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我變成了一棵樹教案【多篇】

我變成了一棵樹教案【多篇】

我變成了一棵樹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xx

知識與能力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狐狸、繼續、祕密”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說說你覺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3、展開想象,說說如果你也會變,變了以後會發生什麼奇妙的事。

過程與方法

1、範讀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圖片和文字內容,生動再現課文所講的故事,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白媽媽永遠是最瞭解孩子的,體會偉大的母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狐狸、繼續、祕密”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說說你覺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說說如果你也會變,變了以後會發生什麼奇妙的事。

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假如你可以變,你會變成什麼?是自由快樂的小鳥,還是五彩繽紛的花朵;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還是美麗可愛的小蜻蜓……可有一位小朋友,她的想法卻很奇特,她想變成一棵樹,這又是爲什麼呢?我們一起到文中去看一看吧,相信學完本課,你一定會爲這個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叫好。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範讀課文。重點指導生字中的後鼻音“狀、丁、零、腸” 。

2、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藉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教讀生字並組詞造句。學習“狀、零、巧、腸、續、擡”時,可以使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學習“狐、克、繼”時,可以用猜謎語的方法;學習“狸、祕、密”時,可以用同音字對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

狀:大地穿新裝,山峯顯異狀,壯美令人嘆,大雪巧梳妝。

丁:原有千尋山,丁香把露含,於今再尋覓,水枯地也幹。

字謎示例:

有犬不是狗,左靠瓜旁走,生性很狡猾,借虎威風抖。

(謎底:狐)

同音字歌示例:

狸:一隻小狸貓,想摘大鴨梨,爬上青竹籬,還是有距離。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狀”左窄右寬,右部捺畫伸展。

“狸”左窄右寬,“裏”在豎中線上起筆。

“丁”的橫要長些,豎勾要寫在豎中線上。

“零”的“ “宜寫得扁些,下部撇捺伸展,託上蓋下。

“巧”的“工”位置偏上,下橫變提,右部折筆要自然。

“克”的“口”要寫扁小,撇宜長,豎彎鉤要舒展。

“腸”的左部窄長,右部兩撇平行,長短不同。

“繼”注意筆順,右邊部分先寫“米”,再寫豎折。

“續”左窄右寬,右邊是“賣”。

“擡”左窄右寬,“口”在豎中線上起筆,寫扁一些。

“祕”的“必”臥鉤短且向右下傾斜,撇上伸且稍長。

“密”中間的“必”稍扁。

易錯提示:

“狐”左部是“犭”,不是“扌”;右部是“瓜”,不是“爪”。

“零”下部是“令”,不是“今”。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犬-狀(形狀)-突(突然)-哭(哭泣)

瓜-狐(狐狸)-弧(弧度)-孤(孤單)

裏-狸(狸貓)-童(童話)-野(田野)

令-零(零食)-鈴(鈴聲)-冷(冰冷)

(4)多音字。

bēi:揹包揹負

bèi:後背背井離鄉

mì:祕密祕而不宣

bì:祕魯

(5)形近字。

狀zhuàng:形狀

壯zhuàng:強壯

丁dīng:園丁

於yú:於是

克kè:克服

兄xiōng:兄弟

擡tái:擡頭

治zhì:醫治

密mì:祕密

蜜mì:花蜜

(6)重點詞語解釋。

希望:(多義詞)

①心裏想着達到某種目的或出現某種情況。

②希望達到的某種目的或出現的某種情況;願望。

③希望所寄託的對象。

擔心:放心不下。

傍晚:時間詞。臨近晚上的時候。

丁零丁零:形容鈴聲或小的金屬物體的撞擊聲。

香噴噴:狀態詞。形容香氣撲鼻。

祕密:有所隱蔽,不讓人知道的`(跟“公開”相對)。

(7)書寫練習:巡視指導,並糾正握筆姿勢、筆順和坐姿。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並回答問題。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明確:

課文講述了“我”因爲不想自己在玩的時候有人叫“我”吃飯而自己變成了一棵樹,繼而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展示了一個奇妙的想象世界,也表明世界上最瞭解自己的人是媽媽。

(2)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請在段落前標註出來。

明確:

共有23個自然段。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這節課,通過初步學習課文,我們知道了課文講述的是“我”想象變成了一棵樹後發生的故事。小朋友們一定覺得很有意思吧!課後大家可以討論一下,如果你可以變成某樣東西,你想要變成什麼?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狀態狐狸丁當零食輕巧

克服香腸繼續擡頭祕密

2、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大家還記得課文講了些什麼嗎?(指名回答或讓全班齊答)對,講了“我”想象自己變成一棵樹之後發生的故事。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我”變成樹後,究竟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吧!

