀的影響好比一把雙刃劍,它既爲大學生開闢了廣闊的空間,拓寬了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又可能造成閱讀興趣的泛化。高校應以培養大學生信息能力和閱讀能力爲宗旨,正確引導大學生讀者的信息意識、信息觀念、信息道德、信息獲取技能以及學習計算機和網絡方面知識, 引導大學生掌握高效的獲取信息技能和最新的文獻信息獲取手段,並利用網絡來培養其閱讀能力,指導大學生積極利用網絡媒介的優勢,通過網絡閱讀書籍、購買書籍、查詢資料等。

高校要積極發揮校園網的功能,建立網絡信息資源目錄,爲大學生讀者提供集成化的閱讀信息檢索服務,同時提供便捷及時地網絡閱讀導航,在校園網上實現書目導讀,把那些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的優秀書籍推薦給大學生,有意識地對大學生的讀書方向給予引導,避免大學生盲目瀏覽,節約其時間,提高其閱讀效果。

我國是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文化底蘊深厚,我們應該儘量多閱讀,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培養品質。當代大學生肩負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提高自身素質品質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不能忽視閱讀對於個人品質提高及知識儲備的重要作用,應該瞭解閱讀的重要性並付之行動。同時,大學也應該加強硬件設施,比如校圖書館的建設,爲學生提高良好的閱讀條件和環境,組織開展倡導閱讀的活動,鼓勵健康閱讀的良好風氣形成。相信擁有夢想,充滿朝氣的大學生們會因爲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而更加自信,品質更加高尚,相信當代大學生閱讀量會因爲重視閱讀而大幅度提高。

讀書彙報演講稿 篇六

對這本《中外教育名文100篇》我是非常喜歡的,因爲現在要買到這類教育的讀物是在連城、在龍巖都不可能的,就是在福州也是要到專門的教育書店,纔可能買到,所以可以說,我們學校所贈的每一本書,都是值得我們教師珍藏的書,因爲都是從千里迢迢的北京郵寄過來的,並且是經過精心挑選出來的,每次購書,學校都要讓幾位愛書的教師先加以閱讀,然後再加以推薦。教育名篇浩如煙海,能夠精選出100篇,也是件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一翻開這本書,看到了周國平老師的導引就非常地喜歡它了。以後,瀏覽了一遍,覺得確實不錯,然後再仔細地看了幾篇。我一直認爲,教學是要有一定的高度的,這高度從那兒來?從經典來,從大師那兒來。所以我認爲這本書,是會讓我反覆去品味的。我要談的心得的題目是《不拋棄 不放棄》,不拋棄,就是不要將教育理論理解爲沒有多大作用的東西,而不用它。教育理論是有普世意義的,是普遍性的道理,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不放棄,就是不要對自己的教育工作中遇到困難後,就放棄,要關愛自己的學生。

這本書,都選自古今中外的教育名篇,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從《學會生存》中,節選下來的兩篇。我認爲這是承前啓後的一篇指導性文章。《學習化的社會:現在和未來 》寫道:“要把培養正常的人當作一種成就,而宇宙就是用來支持這種成就的。”“我們今天把重點放在教育與學習過程的‘自學’原則上,而不是放在傳統教育學的教學原則上。”我的理解就是教育不再是爲統治者培養精英的教育,也不是壟斷的教育,是爲平民百姓、爲大衆服務的教育,我們的目的是培養自己會學習的人,因爲我們知道,學習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本領,是自然生長的,特別是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爲我們的教育工作者營造了非常好的氛圍。我們不追求給學生最高的分數,但我們一定要讓學生愛學習,如語文課,則應讓學生愛閱讀、愛寫作,將學習成爲一種習慣。這是順天道的行爲呀。

這正如《學》文所說的,教育的四個支柱就是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最後歸結爲一點,那就是能夠生存。

這讓我想到了一個故事,說的是美國紐約洲第一位黑人州長的故事。這位黑人州長的成長很能說明教師的教育作用,因爲那個地方,當時條件很差,學校裏,黑人的孩子成羣結隊的經常打架鬧事,學生的成績普遍很差,上課的時候,也故意刁難教師。來到這的教師沒有灰心,而是因勢利導地展開他的教育。因爲這個地方的小孩受家庭的影響,都非常地迷信,於是這位老師就利用算命,來引導學生。當他握着這位黑孩子髒乎乎的手時,他是這樣說的:一看見你修長的手指,我就知道你以後會當上州長的。這位黑人學生大吃一驚,他最多是曾聽自己的奶奶說他能夠當個船長,沒想到自己竟能夠當上州長。從此,以後,當州長就成爲了這位黑人學生學習的目標了,果然,最終這位黑人在51歲的時候,成爲了第一位美國曆史上,紐約州的第一位黑人州長。這位可敬的教師叫做皮爾·保羅。這就是一個不放棄的詮釋,我認爲教育不但需要高度,也是需要溫度的,這個故事也是教育需要溫度的例證。

