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立春民俗活動精品多篇

立春民俗活動精品多篇

立春習俗 篇一

1、糊春牛

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紮能手好匠,於立春前到縣城聚會,精心製作春牛圖像。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塗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製作成功了。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當年就“五穀豐收”;糊上黑色紙,當年收成不好。所以知縣安排多用紅黃紙,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後,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

2、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爲骨架做成的春牛,是專供“打春牛”風俗活動用的“牛”。冬至節後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類似牛形狀。上畫四時八節,360日12時辰圖紋。立春前一日,官民先於約定的農壇上祭祀。爾後由縣執事(縣長)親手扶犁執鞭打“春牛”,以示春耕開始。接着由羣衆作扶犁耕地狀。邊耕邊打“春牛”,口喊: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國泰民安”;三打“五穀豐登”等吉祥話語。

3、迎春

爲了迎春,先在縣城郊區選擇一片風水好地,搭起“春棚”準備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於集中人羣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迎春活動是在立春當天舉行,具體時間以曆書表爲準,有時在當日辰時,有時在子時半夜。迎春活動一般都在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中,擡上春官遊行顯威,前擁後擠,威風無比。並有報子、馬弁等身着長袍馬褂,或各樣奇裝異服,坐在二人擡的獨木槓子上,邊進行邊做戲,打渾鬥趣,引人發笑。

迎春的隊伍由四面八方擁向春棚前集中,然後到縣政府(縣衙)報喜迎春。

4、遊春、報春

迎春報喜後開始遊春,各村各社的鑼鼓隊和儀仗隊走在前邊,由四人或八人擡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後邊。邊走邊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遊行的隊伍浩浩蕩蕩,十分壯觀。遊遍周圍村莊,大街小巷。

遊春的隊伍進入春場(檢閱場地)後,繞場遊兩圈,然後各自列隊站在安排的場地上。此時,恭請知縣老爺入春棚安坐,舉行報春儀式。按傳統的風俗,設有報春臺,身着奇裝異服的。報子,手執紅黃各色彩旗,上場第一報——“風調雨順”,羣衆同聲呼應;第二報——“五穀豐登”,羣衆亦同聲呼應;第三報——“國泰民安”,羣衆再同聲呼應。每來報者均有賞。

5、春社

春社是古時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爲甲日,後多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舉行。《禮·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嘗、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始有春、秋二社,約在春分、秋分前後舉行。社日以祭神爲主,併兼有鄉鄰聚會的意思。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社日,四鄰並結綜會社,牲醪,爲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饗其昨。”唐代詩人王駕《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可見古人對祭祀社神十分重視,以後成爲風俗流傳後代,成爲一種祭祀活動,意爲大地繁衍萬物,禱告祭祀,以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6、貼宜春字畫

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風俗在唐代長安就有。據記載:立春日,唐代長安人常在門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字畫,字稱“宜春字”,畫稱“宜春畫”。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開”等內容。還有人給門楣上張貼一段祝願之詞,表示迎春的志願。如果會繪畫的人,常給門楣上畫一幅《臘梅圖》。

7、戴春雞

戴春雞是陝西銅川一帶人民的古老風俗。每年立春日,母親用布製作一個約3釐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願“春吉(雞)”立春日,婦女用線穿豆掛於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認爲這樣做,可以使幼兒免患麻疹。前者稱爲“禳兒疹”,後者稱爲“散疹”。

8、佩燕子

佩燕子是長安、關中一帶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們喜歡在胸前佩戴用綵綢剪成的“燕子”,這種風俗起自唐代,現在仍然在農村中流行。因爲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徵。所以許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廳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窩,只要你能在庭房檁條下或房檐的牆壁上,搭上一小頁墊板,上寫“春燕來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築起窩來。燕子是候鳥,春天飛到北方,秋天飛到南方。“不吃你家穀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窩兒子。”所以向陽人家都喜歡在自己院落房舍裏,招惹燕子繁殖生息。每年立春這天,人們都喜歡佩戴“燕子”,特別是小孩,父母早就給他(她)們準備好了,他們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興高采烈,雀躍有餘。

