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黃大發精品事蹟通用多篇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黃大發精品事蹟通用多篇

黃大發的優秀事蹟 篇一

梨花半掩的山腳下,就是黃大發的家。

屋子是典型的黔北山村民居,純木結構,因爲時間過久,樑柱已有些歪斜,黃大發和二兒子正在對屋子進行維修。這是村裏的危房改造項目,對年久失修的房子進行改造與維修。平正鄉鄉長田明友透露,危房改造已經進行了好幾年,改造了好幾批,每一次名額下來,黃大發都會要求先盡着別人來,自己再等等,一等已經是最後一撥。

從19歲嫁進黃家,老伴徐開美從來沒跟黃大發紅過臉,即便到了晚年,倆人出門趕個集,都一定要做伴。對丈夫的想法和行爲,她很少提出異議,只有一次,徐開美主動對丈夫提了個“要求”,當時家裏的水缸漏水,黃大發在工地修渠,每天都有水泥經手,她希望丈夫能拿點水泥回家補補缸。

不出所料,黃大發一口回絕。

事後,他從鄰居家借了一點石灰,才把漏了的水缸補上。而在工地裏,只要有一點水泥灑落,黃大發都會用手捧回來。

“他對家裏真是摳啊。”有村民這麼評價黃大發。

“修渠那幾年,買炸藥水泥,過他手的錢就是二十來萬,硬是沒出一分差錯。”71歲的老會計楊春記憶猶新。

團結村主任沈仕章2004年左右來到團結村工作,黃大發剛退休,因爲是民選幹部,沒有編制,也沒有退休金,退休後黃大發靠務農和養豬爲生。在沈仕章記憶裏,雖然退了下來,但村裏有大事時,村民還願意聽黃支書的意見。“他從來沒有對村委會提過任何個人方面的要求。每次來找我,肯定爲的都是村裏的事。”

當代愚公黃大發先進個人事蹟 篇二

學習完當代愚公黃大發的先進事蹟,我的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作爲一名共產黨員,要時刻對標先進,學習先進,爭做新時期艱苦奮鬥的楷模。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奮鬥的目標。黃大發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以自己的行爲給了百姓完整的答卷,沒有愧對上級領導幹部的期許,他牢記了黨的宗旨、做到了心繫羣衆、服務人民,是一位合格的領導幹部。黃大發雖沒有讀過書,雖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可是他卻做到了要把利益讓給老百姓,讓老百姓發展起來了,大家纔有發展。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公僕情懷。

通過對他的先進事蹟的學習,我認爲黃大發不愧爲當代的愚公、他雖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但他的所作所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對黨忠誠,對羣衆熱心、負責,有能力、敢擔當的好乾部、好黨員,他是新時期我們全體黨員幹部的楷模,是時代的豐碑。

學習黃大發,我要學習他心繫羣衆的爲民情懷。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始終堅持權爲民用、情爲民系、利爲民謀,真心實意服務於黨、百姓,盡其所能爲羣衆排憂解難、做好事、辦實事,立足崗位模範踐行我們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作爲一名教師,我也要時刻心繫人民,凡事想着人民、一切爲了他們的孩子,自覺接受羣衆的批評和監督,永葆人民公僕的本色,人民把他們的孩子交到了我們的手裏,我們要讓他們放心。

學習黃大發,我要學習他清正廉潔的高尚情操。黃大發同志始終懷着對黨的感激和感恩之情,嚴守黨的紀律,傳承黨的優良作風,生活簡樸,爲人低調,作風樸實,模範踐行責任心、公正心、關愛心、淡泊心,不爲金錢所誘、不爲名利所惑、不爲人情所困,充分體現了黨員幹部嚴格自律、克己奉公的優良品行。作爲一教師,我們要時刻提高防腐拒變的能力,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帶頭弘揚清風正氣,始終保持清清白白的共產黨人本色做到不去收費補課,廉潔從教。

