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多篇新版(多篇)

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多篇新版(多篇)

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 篇一

“燃燈校長”張桂梅,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一直紮根在雲南貧困山區一線,拖着病體,戰勝千難萬難,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她化作一束光,照亮了大山裏女孩的夢想, baihuawen.c n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一個人該如何堅持理想,如何恪守德行,如何自我超越,張桂梅做了最好的註解。人民教師爲了誰,怎樣當一名好教師,怎樣培養好學生,張桂梅成爲了榜樣。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是什麼,張桂梅以實踐做出了有力回答。

張桂梅告訴我們,總有一種精神,穿越時代,化育人心,那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那是“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臺上”;

總有一種力量,擔當奉獻,苦幹實幹,那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那是“老師學生一起苦教、苦學,就是把命搭上,也要把學校辦出名堂”;

總有一種信仰,爲國爲民,堅定如磐,那是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那是“如果自己突然走了,葬禮就不辦了,骨灰直接撒到金沙江,請提前把喪葬費預支給我,我想把這筆錢用在孩子們身上”。

張桂梅一生無兒無女,卻是華坪兒童之家130多個孤兒的“媽媽”,她的心裏裝着更大的家和國。紅土高原一枝梅,鐵骨丹心傲雪霜。你看,那山,那梅,值得欣賞和尊重。

張桂梅老師的事蹟材料 篇二

最近,全縣教育體育系統深入開展“向張桂梅同志學習·辦人民滿意教育”活動。

我在動員部署會上聽了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心中久久不能平復,被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故事所感動,眼睛溼潤了,觸動了內心最深處的敏感神經,多少次鼻子一酸,忍不住熱淚盈眶,耳邊反覆迴響“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羣峯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間藐視卑微的懦夫。”這是雲南華坪女子高中的誓詞,也是張桂梅的誓詞。

張桂梅老師讓大山的女孩們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讀書,是孩子走出大山的唯一希望,大山阻斷了人們看外面精彩世界的視野,隔絕了與外面豐富世界的聯繫,將人緊緊囚困在山間溝壑裏,讓人處於認知的底層和社會的下層,而她用希望之光,照亮了孩子們的追夢的路。通過19年的努力實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教育奇蹟,身體力行,讓1645名貧困女孩邁向了大學之路,實現了華麗轉身,用行動向我們廣大黨員幹部上了一堂生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課。

她的行爲和事蹟不僅僅給我們樹立了一個人民教師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光輝形象,而更多的是用堅定的信仰詮釋了一位共產黨員的使命,用深沉的愛詮釋了一位黨員教師的本色,用無私的奉獻詮釋了一位黨員追夢人的擔當,爲我們樹立了新時代四有黨員好老師的標杆和旗幟。

孩提時總是夢想長大後能成爲一名老師,讀書時細心觀察:怎樣的老師纔是好老師。現在夢想實現後,我還是帶着這樣一個問題慢慢在探索着: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究竟是怎樣的?

我想,他應該是一個帶着微笑,總是充滿着愛心、細心、熱心、誠心、耐心走進教室的人。視頻中張桂梅的身體每況意下,肺纖維化、肺氣腫等疾病日益嚴重,醫生說她的生命可能不會超過2年了,但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張桂梅總是笑着說:“感謝每天清晨能夠醒來,又能看到新的陽光!”即使傷痛,只要能站到講臺,都會微笑着面對孩子,面對自己,面對生活的每一天,這纔是真心地熱愛生活,熱愛這一份教書育人的職業,把自己身上的正能量一點一滴地傳遞給每一個學生。

其次,只有學生說“老師好”,那他也就是一個真正的“好老師”了。要讓學生說“老師好”,那恐怕得時間來證明了。從多年與學生接觸得知,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對好老師的要求是越來越高,越來越多樣化的,但學生各種各種樣,性格千差萬別,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也互不相同,想得到所有學生認同實在是不容易。但好教師一定是一個熱愛學生的人,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關懷每一個學生,去愛護和培養每一個學生,扶持她們一步步長大,只有深入理解、關心學生,才能取得相互之間心靈的溝通,贏得學生的信賴和敬重,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愛心。

