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歷史老師年度個人總結(精品多篇)

歷史老師年度個人總結(精品多篇)

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一

從上學期末的調研考試的情況來看,這些學生的成績普遍偏低。近期與科代表、學習委員座談,發現這些學生對歷史的學科興趣較差,對七年級、八年級的歷史沒有形成整體的清晰的認識,這對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挑戰,也對教師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較短的、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生對於歷史學科的興趣,而且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既掌握好新學的知識、又能將以前所落下的知識彌補上來,這都增加了課堂教學的難度。另外,九年級的學生從道德的養成上來講,是一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的形成時期,在這一個時期內的教學任務,從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個層面上來講,是一個培養愛國主義,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進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念,完成教育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環節。

針對九年級學生時間較爲緊張,學生的時間觀念也很強,所以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既要簡明扼要,抓住重點,以節約時間;又要細緻入微,交待清楚,儘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來照顧到學生“先天”不足的問題。解決這一矛盾的方法是什麼呢?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只有採取重點詳講,一般的知識點略講的方法。抓重點,帶過一般的知識點,從知識結構上選取里程碑式的事件,講清事件的來龍去脈,不惜花費時間。

今年會考培訓時,教育科學研究辦公室的歷史教研員______老師提出了一個:“小切口,大手術”的觀點,即從一個事件入手,注重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繫,深入發揚知識,並由點及面,最終使所學知識聯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方法更適合應用於這些基礎薄弱、時間緊張的九年級學生。所以在本學期,從教學上來說,就本着這一原則,這也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一個探索與嘗試,也是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提高的一個有利的時機。

從現在學生的學習時間來看,學生在校寄宿,學習時間相對較長一些,有利於知識的掌握,使學生對每節課所學的知識都能有較充足的時間來消化所學的知識;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它也有不利的一面:長時間的學習和記憶,容易限制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新能力。機械記憶能力的增強,限制了知識的理解與靈活的運用,這也是本學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重點解決的一個問題:即採取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及對所學知識的遷移能力。只有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長期的貫徹這一原則,才能夠提高學生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教材上來看,本屆學生屬於課程改革的年級,使用教材與以前的教材相比,內容上,更加側重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史,但由於新教材還處於嘗試階段,所以課程節與節之間有時跨度較大,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這也是本教材需要改進之處。

針對課本的這些情況,教師要收集相關的知識,並進行歸納和整理,以便在教學過程中以最有效、最簡單的方式講清楚歷史事件的信息。在講解與複習和過程中,要抓住事件的主線索,理清脈絡,使教材變得井然有序、有章有法、有跡可尋,使學生在學習教材時的難度減小。

世界歷史由於是發生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典型事件,學生在學起來可能有些生澀,不易產生興趣,也不便於理解記憶。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找出與中國歷史相類似的事件,進行對比教學,來解決這一問題。

本學期的工作重點:

一、從知識與技能上來說

使學生掌握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的歷程;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與發展;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對世界的影響等。通過本學期的學習,使得學生對於資本主義的產生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過程形成整體的認識,在學習和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比分析、綜合,理解與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獨立學習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真正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成爲學習的主人,使教師的“教”,成爲對學生的指導與引導。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應注重以下幾方面:

1、西方列強資本主義的發展是建立在對廣大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瘋狂的掠奪的基礎之上的,這也是造成今天這些地區貧窮落後的歷史根源。資本主義的本質是對外侵略和擴張。

2、資本主義社會之所以能夠迅速的發展,是因爲這種社會制度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3、當今人類所擁有的輝煌燦爛的文明,是世界各國勞動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來的,是世界各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我們一方面要珍惜人類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還要善於創新和突破。

4、人類歷史的發展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任何人、任何勢力也無法阻止歷史的發展潮流。

5、學習歷史是使我們從中總結出人類歷史發展變化的規律,從而可以正確的認識人類社會前進的歷程,順應形勢、把握潮流,做時代的弄潮兒。

6、通過歷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念,並能夠正確的認識人類歷史和社會的發展歷程。

