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計劃(精選17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7篇《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計劃》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計劃》相關的範文。

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計劃(精選17篇)

篇1: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計劃

本學期我任教七年級班2個班的生物,根據學校新學期工作計劃和生物學科的特點,制定以下新學期生物學科工作計劃: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下努力實現教學創新,改革教學和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校的內涵性發展。以新課程理念爲指導,在全面實施新課程過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研究,正確處理改革與發展、創新與質量的關係,積極探索符合新課程理念的生物教學自如化教學方法和自主化學習方式。

一、主要措施和方法

1、教師深入鑽研大綱,教材,認真備課,熟悉教材章節重點,難點及考點,化難爲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學生作業在課堂上完成。

2、廣泛收集資料,進行篩選,分析,總結,把相關信息穿插於新課講授及練習作業中。注重複習,特別是課前課後考試前的複習,認真落實。

3、利用課件、掛圖、板圖等多種形式和方法輔助教學;及時認真完成學生分組實驗,耐心指導,積極應考,加強學生實驗動手能力,引導學生利用生物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4、教會學生學習國中生物課的方法。學習生物學知識重在第1頁理解,勤于思考;要重視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要重視理論聯繫實際;要重視觀察和實驗,勤動手,多提問。

5、開展教材重點,難點內容的專題講座與複習。

二、加強理論學習和研究

1、深入學習課改理論,積極實施課改實踐。

2、以國中新教材爲“切入點”,強化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認真學習生物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樹立會考意識。

3、在新學期中積極進行教改經驗總結,撰寫教學論文,培養寫作能力。

篇2: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爲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教學內容介紹人的生理活動和生長髮育都依賴於生物圈的資源和環境。人類的活動更影響和改變着生物圈。這個單元的學習,既要了解人體的構造和生理,還要關注人和生物圈的關係。

三、教學目標

1、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3、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4、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四、具體措施: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已有的教學經驗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2、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學案、導案、寫好教學反思。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5、爲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

6、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7、管好課堂的紀律和秩序,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

五、教學進度

本學期總課時爲37課時,每週3課時。教學內容及參考課時如下:

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

人的由來(6課時)

第一節人類的起源和發展(2課時)第二節人的生殖(2課時)

第三節青春期(1課時)第四節計劃生育(1課時)

人體的營養(6課時)

第一節食物中的營養物質(2課時)第二節消化和吸收(2課時)

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2課時)

人體的呼吸(5課時)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1課時)第二節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2課時)第三節空氣質量與健康(2課時)

人體內的物質的運輸(7課時)

第一節流動的組織――血液(2課時)第二節流動的管道―血管(2課時)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心臟(2課時)第四節輸血與血型(1課時)

人體內的廢物的排除(2課時)

第一節尿的形成和排除(1課時)第二節人糞尿的處理(1課時)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7課時)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2課時)第二節神經系統的組成(2課時)

第三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2課時)第四節激素調節(1課時)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4課時)

第一節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1課時)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2課時)

第三節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1課時)

總之,在新學期中,我會努力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去引導教育學生。創造性地開展教學,由傳授者轉變爲促進者,由管理者轉變爲引導者,從而提高教育質量,取得新的成績。

篇3: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爲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爲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入學半年,對生物學科的學習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習習慣也已初步養成.學生記憶快,但是記憶時間短暫。一部分學生課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明確學案要求進行自主學習。根據學生這些特點,我們教師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醒學生注意力切入,使學生帶着興趣去學習生物學,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培養學生能運用生物學規範語言回答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要繼續加強學生的堂清工作。

三、教學內容及教材分析

本期的教學任務主要在七年級《生物學》下冊。下面對教材內容作基本分析:

《生物學》下冊僅一個單元――生物圈中的人。本單元的七章可以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人的由來。教材通過觀察與思考、資料分析、技能訓練和探究活動,引導學生了解人類的起源和發展,人的個體發生和發育,青春期的發育特點和衛生習慣的養成以及認同優生和優育。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這部分的教學通過多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了解人的食物來源於環境,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供應,人體內物質的運輸,人體內廢物的排出,以及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調節生命活動。

第三部分是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本章重點是通過實例分析、模擬探究和擬定計劃等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人類與環境的密切關係。

