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優選15篇

【導語】

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優選15篇

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優選15篇 由本站會員“liudi2966”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國小校本教研計劃篇2:國小校本教研計劃篇3:國小校本教研計劃篇4:國小校本教研計劃篇5:國小校本教研計劃篇6:國小校本教研計劃篇7:國小校本教研計劃篇8:國小校本教研計劃篇9:國小校本教研計劃篇10:國小校本教研計劃篇11:國小校本教研計劃篇12:國小校本教研計劃篇13:國小校本教研計劃篇14:國小校本教研計劃篇15: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正文】

篇1: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發展爲主題,以關注學校發展爲根本,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爲宗旨,以教師爲研究的主體,爲了學校研究,在學校中研究,基於學校研究,研究向學校迴歸,向教師迴歸,向教學實踐迴歸,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二、總體目標

(一)透過開展校本教研活動,解決我校教育教學實際問題,改變教科研活動與實際教學活動脫節。

(二)透過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和行爲,彙總教師教學經驗,積聚教師的教育教學智慧,讓教師成爲教育智慧的創造者。

(三)透過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改善我校教育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共同成長。

(四)透過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研究我校科研課題,使之應運到實際的教學中,使教科研一體化。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則和過程

基本原則

1、“爲了教學”:是指校本教學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於驗證某個教學理論,而在於“改善”。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升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的價值。

2、“在教學中”:是指校本教學研究主要研究教學之內的問題而不是教學之外的問題;是研究自己教室裏發生的問題而不是別人的問題;是研究現實的教學問題而不是某種理論假設。

3、“透過教學”:是指校本教學研究就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而不是將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放一邊,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四、校本教研的主要措施

我校本學期設立三個教研組,即數學教研組、語文教研組、綜合教研組。校長爲校本教研的第一職責人,是校本教研的身體力行者。長期蹲點在語文教研組,李曉慶老師多年畢業班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蹲點數學教研組和曲曉娜老師蹲點綜合教研組。本學期我們大膽選用年輕教師作爲教研組長(葛瓊和王曉青),具體組織教研活動。數學組活動時間爲每週四第二節課後,語文教研組活動時間每週三第二節課後,綜合組活動時間爲每月最後一週的週五。

(一)強化組織和管理,成立校本教研指導小組。

以骨幹教師爲龍頭成立教研組,按計劃深入班級聽課、評課,力求做到融教研、科研、調研爲一體。逐步成爲校本教研的主力軍。

(二)加強學習和培訓,提高全體教師的科研素質。

1、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靈活培訓形式,全力提高教師的科研實踐潛力。組織教師利用校際交流的機會外出參觀學習考察活動,吸取教學智慧,獲得靈感,解決我校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2、繼續挖掘自身資源,開展各類校長講座活動。

3、發揮現代遠程教育的優勢,狠抓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

4、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活動,全體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撰寫教學案例及教學反思和教學論文,並作爲教師年度教研考覈的重要依據之一。

(三)改善和完善羣衆教研製度,提升羣衆教研的質量。

1、確保校本教研的時間。

2、拓寬校本教研的資料。採取同伴互助,結合課例開展合作研究辦法,將“羣衆備課”、“羣衆聽課”、“羣衆討論”融爲一體。

3、改善校本教研的形式。充分發揮教師個體、教研組羣衆的作用。

(四)加強校本教研的宏觀指導,不斷提高管理指導潛力。

每學期各教研組根據教學研究的需要,確定一個主題,各教研組按組開展小組專題教學活動。圍繞專題全組共同研究,人人做課,相互觀摩,隨時研討,構成一種人人蔘與,相互交流的研究氛圍。

(五)建立激勵機制,調動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用心性。[由本站網友投稿]

1、鼓勵教師用心參與校本教研,凡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學校納入年終考覈積分。

2、立足實效,建立保障機制確保落實到位

(1)組織到位。學校構成校長親自抓、教導主任負責抓、教研處具體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網絡。

(2)制度到位。學校制定各項教學常規制度、聽課評課制度、教師外出學習彙報制、評價與獎懲制度等,從制度上保證並激勵了教師參加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活動質量。

(3)人員到位。實施教研活動組長負責制,同時學科指導組成員要深入課堂、研究教學,全面負責各學科的教學指導工作。

(六)“網絡教研”的細緻化、實效化。

“網絡教研”打破了時間、空間的侷限,教師能夠隨時隨地進

行交流與學習。並且還能夠很好的實現跨學科交流與學習。本學期我們會將“網絡教研”進一步的細緻化,進一步確定每一次的網絡實施主題,還是利用實錄的形式,有目的性的進行網絡評價,讓網絡更具有時效性。

本學期我校還有一項重大的任務就是,完成省級科研課題《網絡環境下異地教研交流的研究》,這也是對網絡教研的進一步、深層次的研究。

篇2: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國小校本教研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發展爲主題,以關注學校發展爲根本,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爲宗旨,以教師爲研究的主體,爲了學校研究,在學校中研究,基於學校研究,研究向學校迴歸,向教師迴歸,向教學實踐迴歸,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二、總體目標

(一)透過開展校本教研活動,解決我校教育教學實際問題,改變教科研活動與實際教學活動脫節。

(二)透過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和行爲,彙總教師教學經驗,積聚教師的教育教學智慧,讓教師成爲教育智慧的創造者。

(三)透過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改善我校教育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共同成長。

(四)透過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研究我校科研課題,使之應運到實際的教學中,使教科研一體化。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則和過程

基本原則

1、“爲了教學”:是指校本教學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於驗證某個教學理論,而在於“改善”。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升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的價值。

2、“在教學中”:是指校本教學研究主要研究教學之內的問題而不是教學之外的問題;是研究自己教室裏發生的問題而不是別人的問題;是研究現實的教學問題而不是某種理論假設。

3、“透過教學”:是指校本教學研究就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而不是將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放一邊,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四、校本教研的主要措施

我校本學期設立三個教研組,即數學教研組、語文教研組、綜合教研組。校長爲校本教研的第一職責人,是校本教研的身體力行者。長期蹲點在語文教研組,李曉慶老師多年畢業班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蹲點數學教研組和曲曉娜老師蹲點綜合教研組。本學期我們大膽選用年輕教師作爲教研組長(葛瓊和王曉青),具體組織教研活動。數學組活動時間爲每週四第二節課後,語文教研組活動時間每週三第二節課後,綜合組活動時間爲每月最後一週的週五。

(一)強化組織和管理,成立校本教研指導小組。

以骨幹教師爲龍頭成立教研組,按計劃深入班級聽課、評課,力求做到融教研、科研、調研爲一體。逐步成爲校本教研的主力軍。

(二)加強學習和培訓,提高全體教師的科研素質。

1、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靈活培訓形式,全力提高教師的科研實踐潛力。組織教師利用校際交流的機會外出參觀學習考察活動,吸取教學智慧,獲得靈感,解決我校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2、繼續挖掘自身資源,開展各類校長講座活動。

3、發揮現代遠程教育的優勢,狠抓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

4、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活動,全體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撰寫教學案例及教學反思和教學論文,並作爲教師年度教研考覈的重要依據之一。

(三)改善和完善羣衆教研製度,提升羣衆教研的質量。

1、確保校本教研的時間。

2、拓寬校本教研的資料。採取同伴互助,結合課例開展合作研究辦法,將“羣衆備課”、“羣衆聽課”、“羣衆討論”融爲一體。

3、改善校本教研的形式。充分發揮教師個體、教研組羣衆的作用。

(四)加強校本教研的宏觀指導,不斷提高管理指導潛力。

每學期各教研組根據教學研究的需要,確定一個主題,各教研組按組開展小組專題教學活動。圍繞專題全組共同研究,人人做課,相互觀摩,隨時研討,構成一種人人蔘與,相互交流的研究氛圍。

(五)建立激勵機制,調動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用心性。

1、鼓勵教師用心參與校本教研,凡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學校納入年終考覈積分。

2、立足實效,建立保障機制確保落實到位

(1)組織到位。學校構成校長親自抓、教導主任負責抓、教研處具體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網絡。

(2)制度到位。學校制定各項教學常規制度、聽課評課制度、教師外出學習彙報制、評價與獎懲制度等,從制度上保證並激勵了教師參加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活動質量。

(3)人員到位。實施教研活動組長負責制,同時學科指導組成員要深入課堂、研究教學,全面負責各學科的教學指導工作。

(六)“網絡教研”的細緻化、實效化。

“網絡教研”打破了時間、空間的侷限,教師能夠隨時隨地進

行交流與學習。並且還能夠很好的實現跨學科交流與學習。本學期我們會將“網絡教研”進一步的細緻化,進一步確定每一次的網絡實施主題,還是利用實錄的形式,有目的性的進行網絡評價,讓網絡更具有時效性。

