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幼兒園教學反思(實用36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36篇《幼兒園教學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幼兒園教學反思》相關的範文。

幼兒園教學反思(實用36篇)

篇1:幼兒園教學反思

這學期幼兒園每天中午都開始有“月亮姐姐講故事”的活動,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之前也有聽一些老師講過,感覺老師們的語氣都很親切,和小朋友之間的互動也不錯。一直擔心着自己,有點兒膽怯。本來我是在13號的時候講故事,可因爲那天剛好要去體檢,就沒講了,心裏還偷樂着,哈,可以不用講了吧。誰知,過了幾天,讓我來了個措手不及,要把故事補上,心裏“咯噔”一下,我準備的兩篇故事都好久沒看了,這………

“到你講故事了,快過來拉!”不一下子,電話就響了,我只好硬着頭皮拿好書就直接上了,瀏覽了一下,還好對兩篇故事的內容大概還有一些記得。“小朋友們好,又到了月亮姐姐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的第一個事故是……”我努力着把故事講好,特別是在模仿不同小動物的角色時,都儘量表現出不同的聲音,但變來變去都覺得好像不是想要的效果,感覺差不多。還有在故事講完後,之前是準備好問題要和小朋友們一起互動的,但當故事結束以後,我忘記了,缺少了這一環節。最後,兩個故事都結束了,“月亮姐姐的故事講完了,小朋友們再見!”

結束後,我感覺對自己講的這兩個故事都不怎麼滿意,準備的也都不充分。之前一些老師講的故事都很生動,她們一定都是認真看過,準備充分了纔來給小朋友們講的。對於這個活動,不也是給自己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嗎?但我這次卻看輕了它。最不應該的是存在着的僥倖心理,以後再有什麼活動我一定不會再像這次一樣,都是自己的責任,都應該把它做好纔對。

篇2:幼兒園教學反思

《不一樣的我》是大班主題“不一樣我”中的一節科學課。這節課讓幼兒比較自己與同伴外部特徵的異同,感受每個人都是與衆不同的。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並進行初步的統計。

活動一開始我讓幼兒觀察了各種人(男女、高矮、胖瘦、老少、膚色、頭髮等等)。然後我又引導幼兒觀察兩個小朋友有什麼細微的差異。第二環節中我發給每個幼兒一把鏡子,讓幼兒與同伴一起照照有哪些不同之處,再讓幼兒作記錄。在做記錄之前,我首先講解了記錄表的記錄方法。接着,我讓幼兒說說自己有哪些跟別人不一樣的明顯特徵。再做集體記錄。第三環節是遊戲“尋人啓示”。本節課的重點是瞭解每個人都是與衆不同的。難點是能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並進行初步的統計。

從幼兒積極的討論與回答來看,幼兒能夠感受每個人都是與衆不同的。而從幼兒操作的情況看,記錄與同伴的不同之處記錄的很少。除了我在黑板上範例的幾個不同之處外,幼兒貌似也很難用圖畫的形式表達其他他們所觀察到的不同之處。因此,部分幼兒就對此次填表活動失去了興趣。分析原因,首先我覺得可能是平時讓幼兒自己作統計的機會太少,幼兒很少接觸到統計表,所以有的幼兒操作不是很熟練,因此我覺得像這樣的統計表也可投放到區域活動中去,供幼兒操作。

爲了彌補在課堂上的不足,在課後我與幼兒又開展了“不一樣的我”觀察討論,讓幼兒真正得能夠體會到自己的特徵,從而進一步瞭解自己。

篇3:幼兒園教學反思

本次設計的綜合活動《煮茶葉蛋》,嚴格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注重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豐富幼兒的社會化知識。

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親自嘗試了煮茶葉蛋的過程,激發了幼兒對勞動的熱愛與興趣,培養了幼兒有條理、有計劃地做事以及團結協作的能力,豐富了幼兒的社會化知識。活動中,各領域內容有機聯繫、相互滲透,具有綜合性、活動性、趣味性,始終貫穿安全及衛生教育,提高幼兒的安全、衛生意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盡顯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

但整個活動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1.活動環節欠佳,讓幼兒有等待的時間。如幼兒把白ji蛋放進鍋裏煮的時候,有的幼兒則投入地在觀察、品嚐佐料,但有個別幼兒就變得無事可做。

2.材料準備欠豐富。如幼兒在添加佐料的時候,反覆都是一樣的佐料,大大地限制了幼兒的選擇。

3.面向全體性欠佳。如有的幼兒由於位置的原因,取放東西都需靠得近的幼兒幫助,難免減少了這部分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的環節。

此次活動,從選材到環節設計都是首次由自己全權負責。通過活動,以及觀摩了其她老師組織的活動,自己也收穫了許多。

1.無論是什麼領域的活動都應以遊戲的方式,用遊戲吸引幼兒,讓幼兒能愉快、積極地參與活動,面向全體,讓每一位幼兒都有親身體驗的機會。

2.在活動中應爲幼兒準備豐富的操作材料,爲幼兒營造自由選擇的空間,注重活動各環節內容要相互聯繫、緊緊相扣,不要讓幼兒等待,影響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希望自己能不斷地總結不足、吸取經驗,帶動自己的日常教學,提高自己活動設計與組織的能力。

篇4:幼兒園教學反思

《拉拉勾》這首歌曲非常貼近幼兒生活。歌曲表現的內容非常有趣,既有情節,又有細節。全曲分爲前後兩個部分,中間用間奏隔開。這首歌對於幼兒的學習存在一定難度,不僅曲子長,其中加入了休止符、倚音等修飾音,在演唱上較難以表現。

活動前,我預設了一個故事情節,兩個幼兒生氣了:“你們猜猜,他們倆爲什麼會生氣啊?”小朋友都積極踊躍地回答。“我覺得是他們倆吵架了。” “我覺得是他們倆在搶玩具。” “我覺得是他們生氣了。”孩子們都很喜歡這些情景表演,最後我還和小朋友一起做表演。孩子們都沉浸在這種愉快的音樂氛圍中。我突然聽到小朋友說:“老師我也要表演。”我順着小朋友的話:“好的,我們大家一起來做表演。”於是,我和孩子就互換角色演唱這首歌。看着孩子們的表現,我想:“小朋友們這麼感興趣,我們是不是可以啓發孩子們用更多的表情來創編呢?”孩子們興奮地邊說邊做着各種不一樣的表情,看着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着動腦筋,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我特別關注在音樂活動中幼兒的生成,經常思考和探究如何引導、迴應幼兒創編的多樣性和積極性。我發現我們班的孩子都非常喜歡音樂活動,尤其是老師創新的表演、做動作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就非常高。

整個活動下來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活動中對幼兒的引導可以再放開些,該給予幼兒充分表達想象的機會,老師講述的內容太多,感覺在整個過程教師始終處於主導地位,但孩子的主體性體現的不明顯,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這一點。

篇5:幼兒園教學反思

案例分享:

學習小班音樂活動《小小廚師》時,我穿上圍裙、戴上廚師帽,將自己打扮成小廚師的樣子。以此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反思總結:

本次的音樂活動,我將打擊樂演奏更改爲更適合小班幼兒的律動活動。由於活動前已與家長溝通帶幼兒體驗不同的烹飪方式,並觀察家長的.動作,因此把平時爸爸、媽媽做菜的情景再現,並讓幼兒裝扮成小廚師,把做菜結合在動聽的音樂當中,體驗做菜時的那種喜悅心情,感受勞動時的快樂,幼兒的經驗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本次活動不僅僅是讓幼兒創編簡單的動作,更重要的是讓幼兒體會活潑向上的情緒和歡樂積極的情感。做到了《綱要》中情緒情感佔第一位的新理念。運用賞識教育,賞識鼓勵每一位幼兒,讓孩子們在自主的創造中體驗勞動的快樂。

這節《小小廚師》我是用一課時來完成的,整個課程過程時間是很緊的,對於時間的把握要求較高。所以有些同學很想來嘗試也沒有時間,當然班級學生多也不可能每個學生都來體驗,但是如果用兩課時來完成,或者下一節課進行新內容之前來複習煮飯找同學來煮。不但可以檢查這節課的學習效果也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機會。

篇6:幼兒園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在教師跟孩子之間的談話開始,漸漸地深入到主題,孩子們在老師的講解下,漸漸地瞭解到亂吃藥的危險性。

這個活動結束後,我覺得我們大班的孩子對生病時該怎麼辦,他們的腦子裏都是很清楚的,孩子們都會說,要吃藥,看醫生,打針,打點滴等。但生病時藥怎樣吃才安全,這個意識還是不強。

在活動中,給孩子們講完兩件真實的例子後,當我提問“你覺得怎樣吃藥纔是安全的?”孩子一般都是回答按照醫生說的吃藥或者是爸爸媽媽會給我吃藥的,個別孩子還會說看說明書上寫的吃藥。他們所反映出的就只有這些,我們大人可能都知道有些藥盒裏裝的並不是這個牌子的藥,可能爲了方便,就隨便把藥裝在了藥盒裏面了,這樣其實是很危險的,有個意外的話,後果就很嚴重了。

在活動最後的延伸中,通過讓孩子們自己製作藥箱,把自己的藥放在自己的藥箱中,這樣可以讓他們自己認識到小孩子只能吃小孩子自己的藥,可以更加安全一些。

所以,通過這個活動,我覺得在以後的有關於安全主題的活動中,或者在平常的談話中,應該向孩子們灌輸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這樣能更好地增加,增強他們自我保護的意識,也可以增加孩子們對生活的經驗,讓他們的已有經驗可以更加豐富。

篇7:幼兒園教學反思

本週我執教了一個語言活動《新奇的世界》,此活動是主題《亮眼看世界》中的一個語言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通過老師的引導,仔細地觀察圖片,能大膽地通過自己的想象,生動而富有情節的講述故事的內容。在以後的觀察類活動中,我們應有意識地引導幼兒繼續以新奇的眼光去認識的一切,在熟悉的場景中發現新奇之處。以新奇的眼光進行觀察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有意識地轉換角度,藉助小老鼠的視覺來感知、體驗;二是靜心寂慮,調動各種感覺貫注於觀察對象。本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引導幼兒凝神想象,並描述自己想象的情景。對於能力弱或難以安靜想象的幼兒,就讓他們根據老師講述中的一個細節進行描述。

整堂課進行的還算比較順利,基本上實現了預定的計劃。但也存在着很多問題。我總結爲以下幾點:

第一,最明顯的問題是時間太長。整個活動從頭到尾一共上了差不多有40分鐘的時間,在活動中,我發現在最後的一個環節,幼兒已經坐不住了。所以在時間的把握上還需要不斷的努力。此外,在活動內容的設置上也要充分考慮到時間問題,合理地安排活動內容。

第二,圖片的呈現方式不當。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有很多時候是需要藉助圖片的,而圖片的呈現也是有技巧的。我知道了圖片的呈現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種是先出示圖片,讓幼兒先觀察圖片,教師再進行講述,以此來鍛鍊幼兒的觀察能力。第二種是教師先進行描述,讓幼兒產生想象,之後教師再出示圖片。第三種是教師先出示最後一幅圖片(如果有多幅圖片),讓幼兒產生某種疑惑,激發他們的興趣,進而展開前面的內容。還有一種是將所有的圖片同時展示出來,但在每幅圖片上蓋上一張紙,教師每講述一幅就掀開一張,這樣做會讓幼兒有一種新鮮感。圖片呈現的方式所謂是五花八門,除了以上幾種,可能還有其他不同的方式,無論是那種方式都要有條不紊、不浪費時間。教師只有採用適當的呈現方式,才能充分發揮圖片的作用。而我在上課時,由於圖片比較大,而且一共有四幅,所以當我講完第一幅後直接把後面的幾幅覆蓋在上面了。這樣的呈現方式是不當的。指導老師建議,如果圖片實在放不下,不如在第一幅講述完之後把它拿下來再放第二幅。

三、觀察圖片是引導還不到位。在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講述時,不必拘泥於故事原作,而應該以幼兒的想象爲主,結合掛圖的畫面進行描述。

“看”是天性,如何去“看”,深遠地影響着一個人的發展。在諸多感覺中,尤爲重要的是視覺,因爲視覺能夠非常直接、非常明瞭地認識事物,察覺事物之間的差別。每上一堂課都會發現很多不同的問題,我相信通過一次又一次的磨練,一定能夠有所提高的。

篇8:幼兒園教學反思

這是一個小班的科學活動,初次給小班的孩子上課,心裏還是沒底的。所以整個活動還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的。