9、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流傳在陝西澄城一帶。每年立春日,婦女用各色布綹編成布穗,或用彩色線纏成各種形態的“麥穗”。然後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掛在牲口如驢、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單貼在牆壁上,用來鎮壓驅殺毒蠍。如寫:“穀雨三月中,天師到門庭。手執七星劍,斬殺蠍子精。”白水縣人民於穀雨雨節也有類似的活動,如在黃表上寫:“穀雨日,穀雨晨,奉請穀雨大將軍。茶三盞,酒三巡,蠍子立刻化爲塵。”用以驅除毒蠍。陝西西鄉一帶人民,每年在穀雨日天剛亮時,用柳枝鞭打四壁,以禳除毒蠍。

立春習俗 篇二

昨天是立春。“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兒時背誦過的節氣諺語,至今牢記。立春,春天的開始,二十四節氣之首,很重要的傳統節日。前天看報紙,北京東四街道辦事處在東四八條社區舉辦了傳統的“報春”活動。“報春”就是在立春前一天,由扮成“春官”、“春吏”的人在街市道路上高喊“春來了”。昨天早晨看手機報,見到日本成田新勝寺也舉行撒豆儀式迎接春天的到來。北京那一個活動,顯然是傳統節日在當代社會的“迴歸”,日本那裏則不知道是否歷來如此。

清人留下的《燕京歲時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這一段文字,簡要敘述了清朝時北京官方如何過立春,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廣州這裏對立春似乎沒有什麼動靜,或許二十四節氣形成於黃河中下游,具有極強的地域特點,在廣州並沒有形成風俗吧。又或許“春”基本上不會淡出本埠居民的生活,“立”則無從談起吧。再或許,廣州自有其別樣的立春民俗而我並不清楚且還沒有讀到吧。但估摸着,包括立春在內的二十四節氣在北方受重視的程度可能會高於南方。在我的'故鄉河北,“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之類,至今仍在影響和指導着農家生產和生活,家裏的老人說過:“(二十四節氣)很準。”

但在廣州我們也能明顯感受得到,曾經漸行漸遠的傳統習俗正在被“翻箱倒櫃”,呈現着“復甦”的跡象。富裕起來的人們需要精神文化需求,而以傳統節日爲載體的豐富多彩的傳統習俗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這種需求。所幸的是,我們也開始重視了這種需求。傳統節日習俗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歷史記憶尤其是文化記憶,這是一個民族生息繁衍所不可替代的生存經驗。對其中的精華,每一時代都有傳承之的歷史使命,而不能因爲經濟的高速發展便棄之如敝屣。另一方面,當民族的文化記憶有淪爲碎片傾向之時,借用傳統節日習俗喚醒之,不啻一種有效的方式。日前本埠媒體有報道說,西關鹹煎餅、荔枝灣艇仔粥、泮塘馬蹄糕、布拉腸粉等10種廣州街頭尋常小吃將納入到廣州名小吃“申遺”工程中去,成爲廣州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候選名錄。我不知道,先前的這個名錄中有沒有廣州的傳統節日習俗,有的話,都有些什麼;還沒有的話,想了解一下是什麼原因。

今年我們的春節與西方的情人節恰巧撞在了同一天,可謂“狹路相逢”。但這裏,“較量”二者的高低顯然不是像當年千里決戰大別山時的那種“勇者勝”,而是“文化勝”。也就是說,誰的文化內涵更有魅力,誰就能吸引更多的參與者。鑑於傳統節日習俗正處在“迴歸”的路途中,假如春節像前幾年動輒遭遇“玫瑰”的“湯圓”一樣灰溜溜地敗下陣來,我們也不必喪氣,更不要怨天尤人。相反,我們更應該對傳統節日習俗的振〈WWW.〉興產生緊迫感、使命感。

