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學教學總結多篇

國學教學總結多篇

【第1篇】二年級國學學科教學工作總結

二年級國學學科教學工作總結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開展了全校性的國學經典研讀活動。活動開展至今,我校深刻體會到國學經典就是尋民族精神之根,尋現代文明之根,尋做人明理之本。在研讀過程中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加厚學生的人文底蘊。對我校開展的國學經典研讀活動情況簡單總結。

二、主要成績及具體做法

現將這學期在國學教學方面的一些體會與大家交流一下:我在教學國學時,一直採用最簡單的拼音誦讀方法。(因爲二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漢語拼音)讓學生一邊拼讀一邊識字,用最佳狀態去和這些古代至聖至賢們交心!《三字經》朗朗上口,學生很容易記憶。也使我的整體教學方便快捷,稍加講解,學生便可整齊朗誦。此外,我還採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學得輕鬆快樂。

1、課堂上引導學生採用不同形式的朗讀方法。如集體讀,分組讀,男生讀,女生讀……

2、拍手或者拍桌子朗讀,藉助動作幫助記憶。拍手還可以控制節奏,多經典重在讀出韻味,明白句子間該有的停頓。這種方式很實用。

3、擦字記憶法,老師板書隨着學生朗讀逐漸擦去內容。這樣對單個的字記憶很有效,深深刻在腦海裏。

4、角色調換法,讓學生來教老師讀。這樣可以檢驗學生的注意力,鍛鍊他們的膽量。

5、卡片記憶法,用於內容難讀處,卡片可寫每句開頭字,讓學生聯想記憶。

6、遊戲鞏固法,開火車朗讀。如有忘記的內容,可讓大家一起讀。

7、實物圖片展示,加深學生理解記憶。

8、故事演練法,內容加一些故事並讓學生表演。例如,《弟子規》中的故事“孝感動天”,“孔融讓梨”……可增強理解和記憶。

9、鼓勵法,分塊朗讀記憶,完成獎勵小貼花,整體獎勵爲好。學生爲做到老師滿意很起勁。這些方法的關鍵是老師同學間的配合和互動,讓氣氛活躍,參與積極性高。背誦《三字經》,可以讓孩子們明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勤有功,戲無益。”背完《弟子規》,孩子們知曉爲人子弟理當“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功夫不負有心人,誦讀國學經典後,我發現本班學生表現更好了,班級凝聚力更強了,班風積極向上,班級也更好管理了。國學經典潛移默化、春風化雨的教化作用不言而喻,字字珠璣的滋養,句句經典的薰陶,好象給孩子們注入新鮮血液一樣。

(一)、以積極的態度進行充分的準備,務求卓有成效。

1、制定《國學興趣班工作計劃》,做到活動有計劃,目的明確、責任清楚,確保了活動的順利進行。

2、以國學經典教學作爲本學年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科目,一至六年級每週每班一節,確保有充足的教學時間。

3、以《三字經》作爲本學期國學經典研讀活動教本,組織購買全體師生每人一冊,做到人人都有教本上課。

(二)、以豐富的活動調動了學生學習經典的熱情。

1、全校開展“朗誦比賽”,促進學生對國學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對國學課文的背誦和課外相關知識的積累。在活動過程中,選手們以流利的普通話、抑揚頓挫的語調,把《三字經》、《弟子規》中的經典誦讀得有聲有色,贏得了在場師生的陣陣掌聲。這次的活動爲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學習《三字經》、《弟子規》成果的舞臺。

2、“教師國學講壇”活動,根據國學教師自主學習的成果,結合國學課程內涵的需要,促進教師加強國學文化學習,瞭解《三字經》涉及的典故、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提升了教師的國學修養,豐富了教學內涵,從而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文化期待。

我校自開展國學經典研讀活動以來,始終堅持:學校活動與班級活動相結合;誦讀與展示相結合;評比與激勵相結合;總結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

三、存在問題及努力方向

國學教學雖非立竿見影,卻是立足根本,影響深遠。經典讓孩子們理解生命的意義,明白肩頭的責任與前方的目標,優雅從容地一路前行。學習國學經典,從傳統文化源頭中尋求良方妙藥,讓學生們懂規矩,識禮儀,知人倫,講文明,成爲“腹有詩書”、“有恥且格”的謙謙君子。既激勵了志向,又謙遜了態度,爲德才兼修成爲可能。誦讀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讓我們牽着孩子的手,做個溫柔敦厚、樂天知命的中國人,淡定從容地面對瞬息萬變的紛繁世界,堅韌不拔地正視人生路上的困難挫折,做個充滿人性光輝而又健康快樂的現代人。

【第2篇】國學教學工作總結範本

篇一:國學教學工作總結

中華文明作爲唯一流傳下來的人類四大古文明,以其博大精深、底蘊十足而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其影響力已經不僅僅體現在東半球,世界發達國家也在吸取中國的傳統智慧以求發展。國學,不僅是中華人文知識之大成,更是中華文明的承載者和推動者。“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整個民族精神的象徵,“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是優秀中國人偉大心靈的體現。國學不是書齋裏發黴的書本,不是博物館裏的古董,更不是竹簡上難懂的文字,她更象是孟子說的混混原泉,一朝掬飲,終身受用,我們要做的,是用心志去汲取這永不枯竭的甘泉。所以作爲語文教師,不僅僅要教授課本知識,同時還應尋根溯源,增厚學生的人文修養,不斷汲取國學精髓。

本學期選擇《三字經》作爲教材是因爲它是我國古代形式衆多的啓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相傳是南宋著名學者王應麟編撰的。它的成功之處在於,雖然全書只有1140字,但結構嚴謹,文字簡練,內容豐富,涵蓋面廣,而且全書均爲三字韻語,讀來琅琅上口,便於兒童記憶。

課標對閱讀教學的解讀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於是我通過角色想象、情感體驗等形式,創設有利於學生主動體驗的環境,引導學生在朗讀、默讀、精讀中反覆誦讀,使他們用心去感受、關注、

欣賞、評價文本,獲得大量的鮮活的閱讀信息,從而實現師生與文本間的對話。

大部分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結合課下注釋、字典以及課外資料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學習時初步養成了做批註的好習慣,會小組合作學習。通過《三字經》的學習,積累了大量的傳統文化,有利於學生們今後的學習與發展。經文誦讀恰恰把學生帶入了傳統的文化氛圍,學生在一遍遍、一篇篇的古典經文誦讀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遠,興趣漸生,之乎者也,古訓在前,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自然約束了自己的行爲,傾向於學習,心靈又得到洗禮和震撼,古人尚且學爲先,精忠報國,孝當頭。“香九齡,能溫習,孝於親,所當執”??現代人更應學之,在學生琅琅“讀經”中,感受到的是人性的再現,人文精神的頌揚!

