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清華大學教授老師開學典禮演講詞精品多篇

清華大學教授老師開學典禮演講詞精品多篇

清華大學校長在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篇一

同學們,早上好,

自從中國有了考試,千百年來,從考場走出來的勝利者都有着同樣的心情:“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自從中國有了學校,千百年來,老師都喜歡招收品學兼優的學生:“擇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樂乎?”。

你們選擇了北郵,北郵挑選了你們,於是就有了今天這個開學典禮,我們大家是不是應該用掌聲來慶賀彼此的滿意和高興呢?(熱烈掌聲)

有人說中國現今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如果從入學人數比例來說,這個說法不無道理。

畢竟,全國只有 10 %左右的同齡人有幸取得接受高等教育的資格。如果統計全國重點大學的入學百分比那就更小。但是,“精英教育”的真正含義應該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的精英。

北郵新生切不可以爲“考上大學就算精英”。

要知道,大學聯考的考場上比試測驗的僅僅是一部分課堂知識,充其量還附加了一點學習能力的檢查。而對青年的全面評價,應當是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綜合。說一個青年算不算精英,要看他畢業後承擔的社會責任和對社會的實際貢獻。

北郵 46 年校史上,培養了成千上萬的科學家、教授、政府官員、成功的企業家、優秀的工程師和許多不同崗位的先進分子,他們真正稱得上是社會的精英。另一方面,北郵每年也有個把不求上進的學生慘遭淘汰。面對後悔的眼淚,校長和教師愛莫能助,因爲國家有限的教育資源應該、也只能奉獻給全力以赴的學生。

一個嚴肅的問題是,既然當初都是百裏挑一的高分考生,那麼究竟是什麼決定一個學生在大學時代的沉浮?我想,是目標,是動機。

大學聯考指揮棒是把雙刃劍,在引導大家努力學習的同時,也把一些學生引向爲考試而學、爲升學而學的誤區。假如,進了大學後就以爲大功告成,於是失去目標、缺乏動機,那麼,沉淪也就開始了。

新世紀的北郵學生,目標應該明確,那就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爲人。用英文講就是 Learning to know, Learning to do and Learning to be.

學會認知,不僅要重視分類的系統化知識的獲取,而且要學會掌握認知的手段。學會認知,不僅通過考試,取得學分,而且應該有意識地培養思維能力。學會認知,不僅要深入學習本專業、本學科,而且要廣泛涉獵其它領域。應該瞭解,在邊緣、在交叉點,有着廣闊的探索空間。

學會做事,就要理解現代社會越來越注重能力,而不是資歷。不僅要有專業知識,更應該具備應用專業知識的能力。學會做事,不僅要有考場上回答試題的理論分析能力,還應該具備將理論運用於實踐的能力。學會做事,不僅要在畢業後具備從事專業工作的能力,而且還應該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學會做事,還要求我們培養協作能力、交際能力和管理能力。

學會爲人,就是要使個人素質日臻完善,讓品格豐富多采,要培養自己無論在社會、還是在學校、單位、家庭,都成爲一名優秀的成員,來承擔各種各樣不同的責任。

學會爲人,就是要深入瞭解人類的多樣性,學會認識自己,發現他人。就是要理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羣體有着不同文化和習俗,學會共同生活併爲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同學們,學校和社會爲每個大學生準備的條件都是同等的。每個大學生參與社會、參與實踐的機會都是均等的。作爲學生,作爲公民,每個大學生在學校和社會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一個大學生畢業時以怎樣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面向社會,全在於自己的努力和奮鬥。

用生命中最爲寶貴的青春時光,在北郵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爲人,於是畢業的時候你們可以自信地說一句:“成爲社會精英,我,已經作好了準備”。我想,這應該就是到北京郵電大學來學習的動機。

謝謝大家。(熱烈掌聲)

清華大學教授老師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新入學的師弟師妹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於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博士研究生趙璞。今天,美麗的清華園又迎來了6000多名“清小研”。站在這裏,我不由得想起五年前自己報到時的樣子,那時候新生報到還不能自行上傳ic卡的照片,於是那天凌亂的髮型便永遠定格在我的學生證上,成爲我心中永遠的痛。