歷史教師工作總結 篇二

本學期,我任教七年級年級六個班的歷史課兼七年級六班的班主任。一學期來,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本人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和同事的幫助下,圓滿地完成了學校分配給我的各項工作。這裏我把這一年來的各項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這一年來,始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政治思想沒有動搖。認真學習國家的各項政策法規,認真落實國家課改理念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平時喜好讀書看報,關心時事,有強烈的責任心、正義感和集體榮譽感。

二、教學工作方面。

這一年來,學校給我分配七年級年六個班的歷史教學任務。教學方面,我認真研究教材,探究教法,切實結合課改精神,轉變教學觀念,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從心底尊重學生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由於七年級年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所以在教學上,我採用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上課時做到每課必備,既要備教材、教法,還要備學生,備班級。儘量引導學生學會學習,課堂上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以基礎知識爲主,適當時機,提出一些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便讓學生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增強體會學習的成功感。針對學生對學習認識出現的種種偏差,我始終堅持以正面教育爲主,同時把德育滲透在各課的教學當中。

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歷史學科的特點,我經常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掛圖法,分組競賽法,小黑板法,視頻法,音頻法,故事法,獎勵法等。這些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在期會考和期末考時,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三、班主任工作方面

在擔任六個班教學工作任務的同時,我兼任七年級六班的班主任。在這個班裏,居然出現一個非常讓人意外的現象,我們班的學生,在國小時幾乎沒有當班乾的。所以,選拔班幹,培養班幹,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個首要任務。從軍訓開始,我就在爲班幹物色人選。儘管在不斷的挑選人才,期初班委的效率還是很低,有些事情,按道理只要班主任提醒,甚至不要提醒,班幹就知道該去做的事情都沒有去做。爲了培養一隻高素質的班幹隊伍,我破費了一番心思。經過近半年的磨合,班幹部的幾易人選,到現在,我們班的班幹部和老師,同學之間配合默契,每個班幹都能各盡其職。真正成了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和好夥伴,能夠自己扛一面大旗了。所以,在流動紅旗,班級評比,衛生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經過這半年的努力,我們做老師的付出那是自然不用說的事,最主要的是,我們在付出了以後,看到那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在長大的同時,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有我們陪伴,使他們沒有誤入歧途,他們走在了康莊大道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付出了太多,但我們在精神上也收穫多多。可以說,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穫。

歷史教師工作總結 篇三

一學期即將過去,可以說既緊張忙碌而又收穫多多。爲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總結一學期以來工作方面點點滴滴的得與失,總是每學期必不可少,也是尤爲必要的事情。回顧短短一學期以來的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工作及崗位概況。

本學期本人擔任高二(31),(33)兩個文科班的歷史教學工作,在學校各級領導的正確領導,年級組教師的大力支持下及本人的辛勤勞動下,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除了感謝學校對我的信任外,我必須在上學期的基礎上,回報之以更大的工作熱情!

(二)思想及工作態度方面。

一學期來,本人除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外,對學校各部門的工作,對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事宜也都予以積極配合。

(三)教學工作方面。

作爲科任教師,能認真制定計劃,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教研組的各項教研活動,上好每一堂課,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講壇,以和藹、輕鬆、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

針對我校學生的特點,切實地做到因材施教。許多學生曾經都認爲歷史學科枯燥而乏味,怎樣才能將一節課上“活”?怎樣使學生愛聽歷史課?本校又無同學科老教師的指導,況且教學本身也無定法,加上我們的學生大部分基礎並不是很好,怎麼辦?對於從教僅四年而已的我來說,確實是個極大的挑戰。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課後找學生談心,瞭解到個別行爲上有偏差、學習態度不夠端正的學生,由於基礎太差,很多課都無法聽懂,所以大部分都有着“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解決問題也就相對容易多了。課後我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了資料的查閱上,儘量多找一些歷史小故事,歷史上的有爭議的話題等等,上課時密切結合教材內容,給學生設疑,輔以有激情地講解,將傳統的“深入淺出”變成“淺入深出”。

除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外,更注重以德爲本,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當一個教師在課堂上贏得了學生之後,他自然也就贏得了學生的

