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比喻的妙用論文多篇

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比喻的妙用論文多篇

淺談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效果芻議的論文 篇一

淺談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效果芻議的論文

中職人學新生的數學水平很低,數學基礎的薄弱,學習興趣的低下,學習動力的嚴重缺乏,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較低。如何改變這種局面,作爲教師,我們首先能做的就是儘量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發揮最大的教學成效。

一、爲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課前下功夫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教師收集整理與數學教學內容有關的圖片、文字、掌故以及與學生所學的專業掛鉤的典型數學例子。教師備課內容的深淺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有些章節涉及到國小、國中知識多,而學生在這些知識點上掌握得不夠好,就需要一一羅列出國小的知識點、國中的知識點,並且做好批註,便於在課堂上指出來,更好地吸引學生的眼球。備課時要關注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的維持,能用模型儘量用,能作圖就作圖,以便調動好學生的手腦;要準備好多媒體課件以加強對學生的感官刺激,特別是設計數學問題時,注意掌握問題的難易程度,讓學生能夠圍繞這些問題展開一系列的數學思維活動,並有所收穫。

二、更新教育觀念,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國著名科學家胡濟民院士講過:“培養和提高一個人的興趣是很重要的,從國小到中學到大學,都應該是培養年輕人的正確的興趣的過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職生普遍學習成績較差,在學習上屢遭失敗,常常受到家長的責備、教師的`批評,因而在學習上自暴自棄,學習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沉重的負擔,更談不上興趣愛好。因此,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改變傳統的師生關係,深人到學生中去,與他們談心,傾聽他們的心裏話,和學生交朋友,只有“親其師”,方能“信其道”,這樣才能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表現出積極向上,富有創造性的精神狀態,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和評價,讓學生產生成就感。即使是很小的進步和點滴的成功,教師也要給予及時的、正確的評價和表揚,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三、優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情境設置,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實踐證明,精心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望,促使學生進入主動求知狀態。由於大部分中專生都很重視專業課的學習,如果能把數學和學生所學專業聯繫起來,將會大大吸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我在開始講《排列組合》這一章內容時,我先設計了一個阿凡提的故事做爲整章的引人:“阿凡提的幾個窮朋友在一個飯館裏吃飯,經常遭到老闆的嘲笑和戲弄,阿凡提幫他們出了個主意。一天,阿凡提帶領他們又來吃飯,把錢袋搖得叮噹響。飯畢,阿凡提跟老闆說:我們以後就天天在你這裏吃了,每天這樣付飯錢太麻煩了,我們就一段時間結一次賬好了,這樣,等我們這十個人又按照今天的位置坐時,再結賬,我們付雙倍的錢。阿凡提是當地的名人,絕對不會賴賬,又聽說是付雙倍的錢,老闆滿口答應。可是許多天過去了,還是不見他們付錢,同學們,算算看,老闆什麼時候會拿到飯錢?”如此引人給學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導航,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把僵化呆板的課堂教學變成充滿活力的學習樂園,這樣,讓學生聯繫實際,學以致用,提高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活化教材

多媒體系統能夠提供大量的多媒體信息和資料,創設豐富有效的教學情境,圖、文、聲、像並茂,爲學生提供多感官的綜合刺激,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保持學生的有意注意,爲數學學習增添動感和美感,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參與學習。

比如,在介紹周期函數的概念時,可先用圖片展示自然界的週期現象,引起學生的注意,再乘機提問:數學中有沒有周期現象呢?由此引人周期函數的概念。而三角函數的圖像變換,有了多媒體的展示,就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識變成動態直觀的知識形成過程,讓學生感受到三角函數圖像的曲線美。

(三)師生互動,促進交流

在課堂教學中,我強調的是師生互動、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爲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要讓學生動手、動嘴,嘗試着自己去“做數學”、“說數學”。

比如在講授“指數函數”時,教師設問:一張白紙的厚度只有0。083毫米,三次對摺後的厚度是多少?50次對摺後的厚度是多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自己動手摺一折,算一算,學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而當算出:50次對摺後的厚度比珠穆朗瑪峯還要高時,學生都興奮不已。在演練法的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地發揮自己在學習中主動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更加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四)課堂信息的反饋與調控

教師在課堂上要善於捕捉反饋信息。捕捉反饋信息的方法是很多的,常用的有:觀察、提問、練習、課堂作業及批改、討論與答疑等。教師可從多方面、多角度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地獲得足夠的反饋信息,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採取一些措施:如個別輔導、小組學習、以優帶差、調整進度等,幫助學生掃除學習上或心理上的一些障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求達到學生的有效參與、積極參與。

