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大三下社會實踐報告醫學生多篇

大三下社會實踐報告醫學生多篇

大三下社會實踐報告學生篇1

7月13日至7月20日,我以創業協會暑期“三下鄉”社會服務隊一名普通的身份,參加次次意義重大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了許多,聽到了許多,也有了很多的感受。

我參與的服務項目是班。由於我們初到服務目的地——邕寧六中時,學校已經放假,招來班的學生便成爲首要的任務,起初,通過海報宣傳的方式,分別在大塘鎮的鎮中心、集市、邕寧六中校門貼出了海報,但效果並不明顯。我們改變了策略,深入大塘鎮的大街小巷宣傳我們所開設的興趣班,終於有了欣慰的笑容。許多孩子積極的報名參加,家長業對我們的勞動投來了讚許的目光。

有了學生,重要的便是把我的知識傳授給我們的學生。當天晚上,我們興趣班成員通過討論的方式商討出課程方案:以學生的安全爲重要點,特別強調學生的協作、英語、體育等方面的特長。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傳授給學生儘量多的知識,達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作文班的教學中,主要學生運用多種修辭方法,使語言更具感情色彩和感染力。更加生動、形象表現出自己的思想與感情。方法:教會學生運用比喻、排比、誇張、擬人的修辭方式,學會合理的運用。

在英語班的教學中,主要訓練的是日常生活用語的使用,包括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方法: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會常用的詞語、問候語,通過學生喜歡的圖畫的形式加以表現,使之能流利地說出簡單的句子。

在體育班的教學中,主要訓練學生在一些體育項目中的基本動作,並把所學的這些動作運用到體育運動中,達到正確進行體育運動,增強體質的活動。訓練方法:教授一些如籃球、乒乓球的步伐、動作。

在開設興趣半的過程中,我們的安全放在了極爲重要的位置,由於所招收的學生的大部分爲國小階段的學生,他們活潑、可愛,但也和調皮,尤其是一些男生,所以必須有效的管理。以達到對學生家長負責的原則。我們專門派出一個巡視校園,防止學生到處亂跑,以防事故的發生。

在此次“三下鄉”活動,我主要的參加興趣班的教學工作。但爲了更深入的瞭解農村,也參加一天下鄉調查的活動。

18號那秒年,我們隊員重新進行了工作調整,讓一些參加興趣班的隊員和調研組的隊員工作對換,我和幾位隊員加入了調研組,我們的目的地是大塘鎮的壇浴村,離鎮中心約有四至五公里,我們採用的是步行的方法。這樣我們更能體會當中的辛苦,我們到達目的地,直接去村長家,對村長進行了採訪,向他了解了村裏的大概狀況,包括人口,村民的收入情況,經濟來源,農作物種植種類等,以及一些貧困生的基本家庭情況,從村長的介紹中,我們對壇浴村的情況有大致的瞭解。主要有幾點:一、種植的經濟作物單一,只有水稻、玉米、花生等經濟價值不太高的品種;二、該地區比較缺水;三、通信、信息傳播手段比較落後。拜訪了村長之後,我們還去了村長介紹的一位貧困生的家中,所見的情景令我們辛酸難過,四個人擠在一間屋子裏,我們八位隊員不能全部進屋,只能進去四個,其餘的只能待在外面,佳麗的擺設極爲簡陋。但最爲醒目的是,令人感動的便是那一牆的優秀學生、學生幹部和學習成績優異的獎狀。讓我們的隊員極爲感動。

這一天的調查,我們看到的,令我們極爲心情沉重,也容納個我們感覺到我們必須幫助他們的責任與壓力。

一個星期的“三下鄉”活動,有歡樂也有淚水,但的是明白我們肩上的責任。那種關心他人,服務社會的責任,將指引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

大三下社會實踐報告醫學生篇2

經歷了這次三下鄉,使我認識到更多的朋友,增加了我的人生閱歷,豐富我的暑期生活,讓我學到了很多社會實踐知識。捨不得和我在一起度過這五天的朋友,珍惜着這段美好的記憶!現將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7月18號,學校所有下鄉的隊伍在階梯一舉行了這次暑期下鄉的啓動儀式。作爲校級機構的一支隊伍之一 ——橫欄隊,我們送走了另一隻隊伍——東昇隊,我逐漸感受到了下鄉的濃濃氛圍,蓄勢待發,期待着隔天的出征。