立春習俗 篇三

20xx年是單春年,並不是雙春年,雙春年代表這一年裏面有2個立春,一般有閏月的年份就會包含25個節氣,這樣就有可能擁有2個立春節氣,而20xx年並無閏月,所以在這一年裏面並不是雙春年,屬於單春年。

因爲20xx年春節在2月1日,1月31日—2月2日過春節的年份有可能是單春,春節在2月3日的年份一定是立春在歲首的單春年。雙春年是我國的陽曆和陰曆之間的陰差陽錯而造成的獨特現象,也就說一年之中有兩個立春,也算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特例了。

這一年什麼時候立春

陽曆時刻:20xx年2月4日4:50:36

陰曆日期:正月(大)初四星期五

開始時刻:20xx年2月4日04:50

結束時刻:20xx年2月19日00:42

立春,別名正月節、歲節、改歲、歲旦,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着溫暖、生長,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爲立春,於每年公曆2月3—5日交節,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20xx年立春時間,歡迎閱讀!

20xx年立春時間

2月4日4:50:36星期五正月初四

立春習俗

立春亦稱“打春”、“咬春”,又叫“報春”。這個節令與衆多節令一樣有衆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餅、春盤、咬蘿蔔之習俗等。

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我國曆朝歷代的迎春儀式隆重而浩大。此時的立春已經超過了農曆24節氣只標示節令與氣候的功能,而是已經被當成一個節日了,因此在歷史上便演化出了許多圍繞立春而舉辦的活動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捲”、“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盤、吃春餅、吃春捲、嚼蘿蔔之俗,一個“咬”字道出節令的衆多食俗。春盤春餅是用蔬菜、水果、餅餌等裝盤饋送親友或自食,稱爲春盤。

立春,爲二十四節氣之首,又名正月節、歲節、改歲、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着溫暖、生長。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時爲立春。現行是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定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爲立春,於每年公曆2月3—5日交節。干支紀元,以寅月爲春正、立春爲歲首,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着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啓。在傳統觀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義。人們將有“雙立春”的`農曆年視爲大吉年份。

廿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在我國傳統農耕社會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秦漢以前,南北各地風俗文化不同,一些地方歲首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元月朔日,而是干支歷廿四節氣的立春。立春歲首對於傳統農耕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重大的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佈新、迎春等慶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後時段舉行,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

立春是“四立”之一,反映着冬春季節的更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立春標示着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萬物開始有復甦的跡象。時至立春,在我國的北迴歸線(黃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帶,可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律不一,“立春”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入春天的前奏,萬物尚未復甦,還處於萬物閉藏的冬天。

節氣養生

順應自然:立春之後,陽氣升發、萬物始生。順應春天的特點,健康養生需注意保護陽氣。保護陽氣,要從飲食、起居、心理和運動等方面進行養生。

注意防疾:俗語說“百草回芽,百病引發”,春天萬物萌動,也滋生細菌,所以春天應特別注意講衛生,防蟲害,多開窗通風,防止疾病發生。春季的氣候特點是以風氣爲主令。在早春,主要是風寒邪氣致病,而到了晚春以後,是以風溫邪氣致病。所以,春天都爲風邪致病。《黃帝內經》說:“風者,百病之始。”因爲其他幾種邪氣是藉助於風氣侵入人體的,像寒邪、熱邪、溼邪等。

飲食調養:春季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飲食宜選用辛、甘、微溫之品。春季飲食養生應避免吃油膩生冷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和新鮮蔬菜。春天是肝旺之時,應多吃一些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立春習俗 篇四

立春有哪些習俗

2月4日是農曆節氣中的“立春”。“立春”不僅象徵着春天的來臨,更是一個催人奮進的節日。

“立春”就是春天的開始,它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我國古老農耕文化的一種體現。他說:“立春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一個時序節日,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從“立春”這天開始,天氣逐漸轉暖,人們也要下地幹活了。在“立春”這天,我國不少地區都有“卷春”“啃春”和“鞭春”的習俗。