本學期我校還有一項重大的任務就是,完成省級科研課題《網絡環境下異地教研交流的研究》,這也是對網絡教研的進一步、深層次的研究。

篇3: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後面還有多篇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爲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不斷提升辦學理念及辦學水平,切實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確保教育教學工作持續快速發展,根據教研興校的戰略決策及全面教育發展的整體思路,特制定如下校本教研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新課程的深入實施爲契機,以提高教學質量爲中心,以“說、聽、評”三位一體教研活動模式爲載體,以優化課堂教學爲突破口,以不斷促進師生髮展爲根本,進一步探索學校教學質量持續快速發展的教學教研新路子。

二、目標和任務

1、透過教研培訓,使教師徹底轉變觀念,提高執教水平,提升教師素質。

2、透過全校性的專項教研活動,使每位教師都能主講教育理論和教學實際相結合的典型案例講座,進行行動研究,使每位教師能上規範課。

3、透過教研,確保學校質量穩步提高。

4、建立完善教研製度,用制度保障教研活動的具體實施。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升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

爲了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使大批教師理論和實踐水平雙提高,進一步完善學習制度,加強學習管理。

1、採取集中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形式進行。加強教育學、心理學等基礎理論和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強化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自己解決教學實踐中具體問題的意識。

2、採取靈活高效的方式進行學習交流,做到“三務必、兩有、一檢查”。即:在學習資料上做到三個務必,務必是先進的教育思想,務必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務必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在學習管理上,要有學習記錄,有心得體會;每月檢查一次。

3、嚴格控制教師在校辦公時間,確保學習研究有時間,並要求教師提高在校辦公的效率,引導教師勤輔導,常鑽研,不斷學習充電,提高自身素質。

4、定學習資料。依據本校實際和全縣校本教研總體佈局,我校今年將着重學習《校本教研在行動》、《教師的教學技能》、《和諧課堂管理方法與實施》、《校本教研專輯》等學習資料。

(二)以“說、聽、評”三位一體教研活動模式爲載體,優化課堂教學。

1、本期教研的工作重點是開展優化課堂教學活動。結合本校實際狀況創造性地開展優化課堂教學活動,最終構成具有學校、教師自身特色和風格的教學模式。

2、堅持優化課堂教評比活動。評比追求一個“實”字:一看教學模式是否具有必須的理論依據,具有可操作性;二看是否真正經歷了實驗研究,經歷了實踐檢驗;三看教學效果是否好,是否具有推廣價值。

3、把三位一體教研活動和優化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進行。以教研組爲單位,以“說、聽、評”三位一體教研活動爲依託,針對教學實際,對照先進教學理論,反思自己的教學,研究解決優化課堂教學的問題,用辯證觀點對傳統的課堂教學進行揚棄,最終構成具有自身特色、風格和必須價值的教學模式。

(三)全面落實課程標準

1、開展學習新課標、研究新課標、使用新課標活動。一是確保各科任教師每人一本新課標;二是要把“學、研、用”新課標作爲學校對教師的一項重要檢查資料,列入日常檢查之中;三是要把“學、研、用”新課標納入教師達標活動之中。

2、繼續開展好“新一輪新理念下中國小教師基本功達標”訓練活動。以此活動爲載體,促使教師研究教材,掌握學科的思想方法和規律,爲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強化過程管理,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嚴格落實《學校校本教研活動實施方案》。

五、活動安排:各校根據實際狀況具體安排落實,(已教研組爲單位落實教研活動)

英才學校校本教研領導小組

篇4: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校本教研是教育教學質量的可靠保證,是教師實現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載體。爲提高教研活動實效,讓教學研究更好地爲教學服務,現將本學期我校校本教研活動構想如下:

一、強化教研製度。教研活動是學校一項常規工作,教研活動的順利開展有助於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有助於新的教學理念的實施與交流,是學校發展的動力。爲避免以往教研活動“教而不研”“形而上學”上課教師疲於應付,聽課教師陸陸續續的不良傾向,調動教師參與研究活動的用心性與主動性,本學期,我們致力於教研製度的完善。

二、改革聽課方式。傳統的聽課以“記”爲中心,課堂上,聽課老師將精力集中於記教師的教學流程,記精彩的組織語言,記學生的課堂發言。教師記得辛苦,根本沒時間來消化吸收。我們認爲:聽課就應以“聽”爲中心,聽教師精湛的教學藝術,聽學生精彩的個性解讀,聽課堂存在的種種問題。以“思”爲歸宿,思精彩背後的教學理念,思解決問題的種種策略,思課堂教學的更多規律。聽課時,只要求教師記下精彩教學環節,培養教師的及時評價潛力,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

三、教研與課題相結合。本學期,教研活動我們在繼承以往的“定時間、定專題、定人員”“三定”的基礎上,注重突出專題研討。我們將教研活動與課題研究有機結合,將學校的課題分解爲若干個小板塊,分工落實到每次教研中。

四、走出去,請進來,發揮“名校”、“名師”作用。

五、教研與教師培訓相結合。

篇5: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爲了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科研素養和科研水平,切實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做到教科研訓一體化,推進學校內涵發展,特制定本年度校本研修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計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爲引領,加快推進課程改革,規範管理,把師資隊伍建設放在教育發展的突出位置,圍繞“培育骨幹、提升整體、推進均衡”思路,以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爲核心,以骨幹教師隊伍建設爲重點,不斷拓展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路,不斷創新教師隊伍建設的機制,切實構成教師全員參與的學習型組織,讓各個層面的教師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在不同領域裏獲得提高,全面促進我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優化發展。

二、現狀分析

(一)學校教師隊伍的主要特點:

至2016年底,專任教師總數119,其中在職在編教師115名,代課教師4名,現將教師隊伍結構進行如下分析:

1.教師學科結構逐步趨向合理。學校語、數、英、音、體、美、科學、計算機等學科教師基本配有專職教師,目前,品生、品社、勞技、綜合實踐及部分美術等學科主要由語、數學科教師兼教。

2.教師年齡結構趨向年輕化。

35週歲以下專任教師有51人,教師隊伍相對年輕。專任教師年齡結構如下表所示。

年齡

分段小於3535-4545以上總計

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

數據5144.3%2925.2%3530.4%115100%

3.教師職稱、學歷結構層次不高。還有9名40歲以下教師學歷未達本科,有待於進一步提升。

學歷結構,至2016年底,專任教師碩士(含在職),本科學歷等佔比如下表所示。

學歷

結構中專專科本科(含在讀)碩士(含在讀)總計

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

數據00%1311.3%9986.1%32.6%115100%

職稱結構,專任教師中,師資隊伍梯隊結構較不合理,專任教師職稱結構如下表所示。

職稱

結構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未定級總計

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

數據32.6%6253.9%5043.5%00%115100%

4.骨幹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學校現有蘇州市名教師、蘇州市學科、學術帶頭人2名,蘇州市教壇新秀、教壇新苗3人,太倉市學科帶頭人5名,太倉市教學能手13名,太倉市學科能手5人,太倉市教壇新秀8人,太倉市學科新秀5人。市級以上學科帶頭人佔專任教師總數的6.1%,佔比有待於提高。

(二)教師專業研修主要需求:

隨着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掌握不斷的提高,基於我校教師在學科知識與教學技能的結合與應用相對滯後,實施有效教學的方法與策略還比較欠缺,教師的科研潛力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組織教學活動的潛力參差不齊,很多教師不鑽研業務知識,缺乏用心向上的動力,給教育教學工作帶來諸多不便,按照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開展校本研修工作,透過校本研修,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育科研潛力。

三、研修目標

1.以優化教師隊伍結構爲重點,實施教師職稱學歷提升、師資培訓和教師梯隊發展計劃。鼓勵青年教師,透過各種途徑提高學歷,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師德高尚、教育觀念新、創新意識強,具有較高教育水平和科研潛力、較強實踐潛力的教師團隊。

2.緊緊圍繞“以生爲本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研究,從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透過立足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製作和使用多媒體課件、白板等進行教學的技能。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勢,查找所需資料,互相學習和交流。認真組織開展2016-2017年度的“一師一優課”系列活動。

4.依託學校教學工作室,打造學術領導力。實施好青藍工程,發揮教學骨幹的作用,大力培養青年教師,爲青年教師搭建展示鍛鍊的舞臺,做好校本培訓工作,多讓他們走出去進行學習培訓,促使他們儘快成長爲校內的教學骨幹,帶動教師隊伍素質的整體提高。

5.結合學校“十三五”各級課題的研究開展,加強學校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進一步激活教師參與研修的主體意識,逐步建立教學、教研、科研、培訓一體化的新型教學研究風氣,使教師真正成爲教育教學的研究者、組織者、引導者和示範者。

6.要加強相關的管理制度建設,如教師業務學習制度、教師參加培訓制度、聽課評課制度、課堂教學評價制度、教師考覈獎勵制度等,透過完善和強化規章制度的約束,促使校本研修由被動變爲主動,由自發走向自覺,由無序變成有序。

