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生平事蹟材料

第一篇:生平事蹟材料

生平事蹟材料

***同志生平

各位親友、各位來賓、同志們:

今天,我們懷着無比沉痛的心情,悼念***同志。***同志於***年***月***日***時***分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享年***歲。

***同志***年***月***日生於******村,***年***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年***月應徵入伍,先後在***服役;***年***月轉業到地方,先後在***科技領導小組、***科委工作;***年1月調至***委***工作。***年***月離崗,***年***月退休。

***同志一生忠於黨、忠於人民,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和偉大事業堅定不移,始終堅持共產主義信念,有着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責任感,終身實踐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在部隊服役期間,他努力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積極參加組織活動,堅持黨的原則,團結同志,工作中積極、主動、任勞任怨。積極參加**市組織的“安全月”和各種安全活動,十一年來安全行車叄拾貳萬公里,較好地完成組織上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年他服從黨的安排,轉業到

地方,先後在科技部門和組織部門工作,他愛崗敬業,積極發揚部隊優良作風,嚴格遵守組織紀律,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默默奉獻,堅決服從領導安排,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事事處處爭當表率,在幹部羣衆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同志胸懷坦蕩,爲人正直,艱苦樸素,作風質樸,團結同志,家庭和睦。他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奮鬥的一生,奉獻的一生。***同志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同志。他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那顆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的赤子之心,勤勤懇懇、忘我工作的奉獻精神,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爲人正派、襟懷坦蕩的高尚情操,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

斯人已逝,風範長存。***同志安息吧!

第二篇:優秀醫生生平事蹟材料

公元1999年12月29日,一個噩耗在本溪桓仁大地悄然傳開。縣衛生局副局長兼縣人民醫院院長、人民的好醫生李秋實,因勞累過度驟發心髒病,倒在了縣醫院年終總結會議的會場上,不幸以身殉職。年僅52歲的她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們―要―講―奉―獻……”

1947年,李秋實出生於遼寧蓋縣一個叫高屯的小山村。4歲時,父親因公死亡,娘倆相依爲命。不幸的是,11歲那年,她身邊唯一的親人―母親也病逝了。從此,她由一個獨生女成爲可憐的孤兒。孤苦伶仃的她,無奈之下來到桓仁,投奔自己的叔伯哥哥。可是,那時正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親戚自家尚難以飽腹,何況又多添了一張嘴。五個叔叔、姥孃家一羣人,但誰家都無力撫養,只好將走投無路的她送到了位於桓仁縣蘭家溝的光榮院,與那些無兒無女的老人和其它6個與她一樣身世的孤兒一起,生活在這個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

《唱支山歌給黨聽》,是李秋實平生最愛聽最喜歡唱的一支歌。這首飽含着對黨的無限深情的歌曲,強烈地抒發了孤兒出身的秋實對黨的感激之情。在光榮院,她和那些孤兒們有飯吃、有衣穿,還和有父母的孩子一樣背起書包有學上,有書讀,平時看電影和理髮全都免費。光榮院當時的工作人員這樣評價她:“這個小孩兒非常懂事,很要強,啥活都幫着幹,經常給老人們洗頭、洗衣服。”在學校,秋實以最高的票數當選爲班委會成員。班主任老師卻建議她擔任生活委員,因爲在老師的印象中,她很自立,不怕吃苦。1963年,黨組織又把她保送進本溪市衛生學校,學習醫療衛生知識。在衛校讀書期間,她加入了團組織。她覺得自己的生命和事業都是黨給的,學生時代的她曾經在作文中寫下這樣的誓言:“雷鋒是一名孤兒,我也是一名孤兒,我要像雷鋒那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去,把自己的一切交給人民、交給黨。”過早失去親人的秋實,不知道自己具體是哪月哪日出生的,於是,爲了表達對黨的深情,她把自己的生日定爲7月1日。這個日子後來她又選定爲結婚的日子。

1962年,本溪縣民政科頒發給她一個《本溪市烈軍屬優待證》。裏面是這樣登記的:“姓名:李秋實;屬別:烈士遺孤;家庭人口:1人;住址:本溪縣田師付鎮。”當年,她就用這個小紅本按月領取生活補貼,上面一筆筆記載着政府每月發給她的救濟金額。這個已經皺裂得快散成碎片的小紅本本,她紙包紙裹地精心珍藏保存了30多年。