尊敬,師生間的距離也就自然拉近了。

歷史老師年度個人總結 篇四

我們小組十一人分別負責七年級年級和高一年級的歷史課堂教學,其主要工作包括聽課、備課、試講、授課、說課、批改作業和試卷、開展歷史活動課等。

聽課。從教育實習工作之始,我們十一人分別在國中部與高中部就開始了聽課工作。除了對應的原任歷史教師外,我們還聽了包括八年級級、九年級級、高二級與高三級歷史教師的課,囊括了七年級上冊、八年級上冊、九年級上冊以及三個必修模塊,博採衆長。除了擁有豐富經驗的在職歷史教師外,我們還互相聽課,彼此提出建議,共同進步。這不僅包括了國中部之內與高中部之內的聽課,我們還經常彼此交流,國中部的實習隊員到高中部聽課,高中部的實習隊員到國中部聽課。除此,我們小組還共同前往廣州市第十中學與沙滘中學,聆聽來自其他實習小組成員的公開課。在授課期間,我們仍然堅持聽原任歷史教師或者同班隊員的課,充實自己的教學設計,力求保持每個班教學的連貫性。集百家之所長,我們每人至少寫下了十五篇聽課記錄與評課記錄,作爲以後教學工作的參考範例。

備課。在通過聽課吸取歷史教師們豐富經驗的基礎上,我們開展了彼此的備課工作。我們通過細心領會課程標準、研讀各類教學參考書籍、詢問原任歷史教師、集體備課討論等方式,把心理學、教育學、中學歷史教學法的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之中,編寫好每一課的詳細教案,製作好每一課的課件。而且,對於我們編寫的教案和製作的課件,我們會分別交予原任歷史教師與李芳清老師,在他們的指導下再進行修改,草稿即成,又復毀之,經過多次修改後才正式定稿。

試講。光在老師們的指導下修改教案和課件是不足夠的,我們還會經過多次試講,請原任歷史教師或李芳清老師指正,纔敢把自己的教學設計運用到真正的課堂上。譬如《古代希臘民主政治》一課,高中部的每位隊員都試講了至少兩遍,互相吸收彼此的經驗,跟原任歷史教師和李芳清老師反覆討論,才最終落實教學設計。

授課。俗話有“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之說,我們經過反覆地完善教案、修改課件、模擬試講後,終於站上講臺,一展平生之所學。在國中部,每位隊員每週授課一節,每節四或六個課時,實習期間共授課五節,課時約二十六個;在高中部,每位隊員實習期間共授課三到五節,課時六個。僅僅把原來的教學設計運用到真實的課堂上是不夠的,我們每位隊員都秉着高度的責任感以及樂學的心態,靈活地進行課堂反思和課後完善。譬如丁智勇在講授《大一統的漢朝》一課時,感覺自己整個授課過程比較悶,於是在“獨尊儒術”的難點處理上設計了一個話劇來提高趣味性,在接下來的授課中形成了活躍的課堂氛圍。又如李捷盈在講授《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一課時,出現較嚴重的拖堂情況,於是在非教學重點環節減少不必要的解釋,終於在一課時內完成了完整的教學。

說課。除了日常的從備課、試講到授課以外,針對以後教師招聘中必不可少的說課競賽,我們在李芳清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兩次說課。李老師根據我們每位實習隊員的優缺點進行點評,提出建議,並鼓勵我們在實習結束後繼續進行說課演練。

批改作業和試卷。授課只是把知識與學習方法傳達給學生,學生的掌握效果如何仍然需要反饋得知,而批改作業和試卷則是教師獲取反饋信息的常用手段。因此我們的實習隊員常主動提出幫助原任歷史教師批改作業和試卷。譬如高中部的實習隊員們在批改學生第一單元的作業時,發現學生仍然以國中死記硬背史實爲學習歷史的主要方法,對於閱讀歷史材料獲取有效信息的閱讀理解能力仍然比較薄弱。於是實習隊員們在第二單元的授課中增加了歷史材料,引導學生從中提取知識點,着力培養學生這方面的技能。