7.進一步深化羣衆備課制度,進行教案的改革與創新,強化二備、三備成果,提高實效

性和操作性。要注重作業佈置,要分類分層,規定不同標準,提出不同要求,體現層次性和自主選取性,要嚴格控制作業量及完成作業時間。

8.要注重教學反思,要引導教師學會反思,找出“備課”和“教學行爲”的不和諧之處,分析原因,尋找解決方案,促使教師學會在自身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校本研修資料

根據培訓課程化原則,校本培訓分設五個課程類別,具體資料及學時認定如下:

(一)師德課程

1.課程目標:提高師德修養

2.課程資料:以提高師德修養爲目的,包括師德規範、職業道德、公民守則、法律法規、專業標準、知識競賽等。認真貫徹落實太倉市教育局《2017年度教育工作要點》中的《關於規範教師從教行爲、做立德樹人楷模的實施意見》《太倉市關於治理中國小教師有償家教的若干意見(試行)》等文件精神,組織教師集中學習《教師管理制度彙編》,規範師德建設,遵守職業道德;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七五普法知識”,引導教師掌握法律知識、樹立法治意識、養成守法習慣,做到依法從教。

3.課程實施:以校長爲第一職責人,推進“師德第一課”品牌建設,集中式開展培訓,對文件精神進行學習與深度解讀;聘請法律人事進行專題講座,解讀與相關法律知識,對一些常件案例進行分析剖析,提高法律意識;透過小組互動、個人自學、案例分析、實踐運用等形式,在日常工作中,發揮正面引領和先進示範示範,用心參加市級(校級)師德標兵等評選,發現身邊德、能、勤、績先進典型,創新性的開展各類有主題的師德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

4.培訓考覈:每參加1次培訓獲1學時,專題講座2學時。簽到表與研修記錄同步查驗,兩者皆有爲1學時。由項目負責人每次結束後及時驗證,簽字確認。本課程最終經確認合格,折後可得5學時。

5.課程預設學時:5-7學。

(二)理論課程

1.課程目標:更新理念、強化認識、統一思想爲目的。

2.課程資料:包括教育理念、課程原理、認知理論、課程目標等。

3.課程實施:以讀書提升專業,開展全員閱讀、分層閱讀、深度閱讀、分享閱讀等。學校行政組織好每週一次的讀書會活動;青年教師聯合會本年度要讀好學校帶給的優秀讀物,向全校教師展示讀書交流活動成果;全體教師研讀教育局和發展中心下發的《靜悄悄的革命》和《燃荻》並認真寫好讀書筆記。邀請專家開展專項講座、菜單式培訓以及校內骨幹教師學習分享講座。

4.培訓考覈:每參加1次校級培訓獲1-2學時。簽到表與研修記錄同步查驗,兩者皆有爲1學時。完成1次讀書心得徵文活動爲5學時,獲獎者爲6學時。由項目負責人每次結束後及時驗證,簽字確認。本課程最終經確認合格,折後可得5學時。

5.課程預設學時:5-18學時

(三)實踐體驗課程

1.課程目標:提高教育教學潛力爲目的。

2.課程資料:包括各類公開課(含研討課、彙報課、實驗課)、教研活動、觀課評課、課題研究、校級交流活動、師徒結對、骨幹浸潤培訓等。

3.課程實施:認真貫徹《關於加強學校備課組建設的指導意見(試行)》文件精神,制定《明德國小備課組建設工作實施方案》。以課例(案例)研究,校本研修的專業引領,校園學術團隊建設,以及與上海長寧現代教育培訓中心打造的骨幹教師培訓、專家診斷培訓和行政管理人員的培訓爲載體,讓全校教師不斷獲得專業發展,教師在實踐中歷練獲得成長,因爲好教師不是教出來的,是在教育教學的“實戰”中發展和成長起來的;其次,以開展校本化課程項目建設、課題研究(微型、專題),以科學的、規範的科研方法來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最後,透過備課組活動、公開課、共同體活動、以及依託網絡信息技術,開展園際間教師網上協同研修等途徑開展互動研究,以促進教育教學潛力的提升。

4.培訓考覈:備課組活動中每承擔1次主備獲2學時,最高8學時(新聞稿中有體現);承擔一次公開課(聽課人數達8人以後,到達良好等第)獲3學時,最高6學時(新聞、簽到表、評價表);每參加1次校級研修獲2學時,最高16學時(簽到表與研修記錄同步查驗,兩者皆有);有獨立主持的課題(專題)4學時(本年度內的申報立項書);參加觀課議課(包括備課組、教研組活動)滿12次(簽到表與研修記錄同步查驗,關有活動評價或反思)獲12學時,最高16學時;參加課題研究滿4次,並有評價,獲4學時。由項目負責人每次結束後及時驗證,簽字確認。本課程最終經確認合格,折後可得30學時。

5.課程預設學時:30-50學時

(四)知識技能課程

1.課程目標:提升學科素養和專業技能爲目的。

2課程資料:包括教學基本功(含寫作、朗誦、三字一話等)、專業素養競賽、學科知識、專家培訓等。

3.課程實施:組織教師進行基本功的教學培訓和比賽,不斷提升教師的自身潛力;做好學校各種學習培訓的團隊建設,及時進行信息分享、問題研討、經驗交流等,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依託備課組羣衆活動,結合學校工作實際與社團課程等的開展需要,進行豐富多彩的基本功培訓,比如書畫、舞蹈、模擬上課、講故事等,對教師的基本功開展培訓;邀請專家對教師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提升專業素養;做好青年教師每年度的素養大賽培訓。

4.培訓考覈:每參加1次聯合研修獲2學時,最高6學時(簽到表與研修記錄同步查驗);在市級素養大賽活動中獲得等次獎2學時(蘇州大市3學時);參加校內組織知識技能等評比活動獲2課時,獲獎3學時。由項目負責人每次結束後及時驗證,簽字確認。本課程最終經確認合格,折後可得5學時。

5.課程預設學時:5-12學時

(五)信息素養提升課程

1.課程目標:更新提升教育技術。

2.課程資料:包括軟件應用、課件製作、微課錄製、未來教室和電子白板應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等。

3.課程實施:根據學科對信息技術運用的需要,重點開展視頻、音頻下載以及剪輯現場操作培訓;對一些常用軟件進行推薦與操作培訓;以及電子白板課件的演示操作培訓;對“互聯網+”信息發展作拓展式介紹等。以實際體驗式操作培訓爲主要形式,邀請專家或由學校後勤裝備處組織教師參加培訓。

4.培訓考覈:每參加1次培訓爲2學時(簽到表與研修記錄同步查驗);完成一個課程中音頻或視頻剪輯作品,獲2學時;能現場演示電子白板軟件中的常用軟件,獲1學時項目負責人每次結束後及時驗證,簽字確認。本課程最終經確認合格,折後可得5學時。

5.課程預設學時:5-7學時

五、研修的方式和途徑

1.自主學習:要求每位教師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學習,樹立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提高理論素養。

2.專題學習:結合教學實際,針對學校校本研修存在的問題,學校將藉助網絡進行專題學習。

3.廣泛開展教師相互聽課活動,以評促研。學校將每週的星期三定爲教學開放周,要求教師相互聽課、評課,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5節。

4.強化羣衆備課:利用羣衆備課活動時間進行教案改革,在語文、數學、外語科目內以教研組爲單位,實行羣衆備課,倡導使用導學案,研討教學課堂、教學評價、研討“以生爲本自主探究”教學模式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狀況。綜合學科做好羣衆備課的改善。

5.觀摩教學過程:用心組織教學競賽活動,以賽代訓。

6.促使教師養成學習與反思的習慣:上課後要注重反思,構成總結性材料,在教研組內交流。

7.發揮校園學術團隊的力量,打造校園學術影響力。透過各種團隊,帶動和促進一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成爲學校骨幹力量。

8.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做好與上海長寧現代教育培訓中心的項目合作,採用浸潤式培訓,不斷提升教師素養。

六、校本研修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目標

對教師隊伍建設實行目標管理,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爲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以校長爲首的師資隊伍領導小組,真抓實幹,將有關目標任務具體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教育、教學雙管齊下,分管校長明確任務,發現苗子,用心培養,樹立典型,帶動全局。根據學校實際,運用多種方法,將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與教育現代化管理結合起來,切實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二)轉變觀念,提高素質

1.加強師德教育

以轉變觀念爲重點,以《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學校倡導的“明德立人”理念爲核心,透過學習,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並且增強執行教育法規的意識,增強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的意識,增強愛生服務意識,創禮貌校風,樹師表形象,健全教師職業道德考覈評估標準和辦法,進一步完善配套的獎懲制度。

2.加強師能培訓

健全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制度,組織教師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文化科學知識和現代教育技術。認真參加“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和考試,提升多媒體課件製作水平和應用網絡教學及電子白板輔助教學的技術。用心開展組內研討、網絡學習等活動,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和實際教育教學潛力。