本單元並不是單純地講人體生物學,而是在講述人體的由來、人體結構和生理內容的同時,始終將有關人體的內容放在生物圈或生活環境的背景中,引導學生分析和理解人體生理或人類活動與環境的相互關係。本單元突出了人與生物圈的關係,是以“生物圈中的人”爲主題展開的人類生物學、人體生理學、環境生物學等科學的綜合。

第一章 人的由來

從人類的起源講到人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及人口的調控,全部內容一線貫穿,層次分明,邏輯性強,知識完整。通過觀察與思考、資料分析、探究活動、STS教育及科學家的故事等活動,加上大量的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學習與提高,過程和方法的獲取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

第二章 人體的營養

食物中的物質和能量是人體細胞物質和能量的來源,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要經過消化和吸收才能被細胞利用,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力求將人的營養問題始終與周圍環境相聯繫,以便使學生認識到人與生物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從學生的興趣和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應用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工作。本章結合環境、社會去探討有關營養的話題,而不是僅僅講述消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本章在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的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問題,運用已有的知識去分析這些問題,同時引導學生通過資料分析,明白查閱資料、進一步獲取信息的重要性。

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食物、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

本章內容包括《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和《空氣質量與健康》三節。第一節簡要介紹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通過資料分析掌握呼吸系統的組成器官及各器官主要功能。第二節主要了解外界氣體進入人體組織細胞的問題。第三節則是主要明確空氣質量與健康的密切關係。本章的2個資料分析,提供的資料都比較多,對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

第四章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通過前面三章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人從生物圈中獲取了食物和氧氣。但是,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大氣中的氧氣被人體吸收後,怎樣才能運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中並被細胞利用呢?組織細胞在生活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又是怎樣運離細胞的呢?這就需要運輸這些物質的結構基礎。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教材順理成章地安排學習《人體內物質的運輸》這一章。同時,也爲第五章《人體內廢物的排出》作好了教學鋪墊。

第五章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本章共分兩節,第一節《尿的形成和排出》側重於從尿液形成的生理結構和功能方面安排教學內容。第二節《人糞尿的處理》是從生物圈角度引導認識人體產生的糞尿排入到周圍環境中,將對環境造成污染,增強環保意識。本章通過資料分析、數據處理等,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歸納、概括以及合作、表達交流的能力以及解釋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本章還通過課外閱讀資料,給學生滲透關愛他人生命,自願向某些患者捐獻器官的情感教育。還通過引導學生提出當地人糞尿無害化處理的建議,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和能力。

第六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本章的教學內容首先從人體對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視覺以及耳和聽覺,然後才介紹神經系統的組成和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最後介紹激素調節。本章的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實現神經調節;第二部分是人體通過內分泌系統實現激素調節。本章還通過課外閱讀資料,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使他們知道與眼和視覺以及神經系統等有密切關係的醫療技術的新進展。本章還通過“探究活動”、“觀察與思考”、“課外實踐”、“資料分析”、“實驗”等,加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科學探究能力以及分析、推理、概括、綜合等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本章還通過練習題、課外閱讀資料,培養學生關愛殘疾人的情感和態度。通過簡介我國科學家率先合成牛胰島素的先進事蹟,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增強振興祖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第七章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以後,其生存和發展一直與自然資源緊緊相依。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不僅僅侷限於自身的生命活動,還包括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並且後兩者的影響更大。本章並不是向學生介紹多少環保知識,而是特別注重體現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技能方面的目標。

全章以三個明確的、系統的學生活動爲主線貫穿。

1、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分析相關的事例,來了解人類活動對生物圈正、反兩個方面的影響;通過閱讀“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材料,引發深層次的思考。

2、請學生親自動手去探究並確認人類活動造成的污染對生物真的有影響。這既培養了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增強了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安排學生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使學生在認識得到提高的基礎上,積極行動起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親自參加到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列中去。

本章在探究活動的'要求上較前六章有了提高:一方面因爲有酸雨、廢電池對生物產生影響的實驗本身有一定難度;另一方面是要求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完整的探究實驗並實施。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並適時地對學生作出科學的、恰當的評價,鼓勵其積極性和探究精神。此外,教師應結合教材給出的當前生態環境中的熱點和焦點問題以及有關科學研究的新進展,引導並培養學生此方面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篇4: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一、學生現有學習情況(基礎技能、能力發展等)分析:

通過上期的生物教學,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有較大的改善,具備一定的學習技能,對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其中有一批學習較優秀的學生,需要加強指導和培訓,可望取得突出的成績。但有的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後進面還較大,實驗和學習的習慣較差,應對這些學生多關心、多指導、多督促,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抓緊教學落實,力爭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的能力和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二、教材內容分析

根據新的課改要求與生物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實際,本期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學習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從第一章“人的由來”到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共七章的教學內容和實驗。其中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教學重點和難點;而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是社會討論和考試的熱點。通過教學改革落實“雙基”,發展能力,讓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和觀念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三、教學資源的開發

教學資源應該是教學中有利於教學的物力、財力、人力等因素,同時也包括一些學生等的非智力因素、老師的道德修養、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係、教學模式的因素。對這些因素的有效的開發利用,可以促進我們的有效教學,提高我們教學的效果,也爲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生物課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開發利用教學資源過程中,不管運用什麼方法,的目的是爲了教學,爲了學生的能力發展。應多利用互聯網絡、圖書資料、影音文件等多充實生物課堂,讓課堂變得高效

四、教學目標

在新課標下,我們要實現的是: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瞭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5)通過生物的學習,掌握生物知識,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生態觀,促進學生能力發展和科學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學生能將生物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五、具體措施

1、認真鑽研生物課標要求標和教材內容,搞好教學設計,抓好教學落實,每月一次月考(單元測試),每週一套練習並及時抽查登記反饋調整。

2、堅持啓發式教學,正確處理好“雙主”關係,課堂教學注重師生互動,追求和諧,注重師生交流與信息反饋,給學生的學習創造好條件和學習氛圍。

3、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開展講論式,啓發式、探究式教學,並應用課堂教學媒體及現代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潛能,掌握學習方法,全面發展學生素質。

4、通過抓好教學落實,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和歸納小結,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六、教學進度及活動安排

教學內容課時

篇5: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愉快的寒假生活結束了,在新的學期裏本人擔任七年級7.2、7.4、7.8三個班生物教學工作,七年級學生正處於對人體生理產生好奇的青春期階段,對於本學期生物學學習內容興趣比較濃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青春期和人體生理的知識。爲了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工作,行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爲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教學內容介紹人的生理活動和生長髮育都依賴於生物圈的資源和環境。人類的活動更影響和改變着生物圈。這個單元的學習,既要了解人體的構造和生理,還要關注人和生物圈的關係。

三、教學目標

1、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3、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4、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四、具體措施: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已有的教學經驗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2、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學案、導案、寫好教學反思。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5、爲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

6、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7、管好課堂的紀律和秩序,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

篇6: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計劃

一、教學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爲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爲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瞭解人類與生物圈之間的關係,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2)樂於探索生命的奧祕,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 3)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 4)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5)初步獲得生物圈中人類的起源與發展的基本知識。

(6)獲得有關人體結構功能、生理以及衛生保健的知識,促進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7)知道生物科學技術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三、教學措施:

1、精心設計導語,通過生動的語言,藉助情感教育,激發學習興趣。

2、做好演示實驗,完成學生實驗,達到培養學生能力之目的。

3、把錄音、錄像、投影、幻燈、多煤體等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

4、在語言、板書和操作等方面達到規範、準確和熟練。

四、應對策略和教學設想:

1、鼓勵學生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2、打破課堂內外的約束,有計劃地安排必要的調查、訪問、參觀等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活動,保證活動的落實,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分工合作、交流。

3、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

4、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5、倡導探究性學習。

6、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

7、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

8、真正體現“以學生學習爲中心,以問題研究爲手段,以個性質量爲目標”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想聽並聽懂。

9、幫助學生確定恰當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五、學生情況分析:

生物知識、現象與人類密切相聯,學生對生物現象產生疑問多,但學生在國小階段對生物學的學習,對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已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大部分對本科的學習興趣濃厚。但仍有個別同學探究能力尚需提高。

篇7: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七年級下冊)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方面得到發展:

知識:

(1)初步獲得生物圈中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的基本知識。

(2)獲得有關人體結構功能、生理以及衛生保健的知識,促進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3)知道生物科學技術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

能力:

(1)正確使用生物學實驗中常用的工具和儀器,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

(2)進一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課內外的圖文資料及其他信息設計實驗的能力。

(3)利用科學的一般探究方法發展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4)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某些生活、生產或社會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瞭解人類與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間的關係,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2)樂於探索生命的奧祕,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3)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4)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二、教學重點