二、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同學們想象一下,一棵長滿各種形狀鳥窩的樹會是什麼樣子的?(出示圖片)

2、第4自然段哪句話交代了“我”想變成一棵樹的原因?

明確:

我真希望變成一棵樹,這樣就沒人在你玩的時候叫你吃飯了。

3、同學們,你們想想,普通的樹上都會長些什麼呢?

明確:

花、葉、水果……

4、而“我”變成的樹上又長的是什麼呢?

明確:

鳥窩。

5、這些鳥窩有什麼特點呢?

明確:

各種形狀都有: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菱形……

6、“我”會邀請哪些小動物來住在鳥窩裏呢?

明確:

小兔、小刺蝟、小松鼠、小鴨子、小鱷魚、小狐狸。

7、媽媽來了,“我”的心爲什麼會“嗵嗵地跳着”呢?

明確:

因爲“我”害怕媽媽發現這棵樹是“我”變成的。

8、媽媽要求住進三角形的鳥窩,“我”爲什麼“有點兒高興,又有些失望”呢?

明確:

“我”高興是因爲媽媽不知道“我”變成了樹,可以盡情地玩;“我”失望是因爲媽媽居然不認識“我”了。

9、媽媽從揹包裏拿出了哪些好吃的東西呢?

明確:

巧克力、香腸、麪包、花生、牛奶……

10、課文是如何寫“我”饞得流口水的呢?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

課文沒有直接寫“我”饞得流口水,而是先由狐狸用“下雨了”表明有水滴落;馬上又用“天空中一絲烏雲都沒有”來說明並非下雨,引起讀者思考;然後用小鱷魚、小松鼠、小白兔的猜測來一步一步地勾起讀者的好奇心;最後再由“我”自己親自揭曉答案--“水珠是從我的嘴巴里流出來的”,含蓄地點明瞭“我”是饞得流口水。這樣寫能起到引起讀者閱讀興趣的作用。

11、猜想一下,媽媽“是怎麼知道我的祕密的”?

明確:

猜想一:因爲媽媽最瞭解“我”,一直都知道“我”已經“變成了一棵樹”。

猜想二:因爲是“我”幻想自己變成了一棵樹,而不是真的變成了一棵樹。

12、回顧整篇課文,思考問題。

課文中出現了哪些擬聲詞?你還知道些其他的擬聲詞嗎?

明確:

文中有:嗵嗵、丁零丁零、嘖吧嘖吧、咕嚕嚕。

滴滴答答:形容水滴落下的聲音。

咕嚕:形容水流動或東西滾動的聲音。

撲通:形容重物落地或落水的聲音。

嘩啦啦:形容撞擊、水流等的聲音。

三、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1、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所學內容。

本文記敘了“我”xxxx ,表明了xxxx。

明確:

想象自己變成了一棵樹後發生的故事世界上最瞭解自己的人是媽媽

2、本文巧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寫生動形象,請試着簡要分析一下。

明確:

擬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的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得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這種寫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具體地表現出某事物的某個特點。如“風一吹,它們就在枝頭跳起了舞”一句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各種形狀的鳥窩隨風擺動的樣子,形象生動。

3、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後,你們有些什麼感悟呢?

