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職教教育報告多篇

職教教育報告多篇

【第1篇】區教育局成職教育改革調研報告

以職成教育爲突破口 構築區域人才培養的平臺

上海市奉賢區教育局“科教興區”課題組

本課題調研報告是區委科教興區的總體調研報告的一部分,區教育局“以職成教育爲突破口,構築區域人才培養的平臺”作爲調研課題,對區域內成職教育改革與發展過程中所取得的經驗與成就進行了回顧,對職成教育面臨的困難與問題進行了剖析,同時研製了對策與措施。報告最後又以“社區學院調研報告”及“奉賢中等專業學校調研報告”作爲局調研報告的附件,予以佐證。

近幾年來,奉賢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堅持以科學的教育發展觀爲指導,堅持服務經濟爲宗旨、面向市場爲導向,立足提高我區人力資源素質,積極推進辦學思想、辦學模式和辦學機制的創新,不斷加強知識型應用型技能人才培養,大力開展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培訓,積極推進社區教育,爲奉賢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奉賢區職成教育的現狀與概況:

,全區有各級各類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學校、培訓機構共58 所。其中教育局直屬的有2所(成教中心、奉賢中專),鄉鎮成校7所,市老年大學奉賢分校1所,部門、行業(企業)辦學3所(工業技校、農業技校、職工培訓學校),社會力量辦學45所。事業總量達到了286138人次,比上年淨增了9萬人次。而且辦學層次正在高移、重點比較突出,同時又基本形成了多元化、多規格、多樣化的局面,體現了職成教育多功能的特點和直接有效,以及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有13476人接受了學歷教育和文化基礎教育,其中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和外語教育的人數分別佔了35%和36%;又如:有77774人次接受了崗位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有157579人次接受了社會文化生活教育,這既適應了我區產業結構調整對從業人員的要求,又爲實現農民市民化和構建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社區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基礎;再如:有17277人次老年人接受了教育,佔到了全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22.05%,這又證明了我區的終身教育體系正在形成。

二、取得的成就與基本經驗:

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始終結合奉賢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深化改革與發展,開拓創新,求真務實,開創了奉賢人才培養與勞動力培訓的新局面。經過近年來的積極探索,在職成教育工作中形成了一定的經驗與特色:

1、辦學體制呈現了多元化的良好態勢。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我們在鞏固和調整、完善以區成教中心爲龍頭、以鄉鎮成校爲樞紐、以社區及村(企業)辦學點爲基礎的三級辦學網絡的同時,抓住了上海市百所中職校重點建設工程的契機,抓住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契機,抓住了《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其《條例》相繼出臺並施行的契機,着力推進了職成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又在取得了質的突破,逐年形成了政府主導、行業自主、社會參與的辦學體制格局。

其一,奉賢中等專業學校的內涵建設和發展又有新的起色。該校作爲上海市現代化、示範性的中等職校,順利通了上海市百校重點建設的評估和國家級重點中專的複評,並積極開展了上海市行爲規範示範校的創建活動,真正成爲了我區,乃至上海職教領域的一個亮點。抓住奉賢產業結構調整和“三個集中”戰略實施,調整中職專業設置,瞄準各工業開發區、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的崛起,積極培養一大批中級專業人才和勞動者。同時又與上海工會管理幹部學院等高職院校成功進行了辦學合作,爲向高職延伸奠定了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基礎,並且學生證了專業建設,已有計算機應用等專業成爲或申報爲上海市重點專業。更值得指出的是,該校注重教育質量,打造品牌優勢,有效控制了校外辦學點的參與力度和規模,畢業生的就業率達到了98%的歷史新高。

其二,區成教中心的功能建設得到了加強。該校充分發揮了區域內職成教育的示範和引領作用,其中,電大作爲本區高等學歷教育和緊缺人才培養基地的地位得到了充分確立,事業規模日趨擴大;整個中心作爲政府辦學的主導地位得到了提升,成爲政府部門加強職成教育指導、管理和服務的中介和橋樑,爲政府職能轉變提供了客觀條件;成教中心還在本區職成教育科研工作、隊伍培訓等方面逐步形成了區域化的有效機制,從而有效地促進了全區職成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

其三,鄉鎮成人學校的佈局調整和功能定位工作進展順利。結合奉賢新一輪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和“三個集中”的進程,以及“1+2+5”的城鎮體系的構建,在以往開展《上海郊區成人教育辦學羣建設的研究》和《奉賢區鄉鎮成人學校體制、佈局、功能的研究》兩項課題工作的基礎上,區教育局會同各鎮政府對新形勢下成人學校管理體制、設點佈局和功能定位進行了深入的調研,理清了改革的思路,形成了進一步加強建設的意見。落實了積極而科學的操作舉措。目前,這類學校已從原來的16所調整到了7所,並且理順了由鎮政府主辦、區教育局主管的體制,調整和優化了管理隊伍,明確了集職成教育包括社區教育、老年教育等於一體的多功能定位,還創造性地探索了一鎮一校、總校與社區校區整合的辦學管理運行機制,資源組合得到了優化,辦學實力得到了增強,常規管理得到了規範,成爲農村城市化、農業現代化、農民市民化進程中極其重要的智力支撐。

其四,部門和行業辦學機構加大了社會化、規範化的推進力度。農廣校、工技校、職工培訓學校、建設培訓中心等部門和行業辦學打破了部門、行業所有的侷限,發揮了各自的資源、專業等優勢,面向社會,開展各類教育培訓活動,爲我區的職工崗位培訓、職業技能儲備培訓和農業服務體系人員繼續教育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也爲現代企業教育制度的構建開創了新的局面。同時,由於主動參與了社會化培訓市場競爭,學員意識、質量意識、品牌意識進一步提升,規範管理進一步加強。

其五,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健康發展。根據“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16字方針,加大了對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的支持和管理力度,包括:開展了以“貫徹民辦教育促進法,推動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爲主題的風采展示和法制宣傳週等系列活動;組織了校院長和檔案管理員的崗位培訓,建立和完善了辦學水平分等定級評估及其社會公示的長效管理機制。與此同時,還會同民政、物價、稅務等有關部門,開展了規範登記、常規檢查、整改驗收、執法檢查等工作,使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管理真正步入了法制化軌道,從而有效地遏止了以中國小生爲對象的文化補課等違規現象,有效地遏制了無序競爭,淨化了辦學氛圍。目前,全區這類學校已達到45所,其中a級學校8所,也涌現了一批先進的典型。如:去年我們接受了市教育評估院對a級學校抽查,得到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並被市教委作爲樣板在全市推廣。去年培訓約3.5萬多人次,佔全區成人教育事業總量的12.3%以上,涉及學歷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專業技術教育及社會生活類教育等。

2、學習型社區建設呈現了整體攀升的良好態勢。

社區教育蓬勃開展。根據市委、市府提出的建設學習型城市的總體目標和部署,結合我區的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各鎮成人學校都加掛了社區學校牌子,建立了由鎮黨委、政府領導掛帥的社區學校校務委員會,落實了社區教育的功能和任務。同時,積極扶植了村(居委)的社區教育點,積極培育了學習型企業、學習型班組和學習型家庭,從而初步形成了以各種學習型組織爲基礎和載體的終身學習網絡,不斷滿足了廣大居民多樣化的學習要求。