不管大家手中ic卡上的照片是否經過了p圖軟件的加工處理,在拿到這張卡的一刻,我們的人生從此將與清華結緣。在這裏,我代表全體在校研究生,向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五年前,我也和你們中的很多人一樣,第一次走進綜體,坐在某一個角落等待着我在清華的第一堂課。今天,我想就自己在這裏學習生活的幾點體會,與大家一同分享。

我體會,清華爲我們搭建了自由交流的平臺。我曾經讀到過一篇心理學的實證研究,作者發現很多分子生物學領域的重大研究突破,並非來自於科學家在顯微鏡下埋頭苦幹時的“頓悟”,而是產生在不同項目組的研究人員每週的科研討論會上,足見良好的交流環境對我們從事科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在清華園裏,食堂的餐桌、宿舍的三角屋、荷塘旁的咖啡館、甚至情人坡的草坪,都可以成爲我們與老師、同學們自由交流、碰撞思想的場所。

在清華,如果你想要探究大數據的應用價值,你可以隨時隨地發起一場專題微沙龍,邀請計算機系的同學共同參與討論;在清華,如果你是一名徹頭徹尾的工科男博士,卻想探討中國a股底在何處,路在何方,你可以有機會與諾獎大師直面對話。

在清華,如果你希望爲自己的研究生生涯抹上一縷國際化的色彩,各類國際交流支持項目將幫助我們實現在海外研修的願望。因此,我建議大家在校期間,充分利用清華提供的各類平臺資源,抓住每一個可能的學科內、跨學科、國際化的交流機會,拓展自己的視野。

我體會,清華爲我們營造了追隨榜樣,形塑習慣的氛圍。去年的畢業生代表張如範師兄,在學期間包攬了“學術新秀”和特等獎學金這兩項研究生最高學術榮譽。榮譽的背後,是他堅持每週都寫下自己近期的科研成果和錯漏,畢業時他的筆記已經有十幾本之多。

特等獎學金獲得者祖充,每天早上都堅持花至少半個小時的時間閱讀本領域最前沿的研究,幾年下來從未間斷。

其實在清華,這些優秀的習慣並不獨屬於這些在同學們眼中“神一般的存在”:每晚在紫操上我們總能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他們堅持每晚從實驗室回來都要跑上3000米再睡覺;每個工作日的早上我們會發現大師兄總是第一個到實驗室,檢查大家昨晚的實驗數據;即使在每年最熱鬧喧天的校慶日,我們發現還是很難在老館搶到一個座位,那裏靜悄悄的只能聽到同學翻書時的沙沙聲。

這些簡單的習慣匯聚成榜樣的力量,共同組成了清華人的精神特質,而這種精神特質也在傳承中不斷激勵着我們前行。

我體會,清華爲我們創造了跨越知識邊界的環境。去年化學系的張希院士在給研究生新生的入學第一課上說過,要做到“心中有科學,眼中無學科”。作爲研究生我們的任務是創造知識,而這種創造往往需要建立在對已有知識廣泛涉獵的基礎之上。

錢鍾書先生在清華讀書時,曾發出過“掃平清華圖書館”的誓言。今天,清華這座校園所承載的知識容量不止體現在豐厚的藏書,更體現在爲我們突破知識邊界,探索嶄新領域,提供了開放、包容、多元的教育環境。

比如,選修一門創新創業課程,你便有機會和來自於不同專業的同學組成創業團隊,利用一個學期的時間,經歷將腦海中的粗淺想法轉化成實體產品的全過程。

比如,參加一次到西南邊陲的社會實踐,感受鄉土中國的魅力與文化,豐富自己對國情的深刻理解;再比如,當自己的研究遭遇跨專業知識缺乏的瓶頸時,嘗試預約真人圖書館中藏有的100多位各專業名師資源,他們將幫助我們打開通往研究的另一扇門。

同學們,清華足夠大,這裏爲我們追求真理、實現夢想提供了優越的環境。這片環境是百年清華人,在奮鬥和實踐中一點一滴、不斷積澱中形成的。它代表着這個園子的歷史、精神和傳統。從今天開始,你們將成爲這片優越環境的受益者,更是這片環境的維護者和創造者。

衷心地希望大家在清華收穫真知、結交摯友,在追尋理想的道路上,邁出更堅實的一步!

謝謝大家!