7月19號早上十點半,我們到達了橫欄中學,並與仲愷學院管理工程學院的同學一起參加了橫欄三下鄉的啓動儀式,聽取了當地領導對橫欄鎮基本概況的介紹。讓我們初步瞭解到橫欄的人文文化與經濟發展實力。當天下午,我們參觀了橫欄鎮三沙花木基地,並且向花木協會會長、全國勞動模範陳炎連先生做調查問卷。從中我們瞭解到花木基地與農戶之間的關係、基地對未來發展的憧憬等等。這讓我們知道一個產業的發展與當地的氣候、地理並要考慮當地農戶的根本利益有着密切的聯繫。只有相互扶持相互配合才能贏取更大的利益。

7月20號,在橫欄鎮政府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參觀橫欄鎮燈飾企業大志·一川和童車製造企業樂美達企業。參觀兩家企業的時候有一個不同點:前者先將我們引領到辦公樓,再帶我們到工廠流水線;後者直接將我們引領到流水線工廠,讓我們感受工廠裏面的工作環境。就是這麼個對比讓我們感到十分震撼,其落差之大,就是想讓我們明白辦公樓與工廠的工作環境、層次區別,就是想讓我們好好學習,學好專業的知識,高攀上去,不要停留在流水線上拼搏。多麼大的差距啊,就一件相同的產品,有的人就在用知識賺錢有的人卻在用勞力賺錢。可見讀書的好處!

當天下午我們在橫欄中學附近的敬老院參加志願服務,並且爲孤寡老人表演節目、教手指操等等。這期間看着孤寡老人那步履殘桑的畫面不免有些心酸,有些老人他們的手指已經水腫了,行動已經十分不便了,卻還是和我們一起參加了互動。那種時不待我的感慨油然而生!但是我們與老人們的相處是愉快的,雖然只給他們帶來短暫的快樂,但這種短暫的記憶我希望會是經常。

7月21號早上,我們披上“廣東理工職業學院”的服務紅條,參加了橫東村衛生死角的清理活動。頂着烈日,不停的清掃大街,爲的就是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公共環境,也向周圍村民宣傳了保護環境、創建美好家園的衛生意識。下午,我們參觀了“水印江南”項目,雖然這個項目尚未完成,但從現在已有的佈局和環境來看,“水印江南”項目將會是人們生活上的好去處。

22號晚上,我們與仲愷同學一起舉辦一臺晚會。23號早上,和小朋友開展了快樂暑期拓展活動。當天下午,參加了此次下鄉的總結會並與優秀團幹相互交流。最後我們與仲愷管理工程學院舉行了一場友誼籃球比賽,結束了此次下鄉之旅!

結束了此次下鄉,留給我們更多的是懷念與思考。每天晚上十點半的總結大會,每天早上的買早餐,每天總會擠出時間排練我們的節目······有時有的同學已經很累很累了但他堅持了下來,有時我們卻歡聲笑語,輕輕鬆鬆的做我們自制的“訪談”節目。如果說在參觀企業、參加活動中,鍛鍊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增加了我們的人生閱歷,那麼除此之外的閒餘時間,我們認識到一羣能夠擦出火花的朋友,讓我們在這五天之旅的行程中有了一些一生難忘的伴侶。我想在這一列不斷行駛的火車上,知識固然重要但旅途的風景依舊重要!

我不後悔這次參加三下鄉,即使它延遲了我回家的步伐,即使它干擾我打暑假工的計劃,但是經歷了才知道什麼纔是值得的,什麼纔是重要的。短短的五天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如果真的要我找出暇庛的話,那就是希望實踐時間能夠長一點,讓我們繼續的學習,繼續的擦車火花!

