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麻雀教案精品多篇

麻雀教案精品多篇

小麻雀教案 篇一

設計意圖:

結合平日對小班幼兒的觀察不難發現,他們在說話時,不太會控制音量,有時很大聲,常常會影響到別人,之所以選擇這節《愛唱歌的小麻雀》因爲它是一篇充滿關愛之情的溫馨小故事,作品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卻不能唱歌”的主線,以小小的懸念吸引着孩子,通過簡單重複的對話,使孩子慢慢獲得一份情感的愉悅,從而延伸爲內化的行爲。針對小班幼兒這一年齡特點,讓幼兒在活動中理解要關心別人,個人的行爲不要影響別人,培養幼兒初步的關心意識。在這節活動的各環節設計上,以《綱要》爲依據,我採用了“情景教學”的教學方式,讓幼兒在情景中學習故事、理解故事,並學說故事中簡單的對話,更好的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也是幼兒更好的體驗這種環境所帶來的語言交流樂趣,從而爲幼兒的語言發展、注意傾聽打下更好的基礎。故事中,採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也是更好的體現出小班幼兒語言的年齡特點。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關愛的情感。

2、在情感體驗中,學說故事中簡單的對話。

3、能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聲音洪亮。

活動準備:電腦課件、麻雀頭飾一個、《扮家家》錄音帶

活動過程與指導

1、帶幼兒進入教室,引出主題。

教師:“小朋友們,我來扮演‘麻雀媽媽’,你們當我的‘麻雀寶寶’好不好?”

幼兒回答。

教師:“現在媽媽可想聽你們唱歌了,你們唱歌給媽媽聽吧。”(配課教師放錄音帶)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

2、引導幼兒學習故事中的對話。(重點)

(配課教師:“上面的小麻雀,請你不要唱了。”同時,停止音樂)

教師和幼兒停止表演。教師:“是誰在說話?爲什麼不讓我們唱了呀?”

(屏幕出現貓頭鷹)教師:“咱們去問問貓頭鷹吧”教師帶領幼兒:“貓頭鷹,是你不讓我們唱的麼?”貓頭鷹:“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教師:“下面的朋友?下面的朋友是誰呀?” 幼兒猜想。

(屏幕出現小猴子)教師:“我們問問小猴子”(引導幼兒主動發問)教師帶領幼兒:“小猴子,是你不讓我們唱的麼?”小猴子:“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教師引導幼兒模仿小猴子:“小猴子是怎麼說的?”幼兒模仿。教師:“下面的朋友是誰呀?”

(屏幕出現小蝴蝶)教師:“我們再問問它吧”(引導幼兒主動發問)教師帶領幼兒:“小蝴蝶,是你不讓我們唱的麼?”小蝴蝶: “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教師引導幼兒模仿小蝴蝶:“它是怎麼說的?”

幼兒模仿。教師:“下面的朋友是誰呀?”

(屏幕出現小松鼠)教師:“快問問它吧”(引導幼兒主動發問)教師帶領幼兒:“小松鼠,是你不讓我們唱的麼?”小松鼠: “是呀,是我不讓你們唱的?”教師引導幼兒:“問問它爲什麼呀”幼兒提問:“爲什麼不讓我們唱了”小松鼠:“你飛下去看看就知道了”教師:“小松鼠讓我們去看看,我們看看到底是怎麼了!”(配課教師模仿“呼嚕呼嚕”的聲音,然後屏幕出現睡覺的小花狗)

教師:“啊!怎麼了”引導幼兒回答:“小花狗在睡覺。”教師放低音量:“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引導幼兒主動想辦法)

教師:“好吧,我們不要吵醒小花狗”帶領幼兒帶一旁圍坐下來,教師:“那麼媽媽講個故事給你們聽吧。”

3、教師講故事《愛唱歌的小麻雀》,並提問。

提問:

(1)“故事中都有誰呀?”

(2)“小麻雀是怎麼問它們(按故事中順序逐個問)?”

(3)“是誰不讓小麻雀唱歌了?它爲什麼不讓小麻雀唱歌了?”