學習黃大發,我要學習他奮鬥不止的奉獻精神。黃大發同志無論做什麼工作,都始終積極主動、忘我投入,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堅守工作崗位,視工作如生命,爲黨和人民的事業燃燒自己,81歲了他還在恪盡職守、無私奉獻。作爲一名教師,我更要時刻做好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準備,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吃苦耐勞,在教學工作中做到謀事而不謀利,奉獻而不索取,守得住生活清貧,耐得住工作艱苦,以一顆安貧樂道之心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黃大發是在“兩學一做”中的一個先進典型事例,通過對他的事蹟的學習,有利於在黨員幹部中形成“立足崗位做奉獻”的濃厚氛圍,我要以黃大發同志爲榜樣,學習他不忘初心忠誠爲民的政治品格,勇於擔當攻堅克難的優良作風,善於學習他的那種苦幹實幹的奮鬥精神、公道正派的克已奉公的清廉品德,自覺踐行“兩學一做”,踐行黨的羣衆路線,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以負責的態度,高昂的精神,飽滿的激情,自強不息,自加壓力,精準發力,強化擔當,忠實履行職責,努力在本職崗位上拼搏奉獻,努力做到“信念堅定、爲民服務、勤教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爲我縣的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黃大發簡介事蹟 篇三

7月16日,以“七一勳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範黃大發爲原型創作的電視劇《高山清渠》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引發遵義市廣大幹部職工熱議。

大家紛紛表示,《高山清渠》劇情跌宕起伏,畫面寫實性很強,人文氣息濃厚,主演李健演技自然感人,生動展現了年輕時的黃大發不屈不撓的精神與堅定的信念,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薦的精品力作。

“全國人民都看到我們草王壩的歷史,也是對我們的鞭策。““七一勳章“獲得者黃大發說,把這個天渠修通之後,我們有了水,家鄉就有大米吃,有水喝。黃大發表示,今年雖然我已經八十多歲,但是我沒有放棄,我是村裏面的名譽支書,共產黨員不講條件,只要我們能夠幹,就要一直幹下去。

“以黃大發爲原型創作的電視劇《高山清渠》在中央電視臺播出,讓我深受鼓舞,爲了村子的發展,解決羣衆飲水困難,黃大發帶領全村幹部,用36年的時間,以簡單的工具在絕壁上鑿出一條近萬米的“生命渠”,難以想象冒着多大的風險,克服多少困難,真正將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踐行在實際行動中和工作實績上。“遵義市殘聯四級主任科員王先強表示,他將以“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韌勁,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定力,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能力水平,進一步爲全市殘疾人做好服務工作。

新蒲新區融媒體中心編輯李佳旭觀看電視劇《高山清渠》後感慨良多,他說:“我在多年前也曾多次到黃大發老支書家中採訪,跟隨老支書一起去“巡視”水渠,如今行走在大發渠上望着左邊的懸崖和右邊的峭壁都感到膽戰心驚,可以想象當時老支書修渠的艱苦。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我們更要發揮自己的力量。“

“《高山清渠》再現黃大發老支書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堅定信念,百折不撓、持之以恆的拼搏精神,一心爲公、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詮釋一名基層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於擔當的優良作風。“習水縣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遊釗表示,作爲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我要向黃大發老支書學習,於平凡、微小處做起,用心用情爲人民服務,書寫新時代青年人的奮鬥篇章。

“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播放的電視劇《高山清渠》,感觸頗深。電視劇《高山清渠》以先進共產黨員黃大發爲原型,反映當代愚公的故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信心和毅力,改造自然的雄偉氣魄及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遵義醫科大學第一臨牀學院2021級臨牀2班學生淳于鑫璟表示,看了電視劇《高山清渠》,更加堅定了自己入黨的信念。

