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張桂梅老師的事蹟簡介 學習張桂梅先進事蹟【精品多篇】

張桂梅老師的事蹟簡介 學習張桂梅先進事蹟【精品多篇】

張桂梅事蹟歸納總結 篇一

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張桂梅數十年如一日,堅韌執着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爲羣衆辦好事辦實事。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堅韌執着勵精圖治。丈夫去世後,張桂梅隻身去了祖國西南邊陲的貧困山區從事教育工作,並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在任教期間,她全身心投入教學,爲貧困的學生和簡陋的學校出錢出力,又當老師又當母親,不留餘力的細心照顧着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和生活起居,爲了學生們能夠走出大山,她勵精圖治創辦了全國第一家免費女子高中,她主動帶頭免費爲學生們補課,因操勞過度導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長期拖着病體就算腹部長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講臺上,只爲孩子們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除此之外,她還義務擔任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成爲了54名孤兒的母親。她十年如一日,從未退縮,從不言棄。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斷努力和堅持下,孩子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師資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來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一生。

勤儉節約無私忘我。張桂梅在貧困山區任教期間,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業和慈善事業中。在學校裏,學生沒有錢吃飯,她拿自己的錢給學生;學生沒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給學生;學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帶學生看病並自己掏醫藥費。總之,只要學生們缺什麼只要她有,她都能解決。在兒童之家,她義務成了衆多孩子的“媽媽”,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晝夜的照顧着幾個月大的孩子,爲了維持兒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來給孩子們用,並利用空餘時間到處籌措資金。然而她不是萬能的,她自己並不富裕,她只捨得吃饅頭青菜麪條,衣服也是好心人給的,她省下來的錢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業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獻身扶貧。張桂梅作爲一名基層黨員,她深知教育在扶貧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說:“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並積極響應國家扶貧號召,扶貧先扶智,爲了貧困山區的教育,她心繫羣衆,勤儉節約,幫助困難學生,帶學生看病,給學生添置衣物,對貧困家庭進行家訪,爲孩子們爭取學習機會。她前前後後爲山區的孩子們爲慈善和教育事業投入了100多萬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給她治病的錢,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並無怨無悔。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張桂梅巾幗不讓鬚眉,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盡顯巾幗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她這種堅韌執着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的`英雄精神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在此也號召廣大黨員幹部真正把堅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獻一生的實際行動。

時代楷模張桂梅先進事蹟介紹 篇二

中宣部近日決定,追授著名核動力專家、中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彭士祿院士“時代楷模”稱號。從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到大亞灣核電站,再到秦山二期核電站,彭士祿爲之傾注了大量心血,被譽爲中國核動力事業的“拓荒牛”。今年3月22日,彭士祿院士因病逝世,他曾說“活着能熱愛祖國,忠於祖國,爲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

彭士祿作爲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中國第一個核動力裝置的主要設計者,一生踐行共產黨員的承諾,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從零開始摸索起步,克服重重困難,作出了突出貢獻,堪稱中國核動力事業的“拓荒牛”。

“只要祖國需要,我當然願意”

彭士祿的父親是共產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彭湃。

彭士祿3歲母親犧牲,4歲父親就義,童年兩次被國民黨抓進監獄,先後輾轉被送到20多戶百姓家裏寄養。

“坎坷的童年經歷,磨鍊了我不怕困難艱險的性格,我對人民永遠感激,無論我怎樣努力,都不足以回報他們給予我的恩情。”回顧過往,彭士祿飽含深情地說。

1940年,15歲的彭士祿來到延安,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學習時,彭士祿常對同學們說:“我們的父母經過殘酷的鬥爭,有的還流血犧牲了,不好好學習怎麼對得起自己的父母親,怎麼對得起黨?”

