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新版高中政治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新版高中政治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高中政治教學反思 篇一

透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狀況,反饋出這樣這樣幾點信息:一是由於剛剛開始哲學的學習,一部分同學不能很好的把握哲學學習的特點和規律,學習用心性不高;二是答題是出現的問題,哲學題主要是對哲學原理的考查,但是很多同學遇到任何一個題目都不加分析地答出所有的哲學原理,答題變成了原理的簡單堆砌;還有一些學生審題不準確,往往答非所問;三是原理、方法論對應不起來條理不清,思路混亂;四是把所學唯物論和認識論混爲一談。反映到一點就是不能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因此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本學期的教學要求,對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得出如下幾點反思:

一、夯實基礎知識,構建知識體系

隨着新課程的改革,高中政治的考試更注重於對潛力的考查,但潛力的發展依靠於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積累。那麼,要鞏固紮實的基礎知識,就需要個性注重構建知識體系和網絡,從宏觀上駕馭知識,否則,知識點就會零亂不堪。

課堂教學首先應從微觀知識、重點知識着手,在此基礎上,更要注重宏觀知識體系網絡的構建,要求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點之間的聯繫,這樣運用起來就能夠得心應手。

學生學習過程中,要善於把課本的知識變“薄”,也要善於把課本的知識變“厚”,來構建知識體系。把課本的知識變“薄”,關鍵是把握主幹基礎知識,重視對基礎知識的整理和重組,即打破教材原有知識編排體系,將知識要點化,將相關知識串聯起來,構建自己的學科知識體系。

二、關注時政熱點、拓寬學生知識面

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只有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實踐,很好地去解釋和分析問題,纔會產生更強的求知慾望,纔會表現出學習的用心性。高中政治試題不迴避社會熱點,往往是迎着熱點考,幾乎每一道題都是以熱點爲載體設題,要求學生運用重要知識來分析重大社會熱點問題。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國際國內的重大時事,用所學的知識對其進行分析,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拓寬學生知識面,激發學習興趣。

三、認真審題,把握規範化答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學生所學的知識務必要透過書面化的答題表現出來,因此對學生審題以及答題規範化的培養至關重要。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加強訓練:

第一、要認真審題,要確保答題的大方向不能錯,審題時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挖掘一切隱含條件,排除干擾信息和迷惑條件,並完成以下思維要點:

(1)辨明試題的指向,明確試題的設問點,問什麼,答什麼,避免答非所問。

(2)分析命題者的意圖,明確試題所要考查的知識範圍。

(3)排除思維定勢的影響,越是似曾相識的題目,越要留意,不能簡單地用已做過的類似題目的思維去解答。

第二、在保證答題大方向正確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答題的準確性、科學性、完整性和簡潔性。具體方法技巧如下:

(1)找出設問的限定詞,縮小包圍圈,提高答題的準確性。例如,題目涉及哲學知識時,首先要確定題目考查的是哪個知識板塊,然後再思考屬於該知識板塊內的哪一方面的資料,哪個知識點。若考查的是唯物論的資料,則應思考物質與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意識的能動作用等知識點;同理,若考查的是辯證法的資料,則應思考其爲矛盾、發展、聯繫知識等。

(2)要用政治專業術語答題,提高用詞的科學性、規範性,儘量使用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原理答。答題語言不能過於隨意,想當然。由於經濟問題、政治問題規律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樣性和特殊性,因此,對這些現象進行概括分析時,常用“一般狀況下”“多數是”和“絕大多數”等詞語來描述,而不能一言概之。

(3)梳理答題要點,提高敘述的簡潔性。這樣既能夠證明對問題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顯得有條理,也有利於閱卷者儘快發現答案的採分點。個性需要注意的是:對正確性沒有把握的資料儘量不要寫,以免影響原本正確的那部分資料的得分。

當然,有些問題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個性是學生剛剛開始哲學常識的學習,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但是儘早地找出問題的所在,有的放矢,在教學中不斷地去想辦法解決問題,對於增強教學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高中政治教學反思 篇二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高中思想政治本身內容的“枯燥”,尤其針對政治學科在會考中遇到的學生不喜歡學的“尷尬”情況,就決定了在政治會考的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重要性。

根據我在政治課教學上的摸索,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我逐漸摸索出了,在教學中,如果充分利用本地鄉土資源,就能積極調動學生的興趣,使課堂教學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如果在政治課教學中的廣泛運用鄉土材料,學生就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而且還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一、巧用鄉土材料,激發學生興趣在政治課教學中的作用