1、卷春

所謂“卷春”就是吃春餅,是人們將烙好的薄餅捲上豆芽、大蔥等新鮮青菜以及醬料一起吃,象徵着人們要把春天的新鮮氣息和力量吃進去,讓自己春播、幹活的時候,更有幹勁。

最早的記載顯示咬春吃春餅。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爲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

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麪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拼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用來卷菜吃。

運城地區新嫁女,孃家要接回,稱爲“迎春”。臨汾地區則習慣請女婿吃春餅。河北南部地區有“打春吃瓜,活到八十八”的民諺,瓜指的是南瓜,當地居民有在這天吃南瓜餡兒餃子或南瓜餡兒包子的習慣。

2、啃春

“啃春”則是啃蘿蔔,代表着人們爲自己打氣鼓勁。蘿蔔脆爽微辣,吃蘿蔔能順氣、防病,讓人們在春天身體更好,更有活力。

因爲蘿蔔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在老北京,這一日從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擔子在衚衕裏吆喝:“蘿蔔賽梨……”那時候再窮的人家也要買個蘿蔔給孩子咬咬春。一個啃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種韌勁兒,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風俗。

3、鞭春

“鞭春”俗稱“打春牛”,象徵着人們鞭策自己要更加上進。“打春牛”是指過去人們在立春這天要折一根柳條,來抽打牛背,讓牛在春耕時更賣力。後來許多人家還用柳條來輕輕抽打孩子,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能更加上進,力爭上游。現在,城裏已不再舉行鞭春活動,一些農村卻仍有打春牛的風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稱爲春牛。婦女們抱小孩繞春牛轉三圈,舊說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爲娛樂。立春日,村裏推選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徵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農事開始。然後衆村民將泥牛打爛,分土而回,灑在各自的農田。呂梁地區盛行用春牛土在門上寫“宜春”二字。晉東南地區習慣用春牛土塗耕牛角,傳說可以避免牛瘟。晉南地區講究用春牛土塗竈,據說可以祛蚍蜉。

4、春雞

立春節,女孩子剪綵爲燕,稱爲“春雞”;貼羽爲蝶,稱爲“春蛾”;纏絨爲杖,稱爲“春杆”。戴在頭上,爭奇鬥豔。晉東南地區的女孩子們,喜歡交換這些頭戴,傳說主蠶興旺。鄉寧等地習慣用絹製作小娃娃,名爲“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晉北地區講究縫小布袋,內裝豆、谷等雜糧,掛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5、擡春色

據《粵遊小志》載,清朝時,潮汕地區還有一種稱爲“擡春色”的活動。在立春日的遊行隊伍中,必有裝飾過的臺閣,上坐歌妓,由兩個人擡着走。嘉應梅州地區還有高春、矮春的分別:矮春爲一人坐檯上;高春則用兩人:一人立在臺上,然後扎着一根直木,隱藏在那個人的長衣中,與這人的肩平齊。然後再橫扎一根木棍在直木上端,這橫木隱藏在寬袖中,橫木上再站一個人。爲保險起見,將兩腳牢牢紮在橫木上,兩個人裝扮成某個故事中的'人物。另有一個人持纏着布條的長棍子叉支在上面的那個人腋下,隨着迎春隊伍遊行。如路上遇到障礙,則由持長棍子的人用混子撥開障礙物。

作爲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後氣溫將逐步回升。不過立春並不等於入春,提醒市民要注意保暖,千萬別感冒。

明天就是立春,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爲孟春時節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在這一天,民間往往要舉行“迎春”、“咬春”、“句芒神”、“鞭春牛”等各種習俗。

從天文學上看,立春象徵着春天的來臨,但從氣候學上說,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而在重慶主城,通常入春時間爲2月中下旬。不過立春後大部分地區氣溫會回升,春耕大忙季節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陸續開始。立春節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隆冬氣候已快要結束。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大風降溫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氣。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並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