清華大學教授老師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三

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非常高興能在這裏見到大家,歡迎各位來自五湖四海的優秀學子成爲園的新主人。在此我代表全體教師承諾,將恪盡爲人師者在“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中的職責,以自己的全部知識和熱情助推每一位同學的成長成才,不辜負“半國英才聚”的重託,並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也向同學們學習,與大家共同進步。

看到大家,我不由想起十五年前自己參加開學典禮時,初入園的激動;想起作爲輔導員迎來上一個五字班時,他們意氣風發的笑臉;更想起在參加招生宣傳的過程中,聽到的很多同學,也包括今天在座的一些同學,向我講述的他們的夢,以及當時他們眼中閃耀的光芒。正如錄取通知書上所寫的,“,是你一生的驕傲”。夢圓,是對大家過去幾年中追求卓越、不懈努力的最好褒獎。這一刻你有理由爲自己而驕傲,並得到我們最衷心的祝賀。

一個夢想的達成,也意味着另一個更遠大征程的啓航。如何由一名xx大學的新生,真正成長爲“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xx人”,是大家需要用未來四年,甚至更長時間來回答的問題。這裏我有兩點體會與大家交流。

第一,是積極面對挫折的挑戰,並在戰勝挫折的過程中成長。你可能正在憧憬着大學生活很多美好的第一次,但也將會和另外一些第一次不期而遇。你可能第一次遇到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的狀況,第一次發現“學霸”的稱號似乎正在離開自己,第一次身邊有這麼多明明可以靠智商吃飯,卻偏偏還那麼努力的小夥伴,自己好像在哪方面都比不上他們,甚至,你可能會遭遇人生中的第一次不及格。如何應對這些不如意甚至挫折,是你很快將要面臨的考驗,並很有可能成爲決定你的大學生活是走向新的輝煌還是最終陷於沉淪的分水嶺。

同學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當這些挫折真正來臨時,無須恐慌,這幾乎是每一個xx人必須經歷的一課;也不必沮喪,它其實向你指明瞭突破原有極限,再次得到跨越式提升的方向;更不要一蹶不振、就此甘於平庸,而應始終以“自強不息”的校訓精神自勉,不忘追求卓越的初心。所謂“卓越”,並不簡單等同於成績或排名,最重要的是不畏懼任何困難、競爭和挫敗,竭盡全部心智和努力,不斷超越自我。只要做到這點,你就始終可以像今天這樣,坦然並自豪的爲自己喝彩。同時,在戰術層面上,也提醒大家有意識的去體會大學階段知識和教學的特點,儘快形成新的學習方法和習慣,特別是希望大家能勇於求助,善於發問。每一位老師都將盡自己所能幫助大家。

第二,是樹立明確的目標,選擇自己的人生方向。朱熹說過“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無着力處”。同學需要避免的恰恰是善於記書、精義,卻忽視了志在何方。如果說今年六月之前你的目標聚焦於大學聯考,那麼身處之後,又應該爲了什麼目標而學習,爲了什麼理想而努力?這絕不是什麼遙遠甚至虛無的問題。只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尤其是通過你自己的深入思考後自主選擇的目標,才能真正成爲推動你主動學習、深入鑽研、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而要做出這樣的選擇,除了“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臺、成大事業”的抱負和擔當外,還需要注意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所在,由此明晰自己的人生規劃。

今年寒假我和高中母校的學弟學妹們交流,他們問我在最自豪的一件事是什麼。我的回答是在求學期間根據自己的思考做出了一系列選擇,並最終決定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大一學年末專業分流,我從有悠久歷史的土木工程系,來到了成立不久的建設管理系;大四又選擇了房地產經濟學作爲自己的研究方向,完成了從工學到管理學再到經濟學的轉變;20xx年博士畢業時,房地產已經是當時最炙手可熱的行業,我卻選擇以學術研究作爲自己的職業方向,立志於爲這個紛繁複雜的市場增加理性的力量。這些選擇在當時看來都有點“非主流”,但每一次我都堅信這不僅是國家和社會所需要的,也是自己喜歡的、擅長的。也正因爲此,才能在努力的過程中始終甘之如飴。至於社會上討論的所謂“熱門”專業等等,我覺得反而不必看得太重。無論哪個專業,我們瞄準的都是其中最頂尖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這就決定了任何一個領域都有足夠的空間成爲我們的舞臺。xx人應當有這樣的眼界和自信。

同學們,精彩紛呈的大學生活已經向大家拉開帷幕,園提供的無限可能正在等待你的探索。期盼着大家以初爲xx人的自豪作爲新的起點,在挫折中成長,追求理想不斷前行。今天,你因爲成爲一員,而擁有一生的驕傲;明天,相信也終將因爲自己卓越的成就和傑出的貢獻,而成爲驕傲!

