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怎樣讓“少”變成“多”?——暑期讀《爲真學而教——優化課堂的18條建議》有感

讀後感3.29W

怎樣讓“少”變成“多”?

怎樣讓“少”變成“多”?——暑期讀《爲真學而教——優化課堂的18條建議》有感

暑期中研讀了馮衛東院長的著作《爲真學而教——優化課堂的18條建議》,原以爲是一本需要用毅力戰勝的枯燥的教育理論書籍,然而初讀幾章,便離不開眼了,其中的課例耐人尋味,許多教育現象頁是我在教學過程中也曾爲之感到疑惑的。所以這本原以爲需要打持久戰的書籍,花了一天功夫遍讀完了。

馮院長全書給教師的教學提出了18條建議,每一條針都對課堂的實際現象而提,字字珠璣。對於馮院長在第六條建議下提出的問題“碎問而閃存的能不是惰性知識嗎”,我身受觸動。特地網上搜索了英國BBC播出的紀錄片《中國式教學》,我們的“中國式教育現象”卻是廣泛地存在着,課堂容量非常“豐富”,教師講授特別“具體”,學生們都很乖巧的成了課堂中的小綿羊,配合教師完成四十分鐘的問與答,我們仍在這種課堂模式下不斷的尋找着讓課堂容量更飽滿的方法。

由此,我不禁想到了我的所謂公開課。我曾經精心準備一堂市級的展示課,內容是五上寓言故事的《揠苗助長》。“寓言”這個詞第一次在課本中和孩子正式見面,所以我對這個文本體裁也是卯足了勁兒,查找了許多資料,試圖來解釋什麼是“寓言”。在第一次試教時我花了15分鐘時間來和孩子弄清楚什麼是“寓言”,孩子的反應非常順暢,我和孩子的問答配合幾乎可以用“對答如流”來形容,以至於我在心底暗自竊喜“設計對了!”課畢,當時指導我備課的主任毫不留情地告訴我“你花了三分之一堂課的寶貴時間,和孩子搞懂一個他們已經熟知的問題。”我頓時傻了眼,課堂效果很好啊,孩子的反應很熱烈啊,這樣的課堂難道不活潑嗎?現在再回想起來,爲當時的愚鈍感到慚愧,一堂熱熱鬧鬧的、孩子對答如流的課堂,究竟引發了孩子多少思考呢?孩子那一堂課有所得嗎?我回到家,拿出錄音筆聽聽我這次的試教的過程,作爲一個第三者再聆聽這節課的時候,真是引人發笑,43分鐘的時間裏,盡是我的聲音,大段的講述、瑣碎的提問、迫不及待地搶達,讓坐在下面的51個孩子“失了聲”。拿出教案數一數,我提出的問題竟然多達19個,想刪也無從下手,總感覺少了哪個問題,我這場戲就接不上了。“戲”,確實,這堂課就像我精心設計好了劇本,孩子只是充當了我的演員,我把劇情設計好了,把自己的臺詞設計好了,甚至把孩子的臺詞也設計好了。如此多的提問,削弱了課堂的內容確定性,背的滾瓜爛熟的臺詞讓作爲課堂主導者的我不知道自己要教和在教什麼,“失之瑣碎,淺表思維,碎問碎答,缺乏勾連,遊離文本······”。馮院長文章中提到“碎問似乎成了滿貫課堂現象趨於減少的‘改課’新背景下許多人共同的新寵”,我也不落俗套的成了這一些人之一。怎樣才能通過“少”的問題,引發孩子“多”地思考呢?如何才能將提問進行整合,怎樣提出提綱挈領的、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高質量的問題?思前想後,還必須從研讀文本出發,打破一貫教學的老思路,重新針對教學目標,制定切實有效的,能引起真正思考的問題。最終,我確定了這樣幾個中心問題“你讀過哪些寓言?寓言有什麼樣的特點?”“你能簡單的概括這則寓言故事嗎?”“你能再讀讀文字,揣摩揣摩農夫的心情,試着演一演嗎?”“你的生活中有類似‘揠苗助長’的事情嗎?”伴隨四個大問題,我把整課教學分爲四個板塊“寓言激趣,發現特點”“初讀課文,瞭解大意”“再度課文,品味文字”“課堂延伸,鏈接生活”。問題少了,我的思路也許清晰了不少,心裏有了數,上課的時候也不用眼睛盯在教案上挪不開了。教案經過重新整合,在實施的時候最明顯改變就是課堂有了更多的留白,但這時候我不害怕這片刻的“冷場”了,孩子的生長拔節本就是靜悄悄的。

回憶以前的自己,執教一堂公開課的時候,總是把課件完善了又完善,過渡語修改復修改,板書設計再設計……問題卻不敢提大的,提出一堆瑣碎的簡單的。於是乎,雖然我給孩子準備的很“多”,但實際上孩子的得到卻少之又少。課堂看上去師生互動頻繁,氛圍融洽,教師的語言似乎也是精彩紛呈,熱熱鬧鬧的一堂公開課,自我感覺良好。這便是課堂的“外在美”了吧。

曾聽過蔡宏聖主任的報告,他說:“教師語言詼諧、過程流暢、課件精美等外在美的課,不是真正的好課,通過學生思考充分展現學科內在魅力的課才值得去追求。”醍醐灌頂,原來,自己一直在追求課堂的“外在美”,卻忽視了“內在美”——就是讓學生充分思考,去感悟去表達的過程。

什麼纔是一堂真正的好課?我想,應該是一堂給學生充分思考感悟的課堂,真正讓學生學有所獲的課堂,用最簡潔凝練的提問輔助孩子深入理解,讓學生感受語言魅力的課堂。在此基礎上,再去追求課件的精美,語言的精彩,過程的流暢。這樣,同時具備“內在美”和“外在美”的課堂,纔是一堂真正的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