開展歷史活動課。依照學院的教學安排,教育實習期間除了需要完成新知識課的授課以外,還需要開展歷史活動課,充實自己的教育實習經歷。因此我們小組十一人分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歷史活動課,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培養學習歷史的能力爲主要目的。譬如楊妙如開展的《走近秦始皇》一課,帶領學生更進一步地瞭解秦始皇,引導學生學會評價秦始皇,落實了《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所要求的學生“學習客觀地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目標。又如陳俊傑與陳曉清共同開展的《廣州,我最掂》一課,從學生熟悉的廣州歷史遺蹟入手,通過知識競賽的方式引導學生挖掘這些遺蹟背後的歷史故事,進而梳理一個完整的廣州歷史體系,使學生感受獨具地方特色的廣州文化的韻味。再如鄧銘興與羅翠婷共同開展的《歷史很精彩》一課,通過色彩豐富的圖片和影視素材,使學生感受歷史,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並指導學生記憶歷史史實的技巧。

歷史教師教學個人總結梳理 篇五

本學期,本人任教八年級級三個班的歷史課。一學期來,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

作爲年輕教師,能認真制定計劃,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主動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和平衡課,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和藹、輕鬆、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國中歷史新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還注意以德爲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層層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現實優良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愛心事業,爲培養高素質的下一代,本人時刻從現實身心健康,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對於個別差生,利用課間多次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主動面對人生,而對優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佳績。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典範,讓學生樹立自覺地從德、智、體、美、勞全方面去發展自己的觀念,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

作爲教八年級歷史課的老師,明白自己對教材的生疏,故在課前做到認真備課,多方面去搜集相關進行資料。爲提高每節課的進行效果,教學質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採用多媒體教學,如:投影、幻燈、漫畫、錄音等多樣形式。通過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動性,提高教室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通過一學期努力,能制定好複習計劃,並能認真備好複習課,培養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幫助差生。但由於本學期授課時間較短,複習內容較多,複習比較倉促,同時發覺很大一部分學生接受能力較差,學習自覺性不高。加上本人對教材生疏,同時要到廣州進修本科,無暇顧及六個班面積較廣的差生,致使本學期教學成績未達所想。

總的來說,一年來我在歷史教學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面臨着一些問題和挑戰,比如:如何更新知識適應時代的要求?如何讓儘快地轉變觀念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如何發揮學生在教室上主體地位作用?如何加強學科之間的滲透?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我今後工作努力的方向,我將通過不斷努力,爭取取得更大的進步。

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六

根據實驗區省份文綜歷史試題的特點及大學聯考閱卷中所反映的問題,結合新課標下高三歷史教學的現狀,整合各地大學聯考歷史試題及複習策略,特制訂高三歷史下學期複習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三個“明確”

高三歷史學科的教學要以《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文科綜合》、四種版本的教材爲依據。課程標準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歷史新課改賴以進行的綱領性文件(根本大法);歷史教材是歷史教學的主要素材;考試說明是備考複習的重要依據。三個依據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別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較,相互借鑑使用,在使用時要求同存異。

新一輪課程改革剛剛開始的時候,教育部有關領導就明確地提出了要以大學聯考的改革來推動課程改革。可見大學聯考命題思路也要緊跟課程改革,努力體現《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理念。這使得新課標下的大學聯考呈以下特點:

第一,基礎性。對基本知識的掌握也是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課程目標之一,它不追求非結構類知識的廣度,更加重視對結構類知識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山東省的文綜試題的考查表現在知識考查的基礎性,絕大多數的題目都是基於主幹知識的考查,着重考察學生知識的理解水平和思維深度,要求學生通過新材料或關鍵詞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樓閣,它離不開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承載作用。

第二,歷史性。指的是歷史課程的育人目標通過“歷史事實”來實現,而不是抽象的理論灌輸,歷史不同於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獨立存在的價值就在於“歷史性”,這體現在貼近現實、不避熱點。注重試題的現實性不是簡單地考“熱點”,簡單地圖解歷史,而是通過考點的選擇體現當今社會和世界的重大問題和整體走向,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並以此來考查考生學習過程與方法。如試題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幣”“中美關係”“社會保障”等問題。