謝謝大家!

清華大學教授老師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四

親愛的同學們:

在清華剛剛歡度百年華誕之後,你們作爲清華跨入新百年的第一屆本科生,即將開始大學學習生活。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剛剛入學的全體新同學,表示衷心的祝賀和熱烈的歡迎!同時,也向培育同學們成長的中國小老師和信任清華、支持清華的各位家長,表示親切的問候和誠摯的敬意!

今年入學的本科新生共有3300餘人,來自全國近1200所中學,其中女生超過了三分之一。你們當中,既有在大學聯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習尖子,也有在學科競賽和發明大賽中獲獎的創新能手;既有全面發展、熱心公益的“人氣之星”,也有樂觀向上、品格堅毅的自強學子。

水木清華,鍾靈毓秀。從今天起,同學們正式成爲了“清華人”。一個世紀以來,一代代清華人秉承“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優良傳統,恪守“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於言”的校風和“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弘揚“人文日新”的精神,爲國家和社會作出了突出貢獻。在座的很多同學在走進清華園之前,已經對百年清華的精神傳統,包括校訓、校風和學風等有了一定的瞭解。今天當同學們開始新的學習生活之際,我重點就如何踐行“人文日新”的精神,與大家談談心。

80年前,1926級畢業的校友們留贈給母校一塊鐫刻着“人文日新”的牌匾,至今仍高懸在大禮堂的南牆上,與舞臺上方校徽中的校訓遙相呼應。這塊匾額不僅表明了前輩校友們對於清華精神的理解和認識,也體現出他們對於母校日新月異不斷進步的期許。隨着學校的發展,“人文日新”逐步成爲了清華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踐行“人文日新”,就要大力弘揚人文精神。

“人文”二字出自《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裏可以看出,“人文”概指人類一切文化創造。人文日新,就是指文化的創造、傳承與涵養要日新月異、不斷進步;對每一個人來說,就是使人文精神不斷髮揚、不斷提升。

早在1948年,我校的著名建築大師樑思成曾做過一篇題爲“半個人的時代”的講演,談的是過度專業化導致人的片面發展。今天,這個命題依然發人深省。推動時代變革、建設和諧社會,需要我們堅持以人爲本、注重人文關懷。成爲素質全面、視野寬闊的一代新人,更需要同學們做到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並重並進,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和品味。目前中學教育的文理分科以及緊張的大學聯考複習,都對同學們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進入大學後,希望理工科學生加強人文與社會知識的學習,文科學生也要對自然科學和工程知識有一定的瞭解,大家都要注重自己全面素質的提高。

在全球化的時代,弘揚人文精神的一個重要內涵,是對本民族歷史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正如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任教於西南聯大時所提出的,要對本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抱持一種“溫情與敬意”,從民族歷史的進步中獲得教益,從民族文化的發展中汲取營養。只有具備了堅實的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展現出文化包容的氣度,才能成爲心胸寬廣、氣魄宏大的棟樑之才。

第二,踐行“人文日新”,就要自覺提升道德情操。

《易經》有曰:“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由此可見,古人所強調的“日新”,首先是提升人的道德情操。

朱鎔基學長在一次校慶來信中,曾談到當年他們入學時,清華電機系主任章名濤教授講過的一席話。章名濤教授說:你們來到清華,既要學會怎樣爲學,更要學會怎樣爲人。青年人首先要學“爲人”,然後纔是學“爲學”。同學們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想修養,一方面陶冶高尚情操,弘揚傳統美德,謙虛謹慎、正直善良、誠實守信、求真務實,善於與人溝通、合作;另一方面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擔當起清華人應有的歷史責任。