第一、優化課堂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在政治教學中,新課的導入是每節課的先導。成功的新課的導入是一堂好課的前提。新課導入得好,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學生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如何引起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的動機,明確學習目的和建立知識間的聯繫,順利完成課堂教學,就必須注重導入這一重要的環節。利用鄉土資源導入新課,能從與學生聯繫密切的生活經驗、已有的知識、能力、志趣、品德的實際出發,這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關鍵所在。

第二、創設問題情境,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創設問題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刻意創設一種情境把學生帶入預備的包含一定情感的意境中,讓學生心靈深處受到強烈的震憾而產生共鳴,從而與教師所要傳授的知識遙相呼應。爲此。在新課程下,創設問題情境要求教師問由境生,問隨境異。在這方面,我主要採用適時應用鄉土課程資源引入課題,激起學生的興趣,產生迫切追尋問題,學習課文內容,探索問題答案的心理。運用鄉土材料能使學生有親近感,從而產生認同感。只有讓學生主動參與,經過學生的探究和內心的體驗,纔會深刻地理解教材知識。因此,在化解教學重點、難點過程中,恰當地運用鄉土材料,不斷引導學生運用科學分析方法深入認識事物,發現事物內在的聯繫,優化問題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可起到加深理解和鞏固的作用。例如,在學習“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時,我們用了一個梨、一個蘋果、一串香蕉,演繹了一個“買水果”的小品故事,學生在笑聲中,明白了梨、蘋果、香蕉與水果是個性與共性的關係,梨、蘋果、香蕉這些個體無論怎樣特殊,都具有“水果”的共性,而作爲共性的“水果”,也離不開“梨”、“蘋果”、“香蕉”等個體。這些鄉土實物的運用,不僅加深了學生印象,便於學生理解抽象的哲學道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親近自然、熱愛鄉土的樸素感情。在學習高一“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要向管理要效益”時,我們準備了一個瓶子、一些大小不一的石頭、一些細沙、一杯水。先用石頭填充瓶子,不能再用石子填充時,還可用沙子填充,不能用沙子了,還可再倒水,不能再倒水時,還可以再充進其他氣體……看似“滿”了不能再裝的容器,其容量的潛力原來如此驚人。形象的演示使學生明白:要提高管理效率,就要充分挖掘每位員工的潛力,讓石頭、砂子、水、空氣都發揮最大的效用,這也有利於同學們形成“潛能無限”的觀念,樹立自信自強的人格。

第三、理論聯繫實際,優化學習方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於教,而在於教學生學。”《普通高中政治課程標準(教育部制訂)》也明確要求,政治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有利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培養探究政治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有一組研究數據顯示不同方式對學習掌握知識的不同效果:講課5%,閱讀10%,視聽20%,演示30%,小組討論50%,實際操作75%,教會學生立即應用所學知識90%。這組數據表明,學生聽課及閱讀的效率是極其低下的,而討論、實踐和應用有利於理解和鞏固知識,鍛鍊能力,需要突出實踐應用。這就需要轉變學習方式,強調自主學習,可以借鑑研究性學習的思想和方式。通過對政治課教學與探究性學習的有效整合有助於改變“以課堂爲中心,以書本爲中心、以教師爲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我們要根據政治課教學的內容來選擇探究的課題,讓學生自主地開展探究活動。

總之,鄉土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材料,它能切實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原則,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有效地優化學習方式,激活學生思維,對於課堂教學來說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證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引入鄉土資源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走出教材、走入生活;走出校園、迴歸自然,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政治課教學獲得新的活力、生命力。政治課教學也最終會走入學生的心中。

關於高中政治教學反思 篇三

政治課學習的過程是學生生命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理應洋溢着幸福,充滿着成功,要讓學生懂得這種幸福與成功往往離不開痛苦與失敗。政治教師要用自我的智慧引導學生理解幸福、把握幸福、創造幸福、享受幸福;把學生推離失敗,引向成功。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創造機會讓學生以主人的身份去獲取自我能獲取的知識,適時讓其展示所獲成果,併發自內心的給予鼓勵,讓學生享受到幸福與成功。問題設置要小臺階、多臺階,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沿着思維的臺階登上光輝的“頂點”,使學生領略到“無限風光”,從而享受到幸福與成功。解決手懶問題也可照此辦理。