濃郁的書香氣息,讓學生處處感受到詩文的陶冶。“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爲友”這是我校長期堅持發展的方向,這必會更有助於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弘揚,以“經典”爲教材,以“活動”爲紐帶,通過多種活動,引導學生們誦讀中華經典詩文,爲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基。

篇二:國學教學工作總結

國學經典蘊藏着我國中華五千年曆史的光輝燦爛的文化,是我們民族智慧的精髓,是每一箇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國學教育是中國人在向國際化邁進時提升自豪感、凝聚力,不放棄固有文化精髓的不竭動力。我校開展“與聖賢同行,與經典爲伍”的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一方面豐厚孩子們文化底蘊,另一方面是大力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提高學生的素質。

二年級選擇《千字文》作爲教材,這部經典4字爲一句,共有250句,一千字,是名副其實的千字文,而整本書竟然沒有一個字是重複的,可見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深厚。同時通篇用韻、琅琅上口、行文流暢、內容豐富,從自然現象到社會歷史,從農業生產到發明創造,從做人做事到言談舉止,從宮牆建築到名山大川等等,作者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們一一道來。雖然這部經典創作的年代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但是,今天我們讀它仍然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讓我們既增長了知識,又明白了道理。

一、本學期國學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注重朗讀、熟讀成誦的練習

教給學生背誦的方法、誦讀的技巧,注意指導學生掌握好平仄和詩的抑揚頓挫,有板有眼有感情地讀,把詩詞的韻味和慷慨激昂的感情激發出來。除了每週的一節國學課外,每天堅持課前2分鐘組織學生誦讀,並做到全程參與,學生全員參與。並開展競賽,激發熱情。以個人或小組爲單位進行誦詩競賽,來達到複習鞏固的目的。引導學生建立一本經典誦讀集錦的小冊子,抄寫自己新學的古詩文,隨時進行誦讀,便於記憶。採取如抽背、師生背、接龍、詩配畫、畫配詩、詩文串聯等多樣的形式激發學生興趣,達到熟讀成誦,增大積累量。

(二)注重鑽研、活學活用教材

國學的內容是隨着時代的發展不斷豐富的,要取其精華舍之糟粕。教學的目標就是要“突出修身立志教育”,要教育青少年學會如何做人,如何處世,用什麼樣的思想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蝕,從小就培養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豪感,就要求教師在上課前要認真鑽研國學內容,收集相關的知識,選擇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方法,將要講的內容深入淺出的傳授與學生,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使學生們非常願意接受。

(三)注重實用、指導規範行爲

要把對國學的理解貫穿於日常的教學生活中去,規範學生言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既注重國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又注重把學生在國學上的理解、感悟加以強化,引導、激發學生以此爲目標,努力踐行,使之向聖人、賢才看齊,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比如:見到老師要問好、走路輕聲慢不靠右行、刻苦學習,做一名優秀的學生等等。

(四)注重組織、開展教育活動

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教育。除了開展了每年一度的國學誦讀小標兵評選活動外,還開展了“國學書法比賽”,並結合各種節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如:“教師節”“國慶節”“九九重陽節”向學生進行愛國、尊師、敬老的教育。國學的浸潤,讓孩子們的言談舉止悄然發生了變化。每天清晨,當教師來到校園,迎面過來的同學都會立即站定,恭恭敬敬地向老師敬禮、問好,課間打逗現象明顯減少,國學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講文明知禮儀的習慣。

我相信只要對國學教育持之以恆,不朝三暮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利用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這一黃金時期,用國學的經典教導天性善良的兒童,即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同時,爲更好做好這項工作,今後工作也有一些設想。

二、今後工作設想

(一)認真實踐,創新方法

與體育校本課程有機結合,將國學內容經改編成爲體育遊戲;也可以與音樂校本有機結合,既有特色,又寓教於樂,讓學生在在學中玩,玩中學。

(二)辦好家長學校,形成家校合力

通過家長開放日,邀請家長走進校聽教師經典教育課,讓家長認識到孩子讀經誦典可以瞭解傳統文化,陶冶情操,爲孩子將來做一個有道德、有知識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利用假期豐富實踐

利用寒暑假在師生中開展國學知識的學習,倡導廣大中國小生收看《百家講壇》等介紹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影視節目和相關書籍,在全校開展“四個一”活動,即“寫一篇國學學習筆記”——包括學習的具體內容和感悟的道理,通過網絡、書籍和廣播電視等形式學習“會講一個美德故事”,“學習一個美德人物”,做到深入瞭解,並將在講故事大賽中進行評比展示,“做一件美德實踐活動”——組織“扶殘助困”小分隊開展定點扶助,開展向社會奉獻愛心的公益活動,豐富假期生活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自身內涵和修養。

【第3篇】外國學校教學年度工作總結範文

現就本年度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進一步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總結經驗,不斷探索,繼續完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工作

商務英語專業確定了“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掌握國際旅遊領域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具備一定的旅遊業務處理能力,能夠以英語爲工作語言,從事一般導遊及基層旅遊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旅遊英語專業人才的基本知識、能力構成是:英語交際能力+旅遊知識和操作能力+計算機等綜合能力。人才培養方案強調旅遊英語溝通能力和導遊操作能力並重,體現實際、實踐、實用的特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以及人才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二)堅持不懈,認真做好職業技能課程的教學工作

體現以服務爲宗旨,以就業爲導向的思想,特色鮮明:旅遊英語專業實行“一年打基礎、二年學專業、三年頂崗實訓”的人才培養方案。此方案實行寬基礎的教學模式,一年級不分專業,全部開設英語和基礎知識類課程,強化英語聽說讀寫基本功。二年級開旅遊英語、旅遊法規、旅遊心理學、旅遊學概論等基本用英語講授的專業英語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旨在培養學生以英語爲工作語言進行業務操作的能力,在旅遊和涉外相關行業求職中,具有較強的職業針對性。

二、圍繞人才培養目標,把握專業特色,加強創業和創新素質教育

(一)人才培養強調創業和創新素質教育,突出實踐性和實用性:

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牢牢把握專業特色,加強創業和創新素質教育,突出實踐性和實用性。我們認爲,人性化的人才培養方案與科學的教學安排加之堅實的英語基本功、寬泛的旅遊業務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既可以爲畢業生今後創業打下良好基礎,又使學生明確了每個階段的學習重點.同時,通過課程的合理安排和優化整合,使之互相銜接,相互促進和有效擴展。培養學生未來創業中具備“敢創業”的商業頭腦,把英語、旅遊英語、導遊模擬談判等課程用培養“以英語爲工作語言”爲主線進行系列優化,培養學生“能說”的基本技能;把旅遊英語、導遊技術及指導實訓等課程用綜合實驗改革爲主線,進行系列優化,以培養學生“會做”的業務技能。此外,廣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充分體現以學生爲主體,以創業素質和能力爲核心的全面素質教育。

(二)充分體現以服務爲宗旨,以就業爲導向的思想:

“應用型”課堂教學模式。一改傳統的“分析——講授”的“理論型”教學模式,大膽實踐,勇於創新,採取交際教學法等,以“實踐——運用”爲中心的“應用型”教學的轉變,強化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

實行“一書多證教學”。學生參加“導遊證”、“計算機職業技能鑑定”、跟單員考試、“中級祕書資格證書”等考證,畢業時“雙證書”獲得率達92%以上,增加了畢業生就業的技能和籌碼。

(三)加強校內實訓教學與堅持校企合作加強校內實訓教學。充分利用到有模擬實訓室、語音室、英語聽力教學平臺等實訓條件,提高學生旅遊知識運用水平和英語聽說能力。堅持校企合作,走產學研的道路。目前已與多家單位達成校企合作協議,定期派學生到相關企業實習。

(四)加強學生就業指導,提高學生的擇業技能

學院成立了就業指導教研室,選聘政治素質高、社會經驗豐富,又熱愛學生工作的人擔任就業指導教師。開展講座、研討等形式多樣的就業指導,指導內容包括職業信息的獲取、職業生涯的設計、職業角色的轉變、職業定位等,使學生明確了定位,穩定了思想,不僅對加強畢業生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促使更多的畢業生能懷着一顆平靜的心正確擇業,服務社會。