大三下社會實踐報告醫學生篇3

20xx年xx月xx日上午,我們美麗蘭考、三彩青春之“愛·超卓”實踐團的小分隊,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對蘭考焦裕祿紀念園進行了全景掃描的補測工作,以保證全景影像效果更好。團隊的另一小分隊,在蘭考開展采訪工作,希望從不同階層、年齡層瞭解真正的焦裕祿精神以及這種精神的傳承。我們有幸拜訪到了開蘭酒店的負責人趙爺爺。這位花甲老人的一句“焦書記會是人民永遠不忘的人”,讓我們肅然起敬。一句簡單的話,卻包含了人們對焦書記的念念不忘和那份真摯的感激之情。在蘭考遭受風沙、內澇、鹽鹼災害之時,不顧自己病重的身體,依舊不顧一切爲黨、爲人民服務奉獻的焦書記,蘭考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過了這麼多年,趙爺爺依舊能清晰地回憶起當年的往事,“焦書記在蘭考待了一年零四個月,但就是這短短的一年零四個月,焦書記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同全縣幹部和羣衆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難進行了頑強鬥爭,努力改變了蘭考的面貌。焦書記在來蘭考之時,就身患重病,經過這一年……”。說到傷心處,趙爺爺忍不住擦擦自己眼角的淚,他歷經滄桑的雙眼滿含着對焦書記的思念。

焦書記來到蘭考這個三最的縣城——第一最苦,第二最窮,第三最難。焦書記弓下身子,深入基層,查鹽鹼、探水源、查風口。焦書記走到哪裏,調查研究就到哪裏,親自用手搓,用口嘗,爲鹽鹼定性;每當大雨滂沱的時候,焦書記就會外出探水源,查水源流向;每當漫天大風時,焦書記就會外出看風口,查風向。焦裕祿書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那句話“拼上老命大幹一場,決心改變蘭考面貌”。一代代蘭考人民始終不忘焦裕祿書記,一代代蘭考基層幹部繼承併發揚着焦裕祿精神,正如習主席所說:“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焦裕祿書記,他不只是被記錄在書本上,幾十年過去了,焦裕祿的事蹟和精神沒有被歷史洪流掩埋,他鐫刻在蘭考人民的心中,在中華子子孫孫心中。作爲時代的脊樑,我們青年一代會繼承併發揚好焦裕祿精神,繼續造福一代代。

2x日傍晚時分,我們實踐團一行人深入瞭解蘭考的現狀,我們漫步在蘭考的街道上。我們一行人到達著名的人民廣場,人民廣場位於興蘭大道路邊,西鄰陽光大廈蘭考農林局,約300平方土建工程及配套設施,也是蘭考縣避難場所建設項目。廣場中心有50平方的音樂噴泉,環境優美,青色的大理石地板給廣場增添古樸寧靜的美感;溪水環流,消減暑氣,不時有羣衆在廣場上納涼避暑。廣場北面馬路上有各種小吃,孩子們在遊樂場嘻戲,路人在馬路上悠閒散步。給這座漸漸崛起的城市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廣場南馬路對面有一座黃崗巖雕刻的桐花頌的桐花石碑,正面是雕刻幾個孩童的嘻戲,左右面雕刻有小麥玉米,代表着蘭考蓬勃的發展,富有激情的成長。石碑旁邊還有毛主席親自題寫的“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體現了蘭考人民不畏艱險,奮發向上,敢與自然作鬥爭的抗爭精神,也正是體現了焦裕祿精神中的“艱苦奮鬥、迎難而上”。它們矗立在這裏,看着蘭考人民將蘭考建設的更好、更富、更美。人民廣場與焦裕祿紀念園建立在同一中軸線上,也是對“活着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們把沙丘治好。”這句遺憾的彌補吧!如今的蘭考不再是那個寸草不生的鹽鹼地,蘭考周圍良田千畝,桐樹50多萬畝,變爲了一個新興的現代化城市、全國農業生態示範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

習主席兩次親臨考察蘭考,他這樣評價焦裕祿精神:“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永遠是億萬人們心中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永遠是鼓舞我們艱苦奮鬥、執政爲民的強大思想動力,永遠是激勵我們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寶貴精神財富,永遠不會過時”。歷屆蘭考縣委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全縣人民,發揚焦裕祿精神,致力於傳好“接力棒”、甩掉“窮帽子”、換上“新衣裳”,一屆接着一屆幹,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謀發展,“三害”橫行變成了天藍水綠,不毛之地變成了萬頃良田,外出逃荒變成了家門口就業,縣域經濟實力持續增強,羣衆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大三下社會實踐報告醫學生篇4

學生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現在已經是各大高校的必修課,是要拿學分算進畢業中去的。但是,這樣一個活動到底有什麼意義?它對學生對農村有幫助嗎?