“不動”“被動”的學習情態------教學要着力於激動生命政治課學習抑或是任何一種學習都是學習主體生命的律動。政治課堂上常有這樣的現象:教師在組織學習,趴着的,說閒話的,看課外書的,漫不經心的,生命在那裏斷檔,雖然在教師用肢體、眼神或語言提醒制止下,表面終止了這些現象,誰又能說清其思想是否轉到學上來了呢?缺乏熱情,沒有主動,思維遊離於學習之外的學習是沒有也不可能有效果,儘管造成這種狀況有諸多原因。

應對這種境況,政治課教學要在教育的本質上找註解,要激動學生的生命,努力使學生的事,學生自我想做,願做,樂做,逐步使學生的興趣濃厚起來,學習的習慣好起來,自覺主動性強起來,以致構成穩定的後勁很足的學習本事。我們不能改革教材,但我們能夠變換教學方式,引激動生命的元素進課堂,使教學變成一道靚麗的風景,從而吸引學生參與其中,使得生命壯麗成長。例如,將知識競賽引進課堂,將生動趣味的蘊含哲理地情景及事例納入教學,等等,都能使學生樂此不疲,筆者就曾享受過這種教學幸福。

如果說面前的政治課教學是一座山,我只是在爬山的路上邁出了一步,我將努力攀登,不斷創造新高度。

高中政治教學反思 篇四

一、高二政治學科期中試題的特點分析和得失分情況分析

1、試卷考查內容:本次期會考試考查的內容包括高二哲學上冊二課書的內容。確定這樣的考查內容有它積極的意義,主要表現在:讓政治班的學生從高二開始就要養成學會重視知識的內在聯繫,前後知識的聯繫;突出高二哲學常識知識的方法性和理論聯繫實際的運用性。

2、試卷特點分析總體感受:靈活,與時事、生活聯繫緊密。筆者認爲這次期會考試試卷主要呈現了以下特點:

(1)重視“雙基”,注重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突出理解和運用能力。期會考試作爲階段性考試,更應強調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準確記憶和理解把握。而大學聯考強調考查能力、鼓勵創新,也往往實在對考生的基礎知識有一定要求基礎上所強調的能力考查。

(2)關注社會和生活實際,題目緊貼國內熱點問題,積極反映羣衆所關心的現實生活問題,理論聯繫實際,具有很強的時代氣息。引導學生關注、正確認識、正確分析、合理評價國內外的現實問題,不僅是我們政治學科在平時教學中要貫徹的,更是大學聯考政治學科命題的方向性原則。期中試卷正力圖指導我們教師在平時的具體教學中朝這個方向努力。例如:第1、35題要我們關注“科學發展觀”的理解。第38、39題則關注了我們的生活。等等

(3)注重培養學生辯證思維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試卷中第一道辨析題在重視核心知識和主幹知識的基礎上,重視了考查學生的思辨能力,突出引導學生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兩道分析說明題則更強調學生從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政治術語的使用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在辨析題中這次出現了漫畫理解題,這就要求學生具備漫畫的領悟能力,並且能運用所學知識來正確說明,這樣的要求比較高。

3、試卷的題型和分值情況全卷滿分爲150分,共39題,客觀題分值爲75分,佔試卷分值的50%;主觀題分值爲75分,佔試卷分值的50%。試卷共考查了五大大學聯考要求的考查的題型,最佳選擇題分值爲48分,佔試卷分值的31.2%;不定項選擇題分值爲27分,佔試卷分值的17.5%;簡答題分值爲23分,佔試卷分值的14.9%;辨析題分值爲20分,佔試卷分值的12.9%;論述題分值爲32分,佔試卷分值的23.5%。

4、抽查分析抽樣分析了高二(4)班43位學生的試卷,平均分爲105.3,優秀率爲2.0%,及格率爲95.2%,最高分爲129分,最低分爲80分。《本站·》整體試卷的難度適中,但主觀題偏難,客觀題較容易。

5、得失分情況統計和典型錯誤(略)

6、學生失分原因分析:

(1)單項選擇題得分率較高,說明學生在學習中注重基本知識的記憶的同時,越來越重視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但還有部分選擇題學生錯誤率較高,例如單項選擇題的第6、7、20、23題,學生的得分率都在60%以下,第7題得分率則只有26.8%,這也反映出學生對基本知識的理解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第6、20、23題學生得分率都在60%以下,主要存在問題是學生本身的知識結構不完整,知識網絡還沒有構建,看問題缺乏多角度,有些知識的掌握本身有錯誤,審題缺乏深度,學生沒有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

