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母親事蹟材料

第一篇:優秀母親事蹟材料

母親事蹟材料

用愛撐起幸福家園

#,54歲,是#普通的家庭婦女,說她普通也不普通,村裏人都知道她孝敬老人、熱心善良、教子有方。她沒什麼文化但是非常注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樹立科學教子、以德育人的理念,教育孩子做事先做人,激勵孩子發奮讀書。在她的關心和教導下,兒子考取了廈門大學,成爲博士生。

說起怎麼教育孩子,#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一開始孩子對學習沒什麼興趣,是個典型的“差生”,不寫作業、淘課、上網吧是經常的事,看到孩子的成績一直不及格,這可愁壞了#,她講不出什麼大道理,但是她想孩子這樣下去,不僅學習耽誤了學業,還會誤入歧途,#反思自己,覺得是自己對孩子太嬌慣了,於是她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讓孩子綴學,讓他嚐嚐生活的艱辛。

綴學後的兒子沒過幾天好日子,#讓他下地幹農活,割麥、收麥、拾麥、曬麥,看到兒子汗流浹背,#也動搖過,汗流在孩子身上,卻溼了母親的心,終於一個秋天過完了,兒子皮膚黑了,手上磨出了泡,他再也堅持不住了,跑到母親主動要求上學,#和孩子屈膝長談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她就送兒子來到了學校。

經過“磨練”的兒子嚐到了生活的艱辛,知道了父母的辛苦,好像換了一個人,他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積極向老師尋問,不僅補上了落下的課程,還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1

爲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她就特意留出一個房間作爲書房,專門給孩子購置了書櫥,放置適合他的各類書籍,從國小到中學,直到大學,曾多次被評爲“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順利考上了博士。

除了教育和照顧孩子,她還堅持孝敬老人、照顧老人。去年她的婆婆生病,在醫院做個大手術,身體不能動,需要專人照顧,她主動到醫院陪牀,日日夜夜,忙前忙後,端水餵飯,還給婆婆經常擦拭身體清潔手術留下的刀口,不知情的人都誇老人有這麼個好女兒真幸運,還說如果是兒媳婦肯定沒這麼細心周到。去年冬天婆婆安詳的去世了,臨終前老人抓住#的手說,“我知道你是個好人,我不想再拖累你了,有你這樣的兒媳,我這一輩子真的知足了。”她就是這麼一個有孝心的人,不論自己的親生父母還是公公婆婆,她都同樣孝敬。現在家裏的四位老人就只剩下公公一位了,已經75歲了,看着公公滿頭銀髮,還每天忙裏忙外幫着照看這個家,她心裏除了無限的感激還有深深的愧疚和心疼。爲了減輕公公的負擔,在她的堅持下,家裏的田地都承包給了別人,牛羊也逐漸全部賣掉,爲了讓閒不住的老母親找點樂子解解悶,家裏就剩下院子裏的一小塊花菜園、兩頭豬、幾隻雞,還有當成寵物養的貓和狗。

#用無私奉獻的愛和勤勞質樸的行營造和諧家園,以自己的孝心善行孝敬老人,用自己的勤奮努力影響教育着孩子,從她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普通的婦女不平凡的人生。

第二篇:十佳母親事蹟材料

先進事蹟材料

賀東明,女,生於1972年9月,家住富平縣劉集鎮呂當村西川組。

賀東明這個名字不僅僅所有村裏人知道,在全鎮知道她名字的人也不少,作爲新時期的女性,肩負着工作與家庭兩副重擔。她以滿腔的熱情對待工作,用自己的愛來營造一個良好和諧的家,把工作與家庭的關係處理得協調有序,在家她不愧爲賢妻良母,相夫教子,處處起模範帶頭作用。 2014年6月份,大夫因身患腦瘤而最終導致雙目失明。當時她已徹底崩潰,就好似天塌下般的痛苦,無助,但是她選擇了接受事實,依然撐起了這個家。