(三)突出重點,加大培養

1.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儘快幫忙青年教師成長,繼續夯實學校“青藍工程”建設。

①引領新教師立穩講臺:透過“新老結對”、“新教師彙報展示”等形式,幫忙新上

崗的教師儘快適應崗位工作,立足三尺講臺。學校行政、學科骨幹用心參與“一帶一”活動。具體落實“八個一”,即寫好一份教案,出好一張試卷,上好一堂公開課,寫好一篇讀書筆記,管好一個班級,參與一個實驗課題,發表一篇教育教學文章,樹立一個良好的師表形象。以此促進青年教師逐步完善應具備的業務素質。提倡苦練基本功,展示個人風採,構成用心進取,奮發向上的新局面。

②推進各級教師分層拜師活動:學校用心搭建平臺,充分發揮各級教師間的傳幫帶作用。深入開展“分學科、分發展層次”拜師活動,使發展期、成長期及提升期的各級教師都有幫教的師傅,在合作交流中實現教學相長;充分發揮年長骨幹教師的作用,發掘先進事蹟,組織經驗交流;密切關注“短板”教師,繼續跟蹤隨訪,用真誠和耐心鼓舞其愛崗熱情,增強教學自信,並在教育教學上加以指導,促進其不斷進步。

2.完善校級骨幹教師培養管理制度,加大培養力度。建立、完善校級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壇新秀評審管理制度,透過兩年一次的校級骨幹教師命名及每年一度的骨幹考覈獎懲等管理,讓更多的校級骨幹教師奮發上進、不斷超越。同時帶動校園內各級教師有理想、有追求,構成良好的你追我趕、和諧奮進的教師團體。

(四)用心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教育科研

結合學校新一輪“十三五”發展規劃和課題研究方向,用心指導和支持教師參與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健全教科研網絡,用心開展以“核心素養取向的明德課程體系實踐的研究”爲主題的教育、教學課題研究活動,聘請專家、教授來校指導,重獎教師的優秀教育、教學成果和研究成果,學校要努力爲教師的教科研帶給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五)大力推進學科教學研究工作室平臺建設

在學校語文、數學、信息、體育、心理等學科組建明德國小學科教學研究工作室,在校長室的領導下,建立並不斷完善其組織管理制度,充分發揮校學科領軍人物的示範引領作用,透過課題研究、理論學習、課堂研究、課例撰寫以及教海沙龍等活動,凝聚學科骨幹合力,帶動整個學科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建成骨幹教師發展成長的快通道。

七、研修保障

1.成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負責學校校本培訓領導協調工作。

2.構建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管理網絡,明確各人職責。項目負責人需認真及時登記“學校校本培訓年度彙總表、“校本培訓簽到表”、負責好新聞撰寫、報道上傳、資料積累以及驗證工作。

3.建立、健全校本培訓檔案,資料包括:校本培訓的規劃、培訓活動材料、教師個人檔案認定材料等。把教師參加培訓狀況作爲教師作爲教師職稱評定、職務提升、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4.培訓人員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培訓前應制定培訓計劃,培訓計劃應包括培訓的目標、措施、時間、具體資料等。

5.建立考覈和獎懲制度,調動教師的用心性,實施過程監控、結果考覈。教師每次研修活動,務必嚴格考勤,不得無故缺席、遲到、早退。及時填好研修手冊記錄、“教師校本培訓記錄表”,經項目負責人考覈確認後才能獲得相關學時。考覈結果納入教師年度考覈資料。

篇6: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我校各學科平衡發展,共同優化,學生素質快速提高”爲目標,以加強國小教學管理的有關意見爲指導,加大學校內部管理創新和評價機制改革力度,注重分數量化,將大目標進一步細化,迅速提高我校的教學水平。

二、工作目標

1、貫徹新課標,進一步研究新課程教學理念,開全課程,開足課時,不斷用新的教學思路來武裝各位教師的頭腦,立足實際狀況,實事求是,突出一個“真”字;關注最新理念,充足優化,突出一個“新”字。

2、重點加強語文、數學、英語、品德、科學考試學科等教學研究,摸清學生知識底子,制定詳實可行的方案,表揚先進,批評後進,整體推進。

3、以課改爲核心,全面推行課程改革,各科各年級都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用新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

5、強化校本課程開發建設力度,每人都要有自己的研究課題,有立項表、實驗計劃、活動記錄等。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強業務理論學習

新學期開始,認真學習文件,認真學習認真學習各科課程標準,深化教學的新路子。

2、抓好課堂教學研究

(1)建立教研例會研究制度。

(2)建立聽評課制度。實行推門聽課,聽課後立即組織研討,並填充檔案。

(3)公開課,互評互改,提高先進,帶動後進,公開課後補充評課講稿。

(4)組織教師用心參加各項羣衆教研活動。如觀摩課、示範課、優質課、優質論文評選等活動。

3、強化過程性管理

(1)嚴格落實教研製度。將學校的教研製度落實到底。

(2)實行“實時管理”。結合常規管理制度,反饋到各位教師、各班,使事事有人抓、有人管。

(3)注重反思。強化“周反思”,並羣衆研討,提出優化方案,將方案應用到實踐中去,然後再反思再實踐,逐步強化積累提高。

4、豐富校園文化建設

美化校園環境;加強校園文化氛圍

篇7: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局教學工作要點爲依據,以校本教研爲依託,結合我校實際,在現有學校教研和教師現狀的基礎上,繼續以教師羣體和個人潛力發展爲宗旨,從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入手,轉變教學觀念,提升教師執教潛力,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促進學校持續發展。

二、教研目標

以科研興校、教研強師爲理念,以教學研討爲渠道,以課堂教學爲主陣地,以校本教研活動爲抓手,用心探索校本教研活動形式,在校內努力構成“民主、開放、實效”的教研機制,用心營造“支持信賴,合作分享”教研氛圍。樹典型,抓普及,促提高,引導中青年教師專業素質的不斷提高,逐步探索校本校研新模式,力求我校校本教研工作逐步走向科學化、規範化、系列化。

1、透過校本培訓,更新教育理念,課堂上實現師生互動,力求課堂教學體現新理念,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切實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2、透過校本培訓,學習新理念,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潛力、評價潛力與教學理論水平。這是本學期的重點。

3、轉變觀念,抓好教研組工作,使之成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

4、觀摩優秀課,嘗試案例分析、自學研討,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三、具體步驟和方法:

1、深化制度。繼續加強校本教研製度建設,在已有的制度基礎上,繼續完善各項制度,同時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以制度促發展,以制度作保障。

2、發揮“專業引導”作用。

(1)繼續推行“走出去”的培訓方式。教師的發展需要專業的引導,在名師引導中明確方向,在“課堂拼搏”中“學會教學”,這是教師們獲得發展的重要歷程,因此,要改變目前課堂教學的“瓶頸現象”,透過進行超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引導及教師自身教學實踐研究,從中不斷地獲取新的理念、尋找新的方法、積累新得經驗。學校將繼續安排一些教師出外學習,並且學校要求出外學習、考察培訓的骨幹教師,務必寫出學習彙報材料,並利用校本培訓時間對全員教師進行培訓,傳達學習精神。培訓採用作專題講座、經驗交流、講彙報課等多種形式,產生一人學習,多人受益的效應,讓更多的教師收益。

(2)做好“請進來”工作。專家、名師的參與是校本教研成功不可缺少的培訓資源。離開了專家、名師的參與、指點,校本教研就會失去理論的支撐,甚至會停滯不前,從而導致形式化、平庸化。從這個角度說,專家、名師的指點是校本教研的源頭活水,他們的現場指導是最有效、最受教師歡迎的形式,是我校校本教研向縱深和持續發展的一大特色性系列活動。本學期,我校邀請中心校教研員爲我校教師做新課程培訓。

(3)內部挖潛,擇本校之能人,舉本校之“名師”,校本研究的主體是本校教師,所以,我們在外聘專家、名師、領導來校講學的同時,充分發揮本校教學骨幹、優秀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我們將安排我校的區級學科帶頭人、教學標兵上示範課、研討課,一方面爲教師帶給示範,解剖案例,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對骨幹教師、研究型教師的培養力度。

3、深化“課例研討”校本教研模式,深化“一個課例多次研討”教研模式的研究與研討。

(1)每個教師圍繞自己確定的校本教研主題上一節彙報

課,課前進行說課,課後說反思。

(2)同組教師備同一節課、聽同一節課、評同一節課。

(3)執教教師結合大家的推薦進行二次、三次修改。

4、圍繞新課程,紮實開展活動,切實提高實效

(1)加強常態下課堂教學管理並對管理資料進行檢查,做好各項檢查記錄。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於平時的課堂教學,本學期我校將狠抓常態下的課堂教學調研,學校領導將加強聽課力度,採用推門進聽課、跟蹤聽課、檢查性聽課等形式,掌握第一手材料,切實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2)立足課改,不斷實施新課程。紮實開展教研組活動。以教研組爲單位,交流、反思教學狀況,進行案例交流、經驗交流、論文交流、教育教學日記交流等,既注重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概括、提升、總結經驗、探索規律,逐漸構成我校民主、開放、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格局。