三、做好新生入校教育的第一課

新生入校的第一課就是軍訓和入校教育,學生處克服了新校區功能某些方面尚不完善的實際困難,從聯繫軍訓教官到安排他們的食宿,從組織各系進行專業教育到請法律專家進行法制教育,從隊列訓練、內務整理、歌詠比賽到軍訓會操和最後的閱兵,甚至是軍訓教官最後的離校等,我們都進行了周密的安排,使新生入學教育的第一課順利進行,也爲新生以後的學習、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增強了新生的身體素質和集體主義精神。

四、課內外相結合,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

我院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精神,爲弘揚社會主義文化的主旋律,開展了一系列人文素質教育活動。課堂是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陣地。我院在充分利用“兩課”對學生進行政治理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理想道德教育、文明習慣養成教育、基本國情教育、國內外形勢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的基礎上,根據我院是理工科院校、人文藝術氛圍相對薄弱的實際情況,加強了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在全院一、二年級開設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社交禮儀》、《公共關係》等多門選修課。通過人文藝術素質教育活動,提高大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五、積極組織社會實踐活動,鍛鍊才識,服務社會

(一)動員學生支持西部建設

宣傳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和河南省大學生義務服務貧困縣計劃,動員青年學生積極報名,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進行服務。

(二)組織學生進行招生宣傳和社會實踐

讓學生走訪當地學校和企業進行社會調查,並根據工作情況寫出調查報告,開學後對其進行評選和獎勵。引導在校學生以實際行動爲學院做貢獻,爲社會提供信息,爲自己增長才幹,培養了學生熱愛學院的集體主義精神。

經過全院教育和管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有效克服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完成了既定的目標和任務,實現了學生工作的安全穩定和發展,提高了學生的思想素質和綜合能力。當然,由於種種原因,工作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和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分析,努力工作,進一步改進,使教育教學工作再上新的臺階。

【第4篇】2022年赴印度國際大學中國學院教學實習及生活總結範文

印度西孟加拉邦比爾賓縣的和平鄉有一所由亞洲第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文豪泰戈爾先生創辦的知名大學-印度國際大學。國際大學的行政等級很高,是印度僅有的三所中央所屬大學之一(另兩所分別是世界著名的位於新德里的尼赫魯大學和有着悠久的歷史的位於瓦拉納西的瓦拉納西大學)。而我這次實習的學院,就是國際大學的中國學院。

今年一月我已經和雲南大學的兩位老師和其他十五位同學一起到過國際大學,進行了爲期一週的交流活動。那個時候我就對和平鄉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再到和平鄉來。幸運的是,時隔半年之後,我就有了再次踏上的這片土地的機會。這一次來到國際大學中國學院,我不再是一名交流學生,更不是單純的旅行者,而是作爲一名漢語實習教師,帶着希望將美麗的漢語傳播至世界各地的美好願望而來。雖然在國內的學習期間我也曾接觸到一些學習漢語的外國留學生,也以不同的方式給他們上過課,但這次赴國際大學中國學院的實習教學卻很不一樣。這是真正的教學,是我作爲一名正式的老師所邁出的第一步。

實習的第一個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我對接下來六個月的教學有了的瞭解,總的來說,我覺得這次實習和以前在國內的短期教學相比較所具備的特點是:更充分、更全面、更系統。

更充分值得是在教學前期的備課階段,我需要考慮的問題,全方位分析學生的情況。要先預測學生們會聽不懂、難理解的地方,在課堂上運用恰當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學習後的強化,由於每個年級的學生水平不一,對於存在的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班級裏要根據學生水平的總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解釋舉例方式,以便學生理解。

更全面則是由於國際大學中國學院中文系的課程設置爲系統的學歷制教育。學生通過四年的學習將會在這裏取得學士學位,這是跟我以往在國內接觸的語言學生最大的不同。所以中國學院的學生不單需要學習漢語本身,更要學習中國的歷史、政治、風俗文化。根據學院的教學安排,我開設了一門中國文化選修課程,主要教學生一些在書本上學不到的中國文化方面的內容,如剪紙、中國結制作、中華民族音樂欣賞和一些簡單的中國武術、舞蹈。以此來幫助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

更系統是在中國學院教學的最主要的部分。之前提到,中國學院進行的是學歷教育,四年是一個嚴謹的教學週期。四年裏學生應該在這裏學到系統的知識,而非像語言補習班一樣教會漢語的語音語法詞彙就完事兒。在教學過程中,我需要根據課程的難度和學生們的水平對課程進行系統的安排。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要融入對以往知識的複習,幫助學生強化,但在強化中又要適當增加難度,添加新的知識,讓學生們通過努力思考記住新知識,纔不至於一直“炒冷飯”。

這次爲期七個月的實習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作爲一名老師,我要求自己要做到課前認真備課,課堂上全力授課,課後熱心幫助學生解答問題。以期最大程度上給學生們提供學習上的幫助。

不知不覺三年的大學生活就快要結束了,這個月我在xx公司實習。實習,顧名思義就是在實習中學習。它作爲大學生涯的最後一課,重要且有其獨特性,正是通過實習,讓我逐漸掌握怎樣把學校教給我的理論知識恰當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讓我慢慢褪...

四個多月的實習生活終於結束了,其中的點點滴滴讓自己感觸良多,也許真的是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適應這裏的環境,四個多月,我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

在黨校實習的這段時間,我主要是配合黨校工作人員完成第二批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各項工作;各單位之間的文件傳遞;各單位之間的信息傳達;會場佈置等活動。

爲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交際能力、思考能力以及爲了使自己的假期過得有意義,也想通過親身體驗社會讓自己更進一步瞭解社會,在中增長見識,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韌性,更爲重要的是檢驗一下自己所學的東西能否被社會所用,自己的能力...

[實習目的] 通過理論聯繫實際,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瞭解設計專題的主要內容,爲畢業設計的順利進行做好充分的準備,併爲自己能順利與社會環境接軌做準備。

7月,一個美麗的季節,帶着對未來的憧憬,對大學生活的依依不捨,我即將離開一直育我,保護我,伴隨我成長的校園。登上了這隻名叫社會的船隻。開始了我漂流生活。

爲期六週周的實習生活彈指一揮間已經劃上句號,在這期間我體會到了身爲一名教師的酸甜苦辣,也讓我體會到當一名教師的不容易與肩負的重任。回想起4月16日當天,年輕的我們捧着一顆顆熱情、興奮而充滿期盼的心來到鋼城十四中,激動不安之情...

實習時間:3月1日———5月9日實習地點:廣州xx大學生實訓基地實訓目標:1.通過系統性的實訓,熟練掌握java se、java ee知識體系,具備java開發經驗;2.瞭解企業軟件開發流程規範,初步具備正確的軟件開發編程思路,掌握軟件開發的基本方...