(五)課外管理與實踐

教師每次批改作業,清查是否交齊,記錄每次學生的平時成績和表現;每週至少一次當面批改:對於學生一週作業情況作出評價。課下與學生多交流,關心學生的生活。如課外活動,參觀工廠、機房,介紹數學在各行中的應用,尤其是數學應用在各領域取得重大成果時,能夠使學生擴大視野,豐富知識,增進技能,從而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也可講一點數學史方面的知識,比如我國古代科學家的重大貢獻及在世界上的影響,也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大學生法制教育探究論文 篇二

《淺析大學生素質教育》

【摘 要】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作爲我國教育方針的重點,有着深厚的理論基礎和深刻的推行意義。大學生素質教育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實現途徑,他們之間有着緊密的相互促進關係。文章從大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大學生應具備的綜合素質、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實施途徑爲切入點、對上述問題展開方面進闡述,以求對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尋找更科學的規律和更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大學生;素質教育;實施途徑

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需要,隨着經濟時代的到來,過去傳統的專業型的人才,已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大學生除了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外,還應該具備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以及良好的協調能力、團隊精神、創新意識等。

一、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中必須解決的根本問題。大學生肩負這未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他們是國家的寶貴人才,是名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他們的素質如何不僅直接關係到現階段中華民族的素質,而且直接關係未來中華民族的素質,所以,對於大學生的素質的重要性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闡述。

(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需要有理想,有文化的綜合素質優秀的大學生。中過經歷幾代的共同努力有了今天的進步和發展,只有後來人繼續堅持不懈的努力,中國的未來纔會更加美好,中國要實現華名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需要一代代中華兒女爲之奮鬥。近年來我國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加,但是大學生數量增加的同時,還應該提高大學的教育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總之優秀的大學生。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

(二)進一步深化開放,準備各方的挑戰的中國需要大批素質優秀的大學生。國家的實力體現在綜合國立上,而綜合國力的基礎在人才,隨着全球經濟化速度的快速增加,各國相互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在這種環境中一個國家要想佔得優先權,就必須把人才的培養放到重要的位置。與此同時對於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必備的知識技能外,同時還要有過硬的文化及心理素質。大學生是我國寶貴的人力資源,堅持改革開放的中國需要培養和造就大批素質優秀的大學生。

(三)大學生的對於成才的期望和社會對於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反映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大學生成才大致分爲三個階段:學習期,創造其和成功期。大學階段的學習是學習期和創造期的過渡時期,是從青少年轉向成功的轉折期,這種轉變涉及到學生的內部成長和外部關懷,轉變的順利與否對於大學生良好綜合素質的形成有這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大學生應具備的綜合素質

(一)科學的思想素質。思想素質主要包括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不能把金錢作爲人生價值的唯一衡量手段,而應該把對他人及社會的貢獻作爲人生價值的尺度,同時要按照先集體後個人的思路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二)健康的心理素質。大學生畢業後進入工作崗位,必須面對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學會與他人相處就顯得非常重要,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具備溝通能力、合作能力、主動關心別人的意識。除此之外,一個綜合素質優秀的大學生,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主要包括一下三個方面:對自己的心理素質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心理素質體現的方面多種多樣,有些方面是強項,而有些方面可能是弱項,需要認識清楚;控制自己的情緒,把握自己的情緒是有效克服和提高心理素質的關鍵。最後是提高受挫力,大學生在進入社會後難免會遇到困難,但是適當的挫折不但有助於更好的認識自我,也能很好的培養心理素質。

(三)優良的道德素質。道德素質培養是大學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通過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大學生確定正確高尚的理想和品質,大學生只有確立社會主義道德觀念才能始自己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爲進入社會主義道德規範的軌道具有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

三、實施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途徑

究竟怎樣才能解決大學生存在的疑惑,使他們具有以上提出的各項素質要求,從而使自己在思想上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這就要求:

(一)轉變專業教育形式。學校在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應該轉變教育理念,注重人文教育,教師應提高人文教育的思想認識,對於傳統教育方式當中存在的功利主義等陋習應堅決的摒棄,在傳授專業領域知識的同時,適當的擴大知識面,使學生掌握和了解專業內容相關的更多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轉變教學方式加強素質教育。在傳統的教學方式當中,存在着填鴨式的死記硬背的方法,如果要全面的加強大學生的素質教育,這樣的教學方式就需要改變,素質教育要求適合大學生全面發展和並且與社會需求緊密接軌的教學內容,它旨在促進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因材施教,開發和引導學生的興趣和潛能。

(三)提高思想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作爲大學課程的必修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意義重大,它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此外學生通過該課程學習,可以瞭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研究成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對於大學生的教育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並且這項工作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工作,伴隨着社會的發展,人才的競爭會越演越烈。人才所需要具備的素質除了專業技能外,對於人的全面發展,包括思想、品德、修養的協調發展有了更明確更高的要求,只有將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融爲一體全面發展綜合素質,才能使大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成爲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吳柳。素質教育理論與基礎教育改革[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2] 齊愛朋。淺談大學生素質教育[J]。黑龍江大學學報,2008(09)。

[3] 張建榮。大學生素質教育問題淺析[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2008(02)。