明確:

母愛是最無私的感情。母愛如春天的甘霖,悄無聲息地灑落在我們的心田。這種愛,溫柔而深沉!我們常常埋怨自己的母親囉唆,但如果我們用心去體會,不難感受到她們的關懷。不管是慈愛還是嚴厲,我們都要相信,那是她們愛的體現。這個世界上,最純潔而又最真摯的愛莫過於此。

四、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我變成了一棵樹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文中的生字新詞。

2.接觸和了解以獨特想象爲特點的故事,感受它的生動有趣。

3.根據故事內容能夠大膽想象,樂於用通順的語句講述自己的想法,並指導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看法,要尊重、傾聽他人的意見。

4.體會“我”既不希望自己的“魔法”被媽媽看破,又盼望着媽媽能認出自己的心情。感悟世上最瞭解孩子的人到底還是媽媽。

[教學重難點]

接觸和了解以獨特想象爲特點的故事,感受它的生動有趣。

根據故事內容能夠大膽想象,樂於用通順的語句講述自己的想法,並指導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看法,要尊重、傾聽他人的意見。

體會“我”既不希望自己的“魔法”被媽媽看破,又盼望着媽媽能認出自己的心情。感悟世上最瞭解孩子的人到底還是媽媽。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激趣:同學們讀過不少生動有趣、想象神奇的神話故事和童話故事,在這些故事裏,主人公往往具有超常的能力。今天,老師也請來了一位具有超能力的動畫人物,看!誰來了?(播放課件)

2.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小結:故事裏的孫悟空神通廣大!尤其令人羨慕的是他會七十二變!(播放《西遊記》中孫悟空七十二變的畫面。)假如你也會變,你想變成什麼?

4.學生自由發言。

5.教師小結:聽了同學們的話,我知道大家都非常羨慕孫悟空會變的本領。有一個小朋友叫英英,她也想變。想知道她要變成什麼嗎?想知道她變化後發生了什麼有趣的故事嗎?想知道就和老師一起閱讀一篇新的課文。(板書:17我變成了一棵樹學生齊讀課題)

6.介紹作者:顧鷹:兒童文學作家,出版《森林化妝師》、《站住,兔子》等繪本,作品散見於《兒童文學》、《東方少年》、《幼兒故事大王》、《童話王國》、《小青蛙》等雜誌,作品多次入選各出版社的年選,獲2008年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

二、初讀課文,識字解詞。

1.談話激發閱讀興趣:老師發現,同學們剛纔在聽、在看的時候都快入迷了。從你們的表情中老師看得出來,大家都想知道文中的小朋友想要變成什麼,更想知道她變化後發生了的有趣的故事。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走進課文,去了解更多內容。

2.學生默讀課文。要求:

(1)遇到生字多讀幾遍,除了讀準字音之外,還要看清字形。

(2)把句子讀通順。

(3)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3.檢查預習。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評議,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2)彙報對詞語的理解,教師評議,相機正誤、補充,並小結。

4.在默讀課文、觀察課文插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師幫生,或生生互助,解決不理解的地方和不明白的問題。

1.看拼音,寫詞語。

hú 1i

()

dīng 1íng

()

jì xù

()

tái qǐ

()

2.形近字組詞。

壯()狀()

克()兄()

腸()場()

密()蜜()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受。

1.學生默讀課文,觀察課文插圖。

2.小組交流,自己通過默讀課文和觀察課文插圖都瞭解到了什麼。

3.小組代表發言,參與全班交流。

4.教師評議,相機小結。

(1)英英厭煩了媽媽的嘮叨,想變成一顆大樹。

(2)英英真的變成了一棵樹,樹上長滿了各種形狀的鳥窩。

(3)英英請各種小動物住進鳥窩。

(4)媽媽住進了鳥窩,把各種好吃的東西分給了小動物們,他們一起在“我”的鳥窩裏吃了起來。

(5)“我”的肚子餓了,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淚。

(6)媽媽知道“我”肚子餓了。

2.教師引導:同學們,我們讀書的時候,就應該把課文插圖和課文結合起來進行思考。接下來,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讀課文。

3.學生自由讀全文,對照課文內容觀察課文插圖。

四、識字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組詞。

2.觀察描寫,識記字形。

3.集體交流,重點點撥範寫。(“狐、狸、零、祕、密”)

4.書寫練習。

5.自評互評。

五、作業:練習書寫會寫字。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板書課題。

2.指名分自然段合作讀課文。

二、互相交流,質疑探究。

1.問題導學,探究交流。

(1)“我”爲什麼想變成一棵樹?

①全班交流,教師小結:厭煩媽媽的嘮叨。

②課件出示:

“英英,吃飯了!”