一名好老師,還要對教育教學工作細心。嚴謹的教學質量是每一個老師的基本要求。雖然傳統教學要求備課,但在具體對待學生,好老師是一個能從其教學中體驗到快樂的人,選擇讓學生容易吸收的方式去教學相長,比如幽默,在教書中輕鬆育人,引導學生解決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鼓勵學生不斷進步。細心更體現在另一個方面:關愛每一個學生。要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學生看起來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最需要愛的時候。孩子犯錯誤時,最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幫助,正是不斷地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他們才成長、成熟起來。所以好老師要懂得細心地去觀察學生,瞭解他們,幫助他們。

我想,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師的形象,做好老師,是每一個老師應該認真思考和探索的問題,也是每一個老師的理想和追求。好老師沒有統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顯身手。

在“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師德師風學習教育活動中,要跟張老師比學習、比信念、比黨性、比干勁、比奉獻、比成績,我的差距就是“再堅持一會兒”的“一會兒”沒有張老師的長,所以很多時候做事要麼半途而廢、要麼事倍功半。作爲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一樣紮根山區農村,面對的一樣是貧困的孩子,他們也一樣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知識,我將在學習張桂梅精神的實踐中,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用心來工作,用心來教書,把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做得更好,爭做學生、家長稱道的“好老師”。

張桂梅的事蹟讓我深受感動和啓發。

張桂梅老師的事蹟材料 篇三

我是含着熱淚看完張桂梅校長在“七一勳章”頒授儀式上發言的,從張桂梅校長被攙扶着走向會場,到目光落在她佈滿膏藥的雙手,我的心很疼,心疼她走過多少崎嶇坎坷的路,才把那1800多名女孩子們送出大山,改寫了她們一生的命運,她以自己的柔弱身軀爲貧困山區的教育擎起了一片藍天。

耕耘不問收穫

“燃燈校長”張桂梅用全部的生命教書育人。“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回觀張桂梅校長這蕩氣迴腸的人生歷程,心中滿是感動和敬仰,她以自己的行動和信仰來詮釋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忠誠和擔當。我驕傲我們有這樣一位提燈人,她常年堅持家訪,行程11萬多公里,用知識改變了1300多名學生的命運,她用自己的雙腿走出了一名黨員和老師的執着與遠見。

我時常在想,爲人師的我們在這條路上究竟又走了多遠?堅守着什麼?我不悔今天的選擇,張桂梅校長的事蹟是對我的心靈的一次盪滌,有人可以把使命與擔當寫的如此厚重,有人真的可以爲別人逆天改命。張桂梅校長的吃穿用度又是如此的簡樸,對自己近乎“摳門”,卻把工資、獎金捐出來,用在教學和學生身上。她以堅韌執着的拼搏和無私奉獻的大愛,一次次詮釋着一名黨員和老師的初心使命,責任擔當。

越走近張桂梅校長,越能深切的領會一個智者和仁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張桂梅不是神話裏的的英雄,她在普通教學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執着追求,是那樣樸實,那樣真實。作爲教師中的一員,我唯有用心去感受學習張桂梅的精神,竭盡全力去做學生熱愛、人民滿意的教師,做無愧於時代的教師,方能不負這個時代!

腳下就是遠方

“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臺上,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九死亦無悔!”張桂梅在“七一勳章”頒授儀式上發言時說道。

她數十年如一日,堅韌執着,勤儉節約,無私忘我,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讓“學生們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在山溝溝裏也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來。”她做到了!歷盡種種磨難,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爲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她始終衝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託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

我也會向您一樣,去敬畏那個講臺,敬畏那份爲人師的事業。我們平凡的生命會因這樣的敬畏與堅守而閃耀出光芒,帶着這份初心,希望我們都能遇見最好的自己!

如果我們真愛我們的學生——就絕不是隻愛他們的成績,我們更愛他們眼裏有光彩,臉上有笑容,心中有信仰的樣子。

如果我們真愛我們的學生——就絕不是隻愛他們伏案夜讀專注學業的樣子,我們更愛他們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胸懷。

如果我們真愛我們的。學生——就絕不止只愛他們的現在,我們更應該愛他們的明天和未來。

通過對張桂梅校長事蹟的學習,讓我愈加明白我唯有以這一生不變的初心來爲你們築夢未來,用一支粉筆寫出我對自己一生鍾愛的教育事業的忠誠,無悔,無愧,無憾!

今天,再次審視自我,才愈加清楚這初心它究竟是什麼?穿過這長長的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走過我們黨這艱苦卓絕,輝煌燦爛的一百年,才真的能體會到“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這歷史使命的榮光,這纔是我們一生要追尋,堅守的教育初心!