在大力推進學習型社區建設中,順利完成了我區的市政府老年教育實事項目,實現了興辦一所區老年大學和完善南橋、奉城、莊行三所鎮老年學校的目標,使老年人學習環境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並形成了區老年大學爲龍頭、鎮老年學校、各村(居委)老年分校三級老年教育網絡,使全區的老年教育覆蓋率和老年人蔘與率都有了明顯的提高。我區老年教育實事工程的實施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市教委、市老齡委等部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我們始終把創建“學習型”社區,提高全區市民的整體素質作爲職成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頭戲。近三年來,全區近60萬人次參加學習、進修、培訓,老年教育、婦女教育、農民教育、職工教育、黨員教育、幹部教育、行業培訓等教育蓬勃開展,創建學習型社會正在向縱深發展。

目前,全區7個鎮都有社區學校,組織全區不同年齡、不同階段的市民參加各自需要的各類教育,推進成人公益性、娛樂性教育培訓,去年社區教育培訓達16萬人次,促進地區精神文明建設

3、農民市民化培訓呈現了項目與職業並舉的良好態勢。

立足“三農”高度,實施科教興區戰略,圍繞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致富的目標,以具體項目爲抓手,實施“燎原計劃”與“萬家富”工程有機結合,廣泛開展種植業、養殖業、“名、特、優、稀”農副產業實用新技術培訓,這是我區多年來在農業勞動者教育培訓上所形成的一大特色。近年來,根據實現農民市民化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改革和發展這方面的教育培訓又是職成教育必須研究、探索的一大課題。由此,在繼續以各鎮成人學校爲載體,落實了18個技術培訓與推廣項目的同時,依託區農廣校,實施了區府的萬名農民培訓實事工程,其完成率達到了143.1%,其內容也轉到了以綠色農業、高效農業爲重點,並使千餘人獲得了綠色證書。在此基礎上,還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大力興辦了農民職業儲備培訓和就業轉移培訓,接受培訓的農民達1.5萬人次。

爲了使這項培訓更加制度化、規範化和實效化,從而實現以教育支持來加快農民市民化的進程,歲末年初時,擬定了《奉賢區農民勞動力職業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及其《操作規程》,明確了以市場需求爲導向的培訓項目指向和以提高就業能力、就業率爲目標的培訓要求,並落實了辦公室和具體人員。

堅持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以就業爲目標,以職業學校教育和社會化培訓機構爲抓手,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面向社會開放辦學,堅持以“學文化、學科學、學技能”爲主,讓農村富餘勞動力、下崗、待崗、轉崗社會人員掌握一技之長,就去年各鎮成人學校、社會培訓機構培訓人數達5萬人次。

4、職成教育兩級管理、三級辦學網絡初步形成並不斷完善。區、鎮兩級政府管理全區職成教育,加強規劃、指導、督查等職能,發揮主導作用。區、鎮、村(居委會)三級適應市場自主辦學,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奉賢中等專業學校的內涵建設和發展又有新的起色。該校作爲上海市現代化、示範性的中等職校,順利通了上海市百校重點建設的評估和國家級重點中專的複評,並積極開展了上海市行爲規範示範校的創建活動,真正成爲了我區,乃至上海職教領域的一個亮點。同時又與上海工會管理幹部學院等高職院校成功進行了辦學合作,爲向高職延伸奠定了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基礎。更值得指出的是,該校注重教育質量,打造品牌優勢,有效控制了校外辦學點的參與力度和規模。南橋江海成人學校、奉城成人學校和莊行成人學校是上海市示範性鄉鎮成校,形成了一批品牌學校和特色專業。

5、深化教學和科研改革呈現了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爲重點的良好態勢。

組織開展了職成教育系統的第教學論文競賽活動,極大地提高各職、成校深化教學改革和開展教學科研的自覺性、積極性,而且爲強化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有效的抓手,又爲教師的專業發展,尤其是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搭建了舞臺。

更爲可喜的是,開展聚焦到職成教育教師的專業發展,積極開展了國家教育規劃課題的子課題研究。經過近一年的研究和實踐,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成職教科的《支持教師多元化專業發展的對策研究》、成教中心的《成人教育教師專業化培養的區域化管理機制的研究》、奉賢中專的《以科學發展觀引領中職校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研究》和南橋鎮成校的《成人學校專職教師一專多能的策略研究》的結題工作。

三、職成教育面臨的困難與問題:

目前,我區職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奉賢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深刻轉型實際需要相比,無論在培訓觀念、組織管理、考覈評價還是在資金投入等方面,都有相當的差距,與奉賢基本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還有較大差距,具體表現在:區域層面上的統籌管理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尤其是建立統籌管理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社區教育的綜合性機構已經成爲當務之急;鄉鎮成人學校的發展水平不均衡,現代化程度不高;農民市民化培訓和弱勢羣體培訓缺乏支持氛圍和支持力度;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的層次、專業、結構佈局尚欠合理,辦學的社會氛圍並不寬鬆;等等。

1、政府統籌、多方參與的職成教育管理體制不夠完善。條塊分割,部門各自爲政,行業壟斷控制性辦學制約整體發展,政府部門統籌、協調,齊抓共管發展職成教育缺乏宏觀性、科學性。區成人教育委員會的職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建立統籌管理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社區教育的綜合性機構已經成爲當務之急。

2、鎮成人學校建設明顯薄弱,發展水平不均衡。鎮政府應承擔職責與義務不盡到位。鎮級行政區劃調整後,仍有1所(青村)成人學校沒有解決獨立建制問題,各成人學校的編制問題還沒有落實,4所(金匯、青村、四團、柘林)成人學校設在社區,對工作的正常開展帶來不便。

3、教育培訓經費投入不足。培訓設施、設備欠缺嚴重,簡陋陳舊,難以適應高新層次的成人繼續教育和中高級職業技術人才培養。

4、有關職能部門人才培養、培訓規劃不健全。各鎮、委、辦、局都應對本部門人才培養及幹部培訓作出規劃,但不少部門缺乏人才意識和培訓措施,甚至無規劃,人才觀念、人力資源開發觀念極爲淡薄。

5、職業技能教育、就業再就業培訓與現有企業用人制度不適應。企業爲降低成本,不規範用工,無證上崗,明顯降低企業員工素質,但又缺乏有效勞動監察。不少企業忽視在職職工的培訓,根據國家規定的職工培訓經費不在成本中提留,即使提留挪作他用,企業開展職工培訓擺不上位置,而有關職能部門又不對企業的職業教育經費作審計監督。“勞動准入制度”推進緩慢。

6、職業技術等級培訓與技能考工考覈關係沒有理順。培訓面難以推開,缺乏開展社會化培訓、專業化技能等級考覈的良性循環機制。

7、外來務工人員培訓未擺上重要位置。尚處在自發狀態,缺乏部門協調配合與綜合管理。

8、全民學習尚未得到社會響應,整體提高市民素質未受到一些領導、部門的重視。終身教育理念缺乏社會輿論導向。

四、對策與措施:

1、正確樹立“科教興區”、“人才強區”戰略觀念。各級領導、部門及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職成教育在全區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方面,在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發展新型工業、實現城市化進程、解決“三農”問題、增強產業競爭力、促進就業再就業、提高勞動者素質等都得依靠職成教育,發展職成教育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也是形成全民學習、終生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重要實踐,更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區政府應將各鎮政府、職能部門的教育培訓工作列入年終幹部實績考覈內容之一。各鎮政府、各委、辦、局職能部門必須制定人才培養規劃,切實落實培養、培訓措施。各部門要有專(兼)職分管教育領導和辦學幹部,加大對企業、行業職工教育和新型農民培訓的指導和督查,紮實推進人才的培養和幹部職工素質的提高。