(4)“小麻雀是怎麼做的?”

(5)“你們喜歡這隻小麻雀麼?爲什麼?”

(6)“你們覺得在什麼時候也不應該大聲講話?”

4、教師總結。

教師:“可是現在媽媽可想聽你們唱歌了,那我們悄悄到別的地方去唱吧。”帶領幼兒離開教室。

附:故事《愛唱歌的小麻雀》

在高高的樹頂上,住着一隻愛唱歌的小麻雀,她的歌聲可好聽了,小動物們都喜歡聽。

有一天,小麻雀又站在高高的樹頂上,大聲地唱起了歌:“大清早的樹林裏,有隻麻雀愛唱歌”。突然,從下面傳來一個聲音:“上面的小麻雀,請你不要唱了。”小麻雀想:“是我唱得不好嗎?爲什麼不要我唱?我得下去問明白”。

小麻雀往下飛,看見貓頭鷹問:“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貓頭鷹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又往下飛,看見小猴子問:“小猴子,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猴子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繼續往下飛,看見小蝴蝶問:“小蝴蝶,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蝴蝶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再往下飛,看見一隻小松鼠問:“小松鼠,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松鼠說:“是的。是我叫你不要唱的。”

小麻雀奇怪地問:“爲什麼呢?”

小松鼠說:“你飛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小麻雀飛到了樹底下,呀!大樹下一隻小花狗正在睡覺呢。

小麻雀不唱歌了,輕輕地飛回樹頂,安靜地等着等着。它想:“等小花狗醒來了,我要爲她唱一支最好聽的歌。

小麻雀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指導寫好“慣”字。

2、創設情境,角色體驗,使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我知道,你們那是爲我好哇!”這句話的意思,懂得獨立生活,體會父母的良苦用心。

教學重點:

創設情境,角色體驗,使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我知道,你們那是爲我好哇!”這句話的意思,懂得獨立生活,體會父母的良苦用心。

教學準備:

課件、音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圖片)

1、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麼?(指名說)

2、師導語:是的,麻雀的爸爸媽媽不辭辛苦,到處找食,找來的也許是一隻肥肥的小蟲,也許是酸甜的野果,也許只是一粒小小的草籽,無論是什麼,他們統統的把這些食物一口一口的喂進自己的孩子的嘴裏。我們都感受到了麻雀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指名說)

是的,哪有爸爸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呀?

3、(出示課題)我們一起齊讀課題。你認爲這隻小麻雀的爸爸媽媽愛自己的孩子嗎?(愛)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體會麻雀爸爸媽媽的特殊的愛。

二、新授

“趕”出家門

1、你出聲地讀一、二自然段。說說小麻雀爲什麼會被爸爸媽媽趕出家門?

指名說說。(獨立生活)

出示:你們的翅膀長硬了,自己去獨立生活吧。

“硬”在這裏是什麼意思?(指名說)

什麼是獨立生活?(自己生活,離開爸爸媽媽,自己照顧自己)

你能用“因爲、所以”把這句話連起來嗎?(指名說)

2、默讀第二自然段,畫出對話

(1)指名說畫的內容。

(2)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

只有一隻麻雀不捨得走,它哭着說:“離開了爸爸媽媽,我會餓死的。”

小麻雀說這段話時什麼心情?

帶着這種心情去讀。

麻雀媽媽心軟了,悄悄地跟麻雀爸爸商量:“要不,就讓它多住些日子。”面對小麻雀的不捨和眼淚,麻雀媽媽怎樣?心軟了,在和爸爸商量什麼?

請你再悄悄地跟麻雀爸爸商量商量。(自由讀、指名讀)

麻雀爸爸堅定地說:“不行,這是害它,總不能讓它跟着我們過一輩子吧。從小就嬌生慣養,什麼時候才能獨立生活呢?”

麻雀爸爸,你對麻雀媽媽的建議有什麼看法?