首先在第一個環節是感知變化,選用圖像。我以直接提問今天的天氣怎麼樣來引出課題,接着讓幼兒選擇適當的圖像標誌來表示當天的天氣,並且學習用適當的語言“今天的天氣是X天”來表述天氣狀況。可是,那天的天氣並不好,一會兒陰天,一會兒開太陽,所以,幼兒在觀察當天的天氣時,還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難的。幸好,有些孩子還是說出了有太陽,才讓我很好的可以進行下面的環節,

第二個環節是學習播報,製作圖像。我先通過提問幼兒是通過什麼樣的方法來知道每天的天氣變化的,這個環節對小班的幼兒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我覺得在活動前,可以讓幼兒的學習經驗前置,事先讓他們瞭解一下基本的天氣知識。活動後,我覺得當小小氣象預報員引出不夠有趣,我覺得可以更貼近小班幼兒一點,可以設置一個情境,比如兔媽媽明天準備帶小兔出去玩,可是不知道明天的天氣怎麼樣,你們有辦法嗎?再讓幼兒回答,這樣更有趣味性,比較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當幼兒回答到可以用聽氣象預報這個辦法的時候,還可以現場讓幼兒聽一段天氣預報,這樣會更形象,幼兒印象會更深刻。還有就是製作圖像標誌時,我本來設計時當天的天氣是晴天,那孩子們畫一個太陽就可以了,可是,活動中,那天的天氣突然轉陰天了,所以就讓孩子畫一朵烏雲,可是小班的幼兒對畫雲還是存在了難度,所以這個環節,還是比較失敗的。

第三個環節是讓幼兒再次感知,瞭解關係。這個環節是讓幼兒再次感知天氣預報與我們生活的關係,活動後,我想起了寧波電視臺的氣象預報時,還會預報洗曬指數,適宜外出,適宜洗曬之類的,可以讓孩子們瞭解一下,知道氣象預報與人們的生活是有密切關係的。

篇9:幼兒園教學反思

我很喜歡自己班的孩子,因爲他們的思維很活躍,第一個環節,尋找小貓臉上的正方形有幾個,這只是一個引子,也是訓練孩子的擴散性思維,孩子有很明顯的爭論,不過這個爭論打開了孩子的思維方式,爲他們後面的學習鋪墊了基礎。

在下面的認識正方體環節中,我讓孩子觀察正方形與正方體盒子的不同來正確認識正方體,孩子們竟然能夠從各個方面去分析和比較,比如他們發現了正方形是平面的,正方體盒子是立體的;正方形只有一個面,正方體卻又六個面,而且一樣大;正方形只有四條邊,正方體卻有12條邊;正方形只有四個角,正方體卻有8個角;在發現的過程中,我讓孩子自己來動手操作記錄它們的不同,孩子的動手操作很重要,因爲他們只有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獲得知識,這些正方體特徵的獲得與總結恰恰是孩子自己總結出來的,而且比我教師原先預設的要豐富的多。

最有趣的是最後的數正方體,我的圖片提供由易到難,在數遮擋部分的正方體時,孩子就明顯有了爭議,沒關係,我讓孩子嘗試用桌子上的小正方體擺出圖形,然後再數,有過自己的操作,孩子一下子就理解了遮擋部分的正方形去哪裏了的原因,解決了孩子的空間問題,孩子的興趣越來越高,到最後一張圖形時,由8個小正方體拼成的大正方體到底有幾個時,很多孩子都一口同聲地說是8個,也有個別的孩子說9個,其實圖上的正方體是有8個小正方形合起來的大正方形,我覺得對於大班上學期的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困難的,所以,我就把最後一幅圖片做爲了活動延伸,讓孩子在活動後,再去探索。

篇10:幼兒園教學反思

語言活動《長大了》教學反思

在《長大了》活動中,當活動進行到仿編兒歌內容時出現了讓我覺得比較棘手的問題,幼兒在仿編兒歌時總是轉不過彎來,總是圍繞自己說,思維受到了限制,而聯想不到自己的東西也會變長變短。我想了想可能是我的引導上出了偏差吧,因爲剛開始我只是口頭上簡單地解釋和引導了一下,似乎有點高估了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之後我便用食物和動作進行引導,這時纔有一部分孩子反應過來。

從這裏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啓發孩子的思維必須藉助具體事物來進行,採用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表象。同時要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幼兒通過視覺觸覺等來認識事物,描述事物。

篇11:幼兒園教學反思

孩子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能學國畫了。五歲左右的孩子,從生理角度講,腦對手的控制力大大增強,達到了靈活運用筆的要求;從心理角度說,此年齡段的孩子對新鮮事物總有想摸一摸、看一看、試一試的慾望,國畫具有線條變化多端、墨色豐富多彩、水墨滲化奇妙無窮、寥寥幾筆就能勾畫出多姿多彩的畫面的特點,恰能夠滿足孩子這樣的心理需要。當然對孩子進行國畫教學,必須先選擇通俗易懂、簡練易學的內容作爲教材。孩子大都喜歡畫小動物和色彩鮮豔的果蔬、花卉,學畫可由此入手。

學國畫主要不是學繪畫,而是教孩子學習認知方法、觀察方法和思考方法。比如在繪畫過程中,墨、毛筆、宣紙、水四者之間的關係,是有生命聯繫的。墨的多少會影響畫的乾溼效果,水分的多少會出現濃淡效果,毛筆的輕重會影響線條的粗細效果。所有畫的效果在宣紙上出來後又會被宣紙的浸潤效果轉化成另一種筆墨效果。這幾者之間的這種生命關係與人的日常行爲、處事方法息息相關,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教育。

篇12:幼兒園教學反思

春天漸漸到來了,很多很多各種各樣美麗的蝴蝶飛來了,在公園裏面飛來飛去,在花草叢中翩翩起舞,小朋友對於這個美麗的蝴蝶是怎麼生長的?我們的孩子對這個概念還是很模糊的。那通過今天這個科學活動的學習,我相信孩子們會更深入地知道蝴蝶的生長過程,因爲我們班的孩子對於這樣的科學知識非常的感興趣。

整個科學活動利用各種圖片來幫助孩子們進一步瞭解蝴蝶的生長過程,幼兒能從中瞭解到有關蝴蝶的知識,進一步對蝴蝶的探究產生興趣。

通過前期《小青蟲的夢》這個故事的學習,讓孩子們初步地知道了蝴蝶在小時候是一條像毛毛蟲一樣綠色的蟲子,但具體是怎樣生長的,還不是很瞭解。

《美麗的蝴蝶》告訴小朋友蝴蝶有毛毛蟲變來,並且有四個生長階段,分別先是小小的蟲卵、然後變成毛毛蟲緩緩蠕動,再後來變成蛹,最後變成蝴蝶展翅而飛。接着又通過看書“多姿多彩的蝴蝶”,觀察蝴蝶的圖片,在幼兒觀察時,教師適當地引導孩子要從蝴蝶翅膀的花紋形狀、色彩、花紋的對稱等方面來觀察,並且幫助孩子一起回憶蝴蝶飛舞的情形,通過各種手段來讓孩子感知蝴蝶的美麗。

在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中,讓孩子們來給美麗的蝴蝶穿上各種各樣五彩斑斕的花衣服,孩子們對活動的興趣更加濃厚了,剛剛通過了“對稱”的學習,所以,孩子們給蝴蝶穿衣服時,就變得更加漂亮了。

篇13:幼兒園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教育評價”部分指出,“教師是幼兒園教育評價工作的參與者”,幼兒園教育工作評價“以教師自評爲主”評價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其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這實際上指明,對於作爲評價主體的教師來說,教育評價的過程就是反思教學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成長的過程。

反思教學的根本目的在於改進教學,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主動發展。“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思考、反省、探究”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包括目標、內容、組織、教學策略、師生、互動等)存在的問題,並努力設法解決這些問題。具體而言,也就是教師藉助於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來分析、判斷自身所確定的教育目標,選擇的教育內容,採用的組織形式,投放的材料及在教育過程中的具體指導策略等是否適宜,等等的這些,都要求我們教師有敏銳的觀察力,換言之,教師要善於觀察。

一、觀察讓我們更多的瞭解孩子的需求。

以往的教學活動,我做了很大的努力,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可孩子們在活動中還是覺得枯燥乏味,怎樣才能讓孩子輕鬆快樂的在活動中獲得發展,成了我思考的的問題。通過反思,我認識到:我們確定的教育措施、制定的教育工作計劃應基於對幼兒的瞭解,也就是“瞭解先於教育”。瞭解幼兒是充分激發幼兒活動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前提。

在“物體的沉浮”活動中,我準備了一些小木片、塑料球、牙膏盒等材料,讓幼兒探索如何使沉在水底的物體浮上來,活動中孩子們只簡簡單單地把它們放入水中,有些物體就浮在水面上了。儘管材料很豐富,但孩子們探究的慾望沒有深入,整個活動下來,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活動後,我對此活動進行反思:反思孩子們活動前是否具備“玩水”的相關經驗,是否對“沉浮”現象感興趣,是否有強烈的探究慾望。其次,對自己本身也進一步作以反思,反思自己在活動前是否已交待清楚活動的目的、要求,在活動過程中是否充分發揮了引導作用,如:是否認真觀察記錄孩子的表現,提供的材料是否真的有啓發幼兒的探索欲,真正富有啓發性,是否在需要幫助時提供幫助,是否爲孩子們相互探討創造了機會等等。於是,我對活動進程作了改進。首先我進行了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如帶領幼兒玩水,讓他們初步掌握水的性能;其次,我又對教學活動安排做了一些調整,重新精心準備了活動材料。在活動開始,就引導幼兒去觀察兩個馬鈴薯在兩個不同水杯中的沉浮現象,結果發現:一個馬鈴薯浮在水上,一個則沉在水底。這時,我又讓幼兒討論: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最後,教師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嘗試,使馬鈴薯浮在水面上。這時,鑌鑌小朋友驚奇地發現:“老師,我往水裏加了鹽,馬鈴薯就浮起來了。”我用懷疑的口氣問,“真的嗎?”“真的!”“那我們大家一起來試一試!”

所有的小朋友都一起動手,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馬鈴薯在鹽水中浮了起來,是因爲加了鹽的水與清水的水質不同。我又問:“還有其他的辦法嗎?”於是,小朋友又開始嘗試了,有的幼兒將馬鈴薯掏了個洞,放在水裏浮了起來,有的幼兒在水裏加糖,馬鈴薯也浮了起來……

反思使我找出了活動中的不足,並吸取經驗教訓,使我在今後的活動中,積極引導幼兒主動有效的開展活動和學習。

二、觀察讓我及時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爲。

在以前教育教學中,我常常只對孩子的行爲做出自己的判斷與分析,總認爲教師就是傳播知識的人,在孩子面前要有威嚴,老師說的孩子一定要聽,老師教的一定要學,巴不得全班孩子都一個樣——懂事、聽話,不管孩子有什麼需要,只要照着我定好的計劃按部就班的執行就對了,以至於教學活動枯燥、乏味。新《綱要》提出“我們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爲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我逐漸認識到:要以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爲,不斷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中的不足或工作中的失誤。

比如:以《馬路上的汽車》爲例。

活動方式:集體

預設目標:1、通過觀察認識馬路上的各種車子,瞭解汽車在馬路上行駛的實況。2、培養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及口語表達的能力。3、培養幼兒初步的交通安全與意識。

活動預設:

1、觀察活動前組織談話,引起幼兒參觀的興趣,並告訴幼兒到馬路去看什麼,怎麼去,並提出注意事項。

2、帶領幼兒步行到馬路邊進行觀察活動。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馬路上種來來往往的車子。

看看自己認識哪輛車?它叫什麼名字?它的樣子是怎樣的?外形大小怎樣?顏色怎樣?有什麼用?車子是怎樣在車道上行使的……

(2)引導幼兒觀察紅綠燈、人性橫道線及當時車輛、行人過路口的情景,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教育。

3、鼓勵幼兒大膽的將自己觀察到的所見所聞和同伴、老師、家人交流分享。

[延伸活動:請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以幼兒口述、繪畫、家長文字紀錄的形式學做觀察記錄。]

觀察記錄:

1、由於是第一次集體外出,所以孩子們都顯得高興及興奮。在聽完我介紹後,他們紛紛議論“哇,到”“嘻嘻,真好啊!”(我特別叮囑幾個特別活潑的小男孩要遵守紀律,他們一臉認真地點頭答應。)

2、“出發了”“到了”“哇,好多車!”走了一段路後,我們順利地來到了目的地——九堡公園。

不用我多提醒,孩子們一直認真地觀察、議論一輛輛過往的車 ,從顏色、名稱、車速……無所不談。

由於當時位置看不見“紅綠燈亭”,所以一些幼兒自言自語:爲什麼這些車一時好多,一時沒有車過?濤濤小朋友聽見了便說:“當然了,路口有紅綠燈控制的啊!”