在本溪衛生學校讀書時,大家都知道秋實是個孤兒。學校領導、老師和同學都對她十分關愛。她平時在學校住讀,寒暑假就回光榮院。有一年春節,她沒有回桓仁,學校全都放假了,但專門安排了一個炊事員給她做飯;有個單身的女教師還特意留下來陪着她。大年三十這天,女教師回家過除夕了。衛校黨委書記把李秋實找到自己家裏吃年夜飯,其他教師也都給她送來了餃子、水果和糖塊等各種各樣好吃的。過早過多地體驗到人生艱辛和人間真情的秋實,被這些關懷感動得熱淚盈眶。多年之後,她每當想起這些,心裏還是熱乎乎的。

回到光榮院,她像個快樂的小天使一樣在老人們身邊跑來跑去,給寂寞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們的單調生活增添了許多歡樂。失去親人的她,就把這裏的老人們視爲自己的親人,把黨看作是自己的再生爹孃。她看到老人們的衣服髒了,讓老人換下後,抱起來就往河邊跑;她看到誰手頭有活,就連忙跑去幫着做。有個長年癱瘓在牀的老人,經常把大便便在褲子裏。秋實要他換下褲子,可老人說啥也不肯。她硬是幫老人把褲子換下來,擦淨了身子,再把拉了糞便的褲子洗乾淨,在火上漸漸烘乾。老人感動得將腦袋蒙在了被子裏,哭了。還不到20歲的秋實哄着他說“俺不是你閨女嗎?”光榮院的老人們都親切地誇秋實是個“好閨女”。

1967年,李秋實從本溪衛生學校畢業後,她主動要求到桓仁最偏僻的鄉鎮醫院―八里甸子醫院當醫生。在那工作的三年裏,她揹着個醫藥箱,騎自行車,坐老鄉的毛驢車,常常是以步代車,跑遍了那裏的溝溝岔岔。在缺醫少藥的大山深處,她這個“赤腳醫生”不僅以高尚的醫德醫風爲老鄉診治疾病,更帶去了黨和社會主義的溫暖。老百姓都稱她是“大山溝裏的白衣天使”。她樸素的爲人,謙和爽快的性格,使她與那些偏僻山村的老百姓相處得熱熱乎乎的。在鄉民們心中,李秋實是個好醫生,更是個貼心人、大好人!

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大家庭親,這是留在李秋實童年和少年時的深刻烙印。她曾在日記中這樣寫到:“黨是我的再生母親,沒有黨就沒有我的一切。我永遠牢記您的恩情,永做您的忠實兒女,永遠爲您奮鬥終生”。對黨的敬仰和感激,使她一直渴望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個光榮的組織,成爲它的先進的一員。她一心撲在工作上,從思想上和行動上完全依照黨員的標準,爭取着早日入黨。1972年,這個崇高的理想終於實現了,她正式成爲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從這時起,她將從前對黨報恩的的樸素感情,

已默默轉化爲一個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和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堅定追求,以實際行動去實踐入黨時的莊嚴誓言。

在八里甸子醫院工作了三年後,李秋實被調到當地醫療設備及水平還較爲落後的縣人民醫院。這時,她深感自己在衛校中專學到的知識遠遠適應不了醫療工作的發展需要。於是,她一邊發奮鑽研業務,一邊尋找進修學習的機會,哪怕是短期培訓,她也格外珍視。1971年,她被選派到本鋼總醫院耳鼻喉科進修回來,成爲桓仁縣人民醫院有史以來第一名耳鼻喉科的專業醫生。縣醫院以她爲主正式成立了耳鼻喉科,從而結束了桓仁地區無耳喉專業診治的歷史。

地處山區的醫院,經常會遇到異物進入氣管的嬰幼兒患者,受當時簡陋的醫療條件所限,患者只好被迫轉到省或市醫院治療。但是,對於這種危急情況的患者,時間就是生命。有時如不及時處理,往往會在轉院的途中發生意外。看在眼裏、急在心上的秋實,暗暗發誓一定要攻克氣管異物緊急症狀處理這道難關。而處理這種病例一般需要做氣管切開手術。爲了儘快掌握這個技術,她查閱了大量的專業資料,自己掏錢購置了一些有關動物標本,一次次模擬演練。功夫不負苦心的李秋實,終於成功地掌握了氣管切開術。相繼有兩名氣管進入異物的孩子被李秋實果斷地實施了氣管切開手術後,他們才脫離了生命危險。然而,看着永遠留在孩子脖子上的刀疤,李秋實又感到很遺憾。如果不開刀也能取出異物多好啊!那樣既沒有難看的刀口,又使患者免除了手術的痛苦。