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四

黃大發一生只爲一清渠,幾十年,堅持不懈,精神可嘉,堪比愚公,由衷敬仰,這就是一個基層黨員的信仰,寧靜致遠,沉默有聲。

這名幹部的心靈感悟,就是全縣黨員幹部學習老支書事蹟後共同的心聲。

“學在深處強信念提境界,做在實處拔窮根奔小康。”龍南縣龍南鎮黨委組織委員羅俊說,“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黃大發同志就是最好的活教材,“大發渠”就是最好的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再學習,再宣傳,全縣再次掀起“大發渠”精神學習熱潮。”中央級的新聞報道還在持續,學習老支書精神的高潮火熱掀起,讓“大發渠”精神成爲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堅強精神動力,也正在龍南縣這片熱土落地生根。

通過學習讓我更加明白:

做艱苦奮鬥的楷模,首先要將艱苦奮鬥的要求體現在思想上。歷史和現實證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我們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這些科學理論,它們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理論,是指導革命和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有了這個強大的思想武器來武裝頭腦,才能確定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纔可以防止和排除種種錯誤思想、錯誤傾向和干擾,少走彎路並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

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五

學水利技術,帶着簡陋的測繪工具翻山越嶺進行勘察;赤腳步行去炸藥廠背炸藥,腳板磨得破皮出血;率領村民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硬是憑雙手鑿出一條生命之渠,終結了村莊“一年四季包沙飯,過年纔有米湯喝”的歷史。隨着媒體報道的深入,貴州遵義市草王壩村老支書黃大發“和大山較勁”的事蹟傳遍山裏山外,感染了無數心靈。

當年,林縣人民開鑿紅旗渠,創造了當代“愚公移山”的奇蹟。如今,黃大發老支書帶領村民憑雙手鑿出一條生命之渠。在平原上憑雙手鑿出水渠已經不容易了,何況是在山上,那裏有絕壁、有險崖,一不小心就可能身處險境。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黃大發並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功夫不負有心人,黃大發執著地“和大山較勁”,最終取得了勝利。

當下,全國正在推進脫貧攻堅。脫貧攻堅,外部輸血的同時更需要內部造血,需要調動起貧困地區人民投身改革發展的積極性。山區自然條件不佳,但人們應當有人定勝天的信念,要有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精神。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困難擺在那裏,如果總是想着繞着走,那隻能說明能力有限,只能說明毅力不夠強大。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能把困難征服、跨過困難這道坎。很多時候,能不能跨過困難這道坎,就在於人們是否有戰勝困難的堅定信念。

和大山較勁,彰顯了黃大發老支書的爲民情懷。爲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當了村支書,就應該切切實實爲民謀福祉。沒有好的水渠,村莊“一年四季包沙飯,過年纔有米湯喝”,村民的日子十分艱苦。農民以種田爲生,解決好擺在村民面前的灌溉難這個“攔路虎”,農民才能吃得飽飯、穿得暖衣。在山區修水渠,儘管很困難,但卻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黃大發老支書帶領村民修建水渠,付出了很多辛勞。修渠的過程中,老支書還承受了親人離世帶來的傷痛。好在,全村上下一條心,終於修成了水渠,莊稼灌溉難的問題迎刃而解,村民的生活漸漸好了起來。修水渠只是第一步,黃大發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而是在此基礎上帶領村民繼續通路、通電,朝着更好的日子邁進。

和大山較勁,黃大發的自力更生精神值得人們學習。自力更生精神,正是黃大發老支書的“大發”境界。膠鞋已經斷裂卻捨不得換一雙,這個生動的細節正是老支書簡樸生活的寫照。共產黨人,就應該像黃大發一樣“先憂後樂”“先苦後甜”。黃大發的“大發”境界是一種精神力 量。今天,物質生活富裕了,少數年輕人不肯自力更生,畢業了還在啃老,這是不妥當的。勞動才能創造財富,通過自己的雙手奮力拼搏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黃大發是一面很好的鏡子,每個人都應該從他身上汲取自力更生的正能量。其實,中國經濟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很大程度正是因爲弘揚了自力更生的精神。物質生活好了,但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丟。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術,纔不會被別人卡脖子。

閱讀黃大發的先進事蹟,不禁讓人對他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