只要初心不忘,我們一定可以在那方三尺講臺之上耕耘出一路花香;只要初心不忘,我們的腳下就是詩與遠方;只要初心不忘,鄉村教育就是我們的星辰大海!

教師學習張桂梅事蹟 篇四

學習了張桂梅老師的感人事蹟,我和其他同行一樣心靈感到無比震撼。張老師始終把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作爲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用愛心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她用實際行動書寫了堅守、責任、擔當,爲大山深處的貧困女孩點亮了前行的火把。雖然病魔總是折磨着她,但是爲了幫助山區裏貧困的女孩早日完成學業,讓大山深處飛出更多的“金鳳凰”,她憑藉着頑強的毅力,忍着病痛衝鋒在教育教學第一線。這份初心讓人尊敬,更讓人感嘆。張桂梅爲我們全體教師樹立了標杆。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標剖析,見賢思齊。

用愛教育感化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我要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力量爲孩子們多做點事。”這樸實無華的言語,蘊含着張桂梅老師對山區貧困學生最深沉的愛。爲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真實的情況,她把家訪常態化,她經常拖着病體對學生家訪。多年來,她翻山越嶺10餘萬公里走訪了1500多戶家庭,與家長交流溝通幫助他們解決了實際困難。

作爲基層教師,我們應該把一顆愛心融化在學生的心田,尤其是對留守兒童、單親兒童、學困生等弱勢羣體,要蹲下身子跟他們促膝談心,通過家訪和他們真心交流,詳細瞭解掌握他們的真實想法,成爲他們傾訴衷腸的知己,千方百計幫助他們解決思想上遇到的困惑和其它實際困難,讓學生在無憂無慮的心境和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不忘教育初心,奉獻教育事業。

張桂梅老師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獻給了黨、獻給了教育事業、獻給了貧困山區人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的堅定信仰和崇高境界。

面對接踵而至的各項榮譽,張桂梅始終保持着入黨之初的那份初心,把自己微薄的工資用於資助貧困學生和收養孤兒,把70多萬元的獎金全部捐獻給貧困山區,一條洗得褪了色的牛仔褲、一件很老氣的花襯衫、一雙舊舊的黑皮鞋、一副厚厚的近視眼鏡,是伴隨她多年的“行頭”,生活十分清苦。她所有的心思都奉獻給了自己最熱愛的教育事業。

時下面對“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爲中華民族謀幸福”的歷史使命,我要以張桂梅這樣的榜樣爲標杆,對標對錶,學習她身上無私奉獻的品德與情懷,立足本職崗位,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幹勁,不講條件、不計得失,一心一意做好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努力爲黨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牢記使命,拼搏進取。

華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爲校長的張桂梅遇到各類棘手的問題,籌集建校資金困難、教師隊伍人員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對教育扶貧的堅持和對講臺的熱愛支撐着她一步一步走下去,最後到達成功的殿堂,張桂梅同志的頑強拼搏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在日常工作中,我有時得過且過,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知難而退,缺乏拼搏精神。工作上推下卸,敷衍塞責,缺少擔當意識,缺乏創新意識。較之張桂梅老師的拼搏與堅持,我是多麼的慚愧和無地自容啊!

知己不足而後進,望山遠歧而前行。我要以張桂梅教師爲榜樣,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切爲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鬥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思想和業務都過硬。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以崇高的師德塑造人。樹立終身學習的決心,活到老學到老。我要讓我的每位學生幸福快樂的成長,讓他們愉快地學習,把學習當作樂趣,我相信我定會做的更好!

張桂梅老師的事蹟材料 篇五

在華坪,張桂梅的“摳門”是出了名的。她吃得異常簡單,很多時候一杯水就着一個餅就是一餐;用的、穿的也極爲簡樸,衣服常年就那幾件;辦學也精打細算,教學樓的水閘只在學生用水的課間纔開,沒人使用的教室、辦公室一定關着燈。

張桂梅的慷慨更出名。2003年,昆明市總工會捐給她兩萬元用於治病,這筆錢她用到了學生身上;2006年,張桂梅獲得雲南省首屆“興滇人才”獎,剛剛從昆明領獎回來,她就把30萬元獎金一次性全部捐給了華坪縣丁王民族國小建教學樓;2007年,張桂梅當選黨的十七大代表,華坪縣委給了7000元制裝費讓她買一套“像樣”的西服上會,她卻用這筆錢給學校買了一臺電腦。工作數十年,張桂梅的名下幾乎沒有任何財產,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萬元都投入了教育事業。

一個人真的可以做到“無私無我”嗎?