【第5篇】語文國學教學工作總結

開學已經一個多月了,每天在忙着更新和改進,一直沒做總結,今天趁着開會的機會,做做這開學一月的總結吧。我主要是從教學,管理和自我學習三方面做一下總結:

國學教學:今年的國學學習,改變了去年的整體吟誦的方式,改動的原因主要是根據學生的情況來定的,去年一直是按照整節整節的吟誦套路來的,課上常見的現象就是課剛開始孩子們聲音很洪亮,但是讀着讀着聲音就沒了,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早就在哪裏走神的走神,做小動作的做小動作。

還有孩子們跟着吟誦材料吟誦很多就是聽着音去讀,眼睛根本就不跟不上讀的節奏,以至於很多地方都是錯誤的對識字和吟誦都是不利的。咱們國學經典的'學習主要是學習其中的正確的理念,潛移默化的規範孩子的行爲和價值觀。但是國學經典就是古代的語文,語文的人文和工具性不能廢的。我認爲字都讀錯了,或者不認識那學習就沒什麼意思了。所以這學期我們改方法了,我先帶着他們一句一句的讀,這樣既能糾正字音,也能讓他們有機會休息一下嗓子,不然讀一節課對嗓子損害也是挺大的,而且,老師帶着讀,他們能較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但是並不是每節課都是老師帶着讀,我帶着讀的目的是讓他們能夠讀準確,再者就是讓那些上學期跟不上的學生能夠有時間跟上。我認爲他們不是不愛學習,不是故意不讀,而是他讀得不熟,一塊讀的時候他總是那個不和諧的聲音,久而久之,他覺得丟人乾脆不讀了,破罐子破摔。他們的落後有一部分是自己的原因,其實老師的責任更大。低年級甚至是整個國小階段的學習任務不重,我們要給他們時間趕上來,重樹信心。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需要時間,老師不能急也急不得,能做的就是給他們機會和時間。

國學一直以來不變的就是識字,現在比以前更有規律了,一天五個,配合着班幣獎勵,我做了識字卡片,放在那裏,他們可以自己去拿。定期檢查。上週我們就是主要檢查的識字,檢查其實就是複習鞏固,雖然並不是很理想,但是隻要堅持下去就行了,孩子成長的過程是不一樣,沒必要要求都長得一樣齊,那也實現不了。

語文教學:我在語文教學上是比較的弱的,教學技能上不成熟,不上套。這學期,我主要是先從備課開始,先認真備好課,知道要給孩子講什麼,先爭取避免拉下什麼老師講不到,孩子們學不到的情況,在進一步完善課堂。主要是授課方式和知識點的呈現方式和流程。這些還在琢磨中。希望有所進步,不辜負孩子們叫的那聲老師。

班級管理:今年比去年順手的多,今年最大變化是融合課班幣管理制度,其實就是把以前的印章獎勵改成了班幣,當然班幣管理有很多好處,之前我也做了總結,寫了管理原則,而且針對班幣實行的辦法也簡單的寫了寫,貼在了班裏。開起了超市當起了臨時的售貨員,開始的時候忙的不亦樂乎,辦公室基本上沒時間回來。有老師就問我忙什麼,其實就是在賣東西算賬呢。班幣實行的效果比單純的小印章獎勵要好得多。因爲利益就實實在在的擺在眼前。孩子們很積極。

自我學習:這一塊就有些欠缺了,雖然說沒有大量的完整的時間看書,但是在國學教學,語文教學,班級管理上的不斷反思和改進也可以說是一種學習吧。學習並不一定是坐在那裏看書就是學習,實踐其實也在學習。

我們的工作其實就像一句話:摸着石頭過河。因爲都是新手,經驗不能說誰比誰豐富,大傢伙都在摸索中。我們在摸索中前進。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到河對岸,估計這一生都要不斷地摸索學習吧。

【第6篇】國學經典誦讀課教學總結與計劃

一、教學成果總結

經過老師與小朋友們的共同努力,一個月下來,國學經典誦讀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現詳細說明如下:

1、論語《學而第一》篇,趙心鏡小朋友第七段,十三段,十五段,不太熟練,需提示,其餘能夠背誦下來;馬博洋小朋友第一段比較熟練,其餘需提示,可以背誦下來:李梓睿小朋友第四、八、十、十三、十五段不太熟練,需提示,其餘能背誦下來;孫小慈小朋友每句需提示,可以背誦下來。

2、論語《爲政第二》篇,趙心鏡小朋友第一、二、三、四段熟練,第五、六、七、十、十二、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段不太熟練,需提示,其餘能背誦下來;馬博洋小朋友第一、二、五、十一、十二、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段熟練,第三、四、七、九、十、十六、十七段不太熟練,需提示,其餘能接誦下來。

3、論語《八佾第三》篇,趙心鏡小朋友全篇熟練,幾乎不用提示,全篇能誦讀;李梓睿小朋友熟練,幾乎全篇能誦讀;馬博洋小朋友較爲熟練,個別段落需提示,其餘能接誦下來;孫小慈小朋友,每句需提醒,可以全篇接誦下來。

4、論語《里仁第四》篇,趙心鏡小朋友熟練,幾乎全篇能誦讀下來,李梓睿小朋友熟練,幾乎不用提示,全篇能誦讀;馬博洋全片較爲熟練,個別段落需提示,全篇能誦讀。

5、論語《公冶長第五》正在學習中。

二、近期教學計劃

根據中班小朋友的實際學習情況,老師制訂如下學習計劃:

1、每週抽出一節課複習已讀篇章《八佾第三》和《里仁第四》

2、每月月底對所有已讀篇章複習鞏固一次。

3、每個星期五上午對小朋友們檢測一次,以幫助鞏固已讀章節。

總之,老師將一如既往地帶領小朋友們多讀多誦,總結經驗,取長補短,真正使得小朋友們成爲國學經典的實踐者和受益者。

國學經典誦讀課教學總結

國學經典誦讀課作爲我國的重點課程,他將東西方優秀文化經典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讓小朋友們通過口誦、目視、耳聽、熟記、成誦的方法把國學中的精華灌輸至身心,使之成爲小同學們的精神食糧,而《論語》作爲國學經典的重中之重,所以孔子文化早教園把《論語》作爲國學經典誦讀的重要內容,經過幾個星期的言傳身教,總結經驗,回顧過去現就近的一些情況簡單做一下總結: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孔子早教園中班現有四位小同學,由於來園學習時間及入園前的基礎和年齡存在差異,趙心境和馬博洋兩位同學的基礎較之孫小慈和李梓睿要好些,也更願意朗讀。李梓睿小同學上課雖然比較認真,但令人頭痛的是他不太願意吭聲、不願意放開喉嚨大聲讀書。糖糖是個性格比較活潑的小女孩,他很招人喜歡,無論是老師還是小朋友都很喜歡糖糖。糖糖天生好動,上課也奈不住性子,認字也很活躍,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樣認真,可是他自開學來認識了101個字。同時我們也認識到了孩子上課奈不住性子並不代表孩子沒有認真聽講,或許他有自己的方式。針對四位同學的自身特點,老師將因材施教,讓每位同學都能跟上節奏,以便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

二、教學成果總結

教與學是相輔相成,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經過老師與小同學們的共同努力、幾個星期下來,同學們的經典誦讀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現詳細說明如下:

1、論語《學而第一》篇:趙心境小同學第七段、第十三段、第十五段不太熟練需要提示,其餘可以背誦下來;馬博洋小同學第一段比較熟練,其餘需要提示可以背誦下來;李梓睿小同學第四段、第八段、第十段、第十三段、第十五段不太熟悉需要提示,其餘可以背誦下來;孫小慈同學由於年齡較小,比他們讀的時間短,在背誦時只要提醒就可以被下來。

2、論語《爲政第二》篇:由於朗讀的遍數不夠多(只有六十多變),四位小同學都是部分能誦,大部分都需要提醒。

總之,老師將繼續帶領四位小朋友在今後的國學經典誦讀中總結規律、揚長避短,儘量讓四位小同學多都多記、多誦,使每位孩子都成爲國學經典誦讀的實踐者和真正受益者而努力工作。

【第7篇】春季國中國學誦讀第二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春季國中國學誦讀第二課堂教學工作總結1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眼看着這一學期就要結束了,真是歲月蹉跎,感慨多,不堪回首,究竟有何收穫?