問:這是害它,“這”指的是什麼?(讓它多住些日子)

問:麻雀爸爸此時心意已定,語氣是怎樣的?(堅定)

請你們帶着堅定的語氣再來讀讀麻雀爸爸的話。

(3)分角色讀三個人的對話。再來體會小麻雀的悲傷、媽媽的心軟和爸爸的堅定。

3、麻雀爸爸的語氣是堅定的,心意已定。最後,硬是把這隻麻雀趕出了家門。(出示課件)

(1)硬”在這裏是什麼意思?(態度堅決)(板書:硬)

(2)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剛纔理解了一個“硬”字的意思。(出示課件)有什麼不同?

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意思也會有所不同。

“回”到家中

1、幾個月過去了,一天早晨,那隻小麻雀回到家,它歡快的唱着:(生讀)

(1)它怎麼唱着?(歡快)

(2)是呀!又回到家中心情多麼歡快,你就是那隻小麻雀,你來歡快的唱唱。(指名讀,齊讀)

2、這幾個月的時間,小麻雀的變化多大呀!連它的爸爸媽媽都認不出它了,他們說:(出示課件)(齊讀)

小麻雀不僅心情變化了,連身體也變得健壯了。(板書:健壯)

想象:在這幾個月裏,是什麼讓小麻雀變得快樂、健壯的?

1、出示口語交際練習

請你想象,在這幾個月裏,小麻雀經歷了哪些事情?(出示課件)

在( )的'時候,我( )。

(預設:在遇到颳風下雨時我就躲進樹洞;在遇到獵人時我就藏起來;在空閒時我認識了許多朋友;在無處休息時我學會了築巢;在空中飛行時我欣賞風景……)

2、點撥:、其實,小麻雀不但遇到了困難,還有許多讓它高興地事呢!你相象一下,它會遇到什麼高興事?(指名說)

(交到了好朋友,嚐到了從沒有吃過的美味,自由的飛翔等等)

3、出示課件。小麻雀在天空飛翔時,低頭一看,啊!太美了。它看到了什麼?

師總結

在磨難和快樂中,小麻雀學會了勇敢、堅強,學會了保護自己、躲避危險。學會了許多的本領、技能。變得健壯、快樂。其實,無論是困難,還是幸福,這都是在爸爸媽媽的翅膀下無法體會到的。

體會良苦用心:

正因爲爸爸當初硬把小麻雀趕出家門,小麻雀才迅速的長大了,它理解了爸爸媽媽,它最想對爸爸媽媽說

出示:我知道,你們那是爲我好哇!

追問:那是爲我好,“那”指什麼?(被趕出家門。)

爲什麼說“你們那是爲我好哇”?(讓我學會了獨立生活)(板書:獨立生活)

迴歸整體:

(師引讀,生填空)出示:孩子,當初你的翅膀纔剛剛長硬,我就把你趕出家門,你哭着說(離開了爸爸媽媽,我會餓死的。)幾個月後,你翅膀硬了,歡快地唱着(唧唧喳,唧唧喳,爸爸媽媽快來呀,我是被你們趕出家門的孩子,我看你們來啦!)你終於體會到了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孩子們,讓我們帶着感激之情對父母說(我知道,你們那是爲我好哇!)

(生獨立試填、指名說、配樂齊讀。)

總結:

同學們,當初爸爸硬把小麻雀趕出家門,這也是對小麻雀的愛。(板書:愛)你們現在的學習、鍛鍊身體都是在經歷翅膀長硬的過程。你們能夠理解爸爸媽媽和老師對你的嚴格了嗎?你應該怎樣做。(努力學習,積極鍛鍊,爭取早日在天空自由的翱翔。早日獨立生活。)

三、學習生字:慣

1、出示。

2、看書自己學習慣字

3、怎麼記?慣,習慣的慣,左右結構,左邊一個豎心旁,右邊的上半部是撇橫橫豎橫點,下面是個貝字。

4、怎麼寫?