在孩子們的提議下,我們等前面的車流量小的時候便前去觀察了路口的車輛行駛情況,並觀察了人行橫道線、紅綠燈、車拐彎……

3、第二天,便有大部分幼兒一回到幼兒園便把口述作業交到班上了,還一臉的高興與回味。

活動反思:

在這個《馬路上的汽車》教學活動中,以往教師僅僅出示圖片或圖書等,讓幼兒觀察這些汽車有什麼不同,但這樣的教學方法收效不是很理想,因此,我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出發,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帶幼兒外出實地觀察參觀,實地看、現場地說,比教師空洞的說教更有實際意義。看着孩子們高興地和同伴議論,高興地向家長講述,我心裏也很高興,這是成功的一次外出參觀,儘管時間很短,但意義與作用卻很大。

看見幼兒對此活動興趣如此之大,我又設計了《我是小司機》、《我喜歡的車》、《到車子裏看看》等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玩起來很容易進入角色,教師不僅是他們的設計者、支持者,還是他們的監督者。在發現孩子違規時給予指出,使孩子不致於把遊戲規則丟棄。教師也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合作者、引導者。當出現孩子的需要時,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

能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還學會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這些活動成功在於是幼兒所熟悉的、喜歡的,他們在活動就表現積極主動,會的幫助不會的孩子,從中學會互相幫助,互相體驗成功的喜悅。所以,課的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更易提高幼兒與教師的能力。

在這些主題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通過觀察、欣賞各種各樣的車子,玩形象逼真的玩具車,共同分享玩車、坐車的經驗。讓幼兒從中認識到不同的車子,知道它們的名稱,認識它們各自的外形及主要內部結構,並瞭解它們的用途,還學習了按照車子的特徵進行分類,以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對車子的認識,還知道了爲什麼要遵守交通規則及如何遵守交通規則,建立了基本的交通安全觀念,並養成良好的過馬路、乘車習慣。

我經常在教學前進行反思,使教學成爲一種自覺的實踐,並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在每一次活動前,我都會對前一次的活動進行反思,想想自己是否與孩子親近尊重了孩子的發展;是否適時的介入活動,有效的引導幼兒;是否對孩子的問題、行爲做出了及時的反饋……除此之外,我還會對孩子在本次活動中的一些表現進行估計,孩子對這個遊戲的興趣會怎樣,如何較好的引導;回答問題時孩子會回答哪些方面的內容,考慮各種答案的可能性等。

我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反思,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提高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活動中我常常會對孩子的一些表現、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及時的反思、調整。如在活動“全家福”中,一開始孩子可能有些緊張,活動氛圍較嚴肅。發現這一情況後,我覺得可以適當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使氣氛活潑一些。於是,我就馬上把孩子們熟悉的歌曲“我家有幾口”加入到活動中,通過歌唱活動調動氣氛,使孩子們不再感到拘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下面的活動中,爲之後的活動提供了較好的活動氛圍。

教學後的反思更是重要,它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提高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因此每一次活動之後,我都會對活動中自己的教學語言是否恰當、是否調動每一個孩子、指導策略是否正確、對孩子的表現問題是否及時反饋等進行反思,總結本次活動的優缺點,使其成爲今後活動的一個借鑑。

不管在主題活動,還是在生活活動中,我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瞭解孩子的興趣和需要上,放在了材料的投放與形式的選擇上。與以前相比,我忙了許多,可是孩子們的興趣和求知慾,一直推動着自己去盡心盡力地工作,每當看到孩子們在我精心組織的活動中表現出“自由自在”和高漲熱情,我就覺得自己那麼多的辛苦沒有白費。通過不斷反思、實踐、再反思、再實踐,我感覺自己在各方面進步了很多,對孩子的瞭解更深入,更準確了,對活動的把握更成熟了,發現問題的眼光也更敏銳了……所以我自己的收穫也是很大的,應該說是反思幫助我更好地促進了孩子的發展,同時也使自我自身獲得了進步,我在反思中學會了觀察,學會了瞭解孩子,也學會了怎樣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學會了從只關注教育目標逐漸關注孩子的表現的轉變,教學計劃從單純地靜態執行逐漸向動態調整轉變。

反思是對過去的一種思考,從中吸取教訓,也可以總結經驗。因此,善於反思是當今教師一種重要的教育素質,是教育教學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未來的路上一定還有很多的“困惑”在等待着我,我會不斷加強反思,和孩子們一起快樂地成長。

篇14:幼兒園教學反思

活動亮點有三方面:

1.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通過感知體驗觀察手影的造型,激發幼兒對影子的興趣。

通過觀看圖片中不同的手影造型,使幼兒感受到手可以做很多的影子,喜歡自己嘗試做手影遊戲。這個環節的目的是讓幼兒能夠在自身操作的過程中發現手的變化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影子造型,從而啓發幼兒思考身體還有那些部分可以製造影子造型。

2.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通過在戶外遊戲中探索,感知影子的特徵。

遊戲“找影子”,感知影子和光的關係。在戶外遊戲過程中我採用的是遊戲情節、問題貫穿的方法。先請幼兒隨發現操場上有沒有影子?同時提出對比性很強的問題:找一找哪裏有影子?那裏沒有影子?在幼兒隨意找的時候通過問題引導的方法,使幼兒邊玩邊感知發現了影子與光的關係,幼兒能夠清楚的表達出來。有光的地方有影子,沒有光的地方沒有影子。

遊戲“看影子”,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影子的特徵。在這個小步驟中我分別運用了兩個對比鮮明的方法,引導幼兒發現影子和自己的關係。先玩“木頭人”遊戲,靜止不動觀察影子的形狀和變化?在玩動一動的遊戲觀察影子的變化。一動一靜幼兒在感知和遊戲中發現了自己的影子是和自己一起動。又通過觀察影子與自己的不同,引導幼兒發現了影子只是一個輪廓。

3.集體分享,同伴學習,幼兒共同觀察畫出的影子的不同造型,體驗創造影子的快樂。

在這個環節中我引導幼兒玩“影子找主人”的遊戲,通過觀察繪畫出的影子。幼兒喜歡學一學影子的動作,在發現影子時,幼兒自己提出了一個問題:怎麼影子上的胳膊有一個長有一個短?發現這個問題提出後,我鼓勵幼兒這種探究精神,留下一個問題,請幼兒自己再去探索。

整個活動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孩子在遊戲中自己觀察和對比、發現了影子的特徵。繪畫影子的環節是活動的熱潮,幼兒很喜歡這個環節。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活動留下的問題和幼兒喜歡探究的興趣沒有減,激勵幼兒不斷的探索科學現象。

篇15:幼兒園教學反思

1遊戲觀察案例

觀察內容:角色遊戲——星星理髮店

觀察者:小六班金婷

觀察時間:年10月12日第六、七週星期三

案例描述:

幼兒早上來園後就開始進行角色遊戲活動,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適應,我班幼兒對於角色遊戲的要求逐漸熟悉,每天早上都能正常的開展。今天,陸明傑來園後主動與我打招呼,他走到我面前,頭擡起來看着我說:“金老師早!”我蹲下跟他也打了招呼,請他找個自己喜歡的地方去遊戲。過了一會會,我轉身看到他搬了小椅子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別的小朋友玩,臉上還笑嘻嘻的,我就走過去問他:“陸明傑怎麼不去玩呀,你看他們玩了多開心呀!”他搖了搖頭,我就說:“那我們一起去星星理髮店理的發吧!”他點點頭,我就拉着他的手去去理髮店理髮了。這時,我發現其實陸明傑願意遊戲,與同伴交流也沒有很大的問題。

思考與分析:

陸明傑是我班說話比較少的幼兒,在剛來園的時候會一直不怎麼說話,常常一個人坐在椅子上不與其他幼兒玩耍交流,現在漸漸的會主動與幼兒交流,一起玩遊戲。通過與家長的交流和溝通,我瞭解到陸明傑比較慢熱,不愛與自己不熟悉的人交流,來到幼兒園後,由於對周圍環境的不熟悉,陸明傑就選擇了坐在一旁觀察,看別人遊戲。

對策與措施:

當發現幼兒在集體活動中表現出與其他幼兒不同的行爲時,我們教師要與幼兒的溝通,瞭解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瞭解原因及時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幼兒。教師要多與家長的溝通,對幼兒在園的各種情況向家長反映,有異於其他幼兒的行爲或言語也要告知家長,並且要了解幼兒在家的行爲,與家長一起幫助幼兒快樂的成長。

2遊戲觀察案例

觀察內容:角色遊戲——小兔家

觀察者:小六班金婷

觀察時間:年10月21日第八週星期五

案例描述:

角色遊戲開始了,孩子們都走到了自己喜歡的區角進行遊戲。這時我看到曲飛揚、張俊豪、張雨涵三個人來到了小兔家的小書房。他們三個人拿出了圖書,各自一本,有的攤在地上,有的放在桌上,有的放在椅子上。在看書的過程中,孩子們邊看邊叫:“老師、老師,這是——”在他們的叫聲中,其他區角中的孩子們的注意力都轉過去了,甚至有的孩子走過去和他們一起邊看邊大聲說話。這時,局面混亂,爭着、搶着圖書。看到情況越來越那以控制,我出面了:“哎呀,圖書寶寶在哭了。你們仔細聽聽,圖書寶寶爲什麼哭呀?”孩子們聽了我的話,馬上停止爭搶。在遊戲後的講評時,我就結合這件事,跟孩子們一起說說應該怎樣看書,看書時要注意哪些地方。孩子們不僅意識到了自己剛剛犯的錯誤,也都知道了看書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思考與分析:

小班的孩子對周圍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趣,對新鮮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當聽到的叫聲是自己還沒有看到的東西時,他們就非常容易的被吸引了,卻忽視了圖書。作爲教師要有靈敏的雙耳、敏銳的目光去聆聽、去捕捉孩子中間生成的問題。

篇16:幼兒園教學反思

時光飛逝。我從事幼兒教育已經兩年多了。在領導和老師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我進步了很多。

首先,我對幼兒思想教育有了新的認識。

在進入幼兒園之前,我心目中的幼兒園是老師帶領孩子們玩遊戲、學習簡單知識的地方。但當我真正開始實踐這項工作時,我對它有了進一步的瞭解。〔1002〕〔1000〕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的基本階段和人才成長的奠基階段。幼兒園的工作是貫徹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兒童進行身體、智力、道德和審美教育,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展。這不僅是國家對幼兒園教育的要求,也是所有幼兒園的出發點和歸宿。通過這項任務,在活動中制定了不同的目標,極大地豐富和滿足了兒童的身心需求,真正讓兒童在活動中快樂發展!

二、在我的工作中,我熱愛這個行業。

在我的工作中,我遇到了一羣可愛的孩子,他們每天嘴裏總是說個不停,這讓我愛上了這個行業。這不僅是他們的可愛,而且還夾雜着濃郁的人文氣息!班上有一個孩子。有一次他感冒了,堅持要到戶外去。他出門時開始流鼻涕。我幫他弄到紙。他說天氣很冷,我溫暖了他的手。戶外活動結束後,大家一起回到活動室。我想坐下。他的眼睛到處找椅子。這時,他把小椅子放在我旁邊。我看着他,笑了。他的大眼睛向我眨着眼睛,對孩子們身上發生的小事情微笑着,但這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性”,一種深情。讓我在關心別人的同時也被關心。多幸福啊!我們爲什麼不努力工作呢?幼兒園的生活總是令人難忘的:孩子們的純真和純樸常常呼喚着我們完美的童心,讓我們用這顆心去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世界。我們真誠的理解和支持呼籲並保護他們寶貴的童心,讓他們在人生道路上邁出堅實的第一步。讓我們把心與孩子們連在一起,讓幼兒園的小世界充滿童心世界的真、善、美!