要知道,張桂梅忘我工作的同時,還在忍受着常人無法承受的病痛:骨瘤、肺纖維化、小腦萎縮……23種疾病纏身,數次病危入院搶救。2019年初,張桂梅就被下過一次病危通知書,華坪縣縣長龐新秀趕來醫院看她。醒來後,張桂梅拉着縣長的手問:“我情況不太好,能不能讓民政部門把喪葬費提前給我,我想看着這筆錢用在孩子們身上。”

華坪女高的免費,只是讓這些山區的女孩“進得來”,如何“留得住”是張桂梅面臨的一大難題。她提出用“家訪”代替家長會,既可減輕貧困家庭和家長從山區往來學校的負擔,又可以深入學生家庭瞭解問題,解決實際困難。

如果能夠深深地、細細地瞭解下去就會發現,華坪女高一些表面上很難理解的教育細節其實背後自有深意——扶貧的路只有真正走下去,才知道什麼是張桂梅所說的教育的“因地制宜”。

有一個學生的家在山頂上,僅有一條半米寬不到的山路相通,路的一邊就是萬丈懸崖,可這卻是學生每個週末、每次放假都要往返的路。張桂梅又心疼又生氣地問學生:“這麼危險,你回來幹什麼?”女孩低着頭淡淡地說:“張老師,放假了我不回家上哪兒去啊?”

這句話讓張桂梅難過了一個星期,她決定:把兩天週末假期改爲每週日下午放半天假。外面的人都不理解,批評張桂梅“搞應試教育”,就連學校教師也不理解。張桂梅悄悄地做工作:“我們的學生大都是山裏的孩子,放了假學校不讓待,回家又會增加路途中的危險。如果只放半天假,孩子們出去逛一逛還可以回來,既省錢又確保了安全。”

家訪路上,張桂梅給學生家裏捐過錢、送過衣,幫忙修路、建水窖、調解糾紛、發展產業;她迷過路、發過高燒、摔斷過肋骨、舊病復發暈倒在路上,幾乎每次家訪完都要大病一場。說到底,這一切是爲了孩子,爲了孩子的教育。

自2008年華坪女高成立以來,這條家訪路張桂梅一走就是12年,幾乎覆蓋全體學生,足跡遍佈麗江市的一區四縣,行程近11萬公里——這更是一個個教育扶貧的“最後一公里”。

“扶貧要扶志,要讓貧困家庭的精神起來才行,有一種追求、一種希望。孩子能夠真正喚起他們積極生活的希望。”張桂梅說。

華坪女高結對扶貧的家庭有六家。張桂梅去送扶貧款,有一家怎麼都叫不開門。她看見旁邊一個戴着紅領巾的小男孩,是這家的孩子,就讓他把附近同齡的孩子都叫過來。張桂梅領着幾個孩子一起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在那大山裏,歌聲飄出很遠很遠”。張桂梅對孩子的父母說:“你們的兒子這麼優秀,不但會唱歌,還會學習,你們怎麼能整天躲在家裏?快把錢拿着,好好地供兒子讀書。”後來,這家人真的開始做事了,給他們的扶貧芒果苗栽上了,一年下來家裏掙了4萬多塊錢,因爲他們“看見希望了”。

孩子是山裏人的希望,教育也是一種希望。張桂梅說,這種希望讓“教育扶貧比經濟扶貧更徹底”。

“讓山裏的女孩能夠通過讀書走出大山,是擺脫貧困、改變命運最好的途徑。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變三代人,解決低素質母親與低素質孩子之間的惡性循環。”張桂梅說,“實際上不只是三代人,而是直接阻斷了貧困代際傳遞,讓山裏人的命運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張桂梅老師的事蹟 篇六

張桂梅是黨的十七大代表,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大女傑、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興滇人才獎等40多個榮譽稱號的獲得者,百名孩子口中的媽媽,山區女孩子的一線曙光,她以忘我的精神在華坪教育戰線上辛勤奉獻22年,用心血和汗水爲華坪教育譜寫着新篇章。她就是張桂梅。

一、全新辦學模式創辦免費的女子高中

2008年9月1日,在張桂梅老師的倡導下,在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會各界捐助下,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開學了。女子高中是全國第一家全免費的高中,是踐行教育公平的改革先遣隊。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免除一切費用,同時也在黨和老百姓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開學那天,一些家長放聲哭起來,激動地喊出了:“感謝共產黨,感謝政府,感謝全社會好心人!”