俗話說:男人是家裏的主心骨和頂樑柱。頃刻間原本美好的確一切似乎早已成了泡影,大夫因失去勞動力,家庭的重擔落在她一個人的身上。當自己生活上遇到困難時,她依然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想方設法去支撐這個家,毫不氣餒。 她一如往昔,精心照顧雙目失明的大夫,做大夫一輩子的“眼睛”。早上5點,別還躺在溫暖的被窩裏,她已早早起牀,燒水,炒菜,做飯。給大夫做好飯後,自己匆忙到村子附近的地段醫院去打零工。晚上回家,給大夫洗頭、洗腳,

擦身,按摩,端屎端尿,在大夫不開心時,給大夫講些有趣的事,幫他解悶。大夫由於雙目失明,缺乏運動,胃不好,她儘量做些大夫易消化、營養的飯菜給大夫吃。

農忙季節,她還要到地裏勞作,承擔起比一般男子還要重的體力勞動,爲了省錢,供正在上高二的女兒和照顧大夫,儘管現在農業機械化程度比較高,但她儘量自己能收的莊稼自己收,她那瘦弱的身子拉上架子車,去地裏將收穫的莊稼一車子一車子的拉回家。自己一個人將百十斤一袋重的肥料扛起,撒到田間。

關愛孩子,以身示範。一份愛心,一份責任心,始終用自己的“正氣”去影響孩子、引導孩子、教育孩子。在孩子面前,她既是一位慈祥的媽媽,與孩子同喜同憂。教育孩子,她始終認爲從小事抓起,教育於日常生活之中。如:孩子每天晚上回家看書,做作業時,她從不外出,從不看電視,而是同樣坐在一旁靜靜地守着,營造安靜、勤學的氛圍,教給她文明的舉止和良好的習慣。樂於爲鄰居服務,在她的感染下,孩子團結同學,待人誠懇,總是面帶微笑面對學習、生活。當自己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能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想方設法去解決,毫不氣餒。

天道酬勤,她的勤勞和善良打動了很多人,得到了學校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助,學生獲得了海外基金的資助,鎮黨委、政府及時給她家辦理的低保,解決了她那家庭的燃眉之急。。

雙目失明的大夫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盡享溫馨生活,臉上是掩飾不住的笑容。儘管大夫看不見,但他心裏明白,上天賜給自己一個好妻子,足以彌補命運安排的一時失誤,有善良勤勞的妻子,便是自己此生最大的幸福!

第三篇:十佳母親事蹟材料

我叫殷建玲,女,1963年12月出生,1984年12月參加工作,1992年4月入黨,大專文化程度,現在楊陵區衛生監督所工作。做爲一名母親,我和其它人一樣,用無私的母愛,細心呵護着女兒,用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人生觀影響和教育着女兒,通過言傳身教、以人作則感染着女兒,爲她的成長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使她一步步的實(請您支持)現了自已的人生追求,踐行着生存的價值。

殷建玲同志有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她與丈夫結婚22年來,夫妻恩愛,相敬如賓。殷建玲同志是幹部家庭,家庭條件較好,而丈夫家在農村姊妹多,其又是長子,家庭經濟收入少,條件較差。結婚後,殷建玲同志對公婆敬如父母,對丈夫的弟妹親如兄妹。20多年來,她堅持每月給公婆家裏送錢,從無怨言。xx年,公公去世,婆婆身患低血壓,幹不了活,和弟媳關係不和。殷建玲同志主動把婆婆接來和我們同住。她每天買許多營養品爲婆婆調理身體,下班後陪婆婆散步,鍛鍊身體。經過和婆婆的溝通談心,婆婆身體和心理迅速恢復正常,這樣婆婆一住就是三年。

真心呵護,引導教育,當好孩子的啓蒙老師

二十一年前,隨着一聲孩啼,上天爲我的家庭增添了一份欣喜,而我也擔負起母親的神聖責任。當時的社會“重男輕女”現象還很嚴重,有人勸我再要一個男孩,可當時我卻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要將全部的心血傾注給眼前的孩子,讓她成爲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成爲一個具有高尚人格和道德品質的人。