三、讓我在實際工作中成長。

第一個“測試”他剛工作不久就來了。雖然只有公園裏的老師參加,但對於一個“新手”來說會很緊張。這門課不是很成功。經過領導的精心指導和反思,發現原有班級存在很多漏洞。在第二節課上,我注意了課前的鋪墊工作,效果好多了。反思第一次失敗的原因並吸取教訓。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活動中,我一點一點地克服了它,每次效果都更好。就這樣,在實際工作中,我長大了!

經過兩年多的培訓,我在組織教育活動時做了必要的改進。通過在園區的商業學習,我也增加了很多理論知識。在觀察課上,我也學到了很多經驗。回想起來,與我第一次來到幼兒園時相比,它確實進步了很多。我應該感謝幼兒園給了我在這個大型聯合小組學習的機會,也感謝同齡人的細心幫助,這樣我才能快速“成長”。

教育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知識,沒有明確的學習方法。面對許多雪花和互聯網帶來的豐富信息和經驗,我們必須把握一件事:讓孩子真正在快樂中學習和發展。

你很高興。我很高興。我應該爲你付出更多。

篇17:幼兒園教學反思

爲什麼要進行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身的教學爲思考對象,對自己的教育行爲、策略以及由此產生的教學效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旨在通過提高教師的自我觀察水平來促進教學能力的提高。教學反思被認爲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爲,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並對以後的行爲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的成長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吾日三省吾身,不斷反思成名師。

教育案例

x老師在組織幼兒進行“幫水搬家”的活動中,爲幼兒提供了杯子、水管、漏斗、地板革等工具,要求幼兒小組合作,不直接用杯子舀水,而要想辦法用其他工具將水輸到另一個箱子裏。活動中,x老師發現,幼兒用杯子、漏斗往誰管理輸水,很快就完成了水搬家。x老師認識到活動目標對於幼兒來說過於簡單,沒有挑戰性,於是將兩個水箱的距離加大,引導幼兒用其他工具再來試一試。幼兒發現了問題:“不行,管子太短了,水送不到”。x老師啓發說:“有沒有辦法讓它邊長呢?”一組幼兒將水管子接到一起,另一組幼兒將到地板革搭到一起,課時到連接處時水直往外流。於是,x老師引導說:“你們的辦法不錯,但是太浪費水了。怎樣才能既不浪費水又能很快把水搬到另一個箱子裏呢?”幼兒想出了辦法,用不乾膠將地板革粘到一起,用繩子將管子綁到一起。

第一次雲水,幼兒只用了簡單的工具,沒有對其他材料進行探究嘗試,x老師認識到問題後,調整了教育策略。

第二次運水,x老師加大了水箱間的距離,讓幼兒想辦法將材料鏈接在一起,從而使工具的使用、連接的方法成了幼兒探究的焦點。

活動中,教師能認真觀察幼兒的行爲,較爲準確、及時地發現活動中的問題,用“做中學”的理念來審視幼兒的行爲,進行有效反思,及時調整和改變教育策略,注重對幼兒各種能力的培養,取得了較好的活動效果。反思其實不難,它就在每一個教師的身邊。

教學反思小竅門

做好教學前反思。教師在組織教學前要思考如何組織教學,如何將活動內容較好地呈現在幼兒面前,如何突出重點和難點,如何調動起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等。

做好教學中反思。面對活動中幼兒的表現和突發的問題,思考如何應對和調整,滿足幼兒當前需求,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做好教學後反思。在教學活動後,對活動的情況進行整體回顧和評價,發現和明確問題,分析問題,尋找問題的癥結,假設一種或多種解決辦法、途徑,再運用於實踐中,嘗試解決類似的問題。

篇18:幼兒園教學反思

一次觀摩活動的內容是小班音樂遊戲“摸摸鼻子”。遊戲是這樣的:地上畫有一個大大的圓圈,圓圈上貼有一朵花,叫作倖福花。孩子們依次圍着圓圈邊唱邊走着做動作。歌詞是這樣的:“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拍拍手……”孩子們連續唱十遍。當歌曲唱完的時候,誰踩在幸福花上,誰就要創編歌詞和動作。面對衆多前來觀摩的同行,作爲執教者的我非常希望踩在幸福花上的是班裏最能幹的'孩子,使創編歌詞和動作的環節能夠順利進行下去,並能展示班級幼兒良好的音樂能力。可偏偏天不遂人願,踩在幸福花上的恰恰是我最不希望出現的人選。

第一次遊戲結束時,毛毛踩在了幸福花上。毛毛是班裏年齡較小的孩子,各方面能力相對較弱,性格內向而且膽子較小。當一百多位客人老師的眼睛一起朝向毛毛時,毛毛臉漲得通紅,什麼話也說不出,什麼動作也做不了,只是低着頭,呆呆地站在那裏。我一時心裏也發怵了,不曉得如何去應對眼前的尷尬局面,但我還是下意識地笑眯眯地走到毛毛身邊,彎下腰來,臉幾乎貼着她的臉,輕輕地對她說:“摸摸鼻子還可以做做什麼呀?”毛毛仍然手足無措,低着頭下意識地拉了拉自己的裙角,我突然注意到,毛毛今天穿的是一條漂亮的短裙子,於是,靈機一動,對着毛毛說:“毛毛,你編的是不是‘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拉拉裙子’呀?”我邊說邊做了一個拉裙子的舞蹈動作。毛毛居然順着我的說法輕輕地點了點頭,這下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接着,孩子們便唱起了似乎是毛毛編的新歌詞:“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拉拉裙子。”還學做拉裙子的舞蹈動作。毛毛也露出高興的臉色。

我爲自己瞬間出現這樣的教學智慧而高興。相信很多教師在教學觀摩活動中都遇到過類似的尷尬,有不少教師會因此在活動前進行“彩排”,以排除可能出現的尷尬,也有教師會乾脆不讓那些發展較遲緩的孩子參加活動。但這次觀摩活動讓我明白,如果只期待能力強的孩子在活動的關節點上“幫”教師的“忙”是有點一廂情願的,我們不應該懼怕活動中會出現什麼意外,而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智慧。

篇19:幼兒園教學反思

在戶外活動的時候,我組織女孩子玩拍球接力的遊戲,做遊戲前,我給她們講解了遊戲的玩法和拍球的姿勢,孩子們表現的躍躍欲試。

遊戲開始了,女孩子分成了兩隊進行邊跑邊拍球的接力賽。輪到邱亦菲拍球了,只見她把球抱在懷裏,擡頭看着我,從她的眼中我看到了猶豫,於是我鼓勵她說:“到你了,加油!”“我不會拍……”“你還沒拍呢,怎麼知道不會呢?其他小朋友以前也沒有這麼拍過球啊,沒關係的。”其他的孩子也七嘴八舌的說到:“就是,就是,練練就會了。”經過我們這一番的“遊說”,邱亦菲終於決定試試看了。她拍着球想往前走,但是由於緊張,用勁兒太大,把球拍跑了。她把球追回來後帶着一絲哭腔對我說:“我不想玩兒這個了,我不會。”

邱亦菲是個好面子而且有主意的孩子,看到她這麼說,我想,如果再一味的要求她和大家一起玩兒這個遊戲,不但不會給她帶來快樂,還會增加她的心裏負擔,適得其反,於是我答應了她的要求,讓她坐在旁邊看着大家玩兒。

在遊戲的過程中,我不斷地鼓勵孩子們,並有意的說:“我們今天第一次拍着球走,拍不好沒關係,慢慢練,會越來越好的……”我一邊說,一邊觀察着坐在一旁的邱亦菲,她看到大家玩兒的這麼高興,開始有些坐不住了,這時我問她:“怎麼樣,要不要試試啊?”果然,她說:“那我試試吧。”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哈哈,目的達到了。

看着孩子們那專注的眼神,開心的笑臉,我也不由的被她們這種氣氛感動着,雖然她們的動作並不熟練,但是在她們的心中有着一份寶貴的信心,這是他們成功的重要條件。

通過這件事兒,說明讓孩子遭遇挫折不一定是件壞事;重要的是面對挫折時怎麼去面對和處理,孩子存在着個體的差異,不同孩子的反應與孩子的個性和脾氣有一定的關係。成人應該重視孩子的個體差異,採取不同的方法對孩子心理素質進行培養,有必要鼓勵和幫助孩子增強韌性和對挫折的抵抗力。讓孩子有充分的自信,更好地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以正確的心態去對待困難和挫折。

篇20:幼兒園教學反思

一、觀察記錄的性質和意義

就教師局部的行爲而言,有些觀察顯然是不需要做記錄的�D�D如果教師的觀察是爲了眼下的判斷和即刻要採取的教學行動的話。而就教師全部的教學行爲而言,從有意識的程度來排列,則是從無觀察的教學行爲、以觀察爲基礎但無記錄的教學行爲,最後到以有記錄的觀察乃至以系統的長期觀察記錄爲基礎的教學行爲。

所以,從這個序列上來看,要建立教學活動的規範和科學的充分依據,僅僅知道要觀察、觀察什麼和如何觀察,是遠遠不夠的。沒有合適的記錄工具的觀察,就像沒有反思和計劃的教學一樣,很難保證有切實的進步。

(一)觀察記錄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爲

記錄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層次的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在於它是觀察的一個輔助環節,是觀察的一個因素或後期的延續。因此,常見的情況是,要觀察什麼,就要記什麼。當然,從記錄的過程中產生新的觀察目的,也是很可能的。

但這只是朝前看的目的,記錄還有一個朝後看的目的,這就是,記錄是爲了給教師的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長提供反饋。從功能上來看,它作爲觀察和反饋之間的中間環節而存在。教師的全部記錄文本可以保存在一個特別的地方,但是記錄內容本身是沒有任何獨立性的。如果一種行爲和現象被記錄下來之後,這些記錄不在當時和以後得到利用、分析、整理,並從中獲得有關啓示,那麼之前的記錄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但是,由於記錄本身的特點,是形成物質的、靜止的文件,不是稍縱即逝的場景和觀念,也不是x種用於一次性消耗的物品,所以它可以被重複利用,當然也就可以跳出單純的教學流程之外,被派作別的用途,比如用於研究,用來和家長交流或進行彙報,用於同事之間的討論,以及各種評價或評比活動。

(二)觀察記錄是一種有計劃的行爲

當我們說教育是一種有計劃的行爲的時候,並不排除偶然的、生成的和突發的情況。但是我們現在也已經知道,生成的靈活性,並不完全是計劃性的例外,反而是要以一定的計劃爲基礎、爲根據的,或者有時候是作爲計劃的補充。同樣道理,當我們說觀察記錄是一種有計劃的行爲時,並不排除少數情況下臨時偶發的、或者x些一次性的記錄,並且有些不成熟的計劃是很容易發生變化的。

觀察記錄的計劃性在於它需要有一定時間安排和方式進程等方面的規劃,其中包括記錄的規模、頻率、時間段、總時間長度、輔助工具(包括表格和各種機器設備)的設計與使用、保存與整理,等等。

(三)觀察記錄是一種有豐富意義的行爲

有規律的記錄和良好的記錄工具,不但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能夠產生許多附帶的、有時候是不期而至的效益:

1、書面的記錄比大腦的記憶,在客觀性和真實性上更有保證,更不容易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消退。

2、書面的記錄可以進一步加深大腦的記憶。

3、記錄是對現象進行重新整理、在意識中進行澄清和思考的過程。

對於教師的記錄而言,這個思考的過程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義:其一,可以增進和加深教師對於幼兒當前各方面的發展情況的瞭解,把握他們的興趣、交往和人際關係情況、所面臨的問題和各種生長中的能力;其二,可以發現課程生成的來源,或者滲透x些教育教學內容;其三,按照一定的規範和要求進行的記錄,本身內含着教師對於其教學行爲的反思過程和對於師生互動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的理解過程,幫助教師清理有關目的是否明確、手段和目的是否符合、什麼地方還需要改進、幼兒的反應是否合乎教育教學的預期、爲何幼兒會有這樣的反應等等問題。

4、記錄還可以幫助教師。

思考一個目前沒有引起大多注意的一個問題:教育過程中的許多現象、教育環境中的許多材料缺乏合適的命名。這是因爲具體的進行中的教育教學過程是缺乏反思的,是行動性和場景性的,所以它要麼不需要概念,要麼由於實物和場景的幫助,不需要準確的或事先得到公認的概念、然而記錄則不然,它是反思性的,是脫離具體行動和場景的,而且是用規範化的書面語言來進行的活動,所以有關現象和實物的命名問題,就成爲了現實的不方便,進而在反思中直接成爲了教師把握的對象。