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結構探究 篇三

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結構探究

作者/ 馬永紅

摘 要:隨着新課改的進行,我國的中職數學教育正邁入一個新的改革階段,除了要求對本學科的基本知識的掌握外,同時還要注重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問題。由於中職學生在入學時的起點較低,數學基礎又普遍較差,且中職的教學任務又很重,所以,如何能在課堂上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就成爲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結構探究 篇四

在中職學生的數學教育上,一直以來存在着一些問題,學生的起點低、課業重,再加上數學本身是一門比較枯燥的學科,以致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熱情不高,所以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願意認真聽講、主動去學習數學,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這個問題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本文將針對這些問題,從課堂教學結構方面入手進行探究,希望可以找到相應的解決之道。

一、當前中職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過於注重效率

這裏所說的效率,指的是投入與產出的比率,是更傾向於經濟效益的概念,即教師將教學內容進行量化,在同樣的時間內,教師投入多少對知識的有效教學時間,而學生在總的教學時間內又獲得了多少知識。對於這種效率的追求,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加註重學生知道了多少,而不是學生了解了多少又能夠應用多少。

簡單而刻板的灌輸式教學,讓學生對原本就枯燥無味的數學更沒有興趣,在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的情況下,學生更多的是被當作了一種接受知識的機器,就如同教師在電腦上輸入知識,而電腦接受並儲存這些知識一樣,此時的數學教學已完全忽視了學生作爲人的`需求。

2.教學的方式方法過於形式化

如今的中職數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法往往因循守舊,大都是按照傳統模式進行備課、授課,而教學內容也是隨着教學大綱亦步亦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完全制約了教師在教學上的潛能發展,這就造成了教師一直在忙、學生也一直在忙的假象,可是教師忙的沒有新意沒有激情,學生忙的沒有效率沒有收穫。

3.教學內容設置不合理

現在的中職數學教學內容,基本上與普通高校的教學內容相同,只是在學習內容的要求上沒有那麼嚴格。而這些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過於理論化,而且邏輯性也很強,這就使得原本就數學基礎不好的中職學生,在接觸到這樣的內容時很難接受,再加上教學內容與學生所學的專業課缺少實際的聯繫,讓學生在無從下手的同時也更加不重視對數學的學習。

二、課堂教學結構的革新

1.合理安排教學時間

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教師不能將全部的時間都用於自己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這樣的話一節課下來,教師講了很多也很累,而學生呢雖然聽的多,但是接受的少理解的就更少。所以在教學時間上,教師應該將一部分時間還給學生,即用一部分時間進行對教學內容的講述,然後留出一部分時間給學生進行提問和討論,讓學生可以參與到學習中來,而不是隻充當一個接受者。由於學生的課業較重,而中職學校重視的又是專業課,所以很少有學生會在下課後對所學過的數學內容進行思考和深入瞭解,所以教師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是很必要的,當堂學過的問題當堂解決,學生不但會因此而將知識掌握好,同時也會因爲有參與感而對數學的學習產生興趣。

2.整合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教師不能完全依照課本內容走,上文已經說過,中職學校的數學與專業課的關聯性不強,同時又過於枯燥乏味,學生對此沒有多少熱情。而要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整合,加強數學與專業課的關聯性,如,將數學中的分段函數問題與財會專業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問題聯繫到一起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白,數學的學習對於更好地學習專業課是有很大幫助的,從根本上讓學生對數學重視起來。

3.優化教學過程

針對教學模式過於傳統呆板的問題,教師應該對教學的過程進行優化。改變以往的純講述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如,上文提到的分段函數問題,可以創設一個情境將這個問題嵌入其中,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在問題中扮演不同角色,這樣不但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還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記住所學的知識。

綜上所述,對於我國中職數學教學水平如何提高這一問題,我們要多方面地去思考、去尋找原因,然後有針對性地找出解決方法。筆者對於問題的解決,是從課堂教學結構的革新這一方面進行考慮的,並在此根據個人經驗提出了一些並不是很成熟的想法,希望可以引起中職數學教育中同仁的重視,一同在課堂教學結構上找到一個突破口,真正地解決中職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作者單位 甘肅省高臺縣職業中專)

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之我見論文 篇五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就如何提高中職數學的教學質量、合理處理教材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多媒體在課堂中的運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通過這些方法,能夠切實提高中職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成績。

關鍵詞:中職數學;教學;質量

隨着社會的發展,數學的觸角幾乎伸向一切領域,各行各業都離不開數學。數學更是中職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基礎課,中職生數學基礎的好壞將影響到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從業後的知識運用與職業發展。但時常聽到職校教師嘆息:“中職生數學基礎差“中職生難教”,“對牛彈琴”等等,正因爲這一聲聲嘆息,降低了教師對學生的信心,甚至增強了學生的自卑感和厭學情緒。在這惡性循環下,教師逐漸減少了對學生的愛心和關心,學生也逐漸增加了對老師的牴觸情緒,從而導致課堂氣氛越來越沉悶,教學質量越來越差。那麼如何改變這種局面,作爲教師的我們首先能做的就是儘量讓數學課堂活起來,變得生機盎然,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現我結合多年職教教學經驗,嘗試從以下幾方面着手進行探討。