在女高建校10年中,張桂梅老師先後失去了三位親人,但每一次,都沒能回去看一眼。但即便如此,在募捐中,她還是會遭到一些不解。甚至有次被人放狗出來追咬。小腦萎縮的她本來就不能很好的保持平衡,自然跑不過惡狗。一番撕咬後,看着被狗撕破的褲腿和流血的腳,想着自己的委屈,她坐在地上放聲大哭。還有一次,在人羣中募捐,被以爲是騙子,被人在大庭廣衆之下把口水吐到臉上。張桂梅爲了心中那份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默默承受着。

二、不忘教育初心用生命辦學

辦校10年來,3650個日夜身患重症、滿身藥味、滿臉浮腫的張桂梅住在女子高中學生宿舍,與學生同吃、同住,陪伴學生學習。每天早上5點鐘起牀,託着疲憊的身軀咬牙堅持到晚上12點30分才睡,周而復始,常年如此。

辦校10年來,張桂梅每年春節一直堅持家訪,親自走訪了1527名學生的家庭,沒有在賬上報過一分錢。學生來自麗江市四個縣的各大山頭,家訪行程十萬多公里。不管山路多麼艱險,她從未退縮。車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穩,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訪回來,她都要重病一次。張桂梅用柔弱的身軀扛過了病痛帶來的巨大的痛苦,用共產黨人的信念,支撐着走進每個孩子的家。

10年來,張桂梅老師爲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的前行。用生命陪伴着女高的孩子,忘記了失去親人的悲痛,忘記了別人諸多不解、非議和委屈,忘記了頭頂上的一長串殊榮,忘記了折磨她的病痛和不幸,忘記了年齡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黨的教育事業的實現中。她堅信就是要讓最底層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讓他們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樣,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黨和政府的陽光與溫暖;學校就是要培養能回報社會、真正具有共產主義理想、能把自己從社會上得到的幫助再傳遞下去的學生。她曾經這樣說過:“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三、打破常規改革創新以信仰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

女子高中靠什麼走到了今天,剛開始的女子高中沒有宿舍,沒有食堂、廁所,沒有圍牆。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住在教室裏,食堂、廁所和鄰近的學校共用。困難可想而知,經常老師和學生哭成一片,教師辭職、學生不讀是常有的事。這時,在張桂梅那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的影響下黨支部率先打破傳常規,以黨建統領校建,開創了“五個一”黨性常規活動,“五個一”即“全體黨員一律佩戴黨徽上班”、“每週重溫一次入黨誓詞”、“每週唱一支革命經典歌曲”、“黨員每週一次理論學習”、“組織黨員每週觀看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並寫觀後感交流”。

張桂梅之所以爲黨的教育事業、爲人民的教育事業鍥而不捨、堅定不移、無私奉獻,就是因爲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雖病魔纏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卻始終把學生放在心上,把黨的教育事業放在心上。她把所有捐給她治病的錢和獎金、工資,共70多萬元全部捐獻出來修建鄉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黨代表證、五一勞動獎章、奧運火炬和畢生獲得的所有榮譽證書,毫無保留的全部交給了組織,全部保留在了縣檔案館裏。她說:“是黨爲她指引了一條光明的人生路,是黨爲她鋪滿了鮮花盛開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麼,她就是要以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爲黨和人民奉獻自己的全部。”

目前,以張桂梅老師爲首的女子高中,從2008年以來走過了十個春秋,女子高中這個貧困山區女孩實現夢想的大家庭容納了1527名成員,大學聯考成績始終保持全市第一名。從女子高中畢業的八屆學生沒有一個辜負家鄉父老的期望,沒有辜負學校老師孜孜不倦的教誨。全部進入大學的殿堂,實現了走出大山,飛越大山的夢想。張桂梅曾說過“人要有一種不倒的精神,一種忘我的精神、一種自信的精神,雨水衝不倒,大風颳不倒,只有我們堅持着,覺得自己能行,就不會倒,什麼樣的奇蹟都會創造”。如今張桂梅讓人熟知的不再僅僅是兒童之家的“張媽媽”了,更多的,她是山裏女孩的“老師媽媽”,她創辦的女子高中,免費爲山裏女孩提供教育,如今學校已真正成爲山裏女孩的“夢工場”、最貼心的“家”和黨委政府聯繫羣衆的一做愛心之橋。