由於當時家庭收入不高,加上孩子又沒有足夠的奶水,面對嗷嗷待乳的孩子我心如刀絞。我將家中的支出減到最低,省下來的錢全部給孩子買了奶粉和營養品。每天深夜還要起來,用奶壺給孩子熬奶,這時我纔對“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有了深刻的體味。就這樣,女兒吃得白白胖胖,可是我和丈夫卻整整瘦了一圈。但是,當時我卻不覺得苦和累,感覺自已過得很充實,有了自已新的人生目標和追求。

隨着年齡的增長,女兒對這個世界有了一定的認識,對一些人和事也有了自已的思想,這時,我又充當起了啓蒙老師。在平時的生活中,我時刻注意讓女兒分辨真僞和醜惡,讓她知道什麼事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指導她要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善良的人。我經常給孩子講雷鋒的故事和一些革命偉人艱苦奮鬥的故事,與孩子的思想達成共鳴,在她的潛意識中形成一種“勤儉節約”理念。記得一次,女兒的襪子穿破了,我要去給她買雙新的,可女兒卻瞪大眼睛說“媽媽,我不要,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補好襪子再穿”。那一刻,望着女兒滿是童貞的眼神,我感到真的很滿足,因爲我已經讓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此外,我還堅持以身作則,時刻注重自已的言行,從不講粗話,對家中的老人也多關心照顧,花錢從不大手大腳。慢慢的,通過思想意識的教育和實際行爲的強化,女兒也就養成了這些良好的習慣。

全心投入,心思縝密,當好孩子的“伯樂”

不知不覺,女兒上了國小,由於女兒上學的年齡比其它孩子小一歲,使她學習上多少有些壓力,感到有些吃力,一段時間下來,女兒有此灰心。對女兒的這種情況,我是看在眼中,急在心中。當時,我就經常和女兒談心,鼓勵她樹立自信心,要相信只要自已努力,就一定做得最好。

爲了增加女兒的學習積極性,我一有時間就和女兒一起學習,然後對各自的學習結果進行比對,這不僅是一個自我提高的過程,也是一種有效增進孩子學習熱情的有效途徑。

真心聆聽,獻計獻策,當好孩子的摯友

十年寒窗苦讀,當女兒的一紙大學錄取通知書送到我手中的時候,我既高興,就有些感傷。高興的是女兒終於實現了人生的夢想,感傷的是女兒在離開家中,一人在外,多少有些擔心。

女兒一上大學,我就立刻讓女兒寫了入黨申請書,並鼓勵她要學習認真,做事積極,在她的努力下,第二年,女兒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來,女兒的學校要選學生幹部,條件是參選者要當衆進行演講,女兒打電話說,她很想去參加,可是又有些害怕,我當時就鼓勵女兒,並告訴她,機會是要人去爭取的,只要爭取過了,沒有成功也決不後悔。就這樣女兒當上了共青團幹部,並被評爲優秀團幹部。

甘心付出、不求回報、母愛勝天

任何一位母親對自已的孩子都會不計得失、不求回報,可以犧牲自已的一切,乃至生命。母愛是一種勝於一切的感情,可是一種甘心付出、蠟炬成灰的思想境界。當子女取得成績的時候,她會感到高興和欣慰,當子女有不開心的事時,她會感到焦急不安。

做爲母親,我對女兒的關懷和教育的過程,也一個自我鍛鍊和提高的過程,我爲女兒今天取得的成績而開心、而自豪。同時,我也將繼續去努力、去付出,去踐行“母愛”的真諦。

第四篇:好十佳母親事蹟材料

在縣中樓鎮,提起一家,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最讓四鄰八方津津樂道、讚歎不已的,是一家子女個個成材的成功經歷和那種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四個兒女個個成材

全家有7口人,一個老母親,四個兒女。她精心培育子女成才的事蹟感動了千千萬萬個家庭,堪稱爲教子有方、精心育才的典範。她經常教育孩子做人要心胸坦蕩,忠誠老實,要善於分辨真善美與假醜惡,不斷提高自己辨別是非的能力;要有疾惡如仇的愛憎分明的感情,不與壞人爲伍,不參與“黃、賭、毒”等危害社會、危害人民的犯罪活動。不要以善小而不爲,不以惡小而爲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在與同學交往中,他常常這樣告誡孩子,對於學習落後或品行差的學生,不要冷落他們,不要蔑視他們,要主動與之交往,誠懇地幫助他們找出自身的閃光點,學人之長,補己之短。通過良好的家教和學校教育,四個兒女相繼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材。