我在樹下玩得好好的,一點都不想吃飯。

“英英,吃飯了!”媽媽的嗓門又大了許多。

我真希望變成一棵樹,這樣就沒人在你玩的時候叫你吃飯了。

③指導朗讀:讀出不耐煩的語氣。

④學生練習朗讀。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2)“我”想變成一棵樹的願望實現了嗎?

①全班交流,教師小結:“我”真的變成了一棵樹。

②課件出示:

我心裏想着,就覺得身上癢癢的,低頭一看,發現許多小樹枝正從我身上冒出來。呀,我真的變成了一棵樹!

③指導朗讀:讀出驚喜的語氣。

④學生練習朗讀。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3)“我”變成了一棵什麼樣的樹?

①全班交流,教師小結:長滿各種形狀鳥窩的樹。

②課件出示:

你猜,我變的樹上會長什麼?當然不是蘋果啦,梨也不對——對了,鳥窩!

我變成了一棵長滿各種形狀的鳥窩的樹: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還有長方形的、圓形的、橢圓形的、菱形的……風一吹,它們就在枝頭跳起了舞。

③指導朗讀:讀出自豪的語氣,在朗讀中表現出只有孩子纔會有的奇思妙想。

④學生練習朗讀。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4)“我”變成一棵樹後做了什麼?

①全班交流,教師小結:請各種動物住在鳥窩裏。

②課件出示:

我會請小兔、小刺蝟、小松鼠、小鴨子、小鱷魚、小狐狸住在裏面,如果你喜歡也可以住進來。

你怎麼住進來?別擔心,我會彎下腰,讓鳥窩離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輕輕一跳或者輕輕一爬,就像平時上你的小牀那麼容易。

③指導朗讀:在朗讀中表現出“我”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

④學生練習朗讀。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5)出了小動物,還有誰住進了“我”的鳥窩?

①全班交流,教師小結:媽媽住進了“我”的鳥窩。

②課件出示:

傍晚的時候,媽媽揹着一個大包過來了,我的心在嗵嗵地跳着,震得樹上的鳥窩都一動一動的,發出丁零丁零的聲音。

“你好!”媽媽向我點了點頭,“請問我可以住在那個三角形的烏窩裏嗎?”

她不知道我變成了樹!我有點兒高興,又有些失望,一些樹枝輕輕地垂下,媽媽順着這些樹枝爬了上來,坐在那個三角形的烏窩裏。

③學生自由朗讀,說說在朗讀中體會到什麼?(開始“我”擔心媽媽發現“我”變成了樹感到擔心,後來發現媽媽不知道“我”變成了樹有點兒高興,又有些失望。)“失望”是什麼意思?(因希望不能實現而失去信心或感覺不快活。)

④“我”當時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狀態?(矛盾)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我有點兒高興,又有些失望。)

⑤“嗵嗵”“丁零丁零”是描寫什麼的詞語?(聲音。)

⑥指導朗讀:讀出“我”心情的變化和矛盾的心理。

我變成了一棵樹教案 篇三

設計說明

課文以一個可愛的孩子的口吻,描述了她變成一棵樹後,發生的奇妙的事情。課文內容淺顯易懂,作者從不同的方面展開,想象奇特、有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也隨着情節走入那棵樹中,去感受作者描述的神奇景象。

學前準備

1、預習課文,認讀生字、詞語。(學生)

2、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文中詞語。

2、自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學習重點認字、讀詞語,瞭解主要內容。

學前準備

1、預習課文,認讀生字、詞語。(學生)

2、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環節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談話導入。(用時:5分鐘)

1、假如你會變,你最想變成什麼?爲什麼?

2、文中的作者讓自己變成了一棵樹,而且還發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呢!

板書課題:我變成了一棵樹。

1、交流自己想變成的事物及原因。

2、齊讀課題。

3、質疑:會發生哪些事呢?

二、自主學習,自主質疑。(用時:10分鐘)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2、說一說自己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

3、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讀,要求讀出體會。

1、學生藉助文中拼音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課文的自然段。

2、把自己認爲難記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做上標記。

3、輕聲讀課文,畫出生字在文中所連的詞、多音字、優美詞句,並讀兩遍。

4、讀中想一想:我知道了課文講了什麼故事?