立春民俗活動——咬春 篇五

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蔔、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捲,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捲的小販。此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過去認爲咬春就是吃蘿蔔,其實也包括吃春餅;二是所謂討春就是迎春之意。爲什麼要吃蘿蔔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咬春並不限於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氣,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盤是由五種辛辣食物組成,用蔥、蒜、椒、姜、芥等調和而成,作爲就餐的調味品。

立春後,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裏,喜歡外出遊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遊的主要形式。

立春民俗活動——鞭春牛 篇六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後來一直保存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佈《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爲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鞭春牛的意義,不限於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爲吉利。另外還有采茶祭春牛活動,湖北地區還舉行龜子報春活動。除了皇曆上有春牛圖外,各地年畫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圖,作爲春節期間的吉祥圖。

浙江地區迎春牛有其特點。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叩頭。拜畢,百姓一擁而上,將春牛弄碎,搶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欄內。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一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就可以促進牛的繁殖。

立春時節活動 篇七

1、咬春

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蔔、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捲,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捲的小販。此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過去認爲咬春就是吃蘿蔔,其實也包括吃春餅;二是所謂討春就是迎春之意。爲什麼要吃蘿蔔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咬春並不限於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氣,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盤是由五種辛辣食物組成,用蔥、蒜、椒、姜、芥等調和而成,作爲就餐的調味品。

2、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後來一直保存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佈《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爲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鞭春牛的意義,不限於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爲吉利。塑制春牛時,往往要在肚子裏塞上五穀,當牛被打爛時,五穀就流了出來。人們歡笑着拾起穀粒放回自己的倉中,預示倉滿糧足。

3、句芒神

句芒爲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立春之日民間習俗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山東迎春祭句芒時,根據句芒的服飾預告當年的氣候狀況:戴帽則示春暖,光頭則示春寒,穿鞋則示春雨多,赤腳則示春雨少。廣州地區則在立春前後,擊鼓驅疫,祈求平安。

4、迎春

立春習俗:爲了迎春,先在縣城野外選擇一片風水好地,搭起“春棚”準備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於集中人羣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迎春活動是在立春當天舉行,具體時間以曆書表爲準,有時在當日辰時,有時在子時半夜。迎春活動一般都在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中,擡上春官遊行顯威,前擁後擠,威風無比。並有報子、馬弁等身着長袍馬褂,或各樣奇裝異服,坐在二人擡的獨木槓子上,邊進行邊做戲,打渾鬥趣,引人發笑。迎春的隊伍由四面八方擁向春棚前集中,然後到縣政府(縣衙)報喜迎春。

立春習俗 篇八

立春亦稱“打春”,這裏的“打春”指的是打春牛。我國是農業大國,人們歷來重視農業生產,堅持不違農時,牛是農事的象徵,是生產力的代表。因此中國自古以牛祝春,據說是“周公始定立春土牛”,相沿成俗。所以立春打春牛的習俗也一直延續下來。

古時,打牛儀式是由縣府執行,在舊縣誌上有詳細描述:“立春前有司迎句芒神於東郊,裏市各扮故事表演,曰慶豐年。民之男女攜兒女看春,俠土牛過,各以豆麻撒之,謂散痘消疹。立春日祀芒神(指傳統中統管農事的地神,·亦稱春天之神)聖,鞭土牛(用泥土塑造的一個牛狀物,亦稱春牛)畢,民爭土塊歸置牲圈取畜養蓄息地。是日喜晴厭雨,歌日:‘但得立春晴一日,農夫不用力耕田。”’說的是,打牛的前一天,先把土牛放在縣城東門外前,稱爲“立牛”,其旁要立一個攜帶農具揮鞭吃牛的假人做“耕夫”,以此表示春令的到來,農事宜提前準備。那“耕夫”如站在牛前,表示春令早來應早些備耕;“耕夫”立在牛後,則表示春令遲到;若人牛並行,則春令適中。立春日當天,各官府要奉上肉、果食品於芒神土牛前,於正午時舉行隆重的“打牛”儀式,吏民擊鼓,由官員執紅綠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然後交給下屬吏與農民輪流鞭打,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以示人們對春天的熱愛。隨後,人們歡笑着搶土牛的土塊帶回家人牲圈,象徵槽頭興旺。據說當天是晴天,萬民高興;若天明遇雨,則表示開年不利,預示這一年年景將不佳。