大兒子陳維斌今年39歲,92年去美國芝加哥大學讀完博士後,在西亞圖大學任教兩年後去波士頓一科研單位,從事生物化學研究,發表論文38篇。

大女兒陳維芹,今年36歲,山東文心正律師所副主任,縣婦女兒童維權中心主任,縣唯一女執業律師。現在縣法律援助中心承擔全縣法律援助工作。共爲10餘家企事業單位及行政機關擔任常年法律顧問,爲當事人挽回和避免經濟損失500餘萬元,是全縣網歷年辦理援助案件最多的執業律師。多次被評爲“省婦女維權先進個人”、“市法律援助先進個人”、“人民滿意政法幹警”等榮譽。

二兒陳維武今年33歲,89年考入北京中醫大學,在校學生會任學習部長,94年畢業後在科技大學讀研,現在北京市奇正藏藥集團新產品市場部任醫學經理。

二女兒陳曉燕今年27歲,1996年考入廈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任學生會副主席,9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7月畢業後被廈門市選用到廈門郵電縱橫集團通訊發展有限公司工作,提任市場部經理,同年又考取廈門大學業餘讀研,任學習班長。

教子有方的事蹟在全鄉被傳爲佳話,成爲各個家庭學習的榜樣。

爲圓老人金鑾殿之夢

的婆婆今年已經93歲了,多年來她爲老人生活的愉快、身體保健積極努力,羣衆稱她爲“大孝媳”。爲了照顧老人方便,她始終和老人住在一起,把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老人這麼大年紀了仍然紅光滿面,精神矍鑠。子女在父母的影響和潛移默化下,也非常孝敬老人,以老人生活的歡樂爲歡樂,一切圍繞老人的喜愛轉。大女兒在縣城,相對離家近一些,每年不斷地爲家中送吃送喝送保養精品,每到初冬就把祖母接到縣城過冬,春暖纔回家。

“十一”期間,老人在看電視“慶國慶”場景時說:天安門真漂亮,北京的金鑾殿真美,這是皇帝當時坐的地方嗎?是真的嗎?慈禧太后坐的地方也是這樣的嗎?看到老人這份期盼的神情,她立即決定帶婆婆到北京去看看,但老人畢竟已92歲高齡,身體是否吃的消,撐的住?他及時與兒女們商量,兒女們都非常贊同。大女兒爲確保安全,專門將奶奶接到醫院進行全面查體,在奶奶身體健康一切正常的情況下,爲奶奶購買了輪椅、氧氣袋,並與從醫的女婿請假一起陪同父親將奶奶送到北京,到北京後,兒子也請假專車拉着老人看天安門,遊覽故宮、頤和園、天壇等,所到之處輪椅不能推的地方,都由兒孫揹着,用二十天的時間,帶老人看遍了北京的名勝古蹟,老人所到之處兒孫相擁的情景,使很多遊客都投來羨慕的目光,特別是老人那雙見證歷史的小腳及精神矍爍、容光煥發的笑容引來很多遊客爭先恐後與她合影,回來後老人高興的逢人就說:北京真大真美啊,真好看啊!我逛了北京,該看的我都看了,過去皇帝吃的我都嚐了,是我這麼好的兒孫、媳婦讓我圓了金鑾殿之夢,我真幸福啊!

夫妻同唱文明進步歌

一直支持丈夫的工作,丈夫陳常祿同志在教育戰線40多年。在職期間多次被評爲省優秀優秀教師,地區職工勞動模範。丈夫退休後,她看到有村裏很多人還擺脫不了貧困,於是勸說丈夫回農村居住,幫助村民脫貧致富,做一名幫農民脫貧致富的好帶頭人。她先後訂閱併購買農業科技書籍二百本之多,與丈夫同耕同種,二畝承包地成爲本村的高產樣板田。助人爲樂是他夫妻倆感到最開心的事情。他們積極向鄰里們推廣傳授科技種田知識,推廣良種,被村民親切的稱爲“種地行家”,“農技站長”。她積極帶領二十多戶村民飼養長毛兔,並幫助丈夫編寫了《怎樣才能飼養好長毛兔》一書,發給村民,指導村民飼養,使每戶均年創收近萬元。縣畜牧局印發了他編寫的《怎樣才能飼養好長毛兔》一書,畜牧專家對此書價值給予高度評價。