1973年,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秋實從轉診回來的病人那裏聽到了瀋陽醫大幾位名醫的名字。雖然素不相識,但對醫療知識的渴求和爲患者解除病痛的急切,使她大膽地給醫大的名家寫信,一封杳無音訊,再去一封,又再寫一封……一連數封從大山裏發出的來信,終於打動了瀋陽醫大的專家們,他們破例接納了只有中專文化的這個山村醫生來省裏進修。李秋實非常珍惜這得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發憤學習和工作。別人嫌累嫌髒嫌麻煩的事她搶着去做,別人管5張牀,她負責11張牀,每遇上有耳鼻喉等疑難雜症的手術,她都搶着去做助手。她格外珍惜在大醫院裏的煅煉實踐機會,如飢似渴地學習鑽研。有一次,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李秋實主刀做了一例氣管切開手術。嫺熟的技術、專業的手法令這所全國聞名的大醫院的專家和教授不禁感到很驚訝。從此,她在醫大里如魚得水,許多著名的專家和教授都樂於悉心輔導她,李秋實的醫療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按規定,只有進修一年纔有資格加評優,李秋實只進修半年就被評爲醫大的優秀進修生。刻苦鑽研的秋實,也從一個普通的衛校畢業生,成爲耳鼻喉專業的副主任醫師和桓仁地區耳鼻喉診治的技術權威。

1974年7月1日,28歲的她與同自己志同道合的王志成結爲夫婦。丈夫王志成多年以後還常想起他們確定戀愛關係後,秋實第一次把他領回自己的“孃家”―桓仁縣敬老院時的情景。儘管王志成早有思想準備,但還是很驚詫。那是怎樣的“家”啊!一羣垂暮之年的老人,一個個病弱的生命,空氣中泛着一股難聞的氣味……李秋實對此早已習以爲常,在未婚夫王志成的的注視下,神色自如地給這個摳摳耳朵、剪剪指甲,給那個抓會兒蝨子,不一會兒又給別的老人擦起了大便……這個善良樸實的姑娘深深地打動了王志成的心。

結婚前,他們只給王志成遠在阜新他本鄉的父母寫了一封短信,但隨即就雙雙踏進了家門,搞得兩位老人一點準備都沒有。李秋實管公婆叫了聲“爸”、“媽”,她就成了王家的兒媳婦了。小住7天后,小夫妻倆便回到了桓仁。

1975年,快做母親的李秋實臨產前來到阜新婆婆家。女兒王悅出生後才一個多月,她就果斷決定斷奶,將孩子公婆照看。親友們都指責她“才50多天的孩子,你可真捨得。”“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秋實何嘗不愛自己的女兒呵!但在她的心目中,事業永遠高於一切。她給女兒吃完最後一口奶後,便頭也不回,連夜乘車趕回了桓仁,回到她摯愛的工作崗位上。孩子一“扔”就是7年!這7年,她們母女只匆匆見上幾回面。桓仁到阜新,並不太遙遠,但她實在抽不出閒暇時間去看看想得揪心的女兒。實在太想了,就把隨時帶在身上的孩子的小照片拿出來看兩眼,偷偷抹把淚就放下。有一回,她正好到錦縣參加全省農村醫療衛生工作會議。這裏離阜新很近,組織上特意批准她在會議結束後順便去看看孩子。可她急着回縣裏落實省會議精神,開完會就立即趕回了桓仁。

7年的母愛空白,使女兒王悅對她的感情非常生疏,偶爾見到一回媽媽,也躲得遠遠的。她留給女兒幼時的記憶也是照片上的媽媽是穿白大褂的大夫。以至有一次跟爺爺回桓仁,在街上遇見了穿白大褂的就喊“媽媽”。等真的見到媽媽,又陌生得連跟媽媽一起睡都不肯。女兒7歲以後纔到桓仁,正式與父母一起生活。但在女兒“公佈”的家庭排名中,奶奶名列第一,爸爸第二,媽媽排在了最後……

李秋實的丈夫王志成是60年代畢業於瀋陽藥學院的大學生,有知識,懂專業。曾擔任過桓仁縣藥檢所所長兼黨支部書記,對藥理頗有研究。憑他的藥學專業,完全可以發財致富,使全家過上另一種生活。但李秋實的品格和價值觀念也無形中影響了他。夫婦倆都淡泊名利,甘於平常,卻樂善好施,熱心助人。他也一次次隨秋實到敬老院去探望老人,秋實診病,他就負責上山採藥;過年時,他們全家都到光榮院與老人共度除夕。妻子將流浪在社會上的一個棄兒領回家中,他就成了兩個孩子的父親,煮飯熬湯、洗洗涮涮,甘當“家庭婦男”。

王志成最引以爲榮的是秋實走後,總有人對他說:“你媳婦是真正的共產黨員!”