清華過去的百年,正是中華民族由飽受凌辱到走向振興的百年。一百年前清華初創時,中國剛剛爆發了辛亥革命,追求社會進步,拯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獨立與人民民主,是那個時代的主題。著名科學家、教育家錢偉長先生當年以中文和歷史兩科滿分的成績,考入清華歷史系。“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爲了“科學救國”,錢偉長要求轉學物理。他說:“國家需要就是我的專業”。今天進入新世紀之後,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實現國家富強與民族振興,成爲新一代青年的責任。希望同學們以前輩清華人爲榜樣,篤志勵學、完善自我,把個人成長成才融入祖國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中。我想,這也正是“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時代內涵。

第三,弘揚“人文日新”精神,就要不斷提高創新能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句經典名言,出自《禮記•大學》。它告訴我們,要以一種永不滿足的精神,堅持革故鼎新。

小到個人事業的成功,大到國家社會的進步,無不需要求新、創新的勇氣、意識和能力。求新,更是清華學術傳統的重要特徵。當今時代,知識創新已經成爲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自覺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是時代給大家提出的要求與挑戰。同學們走進清華,要儘快完成從中學到大學的轉變,不僅要刻苦好學,而且要積極創造,切實做到勤於學習、善於思考、勇於探索、敏於創新。面對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希望同學們在創新思維的培養、創新能力的提升、創新文化的建設等方面,都做出新的努力。

致力創新,就要獨立思考。清華國學院的四大導師之一陳寅恪先生,早在80多年前就提出“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種學術品格十分重要。同學們要堅持好學深思,保持好奇心、發揮想象力,培養批判性思維,成爲拔尖創新人才。

同學們!百年積澱形成的清華精神,內涵豐富,意蘊深遠。“人文日新”集中表達了一種改革創新、奮勇爭先的進取精神。希望同學們把弘揚“人文日新”的精神,與踐行校訓、校風和學風結合起來,志存高遠,奮發成才,與全體清華人一起,在清華新百年中譜寫新的篇章。

清華大學教授老師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五

當你四顧茫然時,請不要急躁,路永遠都在自己的腳下。對於很多年輕的北大人來說,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壯志,而是“守正篤實,久久爲功”的精神。在今天這堂開學第一課上,我想送給各位新同學的,也正是這八個字。

守正,就要有主心骨。做人不能沒有主心骨。沒有挺拔的脊樑,再光鮮亮麗的外表也只是浮華,一個人沒有精氣神,沒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這個人是立不起來的。1920xx年7月,北大教授胡適在“少年中國學會”演講時,提到三種人生觀是“少年中國”的“仇敵”:“第一種是醉生夢死的無意識生活,第二種是退縮的人生觀,第三種是野心的投機主義。”雖然時代已經改變,但這三種錯誤的人生觀並沒有完全失去市場,仍然值得我們警惕。

篤實,就是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主題。現在同學們來到北大,未來幾年的主題毫無疑問應當是“求學”,研究學問最要緊的是踏實、勤奮,是老老實實、一絲不苟的態度和苦學、苦幹、苦熬的工夫。蔡元培先生1920xx年就任北大校長時說:“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他希望同學們“抱定宗旨,爲求學而來”。今天的北大,學科齊全,大師雲集,文理醫工交融並蓄,學術資源得天獨厚。大學階段是學習的黃金時期,請同學們務必珍惜。北大提倡博雅教育,希望同學們不要囿於一隅,處理好“專”與“博”的關係,抓住可以利用的時間廣泛涉獵,研習古今中外的經典。未來幾年是大家打基礎的階段,既是打學問的基礎,也是打人生的基礎,這個基礎要寬一點、厚一點、深一點纔好。

久久爲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定力,有持之以恆的毅力。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難免遇到荊棘坎坷。不能見風就是雨,不能當牆頭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如果這樣,就做不了大學問、大事業。各位要想獲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學要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不要目光短淺,爲急功近利所驅動。

同學們,桐花萬里丹山路 雛鳳清於老鳳聲。今天,也是在開學典禮上,我和所有的老師都對大家寄予厚望。希望你們珍惜韶華,發憤圖強,希望你們守正篤實,久久爲功,希望你們不僅努力做最好的自己,還要勇於擔當,實現夢想,致力於造福他人、造福社會、造福世界。