致力於做一名孝敬公婆的好媳婦,做一名報答丈夫的好妻子,做一位關心子女的好媽媽,她用深情營造出一盤蒼翠的綠蔭,呵護着一家老老少少,像花兒永遠離不開太陽,像魚兒永遠離不開河水,用行動表達着文明心聲:把孝心獻給父母,把愛心獻給孩子,把美德獻給家庭,把棟樑獻給社會。

第五篇:市“十佳母親”事蹟材料

每當提起宋淑修,左鄰右舍的羣衆總是交口稱讚,敬佩她是一位敬老愛幼、善良博愛、教子有方的好母親。

一、敬老愛幼,家庭和睦。現年62歲的宋淑修擁有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與97歲的老母親以及丈夫、兒子媳婦、孫子6口人生活在一起,一家老小尊老愛幼,其樂融融。用宋淑修兒子的話說,“我們這一大家子全靠我母親用母愛、用她朗朗的性格和寬容的愛心來支撐着,我媽媽在我們家的地位太重要了”。宋淑修夫婦育有一兒一女兩個子女,現在兩個子女在她的培養和教育下都已成家立業。女兒是環翠區交巡警大隊的一名女警察,幾年來由於工作出色,業務突出多次受到本系統和上級公安部門的表彰與獎勵。兒子現在經營着一家小型漁具廠,由於兒子誠信經營、善待職工,目前兒子的小作坊也發展成擁有十幾名職工、經濟效益連年提升的小型工廠。

二、關愛他人,傾注愛心。宋淑修以前曾是一名赤腳醫生,周圍幾個村的羣衆有個頭痛腦熱的都找到她尋醫問藥。尤其是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相對比較落後和封閉的農村,婦女和孩子有了病,都把宋淑修看成自己的貼心人,都願意向她訴說,並尋找治療方法,這樣既方便又省錢,遇到哪家有困難甚至免費治療。所以周圍的很多婦女和孩子至今仍對她懷有感激之情。她常常用自己的親身感受對自己的孩子說:“做一個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服務他人的人,自己才能得到他人的關心、尊重和服務。”在她的帶動與影響下,全家形成了良好的尊老愛老敬老的氛圍,家庭成員之間互相關心愛護,相互尊重理解,始終洋溢着歡樂祥和的氣氛。

三、慈善助貧,奉獻愛心。宋淑修爲人善良、熱情,樂於助人,甘心付出,不求回報。平日裏鄰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事情,她都會積極、主動伸出熱情的援助之手,真誠的幫助鄰居排憂解難,贏得了鄰居的信賴與好評。xx年6月份在“慈善月”活動中,宋淑修積極響應號召奉獻愛心,帶頭捐助了200元錢。居民們聽說宋淑修捐助了200元,都不敢相信,因爲大家都知道在xx年底她做過乳腺癌切除手術,花去了大量的費用,自己多年的積蓄已所剩無幾,而她自身體質又很虛弱,也非常需要增加營養。在她的感召下,大家紛紛捐款捐物,積極奉獻愛心。

三、熱心文體,展現風采。宋淑修是居委會的一名文藝骨幹,非常愛好文藝活動,每逢居委會舉辦文體演出,總少不了她的身影,她不僅負責編排節目,還經常自己上臺表演,一展老年人的精神風貌。她經常對大家說,能夠爲居委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大家帶去歡樂,豐富大家的業餘文化生活,自己心裏總是美滋滋的,也覺得自己很有價值,越活越年輕越有精神,更加熱愛生活。同時,宋淑修還經常參加市、區老年人協會組織的文化活動,積極奉獻自己的光和熱,不僅爲我們東澇臺贏得了榮譽,也爲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標籤:事蹟材料 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