2、建立和完善政府統籌、多方參與、區鎮分級管理的全員教育管理體制。建議將原來的區成人教育委員會更名爲奉賢區職成教育委員會(由區教育、勞動保障、人事、財政、計劃、經濟、建設、商業、農業、婦聯、共青團等有關部門及部分行業、集團企業參與),研究解決職成教育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增強其職能和協調面。各鎮建立相應的成人教育協調機構——鎮成人教育(社區教育)委員會。

3、切實加大職成教育經費的投入。根據國家規定的經費渠道,必須確保:

(1)職工工資總額的1.5-2.5%成人教育經費,須有權威合法部門提取後全額劃撥成人學校使用,年終必須審計;

(2)全區成人教育經費(滬教委成95第01號文)規定按常住人口(包括外來務工人員)每年1.00元,針對奉賢人口現狀及成人學校培訓面,應按全區總人口計撥。同時,根據鎮成人教育開展狀況,鎮財政應以1:1配套安排成教經費;

(3)農村教育經費附加中的20%應用於成人教育發展;

(4)每年均應安排職成教育專項(重點項目培訓、重大工程)經費;

(5)社區教育爲公益性教育,必須有政府適量、穩定的資金投入來保障開展培訓;

(6)區、鎮政府應安排部分經費用於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

4、進一步整合區域內教育資源。重點建設好國家級、市級標誌性重點中專,積極推進職業教育辦學思想、辦學模式和辦學機制的創新,調整職成專業設置,不斷滿足奉賢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對緊缺人才的需求,以社會需求爲準則,堅持學歷教育與社會培訓並舉並重,職前教育和職後教育有機結合的辦學路子,加強與完善區成教中心建設,籌建區社區學院。充分利用區域內大學園區優質教育資源,推進職成校與各高校的協調與溝通,搭建“雙向互動、交流合作”的培訓平臺,引入高校先進辦學理念,延伸培訓領域,拓展培訓空間。使高校的師資、設備、人文環境、辦學理念等優質資源在推進全區職成教育中發揮獨特優勢。擴大對外合作辦學,使我區職成教育向規模化、集約化、連鎖化方向發展。

5、努力改變鎮成人學校建設的薄弱局面。認真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成人教育的若干意見》、《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批轉市教委、市農委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郊區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精神,儘快轉發2月區教育局提交給區政府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鎮成人中等文化技術學校建設和管理的請示》。各有關部門要在學校建制、編制、經費、基本建設上給予積極支持。必須進一步明確鎮政府的管理職責,加大支持、扶持力度,使鎮成人學校真正成爲本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基地、黨員教育基地、科教興鎮基地、社區教育基地。

6、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積極推進就業再就業培訓工作。進一步充分利用各類學校師資、專業、基地等優勢,把就業教育、創業教育擺到各職成校辦學重點內容之一,由學校專業學科爲本轉向職業崗位和就業爲本的辦學理念。加大對社會化下崗轉崗人員的技能技術培訓力度。區勞動部門可將培訓崗位向社會公佈,分解培訓任務到各鎮成人學校及社會培訓機構,推開培訓面。加強就業指導與推薦,促進社會穩定。

7、要充分重視外來務工人員的基本素質教育。從入口關上加強有關職能部門的綜合管理,按照誰用工誰負責培訓的原則,組織職成學校加大培訓力度,經濟、計劃、建設、商業、公安、綜治等部門聯席辦公,可試行《奉賢區外來務工人員培訓證》制度,推動外來務工人員上崗前的思想品德、職業道德、行爲規範和行業必備技能教育及法律法規安全教育,確保奉賢勞動大軍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的穩定。

8、積極推行、實施勞動預備制度和勞動准入制度。切實實行“先培訓、後上崗、後就業”,建議加強勞動監察檢查,保證企業勞動者素質不斷提升。理順培訓與考覈的管理機制,拓寬辦學面,鼓勵教育機構、社會力量積極開展職業培訓,從嚴把關考工考覈,切實構築“培訓社會化、考工專業化”的“一門式”服務機制。

9、努力構建奉賢以學習型城市爲標誌的終身教育體系。

(1)由政府牽頭,搭建奉賢學習型城市(協調)機構,構築學習的平臺,統籌規劃全區全民學習目標與任務。

(2)大力發展和創新繼續教育,進一步提高幹部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廣大職工的現代科學文化素質。

(3)認真辦好各鎮社區學校,明確實質性發展目標,創建奉賢區社區學院。

(4)必須加大輿論宣傳導向,樹立學習型家庭典型,確立市民學習化理念。

【第2篇】在職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調研報告

在職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調研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撰寫的。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在職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調查的背景

教師的繼續教育是由教師在職培訓演化來的。教師在職進修也稱爲在職培訓,它既包括在職教師參與旨在拓展知識、技能的培訓與活動,也包括其獲得學位、證書、資質等準備性教育活動。繼續教育培訓,指學校通過提供一系列學習經歷和活動機會,促進教師在專業、學術和自身修養方面的發展。目前,我國的繼續教育開始發生轉變,是整個教育體系逐步規範化,教師繼續教育的重點也逐步轉向提高學歷層次的培訓。現今,新教改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師的繼續教育要在提高素質的核心下,追求質量的提高。就目前看來,中國小教師的繼續教育在培訓內容、方法、條件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若要完善教師繼續教育就一定要找出問題的解決對策。

二、調查的目的

在“終身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各學校都將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放在一個重要位置。因此,一種集中的非學歷教師培訓在全國開展起來。這類培訓在提高教師素質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本文以國小在校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爲課題,從“培訓內容”、“培訓方法”以及“培訓條件”幾個角度出發,對a國小教師進行調查。通過對結果的分析,發現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存在的問題,並結合實際提出瞭解決對策。

三、調查的過程

(一)設計問卷。通過查閱文獻,借鑑其他研究成果,諮詢相關人員初步編制問卷,然後徵求專業人員的意見,對問卷可行度進行預測,反覆修正後確定問卷。

(二)發放問卷。在a國小發放問卷200份,收回190份,回收率爲95%,問卷採取隨機發放的形式。

(三)整理研究。整理回收的問卷,統計數據,分析結果。

四、調查結果分析

(一)對培訓內容的分析

不同級別的教師對培訓內容的要求不同,但計算機應用和心理素質培訓是各級教師都提到的。其他的有改革培訓、創新培訓、管理能力培訓等。

(二)對培訓方法的分析

第一,對提高素質途徑的分析。在這一點上,教師的選擇存在很大差異。主要有以下幾種:學習經驗,參加實踐活動,參加科研活動。

第二,對培訓模式的分析。大多數教師希望採用集中培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的'模式,一部分教師支持校本培訓模式。

第三,對培訓形式的分析。除了基本常見的參觀考察培訓形式,有些教師希望採用教育科研和改革活動、有指導的自學、開展專題講座等形式。

(三)對培訓條件的分析

第一,對培訓者要求的分析。教師多希望特級教師或有專長的外地專家、學者作爲繼續教育的培訓者。有的教師認爲經驗豐富的在職教師和相關機構的講師也可以作爲培訓者。

第二,對培訓時間的分析。大部分教師認爲不應對培訓時間作出統一安排,希望在教師的引導進行自學、自主安排學習時間。

五、存在的問題

(一)培訓內容不合理

繼續教育是爲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知識水平、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作爲繼續教育培訓的老師,對知識儲備和培訓內容的把握很重要。有些培訓教師不能及時更新知識結構,缺乏對學科動態關注,無法採用新的研究成果。因此,不能選擇適合的培訓內容,片面的以自己的知識能力和喜好爲出發點,傳授的知識空洞、抽象,沒有很強的應用性,缺乏時代感,不能與學科的學術動態緊密相連,無法幫助學員解決實際問題。