5、記錄對於觀察行爲的反作用:它規範、便利教師的觀察,使觀察成爲教師的習慣,保證有效省時,它也使得教師在以後觀察的時候更有方向性。

6、長期記錄的積累,可以產生多方面的效益:在總體上了解資源的使用情況,瞭解幼兒的興趣和在x些方面的發展水平,瞭解幼兒之間的個別差異;在局部上了解個別幼兒的現象背後的原因,瞭解其發展的歷程,瞭解x些材料發揮作用的規律、原理。

7、持續的、有方向的記錄,可以檢驗教師的x些假設、措施的效用如何,是否需要以及如何進行調整。

8、它對於教研活動、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以及家園信息之間的溝通等等,起到媒介作用。

9、它是教師個人的檔案庫的重要部分,是其日後進行自我反思和專業提升的歷史基礎。

篇21:幼兒園教學反思

今天我教學的故事名字是《小兔乖乖》,幼兒聽到這個故事名字就比較的興奮,以至於有些幼兒在聽到故事名字後就在位置上做小白兔蹦蹦跳跳了,由於小班幼兒語言表達是初步階段,當我把兔媽媽的三個寶寶的名字說完後,我就讓幼兒告訴我三個兔寶寶的名字,大多幼兒只能說出其中的一個兔寶寶的名字。通過幼兒你說一句她說一句,幼兒能記住兔寶寶的名字了。然後我繼續講故事,當講到兔媽媽出去採蘿蔔的時候,我問班上的寶寶兔媽媽對兔寶寶說了什麼,幼兒能用簡單的幾個字句說一說兔媽媽的話,通過老師的引領和補充,幼兒的語句稍微完整。但幼兒最感興趣的部分還是大灰狼來了,學兔媽媽唱歌的部分,“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由於前面兔媽媽唱過,孩子們這時候已經會唱了,都大聲的跟着興奮的唱了起來。當我問能不能開門時,孩子們都說:“不能!”“開了門會怎樣?”孩子們都說:“會被大灰狼吃掉。”有些幼兒把自己當成了兔寶寶,縮着身子,做出害怕樣來。當講到三個兔寶寶齊心協力打走大灰狼時,寶寶們高興的拍起了手。

然後我讓幼兒跟着錄音機完整的欣賞了一遍故事。再出示頭飾進行表演,雖然幼兒表演的時候需要老師幫助的地方比較多,但幼兒們表演的都比較興奮。最後我教育寶寶們在家時不能隨便給不認識的人開門,讓幼兒有了點自我保護意識。

篇22:幼兒園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學反思:面對“安靜”的孩子

每個班上都有幾名幼兒非常安靜,他們總是自己默默地遊戲,從來不會給老師製造“麻煩”,黃賀、王菊、就是這樣的孩子,也總是一個人玩,甚至不會主動地與教師交談,一次戶外遊戲:兩人運西瓜,孩子們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只有黃賀、王菊站在一邊,我讓張聖誠叫他倆一起遊戲,可他倆躲到了滑梯後面不出來。

原因分析:

由於王菊自身性格就很內向,加之家長很少帶他外出,他與其他幼兒的交往機會就很少,沒有積累多少與人交往的經驗,因此王菊在班上就表現的很“安靜”,很少與幼兒一起遊戲。

教育措施:

1、多抽時間與他一起遊戲。

2、休息時多帶他到親戚、朋友家,讓他多接觸一些親友家的小朋友。

3、經常帶他到公園玩,讓他能夠經常接觸到同齡的小朋友,並鼓勵他與小朋友一同遊戲。

4、讓他獨自睡覺,培養他的獨立能力。

5、在集體中鼓勵他,樹立他與人交往的自信心。

6、教師以身作則,主動與他建立良好的交往關係。

教育反思:

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需要教師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經常給幼兒創造有利於發展其交往的機會及環境,並採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在家園配合方面也是如此,教師不能只侷限於給家長出主意,還要經常和家長保持密切聯繫,隨時掌握幼兒在家的表現,使家園教育達成一致,這樣才能讓內向的孩子活潑、快樂起來。

篇23:幼兒園教學反思

開學第一週的情況是新來是幾個妹妹早晨離開家人後哭鬧得厲害,這是意料中的事。第一天上午我帶了兩個,是孫夢雨和沈可心,這兩個可愛的寶寶由於年齡小,依賴性特別強,所以一開始她們對並不感,而是哭着要我抱一抱,可是不管我抱了誰另外的一個就哭得更響了,第一天就在他們的哭聲裏過去了。兩三天後,夢雨喜歡上了玩具,所以情緒穩定得比較快,而可心卻開始象個小尾巴一樣跟着我,我上哪兒她就上哪兒,不見我就大哭,爲了讓這個小妹妹適應園的,感覺到我們這個大集體的溫暖,開始幾天我也是對她百依百順的,但她嘴裏還時不時的喊奶奶、念媽媽,效果不好,於是我就嘗試讓她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地方,告訴其他這個哭鼻子的孩子是他們的小妹妹,要友好,給她玩具玩,還讓大孩子上去抱一抱她,其他孩子在這個小妹妹面前就顯得長大了,懂事了,特別是女孩子,很願意拉着可心的手玩玩具,一開始可心有些害怕,我在一邊看着她陪她一起玩以後,她就跟着玩了。情況好轉了,我也鬆了一口氣。

新生入園的哭鬧情況是免不了的,特別是我們這些小不點,但要哄好他們也不難,通過上個學期的帶班經驗,再看這個學期第一週的情況,我總結出一些制止孩子哭鬧,穩定新生情緒的方法。首先:的態度要親切、自然,不強求幼兒。例如:寶寶剛入園時,一般抱着幼兒入園,教師要自然的與幼兒打招呼,如果寶寶不願意叫、打招呼,就順其自然,彆強求,可讓媽媽與寶寶一起在幼兒園玩一玩,教師可經常抱抱幼兒,親親他們,這是與幼兒貼近的最好辦法,同時也可消除幼兒的緊張心理。

其次是提供的玩具很重要,一定要大,顏色鮮豔,帶聲音。託班幼兒對小的、零碎地、無聲響的插塑不感興趣。相反,對於直觀的,引起注意的聲音很感興趣。例如:玩積木,教師可幫助幼兒把積木插成各種大的形狀,幼兒比較喜歡。

篇24:幼兒園教學反思

隨着時間的推移,孩子們天真的笑臉,緊張忙碌而又快樂的二個月過去了,當我空閒下來細細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時,深深的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作爲學前班的教師,不僅要在思想上、學習上幫助學生,而且在生活中讓他們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培養她(他)們的團結協助能力,並盡最大努力地去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遇到的各種困難。以下是我班這段時間的一些體會:

一、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的習慣和學習興趣。

學前班學生由於年齡小,自控力差,紀律渙散。我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入手,課上進行趣味教學,儘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好學生的紀律。利用各種獎勵措施激勵孩子,及時提醒孩子們做好上課準備工作,並且在課後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爲,根據學生的表現在班裏進行榜樣教育。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逐漸養成了認真聽課、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二、培養良好的班集體。

班集體是培養學生個性的沃土,有了這塊沃土,學生的個性才能百花爭豔。集體活動,最能培養學生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這些天我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讓家長能及時瞭解到學生學習情況,這些活動不僅活躍了孩子們的身心還豐富她們的學習生活。

三、關心愛護每個學生。

作爲一名學前班教師,在對不同類型、不同個性的學生,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爲了讓她們儘快的融入到這個集體,我利用下課後的時間給他們做思想工作,積極和家長以及代課老師交流意見,學生在各方面的進步都很大。在班裏我平等對待每一位同學,課下我們像朋友的相處,融洽的師生關係,讓孩子們能在輕鬆快樂的環境裏好好學習。

篇25:幼兒園教學反思

關於師德建設的重要性已經成爲當今教育工作中的一項根本要求,作爲一名教師,具備良好的師德也早已成爲國家對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職責要求,在構成教師素質諸要素中,師德處於首要地位,這已被全社會所公認。目前,幼兒園教師的師德之所以成爲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門話題,原因之一除了獨生子女政策導致每個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與關愛超過了任何國家與我國曆朝歷代以外,其次就是幼兒教師與其他教師一樣在經濟浪潮的大環境中出現了師德素質下滑的問題。因此師德建設也成爲教育行政部門和幼兒園管理工作中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園所園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

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幼兒園教師隊伍對發展學前教育,提高學前教育質量有着重大的戰略意義。經過幾年的幼兒園管理工作和教師隊伍建設的實踐,在師德建設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經驗,但是也存在着諸多問題與困難。當前,探索與構建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富有時代特色的幼師師德建設實踐模式,已成爲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重大課題。在師德建設中的一些做法和成績,也有相應的反思與解決不了的難題,在這裏和大家共同探討。

所謂師德師風,即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及其表現出來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價值取向下的工作作風和教師思想素質,具體表現包括對國內外政治的關心和了解、對從事的幼教職業的熱愛和投入、對本班組教師與同事的團結和協作、對幼兒及家長的尊重和家庭教育指導、對幼教學術的嚴謹和進取、對自己的終身學習的職業追求和自律以及對國內外幼教理論的吸納與借鑑等各個方面的綜合狀況,它是教師隊伍建設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的關鍵所在。以下就是我園在師德建設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以國家的教育法規與方針政策作爲指導師德建設實踐的理論基礎,輔以我園有針對性的各種手段提升教師的職業形象和服務意識。

1、近年來,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把師德建設放在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並在依法治校、依法辦教育的思想指導下開展了教師學法懂法的工作安排,不僅要求教師學法,更重要的開展了校長(園長)的法律培訓,通過培訓增強了校長的法律意識和政策理論水平,更重要的是運用到了教師培訓和常規工作中。在每學期的培訓中分別組織教師們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勞動法》(新)、《幼兒園工作規程》以及“十七大報告”中黨和國家有關教育方面的方針政策,使全園教師更清醒的認識到國家對教育特別是對學前教育的重視,提高了教師的職業榮譽感和自信心,並理解《教師法》提出的教師應承擔的六條義務的內涵和意義。

通過園本培訓制定了我園教師的行爲規範,從樹立教師的職業形象入手,細化了從教師語言、着裝、儀容到教師行爲的行爲規範,通過每學期有>計劃的培訓學習提高了教師們履行師德的自覺性。

2、改善傳統行政管理的人文環境,通過學習瞭解幼教發展信息、教育新觀念,把每學期的師資培訓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傳統的行政管理多是停留在檢查監督、批評教育的層面,而幼兒園的教師每天必須用一個孩子的心態和視覺和學齡前兒童相處,如果教師每天處在單調和嚴管的氛圍裏勢必沒有“陽光心情”來照顧孩子或者只在領導面前充樣子,因此我們首先從尊重教師入手,無論是檢查工作還是聽評教育活動及各種例會全部改變了對教師的評價方式,堅持把“微笑”送給每一個教職員工,挖掘教師的閃光點,以表揚鼓勵在先,當出現做的不到位的問題時,用婉轉的方式告訴老師,並幫助其找到恰當的工作方法,尤其是在例會中,堅持正面表揚和鼓勵,把出現的問題作爲案例來舉例,不點名批評某個同志。其次,利用幼教專業刊物和教育專家講座把國家幼教改革信息和國內外的教育觀念通過園本培訓的方式及時傳達給教師們,使教師儘快從中吸取好的方法和經驗用於教育活動中。另外及時發現教師的情緒變化,在生活、工作中關注教師的實際困難,盡其所能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困難,同時教育教師不要把個人、家庭中的煩惱帶到工作中來,更不能把怨氣傳達給幼兒。通過這樣的管理方式,教師們每天的心情是開心愉快的,和孩子及家長的相處和工作配合也就得心應手了,使教師們整體的師德狀況有了很大的提高。

篇26:幼兒園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歌詞朗朗上口的歌曲,歌詞表現的內容非常符合幼兒的心理,是幼兒生活的一種體現,歌詞既有情節又有細節。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幼兒理解歌曲中生氣吵架、拉勾、講和的情節。用音樂和自己的表情來表現。通過演唱歌曲,激發幼兒與同伴交往、和解的積極心態。關於本次活動的反思:

活動開始,我一邊彈鋼琴一邊有感情地範唱歌曲,讓幼兒欣賞,目的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接下來教師彈奏歌曲,幼兒小聲隨琴唱。在教唱兩遍之後,播放幼兒舞蹈伴唱錄像帶,同時我也來到孩子們中間,引導幼兒邊跟隨舞蹈做動作邊隨伴唱學習歌曲,在我的帶動下幼兒表現得很積極,同時我也對錶現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表揚,孩子們學習歌曲的勁頭更足了。在孩子會唱的基礎上,最後是歌舞表演,從集體到小組再到個人,變換着表演方式讓幼兒體驗了各種表演形式的樂趣,讓每個孩子都有表現的機會。整節課課堂氣氛很活躍,我也感受到了音樂帶來的歡樂。

課後,我將這次教學活動做了如下反思:

1、音樂活動離不開情感的支持。因此在音樂活動中比較注重利用有效的提問來激發幼兒情感的形成和強化。如:“假如你真的生氣了,好朋友也生氣了,你們會怎麼樣?”“你和好朋友和好了,這時你們心裏是怎麼想的?你會怎麼做呢?”幼兒在比較和判斷的過程中,通過動作、表情的變化,較好地把握了本次活動的音樂意境。

2、活動中我要放下師者之威嚴深入到孩子們中去,很好的達成了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使幼兒能夠感受到師生間的平等朋友關係,營造了溫馨和諧的活動氛圍,使幼兒能更好地體驗到音樂和舞蹈帶來的歡樂。

3、活動中我恰當的表揚有助於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使孩子感受到關懷和鼓舞,會更加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有助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篇27:幼兒園教學反思

對於教師來說,“反思教學”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 作爲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進一步充實自己,優化教學,並使自己逐漸成長爲一名稱職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簡單地說,教學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學。因此,如何寫好教學反思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大家探討:

(1)寫成功之處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達到光輝頂點。

(2)寫不足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爲今後再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3)寫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着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爲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創新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補充今後教學的豐富材料養分。

(5)寫“再教設計”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啓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

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總而言之,寫課後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寫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穫。以上是筆者對教學反思的撰寫一些看法,可能還有很多錯誤,希望老師們在教學實踐中批評指正。筆者也將根據自己的教學反思認知和研究深入進行修正。

1.實話實說——寫得、失

一節課下來,課堂教學抑或超乎所想的順利,抑或不盡人意。一堂課可因教師一句幽默奇妙的導語而使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可因教師一個手勢、一個眼神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種新教法的採用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因講得多而學生興趣全無;也可因一個環節的遺漏或疏忽而走錯路、走回頭路等。再者,“因”與“果”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不管是得是失,教師皆應實話實說,將其記錄在案,以期在往後的教學工作中安排更周到、操作更自如,少走彎路、不走回頭路。

2.及時反饋——寫師、生

教與學是兩種個體間發生的知識傳遞關係。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則爲學習主體。教師的情緒、教師的舉手投足、教師對教材對學生對教法瞭解的深淺等都直接作用於學生,影響着課堂氣氛與授課效果。相反,學生的注意力情況、學生的疲勞狀態、學生的知識差異等也反作用於教師。此二者同時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牽制,影響着課堂效果。鑑於此,課畢就該及時反饋,將課堂上師生表現與授課質量進行及時分析、綜合登記,以幫助自己在日後備課、授課時能對“師”與“生”的情況作更全面的分析。

3.綜合比較——寫教、學

教學反思記錄應該是說課的外延,它與說課互補。形成一個完整的“說課——備課——授課——寫教學反思”的程序。一節課過去了,教師教法應用如何,達到預期目標沒有,效果怎樣,學生學習積極性如何,與教學要求是否相符,這都是實際操作中常出現的問題。教師應及時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問題的關鍵,把影響教與學的原因綜合出來,記錄在教學筆記中,日積月累,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4.扣準要點——寫特點

實際上,在平時的教學中,上一節好課不容易,一節課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節課能有特色,能有個閃光點,能有一種值得借鑑的好做法,就算是成功。所以在教學反思中就可以把閃光點扼要地記上,寫下該節課之特點,有重點有選擇地採用教法,設計教學程序,做到一課一特色,課課有特色。

5、捕捉靈感——寫遐想

常有這樣的感覺:上課時原本沒有涉及的內容,因實際需要或靈感的涌現而穿插其中,結果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講者繪聲繪色,聽者津津有味,課堂頓時充滿勃勃生機。它能幫助我們拓展思維空間,引導自己與學生進行遐想,並徜徉其間。這樣愈是多想,想地愈是透徹。所以教師應即便把諸如此類的小插曲(幽默的談吐、對抗性比賽------)所產生的效應,記錄在教學反思記錄中,用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水平。同樣,對於課堂中節外生枝的實例也應及時記錄,吸取教訓。

三、寫好教學反思要注意的問題

1、要有勇於改革創新的精神,積極投身於外語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改革本身就是一種新事物,每時每刻都有新現象、新動向、新問題。正是在探索新生事物的來龍去脈,把握其發展態勢之中,在深入探索之中,我們才能獲得體驗,才能感到有言可發,並在總結探索中提升出新的規律。

2、要想有所發現,還必須拓寬知識面,增加知識底蘊。要有精深的英語專業知識和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知識,要廣泛涉獵其他學科,要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以及英語教改成果,還要學會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新知識奠定基礎,否則將很難有所爲。

3、要勤於動腦,善於思考。在上完每節課後都要進行反思,反思一節課的成敗得失,並及時做好記錄。課後的反思,雖然點點滴滴,但它來自於我們的教學實踐,出自於我們深刻的思考,是我們的真切感受,因而是非常珍貴的。

4、要善於總結,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要經常看自己所寫的教後記錄,進一步對其進行深層次的探討,運用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科學方法,拋開膚淺的、表面性的東西,注重對規律的揭示,對真理的發現。

5、寫教學反思記錄,還要做到持之以恆。

總之,教學反思能讓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逐步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教育水平,開創屬於自己適合自己不斷髮展的新天地,而寫好教學反思記錄無疑便是這一行爲的最佳途徑和結晶。

篇28:幼兒園教學反思

老師要多思考孩子的感受

這天早上,我在打掃衛生時,李明小兄弟姐妹的母親跑來對我說:“老師,你把李明領進來好嗎?”我驚奇地問:“李明在哪?他怎樣不進來?”母親着急地說:“他這天早上不願來幼兒園,此刻在幼兒園門口,就是不進來。”我放下手中的活跟着李明的母親來到幼兒園門口,只見李明在車上邊哭邊喊:“我不上幼兒園,我不上幼兒園!”我過去問他:“你爲什麼哭?”他看了我一眼,更悲哀地哭了起來。

我好不容易、哄他來到活動室,讓他坐下,等他母親走後,我蹲下身子,撫摸着他的頭說:“李明,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訴老師,你爲什麼哭嗎?”他滿眼淚水地說:“老師,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老師說一聲,讓我跳舞嗎?”我一聽,最後明白了,原來舞蹈老師在排節目時,嫌他動作不到位,昨日把他裁了下來。我說:“咱們不跟舞蹈老師練舞蹈了,老師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參加咱們班的節目吧!”他說:“老師,我能行嗎?你會不會又不用我了?”我說:“不會的!”只見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說:“老師你真好!”

從這件事上,咱們能夠看出孩子們的自尊心是多麼的強,那我期望各位老師在處理孩子們每件事情上,能多思考以下孩子們的感受!

孩子鍾愛玩沙

咱們幼兒園地處農村,幼兒的戶外活動場地很大,就在院子的一角有一塊沙地,平日咱們都不太留意,但是最近課下活動時,我發現總有三三兩兩的幼兒蹲在沙地裏玩沙子,有的還在堆沙子,有的不只在地上畫什麼,直到上課鈴響,才戀戀不捨的離去。

這天戶外活動時,本來是安排滑滑梯,但是澤乾卻跑到我面前對我說:“老師咱們能不能玩沙子呀?”我想:何不借這次機會去看看他們到底在幹什麼呢!於是我領着孩子們來到沙地裏,這時他們象一羣放飛的小鳥,“飛”到沙地裏忙了起來,一會兒工夫,子哲對我說:“老師你看我畫的村莊。”有的在畫樹和小鳥,畫得不好沒有關聯,用手一抹,重新開始,有的兩人一夥在堆小山,瞧孩子們那股認真勁兒,沒想到一塊小小的沙地,卻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透過這件事,我改變了以前的看法:總以爲玩沙髒幼兒不鍾愛。但是此刻我覺得孩子們在這塊沙地裏能夠充分發揮自我的想象力,玩兒得十分盡興。]

篇29:幼兒園教學反思

幼兒園中班語言《啾比的巧克力和他的朋友》教學反思

《啾比的巧克力和他的朋友》是一個有關分享的繪本故事,故事裏描述了小田鼠啾比的阿姨給了它一盒巧克力,啾比一開始並沒有準備和人家分享,後來等到它想和朋友分享的時候,朋友們已經都不在了。大叔爺爺告訴等到天氣暖和的時候朋友們回來的時候再和他們分享吧!啾比明白了以後好東西要及時地跟好朋友分享。孩子們通過故事內容的理解到了好朋友之間要懂得分享,跟別人分享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本次活動從一本簡單的繪本故事讓孩子很自然地明白分享的重要性主要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實現的:

一、以課件播放爲載體,讓幼兒便於理解

考慮到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徵仍以生動形象的事物吸引爲主,活動的課件正是結合了視覺、聽覺兩方面的內容來吸引幼兒主動去學習去理解故事內容。課件中的小動物形象生動可愛,幼兒比較喜歡,加上課件中所加入了故事中其他動物角色的對話,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在觀看課件動畫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是分心的,都非常地投入。在孩子們觀看課件動畫的時候,我也在邊上和他們一起看,《指南》中也指出:“經常和幼兒一起閱讀,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結合畫面討論故事內容,學習建立畫面與故事內容的聯繫。”所以當孩子們觀看完課件動畫之後我便和孩子們一起回憶書中的故事情節,引導他們有條理地說出故事的大致內容。整個集體閱讀的過程中,我並沒有去引導他們,只是陪着他們一起看,所以整個閱讀過程孩子們都是在自主閱讀,而且還發現他們能夠與旁邊的小朋友討論在閱讀過程中的發現、體會和想法。正是藉助了課件這一載體,孩子們對繪本故事內容的理解纔會更加容易、更加明白。

二、以故事表演爲手段,讓幼兒身臨其境

《指南》中建議我們教師“鼓勵幼兒用故事表演、繪畫等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圖書和故事的理解”。今天的這個故事內容就非常適合進行故事表演。故事中出現的小動物們都有自己的語言和動作,而且很容易表現。所以我邀請了部分孩子進行了故事表演,因爲是語言活動,所以我也提出了一些語言方面的要求:請孩子們模仿故事中各種動物說話的語句和語氣。特別是表演棕熊、小鳥和青蛙的孩子,當“小田鼠”沒有給他們巧克力的時候,他們的臉上失落的表情表現得非常好。當表演到“小田鼠”想起來要把巧克力分享給它的朋友時,好朋友們都不見了,這時候的“小田鼠”孤獨寂寞的心情就能夠感受到了。當然孩子們在表演的時候不可能完全照着故事中來,我也特別贊同他們能夠在表演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去豐富故事情節。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故事表演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和創造能力。

三、以情感體驗爲形式,讓幼兒遷移經驗

幼兒語言的發展貫穿於各個領域,也對其他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有着重要的影響。本次活動中孩子們在故事表演裏的交流與對話正是孩子們社會交往能力的鍛鍊,而在表演中的小田鼠沒有給他們巧克力的那種失落的情感也在故事表演中很好的感受出來。這種情感的體驗要比我們教師的說教有用有效的多。最後我們還提出瞭如果你有好吃的東西和好玩的玩具應該怎麼做時,孩子們已經能夠把剛纔在故事中的經驗遷移到自己的生活中來了,知道應該要分享,分享才能讓別人和自己感到快樂。

篇30:幼兒園教學反思

在對樂曲旋律的熟悉環節我使用了用襯詞“呣”來哼唱的方式幼兒很感興趣,也在哼唱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了三拍子音樂的舒緩風格。在教學中對圖譜作了一些修改,將表示樂句的數字增添在了圖譜中,使幼兒更易於理解每一個樂句的歌詞。教師通過指圖填詞式的提問幫助幼兒很好地記憶了歌詞,也有利於幼兒辨別每一個樂句,能清楚地表述出哪一句自己唱時覺得有困難,從而進行有重點地樂句練習。歌曲前後部分的不同風格也是根據數字的提示讓幼兒感受、理解和表現,幼兒對連連的唱法和跳跳的唱法表現的很清晰。