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政府的以及各個學校的關於大學生“三下鄉”的紅頭文件(估計這些文件沒多少人會去認真看),上面一大堆的這個意義那個意義,這個作用那個作用,我隨便複製一段罷:廣大的農村需要大學生去發揮聰明才智、運用科學文化知識的廣闊天地;大學生也需要到農村去,在服務農民羣衆的實踐中可以進一步地接觸社會,瞭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提高全面素質,走正確的成長成才道路。開展大學生志願者“三下鄉”活動,把農村建設的需要和青年學生的成長很好地結合起來,同時,也架起了黨和政府與農民羣衆之間的又一座橋樑,通過青年學生的下鄉服務,體現出黨和政府對農民羣衆生產生活的關心。這在當前形勢下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我不禁要問,有多少活動是真正的取得了成效的?在大學三年,我也看到了不少“三下鄉”的隊伍,他們帶回來的就是一大堆作爲證明材料拿學分的照片。然還可以爲自己後寫一個活動總結,當然,他們還可以爲自己爭取到當地報社電視臺的採訪,這樣成果就顯得更加大了。當地政府一般也是大力支持,這樣一來,雙方都得到了一些好名。但是,對當地的老百姓有什麼作用呢?什麼是三下鄉?把科技、文化、衛生帶到農村去。發幾個傳單,走訪幾個農村,拍些照片,呆上四五天,就能達到這樣的目的?

對於學農業方面的大學生來說,他們可能會給老百姓帶去一些有用的東西,像一些先進的種植方法養殖方法。但是,對於其他跟農村毫不相干的專業,他們能帶去什麼?不管是農村還是城郊,情況都是很複雜的,四五天你能摸清他們的情況?更何況政府只希望你們給他們唱唱讚歌解讀一下政策,至於像關係到百姓切身利益的東西,你就不能談了。我想很多大學生都會被明確指出,不要和當地人談像拆遷這樣的敏感問題。

所以說,什麼“三下鄉”,只不過是爲了那個學分罷了,而且爲了這個學分,常常還得付出不小的代價。反正學校並沒有要求你拿出真正的成果,所以也不可能撥出大筆資金來作爲活動經費,如果你沒辦法爭取到當地政府的資金支持,那麼就得自己掏腰包了。吃的住的,還有交通費,都要自己解決。筆者的學院就是這麼一個學院,每年暑期三四個隊伍去三下鄉,但是總共只撥一千元的經費,於是每個隊就二百五了,連製作宣傳材料以及橫幅的錢都不夠。去年一個小隊沒有爭取到其他的經費,最後每個人自掏腰包一千多。一千多塊錢,拿一個學分,這學分估計也是大學裏最昂貴的了。

所以,我對師弟師妹們參加“三下鄉”活動有幾個建議:

第一,首先問問你自己,是不是對這個有興趣,這個活動對你是不是有用,我說的有用不是說去體驗農村艱苦的生活,而是能夠給當地人帶去有用的東西同時自己又能學到東西。如果你確定有用,那就參加吧。如果你認爲沒用,純粹是拿學分,那麼就別去參加了,交少量的錢掛個名吧,等他們回來你也寫個材料說自己去過了就行了。這個是弄虛作假啊,爲了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用這些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吧。

第二,慎重選擇你的隊伍以及下鄉的目的地。呆在一個好的隊伍是多少可以學到點東西的,如果一個隊伍裏都是認真的人,實實在在想做些事的人,那麼至少你們會體驗到用心去做一件事的感受。選擇好的目的地,如果當地政府十分歡迎,給你們負責食宿,那就再好不過了,筆者今年暑假參加的隊伍就受到當地政府熱烈歡迎,給我們解決了食宿及交通問題。如果沒有的話,那就要考慮到當地的交通以及住宿條件和物價了,筆者的隊伍一開始選擇的地方連個旅館都沒有,極爲不便,所以後來更改。

第三,真的去了的話,就算不能給當地帶去實際有用的東西,那麼你也可以找機會充實自己。記住,民間纔是出高人的地方。本人這次是不小心被拉入夥的,前幾天因爲沒做成什麼事,心情一直很鬱悶,但是後來碰見了一個奇人,當時我們頂着烈日爬山涉水去拜訪他,一個小時的談話讓我們受益終生。因此纔不枉此行。