1951年,品學兼優的彭士祿赴蘇聯留學,專業是化工機械。他所有的功課成績全是優秀,畢業時獲得了蘇聯頒發的優秀化工機械工程師證書。

1956年,就在彭士祿即將本科畢業時,中央決定選派一批優秀留學生改行學原子能核動力專業。

“只要祖國需要,我當然願意。”彭士祿毫不猶豫地回答。從那一刻起,彭士祿就與共和國的核事業緊緊連在了一起。

1983年,彭士祿再次聽從調度,被任命爲中國首座大型商業核電站建設總指揮,爲我國核電事業發展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直到晚年,彭士祿仍然心繫國家發展,他在自述中這樣寫道:“現如今,老朽已木訥,但有三個心願:一是盼望祖國早日擁有更加強大的核潛艇力量;二是盼望祖國早日成爲核電強國;三是盼望祖國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圓了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的中國夢!”

“我來簽字,我負責”

1962年2月,彭士祿開始主持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和主要設備的前期開發。

當時,無圖紙資料,無權威專家,許多人對核動力的瞭解幾乎爲零,對某個技術上的問題常常意見不一致,甚至經常發生激烈爭論。每當出現這種情況時,彭士祿就對研究人員說:“不要吵,做實驗,用實驗結果說話。根據實驗結果,我來簽字,我負責!”

1965年,中央決定選擇青衣江畔的一片山區作爲建造核潛艇陸上模式堆的廠址。1966年2月,來自北京715所和194所的人員組成九〇九基地“工藝隊”進駐現場。1967年4月,模式堆主廠房破土動工,建設正式啓動,彭士祿任現場副總工程師。

1970年7月,反應堆開始緩緩提升功率。功率每提高一檔,出現的險情也越多。問題不斷增加,反對繼續提升功率的意見也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彭士祿力排衆議,繼續提升功率。8月30日,他決定實現主機“滿功率”。

“大膽”並非有勇無謀,“拍板”並非胸中無數。有人問他:爲什麼敢於拍板?他說:“有個祕訣,一定要用數據說話。”

有人問他,那麼多次拍板,有沒有拍錯的時候?彭士祿毫不掩飾地說:“有啊,怎麼可能沒有?錯了,我就改過來,再繼續前進。幹事業就要有點冒險精神。只要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就可以幹,不然,都準備好了,要我們幹什麼?”

“我充其量就是一枚螺絲釘”

1970年8月30日,我國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順利達到滿功率,發出了中國第一度核電。

這一天,中國成爲世界上第五個擁有自主核動力技術的國家。大家欣喜若狂時,總設計師彭士祿卻在矇頭大睡,在這之前,他已連續五天五夜沒閤眼。

爲了祖國的核動力事業,彭士祿付出了太多,也從來沒顧慮過自己的身體。一次現場調試時,彭士祿突然病倒了,劇烈的胃疼讓汗水溼透了他的全身。經醫生診斷是急性胃穿孔,若不及時處理就有生命危險。手術立即在工地現場進行,彭士祿四分之三的胃被切除了。

手術時,醫生髮現,彭士祿的胃上有一個已經穿孔但自愈的疤痕。手術後,彭士祿被接回北京,但他住院僅一個月就又開始了工作。

然而,對於自己的努力和貢獻,彭士祿總是輕描淡寫。在他看來,恬淡自守就是最大的幸福。他從來不認爲自己有多麼了不起,也從來不愛拋頭露面。他總說:“中國核潛艇研製成功絕不是一兩個人的功勞,它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充其量就是核潛艇上的一枚螺絲釘。”

時代楷模張桂梅先進事蹟介紹 篇三

那時,旁人談“麻”色變,李桓英卻勇往直前,是少有的敢與麻風病人零距離接觸的醫學專家。下鄉不叫苦,翻車不叫苦,生活從不搞特殊,李桓英用一生的奉獻詮釋了“我的生活就是適應國家的需要”,百歲依然堅持工作,感覺自己“活了兩輩子”。

1979年改革開放,在李桓英58歲接近退休的年華,接到了新任務,以第一批訪問學者的身份出國考察麻風病的防治方法。在思想守舊的年代,她突破精神枷鎖,不畏麻風病魔,與病人面對面交流,克服路途艱險,堅持一線調研,解救了成千上萬遭受麻風病折磨的患者