(二)培訓方法不合理

培訓方法過於單一,缺少靈活性和創造性。繼續教育的重點偏重理論教育,教學形式多爲理論教學,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會嚴重影響學員的想象力和積極性。課堂氣氛死板,多爲“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授課模式。學員的需要不被重視,教師將繼續教育理解爲單一的知識傳授和解答疑難,缺乏對學員能力的培養。

(三)培訓條件不合理

培訓條件不能滿足教師需求,尤其是在時間安排上,培訓時間與工作時間互相影響,產生矛盾,是教師的教學工作收到阻礙。

六、解決的對策

(一)在培訓內容方面

第一,加強教師本專業知識課程的學習,提高教師專業素質水平。就我國師範院校現狀看,大多教師教育院校以學科專業知識教育爲中心,忽視自學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通過這次調查,可以發現部分教師不是師範院校的畢業生,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師範教育。所以,從繼續教育的角度來看,在繼續教育培訓中傳授給教師科學的教育理念,增加在教育知識方面的學習力度,提高對教學論、課程論、學生教育、心理、管理知識、教改動態、計算機應用等基礎知識的重視度。在完善知識體系的同時,提高教師組織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等專業能力,彌補高等師範院校教育的不足。此外,可以發現現在教師的心理壓力很大,應該爲教師開展心理素質方面的培訓,滿足教師的心理需要。

第二,培訓要做到因人而異,對於不同職稱級別的教師,應選取不同的培訓重點。對於那些相對水平較高、能力較強的高級、一級教師,應採取起點高的培訓,在內容上應側重教育科研方法、專業知識更新、先進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培訓;而針對相對水平較低、能力較差的教師,要加強在學科教學研究、教學能力、學生心理知識、學習輔導技能、班級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培訓。

(二)在培訓模式方面

第一,形成以校本培訓爲主,集中培訓爲輔的培訓模式。目前,校本培訓在我國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開展校本培訓,教師可以以自己任職學校的實際情況爲基礎,結合本學科的教研、科研活動來自主進行。如學校定期開展教學科研活動,聘請相關專業的專家學者和權威人士作專題講座,進行科研立項和課題研究等。開展校本培訓時,應關注兩個問題。一是避免校本培訓流於形式,爲解決這一問題,學校應制定校本培訓的計劃嚴格培訓管理。二是由於校本培訓的基地的建設需要一定的軟硬件條件,所以並非每所學校都可以成爲培訓基地。爲解決這一問題,可將某些方面相同的學校歸爲一類,選出滿足條件的學校建設成爲校本培訓基地,爲其它的學校提供受訓基地。雖然以集中培訓爲主的培訓模式曾受到人們質疑,但應看到集中培訓模式還是有很多積極作用的。由專門培訓機構負責高層次的、綜合性、前沿性、專業性的培訓,確保培訓質量。這樣可以幫助教師形成系統的教育理論,提高專業教育水平。通過此次調查,本文認爲雖然教師多支持集中培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的模式。但爲避免以前問題的出現,集中培訓要做到“精”,並增強靈活性和多樣性。

第二,在實踐工作中改革教育、在科研中促進成長。很多接受培訓的教師認爲培訓是有積極意義的,但培訓的知識很難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所以,單純的理論教學達不到培訓目的,要讓理論真正發揮作用,必須開展教學實踐活動,用實踐檢驗、昇華理論。目前,很多學校正在進行新課改的探索和研究,應鼓勵教師參與到課改科研的實踐中去。一方面有助於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另一方面能夠促進教師專業知識的進步。實踐和科研是繼續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很多教師認同的培訓模式。除此之外,參觀考察作爲培訓的一種新型形式,也可以多加應用。

(三)在培訓條件方面

要合理安排培訓時間,減少教師工作和學習的矛盾。單一的集中培訓因爲培訓時間安排不合理,引起工學矛盾,給教師學員帶來很大苦惱。因此,應全面考慮教師的實際問題,合理安排培訓時間,滿足教師需求。集中培訓的時間要精短,將學習內容溶入到具體的實踐工作中去。

七、調查的意義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教育事業迅速發展,爲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必須跟隨時代步伐提高自身能力。教師繼續教育在促進學校實力增長,提升教育人才隊伍的綜合素質,實現人才強國戰略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從近年來的繼續教育培訓來看,我國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還存在很多問題。繼續教育與人才隊伍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廣大教育者和教育培訓機構,要認清問題的原因,對症下藥,尋求對策,促進繼續教育的發展。

【第3篇】高職教育調查報告

一、高等職業教育現狀:

二、高等職業教育主要存在問題:

(一)對高等職業教育目標、定位、作用認識尚不到位,緊迫感不足:

《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爲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全國28省市都先後已經召開職教工作會議,進行動員、部署,制定了貫徹落實的實施辦法。然而,我們_____雖亦積極籌備,幾易其稿,但至今省政府尚未召開會議全面動員部署貫徹,及時出臺實施辦法和具體政策性措施。這對近幾年迅速發展起來的_____高等職業教育,尤其是新辦的高職院校,如何抓緊科學論證,樹立正確的辦學理念,明確目標定位與特色,注重內涵自身建設,影響很大。

(二)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門引導、管理、服務、扶持尚不到位,具體化不足:

按中央要求,職業教育實行在國務院領導下,分級管理、地方爲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管理體制。如何理解,細化職責,明確責任,建立必要的考覈機制,相互監督,目前尚未形成可操作的制度。高等職業教育建設與發展,政策性強,涉及部門行業多,事關重大民生就業和社會關心熱點。如何做強做大,又好又快發展,這是各級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門必須認真研究,以科學發展觀統籌兼顧,以改革創新精神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有關實際問題的更好解決。根據調研中反映,目前存在的以下問題,有待具體辦法解決。

(三)高職院校自身建設滯後,嚴重影響實用性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

我們調研涉及的高職院校,雖然還不夠普遍,但各種類別院校選擇還是注意到了,因此,具有代表性。我們發現外部環境條件制約因素,固然是主要的,但院校自身發展不平衡,也存在不少不利因素,這是不容忽視的。

(四)民辦高職院校存在不少困難與問題:

公平待遇問題反映普遍:在政治、雙重主管、稅費、供地、融資、經費補助、教職人員待遇、保障等方面要求與公辦院校相對公平的待遇;如何正確理順舉辦者(投資者)與學校產權、管理者的利益關係及經費使用、分配原則有的尚不落實;民辦院校樹立正確辦學理念,明確公益性質,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個別尚不明確;慎重處理好外延發展與內涵建設,正確處理規模、質量、效益關係有待進一步研究;強化優勢特色加強內涵與師資、教管隊伍建設,培植品牌專業,提高就業率和社會公認度,有待強化;教師權益保障及尋求合理的職稱評定新辦法,穩定專兼職教師隊伍亟待努力;個別民辦院校尚存在短期行爲,追逐營利,盲目圈地建設而又實力不足的不良傾向,必須高度重視引導督促糾正。

三、對策與建議:

(一)建議省政府儘快召開全省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在認真總結五年來_____職業教育發展經驗與問題的基礎上,全面動員、部署今後五年職教發展規劃,並制定出臺具有海西特色的具體化貫徹意見和實施辦法。針對性地引導、協調、統籌解決一些帶普遍性、緊迫性的職教問題。