一、中職數學的課堂教學既要有科學性,又要有特色性

中職數學的課堂教學一般來說遵循兩條原則。一是有利於啓發學生思維,二是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首先要了解學生,關注學生真實的思維世界,並在此基礎上想方設法地去推動學生的有效學習,纔是真正有意義的教與學。要啓發學生思維,先要知道學生的數學思維類型,要啓迪學生思維。掌握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而對於教材內容多數是邏輯上分散的數學定義和公理等用自學輔導法較爲適宜,並且大聲誦讀,勾勒出要點:對於教材中的一般公式、定理等採用問題探索法較好,並且把公式抄寫至少兩遍,即從左到右,再從右到左。教師克服了單調教學,提高了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和行爲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要對課上學生的表現做出準確評估,要多找學生的閃光點,以表揚爲主。批評爲輔。中職學生中的大部分在國中對數學就信心盡失,到中職需要數學教師幫助學生重拾信心。課堂給教師和學生雙方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教師對大聲回答問題的學生要讚賞,回答正確的學生及時表揚,回答錯誤及時糾正;鼓勵膽小的學生答題,練其膽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二、引導學生培養自學能力

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但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應從閱讀開始。教師必須從示範做起,對課文內容逐句、逐段領讀、解釋,對重要的教學名詞、術語,關鍵的語句、重要的字眼要重複讀,並指出記憶的方法,同時還要標上自己約定的符號標記。對於例題,讓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審題意,確定最佳解題方法。在初步形成看書習慣之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在重點、難點和易錯處列出閱讀提綱,設置思考題,讓學生帶着問題縱向深入和橫向拓展地閱讀數學課外材料,還可利用課外活動小組,組織交流,相互啓發,促使學生再次閱讀,尋找答案,彌補自己先前閱讀時的'疏漏,從而進一步順應和同化知識,提高閱讀水平和層次,形成閱讀——討論——再閱讀的良性循環。

三、合理整合數學內容

雖然教學大綱規定了中職生數學學習應達到一定的目的要求,但筆者認爲,中職學校數學教學要按專業、學生基礎有所側重地教學。中職學校數學教學要樹立“實用主義”和“爲專業課服務”的思想,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專業要求合理整合教學內容,對數學概念的教學方面要輕“形式”重“意義”,避免使學生陷入枯燥的形式學習中。如函數的概念,學生在國中已經學到了函數的概念,到了中職階段,學了集合理論後,要求用集合觀點來研究函數的概念,但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此難以理解。筆者認爲這時不要強求用集合觀點去定義函數。而仍沿用原來的定義,這樣不至於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但同時,對一些基礎稍好的學生,引導他們去探尋集合觀點下如何理解函數概念。

四、多媒體在課堂中的運用

新時期,要求我們教師在對多媒體教學的探索和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的學習。將傳統的教學手段與現代技術相結合,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先進的教學手段不應該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板書、語言描繪、手段比畫、實物展示等傳統做法仍然是可行的。只有教師和多媒體兩方面的優勢都發揮出來,才能達到一種完美的結合。如二次函數圖像的變換是函數教學的一個難點。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只能通過形象的語言描述,學生通過死記硬背進行大量強化訓練。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改變了這種局面。首先,利用幾何畫板製作函數y=ax2(a≠0)的圖像,利用滑塊工具作出參數a,得到y=ax2(a≠0)的圖像,根據a的取值不同,得到不同的圖像,從而直觀地得到a與圖像開口方向與大小的關係。其次,利用幾何畫板做y=a(x+h)2 +k(a≠O)的圖像,再根據a、h、k的不同值,總結圖像的特徵。最後,引導學生總結圖像的變換規律,並研究一般情況下函數y= ax2+bx+c(a#0)的圖像與性質。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靈活、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其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精彩。

五、合理設計作業

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就讀中職學校的學生多數數學基礎差,因此,在佈置作業時,不要注重作業“量”而應注重“質”。所以要努力提高作業質量,精心設計、佈置一些典型性的作業題,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事半功倍的練習效果。如教《數列》一章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課餘時間從銀行的存貸問題人手,根據自己家存款和貸款的多少計算幾年後應取款或還款的金額。這樣,既聯繫了實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強烈求知慾和極大的興趣,又鍛鍊了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斷摸索新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程序,以適應新時期職業教育的較高要求,本文僅是教學中的幾點體會,就教於廣大教師,以便在教學工作中進一步改進、完善。