篇31:幼兒園教學反思

不知爲何,最近一段時間欣怡小朋友在早晨入園時總是有些情緒低落。可是當爸爸走後她能迅速調整自我的心境,很快融入到班級的活動中來。一天早晨欣怡滿臉委屈的表情走進班級教室,這一幕剛好被她的好朋友子涵看到,因爲早晨的時間十分緊張,兩個人互相打了一個招呼就各自準備早餐前的活動了,欣怡的心境還是相當的低落。

早餐過後,歡樂的區角遊戲開始時了,只見欣怡和子涵都選擇了表演區進行遊戲。當她們裝扮一番正要準備遊戲的時候,子涵走上前問道:“欣怡,你今日早晨怎樣了,怎樣不高興啊!”聽到子涵的問話聲,原本心境有點低落的欣怡突然擡起了頭,小眼睛異常有神的看着子涵,弱弱地說:“早晨爸爸忘記給我帶做好的天氣預報本了!”子涵一聽笑着說:“原先是這樣啊,咱們去和宋教師說說,明天再帶過來就是了!”說着就牽着欣怡的手向我走來。不等欣怡開口,子涵就幫忙解釋說明事情的經過。當得到教師許可時,兩個好朋友就高高興興的去表演了,欣怡的臉上又重新出現了笑容。

對於小朋友來說,朋友是他們一同遊戲的玩伴,一齊分享小祕密的夥伴,一同說笑一同傾訴的同伴。當她們遇到不開心的事情的時候,可能大人不能很好地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感受,可是同齡的小夥伴會是比較好的傾訴對象,相同的閱歷,相似的經歷最容易引發他們的情感共鳴。或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給予好朋友們足夠的空間,充分施展“好朋友的魔力”,讓小朋友在充滿魔力的環境裏健康歡樂得成長。

篇32:幼兒園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學反思5篇

《城裏老鼠和鄉下老鼠》教學活動反思

《城裏老鼠和鄉村老鼠》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語言活動,它通過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城裏老鼠去鄉下做客與鄉下老鼠去城裏做客時所引起的一系列有趣的事,引領孩子們去了解另一環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

爲了有效開展這次活動,課前我不但自己收集許多有關城市和鄉村的圖片、照片,還讓孩子收集儘可能多的有關城市和鄉村的圖片、照片並帶到幼兒園,同時還要求孩子利用雙休日和家長一起有意識地觀察瞭解城市和鄉下的不同,積累一些經驗。活動的開始,先讓小朋友一起在投影儀上欣賞這些畫面,聆聽小朋友的介紹,然後老師提問:“你們都看到了什麼啊?給你什麼感覺呢?”在此基礎上,大家對城市和鄉村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在活動中,我和小朋友圍繞“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喜歡到城裏生活呢?還是喜歡到鄉下生活?通過辯論會的形式進行討論,鼓勵幼兒大膽闡述自己的意見。孩子的精彩回答讓我讚歎不已,感觸很深。我深深喜歡這些孩子們。

其實,城裏和鄉下都有自己最美的地方,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都爲自己的家鄉感到驕傲,孩子們都說了自己喜歡城市和鄉村的理由,相信只要是適合我們自己的都是最好的。現在我們的城市和鄉下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和變化。農村的生活條件也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特別是我們居住的地方,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活動中孩子勇敢的辯論是整個活動的亮點。

《聰明的烏龜》的教後反思

《聰明的烏龜》是一個寓意很強,角色語言比較鮮明的故事。故事中用不同的角色扮演來描述一件事,用鮮明的語言來烘托其中的寓意,教育孩子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活動中,讓小朋友按角色的特點模仿對話。

本次活動中,在敘述故事這一環節,教者沒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整個故事,這樣孩子在聽的過程中就沒有完全理解故事內容,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不是很濃。如果去誇張的表現故事,用故事的情節去感染孩子,讓孩子注意力集中以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可能效果會比較好。在第二次複述故事中教者只是看圖複述,沒有很好的引導孩子自己去看、去說,如果教師作爲一個引導者來引導孩子去看圖說話,充分的讓孩子去“說、想、看、演”。本次活動的效果應該會更好些。

語言《耷拉耳朵的小兔》

語言活動中學習材料的選擇是第一關鍵——《耷拉耳朵的小兔》也是選材於幼兒畫報,來源於幼兒中間。我用電腦放大情節,根據目標需要改編並製作了部分情節,色彩明快,動作表情明顯,直接刺激幼兒的感官。一出示這樣的圖書孩子們立即有了興趣,也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氣氛。《耷拉耳朵的小兔》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而且大班孩子在交往中會出現被嘲笑時和生氣時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他們在故事中會找到相同的感受,我想這樣的選材有利於清楚地表達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激發孩子的表現力。

有了適宜的材料以後,我感覺提問的技巧是展開幼兒想象力,引導幼兒觀察,充分表達自己的第二個關鍵,

每一個畫面我都抓住了關鍵點去提問,每一幅圖都讓孩子學會怎樣觀察,“世界上有很多的兔子,有胖的、瘦的還有---但他們都有一對豎着的耳朵,看這隻小兔有什麼不一樣的呢?”孩子們很快將注意力集中到所出示的小兔子身上,發現小兔的耳朵不一樣。我覺得開放性的問題會讓孩子們更仔細地觀察、思考、再表達,所以每一幅圖片我都不會給孩子直接地講述,讓孩子自己猜測下一個情節,“你們看小夥伴們見到這隻特別的兔子會怎麼說?”“它是怎麼對待小兔子的?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小兔子心情是什麼樣的,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小兔子非常難過一心想把耳朵豎起來,怎麼辦呢?你快來想一想。”老師最後再引導孩子簡單地整理或鞏固幼兒的回答,達到分享的目的,我也發現孩子們由只能續編結尾的`能力發展到猜測高潮以至於續編開始部分。《耷拉耳朵的小兔》使孩子們沉浸在續編的快樂中。孩子們爲幫小兔子把耳朵豎起來及怎樣救小兔子想出了十餘種辦法,在這次創編中我沒有把孩子想象的整個畫面畫出來,因爲在以前的創編中這種方法雖然直觀但耗費時間太長,使注意力差的孩子精神渙散,因此我用簡單的圖譜來表示,孩子們一看就知道是什麼,如:用繩子幫忙,用曲線表示,請大象則畫出他長長的鼻子,用老虎的尾巴則畫一個粗粗的尾巴。對孩子來說我想這是一個肯定,既肯定了孩子們的想法又豐富了幼兒對續編想象的理解,他也記錄了我們班不同孩子們的語言表達及想象水平,爲後面的繪畫結尾及製作成完整的圖書提供了依據。

在創編結尾小兔看病的過程中,孩子們猜測小兔肯定有病,這是醫生的話需要老師點明中心“小兔沒有病,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隻耳朵。”,這種間接地講道理,讓孩子心理更容易接受,所以後面的討論更結合了實際生活中的感受,“如果小朋友有了錯你會怎麼辦?如果你遭到了嘲笑,你生氣了怎麼辦?你遇到了小兔這樣的困難怎麼辦?”這裏融入社會性領域的問題,既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又解決了孩子們的情緒和心理問題。

《調皮的太陽》教後反思

活動目標:

1. 能感受散文中太陽“調皮”的表現。

2.體會散文的幽默、詼諧意味。

活動準備:

1.掛圖。2.太陽頭飾,紅色圓形紙板若干(同幼兒臉大小),自制烏雲圖片一張(同臉大小)。

3.故事磁帶。

4.活動前帶領幼兒感受太陽升起、落山的方位變化。

活動過程:

1.欣賞圖片。

——這些圖片講了些什麼事情?

——幼兒獨自閱讀幼兒活動材料,看後可小聲討論。

——你看到了什麼?

——太陽在幹什麼

——這個太陽和我們平時看到的太陽有什麼不同? (幫助幼兒理解:調皮)

2.欣賞散

——散文裏講了誰的事情

——聽了散文後你心裏有什麼感覺

篇33:幼兒園教學反思

洗手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三五個孩子在玩水;忘記關水龍頭了等等。針對這樣的情況,我總是反覆提醒常規要求“要這樣,那樣的”,可效果總不佳。幼兒天性好玩,喜歡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齡特點的關係,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愛的遊戲也會樂此不疲。因此,教師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並深受幼兒喜愛的內容,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於是在之後的一次洗手時,我也加入進來,並有節奏地念起了《洗手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裏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幹。在到自己的小毛巾上擦擦乾。我動作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幼兒紛紛跟着我學了起來。“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讓幼兒在有節奏快慢的變化中,通過動作表演兒歌內容,表達了他們內心的感受,並能促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洗手環節,只要我們認真的去觀察、貼近幼兒的生活,你會發現孩子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是我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我們去動腦筋,我們應該給孩子們創造親自體驗的機會,把教育轉化爲幼兒的需要。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礎,這點固然重要,但我們要站在孩子的立場,體驗孩子習慣的養成過程。這樣,幼兒才能體驗到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並逐漸把這種認識變成自覺行爲。僅僅一個洗手的習慣,我們也要考慮很多。讓我們感到欣喜的是,我們在努力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孩子們更多更強的獨立能力。

教師應做有心的人,從孩子長久發展的利益考慮,我們不可忽視良好習慣的養成,更要親自參與到幼兒的實踐活動,體驗孩子們的需要,制定的常規制度應隨時調整,並改變教育方式,形成真實的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

篇34:幼兒園教學反思

最近觀摩了一位老師的活動,整個活動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教師一直在用自己良好的情緒情感陶冶孩子,用親切的語言啓迪孩子的智慧,用真摯的愛哺育孩子的心靈,充分體現了《綱要》中“尊重幼兒”的理念。活動後的評析中各位老師也多次提到了要“尊重孩子”這一點。結合自己在工作中的體會,我也來談談“尊重孩子”。

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尊重則談不上愛。”教師應尊重每一位幼兒,讓他們感受到愛,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活動當中。聯想到最近我們教研組開展的教研課上,兩位老師同時上了《爲小動物做花衣》的製作活動。兩個活動都很成功,孩子們的情感被教師充分的調動了起來,每個孩子都很投入的在爲小動物“穿衣服”,以至於兩個活動最後都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教師想集中孩子進行最後的點評環節,但很多孩子都餘興未盡,不願回到老師身邊……在教研活動評課時,我們教研組就“活動中如何將孩子的注意力引向下一環節”這一大家共識的難點展開了討論。很多有經驗的老師都提到了諸如用誇張有趣的遊戲情境吸引孩子,在平時的活動中注意培養孩子這方面的常規,提供適量的操作材料等等。有一位老師提出了讓我耳目一新的看法,她認爲:孩子不願停止操作是因爲他們的情感和操作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這次活動是請孩子們爲小動物穿新衣,孩子們看到有的小動物還沒有衣服穿就急於給它們都穿上新衣服,所以到活動結束時他們不願停止手中的“工作”,這正體現了我們的孩子具有同情心和責任意識。

二期課改要求“尊重孩子”,那麼我們教師完全可以滿足孩子的興趣和需求,讓他們繼續操作,甚至延伸到區角活動中。至於展示和講評的環節,完全可以等孩子們都完成作品後,隨機的調整到一日活動的其他時間進行,這樣的活動纔是真正滿足了每個孩子的需要,是爲孩子的發展服務的。這位老師的話促使我反思,反思自己認爲理所當然、毫無疑問的習慣,學會打破自己的固有的狀態,改變教師的身份位置,關注幼兒的內心世界,實際教學中多從幼兒的角度考慮;在教學中要追隨幼兒的自然狀態來調整預設的目標、程序和內容,尊重幼兒的現在狀態與水平。

最重要的是真正地轉變教育觀念,不能將幼兒看成是被教育和改造的對象,而應當將幼兒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從而在實踐中更好地尊重幼兒。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們的愛不應該是盲目的。教師只有在堅持尊重幼兒主體地位的前提下,發揮自己在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才能真正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而處理好這些問題,對於建構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更好地開展我們的工作有着重要意義。

篇35:幼兒園教學反思

在對活動的不斷調整和演繹過程中,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和收穫:

一、對知識的梳理要把握時機、選準形式

活動中所涉及的六種動物,它們的外形特徵分別與獲取食物、抵抗外敵、適應氣候有關聯。整個活動中我們一直跟隨孩子們的選擇,根據他們的發現來協助他們獲取經驗。當孩子們對所有問題都有所瞭解、並有了一定的經驗時,教師再對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這時孩子們纔有話可說、有物可想,對知識的掌握起到了鞏固的作用。