一、我能給帶點字注音。

希望()抓癢()

鱷魚()陳醋()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這篇課文記敘了“我”變成________的感受,表現了______永遠是最瞭解自己孩子的人,讚美了__________的溫馨和美好。

三、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用時:20分鐘)

1、交流整體感知:課文講了什麼故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交流自學生字詞情況。

3、展示生字詞情況。

(1)學生在讀中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故事,說出讀後的體會。

(2)小組交流。(字音方面:希、癢、鱷、醋;字形方面:狀、狐、狸、丁、零、巧、克、腸、繼、續、擡、祕、密)

(3)全班交流認記生字的方法。

(4)看拼音寫詞語。

xínɡzhuànɡhú1i

()()

jìxùmìmì

()()

qiǎokè1ì

()

四、展示彙報,拓展延伸。(用時:5分鐘)

1、小組展示朗讀課文。

2、佈置作業。熟讀課文,想一想:你學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小組同學共同參與,選擇喜歡的展示方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

教學反思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是語文學科最基本的特點,在教學《我變成了一棵樹》這篇課文時,我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並打破課文的編排順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取得了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想象的神奇。

2、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寫。

學習重點

理解作者變成樹後發生了哪些事,體會想象的神奇。

學前準備

課文內容相關課件。(教師)

教學環節

導案學案

達標檢測

一、複習導入。(用時:5分鐘)

1、聽寫詞語。

2、回顧課文主要內容。(師板書課題)

1、學生聽寫詞語。

2、回憶課文主要內容。

4、聽寫詞語。

形狀狐狸丁零

巧克力香腸繼續

擡頭祕密

二、精讀感悟。(用時:25分鐘)1、自讀第1~4自然段,思考:“我”爲什麼希望變成一棵樹?

2、細讀第5、6自然段,瞭解“我”變的樹是什麼樣子的。

3、齊讀第7、8自然段,邊讀邊想:“我”讓所有的動物都住在樹上說明了什麼?

4、用開火車的方式朗讀第9~12自然段,從媽媽身上感受想象的神奇,並思考:

(1)第11自然段中,“我”爲什麼有點兒高興,又有些失望?

(2)媽媽是一個怎樣的人?

5、默讀第13~20自然段,從小動物的言行中感受想象的奇妙。思考:“我”變成一棵樹後,心情有哪些變化?

6、齊讀第21~23自然段,感受媽媽對“我”的愛,思考:

“噢,最瞭解我的人到底還是媽媽。”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如何理解這句話?

1、帶着問題,運用多種方式朗讀課文。用“”在文中畫出“我”希望變成樹的原因。

2、用“”在文中畫出“我”變成的樹的樣子。

3、感受“我”變成的樹的神奇之處,以及“我”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4、重點從媽媽身上感受想象的神奇,體會媽媽的愛心。

5、聯繫全文,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興奮?有點兒高興,又有些失望?失望、着急?後悔?覺得變成樹很麻煩。

6、細細品味第21~23自然段,明白:母親是世界上最瞭解孩子的人。在母親眼裏,每一個孩子絕對不會被錯認。

5、仿寫擬聲詞。

咕嚕嚕__________________

嘩啦嘩啦__________________

6、“我”變成一棵樹後,心情發生了哪些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從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媽媽早就知道那棵樹是“我”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提升。(用時:10分鐘)

1、聯繫課前的想象,說說如果你變成了其他事物,會發生什麼奇妙的事。

2、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寫或畫一畫。 1、交流自己變成其他事物後發生的奇妙的事。

2、仿寫一篇想象作文或畫一個場景。 8、寫想象作文或畫出自己想象的一個場景。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學生通過讀課文,瞭解了課文內容;通過課件展示,直觀地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奇特,最後安排的寫或畫的內容是對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我變成了一棵樹》教學片段

體會作者奇特的想象。(教學拓展點)

師:讀了課文,你覺得作者的哪些想象非常奇特呢?

(學生分小組交流,然後小組推薦代表發言)

生1:作者想變成一棵樹,就很快感覺到樹枝從身上冒出來了,真神奇!