教師學習張桂梅事蹟 篇七

20xx年10月28日,有一位校長因爲拒絕已畢業的女學生捐款,還粗暴地怒斥學生“滾”上了熱搜,這位其貌不揚的女校長因此進入了我的視野,可當我在考古她的事蹟時,禁不住淚流滿面,感慨頗深。

她就是雲南華坪女中校長張桂梅,她紮根邊疆,創立了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幫助了1804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創造了深山裏的“教育奇蹟”,幼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喪夫,生活千百次虐她,她的世界幾度陷入黑暗,但是她卻活成一道光,照亮了別人前行的路。

生活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他鄉的生活提純着張校長溫暖的善良,人生的困難也從未撼動她執着的堅強;雖然沒有自己的子女,卻被上千名孩子叫做“媽媽”,日子清苦,內心卻充滿陽光。張校長深深懂得女孩在社會中承擔的責任,挽救一個女孩挽救三代人,她像一顆火種,照亮了山區女孩的人生;她像一把利劍,斬斷了貧困的代際傳遞。有記者曾經問她:“張校長,爲辦這所女高,你付出了什麼?”她說:“我付出了我的整個生命。”張校長希望通過讀書改變山裏女孩的命運,令人欣慰的是女高的大部分畢業生,走出大山後,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積極回報社會,得到愛,回報愛,讓貧困的山區進行着愛的薪火傳承。

張桂梅校長被各種疾病纏繞,但是從未停下她堅定地步伐,今天已經63歲的她,依然每天五點起牀,拿着小喇叭,喊:姑娘們,起牀啦!這是一個黨員的堅定信念,這是一位校長的無私奉獻,這也是一個女人的鳳凰涅槃。一心只想着她的學校,她的姑娘,沒有一點私心雜念,用近乎苛刻的方式要求着學生,甚至想提前預支喪葬費用到學校建設上,這是一種怎樣的崇高精神?值得我們每位爲人師者深思。我們有沒有拼盡全力做好工作?有沒有摒除私心一心爲了學生的發展?有沒有拋去功利主義默默奉獻?

張桂梅校長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但卻像牡丹那樣熱烈開放,用自己的行動溫暖這個世界,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變儘可能多的大山女孩的命運,我們也要學習這種精神,儘自己所能,做好教育工作,爲了祖國的明天,時代需要更多的“張桂梅”!

教師學習張桂梅事蹟 篇八

學習黨史和“張桂梅精神”,不應是一項上級安排的不得不完成的任務,而應該是每名共產黨員打掃心靈灰塵的最好武器。我們要發自內心的學習黨史、學習張桂梅精神,不斷純潔黨性修養、涵養道德情操,爭先進、創一流,爭做新時代的合格黨員。

一、通過學習,要樹立遠大的革命理想。

“共產黨人頂天立地代代相傳”,這是華坪女高操場旁的崖壁上最醒目的12個字,也可能是每名同志第一次瞭解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最先映入眼簾的12個字。張桂梅同志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卻也用一生傳承着“共產黨人頂天立地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她的一生是把“我有一個夢想”一步步變爲現實的過程,不僅是她實現了理想,更是理想通過她而實現。習近平總書記講:“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青年的人生目標會有不同,職業選擇也有差異,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值、昇華人生境界”。共產黨人的頂天立地,不僅是挺拔的脊樑,更是擁護我們的百姓、養育我們的人民。我們要自覺傳承紅色基因,樹立遠大的革命理想,立志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接過艱苦奮鬥的接力棒,在新時代新徵程中留下許黨報國的奮鬥足跡,不僅要努力實現我們個人的理想,更要努力使共產主義理想通過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得以在實現的征途上越走越遠。

二、通過學習,要歷練忠誠的政治品格。

張桂梅同志的“眼裏容不下沙子”,因搭乘車輛的車主言語間對黨有冒犯怒而下車;在最困難時也不拿原則做交易,曾因懷疑大額捐款動機不純斷然拒絕;爲了圓女高夢不講“人性”,在學校籌建關鍵時期放棄趕回老家而未能見到哥哥最後一面;隨時準備爲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在病重期間想的都還是提前列支喪葬費用到有用的地方。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不是空洞的、虛假的,而是“燃燈者”用一生的行動踐行着入黨誓詞。我們要自覺加強政治歷練,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意志力、堅忍力、自制力,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始終忠誠於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三、通過學習,要淬鍊頑強的戰鬥意志。