打春牛的意義,不只是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些許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爛,人們爭奪春牛,稱爲搶春,以搶得牛頭爲大吉。除了皇曆上有春牛圖之外,各地年畫中也會刻春牛圖,當做春節期間的吉祥畫售賣。

在浙江有些地方迎春牛別具心思。迎春牛時。人們一一向春牛叩頭。之後,百姓一擁而上,將春牛打碎,搶的春牛泥回家,撒在牛欄內,意喻促進牛的繁殖。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打土牛,起源較早,後來一直保留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佈《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爲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鞭春牛的意義,不限於送寒氣,促春耕,還有一定的巫術意義。

打土牛的前一天,先把土牛放在縣城東門外前,稱爲“立牛”,其旁要立一個攜帶農具揮鞭春牛的假人做“耕夫”,以此表示春令的到來,農事宜提前準備。那“耕夫”如站在牛前,表示春令早來應早些備耕;“耕夫,立在牛後,則表示春令遲到;若人牛並行,則爲春令適中。立春日當天,各官府要奉上肉、果等食品於芒神和土牛前,於正午時舉行隆重的“打牛”儀式。此時吏民擊鼓,由官員執紅綠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然後交給下屬吏與農民輪流鞭打,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以示人們對春天的。熱愛。隨後,人們歡笑着搶土牛的土塊帶回家放入牲圈中,象徵槽頭興旺。在山東民間也有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爲吉利。據說當天如天晴,萬民高興;若天陰遇雨,則表示晦氣不利,預示這一年年景將不佳。

古時立春日,宮廷要舉行迎春活動。根據《禮記·孟春之月》中記載:“立春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還反,賞公卿大夫於朝。命相佈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兆於民,慶賜遂行,毋有不當。”意思是說,周朝時立春這一天,天子親自率領公卿大臣和諸侯、大夫們去東郊迎春。回來還要稿賞大臣們,又讓宰相發佈德和令,要求全國進行慶祝、給予必要的好處,號召所有百姓參加,這樣慶祝、賜贈活動就開展起來,沒有不這樣做的。後來,歷代各州縣都要舉行迎春活動。那是將一根雞毛放到竹筒內,將竹筒口朝上埋在地下,州官縣官到場祭拜等候。時刻一到,雞毛便從筒中飛起,人們便歡呼春來了。

山西明清時曾有演春習俗。就是在立春前兩天讓唱戲、耍把戲的人們扮成莊稼人,農民們也背上勞動工具,一起到塑有春牛的場合,唱農時歌謠,進行農業勞動模仿演出,場面很是熱鬧。根據清朝乾隆《平定州志》記載:“立春先一日,迎勾芒神、出土牛。”意思是立春前一天要迎接春神勾芒,做一個土牛,舉行打春儀式。這勾芒、土牛是泥土做成或紙糊的。到立春這天,官員們舉行完祭祀儀式,就讓人用鞭子打春牛。第一個人先打三下,接着民衆都爭着來打,還都撿回一塊土。如果是紙的就不撿了。人們把土塊帶回家,認爲撒到自己田裏莊稼就會豐收。河北m城市耿村孫勝臺講過《打春牛》的故事,說古代用紙糊春牛,人們打爛之後發現牛肚裏有糖果、點心,便爭着去吃,誰吃了誰有福氣。

看來冀晉兩省打春牛的古俗的確曾經存在,但現在基本絕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