幾十年過去,如今,她已是一位百歲老人。但在與麻風病爭戰的這場無硝煙的戰鬥中,她依舊堅守奮戰在最前線,堅持麻風的宣傳、現場調查研究,爲的就是早日讓全世界徹底消滅麻風病。孑然一身的她,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麻防事業,取得了常人難以超越的成績。

入黨時,李桓英說:“我覺得自己現在可能合格了,但還不能放鬆,還要繼續奮鬥。”敬佑生命方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方能大愛無疆。李桓英,與黨和國家同行,與人民爲伴,堅守醫者初心永恆探索、無私奉獻,書寫了敬佑生命的動人篇章,標註了醫者仁心的精神座標。

張桂梅事蹟歸納總結 篇四

雲南一位縣級領導在教育局工作的時候,有幸和張老師有了面對面的接觸。

20__年香港教育工會組織了“向張桂梅老師學習分享活動”,一行30多人到了兒童福利院看望張桂梅老師。

香港教育工會的副理事長李副祕書長臨行前,特意遞了個信封給這位領導,說“張老師身體虛弱需要加強營養,建議每天喝袋牛奶,但沒有冰箱牛奶不易存儲,上半年我給了她3000元囑咐她買個冰箱,昨天去她住房看沒有買,這筆錢都用孩子們身上了!這裏面有2600元,請你在張老師搬到新的兒童福利院時,幫忙用這筆錢給她買個冰箱,拜託了!”這位領導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副祕書長的用心良苦,接受了這個重託。

可還沒等到張老師搬新家,組織安排這位領導到了新的崗位,臨行前他到兒童福利院看望張老師,一是辭行,二是把李副祕書長的心意告知張老師。他誠懇地對張老師說,“請您不要辜負李副祕書長的心意,一定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這筆錢只能用來買冰箱……”再三囑託後便離開了。

半年之後,這位領導到新福利院看望張老師,發現宿舍裏除了原有的書和物件外,沒有看到冰箱的影子!“牛奶只是我喝,孩子們卻沒得喝,我怎麼能喝呢?”張老師說到。

後來知道張老師把錢用在購買孩子們的生活用品上了。這位領導深深地自責,覺得辜負了李副祕書長的重託!耳邊迴響起祕書長的話“張桂梅老師的身體太弱了,她的工資不用在自己身上,連我們寄給她買藥的錢,她也用在孩子們身上了,請你給她買個冰箱,華坪天氣熱,鮮奶必須放冰箱保鮮,希望她能每天喝上一袋鮮奶。”

萬般懊悔之後,這位領導陷入沉思,每天喝一袋牛奶於常人不過是平常之事無可厚非,況且身體健康需要,張老師卻視爲奢侈,孩子們有的她纔能有,有人說張老師“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真誠贊同。

時代楷模張桂梅先進事蹟介紹 篇五

近日,張桂梅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迎來了無數人的點贊和敬仰。_年來,張桂梅同志爲1804名學生圓了“夢”,她是大山裏當之無愧的“圓夢者”。我們要以張桂梅同志爲榜樣,爭做“圓夢者”。

要有“圓夢”的赤誠心。她是學生們心裏的“張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正是張桂梅同志把孩子們視爲己出,纔有了這樣深沉的愛。這背後是一顆黨員的赤誠之心,把對黨的忠誠化作對人民最真實的愛。用心用情爲人民服務的具體表現是把羣衆當親人和家人。在爲民實踐中,我們要有這樣的自覺和態度,讓羣衆少跑腿,自己腳下多沾泥,堅實步子;讓羣衆多開口,自己少插話,耐住性子;讓羣衆少爲難,自己多辛苦,厚實裏子。要跨前一步,主動爲羣衆的就業、醫療、養老、住房等關切提早謀劃,及早落實,多一些“暖心包”“溫馨袋”,少一些消極應付,把忠誠和熱愛融入到爲民的點滴之中,融入到爲民的“圓夢”之中。

