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實習報告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精品多篇)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精品多篇)

地質實習報告 篇一

一、實習概況

經過了十幾周的工程地質課程的學習,我們對工程地質這個學科和一些相關的土木工程地質知識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爲了能夠對工程地質這門實踐型的學科有更深入的瞭解,以及檢驗一下我們對這學期來學習的知識的運用水平,我們學院開始了一個爲期五天的實習。

1、實習性質:

⑴ 與交通工程地質課相配合的課程實踐教學實習。

⑵ 爲學習交通工程專業服務的認識教學實習。

2、實習路線:

⑴福清宏路、東張路線

⑵閩江——洪塘(南港)——洪山(北港)路線

⑶長樂江田-北山-下沙路線

⑷鼓山路線

3、實習要求:

⑴認真記錄實習地有關地質現象,地質環境等。

⑵認真記錄老師所講內容,回來後在進行筆記整理歸納。

⑶每天回來後進行實習總結,寫下實習日記心得等。

4、實習目的:

⑴通過實習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理論聯繫現場實際,再回歸到理論上來,培養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現場判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⑵瞭解礦物和岩石的形成過程、結構、產狀等,掌握野外判斷能力,初步建立對某一種岩石的工程地質評價。

⑶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積極主動的優良品質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⑷提高同學們對本專業學習的熱情,通過實地的實習讓學生體會到探索的快樂以及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實習內容

1、實習主要內容:

⑴瞭解和掌握羅盤的結構構造特徵及功能。

⑵學會和掌握使用羅盤進行定向、定位和量測各類地質體和地址界面的產狀要素。

⑶熟悉掌握地形圖的判讀和使用通常步驟與技能。

⑷使用地形圖進行實地定向、定位,觀察圖中與實地中的各類地形地貌現象。

⑸實地觀察外動力地質作用的類型、強度、產物等問題。

a、實地考察風化作用及風化殼的特徵。

b、觀察常年性流水地質作用的類型、強度、產物及相關的地形地貌特徵。

c、古代與現代的沉積地質作用現象及特徵的觀察。

⑹觀察內動力地質作用的類型、強度、產物等問題。

a、岩漿的侵入作用及所形成的侵入岩類型及特徵的觀察。

b、岩漿的噴出作用及所形成的噴出巖類型及特徵的觀察。

c、侵入(切)穿插接觸關係(現象及其產狀)的觀察。

d、各類斷裂構造的形態、規模、產狀等特徵的觀察和測量。

e、褶皺構造的形態、規模、產狀等特徵的觀察和測量。

⑺岩石和岩層類型及特徵的實地觀察。

a、侵入岩和噴出巖特徵的觀察。

b、沉積岩的類型、層理構造等特徵的觀察。

⑻各類交通工程和地質環境、工程地質條件的相互影響作用關係實地觀察。

⑼實地觀察某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與地質、地形地貌環境條件的相互關係。

⑽實地觀察其他類型工程建設與地質地貌環境條件的相互關係。

2、實習時間:20xx年5月11日 13日 20xx年5月19日 20日

3、具體介紹

⑴羅盤的使用

測量岩層產狀要素岩層產狀要素包括岩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岩層走向是岩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延伸方 岩層傾向是岩層面上的傾斜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方向。岩層傾向是岩層面上的傾斜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方向。傾角是傾斜線與水平面的 夾角。

①測量岩層走向時,將羅盤的長邊(與羅盤上標有N S相平行的邊)的一條棱與層面緊貼的一條棱與層面緊貼,然後轉動羅盤,使圓水準器的氣泡居中,固定磁針,這時讀出磁針所指的讀數即爲岩層之走 讀磁北針或磁南針都可以,因爲岩層走向是朝兩個方向延伸的方向。

②測量岩層的傾向時,將羅盤北端即短邊的一條棱緊靠岩層面,長瞄準器指向與岩層的傾向一致,並轉動羅盤,使底盤圓水準器居中,固定磁針,北針所指刻度即爲岩層的傾向。

③測量岩層傾角時將羅盤直立,並以長邊靠着岩層的真傾斜線,沿着層面左右移動羅盤,並用中指搬動羅盤底部之活動扳手,使測斜水準器水泡居中,讀出懸錐中尖所指最大讀數,即爲岩層的傾角。