中職“電學”課堂教學論文 篇六

摘要:“電學”作爲中職學校中相關專業所開設的基礎性學科,由於受傳統教學觀念及課程自身特點的限制,常常表現出定位不準、理論脫離實踐、缺乏時效性等問題。文章認爲,從提效角度來看,建立應用導向的教學理念,搭建好理論與實踐聯繫的平臺,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提效的關鍵之舉。

關鍵詞:中職;電學;課堂教學“電學”

是中職教育系列中相關專業的一門基礎性學科,本課程通過對電學基本現象的觀察與分析,識別電學現象背後的原理,並能夠進行基本的操作與分析計算,進而形成相應的電學知識與實驗素養,以爲相關專業知識的系統建構奠定基礎,並在其中形成科學合理的邏輯思維能力。從當前實際來看,儘管在教學中強調改革意識,強調面向學生職業素養提升需要的教學理念,但由於種種條件限制,“電學”教學仍然一定程度上停留在缺乏與職業目標的聯繫、忽視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水平上,“電學”教學與中職學校就業導向的辦學目標之間還存在一定的距離。而要縮短這個距離,提高“電學”課程教學的水平,筆者認爲需要認真分析當前中職“電學”課堂教學的現狀,並尋找能夠真正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途徑。

有關法制教育的論文 篇七

《論高校的法制教育》

摘要: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而作爲培養國家後備人才的重要基地的高校,大學生法律素質偏低,高校對法制教育不重視,以及教育模式教學方式滯後等問題的存在,導致了的高校法制教育的滯後,直接影響到了我國法治化的速度與實效,因此,必須採取科學的途徑予以改進。本文針對上述問題,認爲提升高校法制教育應從下面幾方面着手: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高校重視與改進法制教育;建立多樣化、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組織社會實踐,堅持校內校外教育相結合。

關鍵詞:高校法制教育改進途徑依法治國

作者簡介:張燕娥,河北省滄州師範學院社科部。

高校是我國培育人才的重要搖籃,其法制教育效果直接關係到國家依法治國方略的實現與社會的長治久安。認真研究高校的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努力探尋高校法制教育的改進途徑,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當前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1、高校大學生法律素質普遍偏低。一方面,大學生沒有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受“以權謀私”、“權大於法”等社會不正風氣的影響,他們認爲法律只是一個擺設,缺少將現實當中的糾紛與爭議訴諸法律的意識,往往是通過“拳頭”、“強權”等個人手段來解決問題。而且,很多學生認爲,不違法犯罪就不用與法律打交道,不必學習法律知識。另一方面,功利主義心態的影響導致大學生“無閒暇”顧及法律學習。當前激烈的社會競爭環境下,大學生只重視外語、計算機等專業的學習,而忽略人文教育包括法律素質的提高。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大學生違法犯罪現象的增多,也缺少基本的維權意識。

2、高校對法制教育重視度不足。高校尤其是非政法類院校對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應有的認識,一些院校對非法學專業的學生的法制教育與我們的教育目標相差甚遠。目前,大多數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法律基礎課。而法律基礎課教材的編者常常不是法律專業的學者,知識陳舊,內容膚淺。授課老師很多也都是非法律專業出身,不能及時更新法律知識,瞭解立法動態和司法實踐,導致學生課堂上很難學到對生活有用的法律知識,無法提高他們學習法律的積極性。一些學校雖然開設了選修課,但教授內容與方式具有極大的隨意性,學習不繫統,也難以滿足學生對法律知識的需求。而在開設法律專業教學中,也只是盲目擴大學校規模,沒有注重質量,在法學方面師資力量沒能跟上的情況下,僅僅通過從其他專業抽取教師頂替進行補救。

3、法制教育模式、教學方法滯後。當前的一些高校的法制教育,仍然侷限在傳統的教育模式,實行單一的課堂灌輸與填鴨教學,而且偏重於法律理論知識的學習,並未將實踐教學作爲重要環節來抓。很多學生也僅僅將法制學習當做一項任務來應付,以拿到學分爲目的。長期以往,便導致了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膚淺化和表面化。

二、改進高校法制教育的途徑

上述因素的制約,使得我國的高校法制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我們應該結合法制教育的目的和我國國情,運用多渠道、多途徑,並結合大學生的自身特點來制定對策。筆者認爲,應當通過一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1、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首先,應轉變大學生對法律不重視的思想,幫助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高校應該通過法制教育讓學生們明白,學習法律,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是作爲現代人必備的素質。其次,要培養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開闢多種渠道讓大學生學法、知法、懂法、守法,在校園形成一種學法、守法、用法的熱潮。注意培養學生的法制觀念、權義(義務)意識、以及程序意識。遇遇侵權糾紛之時敢於、善於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此外,還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法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權大於法”“人治”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於國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一項長期的基本目標,讓大學生認識到黨和國家在推進法制化建設進程中的決心。國家的法制建設的主流是好的,不良現象只是少數,增強學生對國家法制建設目標完成的信心。