(二)建議省委宣傳部、省委教工委、省教育廳,根據中央和十八大精神,研究制定職教宣傳大綱及方案,大造媒體輿論,引導正確導向。安排省電視臺、省教育電視臺、省廣播電臺及主要報紙刊物,增設專欄、節目,大力宣傳中央決策與我省職教發展經驗典型,使社會、學校、企業、家長形成共識,教育引導青少年正確選擇就學、就業志向,促進教育公平,社會穩定,人人關注民生和就業。

(三)建議省政府強化省、市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把高等職業教育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議事計劃和議事規則,明確責任分工。建議聯席會議原由教育廳局主持改爲由省、市分管的省、市長擔任,提升聯席會議的統籌協調能力,增強職教聯席會議的地位作用,爲我省高、中級職業教育發展,多辦實事好事。

(四)建議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調整力量,明確分工,加強協調,真正體現三教統籌,突出職業教育戰略地位,圍繞 海西職業教育做強做大,又好又快發展的發展戰略目標,進一步當好參謀,用好職權,公開政務,引入競爭機制,強化對高等職教院校的服務意識與督導力度。

(五)建議省人大常委會及科教文衛委加強職業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民辦教育促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執法檢查、監督與評議,並結合_____實際與海西實用性、技能型人才短缺需求,儘快研究制定我省有關實施辦法等相應法規,推動職業教育服務海西,加快發展。

【第4篇】教育局職教工作報告

19xx年我市職教工作在局黨委的領導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認真學習貫徹《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和《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緊緊圍繞職業教育爲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的宗旨,不斷加大改革力度,強化發展措施,從而使我市的職業技術教育在過去一年裏取得了突破勝的發展。

一、貫徹《決定》,落實《綱要》,不斷提高羣衆對職業技術教育的認識水平,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步伐。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頒佈以後,我市緊緊結合《決定》和《綱要》中提出的有關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目標和任務進行了集中宣傳和學習。先後散發宣傳提綱1000多份,極大提高了羣衆對職業技術教育在社會經濟發展中重要作用的認識。5月份我們專門召集職業學校有關領導參加《綱要》學習座談會,結合實際,找出不足,研究措施,加決發展。勝利地完成了上級下達給我們的各項工作任務。19xx年全市職業學校招生3219人,佔全市招生人數的1/2多。

二、改革招生制度及學校內部運行機制,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職業教育的新模式,從而使我市的職業技術教育在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職教熱”。

我市職業學校在招生制度方面進行了大膽改革,打破了年齡、區域、學制的限制,採取兼收、並取、服務經濟的原則,建立了與成人教育、普通教育相溝通的職業教育體制,使全市職業教育取得了突破勝進展。

(一)辦學熱。堅決貫徹職業教育“大家辦”的方針,市委、市政府積極倡導、引導和鼓勵各部門、企業單位和社會各界辦學,國棉廠、二輕局、十三局、機牀廠、工人文化宮、科委、宣傳部等企事業單位先後辦起了職業學校或職業教育培訓部。各工廠、企業也充分認識到提高職工的政治、文化、技術素質,在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中的重要作用,積極主動地和職業學校聯合辦學。企業爲學校提供專業教師和實驗實習場地,學校爲企業培養技術型、實用型的人才,雙方共同確定專業設置和教學計劃,變招生爲招工。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企業聯辦、校鄉聯辦、廠廠聯辦等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格局。

(二)錄用熱。職業學校畢業生不僅具有紮實的技術理論知識,而且具有熟練的專業和動手操作能力,上崗後能夠一步到位,因此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今年職業學校千餘名畢業生全部被用人單位爭相錄用。1997年畢業生也被“訂購”30%

(三)報考熱。由於職業學校重視辦學質量和效益,專業開發和培養目標符合我市經濟發展實際和用人單位的需要,畢業生的安置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從而使職業學校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今年全市5800名國中畢業生,報考職業學校的就有4100名,佔國中畢業生總數的70.7%,

三、強化技能訓練,加強專業教學,爲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實用技術人才。

19xx年我市在省、地舉辦的各級各類專業技能比賽中成績斐然。其中,一職專在省舉辦的珠算比賽中獲得團體第一。在地區舉辦的機械製圖比賽中,一職專獲得了團體第一名,二職專獲得了團體第二名。一年來,我市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上下努力,積極開拓,職教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我們決心發揚成績,克服不足,再接再厲,爲我市經濟建設及地區“三個千方百計”和“並駕齊驅”的宏偉目標作出新的貢獻。

【第5篇】在職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調研報告範文

一、調查的背景

教師的繼續教育是由教師在職培訓演化來的。教師在職進修也稱爲在職培訓,它既包括在職教師參與旨在拓展知識、技能的培訓與活動,也包括其獲得學位、證書、資質等準備性教育活動。繼續教育培訓,指學校通過提供一系列學習經歷和活動機會,促進教師在專業、學術和自身修養方面的發展。目前,我國的繼續教育開始發生轉變,是整個教育體系逐步規範化,教師繼續教育的重點也逐步轉向提高學歷層次的培訓。現今,新教改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師的繼續教育要在提高素質的核心下,追求質量的提高。就目前看來,中國小教師的繼續教育在培訓內容、方法、條件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若要完善教師繼續教育就一定要找出問題的解決對策。

二、調查的目的

在“終身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各學校都將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放在一個重要位置。因此,一種集中的非學歷教師培訓在全國開展起來。這類培訓在提高教師素質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本文以國小在校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爲課題,從“培訓內容”、“培訓方法”以及“培訓條件”幾個角度出發,對a國小教師進行調查。通過對結果的分析,發現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存在的問題,並結合實際提出瞭解決對策。

三、調查的過程

(一)設計問卷。通過查閱文獻,借鑑其他研究成果,諮詢相關人員初步編制問卷,然後徵求專業人員的意見,對問卷可行度進行預測,反覆修正後確定問卷。

(二)發放問卷。在a國小發放問卷200份,收回190份,回收率爲95%,問卷採取隨機發放的形式。

(三)整理研究。整理回收的問卷,統計數據,分析結果。

四、調查結果分析

(一)對培訓內容的分析

不同級別的教師對培訓內容的要求不同,但計算機應用和心理素質培訓是各級教師都提到的。其他的有改革培訓、創新培訓、管理能力培訓等。

(二)對培訓方法的分析

第一,對提高素質途徑的分析。在這一點上,教師的選擇存在很大差異。主要有以下幾種:學習經驗,參加實踐活動,參加科研活動。

第二,對培訓模式的分析。大多數教師希望採用集中培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的'模式,一部分教師支持校本培訓模式。

第三,對培訓形式的分析。除了基本常見的參觀考察培訓形式,有些教師希望採用教育科研和改革活動、有指導的自學、開展專題講座等形式。

(三)對培訓條件的分析

第一,對培訓者要求的分析。教師多希望特級教師或有專長的外地專家、學者作爲繼續教育的培訓者。有的教師認爲經驗豐富的在職教師和相關機構的講師也可以作爲培訓者。

第二,對培訓時間的分析。大部分教師認爲不應對培訓時間作出統一安排,希望在教師的引導進行自學、自主安排學習時間。

五、存在的問題

(一)培訓內容不合理

繼續教育是爲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知識水平、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作爲繼續教育培訓的老師,對知識儲備和培訓內容的把握很重要。有些培訓教師不能及時更新知識結構,缺乏對學科動態關注,無法採用新的研究成果。因此,不能選擇適合的培訓內容,片面的以自己的知識能力和喜好爲出發點,傳授的知識空洞、抽象,沒有很強的應用性,缺乏時代感,不能與學科的學術動態緊密相連,無法幫助學員解決實際問題。