大三下社會實踐報告醫學生篇5

記得有師兄師姐跟我說過,一個大學生,如果可能的話,在他/她的大學生活裏一定要經歷至少一次三下鄉,沒有經歷過三下鄉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我不知道這樣的說法會不會太過絕對,但是自己經過這次三下鄉,我真的收穫了很多很多。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爲了這次三下鄉,我們從上個學期就開始準備了。總開始寫方案到真正去三下鄉的這段時間,我們做的真的很多很多。20xx年x月18日,我們一行25個人,汽車在寬闊的大馬路上奔馳了兩個半小時之後,我們從廣州到了英德,開始了爲期一個星期的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活動。

初到英德市第二中學,眼前見到的都是一片明朗和寧靜,孩子們燦爛的笑容和期待的眼神讓我們倍感親切。他們熱情地帶我們上宿舍,幫我們搬行李,陌生的心與陌生的心開始進行着微妙輕柔的問候和觸碰。但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原本報名的100多個學生只到了35個左右。經過聯繫之後學生人數終於增加到了40多個。不知道如何表達心情,有點理想與現實差距太遠的味道吧。

與學生互相認識之後一切都變得自然起來,他們和我們好像相見恨晚的知己,一有空就和我們待在一起。除了給他們上課,還教他們手語,讓他們做手操報,爲他們搞趣味運動會,辦晚會等等。他們會拉着我們一起吃飯,會纏着我們聊天,會帶着我們出去溜達……相處的時間長了,感覺那些孩子真的像自己的親弟弟親妹妹一樣。和他們一起上課、一起說話、一起玩遊戲、一起搞活動,都覺得很舒服很親切。第一次那麼親近學生,第一次就那麼喜歡他們,社會實踐報告《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

這次三下鄉我連續三天都有課上,所以挺忙碌的,晚上經常都很晚才睡覺,早上又很早就得起來試講或者做其他一些準備工作。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經常在想,自己那麼努力,不知道結果到底會怎麼樣呢?或許結果怎樣並不是我自己能夠評價的。

就說一說英語沙龍吧。因爲真的很想給學生一點比較深刻的東西,所以我很想通過一些比較適合他們的方式去上課,但是不知道具體能有什麼方法。我事先去聽過他們的課,發現很多我們認爲他們懂得的東西他們都不是很明白,所以教案裏面的很多東西都得臨時修改。說實話到自己上課的時候我非常非常緊張,那是我第一次踏上講臺,扮演教師的角色。我準備的主題是dquo;父母與孩子的關係dquo;。我按照自己準備的那樣上課,不知道是學生太認真太投入了還是那個話題本身就比較敏感,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都掉眼淚了。因爲太動情,很多學生都很多話想對自己的爸爸媽媽說,所以臨時又加了一個環節,給他們一個卡片讓他們寫下想對爸爸媽媽講的話然後我們幫他們轉達。這個後面才增加的環節反而成爲了我課堂中的一大特色。因爲這樣做的效果很好,當我們的隊員給學生的家長一個一個打電話告訴他們孩子們的心聲的時候,家長們都很感動。其實也是從這裏我們才知道,原來很多家長其實都很想和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交流和溝通,但是苦於沒有途徑。因爲所謂的代溝,孩子們和家長很難坐到一起對彼此敞開心扉。綜上所述,我們的這種做法也就具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對親子關係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而英德二中的一些領導知道了這些事情之後也對我們的這些課堂給予了鼓勵和讚許,他們說此前在他們學校從未有過類似的活動,而這些恰恰是對成長中的中學生別具意義的。因爲校領導的支持和下鄉師兄師姐的鼓勵,我和我的隊友侯曉妹又一次在另外一個班也上了一次同樣主題的英語沙龍,因爲兩個人是第二次合作,而且我們事先做了很多準備,所以效果也不錯。而因爲這4節課,我也成爲這次下鄉隊員中唯一一個把那麼多學生都弄哭的.人。我不知道這樣是好是壞,或者根本就是無從定義。但是我僅僅只是想讓他們真正體會到父母的艱辛,想讓他們真正學會體恤父母。

其實還遠遠不止這些第十屆義館的第一次三下鄉,真的讓我成長了很多,收穫了很多。即使是拋開那些實踐經驗和社會閱歷不說,我至少得到了孩子們的友誼和信任,得到了那麼多顆真誠而樸素的感情。而我算是真正體會到了,只要我們真正付出了,就一定會有所收穫。無論怎樣,都要堅定地相信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