醫生的天職就是“救死扶傷”,李秋實始終牢記這一點。她曾說過:“我是桓仁人民養大的,我要用一生來報答他們。”

當一名合格的、優秀的醫生,光有副熱心腸不行,還必須有高超過硬的醫術。爲此,她曾先後三次到中國醫科大學進修學習,虛心地向醫學權威請教。每次在京進修期間,她的身邊總時常跟着一羣操東北鄉村口音的患者。她像個“義務導診員”一樣,一會兒領這個上耳鼻喉科,一會兒就將那個送進病房,替這些離開她就辨不清醫院方向的老鄉一次次求那些教授診病。桓仁人乾脆當她是“桓仁駐京辦事處”的“負責人”,誰進京看病什麼的,準能想到她。在大市場賣魚的有個叫邱淑珍的大娘,在喉嚨裏面長了一塊息肉,難受得說不出話來。到縣醫院來看,一時難以治好。醫院的人告訴邱大娘:“你快去醫大,李院長在那進修呢”。邱大娘到北京後,在李秋實的精心安排下得到了及時醫治。

1973年7月29日中午,桓仁雅河鄉荒溝甸子村的朝鮮族小姑娘金花,不慎將一顆芸豆粒卡在了氣管裏。憋得她嘴脣青紫,呼吸十分困難。李秋實飯都沒吃就趕到醫院,但由於芸豆粒卡得太深,專用儀器也取不出來,轉診已經來不及了,只好做氣管切開手術。可此前這類手術李秋實還從未做過,只在動物的器官上做過多次試驗練習。爲了孩子的生命,她已顧不得自己如果手術失敗,可能將影響她一生的行醫聲譽。這些她來不及去考慮,在外科的同志幫忙配合下,手術終於成功了!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聽說這件事後,還編演了一段評書,在羣衆中廣爲流傳。

1985年,李秋實由於長期工作勞累患上了乙肝。她只在家休息了一個月就又去上班了。像平時一樣,忙完一週的工作,星期日還要出半天義務診。用她身邊同事的話說:“李大夫有看病的癮。無論做醫生,還是當院長,她走到哪裏,聽診器和耳鏡就帶到哪裏。”走到哪裏,都會圍上來一羣認識不認識的老百姓,向她諮詢這打聽那。在她的身體還尚未恢復期間,有一天晚上,從桓仁鉛礦轉來一個叫鹹海冒的喉梗阻小患者,呼吸十分困難,隨時都有憋死的危險,焦急萬分的家屬見到李秋實大夫像見到了救星一樣。秋實抱病守在這個孩子的身邊,一邊實施搶救治療一邊密切觀察,整整一夜,正患乙肝的李秋實一眼未閉。孩子終於轉危爲安了,她剛有好轉的病情卻加重了,轉氨酶一下超過了300多單位。

以前桓仁縣醫院沒有ct等先進的醫療設備,患者到外地診查都得花三、五百元僱車去,不算治療,僅路途往返就得一千多元。昂貴的花費使本來就憂心忡忡的重患本人及家屬更加感到雪上加霜。李秋實以自己多次出席省、市黨代會和人代會,以及1十餘次獲得省勞動模範稱號,並受到全國衛生系統表彰的特殊身份,一次次跑市裏、上省裏,多次提議案打報告,爭取一切可能爲山區人民解決急需的ct儀器。當她拒絕對方開口就幾十萬的鉅額回扣,拒絕去日本考察的“優惠”條件,以最低廉的價格購進那臺ct機“落戶”縣醫院後,秋實的心裏這才一塊石頭落了地。之後,她又多方籌措資金,爲醫院購置了彩超、血磁治療儀、高壓氧倉等設備,大大提高了這個縣醫院的科學診治水平,極大地方便了山區患者。目前,這個醫院已晉升爲二級甲等醫院。