(3)立足崗位培訓,着力打造名師。

結合我校實際,組織教師開展各種教育教學業務技能大賽,着力打造名師,促進教研活動的開展和教師技能與水平的提高。如開展教師基本功競賽、教學設計競賽、課堂教學大賽、優秀論文或優秀案例評比、課後反思交流、課件評比等。

(4)注重日常教研活動的資料管理,學校要求教研組和個人嚴格按管理制度完成好自己的各項工作,注意做好校檔案和個人檔案資料的積累工作,做到有計劃,有總結、有反饋、有整改、有實效,學校將組織評選新課程活動優秀教案、教學反思、典型案例、心得體會,修改成冊。

5、發揮網絡平臺作用,豐富研討資料

學校除組織教師到校外觀摩,聽專家講座外,還將繼續發揮網絡資源的作用,爲教師創設良好的校驗環境,與全國各地實驗教師零距離接觸,從而向先進學校學習取經,拓寬了校本教研的渠道,豐富教研資料,使教研活動更具實效。

6、加強校本教研的管理

校本教研要加強基層管理,就是各個管理層各負其責。校本教研管理主要有三個層次:

一是校級決策層,校長是第一職責人,把握校本教研的方向,帶給人、財、物、時等方面的條件;

二是中間執行層(主任、教研組長)主要職責是在校長的領導下,組織和開展校本培訓活動,並透過管理擴大參與面,提高研訓水平,具體做好五項工作:

(1)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

(2)師資隊伍建設;

(3)組織培訓;

(4)負責培訓效果測評;

(5)檔案建設。

三是教研組基礎層,教研組長的職責是:

(1)動員本組教師參加培訓;

(2)主持以組爲單位的教研活動。

總之,我們要以新課程師資培訓爲重點,以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提高教學質量爲主線,進一步加大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教研的力度,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努力開創我校校本教研工作新局面。

篇8: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爲研究解決學校、教師所面臨的教育教學問題,以促進全體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實現學生的個人發展,我校將立足本校力量、針對本校問題、提升本校教師、服務本校教學爲宗旨。用心踐行校本教研,努力建設學校校本教研製度,使之構成機制,透過制度保證校本教研的常態化、規範化開展,甚至融入校本文化的因素,爲教師、學生、學校的發展服務。

一、基本原則及主要目標

在課題研究的基礎上,立足本校實際,追求實際教與學的效果和注重實際教學應用是我校開展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則。以教研水平的深入開展促促教育質量的提高,營造出良好的的科研氛圍,我校校本教研的主要目標。

二、教研方式

我校校本教研計劃將嘗試在教師個人、學科之內,針對班級課堂教學提出問題,建立個人小課題研討活動,組織研討交流校本小課題。

三、校本教研初步活動計劃

(一)學校

1、期初儘可能的傳遞各種教科研信息,爲教育教學服務;

2、組織教師個人與羣衆課題資料彙編,提升校本教研意識;

3、組織教師認真研究教材,學習新的教育理念,並在有了必須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一次彙報課,以此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4、組織校級研討課,將採用說課、講課、反思、互動交流、小組研討的方式進行,引導教師用心參與提問、討論,組織教師對自己和他人的實際教育行爲、教育觀念進行深入、細緻的分析和研討,將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相結合。

5、組織全體教師撰寫教學論文、案例分析、優秀教案,把問題解決的經驗以文字資料的形式積累起來。並且進行評比和交流。

6、支持教師用心參加上級的教研及培訓活動,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教學研究的水平。

(二)教研組

1、每個教研組利用週二、週四教研日開展好校本教研活動:

2、組織教師參與學科課堂教學探索,互相聽課,析解問題課,提升問題探索、析解高度,確定的探索方向爲。

3、組織學科之間的學科課堂教學評優課、研討課、彙報課、教學基本功比賽等,要求每個教師至少上一節評優課,說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然後教研組內的教師進行分析、研討、交流。

4、每個教研組隔週教研日都要總結、交流、反思本週教學狀況和問題教研進展狀況,教師之間互相溝通,共同研討,使教師的困惑能得到及時迴應,共享經驗和共同發展,提高校本教研成效。

(三)教師個人

教師課堂教學進行課前備課與課後反思,體此刻教學後記中,引導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觀察、分析和研究,發揮教師參與教研的主體作用,在研究和反思的狀態下實踐,把教研的主戰場放在課堂上,切實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四、基本措施

1、加強制度建設,以制度引導約束教師教學行爲,提高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用心性。

2、每人設立一個個人教研專題,把它作爲自己較長時期的一個教研任務。

3、注重各種活動資料的積累整理,進一步統計分類,爲今後教研工作帶給真實、有效的材料,確保校本教研工作有效、深入、持久。

4、注重理論概括、提升、總結經驗,探索規律,及時徵集、評選論文、經驗總結和科研成果,並向上一級推薦。

5、校領導深入檢查指導教研活動,進入課堂跟蹤指導教師的校本教研活動進展狀況。

篇9: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以黨的教育方針爲指導,以教育局、教研室整體工作思路爲依據,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爲核心,以課堂教學爲重點,以提高教學質量爲目的,開展紮實有效的教育研究活動。

二、校本教研形式

以“理論學習、羣衆備課、主題教研、反思交流”等活動爲基本形式。圍繞教學主題,進行理論學習。理論學習做到組內學習與自己自學相結合,透過理論來明白教育教學實踐,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透過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進行反思交流,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強帶弱”,鼓勵教師大膽點評各抒己見,促進教師共同提高。

以教學中的問題或困惑爲研究資料,確立一個教研主題進行研究,組內每人圍繞主題上課,透過聽課、評課、教學論壇等多種形式展開討論,談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廣益到達同伴互助、共同提高。鼓勵“閒聊式”教研方式,提倡同伴互助風氣。同事間要善於利用課餘時間,就某個教學問題或教育現象進行閒聊,發表評論。並努力獲取有價值的教育教學經驗。

三、工作重點

開展羣衆備課。總體思路是“提前備課,羣衆悟議,個人修改,注重反思”即教師提前備課,然後教研組羣衆評議,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自身教學實際進行個性化修改,課後撰寫教學反思,反思要把課

堂中的閃光點和失敗處,學生的錯例,二次教學推薦等都記錄下來。這樣既加強了教師間的學習交流,做到資源共享,同時又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提高了備課實效。

深化“課例研討”校本教研模式。同組教師備同一節課,聽同一節課,評同一節課。同組教師共同研討交流,做到三個一,說出一個優點,找出一個不足,提出一點期望。然後推選出一名教師上彙報課,課前說課,課後說反思,羣衆評議。

內部挖潛,擇本校之能人,舉本校之“名師”,充分發揮本校優秀教師,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開展骨幹老師示範課活動,推動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

加強地方課教學的研究力度,提高團隊合作研究潛力,用心參加上級教學竟賽活動。

繼續加強校本教研製度的建設,在已有的制度基礎上,繼續完善各項制度,以制度促發展,用制度作保障。及時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競賽活動,力爭取得好的名次。

四、管理方式

我校教研活動實行三級管理模式:校長——教教務處——教研組,本學期我們主抓語、數教研組的教研活動。

每學期每個備課組根據本組教師反映的教學問題,確定一個研究主題,並將主題上報教導處。本學期的教研活動就圍繞這個主題開展。無論理論學習、備課、上課、反思、評課等都緊扣這主題。每一次活動都要有記錄期末整理好相關資料上交到教務處。

五、教研活動時間安排:每週三下午三、四節課;如遇假期,中心校教研,聽課將順延下週三。

六、教研活動地點安排:多媒體教室。

汶上集鎮董口國小2014、2、20

篇10: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教師的專業水平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生命。爲在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中更好地發揮教學研究工作的作用,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課堂教學潛力,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學校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校本教研的理念:

校本教研強調學校是教學研究的基地,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爲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應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爲對象,以教師作爲研究的主體,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構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爲學習化組織。

二、校本教研的任務:

在先進教育理念與千變萬化教育實踐之間溝通橋樑,使先進理論轉化爲生動實踐併產生用心成果。把教師從單純的課程被動執行者主角中解脫出來,真正成爲新課程的開發者、創生者。創設一種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忙,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學校文化環境,使學校成爲一個促進教師不斷成長與提高的學習化共同體。深入瞭解並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和校本課程建設與管理潛力。