(2)不定項選擇題得分率相對較高。錯誤率較高有第27、30、題,例如,錯誤率較高的第27題,選A項的學生是屬於審題不清,題幹要求是辯證法,而A項是唯物論的內容,但許多同學卻選了。而得分率最低的第30題,則是因爲同學們自身知識的掌握不夠完整,絕大部分同學都是漏選了。

(3)主觀性試題總體情況不好,存在較多問題。

兩道簡答題的失分主要表現在:學生對基本原理的掌握還不完整,頭腦中存有的哲學道理還不厚實,另外與缺乏認真審題的習慣、意識和審題不到位也有關。例如:第34題,第一問是違背了什麼哲學道理?第二問是進行簡要說明,許多同學第二問就直接進行分析,沒有相應的哲理;而第35題 的第二問是教材上小字部分,許多同學對此不熟悉,從而導致得分不高。

兩道辨析題得分率相對於簡答題和分析說明題來說是最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1、題目本身就比較難,尤其是第37題。2、審題中偏題,能選擇合理的哲學知識來答題,但缺少與題意的連接。3、學生缺乏辯證思維能力,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第36題沒有能完全理解需要辨析的點。

兩道分析說明題,雖然試卷上第38題的得分率尚可,但仔細閱讀、分析,仍能發現以下問題,如答題缺乏針對性,意思缺乏層次性和邏輯性,內容、觀點顯得比較散。對材料審題不深、不全面,對試問的審讀缺乏系統和完整性。第39題的得分率則比較低,首先部分同學審題不認真,根本就沒有看清是“如何體現辯證法聯繫的觀點?”其次,部分同學看到了“聯繫”二字,卻沒有完整的知識體系,以致於在答題中丟失要點。從而得分不高。

二、對今後政治教學的啓示

1、更加重視“雙基”,注重知識結構和網絡的建立。

2、繼續貫徹理論聯繫實際實際的原則,讓學生形成主動關心社會熱點和生活的習慣。

3、加強備課組內部的集體備課,提高團結協作能力,注重備課內容,集中加強教學難重點的分析和突破難重點的方法,以及課堂教學方法、教學方案的設計。

4、加強對學生解題方法的指導,平時應更注重這方面的能力訓練。定期選擇典型題進行專項訓練,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尤其是主觀性試題的能力和意識。

5、樹立平等、民主的學生觀,激發學生課堂活動的激情,師生要互動。

6、加強對學生平時學習的督促,改變過去平時不及時鞏固掌握,期中、期末

背背的習慣,嚴格做到框框清、週週清、節節清、課課清。同時在課堂課後多關心學生,多與學生交流,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狀況(包括其他學科的學習),以此增加師生之間的親和力。力爭做到讓學生心甘情願地多花時間在政治學科上。

7、要與時俱進地研究學生學習狀況,儘可能多地站在學生的角度研究高效率的學生學習方法,努力讓每一個學生學會學習政治,促使學生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反思 篇五

教學反思強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實踐的考察,着眼於對自己的教學行爲及其行爲之依據的回顧、診斷、自我調控,以達到對不良的教學理念、方法和策略的改善和優化,不斷加深對學生學習規律的認識與理解,以提高自身的教學效能和素養的過程。現在,反思已逐漸成爲人們的一種自覺行爲,能促進教師個人專業化發展,提高理論與實踐水平,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本人作爲一名政治教師,通過對自己教學實踐的反思,不斷探索有關教學的理念、方法、目的以及教學心態等方面的問題,將教師的“會教”與學生的“會學”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變學生的“苦學”爲“樂學”,使學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均衡發展。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專業化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感性經驗而不進行理性思考,那麼他原有的教育理念及不當的教學行爲就很難改變,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教學工作的20次重複;如果不從經驗中進行教學反思,吸取經驗教訓,或許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無法使自己成爲一個研究型的教師。由此可見,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由之路。