爲人民服務,孤兒出身的李秋實對這句話牢記在心。她常對醫院的職工講:“我們是人民醫院,不是‘人民幣醫院’。老百姓生活多困難哪!他們手中的錢是靠面朝黃土背朝天,汗珠子掉地摔八瓣掙來的。辦醫院,眼睛不要盯着老百姓的錢包,而要幫着他們解除病痛。”她組織制定了一系列醫療改革方案:中層幹部實行職務聘任;熱點和重點崗位實行競聘;新上崗職工實行合同聘任;並狠狠整治了收患者禮物和吃請風。她還根據山區羣衆的生活特點制定作息時間,取消節假日和雙休日,嚴禁“紅包”,365日天天開診。義務導診、家庭病房,送藥上門、定期議診等措施,極大地方便了山鄉羣衆。良好的醫德醫風,使桓仁縣人民醫院真正成爲桓仁廣大羣衆心目中的“人民醫院”。

醫院的退休職工吳大爺沒有親人,退休後沒有去處。李秋實就安排他住在醫院,丈夫的衣服她也來拿來給老人穿,平時家裏吃啥她上班時都給老人捎上一口;老人生蝨子的襯衣她下班拿回家燙洗;吳大爺有病,從小失去雙親的她以女兒般的情懷跑前跑後,有時甚至把丈夫從家裏叫來護理老人。那天早晨,李秋實上班給吳大爺帶了一飯盒餃子,卻發現老人已經去世了。她又大包大攬地包辦了吳大爺的喪事。

她一次次把自己的錢慷慨地給家中有急事的同志送去,一次次掏錢爲大山裏生活困難的患者付藥費。女兒王悅結婚時,好多人都想趁此機會償還一下欠李院長的人情,但是,她跟誰也沒打招呼,悄悄地在異地阜新把女兒的婚事就辦了。過後有人送去禮錢,也都被她全都一一退還給本人。縣醫院職工王興鳳和馬豐年是對夫婦,有一年王興鳳患腎結石到外地看病時,李秋實將身上的180元錢硬塞給他們。王悅生孩子時,王興鳳送去了一封恭喜李秋實當姥姥的信,信中夾了200元錢。沒想到,李秋實也用一封信夾着這200元錢退給王興鳳,信上寫着:“好同志,信收下,深情收下;錢退回。”

待患如親的李秋實,經常會有老鄉給她送山雞山貨等東西,她從來都不肯收下。有一回勉強收下了一袋子辣椒麪,還到市場買了一筐梨讓老鄉帶回去。就在她去世的前兩天,還有人遇到一個農村老漢蹲在西關市場賣野雞,價格便宜得驚人。問他爲什麼賣這麼賤?實在的老鄉實打實地說,這對野雞本來是送給李秋實院長,感謝她救命之恩的,可她說啥也不肯收下,老人爲了趕緊回家,只好便宜點儘快把野雞賣了。

她的丈夫到醫院做彩超檢查,要照規定交錢;女兒懷孕後來醫院做b超檢查,同樣依照規定交錢;她心臟不好做動態監控心電圖,也嚴格按規定交了200元錢。女婿到瀋陽買傢俱,用了一次醫院的車,她按照規定交付了油錢。她家原住縣醫院的職工住宅,後來因動遷,搬到較偏遠的一處小平房。縣委考慮到她是省市勞動模範,責成財政拿出一萬元做補貼,給她調了一個50平米的雙室住房,這套普通的房子她一直住到去世。縣裏專門批給她的購房款,也都被她分給了住房困難的職工。

每年大年三十,她不是回敬老院,就準保是到單位陪值班人員一起度過。除夕夜裏,她在電話中分別給醫院的高級知識分子和勞動模範拜年,向他們送去誠摯的祝福,然後才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家去團圓。醫院職工的孩子在外地讀書或工作,她出差時總不忘順路去看望一下,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工作,爲家長爭光,爲縣醫院和家鄉桓仁爭光。

孤苦的身世,使李秋實格外同情那些生活缺少溫暖和愛護的人們,不論貧富貴賤,她都儘自己的一切所能去關愛他們……

1985年的春節前夕,李秋實偶然遇到了一個到處流浪,曾5次被送進收留所的小女孩。那年,這個孩子才9歲,跟自己的女兒王悅差不多一般大小。李秋實把她領回了自己的家,給她洗澡,穿乾淨的衣服,每天跟王悅一起上學、放學,同樣接受學校和家庭的教育。這個孩子原本姓李,小小年紀卻自作主張,改名叫王星,意同“王悅”爲姐妹倆,她似乎已成爲這個家庭中的一員。一天,這個孩子發自內心地跟李秋實阿姨叫了一聲:“媽―”!半年多過去了,這個孩子的母親被李秋實的精神打動了,主動來把孩子領回了家。