大班孩子雖有了抽象思維的萌發,但仍處於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活動中我們藉助動物外形本身及語言來梳理不同動物生存的需要,如大象和長頸鹿長了長鼻子和長脖子是爲了吃到食物等。最後藉助“吃到食物、身體不受傷”等關鍵字的提取來幫助孩子理解動物外形與生存的關係。圖文並茂的梳理形式可幫助大班孩子直觸經驗的核心,建立清晰的思考路徑。

二、活動環節的設置流暢而有邏輯性

有效的課堂教學一定既如行雲流水,又能環環相扣。環環相扣的教學設計體現爲教學中學習邏輯的層層遞進。我們的教學由這樣幾個環節組成:找找“爲什麼”(回憶再現問題)→想想“爲什麼”(通過討論和思考獲取問題的答案,梳理小結“爲什麼”的原因,學習對問題本質的歸納和提升)→看看“爲什麼”(繼續尋找問題,獲得答案)。這些環節在難度上不斷提高,在思維上逐步推進,使整個教學由淺入深,有序地展開,保證了活動的流暢。

三、教學資源的運用動態與靜態相結合

動靜相宜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是因爲幼兒園孩子注意保持時間短,有意注意容易轉換。這一原則也同樣適用於對教學資源的分配和利用。

活動中我們有時利用圖片讓孩子進行觀察,有時運用動態的視頻供孩子猜測、傾聽,選用不同的教具,都是從動物的特徵出發。

學習中孩子的思維會不斷有新的生成,爲了滿足孩子學習的需要,加深他們的理解,我們還選用了動態的體驗活動,如當孩子們討論大象是否一定要長長長的鼻子這個問題時,我們讓孩子們來模仿大象,做“沒有鼻子的大象”的遊戲。孩子們學大象笨重地走路,但卻需要摘樹上的香蕉。孩子們使勁擡頭、伸脖子卻拿不到香蕉。“累壞”了的孩子們嘆息說:“這樣下去,大象一定會餓死的!”動態的體驗使孩子們可以親身體會長鼻子對於大象生存的意義和作用。

動靜交替的活動,讓孩子們有鬆有弛,對活動的順利開展和對知識的掌握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36:幼兒園教學反思

關於幼兒園教學反思

頑皮孩子可以這樣教(大班)

今天下午我們班在沙地裏遊戲。孩子們對於玩沙很感興趣。我和藝蕾一起做蛋糕,賣蛋糕,玩得正起勁。這時,馮思語跑過來說:“曹老師,我們正在挖洞,陸輝給我們都堵上了。”“哦,告訴他不要那樣做了!”我隨口一說,依舊和藝蕾玩着。過了一會兒,全晴怡又來告狀:“老師,我們挖了一個通道,叫劉家成一下子踩塌了!我們可是費了好大的勁才挖好的。”我一聽火就騰的上來了,這個陸輝成天調皮搗蛋,到處惹事,可能沒有人和他玩了,他便到處搞破壞,藉此來引起別人的注意。我氣沖沖的四處尋找陸輝,發現他和瑩瑩在做饅頭,玩得正開心呢!我壓了壓心頭的火,走上去,沒有像過去那樣大聲訓斥,而是溫柔的說:“陸輝,過來,我們一起玩好嗎?”他遲疑了一下,有點不相信,好像在說:“老師不會訓我吧?”“來!我們一起堆個假山,好嗎?”“好吧!”他如釋重負地舒了一口氣。我們兩個一起堆了一個大假山。一邊堆我一邊和陸輝交流:“陸輝,如果有個小朋友過來把我們的假山推掉,你會怎麼樣做?”“我會很生氣,我不讓他!”“是啊,所以說別人做的東西我們也不能去毀掉,你說呢?”

“嗯。”他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我不知道陸輝能不能聽懂我的話,但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再也沒有孩子來告他的狀。

孩子們在遊戲時,老師不要過多的干涉,但發現問題也要及時引導。當發現孩子的行爲有偏差時,不妨把心頭的怒火壓下來,學會藝術的處理,用移情的方法給他講清道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他有所玩,有所樂,能感覺到有人關注他,就會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小創可貼,濃濃師幼情

一不小心,我的左手大拇指處劃破了。一條口子雖長,但不深,星星點點地流着一點血。我毫不介意,拿紙巾擦了擦血,正打算繼續給孩子們講故事。

誰知道眼睛特別“亮”的楊楊竟然發現了:“姜老師,你的手流血啦!”聲音雖然輕,但關心之情洋溢其中。在他的呼喊聲中,孩子們都將目光轉向了我的手指,並且紛紛嘟囔着:“姜老師流血了”、“真的流血了”、“我也看到了”……看到孩子們關切的眼神,我笑着說沒事的,希望就此結束這件事。沒想到,孩子們可不想就此罷手。

細心的朱朱說:“老師,你怎麼不用創口貼啊?”

王芷欣緊跟着說:“姜老師,用了創口貼就不疼了。”

雯雯還指着自己手腕上的“傷疤”說:“我上次也弄開了,媽媽給我貼了創口貼。”

……

孩子們的生活經驗還真不少,這時的我不得不佩服他們了:“老師沒有帶創可貼,就不貼了吧,沒有關係的。”

“那我明天給你帶個創口貼吧!”小朱朱真的很有愛心哦。

“我也給你帶!”孩子們又七嘴八舌地搶着說了。

我感到心裏一陣陣暖流涌起。“不用了,姜老師家裏也有的,明天我自己就貼好了哦!”於是我又開始和孩子分享故事了。

第二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樣在活動室門口接待孩子們。“姜老師,給你一個創可貼哦!”小朱朱遞給我一個創口貼。說實話,我被感動了,原來他昨天不是隨便說說的,原來小朱朱確實把這件如此小的事情放在了心上!

“姜老師,我也給你帶了創口貼!”調皮的小宇竟然也有這份細心,他爺爺還跟我說:“昨晚一回家就說要帶創口貼了!”原來小宇心裏是有我的,可惜平時還因爲他的調皮我老是生他的氣,我不禁臉紅了,有些後悔。

“姜老師,我幫你貼上吧!”天真可愛的杭杭拉着我的手,非要親手貼上她帶的創口貼。我蹲下來,頭一次像一個孩子一樣,享受着被人照顧的感覺,這是一種多麼奇妙、甚至讓人迷戀的感覺啊,而給我這種感覺的竟然是一個不滿4歲的孩子!看着她認真的表情、細心卻顯笨拙的動作,我忍不住在她的'頭上親了一下,多可愛的孩子啊!

一樣的早晨,一樣的孩子,不一樣的是,今天的我竟然收到了十幾張創口貼,十幾張來自於孩子手裏的創口貼。看着這一張張小小的創口貼,我有種流淚的衝動。這豈止是一張張小小的創口貼,我看到的是在這小小創口貼背後的濃濃深情,是孩子們對我的一種關心、一份關懷、一片愛意!

我最親最愛的孩子們,衷心地祝願你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小班教學:各種位形的擺放

教學活動中,我經常把孩子的座位擺放成豎形和馬蹄形來進行教學。

有一次語言活動,我安排孩子坐成橫的三排,我則坐在他們的前面,在上的中間時,出示掛圖後,我發現兩邊的孩子爲了看清圖片,不由自主的站起來觀看,提醒後效果也不佳,課後我坐到孩子的位子看,發現看不清或只能看見一點點。

後來,我和其他的老師談到座位的擺放,把孩子們的小椅子圍成兩個半圓形 ,安排他們坐下,老師就坐在他們的中間,在以後的語言活動中,我採納了,效果果然比三排要好。由於座位是兩個半圓形 ,老師坐在中間,每個孩子都在我的視野掌控中,一旦孩子有什麼小動作都能及時的阻止並給予糾正。

由於小班孩子好動的特點,還要根據不同性質的活動安排孩子們不同的座位,這樣不僅有利於孩子們吸收知識,也能更好的幫助老師維持活動過程中的秩序問題。

變戲法――幼兒園教育隨筆

午飯後,我帶孩子們到教室外的走廊上玩橡皮泥,吃好飯的孩子們陸陸續續帶着橡皮泥來到了走廊上。婷婷也不例外,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專心的玩着橡皮泥。婷婷用手在一大團橡皮泥上拽了一小塊,放在手心裏搓,不一會兒就變成了一長條,但還在繼續搓,長條斷了。她又拽了一快,還是那樣的搓,搓着搓着又斷了,石凳上已經有了好幾段的長條。婷婷把這些長條放在一起,不知道還要幹什麼。我發現婷婷在東張西望的就坐到了她的身邊,也拽了一塊橡皮泥開始搓。婷婷看到老師也來玩橡皮泥,顯得很高興。我也象婷婷一樣搓了一長條,同時嘴裏說:“長長的一條。”婷婷看着我得意的說:“壽老師,你看,我搓了這麼多的長條。”我神祕地說:“別眨眼,我要用長條變戲法了,你會嗎?”說着我就把長條的兩頭接起來了。婷婷說:“變成圓圈圈了。”我又說:“讓老師再變一個。”說着我就把圓圈交叉成8字形。婷婷驚奇的說:“變兩個圓圈圈啦。”接着,我又變了一個花樣,婷婷高興的說:“一隻小鳥……”我看她已經很溶入這個遊戲了就站起身要走,婷婷馬上拖住我要我繼續陪她玩。我就對她說:“壽老師再給你變一個,就輪到你變了,好嗎?”婷婷一聽,高興地答應了。說完我拿出一條搓好的長條,變了一朵漂亮的小花。婷婷看到我變的,躍躍欲試,連忙開始搓長條了。這次她也在長條的基礎上變起了花樣,一會兒說是蟲,一會兒說是娃娃,一會兒說是奶瓶,還變了蘋果,儘管看上去四不象,但是她還是很得意。

在這個無意的指導中,我發現很多小朋友已經掌握了玩橡皮泥的基本操作,但她們對自己的成果已經沒有了成就感。我無意中的闖入,使婷婷對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引發她通過想象將原來的成果作爲素材而進行簡單的造型,不僅提高了孩子的積極性,也是孩子對自己的又一種突破。

幼兒園教學反思:哭,有時是件好事

早晨,孩子們都高高興興地走進了幼兒園。可今天的丹丹卻在座位上不高興。班上的小朋友去跟你說話,你也不理,我忙過去問你:“怎麼了,爲什麼不高興呀?”我的話還沒說完,你就傷心地哭起來

“今天該我拿小圖書和小朋友分享了……可是我忘帶了。”

我說:“沒關係,老師原諒你,明天記住帶過來好嗎?”你使勁點點頭。

我對你能爲忘帶小圖書這件小事如此重視而表揚了你。

你的哭不是因爲你嬌氣,也不是因爲膽小,而是一種幼兒特有的責任感的體現。現在的孩子最缺的就是責任感。“圖書事件”雖然小,但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你對待事情認真的態度。我也從中受到啓發:培養孩子責任感應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

乾淨的小手――小小的洗手環節

洗手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三五個孩子在玩水;忘記關水龍頭了等等。針對這樣的情況,我總是反覆提醒常規要求“要這樣,那樣的”,可效果總不佳。幼兒天性好玩,喜歡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齡特點的關係,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愛的遊戲也會樂此不疲。因此,教師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並深受幼兒喜愛的內容,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於是在之後的一次洗手時,我也加入進來,並有節奏地念起了《洗手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裏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幹。在到自己的小毛巾上擦擦乾。我動作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幼兒紛紛跟着我學了起來。“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讓幼兒在有節奏快慢的變化中,通過動作表演兒歌內容,表達了他們內心的感受,並能促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洗手環節,只要我們認真的去觀察、貼近幼兒的生活,你會發現孩子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是我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我們去動腦筋,我們應該給孩子們創造親自體驗的機會,把教育轉化爲幼兒的需要。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礎,這點固然重要,但我們要站在孩子的立場,體驗孩子習慣的養成過程。這樣,幼兒才能體驗到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並逐漸把這種認識變成自覺行爲。僅僅一個洗手的習慣,我們也要考慮很多。讓我們感到欣喜的是,我們在努力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孩子們更多更強的獨立能力。

教師應做有心的人,從孩子長久發展的利益考慮,我們不可忽視良好習慣的養成,更要親自參與到幼兒的實踐活動,體驗孩子們的需要,制定的常規制度應隨時調整,並改變教育方式,形成真實的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