教學反思的主要策略

根據反思的內容可分爲:教學理念反思、教學方法與技巧反思、教學心態反思等。

1、反思教育理念。有人認爲:現代教育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的不足,而是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先進與否。因爲有什麼樣的教育教學理念就會有什麼樣的教學行爲。如果一個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後,而工作熱情又很高,那麼對學生的傷害往往就越大,正是“好心辦成了壞事”。因此,當學生不喜歡上政治課時,教師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是否落後於時代的需要。傳統理念認爲教師是課堂的主宰,其絕對權威地位不能受到半點挑戰,學生的一切活動均需圍繞教師這個“圓心”作等距離運動,不能越雷池半步,因而學生的創造性、自主性完全被抹殺。學生只是被看作是一個接受知識的“容器”,是教師在“現代化工廠”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產品”,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因而,教師的教學行爲不受到學生的歡迎也就不難理解了。因此,作爲一名當代的政治教師,特別是在新一輪課改正在進行的前提下,必須轉變觀念。堅持以人爲本,樹立“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新理念,把學生看成是有血有肉、有獨特個性的、有巨大發展潛能的人。這樣纔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寬容學生出現的一些錯誤,才能在教學過程中自覺地調動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真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轉變理念,善待學生,少一點批評與指責,多一點讚揚與欣賞,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都能找到自我價值實現的途徑。本人前幾年雖然沒有擔任班主任工作,但每年都有畢業的學生來校看望。原因就是本人在教學過程中,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岐視“差生”,相反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卻能給予更多的關愛,主動和他們進行溝通。

2、反思教學方法與技巧。好的教學方法與技巧能對學生產生一種吸引力,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做到“潤物細無聲”。而教師的“填鴨式”教育,雖然也能使學生了解,但效果就有明顯區別。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技巧進行反思。教學方法和技巧的運用,關鍵是看教師運用的是否得當,即是否符合教學目標、學生的思維和年齡特徵以及教師自身的實際情況等,尤其要看是否貫徹了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想。它不在於一堂課問多問少、講多講少、練多練少,而在於問、講、練的過程中是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和內在的動力,否則就難免不陷入形式主義。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這就需要教師有恰當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技巧來啓發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例如本人在上《貨幣的職能》一課時,首先讓學生討論貨幣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其次讓學生總結;最後本人小結引入課題。那一節課,學生思維活躍,課後學生反應良好,本人也教得輕鬆。因此教師在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時,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和自己的教學特長、學生的實際特點相結合,要根據教學內容適時地進行調整,才能達到理想的結果。

3、反思自己的教學心態。由於競爭越來越激烈,教師面臨着各方面的壓力

日益增加,使得不少教師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傷害,心理健康問題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以外顯的方式表現出來,如教學方法簡單、粗暴,沒有耐心;教學缺乏激情,呆若木雞;過分看重學生的分數,而不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等等。因此,對教師個人而言,外界的壓力並非一時所能改變,關鍵在於自己要能以某種方式坦然面對壓力和心理困擾,緩解緊張,學會一些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通過改變對事物、事件的評價、看法來調整自己的心態,放棄或調整某些慾望、目標,以減少“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差距。心態平和了,功利性減少了,就能心平氣和地對待學生,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善待學生的一些不足之處,就是批評學生的方式也講究藝術了,這樣反而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激發學生的思維,達到了意想的結果,真可謂“退一步,海闊天空”。本人剛開始走上講臺時,恨不得把自已所學的知識全教給學生,有時學生不能接受,經常埋怨學生,結果就可想而知。後來一想,凡事有一個過程,做事須一步一個腳印,心態調整了,上課的氣氛開始好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始提高,學習成績自然也提高了,當年的文理科兩班的會考合格率均在95%以上。

當然,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教師去進行教學反思,如教師的專業知識等。對於政治學科而言,不少學生認爲空洞的說教多,理論性太強。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尤其要靈活地處理好教材與學生實際需求之間的關係,即深奧的內容通俗化,抽象的內容具體化,理論的內容實際化等,才能使學生願意接受你的教育,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目的。

積極培養教育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

1、加強理論學習,以先進適用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提高反思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這樣可以少走彎路,提高反思效率,更好地爲學生的發展服務。

2、以同事爲鑑。把其他教師作爲自己反思的一面鏡子。通過對照反思,及時發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同時要善於吸取他人的長處,但不能照搬,一定要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特點,並把它有機地溶入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否則,就有不倫不類之感。比如,本人在教研過程中,發現一位教師在講解“保險”在職時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使我深受啓發,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對於一些難理解的地方儘量採用一些可類比的東西進行教學。

3、以學生爲鑑。把學生的反饋意見作爲教師反思的一面鏡子。在反思過程中,應該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吸納學生的有益建議。因爲教師的工作最終還是爲學生服務的,一切的歸宿最終還是要體現在“爲了一切學生的發展”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