人的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心臟的結構及血液循環的途徑;腎單位的結構及其功能;視覺和聽覺的形成過程;神經系統的組成等內容。

三、教學難點

受精及胚胎髮育過程;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肺與外界氣體交換的過程;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現象;血液循環過程中血液成分的變化;腎單位的結構及其功能;眼球的結構、視覺的形成過程等內容。

四、課時分配

本冊書需要36課時第一章人的由來需要5課時,第二章人體的營養6課時,第三章人體的呼吸3課時,第四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需7課時,第五章人體內廢物的排出2課時,第六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8課時,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5課時。

五、學情分析

學生正處於對人體生理和性問題產生好奇的青春期階段,對於本學期生物學學習內容興趣比較濃厚,但學生生性較害羞,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用正確的態度健康度過青春期。有的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後進面還較大,實驗和學習的習慣較差,應對這些學生多關心、多指導、多督促,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抓緊教學落實,力爭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六、教材分析

在課程標準中,課程內容被列爲10個一級主題,“生物圈中的人”其中第5主題,還把第7主題“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中的人的生殖和發育和第10主題中的“健康地度過青春期”。整合於本單元,使“生物圈中的人”的學習主題更爲完整。

七、教改措施

1、認真鑽研生物課標要求和教材內容,設計好導學案,抓好教學落實,每學完一章進行測試,每節課有練習並及時抽查登記反饋調整。

2、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開展講論式,啓發式、探究式教學,並應用課堂教學媒體及現代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潛能,全面發展學生素質。按大綱要求全面系統地學習學科知識,培養能力,促進學生科學素質的形成和發展。

八、成績分析

期末成績不是很理想,參加考試160人,及格率0、88,優秀率0、63,平均分80、40、其中兩名同學成績沒過30分,有20名同學沒及格,綜合分排名較靠後。本次考試題較基礎,如果加強管理學生,及時做好檢測工作,落實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成績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九、奮鬥目標

這學期在開學初制定好教學計劃,同時培養學生制定好學期計劃,在這學期從分利用好課堂40分鐘,高效的完成每節課的教學任務,期末做好複習計劃,帶領同學做好期末複習工作,爭取在期末考試管局排名第五。

十、進度表

(略)

篇8: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及指導思想

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住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爲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教學內容介紹人的.生理活動和生長髮育都依賴於生物圈的資源和環境;人類的活動更影響和改變着生物圈。這個單元的學習,既要了解人體的構造和生理,還要關注人和生物圈的關係。

三、教學目標

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按學校要求積極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四、具體措施:

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並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

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爲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並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採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篇9: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愉快的寒假生活結束了,在新的學期裏本人擔任七年級7.2、7.4、7.8三個班生物教學工作,七年級學生正處於對人體生理產生好奇的青春期階段,對於本學期生物學學習內容興趣比較濃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青春期和人體生理的知識。爲了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工作,行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爲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教學內容介紹人的生理活動和生長髮育都依賴於生物圈的資源和環境。人類的活動更影響和改變着生物圈。這個單元的學習,既要了解人體的構造和生理,還要關注人和生物圈的關係。

三、教學目標

1、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3、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4、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四、具體措施: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已有的教學經驗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2、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學案、導案、寫好教學反思。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5、爲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

6、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7、管好課堂的紀律和秩序,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

五、教學進度

本學期總課時爲37課時,每週3課時. 教學內容及參考課時如下: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人的由來(6課時)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2課時) 第二節 人的生殖(2課時)

第三節 青春期 (1課時) 第四節計劃生育 (1課時 )

人體的營養 (6課時)

第一節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2課時) 第二節 消化和吸收 (2課時)

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 (2課時)

人體的呼吸 (5課時)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1課時)第二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2課時)第三節空氣質量與健康 (2課時)

人體內的物質的運輸(7課時)

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 (2課時) 第二節 流動的管道—血管 (2課時)第三節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2課時) 第四節 輸血與血型 ( 1課時)

人體內的廢物的排除(2課時)

第一節 尿的形成和排除 (1課時) 第二節 人糞尿的處理 (1課時)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7課時)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2課時) 第二節 神經系統的組成 (2課時)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2課時) 第四節 激素調節 (1課時)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4課時)

第一節 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 (1課時)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2課時)

