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評論怎樣寫才能“出奇”?

評論怎樣寫才能“出奇”?

評論怎樣寫才能“出奇”?

字數:2456字號:大 中 小抓住實質,別出心裁法

新聞評論論點往往產生於現實生活中。作者在觀察社會、瞭解社會的過程中,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揭示事物的內在規律。所謂“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難言,我易言之,自不俗。”在這一基礎上,作者特別講究別出心裁,不蹈襲別人,着意在“新穎”二字上下功夫。2006年2月21日《科技日報》第5版刊登的署名張顯峯的評論:《“院士造‘院士’的反”值得喝彩嗎》(該文獲第十七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就是一篇抓住實質,別出心裁的佳作。2006年1月,一些院士發現曾經聘其爲“院士”的某學院利用他們做誘餌,到處販賣“院士”稱號,迫於輿論壓力,他們通過兩院學部發出聲明,表示辭去該稱號。由於涉及數十名院士,使得這一事件一時成爲社會熱點,很多評論對這一舉動表示讚賞。但實際上通過院士受聘經過這一細節,恰恰反映出一些人盲目追求虛名的浮躁之氣。《科技日報》及時在“顯峯冷言”言論專欄中刊發了評論《“院士造‘院士’的反”值得喝彩嗎》。評論全文從事件入手,通過對事件的層層解析,自然巧妙地托出文章論點,環環相扣,有理有據。最後通過一個正面事例與之對比,更彰顯了文章的說服力。抓住事實本質,別出心裁地闡明新論點,正是這一評論的出奇之處,制勝所在:“只是當下知識界浮躁之氣,已然不可小覷??有多少人面對名利能坦然說一句:‘院士’於我如浮雲。”評論在社會上,尤其在科技界引起強烈反響。人民網“人民時評”專欄在第一時間予以編髮轉載,新浪、搜狐等上百家網站轉載。在新聞評論論點的提煉中,抓住事物本質,以獲得認識的發展,需要“大量的、批判地審查過”且“充分地掌握住了的歷史資料”。這裏重要的環節是“批判地審查”,即對論點只有批判地審查,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提煉出新穎觀點。這種對新聞評論論點的審查、研究工作,做得越徹底,則別出心裁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這種“批判地審查”,要貫穿於新聞評論論點揭示的全過程。要使新聞評論“新穎”,有幾條路可走。其一、發人之未發;其二、反其意而用之;其三、尚奇造意。奇特的往往是新穎的,但亦須奇而不怪。

最佳角度,文中見情法

新聞評論的一個命題可以從多角度立論,但是寫作時只能選擇一個最好角度,貴在從平凡的材料中寫出能夠撥動人們心絃的觀點。劉勰說:“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物以情觀,故詞必巧麗。”只有從平凡的材料中注意凸現人們的七情變化和生活中的哲理、思想,這樣的新聞評論纔能有靈魂和生氣,才能文中見情,達到出奇制勝之目的。

2007年7月16日《解放軍報》頭版刊登了何鳴鴻撰寫的評論《激盪80年的英雄樂章——寫在全軍英雄模範代表大會即將召開之際》(該文獲第十八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就是運用最佳角度思考問題,達到了文中見情的境界。

紀念建軍80週年,是2007年全黨全軍的一件大事,又適逢全軍英雄模範代表大會召開。這次會議是全國建軍以來的第三次。在紀念活動漸入高潮、英模大會即將召開之際,作者何鳴鴻有感而發,一氣呵成。評論《激盪80年的英雄樂章——寫在全軍英雄模範代表大會即將召開之際》,選擇了“英雄”這個最有說服力、震撼力的角度,最富有人情味的角度,勾勒全軍80年的歷史,濃縮全軍80年的輝煌,深刻剖析了人民軍隊盛產英雄的原因,充分挖掘了人民軍隊崇尚英雄的根源。文章談古論今,大開大合,文筆優美,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感情熱度。文章見報後,引起較大反響,一些網友說,革命英雄主義永遠是時代的主旋律、

精神的交響曲。

要堅持最佳角度,達到文中見情的目的,首先要求新聞評論作者情感充沛,愛憎分明,對所論觀點堅信不移,對與之相左的主張深惡痛絕。其次人情味要濃,須注意實事求是,平易近人,用語要分寸適當,合情合理。

辨清條件,標新立異法

社會事實往往十分豐富複雜,要闡述清楚,需要分出各個層次、分出各種類別,予以辨清,並從中尋求標新立異之處,才能出奇制勝。

獲第十二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的評論《“真抓”與“假抓”》(刊登於《河北日報》2001年4月11日一版)就是一篇辨清條件,標新立異的評論佳作。作者從作風建設爲切入口,揭示了怎樣才能實現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的問題,主題重大,文中提出的問題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警示作用。作者着重從四個方面論述“真抓”與“假抓”的“相似”之處。一就開會、講話、抓先進典型等方面進行了論證:“真抓”者重視的是會議效果,“假抓”者重視的是會議形式;“真抓”者抓的典型是給下邊看的,而“假抓”者抓的典型是給上邊看的。二是就下去檢查等方面進行了闡述:“真抓”者下去,是下到最基層;“假抓”者檢查,多是小車未動,通知先行。三是從總結工作的特徵予以區分:“真抓”者注意總結經驗教訓,“假抓”者惦記的只是蒐集工作成果;四是從工作用力方面進行了比較:同樣一項工作,“真抓”者用100%的力,而“假抓”者只用50%的力,卻常給人一種更辛苦、效果也更顯著的感覺。這篇1100字評論之所以受到衆多讀者的青睞,是其論點新穎、精彩,喊出了“第一腔”;同時通篇行文流暢,不乏神來之筆,且富有思辮性和哲理意味,不愧是一篇有形象、有文采、有思想、有深度的評論精品。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一切新聞評論論點的正確性都有它的條件界限,否定這些條件,或者超出這些界限,就會導致不準確乃至錯誤。爲此我們提煉新聞評論論點時,對形成的觀點要敢於懷疑,一定要多問幾個爲什麼,這一論點有沒有不正確的地方?在哪些條件下是對的?在什麼情況下是不完全對的,或者是錯的???在一系列具體思考、分析的基礎上,才能使新聞評論論點趨於準確,併力求翻出新意。標新立異關鍵在於一要寫時代的新人新思想,要論時代的新事物新風尚,頌時代的新氣象新風貌,二要對傳統意識多反思。這樣,往往就能不斷推陳出新,出奇制勝。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