(1)筆順是

(2)寫時注意:右邊的上半部是撇橫橫豎橫點;

貝字最後一筆是點。

左窄右寬。

佔格。

5、寫一寫。

6、展示。評價。

四、拓展短文。

自己讀讀。

指名讀讀。

談談體會。

板書:

被趕出家門的小麻雀

硬 獨立生活

小麻雀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根據圖片內容參與故事講述,學說故事中對≮≯話。

2、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美好情感,懂得不影響別人。

重點:

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難點:

懂得不影響別人。

活動準備:

圖片、貓頭鷹、啄木鳥、小猴子、小松鼠、小麻雀、鹿寶寶,頭飾。

活動過程:

一、引題:出示樹的圖片

森林裏的一棵大樹上經常會傳來好聽的聲音,我們猜是誰會躲在樹上唱歌啊?原來是小麻雀。小麻雀今天又在唱歌了,讓我們來聽一個故事,看看發生什麼事情了。

二、講述故事 :高的樹頂上——我得下去問個明白。

提問:小麻雀唱歌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啊?

會是誰不要小麻雀唱歌了?

三、講述故事:小麻雀往下飛——你飛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提問:小麻雀看見了誰?

小麻雀是怎麼問貓頭鷹的?貓頭鷹怎麼說?(學說對話)

小麻雀怎麼問啄木鳥的?啄木鳥怎麼說?(學說對話)

小麻雀怎麼問小猴子的?小猴子怎麼說?(學說對話)

小麻雀怎麼問小松鼠的?小松鼠怎麼說?(學說對話)

爲什麼小松鼠會不要小麻雀唱歌呢?

四、講述故事小麻雀飛到樹底下——最好聽的歌。

提問:爲什麼小松鼠不要小麻雀唱歌啊?

小麻雀看到鹿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是怎麼做的 ?

五、完整講述故事(幼兒講到會講的地方跟老師一起講)

提問:你喜歡這隻小麻雀嗎?爲什麼?

除了在睡覺的時候不可以影響別人,還有在什麼時候也不可以影響別人呢?

經驗遷移:要關愛朋友,懂得不影響別人。)

六、情景表演:

我們喜歡這隻小麻雀就一起來學學它吧!

《小麻雀》教案 篇四

一、活動名稱

《小麻雀》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大小調的不同音樂情緒。

2、學習三角鐵和搖鈴的使用方法。

3、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哭臉和笑臉的卡片

小鳥玩偶

三角鐵、手搖鈴

四、活動過程:

1、熱身律動

——《Hello歌》

2、音感練耳

——老鼠按鍾(3、5)

a、聆聽單音(加上柯爾蒙手勢)

5---3---

b、樂器加嗓音

c、辨別高低音:55555(雙手舉起來)

33333(雙手敲地板)

d、再見

3、傾聽音樂

——導入:出示難過的表情和傷心的表情

今天,嬌嬌給小朋友帶了兩個有趣的表情,請小朋友觀察一下這兩個表情有什麼不同,並請小朋友模仿一下這兩個表情。

——出示小鳥玩偶,講述故事

教師拿出表情卡紙,幼兒做出相應反應,並聽音樂旋律,引導幼兒聽辨音樂情緒,並做出相應反應:

——微笑卡紙表示開心(音樂爲大調)

哭臉卡紙表示難過(音樂爲小調)

4、感受音樂

——幼兒跟隨老師一起做音樂律動

5、表現音樂

——主教老師拿難過的表情卡紙,助教老師拿開心的表情卡紙,站在不同的位置,當音樂中出現不同情緒時,小朋友走到手持相應卡紙的老師身邊,用肢體表達與之相對應的情緒。

6、綜合呈現

——教師介紹樂器名稱,並示範樂器使用方法

——(播放收發樂器音樂)將幼兒分成兩組(一名老師負責帶一組幼兒進行樂器演奏),分發兩種不同的樂器

三角鐵表示悲傷的情緒(長調)

手搖鈴表示開心的情緒(短調)

——樂器演奏結束,播放收發樂器音樂,助教老師收樂器,助教老師帶幼兒進行放鬆運動

7、再見儀式

——《再見歌》

五、活動結束

小麻雀教案 篇五

教學設計意圖:

結合平日對小班幼兒的觀察不難發現,他們在說話時,不太會控制音量,有時很大聲,常常會影響到別人,之所以選擇這節《愛唱歌的小麻雀》因爲它是一篇充滿關愛之情的溫馨小故事,作品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卻不能唱歌”的主線,以小小的懸念吸引着孩子,通過簡單重複的對話,使孩子慢慢獲得一份情感的愉悅,從而延伸爲內化的行爲。針對小班幼兒這一年齡特點,讓幼兒在活動中理解要關心別人,個人的行爲不要影響別人,培養幼兒初步的關心意識。在這節活動的各環節設計上,以《綱要》爲依據,我採用了“情景教學”的教學方式,讓幼兒在情景中學習故事、理解故事,並學說故事中簡單的對話,更好的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也是幼兒更好的體驗這種環境所帶來的語言交流樂趣,從而爲幼兒的語言發展、注意傾聽打下更好的基礎。故事中,採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也是更好的體現出小班幼兒語言的年齡特點。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理解其故事內容。

2、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學說故事中簡單對話。

3、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麻雀頭飾一個、《扮家家》錄音帶

活動過程與指導:

1、帶幼兒進入教室,引出主題。

教師:“小朋友們,我來扮演‘麻雀媽媽’,你們當我的‘麻雀寶寶’好不好?”

幼兒回答。

教師:“現在媽媽可想聽你們唱歌了,你們唱歌給媽媽聽吧。”(配課教師放錄音帶)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

2、引導幼兒學習故事中的對話。(重點)

(配課教師:“上面的小麻雀,請你不要唱了。”同時,停止音樂)

教師和幼兒停止表演。教師:“是誰在說話?爲什麼不讓我們唱了呀?”

(屏幕出現貓頭鷹)教師:“咱們去問問貓頭鷹吧”教師帶領幼兒:“貓頭鷹,是你不讓我們唱的麼?”貓頭鷹:“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教師:“下面的朋友?下面的朋友是誰呀?” 幼兒猜想。

(屏幕出現小猴子)教師:“我們問問小猴子”(引導幼兒主動發問)教師帶領幼兒:“小猴子,是你不讓我們唱的麼?”小猴子:“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教師引導幼兒模仿小猴子:“小猴子是怎麼說的?”幼兒模仿。教師:“下面的朋友是誰呀?”

(屏幕出現小蝴蝶)教師:“我們再問問它吧”(引導幼兒主動發問)教師帶領幼兒:“小蝴蝶,是你不讓我們唱的麼?”小蝴蝶: “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教師引導幼兒模仿小蝴蝶:“它是怎麼說的?”

幼兒模仿。教師:“下面的朋友是誰呀?”

(屏幕出現小松鼠)教師:“快問問它吧”(引導幼兒主動發問)教師帶領幼兒:“小松鼠,是你不讓我們唱的麼?”小松鼠: “是呀,是我不讓你們唱的?”教師引導幼兒:“問問它爲什麼呀”幼兒提問:“爲什麼不讓我們唱了”小松鼠:“你飛下去看看就知道了”教師:“小松鼠讓我們去看看,我們看看到底是怎麼了!”(配課教師模仿“呼嚕呼嚕”的聲音,然後屏幕出現睡覺的小花狗)

教師:“啊!怎麼了”引導幼兒回答:“小花狗在睡覺。”教師放低音量:“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引導幼兒主動想辦法)教師:“好吧,我們不要吵醒小花狗”帶領幼兒帶一旁圍坐下來,教師:“那麼媽媽講個故事給你們聽吧。”

3、教師講故事《愛唱歌的小麻雀》,並提問。

提問:

(1)“故事中都有誰呀?”

(2)“小麻雀是怎麼問它們(按故事中順序逐個問)?”

(3)“是誰不讓小麻雀唱歌了?它爲什麼不讓小麻雀唱歌了?”

(4)“小麻雀是怎麼做的?”

(5)“你們喜歡這隻小麻雀麼?爲什麼?”

(6)“你們覺得在什麼時候也不應該大聲講話?”

4、教師總結。

教師:“可是現在媽媽可想聽你們唱歌了,那我們悄悄到別的地方去唱吧。”帶領幼兒離開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