1985年,15歲的蘭巖鬆成了孤兒。他的母親因煤氣中毒去世了。媽媽在世時,娘倆就沒少受到李秋實阿姨的接濟和照料,幾件衣服、三五元錢或一袋玉米麪。失去母親後,他在李姨那裏得到了很多母親般的關愛。沒了孃的蘭巖鬆不肯再去念書,整天在外面瘋跑。一天晚上,跑累了也跑餓了的他回到家時,一進門就看見李姨坐在炕上,正捧着那口漏鍋掉淚呢。李秋實見蘭巖鬆回來了,塞給他50元錢,給他留下好吃的,又再三叮囑他千萬別在外面惹禍,這才往家走。

第三篇:公安刑警大隊長生平事蹟材料

***,男,漢族,19**年**月**日生,籍貫**省**縣,19**年**月參加工作,19**年*月參加公安工作,19**年*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國中文化,*級警*,生前任***公安分局刑警大隊***。

自20**年*月初公安部開展“全國命案攻堅會戰”以來,***同志按照市局、分局總體安排部署,結合各中隊實際情況,精心組織,綜合施策,成功破獲了數起疑難命案,取得了突出的會戰成果。此間,他連續數晝夜加班加點工作,始終未能較好地休息。*月*日凌晨*時許,在接到一起命案現場的報告後,他立即親自趕赴現場組織開展實地探查及痕檢等工作。約30分鐘後,因長期工作積勞成疾,突然昏迷倒地,被同志們迅速送往**省**醫院入院治療,後於*月*日轉至***入院治療,診斷爲“**腦出血”。此間,他的病情一度加重,逐漸處於深度昏迷狀態,院方曾先後幾次下達《病危通知書》。*月*日下午*時許,***同志病情突然惡化,經搶救無效離世,享年**歲。

在多年公安工作中,***同志始終以勤勉的工作態度,任勞任怨的奉獻精神,嚴謹的工作作風,兢兢業業的務實精神,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盡職盡責,無私奉獻,頑強拼搏,開拓進取,緊密圍繞分局各項中心工作,多次立功受獎,以出色的工作成績贏得了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好評。面對歷次獲得的鮮花和榮譽,他不居功自傲,始終如一地在公安機關基層領導崗位上努力踐行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時刻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廉潔自律,恪盡職守,以自身實際行動投身各項公安工作並取得了突出成績。他的主要事蹟是:

一、堅定信念注重學習時刻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自19**年*月參加公安工作以來,***同志在思想上始終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時刻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各項工作。工作中他忠實履行職責,模範遵守並執行各項法律、法規,時刻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已,時刻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融匯貫通於公安工作之中。在工作實踐中,***同志深深感到作爲一名公安民警,必須注重和強化理論學習,把提高理論水平作爲一項永久性課題。基於這種認識,他在認真參加分局組織的各項集中學習的同時,注意努力搞好自學,不斷提高自身理論修養和文化素質,按照上級安排部署深入、系統、全面地學習領會全國、全省會議精神。學習中,他首先從自身做起,帶頭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自身言行。同時,他還廣泛閱覽報刊上發表的理論文章,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三個代表”是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在學習中,他曾寫下了長達10萬餘字的心得體會,並深深感悟到學習和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真正用它來指導自己的公安工作實踐,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切實解決自身在思想觀念、精神狀態、工作作風等方面(感謝訪問本站)存在的實際問題,保持自己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政治本色不變,真正做一名讓黨放心、人民滿意、政治合格的人民警察。通過不斷學習,他認識明確,旗幟鮮明,態度積極,立場堅定,不論政治素質還是公安業務技能都日益精湛,充分發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出色地完成了上級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在積極參加分局各項政治理論學習的基礎上,他還主動堅持自學,不斷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用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的信念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思想指導工作實踐。他時時處處都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踏踏實實地工作,始終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而自覺地工作着,時刻爲塑造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而默默無聞地奉獻着自己的一切。