2、高校應重視和改進法律教學。高校對法律教學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法制教育的成功與否,因此,必須加強法制教育的重視。首先,高校應當不斷對現有的教育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加大對法制教育的投入力度,突出法律教學的地位。要切實加強法律教學,規範化、科學化,豐富教學內容,做到與時俱進。改革法律基礎課,選取新版的、實用性強的教材,另外引用當時發生的新聞熱點案例,從法律角度進行分析,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講解。而針對非法學專業學生開設的選修課,應該由資歷較高的教授進行授課,以便能將法律精髓內容深入淺出,達到事倍功倍的效果,也更能吸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授課內容還應報本學院備案,可以增強教師的責任心,也利於提高課程的系統性。其次,增強師資力量。高校應該引進法學碩士博士進入課堂,加快師資專業化的步伐,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杜絕非法律教師講授律法情況的出現。除此之外還應當邀請司法界經驗豐富、理論功底深厚的律師與法官來擔任學生們的校外教師,利用他們豐富的法律工作經驗,豐富大學的法律教學。

3、建立豐富多樣、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首先,利用網絡、多媒體,拓展教學方式。要採取多種形式組織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逐步以案例的警示與討論替代單純的法條解讀與講解應當以大量的發生在學生們日程生活中的案例與事物爲法律解讀的對象,是學生們感知到法律與自己息息相關,以便更好解讀法律現象,也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網絡上的各種法律資源開展生動活潑的法律教學。現在的“80”“90”後生活的當代,網絡已經充斥着生活的各個方面,他們已經充分的適應並接受了新科技革命帶來的成果及其造成的變化,針對這一特點,可以通過網絡整合更多的優勢資源,開闢更爲高效的普法渠道,比如建立專門的大學生普法網站,以充分利用網絡手段來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並且,所選用的法制材料和表現形式應當充分考慮到現代大學生的特點與心理需求,以利於他們更好地吸收消化知識。

其次,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實際和人們的生活實際,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效果。通過法制講座、法制宣傳教育專題影片、法律知識和案例展覽,來將理論和實際有機結合起來,能讓學生很直觀地將書本所學的理論知識結合生活實際,從而達到提高教育的效果。另外,這種生動而形象的活動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使他們在輕鬆而活躍的氛圍中學習到法律知識。有條件的高校,還應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到模擬法庭,讓其參與到法庭的不同角色扮演,法官、辯護人、書記員、當事人等,親身去理解法律的運用,熟悉法律程序,從而提高對法律的認知程度。

4、組織社會實踐,堅持校內與校外教育相結合。要讓學生真正地感受依法治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校園一隅是無法做到的,必須堅持與校外的社會實踐相結合。高校應該爲學生聯繫固定的實踐基地,與法院、檢察院等司法、執法機關簽訂合作協議,將其建設成長期性的教育基地,定期組織學生親身實踐,參與到具體案件的起訴、審判當中,更加理解法律的真諦與威嚴,提高對依法治國的認識。組織學生到監獄和勞教場所去調查研究,通過現實的教訓來達到教育效果。除此之外,還應組織學生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到偏遠落後地區去宣傳法律,運用所學法律知識爲當地人們提供法律援助。“書到用時方恨少”,只有通過運用,學生才能感受到所學知識的缺漏。這有利於培養大學生使命感的同時,意識到學習法律知識的緊迫感。

總之,加強高校法制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而迫切的問題,我們應當站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來對待它,需要引起學校的重視,運用多途徑進行改進,爲國家依法治國方略實現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黃瑞春。論大學生法制教育的現狀和途徑。固原師專學報。2009(5)。

[2]陳慧敏。論大學生法制教育有效性的制約因素和提升途徑。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05(5)。

[3]張麗平。重視增強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前沿。2005(7)。

[4]孫力。論大學生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建議。科技創新導報。2005(19)。

[5]徐媛,楊瑾。遷徙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與改善途徑。科技教育論壇。2005(24)。

[6]張學凡。論大學生法制教育。資訊科技。2007(32)。

中職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究 篇八

中職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究

摘要: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系統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係是交互主體性的夥伴關係,教學過程既不是單純的學生,也不是單純的教師。教師和學生是教或學的中心人物,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主體;師生關係;教學模式;教法

如何改進和優化數學的課堂教學,是我們數學教師必須研究的一個課題。本文結合筆者多年教學實際,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改進和優化數學的課堂教學,即從改進師生關係、改變教學形式、變抽象爲生動、改善數學教學雙邊活動、課後練習因材而備五點談談對職高數學課堂教學探討與建議。