第三節 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1課時)

總之,在新學期中,我會努力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去引導教育學生.創造性地開展教學,由傳授者轉變爲促進者,由管理者轉變爲引導者,從而提高教育質量,取得新的成績。

篇10: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一、課程總目標

在新課標下,本學期生物要實現的是:

(1)、獲得有關人體結構功能、生理以及衛生保健的知識,促進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2)、繼續培養學生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知道生物科學技術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

(4)、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某些生活、生產或社會實際問題。

(5)、瞭解人類與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間的關係,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6)、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二、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

(一)教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爲主。在時代性上,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更加體會到人與生活的關係。

(二)學生情況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生物有一定的理解,而且本學期主要學習生物圈中的人,與自己息息雙關,學生都比較感受興趣。但有些學生覺得人體的內部恐怖將生物拒於門外。但總的來說,學生能認識到生物的重要性,能較快地調整自己的心態,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勁頭十足的學生。七年級學生正處於對人體生理和性問題產生好奇的青春期階段,對於本學期生物學學習內容興趣比較濃厚,但部分學生比較害羞,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青春期的性知識。

三、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況,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實施教學時,儘可能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到學習生物的樂趣如:讓學生表演與本內容有關的事物等;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教學手法靈活、應變,這樣既讓基礎差的學生能掌握基本知識,又要讓學習層次較高的協商有發展提升的空間。

同時,注意學生的動手及協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從學生的現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出發開展教學,培養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並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得答案。幫助學生確定恰當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篇11: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一、目的

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組員的協作精神。讓學生通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從而認識和揭示自然科學規律,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識,切實讓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

二、教學要求

1.演示實驗必須按大綱要求開足,教師在課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使學生能夠獲得感性的認識和驗證,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若有條件可改成分組實驗。

2.學生分組實驗,也要按教學大綱的要求把學生實驗全部開齊。對於學生實驗,若能當堂看清實驗結果的須在實驗室裏教師指導下進行,教師監督學生對每個實驗達到操作規範、熟練的程度;培養他們濃厚的生物學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實驗進度

認真閱讀上面的老師教學計劃方案之後,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跟着老師的教學計劃安排好好做生物實驗,並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七年級生物實驗:探究模擬酸雨影響植物種子的萌發

探究模擬酸雨影響植物種子的萌發實驗知識,同學們認真學習哦。

篇12: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一、學生現有學習情況(基礎技能、能力發展等)分析:

通過上學期的生物教學,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有較大的改善,具備一定的學習技能,對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其中有一批學習較優秀的學生,需要加強指導和培訓,可望取得突出的成績。但有的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後進面還較大,實驗和學習的習慣較差,應對這些學生多關心、多指導、多督促,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抓緊教學落實,力爭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的能力和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二、教材內容分析

根據新的課改要求與生物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實際,本期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學習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從第一章“人的由來”到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共七章的教學內容和實驗。其中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教學重點和難點;而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是社會討論和考試的熱點。通過教學改革落實“雙基”,發展能力,讓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和觀念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三、教學資源的開發

教學資源應該是教學中有利於教學的物力、財力、人力等因素,同時也包括一些學生等的非智力因素、老師的道德修養、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係、教學模式的因素。對這些因素的有效的開發利用,可以促進我們的有效教學,提高我們教學的效果,也爲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生物課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開發利用教學資源過程中,不管運用什麼方法,唯一的目的是爲了教學,爲了學生的能力發展。應多利用互聯網絡、圖書資料、影音文件等多充實生物課堂,讓課堂變得高效

四、教學目標

在新課標下,我們要實現的是: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瞭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5)通過生物的學習,掌握生物知識,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促進學生能力發展和科學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學生能將生物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五、具體措施

1、認真鑽研生物課標要求和教材內容,搞好教學設計,抓好教學落實,

2、堅持啓發式教學,正確處理好“雙主”關係,課堂教學注重師生互動,追求和諧,注重師生交流與信息反饋,給學生的學習創造好條件和學習氛圍。

3、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開展講論式,啓發式、探究式教學,並應用課堂教學媒體及現代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潛能,掌握學習方法,全面發展學生素質。

4、通過抓好教學落實,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和歸納小結,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六、教學進度及活動安排