生2:作者變成的樹上還長滿了各種形狀的鳥窩,我從來沒想過會有這樣的樹,太讓我驚喜了。

生3:作者想得真周到,擔心小動物們上不去,還會彎下腰讓小動物住進自己喜愛的窩裏。

生4:更奇特的是媽媽帶着好吃的也住到了樹上,她不擔心媽媽把樹枝壓斷了嗎?

生5:作者居然能聽懂小動物們的語言,真是太神奇了。

師:同學們都讀得很認真,感受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如果給你一次變的機會,你會變成什麼呢?爲什麼?

生1:我想變成一棟可以容納很多人的房子,讓人們居住。因爲我想讓我們班的同學、父母一起住在一個大房子裏,那樣我們就可以每天一起玩耍,還不用離開爸爸媽媽。

生2:我想變成空氣清新劑,每天早晚把周圍的空氣清潔一遍,讓每個人都在清新的環境中生活、工作、學習。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太豐富了,並且能根據生活實際,變成人們最急需的事物,老師爲你們的愛心點贊!

我變成了一棵樹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懂故事的主要內容。

2.認識新偏旁“反犬旁”和“爿字旁”。指導寫好帶有這類偏旁的字。

3.抓“癢癢的“冒”“彎”等關鍵詞,體會表達效果的神奇,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4.初步引導學生分角色扮演,進行戲劇嘗試。

5.拓展學生思維,展開想象創編故事。

教學重點:

抓“癢癢的“冒”“彎”等關鍵詞,體會表達效果的神奇,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教學難點:

拓展學生思維,展開想象創編故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顧複習,激趣導入

1.同學們都被小真的奇思妙想深深地吸引了。你們還想聽這樣的故事嗎?

2.引出課題,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63頁,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本課生詞,排火車讀。

癢癢的橢圓形菱形鱷魚香腸糖醋排骨丁零丁零祕密

3.排火車接讀課文。

三、複習生字,指導書寫

1.狀:認識爿字旁,瞭解爿字旁的含義。與“壯”字進行對比。

2.繼續:強調“繼”字的筆順。

3.狐狸:左窄右寬,反犬旁的筆順。

4.祕密:理解兩個同音字的意思。

祕:不公開的,不讓大家知道的。可組詞祕方、祕訣、神祕、奧祕。

密:不公開的,不公開的事物。組詞保密、密信、密謀、密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瞭解偏旁含義,形近字區分和同音字的不同含義來區分相像的漢字,加深學生印象。】

5.在田字格中各寫一個,教師巡視指導。

6.當堂聽寫。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感知大意

1.聽老師範讀課文,邊聽邊思考:哪些情節寫得很有意思?

2.師範讀課文。

3.交流寫得有意思的情節。

預設:

(1)第四段

①指名讀。

②哪些描寫讓你覺得有意思?

是啊,“癢癢的” 和“冒”我把變成樹的感覺寫活了。

③再讀,讀出有意思。

(2)第五段

①生讀。

②交流有意思的描寫:樹上長鳥窩

(3)第六段

①鳥窩的形狀: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菱形……

②還會有什麼形狀?

③如果你變成了一棵樹,你會變成一棵什麼樣的樹呢?

④出示句子練習:

你猜,我變的樹上會長什麼?當然不是蘋果啦,梨也不對——對了,_______!我變成了一棵______的樹: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孩子天生就有豐富的想象。我還會變成一棵什麼樣的樹?問題一拋出,孩子的思維立刻活躍起來。仿照課文說一說,鍛鍊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4)第七段

樹上都住了誰?

(5)第八段

①你覺得哪裏有意思?“我會彎下腰”

②指導讀。

(6)十三---十四段

一棵餓得肚子“咕嚕嚕”直叫的樹

(7)十五---二十段

①分角色加動作扮演讀。

②這水珠是什麼?

4.故事裏的媽媽你喜歡嗎?爲什麼?

二、總結寫法,拓展想象

1.理清故事創作思路:變樹經過——變樹後的趣事。

2.假如你也會變,你會變成什麼?又會有怎樣的奇特經歷呢?