一、加強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

1.設立詞語抄寫本,加強字詞的音形義的學習記憶。

2.課堂上注意生字、多音字、詞語的整理、記憶。

3.注重古詩及文言文的積累。

4.設立週記本,注重寫作能力的培養,或摘抄,或寫自己一週的所得:所見、所聞、所感所想。

5.設立課堂練習:學而時習之。

6.設立作文本:完成教材安排的作文。

7.佈置課堂作業,加強練習鞏固。

8.收集社會上、學校裏各種各樣的標語口號,積累生活中的典型語言,感悟生活感知社會。

二、注意過程管理與方法的傳授:

1.加強課堂管理,讓學生坐得住,能靜得下來,能集中注意力聽講、學習、思考、理解、記憶。

2.加強練習管理,養成按時圓滿完成各項任務的行爲習慣。

3.注意平時歸類積累等行爲的指導督促。

4.經常進行聽課、筆記、思考、理解、記憶、練習、答題等的方法的指導。

三、反覆地進行情感的體驗和價值觀樹立的訓練:

1.喚醒學生自身經歷的情感感受去理解文中作者、人物的情感經歷,受到情感的薰陶。

2.體會、理解課文的價值走向並從中受到感染,進一步樹立健康進步的價值觀。

以上工作有待長時間堅持下去,隨着時間的推移,相信學生能有相應的進步,最終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完成國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任務、歷史教學任務。

春季國中國學誦讀第二課堂教學工作總結2

中華經典詩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經典古詩文作爲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載體,是人類文明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與根。多年來我校一直將“經典誦讀活動”傳承、繼續、並將之發揚廣大,取得了不斐的成績,現將我校誦讀活動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班參與國學學習的學生有30人,這些學生語文基礎都十分好,寫作能力特別強,但是就國學這一塊還有所欠缺,特別是他們當中大多數同學對我國曆史瞭解的特別少,對我國古典文化也是隻停留在教材課本上,所以這一個學期的教學任務還是很重的。

二、主要成就

1、豐富了學校的文化內涵。

(1)通過實踐,初步探索出一條符合本校實際的中華傳統經典誦讀的路子,營造學校文化氛圍。

(2)初步建立中華經典誦讀教材體系、學生評價體系,探索教師導讀的方法,培養了一批導讀骨幹。

(3)把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優秀思想與學校教育、管理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創新學習管理,辦人民更滿意的學校。

2、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1)在誦讀實踐中,感受中華經典的魅力,提高記憶力,積累語言,促進語文素養的提高。

(2)陶冶情操,發展個性,提高道德修養水平,使學生具有更佳的學習、生活狀態,促進各門功課的學。

(3)是鍛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生通過自編自演節目、辦手抄報,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協調能力,藝術鑑賞力等等都得到了極好的錘鍊。

3、提高了教師的文化底蘊

(1)通過活動,理解中華傳統經典對學生做人、做事、學習等方面的重大影響意義,陶冶自己的情操,樹立更好的學習、生活的態度,積極投身於教育、教學之中去。

(2)掌握國小生經典誦讀的方法,初步能創造性地展開活動,提高誦讀效果。

三,具體做法

1、讓學生認識國學,讓他們對自己的文化產生民族自豪感

一提起傳統文化,絕大多數同學的認識是'之乎者也'之類,印象中是搖頭晃腦的讀背,感覺甚是枯燥乏味,沒什麼好學。所以老師要讓他們重新認識國學,感受到國學的魅力。我跟他們談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論述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告訴他們中國傳統文化是其他文化體系不可比擬的。我們有八百年的周文明,我們有風、騷、賦、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古典詩文,琴棋書畫,有百科書之稱的《三字經》,有爲人處事的蒙學經典《弟子規》。我們有'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骨氣,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人生責任,有'以天下之憂而憂,以天下之樂而樂'的普世情懷,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我們還有聞名於世的四大發明,有豐富的天文地理,工藝文藝,有輝煌燦爛的科學技術,古典詩文,琴棋書畫,數不勝數。

2、備好課,讓學生享受國學課

學生對國學有了新的認識了,下一步我們就要備好課,上好課。上國學課,首先我們老師要懂國學。我們不可能都是博學的大儒,但是對於我們要上的那節課的'內容,我們要研究透徹,儘量使我們的教學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問什麼問題,我們都應該能對答如流,給學生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形象。就像有位老師說的:'我們也許只需講40分鐘,但準備這門課的時間卻是你走過的整整20年!'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啊!

上課時要滿懷激情,創設情景,讓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感受到國學的美,讓他們感覺到,上國學課就是一種享受。

3、學以致用,落實生活

課上成功了,學生也聽懂了,行了嗎?還不行!學習的目的是學以致用。學了這些傳統文化,學了這些爲人處世的道理,我們就得用它來指導我們的生活,指導我們的人生,要不學了也是白學,也是空喊口號,不能真正達到育人的目的,

4、滲透其他學科

要教好,學好國學,單單學那一門課還是不夠的。因爲一個星期也不過三兩節課,相對來說太少了,這就需要我們把傳統文化的教育滲透到其他學科的教學中。比如說,語文課,可以多增加一些國學的,德育的知識,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教育。作文課的設計也可以結合國學的思想,讓他們瞭解儒,佛,道,法的思想。如:儒家之精髓在於'仁',佛的核心在於向善,道家講的是自然大同,法家重在強調社會的有規有序。經常有機的把這些知識融於平時的教學中,學生的談吐,言行舉止有很大的改善。他們的改變充分體現在他們的作文和日記裏。如:八年級唐趙榮同學學《老子》後,在日記裏寫道:'人真的很懦弱無能!可我們知道,人本不懦弱,人之所以懦弱,是因爲無窮的慾望毀滅了人性,如果人們會放棄慾望,像老子說的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做到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這樣真正做自己,也就社會安定,和諧太平了。放棄一切慾望,保護一切生態平衡,節約一切能源,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這不就是陶淵明所說的桃花源嗎?生活在這樣的桃花源裏,人還會懦弱無能嗎?'這樣設計教學,學生學了可以用,可以體現在他們的作文和日記裏。學了之後,馬上用,那種感覺是非常快樂的,學生逐漸的也會喜歡上這樣的學習。

5、課堂的多樣化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課堂可以是多樣化的。比如,要教育學生孝順父母,知恩圖報。可以以音樂課的方式教育。'小羊跪哺,烏鴉反哺?'的《跪羊圖》可以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學會了怎麼孝順父母,知恩圖報。教育學生如何理解傳統節日,如何過傳統節日,老師可以先介紹關於某一個節日的知識和風俗習慣,學習一些相關的詩文,然後讓學生寫日記或作文,或介紹自己是如何過傳統節日的。如:端午節祭祀屈原活動,可以帶學生去參加,讓他們回到'古代',親身體驗整個祭祀的過程,這樣的節日,他們將終身難忘,也能寫出自己真正的心得體會

四、存在問題

1、本人知識儲量還不大

2、學生課外時間還比較少

3、部分同學膽子還很小

五、努力方向

1、總體目標

通過學校和家庭組織國小生誦讀、熟背詩文經典,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便捷的方式,獲得主流文化的基本薰陶和修養。

2、具體目標

(1)培養國小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2)幫助國小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心地向善,修養提高。