二、打黑除惡攻堅克難親力親爲率先垂範衝鋒在一線

在多年公安工作中,***同志按照上級公安機關和分局的安排部署,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先後通讀了《憲法》、《刑法》、《刑訴法》、《民法通則》、《預審學》、《犯罪心理學》等近百部法律專業書籍,並不斷用所學的法律知識指導執法實踐,真正做到了爲經濟建設服務、爲現實鬥爭服務、爲基層服務,他刻苦學習的精神爲刑警大隊的年輕同志做出了好榜樣。自20**年**月擔任刑警大隊**隊長以來,他注意充分發揮刑警尖刀作用,與大隊班子成員一道,帶領廣大偵察員在命案攻堅、打黑除惡等工作方面取得了顯着成績。據統計,僅20**年**月以來,***同志即帶領各中隊相繼破獲了“***系列縱火案”(省廳督辦案件)、“***搶車殺人案”(20**年被評爲十大典型案件)、“***無頭女屍案”、“***故意殺人案”、“***故意殺人案”、“***故意殺人案”(省廳督辦案件)等有極具社會影響的案件,抓獲省級督捕逃犯***、市級督捕逃犯***等數百名上網逃犯,打掉了以***、***爲首的多個涉黑惡團伙,協助***市警方偵破了***等**名犯罪嫌疑人搶劫殺人案件(公安部督辦案件)。出色的工作成績,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好評。

三、剛直不阿爲警清廉塑造人民警察光輝形象

***同志在偵辦各類刑事案件中,始終本着對法律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正確處理好關係,加大審批力度,嚴把質量關,堅持原則,鐵面無私,不徇私情。一些昔日的老領導曾因案子的事情找到他,希望能通融通融、走走後門,可他總是能夠頂住壓力,按照原則辦案,從來不肯行半點方便;一次有個中學同學求他幫助辦理一個取保候審案件,並當場掏出1萬元錢作爲酬謝,被他嚴詞拒絕。事後,這位同學逢人便說***不講情面;有的偵察員在案卷審批時因卷宗缺少個別內容又想“省點事”,央求他先給批了以後再補,可他總是本着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要求等材料補齊才肯鄭重地簽上意見。在生活中,他的勤儉作風在刑警大隊是出了名的。在同志們的印象中,他總是換穿着那幾套半新不舊的衣服,有幾件上衣還多處有菸蒂燒過的洞,但他從不在意;每逢值班、加班,他的伙食都是再簡單不過了,甚至有時用饅頭蘸大醬就能對付一頓。擔任大隊長**年間,爲了節約大隊的開銷,他一直沒肯僱傭司機,有時工作忙起來他放下筷子就拉上偵察員去辦案;老父親過**歲大壽時,他的弟弟曾想找個飯店舉辦個儀式好好慶祝一下,他知道後堅決反對,並語重心長地說:“我們身爲領導幹部,不能鋪張浪費,要注意自己在羣衆心目中的形象!”在他的一在堅持下,最終只在家中擺了簡單的宴席慶祝了一下。他的愛人原是***廠的職工,現已下崗多年,兒子不久前剛剛考入***學校,平日裏年邁的老父親同他們一起生活。面對孩子高額的學費和家庭成員的開銷,***同志平時所承受的沉重經濟負擔是可想而知的,可他始終堅持爲警清廉,兩袖清風,同志們在清點遺物時,發現他的抽屜裏有許多未覈銷的票據,銀行存單上存款甚至不足千元。

雖然生活上簡樸,可一涉及到工作,他的“豪爽”作風卻常令人佩服不已:20**年**月末,***同志獲悉殺人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後潛逃至***省***市的線索後,考慮到當時大隊經費不足,便以個人名義向好友借了***萬元作爲辦案經費,並選派精幹警力當天趕赴***,最終在***縣將***抓獲歸案。案子雖然破了,可直到他犧牲,借的錢也沒能全部還清。20**年**月,刑警大隊***中隊進行等級評定期間,因辦公條件不達標準,他帶頭主動將自己的辦公室騰出來,做爲“痕跡物證檢驗室”,成了刑警大隊一連4個多月沒有辦公室的“一把手”,中午實在睏乏,他就蜷在車裏打個盹。每當談起他這種敬業樂業的精神,同志們都非常欽佩。

***同志是一個認準了方向就拼命乾的人。從事公安工作以來,他從一名派出所民警逐步走上領導崗位,歷任派出所副所長、所長、預審科長、刑警副大隊長、大隊長,無論在哪個崗位,他都始終以工作爲重,始終堅持與疾病抗爭,與陣地同在。刑警大隊破獲的每一起案件,都凝結着他辛勤的汗水;獲得的每一項榮譽,都閃現着他智慧的光芒。他常說:“我的血管裏流淌着人民的血,活着就是爲了人民。幹咱警察這行就不能怕流血犧牲。”***同志以卓着的成績,非凡的戰果,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彌足珍貴的榮譽:參加公安工作***年來,先後***次被評爲先進工作者,榮立個人三等功***次,受嘉獎***次。在他擔任刑警大隊大隊長後,每年全大隊的破案數量都達到***起,連續**年榮立集體*等功,先後**次獲集體嘉獎。