三、教研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爲主要活動形式。以新課程爲導向,靈活運用案例分析、問題解決、調查研究、實踐探索、區域交流等多種教研活動方式,努力提高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倡導開放式教研活動、促進式教研活動、學科整合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等多種教研形式。

1、自我反思:教師的自我對話,對自己行爲的思考、省視、分析,自定個人教研學習計劃、培訓計劃以及對自己教學行爲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制定對策,並構成研究性論文。

2、同伴互助:,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強帶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聲,在一個羣體中有不同思想,鼓勵教師大膽批評,各抒己見;以教師產生的問題爲研究資料,將問題入組,以組爲單位定計劃開展研究。

3、專業引領:一方面提倡教師從專業名刊及互聯網上學習和引進名家教研思想,另一方面將專家、教研員請進學校,引進他們新的理念和教學思想,促進我校教師的專業發展。

4、學校爲教師開展教研帶給硬環境,充分利用寬待網、圖書館,爲教師學習、收集理論資料帶給滾動性條件。

五、教研活動的設計

1、營造嚴謹、務實、民主、寬鬆的教研氛圍,改變教師教學研究各自爲戰和弧立無助的狀態,有效地開展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研究。

2、加強教師自我研究意識,養成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的習慣,不斷提高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潛力,提高研究開展和建設潛力,構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狀態。

3、用心主動地爭取專業人員的支持和指導。

4、加強學科溝通整合,改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的傾向,互通有無,互相促進。

六、教研活動的管理

1、教導處組織教研組制定學期教研計劃,並由教導處審覈。

2、教研組做好教研活動過程記錄和教研活動總結。

3、教研實行定時間、定地點、定資料、定結果制度。

4、教研組成員人人蔘與教研並實行考勤。

5、下教研組行政人員應用心參加教研活動,並協助教研組長做好管理工作。

6、各教研組活動狀況應及時彙總反饋。

七、校本教研的獎勵。

1、每學年評選"優秀教研組",並給予表揚獎勵。

2、對優秀的教師個人,派出參加各級專業培訓。

3、與教師個人評優評先掛鉤。

篇11: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爲了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不斷提高教師專業素質,提升教師的執教水平,發揮羣體優勢,打造“專家型、學者型”教師隊伍,不斷深化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特製本學期校本教研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局教學工作要點依據,以校本教研工作爲依託,結合我校實際,在現有學校教研和教師現狀的基礎上,繼續以教師羣體和個體潛力發展爲宗旨,從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入手,轉變教學觀念,提升教師執教潛力,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二、教研目標:

以科研興校、教研強師爲理念,以教學研討爲渠道,以課堂教學爲主陣地,以校本教研活動爲抓手,用心探索校本教研活動形式,在校內努力構成“高效、開放”的教研機制,用心營造“支持信賴,合作分享”的教研氛圍。樹典型,抓普及,促提高,引導中青年教師專業素質的不斷提高,逐步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力求我校校本教研工作逐步走向科學化、規範化、系列化。

1、透過校本培訓,更新教育觀念,課堂上實現師生互動,力求課堂教學體現新理念,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切實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2、透過校本培訓,學習新理念,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潛力、評價潛力與教學理論水平。

3、轉變觀念,抓好教研組工作,使之成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

4、觀看或實踐優質課,嘗試案例分析、自學研討,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三、具體步驟和方法:

1、組建機構。成立以校長爲組長,教導主任爲副組長,各校負責人及教研組長爲成員的校本教研領導小組。結合我校實際組建四個教研組:

語文教研組,李長治老師任組長,陳永軍、楊曉婷爲主要成員;數學教研組,葸星老師任組長,周建武、唐金平爲主要成員;英語教研組,馮繼偉老師任組長,張芳、馬麗爲主要成員;藝術教研組,田芳老師任組長,羅丹、萬海玲爲主要成員;

2、深化制度。繼續加強校本教研製度建設,在已有的制度基礎上,繼續完善各項制度,同時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以制度促發展,以制度作保障。

3、發揮“專業引領”作用。

(1)繼續推行“走出去”的培訓方式。

教師的發展需要專業的引領,在名師引領中明確方向,在

並且學校要求外出學習、考察培訓的骨幹教師,務必寫出學習彙報材料,並利用校本培訓時間對全員教師進行培訓,傳達學習精神。培訓採用作專題講座、經驗交流、講彙報課等多種形式,產生一人學習,多人受益的效應,讓更多的教師受益。

(2)做好“請進來”工作。

專家、名師的參與是校本教研成功不可或缺的培訓資源。離開了專家、名師的參與、指點,校本教研就會失去理論的支撐,甚至會停滯不前,從而導致形式化、平庸化。從這個角度說,專家、名師的指點是校本教研的源頭活水,他們的現場指導是最有效、最受教師歡迎的形式,是我校校本教研向縱深可持續發展的一大特色性系列活動。本學期,我校邀請教研室教研員爲我校教師作新課程培訓。進一步發揮名師的作用,針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普遍出現的疑難和困惑,儘可能地邀請專家來校開展專題講座,進行

(3)內部挖潛,擇本校之能人,舉本校之“名師”。校本研究的主體是本校教師,所以,我們在外聘專家、名師、領導來校講學的同時,充分發揮本校教學骨幹、優秀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我們將安排我校的區級學科帶頭人、教學標兵上示範課、研討課,一方面爲教師帶給示範,解剖案例,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對骨幹教師、研究型教師的培養力度。

4、深化“課例研討”校本教研模式。

深化“一個課例多次研討”教研模式的研究與探討:

(1)每個教師圍繞自己確定的主題校本教研主題上一節彙報課。(要求:課前圍繞主題進行說課,課後說課後反思)

(2)同組教師(學校領導)同備一節課、聽一節課、同評一節課。

(3)同組教師(學校領導)共同研討交流。(做到三個一:說出一點優點,找出一點不足,提出一點期望。)

(4)執教教師結合大家的推薦進行二次、三次修改。

5、圍繞新課程,紮實開展活動,切實提高實效。

(1)加強常態下課堂教學管理並對管理資料進行檢查,做好各項檢查記錄。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於平時的課堂教學,本學期我校將狠抓常態下的課堂教學調研,學校領導將加強聽課力度,採取推門進聽課、跟蹤聽課、檢查性聽課等形式,掌握第一手材料,確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立足課改,不斷深入實施新課程。紮實開展每週一的

(3)立足崗位培訓,着力打造名師。

爲配合教育局提出的打造名師和區素質大賽,結合我校實際,組織教師開展各種教育教學業務技能大賽,着力打造名師,促進教研活動的開展和教師業務技能與水平的提高。如開展教師基本功競賽、教

學設計競賽、課堂教學大賽、優秀論文或優秀案例評比、課後反思交流、課件評比等活動。

(4)注重日常教研活動的資料管理。學校要求教研組和教師個人嚴格按管理制度完成好自己的各項工作,注意做好校檔案和個人檔案資料的積累工作,做到有計劃、有總結、有反饋、有整改、有實效,學校將組織評選新課程活動優秀教案、教學反思、典型案例、心得體會,修改成冊。

6、發揮網絡平臺作用,豐富研討資料。

學校除組織教師到校外觀摩,聽專家講座外,還將繼續發揮網絡資源的作用,爲教師創設良好的教研環境。教師們能夠透過教育網站虛擬教研活動,與全國各地實驗教師零距離接觸,從而向先進學校學習取經。

7、加強校本教訓的管理。

校本教研要加強層級管理,就是各個管理層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校本教研管理主要有三個層次:一是校級決策層,校長是第一職責人,把握校本教研的方向,帶給人、財、物、時等方面的條件;二是中堅執行層(主任、教研組長),主要職責是在校長的領導下,組織和開展校本培訓活動,並透過管理擴大參與面,提高研訓水平。具體做好五項工作:①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②師資隊伍建設;③組織培訓;④負責培訓效果測評;⑤檔案建設;三是教研組基礎層,教研組長主要職責是:①動員組織本組教師參加培訓;②主持以組爲單位的教科研活動。

總之,我們要以新課程師資培訓爲重點,以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提高教學質量爲主線,進一步加大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教研的力度,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努力開創我校校本教研工作新局面。

篇12: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一、指導思想:

結合我校的實際狀況,本着教研、科研、師訓一體化的原則,圍繞區教育局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生本課堂、構建高效課堂”研究爲抓手,以課堂教學爲陣地,以教師隊伍建設爲根本,以教學常規爲規範,確立“立足課堂抓質量,加強備課、教法、評價研究出效率”的工作目標,提高教師把握教材、處理教材、駕馭課堂的潛力,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學生全面發展和學校全面發展。

二、主要工作:

(一)聯繫實際,加強學習,促進教師轉變教學觀念。

1、做好教師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和指導工作。倡導教師閱讀教育書刊、各種教學雜誌。透過學習,更新知識結構,開闊學術視野,洞悉前沿動態,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端正教育教學思想,把教師的重教法研究引導到重學法研究上。