(3)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

(4)培養國小生讀書興趣,增加各方面的素養。

(5)引導父母子女一起誦讀,增進親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經典浸潤人生,書香伴我成長。經典誦讀猶如一道亮麗的風景,爲我校師生帶來了一片生機,我們堅信,只要全體師生共同努力,勤奮工作,我校一定會在經典誦讀的道路上走的更堅定,更紮實。

春季國中國學誦讀第二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第8篇】國學教學工作總結

國學教學工作總結

中華文明作爲唯一流傳下來的人類四大古文明,以其博大精深、底蘊十足而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其影響力已經不僅僅體現在東半球,世界發達國家也在吸取中國的傳統智慧以求發展。國學,不僅是中華人文知識之大成,更是中華文明的承載者和推動者。“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整個民族精神的象徵,“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是優秀中國人偉大心靈的體現。國學不是書齋裏發黴的書本,不是博物館裏的古董,更不是竹簡上難懂的文字,她更象是孟子說的混混原泉,一朝掬飲,終身受用,我們要做的,是用心志去汲取這永不枯竭的甘泉。所以作爲語文教師,不僅僅要教授課本知識,同時還應尋根溯源,增厚學生的人文修養,不斷汲取國學精髓。

本學期選擇《三字經》作爲教材是因爲它是我國古代形式衆多的啓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相傳是南宋著名學者王應麟編撰的。它的成功之處在於,雖然全書只有1140字,但結構嚴謹,文字簡練,內容豐富,涵蓋面廣,而且全書均爲三字韻語,讀來琅琅上口,便於兒童記憶。

課標對閱讀教學的解讀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於是我通過角色想象、情感體驗等形式,創設有利於學生主動體驗的環境,引導學生在朗讀、默讀、精讀中反覆誦讀,使他們用心去感受、關注、欣賞、評價文本,獲得大量的鮮活的閱讀信息,從而實現師生與文本間的對話。

大部分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結合課下注釋、字典以及課外資料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學習時初步養成了做批註的好習慣,會小組合作學習。通過《三字經》的學習,積累了大量的'傳統文化,有利於學生們今後的學習與發展。經文誦讀恰恰把學生帶入了傳統的文化氛圍,學生在一遍遍、篇的古典經文誦讀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遠,興趣漸生,之乎者也,古訓在前,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自然約束了自己的行爲,傾向於學習,心靈又得到洗禮和震撼,古人尚且學爲先,精忠報國,孝當頭。“香九齡,能溫習,孝於親,所當執”……現代人更應學之,在學生琅琅“讀經”中,感受到的是人性的再現,人文精神的頌揚!

濃郁的書香氣息,讓學生處處感受到詩文的陶冶。“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爲友”這是我校長期堅持發展的方向,這必會更有助於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弘揚,以“經典”爲教材,以“活動”爲紐帶,通過多種活動,引導學生們誦讀中華經典詩文,爲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基。

【第9篇】《國學經典誦讀》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是學校在四年級學生中開展《弟子規》的校本教學活動的第二學期。《弟子規》是中華傳統經典文化,是一把幸福和諧的人生鑰匙,其中的一詞一句,都教育人們爲人處世應該恪守的規範,學習後,讓每一個人都受用一生,讓每個孩子那純潔的心靈都有一顆感恩之心,讓孩子們接受聖賢智慧的教誨,能夠擁有健康美好的人生!

現總結如下:

一、基本學情

《弟子規》是一本操作性很強的經典讀物。其中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在行爲舉止上要求言行一致,言而有信,表裏如一,在與人交往中謙遜有禮,善於向他人學習,倡導學生擁有一顆感恩的心。這些都是我們共同期望孩子養成的一些可貴的品質。因此,我班決定從本學期開始,開展《弟子規》國學教育。

二、具體做法

1、誦讀化,即誦讀爲主,理解爲輔,這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常用的方法。每天早上學生一到校,第一件事情就是誦讀《弟子規》。這些古文,思想內涵深刻,不易被學生理解。現在先讓學生“不求甚解”地背下來,隨着年齡的增長,這些沉澱在腦海中的古典精華經過反芻,逐漸會被消化、理解,慢慢領悟其中的深刻內涵,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從而內化爲自我的思想精髓。

2、情境化。情境化就是我用優美的古典音樂,色彩鮮明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創設氛圍把學生引入《弟子規》的情境,使學生身處古典文化的韻律和氛圍裏,誦《弟子規》,學《弟子規》,身心受到陶冶,激發他們對《弟子規》的熱愛。

3、故事化。採用精典的小故事來解釋古文深奧的哲理,幫助學生理解原文的主旨。《弟子規》所選內容,是中國古典優秀文化,內涵豐富,蘊含着古人的大智大德,如何讓學生破譯文章的宏旨要義是教學的難點。小故事中含有大智慧,用精典的小故事來幫助學生領悟文章的含義,突破難點。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化難爲易,化繁爲簡,深入淺出地設計教學,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4、生活化。讓《弟子規》貼近學生的生活。爲了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寫學習《弟子規》的心得體會,通過反思,藉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及對經文內容的初步感悟,讓學生來講講《弟子規》在生活中的運用;說說自已哪些規範做得好,找出自身哪些不足需加以改進,鼓勵學生踊躍投稿,把學習心得與大家分享。把學《弟子規》與學做人聯繫起來。

三、主要成績

1、班風更上一層樓

自開展《弟子規》誦讀後,同學之間和睦多了,班集體更團結友愛了,校園裏的打鬧現象少了,不文明的言行少了,班級衛生問題也明顯好轉。《弟子規》讓學生明白了“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既爲偷”的道理。在班級,學生們更加註意集體團結,注重班級榮譽,一種互幫互助的班風也悄然形成。

2、師生關係更爲和諧

自開展《弟子規》誦讀後,課前紀律明顯好轉,學生上課精神了,課堂的組織教學工作自然就輕鬆了許多;《弟子規》的講解與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誦讀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很多學生克服了學習上的惰性,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弟子規》教育讓學生懂得尊重老師,讓老師懂得尊重學生,這樣師生關係更爲和諧。《弟子規》教育在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同時,也豐富了學生校園文化生活,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

3、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個人習慣

《弟子規》本身就是規範學生行爲的一本書,它本身就具有一些行爲要求和道德要求,這就決定了對它的學習不能只侷限在書本上,也不能只侷限在課堂上,它必須擴充到課堂之外的日常生活中,強調學生身體力行。自學院和班級開展此項活動以來,學生們在待人接物,感恩父母等基本道德意識和行爲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很多學生改變了對父母的看法,開始尊敬長輩、老師,體貼老人。《弟子規》讓每個學生懂得了如何學會生活,如何學會感恩,如何爲人處世。

四、存在不足

1、學生在家進“孝”的行爲上,還存在不小的差距。

2、學生對《弟子規》的背誦情況不夠理想。

3、學生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如不知道勤儉節約,亂花零錢,學習不夠積極,仍有打鬧現象發生,作業完成不及時。

五、努力方向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去。 對於《弟子規》的學習,我校將會把它作爲師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常抓不懈。除了繼續踐行以上措施外,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學校將結合教育進展情況,分階段舉辦一系列師生共參與的《弟子規》誦讀比賽活動;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共傳承”活動,讓學生帶動家長繼續共同學習傳統道德文化,搭建學生家、校共學習教育平臺;通過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動、溝通,要求學生對《弟子規》活學現用,學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教育與學習相統一。

我們相信,在全體師生教職工以及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弟子規》進校園活動一定會做好,我們也相信,讓學生認認真真地去學習的這本小小的、薄薄的《弟子規》,一定是解決如今出現的學生教育問題的一劑良藥。