教學內容課時

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來(3月9號——22號)兩週時間

第一節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第二節人的生殖

第三節青春期

第二章、人體的營養(3月23號——4月12號)三週時間

第一節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第二節消化和吸收

第三節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

第三章、人體的呼吸(4月13號——19號)一週時間

第一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第二節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第四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4月20號——5月10號)三週

第一節流動的組織——血液

第二節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第四節輸血與血型

複習期會考試(5月11號——17號)一週時間

第五章、人體內廢物的排出(5月18號——24號)一週時間

第六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5月25號——6月14號)三週

第一節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第二節神經系統的組成

第三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第四節激素調節

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6月15號——28號)兩週

第一節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

第二節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第三節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複習期末考試2課時一週時間

共25課時17周完成

七、教學總結及反思的要求

1、重點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3、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4、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5、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篇13: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愉快的寒假生活結束了,在新的學期裏本人擔任七年級72、74、78三個班生物教學工作,七年級學生正處於對人體生理產生好奇的青春期階段,對於本學期生物學學習內容興趣比較濃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青春期和人體生理的知識。爲了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工作,行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爲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教學內容介紹人的生理活動和生長髮育都依賴於生物圈的資源和環境。人類的活動更影響和改變着生物圈。這個單元的學習,既要了解人體的構造和生理,還要關注人和生物圈的關係。

三、教學目標

1、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3、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4、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四、具體措施: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已有的教學經驗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2、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學案、導案、寫好教學反思。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5、爲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

6、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7、管好課堂的紀律和秩序,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

篇14: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1、指導思想:

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導處工作計劃爲指南,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爲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爲主動探究式學習爲主要突破口,使生物教學更符合學生髮展的需要和社會需求,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及其在社會中的廣泛應用。

2、教學內容的設置:

全期教材共分一個單元,即: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增加了觀察與思考,科學、社會、技術欄目,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擴大了知識面。

二、教學目標

1、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爲宗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發育,從而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展。

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積極應對會考複習,進一步提高期末水平測試成績。

三、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通過在國小對社會科學的學習,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已具備了一定的學習生物學的能力,大部分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習有興趣濃厚,有一定的學習生物學的基礎。本學期還應對他們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與鞏固及其靈活運用,更重要的是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所以在新的一學期要做好會考複習總動員,讓大家潛心投入到會考複習中來,爭取在匯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四、具體措施

1、精心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針對具體學情因材施教;

2、進一步學習高效課堂經驗,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3、分層次設置課堂反饋練習,使優生得到發展,差生得到提高;

4、適當設計生物科技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5、定期舉行單元考試,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做到查遺補漏;

6、引領學生開展複習方法交流等活動,讓優生帶動差生共同進步。

構思新穎,品質一流,適合各個領域,謝謝採納

20xx-2018學年度《生物學》七年級下冊教學進度計劃表(計36課時)

生物 教學班級 七年級 每週節數

2 教科書名 總授課節數 下冊 36 上課時間

20xx.2.26

周次 1 時間 起至 教 材 內 容 (第一章至第七章)

第一章 人的由來

第一節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2.26——3.3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3.6——3.10 3.13——3.17 3.20——3.24

第二節 人的生殖

第三節 青春期

第二章 人體的營養

第一節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第二節 消化和吸收

探究三 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2 2 2 2 3 4 2

第三節 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 5

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 第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3.27——3.31

第二節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實驗 測量和計算 6 4.5——4.7 4.10—4.14 4.17—4.21 4.24—4.28 5.8——5.12 5.15—5.19 5.22—5.26 5.31——6. 2 6.5—6.9 6.12—6.13 6.14—6.16

第四章 人體內的物質的運輸

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

第二節 血流的管道——血管 實驗 觀察小魚尾鰭內血管的流動

第三節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實驗:爲你的家人量血壓

第四節 輸血和血型

第五章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2 2 2 1 2 2 2 2 2 1 2 2 2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期會考試

第六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一節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第二節 神經系統的組成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第四節 激素調節

單元複習

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第一節 分析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影響

第二節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6.17——6.20

第三節 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單元複習

6.21——6.30 期末總複習

期末考試

篇15: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一、學生現有學習情況(基礎技能、能力發展等)分析:

通過上期的生物教學,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有較大的改善,具備一定的學習技能,對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其中有一批學習較優秀的學生,需要加強指導和培訓,可望取得突出的成績。但有的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後進面還較大,實驗和學習的習慣較差,應對這些學生多關心、多指導、多督促,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抓緊教學落實,力爭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的能力和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二、教材內容分析