張桂梅同志創辦女高走的是“單行道”,被誤認爲“乞丐”,被斥責“戴個眼鏡就出來騙人”,被辱罵爲“神經病”,被質疑是“譁衆取寵”。她身患20餘種嚴重疾病,卻在12年裏家訪1527戶、行程近11萬公里。她也有“不幹了”的動搖,卻總是在“堅持,再堅持一下”的信念中繼續一往無前。特別是在師資流失、學校面臨關停時,她對6名黨員喊出:“哪怕只剩一名黨員,陣地都不能丟”。面對常人難以忍受的病痛、常人難以接受質疑和非議,她用共產黨員的責任和義務支撐自己,用生命淬鍊自己的戰鬥意志。我們要自覺加強思想淬鍊,學習她亮劍式的革命精神,即使遇到無法克服的困難,也要勇敢的去面對;縱然是敵衆我寡,縱然是身陷重圍,也要敢於亮劍,敢於戰鬥到最後一人;以不怕苦不怕累、敢啃硬骨頭的精氣神,積極向大事、難事、急事請戰,在人生一往無前的“單行道”上,狹路相逢勇者勝。

四、通過學習,要擺脫內心的思想貧困。

張桂梅同志有一種敢爲天下先的精神,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還有一個高傲的誓詞:“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羣峯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張桂梅同志和女高的學生們自信的叫出了這樣豪邁的口號,內心之寬廣讓人印象深刻。張桂梅同志非常重視擺脫思想上的貧困,她用5000元買了500杯香甜的奶茶,只爲維護好每一位大山女孩的自尊,她堅持家訪只爲“給每一個學生改變命運的機會”。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每名同志都面臨着思想貧困的現實,故步自封、不敢嘗試、不敢創新,不願走出舒適區,不願迎接挑戰,有的夜郎自大、有的又妄自菲薄,解決了絕對貧困後,每個人思想上的貧困問題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我們要敢於正視自身思想上的貧困,樹立自信豪邁、寬廣豁達的人生情懷,積蓄人生不服輸、敢拼搏、能創新的力量,使自己的內心更加強大,自信面對人生的任何困難。

五、通過學習,要落實嚴格的組織生活。

張桂梅同志也是一名黨支部書記,開創了“五個一”黨性教育活動,堅持落實黨員一律佩戴黨徽上班、每週重溫一次入黨誓詞、每週唱一支革命經典歌曲、每週一次理論學習、每週觀看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並寫觀後感交流,堅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爲首要任務、作爲教育教職工的重要途徑,把黨務工作融入教學工作,黨建引領作用充分彰顯。她說“最美的胸花是黨徽”,因爲“看着就有力量”,有時外衣上一枚黨員徽章、裏面的衣服上還有一枚黨員徽章。她的行動說明,共產黨員的黨性不是與職務高低、工資多少、年齡長短相掛鉤的。一座鍊鋼熔爐,如果長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沒有達到足夠的溫度,就鍛造不出好鋼。黨內政治生活就像一座錘鍊黨性、淬化思想的熔爐,如果不經常不健康不嚴肅,也就鍛造不出一支鋼鐵般的黨員幹部隊伍。我們要自覺加強黨性鍛鍊,時刻牢記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爲黨工作,那麼我們的眼界就不會被眼前的障礙所阻隔,我們的人生無論處在哪個階段、哪個位置、什麼崗位都一樣會發光發熱。

六、通過學習,要爭創一流的工作實績。

張桂梅同志帶領華坪女高,在沒有入學門檻的情況下,實現了“低進高出、中進優出”,創造了連續10年大學聯考綜合上線率100%的奇蹟,點亮了1804名山區女孩的人生夢想。在她面前,沒有不可能的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數學僅考5分的同學在她的真情教導下成功“逆襲”。張桂梅沒有小家、只有大家,她傾其所有辦女高、操持華坪兒童福利院,全身心呵護136個孤兒成長,用行動詮釋了人間大愛。她可以退休不退休,可以休息不休息,可以住院不住院,用實際行動踐行着“活着一天就要爲黨工作一天”“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我們要自覺加強能力訓練,多想幹得成的方法,不找幹不成的理由,多在不折不扣抓落實上下功夫,爭取在看似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不平凡的業績,努力交出人民羣衆和上級組織滿意的優異答卷。