【第10篇】國學興趣班教學工作總結

國學經典蘊藏着我國中華五千年曆史的光輝燦爛的文化,是我們民族智慧的精髓,是每一箇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國學教育是中國人在向國際化邁進時提升自豪感、凝聚力,不放棄固有文化精髓的不竭動力。一方面豐厚孩子們文化底蘊,另一方面是大力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提高學生的素質。本學期,國學班深入學習校本課程,用古典文化的精髓薰陶學生的頭腦。我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學工作,使得在學生中逐步掀起高潮。一學期下來,學生都大有收穫。

一、本學期國學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注重朗讀、熟讀成誦的練習

教給學生背誦的方法、誦讀的技巧,注意指導學生掌握好平仄和詩的抑揚頓挫,有板有眼有感情地讀,把詩詞的韻味和慷慨激昂的感情激發出來。除了每週的一節國學課外,每天堅持課前2分鐘組織學生誦讀,並做到全程參與,學生全員參與。並開展競賽,激發熱情。以個人或小組爲單位進行誦詩競賽,來達到複習鞏固的目的。引導學生建立一本經典誦讀集錦的小冊子,抄寫自己新學的.古詩文,隨時進行誦讀,便於記憶。採取如抽背、師生背、接龍、詩配畫、畫配詩、詩文串聯等多樣的形式激發學生興趣,達到熟讀成誦,增大積累量。

(二)注重鑽研、活學活用教材

國學的內容是隨着時代的發展不斷豐富的,要取其精華舍之糟粕。教學的目標就是要“突出修身立志教育”,要教育青少年學會如何做人,如何處世,用什麼樣的思想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蝕,從小就培養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豪感,就要求教師在上課前要認真鑽研國學內容,收集相關的知識,選擇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方法,將要講的內容深入淺出的傳授與學生,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使學生們非常願意接受。

(三)注重實用、指導規範行爲

要把對國學的理解貫穿於日常的教學生活中去,規範學生言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既注重國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又注重把學生在國學上的理解、感悟加以強化,引導、激發學生以此爲目標,努力踐行,使之向聖人、賢才看齊,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比如:見到老師要問好、走路輕聲慢不靠右行、刻苦學習,做一名優秀的學生等等。

(四)注重組織、開展教育活動

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教育。除了開展了每年一度的國學誦讀小標兵評選活動外,還開展了“國學書法比賽”,並結合各種節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如:“教師節”“國慶節”“九九重陽節”向學生進行愛國、尊師、敬老的教育。國學的浸潤,讓孩子們的言談舉止悄然發生了變化。每天清晨,當教師來到校園,迎面過來的同學都會立即站定,恭恭敬敬地向老師敬禮、問好,課間打逗現象明顯減少,國學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講文明知禮儀的習慣。

我相信只要對國學教育持之以恆,不朝三暮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利用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這一黃金時期,用國學的經典教導天性善良的兒童,即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同時,爲更好做好這項工作,今後工作也有一些設想。

二、今後工作設想

(一)認真實踐,創新方法

與體育校本課程有機結合,將國學內容經改編成爲體育遊戲;也可以與音樂校本有機結合,既有特色,又寓教於樂,讓學生在在學中玩,玩中學。

(二)辦好家長學校,形成家校合力

讓家長認識到孩子讀經誦典可以瞭解傳統文化,陶冶情操,爲孩子將來做一個有道德、有知識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利用假期豐富實踐

利用寒暑假在師生中開展國學知識的學習,倡導廣大中國小生收看《百家講壇》等介紹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影視節目和相關書籍,在全校開展“四個一”活動,即“寫國學學習筆記”——包括學習的具體內容和感悟的道理,通過網絡、書籍和廣播電視等形式學習“會講一個美德故事”,“學習一個美德人物”,做到深入瞭解,並將在講故事大賽中進行評比展示,“做一件美德實踐活動”——組織“扶殘助困”小分隊開展定點扶助,開展向社會奉獻愛心的公益活動,豐富假期生活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自身內涵和修養。

總之,這次國學誦讀活動意義深遠。學生們受到了一次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薰陶和教育,對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和修養起了很大作用,有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爲教師,我也經歷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從中感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不斷提高思想修養好道德修養。

【第11篇】赴印度大學中國學院教學實習總結

印度西孟加拉邦比爾賓縣的和平鄉有一所由亞洲第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文豪泰戈爾先生創辦的知名大學-印度國際大學。國際大學的行政等級很高,是印度僅有的三所中央所屬大學之一(另兩所分別是世界著名的位於新德里的尼赫魯大學和有着悠久的歷史的位於瓦拉納西的瓦拉納西大學)。而我這次實習的學院,就是國際大學的中國學院。

今年一月我已經和雲南大學的兩位老師和其他十五位同學一起到過國際大學,進行了爲期一週的交流活動。那個時候我就對和平鄉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再到和平鄉來。幸運的是,時隔半年之後,我就有了再次踏上的這片土地的機會。這一次來到國際大學中國學院,我不再是一名交流學生,更不是單純的旅行者,而是作爲一名漢語實習教師,帶着希望將美麗的漢語傳播至世界各地的美好願望而來。雖然在國內的學習期間我也曾接觸到一些學習漢語的外國留學生,也以不同的方式給他們上過課,但這次赴國際大學中國學院的實習教學卻很不一樣。這是真正的教學,是我作爲一名正式的老師所邁出的第一步。

實習的第一個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我對接下來六個月的教學有了更多的瞭解,總的來說,我覺得這次實習和以前在國內的短期教學相比較所具備的特點是:更充分、更全面、更系統。

更充分值得是在教學前期的備課階段,我需要考慮更多的問題,全方位分析學生的情況。要先預測學生們會聽不懂、難理解的地方,在課堂上運用恰當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學習後的強化,由於每個年級的學生水平不一,對於存在的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班級裏要根據學生水平的總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解釋舉例方式,以便學生理解。

更全面則是由於國際大學中國學院中文系的課程設置爲系統的`學歷制教育。學生通過四年的學習將會在這裏取得學士學位,這是跟我以往在國內接觸的語言學生最大的不同。所以中國學院的學生不單需要學習漢語本身,更要學習中國的歷史、政治、風俗文化。根據學院的教學安排,[來源:]我開設了一門中國文化選修課程,主要教學生一些在書本上學不到的中國文化方面的內容,如剪紙、中國結制作、中華民族音樂欣賞和一些簡單的中國武術、舞蹈。以此來幫助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

更系統是在中國學院教學的最主要的部分。之前提到,中國學院進行的是學歷教育,四年是一個嚴謹的教學週期。四年裏學生應該在這裏學到系統的知識,而非像語言補習班一樣教會漢語的語音語法詞彙就完事兒。在教學過程中,我需要根據課程的難度和學生們的水平對課程進行系統的安排。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要融入對以往知識的複習,幫助學生強化,但在強化中又要適當增加難度,添加新的知識,讓學生們通過努力思考記住新知識,纔不至於一直“炒冷飯”。

這次爲期七個月的實習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作爲一名老師,我要求自己要做到課前認真備課,課堂上全力授課,課後熱心幫助學生解答問題。以期最大程度上給學生們提供學習上的幫助。

【第12篇】國學教學總結

兩年間,我既深深地感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作爲教育工作者肩上擔子的重大。'做老師難,做個好老師更加難!'既然選擇了這個神聖的職業,就不能誤人子弟,就得嘔心瀝血啊!回顧兩年教學生活,收穫頗多,尤其在國學教育上,下面我有幾點體會想和大家分享。