這又讓我想到了另一個故事,就是《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有一幫鐵血男兒,其中成才與許三多兩位戰士成長爲兵王的故事,最值得人回味。成才非常聰明,許三多則非常憨厚。他們都來自同個連隊,那就是鋼七連,鋼七連有個口號,那就是“不拋棄,不放棄。”六個簡簡單單的字,但卻是七連爲什麼叫鋼的原因。不拋棄就是在任何絕境,都不要拋棄自己的戰友,因爲這些都是以生相托的人,不放棄,就是對任何一項任務,即使是再艱難,也不要放棄,堅持就是勝利。在這方面,許三多非常地好,成才因爲太聰明,事事都做得比許三多出色,然後卻被A師的教官拒之門外,爲什麼?因爲他沒有真正做到“不拋棄,不放棄。”因爲嘴巴會說,會背,並不是真正將鋼七連的作風,融進了血液裏,最後成才真正領悟到了這層含義,認真地磨鍊自己,真正成爲了A師的一員。

我想,這六個字,引用到教育上來說,也是再恰當不過的。這也是師德的一個最集中的表現。不拋棄,就是不拋棄任何一位學習、表現上的特困生。我曾幾次到我們縣的特教學校去,在哪兒的體會就是,做父母的,能夠生一個健全的、身體健康的孩子是多少地幸運。所以我們應該去愛學生。不放棄,就是要相信自己賴以謀生的職業,要愛它,要用自己的行爲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不放棄自己的辦法,就是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好。

《學習化的社會:現在和未來 》如是說:“教育,如果像過去一樣,侷限於按照某些規定的組織規劃、需要和見解去訓練未來社會的領袖,或想一勞永逸地培養一定規格的青年,這是不可能的了。教育已不再是某些傑出人才的特權或某一特定年齡的規定活動;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個社會和個人終身的方向發展。”

是的,在做我們應該做的事的時候,會遇上許多的困難,但這正是磨鍊我們的心志的時候,教育是需要高度,也需要溫度,也必須要有厚度的,這厚度就是理論與實踐的積澱。讓我們用傑斐遜所寫的《現實生活中的十條守則》來要求自己:

1。切莫把今日能做之事推遲至明日。

2。自己能做的事,決不去麻煩別人。

3。要量入爲出,決不寅吃卯糧。(或:錢未到手切莫花)

4。你不想要的東西,切莫因其便宜而買下,它對你來說並不便宜。

5。自負使我們付出的代價甚於飢渴和挨凍。

6。我們決不會因爲吃得太少而懺悔。

7。只要樂意幹,沒有麻煩事。

8。子虛烏有的惡行給我們事業了多大的痛苦!

9。拿東西要抓不扎手的地方。(或:做事情要從容易的方面着手。)

10。氣憤時,數到十再開口說話;非常氣憤時,數到一百。

最後我說說自己對這本書不足的看法,那就是這本書沒有編入中國古代聖賢的智慧,比如《論語》中的教育名篇,或《學記》。因此我將《論語》的三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作爲結尾。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說的不對的,請指教。

讀書報告優秀 篇七

讀書是人類特有的神聖權利,因爲讀書,人們狹窄的心靈逐漸變大,變得豐富多彩,以至變成一個大的心靈宇宙。

書猶如藥,書讀多了可以醫治愚蠢;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中沒有書籍,就像鳥兒沒有翅膀。

我愛書,常常部在書架前,覺得面前展開了一個廣闊的世界,一個浩瀚的海洋,一個蒼滿的宇宙。因爲當你在讀書時,就是在和書中的作者談心、交流。讀書時,如果讀的是現代的書,可以與同代人作做精神上的交流;現代作品是現代生活中鮮活的語言,反應的是當代人的思想感情;而讀經典名著時,讀的是古今中外的文化精華,名著像是軍事上的制高點,佔領了它,其他就不在話下了,名著爲很多人反覆閱讀,已成爲當代人共同的文化素養,不瞭解名著,就在文化溝通中產生嚴重障礙;讀現代的書,可以更輕鬆活力的吸取書中的精髓,而且更有興趣,吸取書中的知識時就更快了;讀古代的書,可以傳承古代聖賢的精神遺產;讀書可以享受和吸取人類文化的成果。

我覺得,讀書是一個奇妙的過程:因爲他人的智慧,通過你使它成爲可見的,然後通過感覺的門廊,經過你想象力的天空,進入你心靈的空間,激起你心中的波浪。讀書一定要全神貫注,孜孜不倦,仔細推敲,有時不能全信書中的所言,也不可尋章摘句。讀書可以使人愉快,也可以增添光彩,讀書使人增長見識。

讀書時不要死讀,而必須活讀,就是說不能只記信佳句美詞,而必須把全文的意思理解透。然而有許多書看一遍兩遍還不懂得,讀三遍四遍時就讀懂了,或者一相書前面許多不懂的地方,讀到後面才豁然貫通;有的書昨天看不懂,過些日子再看時才懂得;也有的書似乎看懂了,其實不大懂,後來有了一些實際知識,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書必須反覆閱讀,每讀一次都會開卷有益,溫故知新!

讀書時必須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其中最重要的是心到,如果你不喜歡讀書,不用心讀那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書中的道理,也不可能把書真正讀進去;如果真正把書讀進去了,你就會越讀越有興趣,自然就會很輕鬆地獲得書中的知識和道理!

所以說讀書首先要講究方法其次還要講究的是讀者的心態和情緒以及讀書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