本站範文網[]

第四篇:“最美司機”吳斌生平先進事蹟材料

“最美司機”吳斌生平先進事蹟材料

吳斌是杭州長運客運二公司的快客司機,跑杭州—無錫線路。5月29日中午,他駕駛浙a19115大型客車從無錫返回杭州,車上載有24名乘客。11時40分左右,車行駛至錫宜高速公路宜興方向陽山路段時,一塊大鐵片突然從天而降,擊碎擋風玻璃後,砸向吳斌的腹部和手臂。

監控畫面記錄下了當時突發的一幕,時間共1分16秒:被擊中時的一瞬間,吳斌本能地用右手捂了一下腹部,看上去很痛苦,但他沒有緊急剎車或猛打方向盤,而是強忍疼痛讓車緩緩減速,穩穩地停下車,打起雙閃燈,拉好手剎,最後他解開安全帶掙扎着站起來,打開車門,疏散旅客。他回頭還對受到驚嚇的乘客說:“別亂跑,注意安全。”做完這一切,吳斌癱坐在了座位上。

66歲的孫先生當時就坐在吳斌駕駛的大客車上。他說,車剛開出半小時,跑在高速上,行駛在最裏側的快車道上。“當時,突然聽到駕駛室傳來一聲巨響,坐在前排的乘客,都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孫先生說,緊接着大客車穩穩地停了下來,隨後,車門也打開了。“看吳師傅時,身上都是血,斜倒在座位上,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看上去十分痛苦。”

同在車上的乘客周先生說,大家看到,車的擋風玻璃上有一個洞。有人把吳斌的衣服解開後,發現他滿身是血,胃部還有一個三角形的洞。

參與搶救的醫生髮現,這塊從天而降、數斤重的鐵片,在擊碎擋

風玻璃後直接刺入了吳斌的腹部,導致其整個肝臟破裂、多根肋骨折斷。搶救輸血達1萬多毫升。

“面對突如其來的致命打擊,在那麼痛苦的情況下,吳斌還堅持把車停好,值得敬佩。”乘客韓先生說,若不是吳斌的敬業,很可能就是車毀人亡。

韓先生事發時坐在車子的倒數第三排。他回憶說,吳斌的最後一句話是:“給我打110和120,你們不要亂走。”說完,他無力地倒在了座位上。

24名乘客無一受傷,而年僅48歲的吳斌,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於6月1日不幸去世。

爲表彰杭州司機吳斌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昨(6月2日)晚,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發布公告,授予吳斌同志杭州市道德模範(平民英雄)榮譽稱號。浙江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黃坤明作出批示:吳斌同志在危急時刻用生命履行了職責,爲我們樹立了堅守崗位、捨己爲人的光輝榜樣。向“平民英雄”致敬。

第五篇:楊善洲同志生平簡介以及先進事蹟材料

楊善洲同志生平簡介以及先進事蹟材料

楊善洲同志原中共雲南省保山地委書記

楊善洲(1927—2014),男,漢族,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人,1927年1月生,1951年5月參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楊善洲同志是中共雲南省委第二、第三、第四屆省委委員,雲南省第五、第六屆人大代表,第六屆人大常委會委員,1988年6月離休。中國共產黨黨員。

楊善洲同志1951年參加革命工作,歷任區、縣主要領導,擔任地委領導近20年,工作35年來,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本色,廉潔奉公、全心爲民,勤奮工作,爲保山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1986年6月,楊善洲同志退休以後,主動放棄進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施甸縣大亮山興辦林場,一干便是20個春秋,帶領大家植樹造林7萬多畝,林場林木覆蓋率達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生機勃勃的綠色天地,使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區公路,架設了4公里多的輸電線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農戶,通電通路。

1991年6月被雲南省委省政府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999年8月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2014年12月被全國環保總局授予“全國環境保護傑出貢獻者”;2014年被評爲全省老幹部“老有所爲”先進個人;2014年10月被評爲全國老幹部“老有所爲”先進個人。

2014年5月5日,楊善洲同志把保山市委、市政府爲他頒發的20萬元特別貢獻獎中的10萬元捐贈給保山第一中學,另外10萬元將捐贈給大亮山林場。

楊善洲同志於2014年10月10日15時8分因病醫治無效,在雲南省保山市人民醫院逝世,享年83歲。

標籤:生平事蹟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