要有“圓夢”的硬本領。張桂梅同志帶領華坪女中每年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打鐵還需自身硬,爲民還要有能力。“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化解這一矛盾,沒有本領是不行的。斗轉星移,“能”要與“時”進,要更強,這樣遇事纔不會一籌莫展,而能迎刃而解。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學習,向羣衆學,向先進學,向優秀學,尤其要深入學習理論知識,充分發揮好黨的理論指導實踐的`優勢。另一方面,我們要加緊到爲民的事上去練。積極到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去,在具體事務的“練”中不斷錘鍊意志,總結經驗,提升能力。孰能生巧,幹得越多,經驗就越豐富,短板就能補得越齊,本事就越高強。

要有“圓夢”的無我境。張桂梅同志以學校爲家,把培養學生作爲一生追求。即使學生們離開了校園,成家立業,她也時刻關注着她們的人生和成長。無我無私,白璧無瑕。在爲民“圓夢”的路上,我們要涵養這樣的境界,要以百分之百的堅定、百分之百的力量、百分之百的奮進,全心全意、不留餘地爲民做好每樁事,幹好每茬活,答好每張發展卷。爲民無止境,一些民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做“夯根基、打基礎、管長遠”的潛績。面對這樣的事業,我們更要踏踏實實、無怨無悔、久久爲功地埋頭苦幹,把追求潛績作爲內心爲民擔當的“基石”。有這樣的“基石”,我們就能去除浮躁之氣,真正行穩致遠。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讓人民羣衆生活更美好,就是圓了人民羣衆的夢,也是圓了每個黨員幹部的夢。

張桂梅老師的事蹟簡介 學習張桂梅先進事蹟 篇六

決定號召廣大婦女向張桂梅同志學習,學習她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學習她人民至上心有大我的家國情懷,學習她執着奮鬥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發揚奮鬥精神,強化使命擔當,立足崗位建功,爲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貢獻巾幗力量。

今年63歲的張桂梅,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滇西深度貧困山區,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帶領1900多名女孩圓了大學夢,創造了大山裏的“教育奇蹟”。2020年,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159人才加大學聯考,150人上本科線,她卻覺得不滿意,和大城市存在差距。她就是這樣一個執着堅守認真十年如一日的人。

懂感恩,敢擔當,她是孩子們的希望。她說她總想爲這個縣城做點什麼,她做到了。她救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的命,她爲那些窮困山村的孩子帶去希望,但是山區人們的觀念十分老舊,重男輕女的思想還很嚴重,只是把孩子們養大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只有從根源上入手才能解決問題,只有讓山裏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讓孩子真正擺脫山區。她想應該讓山裏的孩子接受教育,並在不懈努力下創辦了學校。

有信仰,敢作爲,她是孩子們的依靠。爲了感恩,爲了讓更多家庭擺脫貧困,她開啓了十幾年漫長的走訪工作,看着張桂梅≤≥嬌小的身軀有些許脆弱的面容,很難想象她走訪了800多個家庭,帶出了1900多個學生,改變了一個女孩一個家庭甚至是一代人的命運。孩子說,只要有她在,就可以安心的學習讀書,她就是孩子們最信任的校長。

記初心,擔使命,她是新時代的榜樣。23年,始終默默無聞的堅守着“培養貧困山區孩子”的初心,她說她把這個初心想的很簡單,就想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用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操場裏“共產黨人頂天立地代代相傳”幾個大字,在青山之間更加醒目,也許正是這樣一種信仰,讓她堅守着初心與使命,讓她守護着一個個貧困家庭的希望。

每一個時代都有值得歌唱的人,每一個小小的信仰都應該用盡全力守護,張桂梅一生都在爲孩子們着想,她長期拖着病體忘我工作,她說“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新時代的年輕人有很多誘惑,也有很多迷茫,只有找到自己的目標,才能不忘初心,實現人生價值,不負入黨誓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