總之,我們學習黨史和“張桂梅精神”,就是要從中汲取思想的力量、自信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奮鬥的力量、前行的力量,再把學習成效體現在行動上、落實到崗位上,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爭做合格黨員、爭創一流業績,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

張桂梅老師的事蹟優秀 篇九

女子高中靠什麼走到了今天,剛開始的女子高中沒有宿舍,沒有食堂、廁所,沒有圍牆。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住在教室裏,食堂、廁所和鄰近的學校共用。爲了提高教學質量,讓這些大山裏的女孩子能真正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張桂梅對學校的老師做了嚴格得近於苛刻的要求,這讓很多年輕教師完全接受不了,不到半年,17名教師有9名辭職離開,6個學生也提出轉學,教學工作近乎癱瘓,這讓她始料不及。

在困境中,她強迫自己靜下心來,從自身找原因,同時也有個意外的發現,在留下來的8名老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黨員在,黨組織就在,有黨組織,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這一個個榮譽是一個個新的起點,新的加油站,新的動力。”想到這裏,張桂梅馬上把6名黨員教師集中起來,重溫入黨誓詞,誦讀《爲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大家眼裏泛着淚光,緊握右拳,向着黨旗保證:“百折不撓,頑強拼搏,一定要把女子高中辦好!一定要把大山裏的女孩送入大學!”學校黨支部很快就成立起來了,從此女子高中有了“主心骨”,學校建設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每位共產黨員的胸前,帶上了黨徽,不僅在學校裏戴,走向社會,走進生活,老師們都理直氣壯地把黨徽戴在胸前,用黨徽嚴格要求自己,用黨徽提醒自己;每個週一的早晨,7名黨員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每個週末的晚上,召開支部大會,學習黨章黨規,總結一週的教學工作,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多次組織黨員和教師學習,讓每個黨員隨時意識到自己是一名黨員,不忘初心,勤懇工作。這時,張桂梅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五個一”黨性常規活動,人人都是“服務員”活動。 “五個一”即“全體黨員一律佩戴黨徽上班”、“每週重溫一次入黨誓詞”、“每週唱一支革命經典歌曲”、“黨員每週一次理論學習”、“組織黨員每週觀看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並寫觀後感交流”。

女子高中成爲全市第一家黨員佩戴黨徽上班的單位,讓黨員在羣衆和師生面前“明身份”,提高言行素養,強化行爲規範,促使黨員起到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做到了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黨徽在閃爍。以黨建促校建,學校每週重溫入黨誓詞、唱革命歌曲時,團支部同時組織全體團員與黨員共同宣誓、誦讀革命經典人物典型事蹟、唱團歌、唱《紅梅贊》、《繡紅旗》、《老百姓最知音》、《唱支山歌給黨聽》、《最美的歌兒唱給媽媽》等經典歌曲。整個學校黨旗飄揚、頌歌嘹亮、正氣磅礴、黨性高築。

如今的華坪縣女子高中,整個校園裏革命傳統教育、傳統美德教育、傳統文化教育隨處可見。在課堂上,她們誦讀革命故事、傳唱愛國歌曲、開辦法治講座、弘揚傳統文化,同時還堅持了每週一次的全校德育課,把愛國主義、法制觀念和傳統美德教育在學生心中潛移默化,入心入腦。在課餘,她們把革命歌曲編成簡易舞蹈,當成課間操每天薰陶,舉手投足之間,革命精神、愛國主義情操、黨性教育如同潺潺溪流,融入了孩子們的血液,伴隨她們一起成長。在校園裏,在教室中,在走廊上,古典詩詞、革命傳統標語、紅色文化警句隨處可見,與全校師生樣走過了一個個風雨無阻的日日夜夜。正是因爲這種艱苦樸素、鬥志昂揚、積極向上的精神,華坪縣女子高中成爲了華坪縣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成千上萬的黨員幹部、青年學生、企業職工來這裏接受教育,華坪縣女子高中作爲一面充滿了正能量的旗幟,激勵着各行各業的人們,在新歷史時期,在新時代的道路上,不斷踏上新徵程,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