3.把你想到的以《我變成了_____》爲題寫下來。

【設計意圖:學完課文,學生頭腦中一定有許多遐想不吐不快,適時進行拓展練筆,給學生創造表達的機會。】

我變成了一棵樹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字。正確讀寫本課生詞。

2、瞭解“我”變成一棵樹之後的奇妙經歷,感受其中想象的神奇。

3、能大膽想象自己會變成什麼,以及之後會發生什麼奇妙的事。

過程與方法:

1、採用讀、議等多種方式,感受課文生動的語言。

2、發揮自己的想象,說說自己想變成什麼,變了以後會發生什麼奇妙的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媽媽對“我”的關心和愛護。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發揮想象,說說自己想變成什麼。

【教學難點】

體會媽媽的愛,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讀寫本課生字詞。

2、整體感知課文,瞭解課文寫了什麼內容,弄清故事的來龍去脈。

3、品詞析句,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同學們,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大膽的想象創造出了現實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課文中的英英想象自己變成了一棵樹,這是多麼有趣的想象啊!你想知道這棵樹的樣子嗎?那我們一起讀課文吧。

設計意圖:

教師引用愛因斯坦的名言,把學生引入想象的世界,用問題激起學生的閱讀慾望,促使學生進入課文描寫的情境中。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輕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把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畫出來。

2、在小組內交流,說說自己知道了什麼。

3、認讀會認字。

(1)課件出示要認的7個生字,指名學生領讀。

(2)學生讀課文,畫出含有生字的詞語,然後讀一讀。課件出示詞語。

指名讀詞語,再引導學生利用生字組詞、造句。

4、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帶有會寫字的詞語,齊讀詞語。

形狀狐狸丁零丁零巧克力香腸繼續

擡頭麻煩

(2)教師提示。

①同偏旁的字:狐狸繼續

②區別形近字:狀——壯腸——楊

③注意筆畫的寫法:“巧”的第5筆,“腸”的第5筆。

(3)學生練習書寫。

(4)展評,糾錯。

設計意圖:

教師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下識字,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教師指導學生書寫生字,旨在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三、通讀全文,感知內容。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敘述了一件什麼事。(課文敘述了英英變成了一棵樹,樹上長着各種形狀的鳥窩,她請了許多小動物住進了鳥窩,媽媽也住進了三角形的鳥窩裏,與小動物們吃好吃的,最後媽媽發現了英英的祕密)

2、課文中哪些段落是對現實生活的描述?哪些段落是作者的想象?(第1~3自然段、第21~23自然段是對現實生活的描述,課文第4~20自然段是作者的想象)

設計意圖:

通過默讀全文,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使課文內容在學生頭腦中留下一個整體印象。通過區分課文中描寫現實生活的部分和作者想象的部分,讓學生理清故事的前因後果。

四、品讀想象,感悟神奇。

再讀課文,想一想:你認爲課文中哪些想象最大膽、最有趣?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1、課件出示句子:我真希望變成一棵樹,這樣就沒人在你玩的時候叫你吃飯了。我心裏想着,就覺得身上癢癢的,低頭一看,發現許多小樹枝正從我身上冒出來。呀,我真的變成了一棵樹!

提問:英英爲什麼想變成一棵樹?她想變成一棵樹,想着想着真的變成了一棵樹,她的心情怎樣?(英英因爲想盡情地玩,所以想變成一棵樹。想着想着,真的變成了一棵樹,她自己也非常驚訝)

2、課件出示句子:你猜,我變的樹上會長什麼?當然不是蘋果啦,梨也不對——對了,鳥窩!

我變的樹上長滿了各種形狀的鳥窩: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還有長方形的、圓形的、橢圓形的、菱形的……風一吹,它們就在枝頭跳起了舞。

(1)讀句子,討論:你爲什麼認爲這樣的想象最大膽、最有趣?(英英變成的樹跟我們生活中的樹不一樣,樹上長滿了各種形狀的鳥窩,這樣的想象真是大膽、有趣)

(2)課件出示課文中的插圖,用自己的話描述英英變成的樹的樣子。(板書:鳥窩)

(3)再讀句子,想想:這兩段話採用了什麼方法寫出了作者的想象?