清華大學教授老師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六

馬校長、同學們、來賓們,在湖畔大學第二屆開學典禮的時候,我祝賀在座的同學們進入這樣一個新型的教育機構學習。我今天就想講一個觀點,希望各位同學們接下來在湖畔大學的學習有所幫助,這個觀點就是有必要區分企業管理與企業家精神,區分管理者與企業家的自然,區分管理教育與創業教育。在我們重視企業管理的同時,還必須大力提倡企業家精神,在我們鼓勵優秀創業企業管理者的同時,更要推崇優秀的企業家。近些年來,全球的工商管理教育呈現出兩大發展趨勢,都是對傳統意義上的管理概念的重要延伸,第一個延伸是從管理到領導力,英文是從Management到Leadership,管理與領導力相關,但又有不同,對於兩者差別的一個經典解讀是管理大師德魯克說的一句話,他說Management is doing right,中文的意思,就是管理是正確的做事,領導力是正確的做事。根據他的解讀,管理是更多地有效率地執行,而領導力是確定正確的方向和方案,在這個意義上,領導力教育就是側重於企業發展方向和戰略的教育。對於管理概念的第二個延伸是從企業管理到創業到企業家精神,企業管理與創業精神或企業家精神,英文就是從management到企業家精神,如果說管理是正確地做事,那麼企業家的創業精神就是做新的事、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用新的方式做事。創業精神和企業家精神永遠同創新連在一起,而管理則不一定。因此創業精神和企業家精神教育超出了傳統管理教育的範疇。從經驗上看,一個好的企業管理者,經理人未必是一個好的創業者,也不一定具備企業家精神,因爲把企業管好,並不意味着企業有所創新。另一方面,企業家精神並不單純地體現在企業管理上,而是創造出與前人不同的產品或者生產過程,一個好的創業者也未必就是一個好的企業管理者。舉一個例子說明好的管理者和好的創業者的不同,喬布斯在1985年被自己的創業公司解僱,理由是說他不是一個好的管理者,階梯他出任CEO的斯卡麗(音)是一個好的管理者,但不是一個好的企業家。其實蘋果公司的例子並不是特例,在過去的兩個星期,我邀請了硅谷創業投資家、暢銷書《從零到一》的作者比德迪爾(音),來清華大學管理學院講了一門課程,課程題目叫做《創業思維》,過去兩週講了六講,其中三講的標題是《反管理》,他講的就是創業與管理的種種不同,他是一個徹底的硅谷人,從小長在硅谷,在斯坦福大學讀本科和法律,在硅谷創立Paypal。根據他的廣泛經驗,他在講課中說硅谷企業按照通常的標準衡量,管理水平並不怎麼樣,但是硅谷是創業創新最集中、最成功的地方。

他在課中詳細說明創業和企業家精神有一系列不同於傳統企業管理的要素,我理解馬雲創辦湖畔大學的初衷,並不是想辦成傳統意義上的商學院和管理學院,也不是要培養傳統意義上的MBA,而是要辦成一個新型的挑選培育企業家的學校,也不僅僅是傳授通常的知識和管理技能,而是要培育企業家精神。我參加第二屆湖畔大學學生的最後一輪面試,你們在座同學最終被錄取,主要不是在座各位管理水平有多高,而是你們的創業經歷和對企業家精神的崇尚。在我看來,企業家精神的根本特徵是企業家的創造力,而創造力可以進一步分解爲三種創造性,就是創造性精神、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能力,我稱之爲創造力的三個要素。創造性精神是心智模式,英文叫做Mind set,創造力思維是創造渴望,創造性思維是超越現有框架的思考,Think out of box,跳出框的思考。創造性能力是創造性幹成的能力,把創造性思維轉化爲創造性行動時的行動,比如應對失敗的能力,調整自己的能力等等。下面我具體講講這三個要素後面的內容。第一,創造性精神是這樣一種心態,首先表現在想什麼,What to think,總是想與衆不同的問題,比如說一般人創業時就是想建公司,上個週末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馬雲和扎克伯格的對話專場上,他們兩個人不約而同地說創業時不是首先想建公司,而是想與衆不同的使命是什麼,需要解決的新問題是什麼。想什麼是一種選擇,這個選擇表明了一個人的心態。

馬雲曾反覆講,商學院教的是企業如何成功,而湖畔大學組織大家學習企業爲什麼失敗,從失敗中學習是一種能力,這是創業教育與管理教育的重大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