(二)培訓方法不合理

培訓方法過於單一,缺少靈活性和創造性。繼續教育的重點偏重理論教育,教學形式多爲理論教學,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會嚴重影響學員的想象力和積極性。課堂氣氛死板,多爲“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授課模式。學員的需要不被重視,教師將繼續教育理解爲單一的知識傳授和解答疑難,缺乏對學員能力的培養。

(三)培訓條件不合理

培訓條件不能滿足教師需求,尤其是在時間安排上,培訓時間與工作時間互相影響,產生矛盾,是教師的教學工作收到阻礙。

六、解決的對策

(一)在培訓內容方面

第一,加強教師本專業知識課程的學習,提高教師專業素質水平。就我國師範院校現狀看,大多教師教育院校以學科專業知識教育爲中心,忽視自學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通過這次調查,可以發現部分教師不是師範院校的畢業生,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師範教育。所以,從繼續教育的角度來看,在繼續教育培訓中傳授給教師科學的教育理念,增加在教育知識方面的學習力度,提高對教學論、課程論、學生教育、心理、管理知識、教改動態、計算機應用等基礎知識的重視度。在完善知識體系的同時,提高教師組織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等專業能力,彌補高等師範院校教育的不足。此外,可以發現現在教師的心理壓力很大,應該爲教師開展心理素質方面的培訓,滿足教師的心理需要。

第二,培訓要做到因人而異,對於不同職稱級別的教師,應選取不同的培訓重點。對於那些相對水平較高、能力較強的高級、一級教師,應採取起點高的培訓,在內容上應側重教育科研方法、專業知識更新、先進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培訓;而針對相對水平較低、能力較差的教師,要加強在學科教學研究、教學能力、學生心理知識、學習輔導技能、班級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培訓。

(二)在培訓模式方面

第一,形成以校本培訓爲主,集中培訓爲輔的培訓模式。目前,校本培訓在我國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開展校本培訓,教師可以以自己任職學校的實際情況爲基礎,結合本學科的教研、科研活動來自主進行。如學校定期開展教學科研活動,聘請相關專業的專家學者和權威人士作專題講座,進行科研立項和課題研究等。開展校本培訓時,應關注兩個問題。一是避免校本培訓流於形式,爲解決這一問題,學校應制定校本培訓的計劃嚴格培訓管理。二是由於校本培訓的基地的建設需要一定的軟硬件條件,所以並非每所學校都可以成爲培訓基地。爲解決這一問題,可將某些方面相同的學校歸爲一類,選出滿足條件的學校建設成爲校本培訓基地,爲其它的學校提供受訓基地。雖然以集中培訓爲主的培訓模式曾受到人們質疑,但應看到集中培訓模式還是有很多積極作用的。由專門培訓機構負責高層次的、綜合性、前沿性、專業性的培訓,確保培訓質量。這樣可以幫助教師形成系統的教育理論,提高專業教育水平。通過此次調查,本文認爲雖然教師多支持集中培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的模式。但爲避免以前問題的出現,集中培訓要做到“精”,並增強靈活性和多樣性。

第二,在實踐工作中改革教育、在科研中促進成長。很多接受培訓的教師認爲培訓是有積極意義的,但培訓的知識很難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所以,單純的理論教學達不到培訓目的,要讓理論真正發揮作用,必須開展教學實踐活動,用實踐檢驗、昇華理論。目前,很多學校正在進行新課改的探索和研究,應鼓勵教師參與到課改科研的實踐中去。一方面有助於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另一方面能夠促進教師專業知識的進步。實踐和科研是繼續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很多教師認同的培訓模式。除此之外,參觀考察作爲培訓的一種新型形式,也可以多加應用。

(三)在培訓條件方面

要合理安排培訓時間,減少教師工作和學習的矛盾。單一的集中培訓因爲培訓時間安排不合理,引起工學矛盾,給教師學員帶來很大苦惱。因此,應全面考慮教師的實際問題,合理安排培訓時間,滿足教師需求。集中培訓的時間要精短,將學習內容溶入到具體的實踐工作中去。

七、調查的意義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教育事業迅速發展,爲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必須跟隨時代步伐提高自身能力。教師繼續教育在促進學校實力增長,提升教育人才隊伍的綜合素質,實現人才強國戰略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從近年來的繼續教育培訓來看,我國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還存在很多問題。繼續教育與人才隊伍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廣大教育者和教育培訓機構,要認清問題的原因,對症下藥,尋求對策,促進繼續教育的發展。

【第6篇】中職教育實習調查報告

中職教育實習調查報告1

前言

經過深入觀察,以老師和學生的雙重視角來看,中職學生的學習現狀不容樂觀。在學習上存在諸多不良習慣,不管是在課前預習、上課聽講、課後複習還是準備考試或者其他學習方面都有值得改善的地方。

一、學習狀況特點調查結果與分析

1、大多數人學習目的不明確,但學習態度有待端正

就這一段時間的觀察而言,大部分學生都不明確學習的目的,他們非常明白中職生和普高生之間的區別,清楚地知道自己要通過這2兩年時間的學習,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爲以後找工作和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打下基礎。不過其中仍有大部分人只是在混時間,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抱着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亟需調整。在學習態度方面,就不盡如人意了。因此,他們的學習態度有待端正。

據瞭解得知,進入職中後很多人認爲文化課可學可不學,反正學了又不一定會考,就算考差了也不會咋樣,對專業技能沒有什麼影響,而且學起來很麻煩,語文還好,尤其是數學和英語,很多人反感,覺得學來沒用。其中討厭專業課的也大有人在,這一部分人是因爲討厭自己所學的專業,從而討厭自己的專業課。

2、上課狀態差,作業大多抄襲

第一次走進中職課堂,接手三個班級的《建築製圖與識圖》課,感覺非常新奇,而剛從國中進入職中的學生也對新的學習環境充滿了好奇心,大部分學生都保持着國中的良好學習習慣,上課很認真,在老師的要求下大家都還認真做着筆記,上課時間一長新鮮感過去之後,許多人開始發現國中和職中有着很大的區別,老師不再那麼嚴厲,對紀

律要求也不是很高。於是大多數學生的惰性就增加了,新鮮感一過去,上課聽講的人也不是很多了,把頭埋着的人越來越多了,到後來甚至出現了少部分睡覺、聊天、玩手機等令老師深惡痛絕的壞習慣。

中職學生的作業一般很少,和普高生比實在不在同一層次。可就是這極少極少的作業也沒有幾個人認真完成,有老師曾開玩笑說,批改中職學生的作業特別容易,就只有幾個版本。意思就是說,一般一個班就只有那麼一少部分人是認真做了作業的,其他人都是抄襲他人的勞動成果。更有甚者,直接不做,不交作業。

3、基本不復習,考試多作弊

臨近考試,提前出好試卷之後,害怕學生們都考不好,於是老師就在靠時間之前給他們留出了充分的複習時間,更是爲他們劃出了考試的重點,就差把原題透露給他們了。可在複習階段依然有少部分人我行我素,該玩就玩,書都不動一下,一副無所謂的心態。

到了考試階段,更是令人大跌眼鏡,作弊現象之普遍,作弊手段之豐富,作弊技巧或粗劣或高超,明目張膽。

二、環境影響

千古佳話“孟母三遷”的故事至今還耳熟能詳,講的是孟母爲了給孟子營造好的學習環境,三次擇鄰而居。說明環境對個人的成長與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環境,它能塑造一個人的性格,培養一個人的德性,左右一個人的命運與前途。中職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此堪憂,這與他們所處的社會、家庭、學校的環境是分不開的。