2、進一步加強對校本教研的專業引領,用心構建學習型組織。

3、繼續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讓教師能聽到學術水平較高的輔導報告和看到優質課例。

4、依託校園網,加強信息網絡建設,優化學科教學資源,宣傳新的教育理念、好的教學方法,交流課改經驗,探索教研問題,搭建學術交流的平臺。

(二)狠抓課堂教學研究

課程的生命在於課堂,“每堂課都是教師和學生生命的不重複於過去的發展和成長!”我們要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成爲師生放飛思想、感受學科魅力的地方。

1、繼續開展“生本課堂、構建高效課堂”研究,即從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出發,選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教學資料(課例),透過整合教師自主研究、小組同伴互助、羣衆有序突破等多種研究活動的資源優勢,對課堂行爲或課堂中的行爲進行剖析、反思,展開各自的研究,展現出一個完全不同的教師研究與發展的模式,以此構成我校的研究特色。

開展各種方式的課例研究,如:基於同伴互助的課例研究;基於同課異構的課例研究;基於專家引領的課例研究;基於一人同課多輪的課例研究等。引導教師結合課例冷靜地理性分析,準確深刻地把握語文課標內涵,杜絕形式主義傾向,多研究“常態課”“常規”課,讓教學走過浮躁、走出困惑、跳出誤區,走向理性和成熟。使課堂迴歸本色,呈現出清新樸實的面貌。

2、完善備課制度。實施教師個體備課與羣衆備課相結合的備課制度,在教學設計上體現教師個性,發揮教師的創造性;成立優秀教案庫。

3、以建立“學習型學校”爲導向,以貼近學生生活、形式多樣的讀書交流活動爲載體,努力打造書香校園,推動校園文化建設,使閱讀成爲師生最自然的生活自然狀態,充實文化底蘊,享受學習的快樂,亮麗精神。

補充閱讀材料,加大教師和學生的閱讀量,拓寬知識面。各班要發動學生建好圖書角,開發圖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三)促進教師開展教學研究。

在學科教學研究方面我們推行三個層次的研究:首先,倡導教師反思性研究,引導教師擇取教學實踐中碰到的具體問題,學一點相關的理論,作一點思考,然後進行一個方面的改革實驗,不斷總結提高,逐步取得突破。其次,組織骨幹教師羣體結合課例研究就某一類或一方面的問題進行專題性研究,並以調研報告或專題報告的形式引起大家關注,引發教師作更深層次的思考。再者,用心開展各級立項課題的研究。

四、具體措施

1、調查研究本校實際,全面客觀地掌握學校狀況。

2、層層人人確立校本教研目標,明確各自努力方向。

3、建立課題爲核心的校本教研製度,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

4、經常學習和交流,不斷提升學校的科研水平。

5、經常檢查,定期總結,科學評價,保證校本教研的正常有序開展,促進學校自身的發展。

每月安排:

九月份:

1、定校本教研活動計劃。

2、羣衆備課

3、學習“生本課堂”教學理論

十月份:

1、羣衆備課

2、楊校長“建構理論”講座

3、校級青年教師評優課

十一月份:

1、“生本課堂”教學理論講座

2、教師讀書活動評比

3、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4、校級青年教師評優課

5、羣衆備課

十二月份:

1、教學研討活動

2、讀書彙報會

3、優秀教學案例評比

4、羣衆備課

一月份

1、羣衆備課

2、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13: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校本教研是爲了解決本校及本校教師在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而進行的一種教研活動,也是立足並充分利用本校特色、資源的研究。爲了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建立“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制度與工作要求,充分發揮教學研究工作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我校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水平和潛力,特制定本計劃:

一、校本教研指導思想與理念

堅持以發展爲主題,以關注學校發展爲根本,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爲宗旨,以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學校所應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爲對象,以教師爲研究的主體,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構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二、校本教研的任務:

在先進教育理念與千變萬化教育實踐之間溝通橋樑,使先進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併產生用心成果。把教師從單純的課程被動執行者主角中解脫出來,真正成爲新課程的開發者、創造者。創設一種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忙,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教學研訓”爲一體的文化環境,促進教師不斷成長與提高。深入瞭解並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共同成長。

三、校本教研主要研究資料

(一)課程研究,即新課程改革目標、課程結構、課程標準與教材開發、課程與教材評價、課程管理與課程資源、課程改革與教師等研究。

(二)方法研究,即指教與學的方法研究。包括教師的教學策略、方法與教學模式研究,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策略、方法的研究。

(三)手段研究,即研究基於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的學與教。包括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信息技術與課程資源整合等方面的研究。

四、校本教研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爲主要活動形式。以新課程爲導向,靈活運用案例分析、問題解決、調查研究、實踐探索、區域交流等多種教研活動方式,

努力提高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倡導開放式教研活動、促進式教研活動、學科整合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等多種教研形式。

1、自我反思:

教師的自我對話,對自己教學行爲進行反思分析,提出問題,制定對策,並不斷總結。

2、同伴互助:

以學科小組爲載體,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

3、專業引領:

一方面提倡教師從專業名刊及互聯網上學習和引進名家教研思想,另一方面將專家、教研員請進學校,引進他們新的理念和教學思想,促進我校教師的專業發展。

4、學校爲教師開展教研帶給硬環境,充分利用互聯網、校園網、圖書館,爲教師學習、收集理論資料帶給滾動性條件。

五、校本教研的主要措施及要求

(一)成立校本教研指導小組。

組長:武增東(校長)

副組長:尹靜(副校長)趙翠紅(教導主任)

成員:劉霞趙會唐愛華李紅明(教研組長)

(二)加強學習和培訓,提高全體教師的科研素質。

1、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靈活培訓形式,全力提高教師的科研實踐潛力。每學年組織一次教師外出參觀學習考察活動,從先進或發達地區吸取教學智慧,獲得靈感,解決我校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每學年,至少邀請一位專家來校講座、講學,用心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各類教學研究會議、學習和培訓,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和水平。

2、繼續挖掘自身資源,開展各類講座。

3、發揮現代遠程教育的優勢,狠抓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提高運用現代教

育技術進行教育科研的潛力。

4、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活動,每學年全體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與圍繞組內學習研究課題書寫10000字學習筆記,撰寫八篇教學案例及教學反思,並作爲教師年度教研考覈的重要依據之一。構建“學習型”、“研究型”教師隊伍,從而增強校本教研的時效性,提高校本教研的層次和水平。

(三)改善和完善羣衆教研製度,提升羣衆教研的質量。

1、確保校本教研的時間。繼續堅持每週五下午爲羣衆教研時間。

2、拓寬校本教研的資料。採取同伴互助,結合課例開展合作研究辦法,將“羣衆備課”、“羣衆聽課”、“羣衆討論”融爲一體,逐步改變目前單一的教材研究模式,拓寬羣衆研究的內涵。

3、改善校本教研的形式。採取“多人上一課”與“一課多人上”等課例研究的形式,充分發揮教師個體、教研組、備課組羣衆的作用,逐步改變唱“獨角戲”的彙報課或公開課或課題研究課,讓教師始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改善教學行爲。

4、繼續開展好每兩週一次羣衆備課講課活動,各備課組要將單元羣衆備課與組內課題研究、學校教研組舉行的羣衆研討等活動有機結合,把學習、實踐、反思、總結有機融合,要記錄好活動過程,相關材料要保管好。

(四)加強校本教研的宏觀指導,不斷提高管理指導潛力。

實行小組專題制度。每學期(或每月)各備課組在遵循學校、教研組制定的課題基礎上,根據組內教學研究的實際需要,確定一個研究主題開展小組專題教學活動。圍繞專題全組查找資料,制定方法策略,共同研究,人人做課,相互觀摩,隨時研討反思總結,構成一種人人蔘與,相互交流的研究氛圍。

(五)加強教研組管理,發揮教研組職能

加強對各教研組工作的指導與督促,促進教研組活動資料和方法的更新。結合學校優秀教研組評選方案,對教研組工作提出明確的要求,努力轉變教研組活動流於形式、資料單調的局面,促進教研組教研活動正常有序,研究務實創新,提升教研組工作的質量,發揮教研組效能。開學初,教導處組織教研組制定學期教研計劃與具體工作安排,學期中確保活動按時按計劃有序高效進行,並做好教研活動過程記錄,學期末開展好教研活動總結。

(六)建立激勵機制,調動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用心性。

1、鼓勵教師用心參與校本教研,凡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定期召開校本教研先進表彰大會。

2、立足實效,建立保障機制確保落實到位

(1)組織到位。學校構成校長親自抓、教導主任負責抓、教研組具體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網絡。

(2)制度到位。學校制定各項教學常規制度、聽課評課制度、教師外出學習彙報制、評價與獎懲制度等,從制度上保證並激勵了教師參加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活動質量。