第三,人文性。就是對歷史問題的分析指向現實,具有現實性;指向學生的成長,尤其是指向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歷史教育本質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質教育中起着人格養成和文化薰陶的基礎性作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提出“必須全面實現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xx年大學聯考山東文綜歷史試題取材生動、親切,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具有較強的情感色彩,對情感體驗和價值觀的考查也屢屢出現,如對“服飾”“民族關係”等問題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過“新材料、新情景”的創設與運用,利用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知識,倡導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知識,倡導研究性學習,強調“史由證來,證史一致,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史學原則。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達到有機的統一,體現了歷史學科的基本特點,這是新課標程標準所倡導的。20xx年大學聯考山東文綜歷史試題突出體現了這一點,如第12題對根據地示意圖的判斷等題。

第五,地域性。各省單獨命題,體現地方特色是近年大學聯考試題的重要特徵。各省自主命題注意以地方相關的歷史知識爲背景創設情境,爲考生營造了一種親切的地域文化氛圍。20xx年各省試題中有明顯的體現,山東卷第29題以山東在中國、世界的地位爲主題。

3、明確內容進度

必修內容:必修Ⅰ《政治文明歷程》、必修Ⅱ《經濟成長曆程》、必修Ⅲ《文化發展歷程》。

選修內容:選修Ⅰ《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選修Ⅲ《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等。

二、複習進程——三輪要求

(1)時間安排:20xx年3月—4月。

(2)複習思路:以專題知識爲主,整合必修、選修模塊,貫穿中外、聯通古今。加大對知識點與線的相關材料的閱讀理解,包括對各版本教材之間知識點的銜接,包括對歷史概念的把握、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觀點等。

①專題的設計:專題設計形式要靈活,要服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可採取四種類型:即線性專題(縱向專題)、時段專題(某一特定時期,如20世紀二、三十年代等)、問題專題(以某一問題爲中心,包括熱點專題)、地域專題(如環渤海地區等),專題的設計既要突出歷史主幹知識,又要注意重點、熱點問題,可縱可橫,可大可小。

②二輪複習可採取四步複習法

第一、“知識歸類”:把教材中的相關知識歸類到專題中。這種歸類決不是所有相關知識的簡單羅列,關鍵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啓後作用的知識點,形成知識鏈,組成知識網,以體現專題的基本特徵和主要內容。

第二、“分析比較”:在專題史實的歸類完成之後,着力分析專題的特點,要選擇與本專題相關、相近的問題(包括本專題與地理、政治之間相關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比較,加深理論認識,從微觀上升到宏觀,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從單科上升到綜合,以準確、完整地把握專題的特徵。除此之外,還應該選擇一些相關的大學聯考試題或典型的模擬試題,尤其是近幾年的跨學科試題,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對專題的認識和理解。

第三、“複習鞏固”: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有計劃地複習專題內容,包括完成二輪複習資料、複習專題相關的教材,準備專題考試。這一過程以學生自學爲主、教師必須有明確的要求,例如記憶二輪複習資料的有關史實,閱讀教材的規定章節,完成教師佈置的練習題、思考題等。

第四、“測試和講評”:每次考試的時間根據需要確定,一般以一節課爲宜,也可兩個專題合在一起進行考試。“講評試卷”的前提是教師要認真批改試卷,通過批改試卷發現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學生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據此決定講評的內容和方式。學生失分一般有四種情況:(1)知識欠缺;(2)能力欠缺;(3)審題失誤;(4)技術失誤(如圖錯選項、寫錯年代,錯別字等):教師應對症下藥,結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錯題深入分析,使學生從深層上弄清楚失誤的原因,有針對性地糾正錯誤,以免重犯。

講評時尤其要注意總結解題方法,培養解題能力,同時要強調答題的步驟、技巧和格式。爲了提高學生的身體能力,教師應該經常進行審題訓練,可設計一些問題,只要求學生回答解題思路、方法和答案要點。這種訓練費時少,效果好,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值得提倡。

(1)時間安排:20xx年5月

(2)第三輪重點放在熱點複習,安排四次模擬訓練。在廣泛蒐集資料基礎上精選試題,而且每練必改,每練必評,增強訓練的針對性、實效性,並根據練習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