一、改進師生關係,使學生成爲主體

中外教育史上的許多的教學方法,有的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有的則帶有濃厚的學生中心主義的色彩,而現代教學方法既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肯定教師的主導作用,不難看出在傳統教學中教學溝通的形式是制度化了的形式:以教師爲中心。教師與學生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而是指導與被指導、命令與服從的關係,這種關係滲透着教師的權威,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其實學生纔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更是一個好的合作者。教學活動的教與學不僅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一對一的關係,也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教師與學生羣體之間的關係、學生與學生羣體之間的關係等多重的網狀關係,而教學就是在這種網狀關係中進行的。現實的教學分析表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係是交互主體性的夥伴關係,師生是二位一體的,師生的活動是相互聯繫、相互配合的。怎樣改進師生之間的關係,使學生真正成爲教學中的主體呢?筆者認爲要注意以下三點。

(1)以平等的身份同學生交往

平等的師生關係是教師與學生交往的前提,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沒有良好的數學教學,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都具有獨立人格價值,兩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如果師生人際關係中普遍存在着教師中心主義和管理主義,將嚴重剝奪學生的自主權,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摧殘學生的自信心,由此將導致學生對教師的怨恨和牴觸情緒,師生關係將經常處於衝突和對立之中。改變師生關係因此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視。通過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是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讓學生體會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對教學而言交往意味着對話,意味着參與,意味着相互建構;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態的開放,個性的張顯;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是一種分享理解。

(2)改進評價方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數學大綱要求“對教學的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評價的目的是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良好的評價方法能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既重視學生在評定中的個性化,還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倡導讓學生在評定中學會合作與交流,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是多樣化的。”這要求教師必須因材施教,也是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的有效的途徑,“學生的`個體差異表現爲認識方式與思維策略的不同,以及認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教師要及時瞭解並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教學中要鼓勵與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不同的水平。特別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關照與幫助,要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嘗試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要及時地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要用放大鏡去看這些所謂的“差生”的優點,對出現的錯誤不能一棒子打死,而應該耐心地引導他們分析其產生的原因,並鼓勵他們自

己去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改善數學教學雙邊活動

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是相互聯繫着的師生活動方式的結合體。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的關鍵是教師把握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度,保證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思維參與度,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保持高水平的思維活動,傳統的教學往往是一支粉筆和一張講臺,基本上是老師講,學生聽,很少有教學雙邊活動進行,而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活動中一方面能充分展示他們的才能;另一方面能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學習。教師應當將教師講授與學生嘗試相結合,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如何發現問題、如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等方面的引導上,學生則需要通過獨立思考和嘗試活動,具體實施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纔是數學學習的真正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三、聯繫實際,變抽象爲生動

由於數學教學歷來存在嚴重脫離實際的弊病,只有少數的應用問題是聯繫實際的,從來讓許多的學生總認爲數學是很抽象、很深奧的學問(特別是立體幾何),不是一般人能學好的,需要把課本上所有的結論統統背熟,然後模仿例題做習題、再做習題。死記硬背加題海戰術。還認爲數學課是充滿了定義、定理、圖形和符號等,“冷冰冰”的,其實數學是很生動的,只要老師在學習中呈現一個實際問題或是一種生活現象,讓同學們認識到數學來源於生活,讓數學中每一個新的知識點,都是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建立起來的,爲了解決實際問題而提出一些方法和策略,抽去這些方法和策略的實際背景,就形成了數學模型,

例如在學習排列與組合問題時,老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出這樣的一道思考題,開拓學生的視野:

深圳福利獎券是35個號碼選7個號碼,每注2元,去年下半年連續有多期沒有人中一等獎,獎金累計已經達到近萬,某一位投機分子想:“如果我把獎券中獎的可能性全都購買下來,一定能獲得一等獎。”請你想一想,這位投機分子能否得逞?他必須投入多少資金?

這樣一些貼近生活和社會實際的問題,引起了學生的極大的學習興趣。數學總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學會了數學,就學會了思維,學會了思維就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中職“電學”課堂教學論文 篇九