(3)人員到位。實施教研活動組長負責制,同時學科指導組成員要深入課堂、研究教學,全面負責各學科的教學指導工作。

(4)經費到位。爲了提高校本教研的成效,學校在經費上予以大力支持,做到四個保證:保證實驗經費、保證課題研究經費、保證外出學習經費、保證校內獎勵經費。

篇14: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發展爲主題,以關注學校發展爲根本,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爲宗旨,以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學校所應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爲對象,以教師爲研究的主體,爲了學校研究,在學校中研究,基於學校研究,研究向學校迴歸,向教師迴歸,向教學實踐迴歸,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二、總體目標:

透過開展校本教研,使教師們領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樹立科學的教育價值觀、現代教育觀,解決教師在教學中遇到問題或困惑,使教師熟悉新的課程標準和各學科之間的聯繫,提升教師駕馭課堂潛力,促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建設完善學校語文、數學、中心教研組網上工作室,爲教師帶給網上交流學習的平臺,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逐步實現校本教研的網絡化管理。

三、總體思路:

突出一箇中心,實現兩個轉變,促進三個提高,到達五個結合一箇中心:以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爲中心。兩個轉變: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爲的轉變。三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潛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潛力的提高。五個結合:學習與交流相結合,教研與科研相結,學習與考覈相結合,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點上突破與面上推進相結合。

四、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則和過程

(一)基本原則

1.“爲了教學”:是指校本教學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於驗證某個教學理論,而在於“改善”、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升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的價值。

2.“在教學中”:是指校本教學研究主要研究教學之內的問題而不是教學之外的問題;是研究自己教室裏發生的問題而不是別人的問題;是研究現實的教學問題而不是某種理論假設。

3.“透過教學”:是指校本教學研究就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而不是將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放一邊,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二)基本過程

結合我校現狀,初步設定在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時經歷以下幾個基本過程。教學問題——教學設計——教學行動——教學總結和反思……

按照“問題——設計——行動——反思”模式開展校本教研活動,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現和提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並把它轉化爲研究的課題,設計操作辦法,並在實踐中實施操作。同時加強教學中的反思,要更加清醒的認識自身教學行爲的當與不當,進一步清理自身教學行爲變革的方向。要求每一位教師在課前、課中、課後經常有意識地問一問自己,教學目標在本次課中是否已經到達?主要表此刻什麼地方,爲什麼?預設的教學設計與實際的教學進程之間有何區別?在課上又是如何處理這些區別的,處理是否得當?這次課自己感到比較得當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問題又有哪些?什麼問題最突出?在下次課中打算如何克服這次課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需要克服哪些困難和障礙才能做到?這次課上學生的參與狀態如何?爲什麼會有這種表現?等等。

五、校本教研的主要措施

(一)強化組織和管理,成立校本教研指導小組。

成立學校校本教研領導小組,校長任領導小組組長。成立各教研組。

校本教研領導小組:

組長:喬文秋

副組長:孫文玉林桂霞

成員:呂雪晶肖海山楊麗琨劉廣會王丹丹

(二)加強學習和培訓,提高全體教師的科研素質。

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活動,每學年全體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撰寫教學案例及教學反思,並作爲教師年度教研考覈的重要依據之一。構建“合作備課+相互觀課+反思型說課+參與式評課”的合作發展型教研模式從而增強校本教研的時效性,提高校本教研的層次和水平。

(三)改善和完善羣衆教研製度,提升羣衆教研的質量。

1.確保校本教研的時間。繼續堅持每月的某個星期五下午爲羣衆教研時間。

2.拓寬校本教研的資料。採取同伴互助,結合課例開展合作研究辦法,將“羣衆備課”、“羣衆聽課”、“羣衆討論”融爲一體,逐步改變以前單一的教材研究模式,拓寬羣衆研究的內涵。

3.充分發揮教師個體、教研組羣衆的作用,逐步改變以前唱“獨角戲”的彙報課或公開課或課題研究課,讓教師始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改善教學行爲。

(四)加強校本教研的宏觀指導,不斷提高管理指導潛力。

1.實行小組專題制度。每學期各教研根據教學研究的需要,確定一個主題,各教研組按組開展小組專題教學活動。圍繞專題全組共同研究,人人做課,相互觀摩,隨時研討,構成一種人人蔘與,相互交流的研究氛圍。

2.立足實效,建立保障機制確保落實到位

(1)組織到位。學校構成校長親自抓、教導主任負責抓、教研組具體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網絡。

(2)制度到位。學校制定各項教學常規制度、聽課評課制度、教師外出學習彙報制,從制度上保證並激勵了教師參加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活動質量。

(3)人員到位。實施教研組長負責制,成員要深入課堂、研究教學,全面負責語數學科的教學指導工作。

附:校本教研月份安排

時間

校本教研資料

備註

二月份

1.召開校本教研專題會議,討論研究方案,擬訂計劃。

2.召開教研組長會議,佈置學期工作。

3.組織參加相關學科教材培訓學習。

三月份

1.建設各教研組網上工作室。

2.各教研組活動(隔週一次)。

3.校本教研之專業引領觀看教育專家語文示範課。

4.參加各學科UC網上教研活動。

四月份

1.各教研組活動(隔週一次)。

2.參加各學科UC網上教研活動。

3.校本教研之專業引領觀看教育專家數學示範課。

五月份

1.各教研組活動(隔週一次)。

2.各教研組網上交流。

3.校本教研之專業引領觀看教育專家講座。

4.參加各學科UC網上教研活動。

六月份

1.各教研組活動(隔週一次)。

2.校本教研之數學複習課示範研討。

3.校本教研之語文複習課示範研討。

4.校本教研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校本教研總結。

篇15: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以黨的教育方針爲指導,以上級教育部門整體工作思路爲依據,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爲核心,以課堂教學爲重點,以提高教學質量爲目的,開展紮實有效的教育研究活動。

二、校本教研形式

以“理論學習、羣衆備課、主題教研、反思交流”等活動爲基本形式。圍繞教學主題,進行理論學習。理論學習做到組內學習與自己自學相結合,透過理論來明白教育教學實踐,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透過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進行反思交流,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強帶弱”,鼓勵教師大膽點評各抒己見,促進教師共同提高。

以教學中的問題或困惑爲研究資料,確立一個教研主題進行研究,組內每人圍繞主題上課,透過說課、聽課、評課、教學論壇等多種形式展開討論,談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廣益到達同伴互助、共同提高。鼓勵“閒聊式”教研方式,提倡同伴互助風氣。同事間要善於利用課餘時間,就某個教學問題或教育現象進行閒聊,發表評論。並努力獲取有價值的教育教學經驗。

三、工作重點

開展每週一課。總體思路是“提前備課,羣衆悟議,個人修改,注重反思”即教師提前備課,然後教研組羣衆評議,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自身教學實際進行個性化修改,課後撰寫教學反思,反思要把課堂中的閃光點和失敗處,學生的錯例,二次教學推薦等都記錄下來。這樣既加強了教師間的學習交流,做到資源共享,同時又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提高了備課實效。

深化“課例研討”校本教研模式。同組教師備同一節課,聽同一節課,評同一節課。同組教師共同研討交流,做到三個一,說出一個優點,找出一個不足,提出一點期望。然後推選出一名教師上彙報課,課前說課,課後說反思,羣衆評議。

內部挖潛,擇本校之能人,舉本校之“名師”,充分發揮本校優秀教師,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開展骨幹老師示範課活動,推動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

加強地方課教學的研究力度,提高團隊合作研究潛力,用心參加上級教學竟賽活動。

繼續加強校本教研製度的建設,在已有的制度基礎上,繼續完善各項制度,以制度促發展,用制度作保障。及時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競賽活動,力爭取得好的名次。

四、管理方式

我校教研活動實行三級管理模式:教導處——教研組——備課組。

本學期,我們主抓語、數二個教研組的教研活動。每學期每個備課組根據本組教師反映的教學問題,確定一個研究主題,並將主題上報教導處。本學期的教研活動就圍繞這個主題開展。無論理論學習、備課、上課、反思、評課等都緊扣這主題。

教研活動時間安排:語文星期五下午第三節課

數學星期四下午第三節課

教研活動地點安排:教研組活動在電教室。

五、具體安排

二月份:

1、制定學校教研計劃

2、制定教研組活動計劃

3、召開教研組長會

4、教研組教研活動

三月份:

1、骨幹教師示範課

2、組內研討課

3、開展校級研討課

4、理論學習

四月份:

1、校級研討課

2、教研組教研活動

3、理論學習

五月份:

1教研組教研活動

2、、校級研討課總結

3、理論學習

4、、教師撰寫經驗或論文

六月份:

1、期末複習考試

2、優秀教案評比

3、教研工作總結

4、質量分析

5、整理教研組相關資料歸檔

校本教研計劃

【小編簡評】

國小校本教研計劃 優選15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國小校本教研計劃範文。

【網友評價】

已經很久沒讀過這麼好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