根據新的課改要求與生物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實際,本期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學習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從第一章“人的由來”到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共七章的教學內容和實驗。其中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教學重點和難點;而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是社會討論和考試的熱點。通過教學改革落實“雙基”,發展能力,讓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和觀念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三、教學目標

在新課標下,我們要實現的是: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瞭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5)通過生物的學習,掌握生物知識,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生態觀,促進學生能力發展和科學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學生能將生物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四、具體措施

1、堅持啓發式教學,正確處理好“雙主”關係,課堂教學注重師生互動,追求和諧,注重師生交流與信息反饋,給學生的學習創造好條件和學習氛圍。

2、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開展講論式,啓發式、探究式教學,並應用課堂教學媒體及現代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潛能,掌握學習方法,全面發展學生素質。

3、通過抓好教學落實,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和歸納小結,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五、教學進度及活動安排

教學內容 課時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來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第二節 人的生殖

第三節 青春期

第四節 計劃生育

第二章 人體的營養

第一節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第二節 消化和吸收

第三節 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

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

第一節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第二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第三節 空氣質量與健康

第四章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

第二節 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三節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第四節 輸血與血型

複習期會考試

第五章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第一節 尿的形成和排出

第二節 人糞尿的處理

第六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一節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第二節 神經系統的組成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第四節 激素調節

第七章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第一節 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

第二節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第三節 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複習

4課時

共30課時

篇16: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一、學生目前的學習情況分析:

通過最後的生物教學,學生對生物的興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們有了一定的學習技能,對基礎知識有了牢固的掌握。其中,一批優秀的學生需要加強引導和培養,有望取得優異的成績。然而,一些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薄弱,面貌落後,實驗和學習習慣差。我們應該更加關注這些學生,給予更多的指導和督促,鼓勵他們樹立信心,狠抓教學的實施,努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的`能力和個性得到充分發展,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二、教材內容分析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生物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期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研究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的教學內容和實驗,從第一章“人的起源”到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共七章。其中,第二章至第六章是教學重點和難點;第四章和第五章是社會討論和考試的熱點。通過教學改革,實施“雙基”,發展學生能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觀念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三、教學資源的開發

教學資源應該是物質資源、財力資源、人力資源等有利於教學的因素,也包括學生、教師道德修養、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係、教學模式等一些非智力因素。這些因素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可以促進我們的有效教學,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也爲一門開放、動態的生物學課程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的過程中,無論採用什麼方法,目的都是爲了教授和發展學生的能力。我們應該更多地利用互聯網、書籍和資料、視聽文件等。豐富生物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四、教學目標

在新課程標準下,我們要實現的是: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規律等基礎知識,瞭解並注意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具有生物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夠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保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4)初步形成基本的生物學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5)通過生物學的學習,掌握生物學知識,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生態觀,促進學生能力和科學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學生可以將生物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篇17:七年級下冊的生物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構建“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雙思”是指教師反思教學、學生反思學習;“三環”就是定向、內化、發展;“六步”分別是指:提供資源(入境生趣)、瞭解學情(自學生疑)、弄清疑難(學習釋疑)、點難撥疑(練習解難)、反思教學(反思學習)、引導實踐(遷移創新)。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生物課程標準》爲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爲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自成教育

本學期將繼續徹底貫徹落實七年級年級的“邁好青春第一步,自信——成功”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成爲對社會有用之才。七年級年級以自信成功爲主體,鼓勵學生邁好人生第一步;關注學生心靈花園的耕耘,喚醒學生內心的自尊與自信。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1)班與班差別比較大,班內兩極分化嚴重;

(2)每個班的人數太多,有時候老師無法估計到所有學生;

(3)優秀率不很突出,一部分同學成績不太理想。

針對以上問題,我要對學生加以鼓勵和引導,爭取在上一個新臺階。這些學生大部分都來自農村,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有的則較差。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爲習慣。教師爭取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進步。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材(__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該教材針對國中生的特點,設置了許多個學生活動,同時還有課外讀及小資料對學生的知識面的拓展起積極作用,同時活動又利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每一章內容之前設置學習#工作計劃# 導語,使學生提高了學習興趣,同時每單元末尾又有信息庫,進一步深化及強調基礎知識。既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性,又有利基礎知識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