“電學”是中職學校電子電工相關專業的基礎性課程,同時也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其對學生的電學知識基礎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時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從宏觀角度來看,傳統的“電學”課堂教學更多地以知識系統構建爲主要目標,以一定量的習題訓練作爲鞏固知識結構、形成解題能力的主要途徑。這樣的教學從電學知識系統的構建來看,沒有什麼問題,但從教學效果角度來評價,尤其是從中職學校辦學定位的角度來衡量,就存在着一些不足。1.1“電學”課程實際教學的定位不準“電學”作爲一門課程,其教學的目標是什麼?這恐怕不是太多同行思考的問題,通常是有什麼樣的內容就教什麼樣的內容。但在職業教學的視野下,筆者認爲需要關注一門課程自身的定位,這樣才能尋找到準確的教學起點。電學作爲物理學中最重要也是邏輯性最強的知識之一,筆者認爲其教學定位應當確定在:(1)知識基礎的鞏固,這是常規要求,不贅述;(2)邏輯思維的能力培養,這種能力需要建立在學生的職業需要上,也就是“電學”課程相關專業的學生將來在工作中都是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這種能力在“電學”的學習中就需要高度重視,通常還需要作爲教學的主線之一;(3)拓展學生的視野,這是一個容易忽視的教學目標定位,縱觀“電學”發展史,可以發現“電學”總是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也總能引領科學技術發展的潮流,比如當前最流行的VR技術,就與“電學”高度相關。跟蹤最新“電學”發展(不僅是技術,也包括設計理念)應當成爲中職“電學”課堂上的一道風景。1.2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銜接性不強對於不少中職學校而言,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電學理論的構建與實踐之間常常脫節;而這一現象如果疊加上教師不夠先進的教學理念,那學生在“電學”課堂上所能獲得的可能就是一堆抽象的電學符號與公式,難以真正體驗到電學原本具有的一種有形的力量,其實這就是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銜接性出現了問題。“電學”實踐性項目較多,既有課程自身的實驗,也有職業需要下的實訓等,充分利用好這些平臺,真正從“雙師型”的職業化取向出發,纔可以爲學生的“電學”學習奠定好理論與實踐基礎。1.3課堂上“電學”知識缺乏時效性由於傳統教學中以本爲本的思路和教師自身知識結構更新意識不強,很多時候“電學”的教學都容易囿於教材而無法得到有效突破,因此學生所能學到的“電學”知識永遠是書本上的知識,而純粹教材知識所構建的“電學”體系肯定是缺乏時效性的。這種缺失容易導致學生一直在相對較低的系統水平中徘徊,不利於建立一種追求時效的學習視角,不利於學生學習品質的形成。分析這些不足,是爲了讓當前中職“電學”課程的'教學能夠更好地適應學生就業的需要,能夠更好地適應中職學校自身的辦學定位。基於這樣的思考,筆者進行了“電學”課堂教學提效途徑的相關探究。

2“電學”課堂教學提效途徑探究

提效當然是指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提效只有放到一定語境下才有意義,對於“電學”教學而言,課堂教學的提效途徑放在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升需要視角下,纔有了進一步探究的意義。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總是時刻考慮學生的職業素養對“電學”課程的教學到底有着什麼樣的需要,這種需要又對課堂教學提出什麼樣的要求,這種要求又需要通過什麼樣的策略才能在課堂上得到滿足,這種滿足是不是真正符合學生的需要。如此一系列問題的提出,使得所探究到的“電學”課堂教學提效途徑能夠得到理論與實踐上的雙重保障,也是在這樣的探究過程中,筆者總結出如下3條提效途徑。2.1建立應用導向的教學理念中職學校自然要建立一種基於就業需要的教學導向,這種就業需要體現在學科教學中,應當是一種鮮明的應用意識。在中職學校的教學定位之下,“學以致用”應當成爲長期堅持的學科教學導向。在“電學”課程教學中,“教”的內容是從基本電學概念出發,進一步構建電學規律;而“用”不僅僅是用這些知識去做課本上羅列的實驗,也要基於當前產業對“電學”提出的要求,進行一些超越課本的實踐。2.2建立方式多樣的實踐平臺實踐是形成應用能力的關鍵,如上一點所強調的學以致用,用是需要平臺的,這個平臺可以是“電學”課程的實驗平臺,更應當是職業素養提升需要下的實訓、實習的平臺。作爲“電學”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在實訓、實習過程中的表現,並思考“電學”課堂教學可以在提升學生實訓、實習水平中發揮什麼作用。這樣的思考,常常可以讓“電學”教學走出書本,走向學生職業素養提升的需要。2.3培養學生較強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是支撐學生職業素養的關鍵因素,“電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最好學科之一,利用“電學”自身的邏輯性去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並在應用中鞏固這種能力,可以讓學生獲得支撐職業素養最重要的能力因素。另外,要高度重視電學概念的形成教學,尤其是當今一些新穎電學概念的教學,因爲這種教學往往對學生創新概念有着極大的幫助,而這又是學生在就業當中特別需要的一種能力,也是由普通藍領走向高級藍領的重要影響因素。從應用角度來看,當前社會缺乏高級藍領,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誕生這些藍領的搖籃———中職學校,沒有真正藉助於課堂這個最重要的平臺進行創新教學的緣故。

3就業導向下的“電學”課堂教學

針對學生的“電學”學科學習需要與職業素養的培養需要,筆者總結自己的探究過程,認爲最重要的一個結論還是“電學”課堂教學要建立就業導向的理念。就業導向是應用導向的更宏觀的描述,“電學”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課堂教學結果的評價等環節中,如果能夠堅持以就業爲導向,從學生就業之後所需要的職業素養角度審視自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過程,那就可以尋找到“電學”學科學習的最有效的推動力,同時也就完成了中職學校視域下“電學”學科教學的最準確的定位。事實證明,建立了就業導向的“電學”學科教學視角,並真正從以上所論述的3個角度去努力,就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從而讓“電學”在中職學校的教學中彰顯出獨有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