討論交流:

①設置懸念:讓讀者猜樹上長的是什麼。

②巧用標點符號啓發讀者思考,破折號表示意思的轉折,省略號說明樹上的鳥窩還有很多。

③運用設問的修辭手法引起讀者思考。

3、學生在小組內共同學習課文第7、8自然段。

討論交流:

(1)你認爲想象有趣的原因是什麼?(讓小動物住進鳥窩,讓喜歡這棵樹的人也可以住進去,真是大膽的想象。還特意講了住進鳥窩的方法,真有意思)(板書:動物)

(2)通過讀句子,自己有什麼收穫?(我對愛因斯坦的名言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3)讀讀這兩段話,注意語氣和表情,讀出人物的愉快心情。

設計意圖:

通過品詞析句,讓學生體會想象的神奇,學習作者運用多種方法描寫事物的方法。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本課的生字、新詞,知道了英英想象自己變成了一棵長滿鳥窩的樹,體會到了想象的美妙與神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想象的神奇。

2、展開想象的翅膀,說說自己想變成什麼,變了以後會發生什麼奇妙的事。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出示部分生字、詞語,學生認讀。

2、回憶上節課的內容:上節課我們通過閱讀課文,知道了英英想象自己變成了一棵樹,樹上長滿了各種形狀的鳥窩。而且小動物們住進了鳥窩裏,到了傍晚的時候,又發生了怎樣的事情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品讀想象,感悟神奇。

傍晚的時候,又發生了怎樣的事情呢?找出句子讀一讀。

1、品讀描寫媽媽出現的句子。

(1)課件出示句子:傍晚的時候,媽媽揹着一個大包過來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樹上的鳥窩都一動一動的,發出丁零丁零的聲音。

思考:媽媽來到跟前,“我”的心情怎樣?(緊張)你從哪裏看出來的?(理解:嗵嗵地、丁零丁零)

(2)後來,媽媽又做了什麼?(媽媽住進了三角形的鳥窩裏)(板書:媽媽)

課件出示句子:她不知道我變成了樹!我有點兒高興,又有些失望。

提問: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我”變成了一棵樹,媽媽不知道“我”的變化,“我”有點兒高興;但是轉念一想,媽媽竟然不知道“我”變成了樹,沒有認出“我”來,不免讓“我”有些失望)

(3)媽媽住進鳥窩後,又做了什麼?(媽媽把好吃的分給小動物們,小動物們吃了起來)(板書:吃東西)

指名讀課文第9~12自然段,瞭解了媽媽的言行,你認爲媽媽具有什麼品質?(說話有禮貌,愛護小動物)

分段朗讀這部分課文。

2、品讀描寫“我”餓了的句子。

(1)小動物們在鳥窩裏吃東西,“我”的肚子餓得“咕嚕嚕……”亂叫,“我”有什麼表現呢?

(2)學生讀句子,談體會。(“我”肚子餓了,想起了家裏的飯菜,想吃糖醋排骨了,“咕嚕嚕……”形象地寫出了“我”餓的程度,這樣的想象真有意思)(板書:咕嚕嚕……)

3、自讀小動物們的對話,體會小動物的快樂生活。

學生自讀課文第15~20自然段,彙報交流學習體會。(“我”嘴裏流出了水珠,小動物們搞不清水珠是從哪裏來的,“我”有些不耐煩了)

三、研讀描寫現實生活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品質。

讀一讀課文中描寫現實生活的句子,然後談談自己的感受。

1、學生讀課文第21~23自然段。

(1)讀了媽媽的話,你知道了什麼?(媽媽對“我”非常關心)

(2)課件出示句子:噢,最瞭解我的人到底還是媽媽。哎呀,她是怎麼知道我的祕密的?

學生讀句子,並說出對這兩句話的理解。(媽媽是世界上最關心“我”的人)(板書:祕密)

2、學生再讀課文第1~3自然段。(媽媽叫英英吃飯,引起了英英的想象)

設計意圖: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學生把描寫現實生活的句子與描寫想象的句子進行比較,從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想象的神奇。

四、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課文描寫了英英變成了一棵樹,樹上長滿了各種形狀的鳥窩,媽媽和小動物們住進了鳥窩裏,他們在鳥窩裏吃東西,這是多麼神奇的想象啊!(板書:想象——神奇)

如果你也會變,你想變成什麼?變了以後會發生什麼奇妙的事呢?

【板書設計】

17我變成了一棵樹

我變成了

一棵樹鳥窩{■("動物"@"媽媽")}吃東西咕嚕嚕……祕密

想象——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