1、社會環境的影響

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社會屬性纔是人的本質屬性。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它直接影響着個人的行爲和意識。好的社會環境必然有利於個人的成長與發展,差的社會環境就會起反作用。自中職生學生身份確定的那一刻起,社會便開始帶着有色眼鏡看待他們,就如文章開頭所說,大多數人都認爲他們素質低下、不

學無術、學習狀況堪憂。社會對會考、大學聯考之類的關注尤爲密切,每到會考大學聯考階段,這些準畢業生儼然成爲了社會的焦點,得到了社會莫大的重視和關注,可是相反的,中職生何時得到過這種重視,恐怕是當中職生的負面新聞頂上頭條之後,社會纔會把它的目光稍稍轉移,進而討論一番,鄙視一番。然後議論紛紛說:這現在的中職生怎麼都這樣啊!在這種不公正的看法下,他們就會產生自卑的心裏,總會感覺比同齡普高生低了一頭,越自卑,越不被重視,就越想引起社會的重視,可是卻起到了反作用。如此這般,惡性循環,使得人們認爲中職生越來越差。正是社會對中職生的冷漠和蔑視,才造就瞭如今中職生素質較低,不好管教的現狀,嚴重阻礙了中職教育的發展與中職學生的身心健康。

2、家庭環境的影響

家庭是我們每個人生活的第一個環境,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導子女學習基本生活技能、社會規範、生活目標,而且在形成人格特徵、對社會適應的動力特徵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影響。所以,家庭影響着孩子做人、做事和學習各個方面的習慣養成,具有難以磨滅的銘刻性。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學生一般學習較差,在學習方面與父母矛盾較大,有些家長的心裏認爲:進入職中,基本上在學習這一塊就可以放棄了。更由於職業技術學院大多爲住校生,他們離家較遠。家長就更是鬆懈了對孩子學習的教育,離開了家長的教育,學生缺少約束,自我約束力又差,自然會養成諸多不良習慣。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狀況也就會一日不如一日,越來越差。

3、學校環境的影響

有一個怪現象一直存在着,雖然屢經整頓但是成效不大,那就是學校周圍必多網吧,尤其是在職業院校和大學周圍。我們不難想象,他們進網吧都是去幹嘛,反正不會是學習。大家都知道學生的錢好賺,於是有很多不良商販把貪婪的'目光投向了十六七歲孩子們的身上。十六七歲本就是自我約束力較差的時候,當然經不起引誘,加上有的學校疏

於管束,學生們都把心思放到其他東西上面去了,學習狀況能好到哪裏去。

在學校,對學生學習習慣養成影響最大的主要是老師,但現存中職院校裏面不乏一些學歷低,治學不嚴的老師,在他們的潛意識裏,認爲中職學生不好教,不好管,於是便得過且過,放任自流。最後導致學風、班風、校風,風風不正。這就更是加深了老師們的不滿,更加認爲中職生不好管,不好教,進一步形成惡性循環。其實,如果在一開始就能嚴正班風,促成優良學風,對學生的不良作風進行調整,就不會有後面的結果。

三、學生自身因素

學習環境固然重要,但是處在相同的班級裏爲何有的同學學習好,有的同學學習卻差得沒個底呢?這是因爲學習還要受到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

1、學生厭學心理的影響

有部分學生正是在厭學心理的影響下才選擇中職學校的,他們討厭學習,厭惡學習,一上課、一看書就頭疼。於是他們早就想脫離學校,進入社會,參加工作。可是父母又逼着讀書,拗不過父母,再加上自己年齡小,沒有一技之長。沒辦法的情況下,發現就讀中職學校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辦法。在這種心理驅使下,如果沒有好的外部環境和強力外力作用使其內心發生改變,這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上很難呈現出良好的狀態。

2、學生自身其他因素的影響

依賴心理:在國小到國中的課堂上,大部分情況都是老師講,學生聽,雖說學生纔是學習的主體,但在中國應試教育體制下,這種主體地位體現得並不十分明顯。部分學生一直是在被動、灌輸的情況下學習,對老師的依賴性極大,進入職中後,學習環境的突然改變必使學生難以接受,在自我約束力佔據主要地位後,長期養成的依賴性無法發揮作用,使之不知所措。

叛逆心理:逆反心理,作爲一種心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而十六七歲正是青少年叛逆心理最強的一段時間。他們總覺得父母老師不理解他們,把他們當成是小孩子看待,往

往喜歡和父母老師對着幹,你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在課堂上,老師總是千叮嚀萬囑咐,要他們好好學習,可他們偏偏覺得老師不是在念經就是在說廢話。對待老師布臵的作業也就跟着隨便應付。

學習習慣差: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落實素質教育,必須重視養成教育。養成教育,不僅僅是德育範疇的內容,而且也包含着智育、體育諸方面的內容一個人如果掌握了按計劃學習的好習慣對於將來升學或就業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在重視終身教育的現代社會裏,爲提高文化水平每天擠出一定時間來學習十分重要。可就是因爲有部分學生在國小國中階段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導致即使到了中專這個新的階段想重振旗鼓也因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無計可施。

四、改善中職學生學習狀況對策探究

鑑於中職生學習方面的種種惡習,筆者在擔任達州市鐵路中學《職業生涯規劃》任課老師時,以授課學生爲對象,就改善中職學生學習狀況做了初步探索。

1、改善外部環境

如前文所說,環境對人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學習環境不僅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也會給個人發展帶來莫大的好處。所以,改善中職生學生學習狀況應由改善外部環境做起。

2、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

許多家長在家庭教育這一塊是薄弱甚至是缺失的,部分家長因學生不好管,想放棄才把他們送到了中職學校,並且有的人也對職業教育有着偏見。但是教育只靠學校一定不行,必須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充分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巨大作用。首先,利用家長會的形式,通過大量中職學生成才的案例,消除家長的偏見。介紹一些家長渴望知道的孩子們所學的課程結構和將來要從事的工作領域的職業崗位,使其瞭解所學專業特點和重點學科。告訴他們,同時也就是告訴學生,中職學生也能成才。其次,和家長達成共識,讓家長密切配合老師工作,分享一些成功的教育方法,讓家長多抽出一些時間來陪陪孩子,多關心孩子。最後再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反饋和糾錯,最終達到改善學習狀況的目的。

3、學校環境的改善

嚴肅校風、整頓班風、營造學風是必須的。從嚴治校,嚴厲打擊學校的歪風邪氣。上課時間封校,讓學生遠離網吧等是非之地;作息時間安排值周老師查寢。打擊校內早戀,抽菸、酗酒、打架鬥毆等不良行爲。

班主任主抓班風,爲良好學風的形成提供環境支持,科任老師主抓學風,從嚴治學。 制度緊跟:獎、助學金和學習成績掛鉤,教師考覈和學生工作緊密相連,明確按照校紀校規辦事,獎罰分明。

五、做好學生工作

1、心理層面

多鼓勵學生,反覆強調中職生也能成才,高等院校學生不一定就比中職學生強,高等院校學生和中職院校學生各有優缺點,相互補充,爲社會大家庭貢獻自己的力量,社會只有分工的不同,並沒有職業的貴賤,從而打消學生的自卑心理;培養學生孝心以及對他人尊重禮儀,以感恩之心教化學生,使其明白父母生養之恩、老師教育之恩,並將這感恩之心轉化爲學習的動力;培養學習動機,職業院校中不乏學習動機不明,抱着無所謂的態度渾天過日的學生,充分發揮理想的作用,幫助學生找準自己的位臵,樹立遠大的理想,然後轉化爲實際行動。