一,讓學生認識國學,讓他們對自己的文化產生民族自豪感一提起傳統文化,絕大多數同學的認識是'之乎者也'之類,印象中是搖頭晃腦的讀背,感覺甚是枯燥乏味,沒什麼好學。所以老師要讓他們重新認識國學,感受到國學的魅力。我跟他們談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論述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告訴他們中國傳統文化是其他文化體系不可比擬的。我們有八百年的周文明,我們有風、騷、賦、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古典詩文,琴棋書畫,有百科書之稱的《三字經》,有爲人處事的蒙學經典《弟子規》。我們有'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骨氣,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人生責任,有'以天下之憂而憂,以天下之樂而樂'的普世情懷,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我們還有聞名於世的四大發明,有豐富的天文地理,工藝文藝,有輝煌燦爛的科學技術,古典詩文,琴棋書畫…數不勝數。

二,備好課,讓學生享受國學課學生對國學有了新的認識了,下一步我們就要備好課,上好課。上國學課,首先我們老師要懂國學。我們不可能都是博學的大儒,但是對於我們要上的那節課的內容,我們要研究透徹,儘量使我們的教學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問什麼問題,我們都應該能對答如流,給學生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形象。就像有位老師說的:'我們也許只需講40分鐘,但準備這門課的時間卻是你走過的整整20年!'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啊!

上課時要滿懷激情,創設情景,讓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感受到國學的美,讓他們感覺到,上國學課就是一種享受。

三,學以致用,落實生活

課上成功了,學生也聽懂了,行了嗎?還不行!學習的目的是學以致用。學了這些傳統文化,學了這些爲人處世的道理,我們就得用它來指導我們的生活,指導我們的人生,要不學了也是白學,也是空喊口號,不能真正達到育人的'目的。

四,滲透其他學科

要教好,學好國學,單單學那一門課還是不夠的。因爲一個星期也不過三兩節課,相對來說太少了,這就需要我們把傳統文化的教育滲透到其他學科的教學中。比如說,語文課,可以多增加一些國學的,德育的知識,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教育。作文課的設計也可以結合國學的思想,讓他們瞭解儒,佛,道,法的思想。如:儒家之精髓在於'仁',佛的核心在於向善,道家講的是自然大同,法家重在強調社會的有規有序。經常有機的把這些知識融於平時的教學中,學生的談吐,言行舉止有很大的改善。他們的改變充分體現在他們的作文和日記裏。如:八年級唐趙榮同學學《老子》後,在日記裏寫道:'人真的很懦弱無能!可我們知道,人本不懦弱,人之所以懦弱,是因爲無窮的慾望毀滅了人性,如果人們會放棄慾望,像老子說的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做到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這樣真正做自己,也就社會安定,和諧太平了。放棄一切慾望,保護一切生態平衡,節約一切能源,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這不就是陶淵明所說的桃花源嗎?生活在這樣的桃花源裏,人還會懦弱無能嗎?'這樣設計教學,學生學了可以用,可以體現在他們的作文和日記裏。學了之後,馬上用,那種感覺是非常快樂的,學生逐漸的也會喜歡上這樣的學習。

五,課堂的多樣化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課堂可以是多樣化的。比如,要教育學生孝順父母,知恩圖報。可以以音樂課的方式教育。'小羊跪哺,烏鴉反哺…'的《跪羊圖》可以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學會了怎麼孝順父母,知恩圖報。教育學生如何理解傳統節日,如何過傳統節日,老師可以先介紹關於某一個節日的知識和風俗習慣,學習一些相關的詩文,然後讓學生寫日記或作文,或介紹自己是如何過傳統節日的。如:端午節祭祀屈原活動,可以帶學生去參加,讓他們回到'古代',親身體驗整個祭祀的過程,這樣的節日,他們將終身難忘,也能寫出自己真正的心得體會。這就是我的一些教學心得,希望大家能多多批評指點!

【第13篇】赴印度國際大學中國學院教學實習及生活總結

三個月了,這裏的生活一切都好,卻是有一個問題實在不能適應——效率太低。剛來不到一個月我的筆記本電腦的液晶顯示器壞了,學生志願者帶我把電腦送到當地一間較大的商店修理電腦更換配件,當時店員告知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修好,雖然覺得修理週期有點兒太長,但由於顯示器的裂痕實在影響操作,我還是決定更換。可是當我一個月之後去取電腦時,卻被告知型號太舊,在印度找不到合適的配件。就這樣,我的筆記本在商店裏躺了一個月,又原封不動地帶着裂掉的顯示器回來了。

更誇張的是,由於知道非法滯留的嚴重性,我們剛來沒幾天就已經開始準備我們簽證的續簽手續,爲此我們早早地開始不斷地奔波在和平鄉和另一個城市之間,填了各種各樣的申請表,交了很多張照片,簽了無數的字,蓋了不同的章,卻一直到9月26日,即我們的第一個簽證到期的日子,仍然沒有拿到我們續簽的簽證。有的只是上級警察局給的一份簽證續簽手續在*明,當然,據他們說有了這份證明在印度國內就是屬於合法停留了。但是由於沒有拿到正式的續簽簽證,心裏總是還有那麼一點不放心。

除了這裏的人辦事效率太低意外,我在這裏的生活總的來說還是挺好的,在中國學院的教學工作也進行的比較順利,當然,免不了還是會遇到一點麻煩。從上次小考試以後,我在課堂上就更關注那些不常常出聲發表看法的同學,想要儘可能給他們創造開口說話的機會,甚至在必要的時候迫使他們開口練習。但是這樣一來,一些新的問題就出現了——這些不常開口說漢語的同學,尤其是女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總是要花費太多時間來思考答案或者說整理句子,這使得課堂上有時會出現較長時間的冷場,課堂氣氛有時也會變得尷尬,最壞的結果是可能會影響到整節課的教學進度甚至不能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現在,我開始在備課的時候,就在教學計劃中安排出額外的三到五分鐘時間,給這些不常開口的同學一點思考的時間,當然在課堂中我會適當地打斷他們的思考,給他提示幫助他回答問題,這樣一來課堂上就不會出現較長時間的冷場,有助於順利完成教學計劃。

還有那麼一兩個學生,這是最讓我頭疼的,在課堂上他總是睜着大大的眼睛好好地看着我,看起來完全一副認真學習的樣子,可是當我點名向他提問的時候,他仍然是那副睜着大眼睛好好地看着我的表情,完全不回答問題。剛開始我以爲是不是他沒有聽懂問題,可是重複或者解釋問題後再問他,他的表情仍然不變,甚至最後我用很慢的語速問他“你聽懂了嗎?”或者“明白了嗎?”的時候,他仍然絲毫沒有改變他的表情,更別說點頭或者搖頭回答我的問題。這樣的時候我只能無奈的把課堂教學又拉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繼續剩下的教學任務。對於這一兩個學生,我還沒有找到更合適的辦法,我會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好好努力的。

這個月是中國學院的學生們都很忙的一個月,因爲這個月裏他們組織了兩臺晚會——9月5日的教師節晚會和9月17日的迎新晚會。在這裏三個月下來,我終於明白了這裏的學生們都是在用生命組織活動,爲了給這些活動做準備,學生們可以說是“廢寢忘食”,每日“早出晚歸”,這勁兒要是能夠用在學習上多好。當然,不得不說,這兩場晚會都是非常精彩又有意義的,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