2、學習習慣層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告訴我們教授學生知識不如教授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而屬於自己的良好的學習方法需要在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之後才能找到,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素質的基本要素,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具體體現,也是學生學習成功的重要保證。中職學生的學習習慣差主要表現在學習目的不明確、不會合理安排學習實踐、學習缺乏

主動性、獨立思考能力差等幾個方面。那麼我們可以對症下藥,首先,指導學生樹立學習目標,並且按照自己鎖定的學習目標去一步一步完成;其次幫助學生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做到有條不紊;然後培養學生 的學習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接着,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養成質疑精神。

結語

本次對中專學生的調查是基於本人在擔任該校任課老師所作出的觀察和調查得出的,在爲期一個月的任課老師工作中,深入瞭解中職學生後,發現了中職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的普遍問題。同時也和所教中職學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個月相處下來,發現雖然他們身上有諸多的問題,但其實他們僅僅就是一個個孩子,需要人關注和關心愛護的孩子。我們應慢慢改掉帶着有色眼鏡看到可他們的習慣,少一些偏見,多一些關愛。當然,我所提出的一些對於改善中職學生學習狀況的建議尚有許多不足之處,需要得到實際檢驗,並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完善。作爲一名即將畢業踏入教育的準教育工作者,希望能夠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努力,爲祖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職教育實習調查報告2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xx年9月份,對我實習的一所省重點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六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中學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爲了考大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爲,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爲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爲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爲國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爲“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願望。

(二)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高職或藝術類院校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89%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的艱難性。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爲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 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第7篇】中職教育實習調查報告

關鍵字:體罰 、危害性、普遍性 原因 法律責任 建議

體罰,是教師對學生肉體實施懲罰並使其受到傷害的行爲,如毆打、罰站、下蹲、超過身體極限的運動、刮臉、打撕嘴巴等行爲。變相體罰,是指採取其它間接手段,對學生肉體和精神實施懲戒並使其受到傷害的行爲,如勞動懲罰、抄過量作業、臉上寫字、諷刺挖苦、謾罵、烈日下暴曬等行爲。

一、體罰的種類

目前據我們瞭解體罰學生手段包括粗略統計:

1、以語言暴力爲主的有威脅、呵斥、諷刺、挖苦、辱罵、刁難、侮辱謾罵學生 。 2、以打擊爲主的有揪耳朵、扇耳光、腳踢、教鞭抽;

3、 罰站、罰跑、罰跪、罰下蹲、罰曬、罰做府臥撐、罰靜力練習、面壁、罰抄寫、罰款;

更有意思的是體罰手段還有別的“雅稱”:教師打學生,或讓學生打學生(一些學生幹部被迫成了小打手)——所謂給點教訓;學生自己打自己——可謂自己告戒自己;隨意停課,如不讓學生進教室聽課(短的一節,長的兩天),或者不準學生來校上課等等——名

爲反醒、反思;諷刺、挖苦等語言爲主的——名爲“心理療法”……

二、體罰的危害性

教師總以爲自己在校園的絕對權威不容冒,而他們對學生不良行爲的處罰,則是因爲學生的行爲妨礙了自己預設程序的進行,所以他們就在課堂內外頻頻實施體罰,給教育帶來不堪設想的後果,危害性極大。

1、難以轉變學生不正確的態度。雖然體罰可能達到在特定情境中制止某種行爲的目的,卻很難轉變學生不正確的態度。體罰與變相體罰只能使學生學會逃避體罰,而不是誠心轉變態度,改正錯誤。這種體罰與變相體罰顯得相對無效。

2、體罰還會導致師生關係緊張,使師生產生衝突乃至對抗。這既損害了教師的社會地位和人格魅力,也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等法律。

3、體罰與變相體罰會給學生帶來不必要的焦慮。嚴重的會使 學生的人格尊嚴、身體健康權、受教育權等等受到侵害。

4、難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殺雞儆候”式的體罰使學生在行爲上謹小慎微,時時、事事消極防衛,害怕教師。這就不利於學生形成積極向上、勤奮學習的思想品質,也不利於班集體形成文明、和諧、輕鬆的氛圍。

三、體罰的原因

我認爲導致教師師德失落而產生教師體罰學生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教師法制觀念淡薄。

《義務教育法》第十六條明確規定:禁止教師體罰學生。《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九條也規定:“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爲。”但是,這些法律條款並沒有受到重視。我們發現,相當一部分中國小教師的法制觀念非常淡薄。其表現形式主要是:第一,不學法、不懂法。很多教師反映,從沒認真學習過教育法規,也不認爲自己體罰學生是一種違法行爲。有的教師說:“這樣打一下有什麼關係?又沒有把他們打得怎麼樣?”有的教師說:“體罰一下學生還不是爲他們好,爲他們今後能更好地成長,這是關心,怎麼叫違法呢?” 。第二,對“法”的認識存在偏差。個別教師認爲違反《刑法》是違法,而違反《教育法》則不算違法。教師們只強調自己的良好願望,而忽視了體罰行爲本身已違背了教育法規,侵犯了學生的合法權益,危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2、工作上的壓力。

班主任在工作中承受着層層壓力:學校對你說,學校把五六十人學生交給你,你要將《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習規範》變變成學生行爲;總務處對你說,要管理好桌椅、門窗……你班損壞特別嚴重;教務處對你說,你班的學習成績下降,你怎麼管理的;政教處對你說,你班學生遲到、早退、曠課、打架、賭博……;團委對你說,你班的公共衛生、寢室衛生、紀律,三操一活動的開展怎麼差,是什麼原因……。面對這些屬於常規性的壓力,沒有正確對待,心理上發生偏差。當學生作出'管而不服,說而不聽'或極爲惡劣的行徑時,老師可能會'火冒三丈' ,把工作壓力發泄在學生身上,其實教師這樣'教訓'學生,它的危險性更高,更容易給學生造成危害。

3、觀念的陳舊、落後。

體罰現象在中國尤其是中國農村廣泛存在,一方面反映教師素質不高,另一方面也是傳統的中國教育思想“嚴師出高徒”的表現。多少年來,“戒尺底下出人才”一直作爲信條而爲許多人所接受。受封建殘餘教育思想的影響,一些中國小教師把體罰這一舊學校中流行的對待學生的非人道的處罰方法作爲管教學生的主要手段,認爲體罰學生是教師理所當然的權力。有的教師直言不諱地說:“不打,哪能教育”、“打人也是一種教育”、“不打不成器”、“不打何已成規矩”。尤其是農村中的一些中國小,有部分教師至今信奉古訓'黃荊條子出好人','不打不成材'的陳舊思想和觀念。'我打他是爲了他好'這是在幫助他,他的父母還要感謝我。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反差:身在二十一世紀,網絡現代化、知識一體化的今天。傳授着現代文明的科學知識,卻信奉着十幾世紀甚至幾十個世紀前的教育觀。很難想象一個在'黃荊條子'鞭策下的少年還能成長爲具有優 良品德的勞動者嗎!

4、教師缺乏良好的師德。

除了思想認識上的差距外,教師自身缺乏良好的師德,素質不高也是產生體罰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些中國小教師對本職工作不甚熱愛,缺少事業心和責任感,對學生缺乏起碼的愛心和耐心,尤其是對一些“差生”。有的教師教育水平低下,教育思想陳舊,在學生管理方面常常以“罰”代教。認爲這是一個簡單實用的教育手段。

5、升學考試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