⑵福清路線

福廈公路旁某土邊坡的地質條件。該邊坡高約八米,排水好,產狀良好,因此只做簡單排水防水措施便可滿足工程要求。只可惜,由於這裏雜草叢生 ,我們不能很好地觀察土的狀態。福廈公路(324 國道)旁某巖質邊坡的地質條件。

該邊坡由岩漿岩構成,屬於酸性岩漿岩的一種,觀察發現其表面呈流紋狀,爲流紋岩。雖然岩石強度高, 但該邊坡還是經常發生塌方滑坡,原因有以下兩點: 邊坡巖體的裂隙節理面與坡向同向並且傾角小於坡角,造成了邊坡的不穩定。修路時對坡腳開挖卸載,減少了邊坡內原有的抗滑裂破壞的能力,同時 又有降雨時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滲入弱化作用。

東張水庫1958年12月竣工。壩址位於石竹山下的龍江中游,集雨面積200平方公里。壩型爲鋼筋混凝土寬縫重力壩,壩高38米,壩頂高程56米(羅基零點),壩頂長210米。水庫總面積15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54米,相應庫容1.85億立方米。以200年一遇校覈,洪水位爲54.94米,相應庫容 1.99億立方米。主要用於灌溉、發電、及居民生活用水。

壩基由岩漿岩裏的花崗岩構成,巖體整體塊狀緻密的基岩,強度高,風化程度低,屬微風化,大壩存在平行結構面,傾向大壩上游,穩定性好。

⑶洪塘大橋和洪山橋

別位於閩江北港和南港,洪塘橋位於北港侵蝕作用較強,堆積作用較弱。洪山橋位於南港,受沖刷影響嚴重,堆積作用較弱,侵蝕搬運作用明顯。

洪塘橋處,由於閩江下游堆積作用,以及採砂行爲日益嚴重,,因而基礎所受摩擦減少,導致側向位移,橋樑北段形成斜坡,所以搶糧多次進行增樁加固。 洪塘大橋橋標處(316 國道)和洪山橋工程地質條件:洪塘橋的一側邊坡有兩百多米,由連續緻密新鮮塊狀花崗岩構成,非常穩定。

雖然存在一些裂隙面,但裂隙面和坡向垂直或反向,且高傾角,對邊坡安全別沒有什麼不利影響;洪山橋下,閩江水量大,含沙量低,流速很快,沖刷嚴重,僅僅上下橋墩的水位差就達到10米,舊橋沒有拆毀,是爲減緩水流流速,同時也是爲了保護歷史文化。

地質實習報告 篇二

引言

地理位置;所屬行政區劃;實習時間;學習了哪些地質工作方法。

一、地理與經濟概況

1.地勢:敘述本區的地形大勢,地形、地勢分佈規律。屬何地理區,何山系或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區的一部分。指出區域的高差,有哪些最高點等。

2.水系:描述區內主要河流及其支流的流向、流量、河牀寬窄等。

3.氣候:應根據文獻資料或親身經歷,簡單介紹區內的氣溫、降水的最高、最低和平均值。

4.交通:主要交通線及交通工具等。

5.經濟概況:工農業的一般概況;城鎮、村落的分佈;居民、人口和勞動力等情況。

在撰寫時,除野外調查外,主要是根據地形圖及其有關資料進行編寫,文字力求簡練。

二、區域地層與巖性

地層與巖性是地質報告中最重要的部分。在這部分主要說明實習區域的主要存在的地層;各地層的巖性(岩石的顏色、結構、構造、主要組成礦物和岩石在區域內的厚度、出露地點及分佈等);區域的地層層序;地層的接觸關係等方面的內容。

本部分的寫法是:

先寫一個 引子 ,概要說明本區由哪些岩石構成,使讀者對本區有一個一般性的概念。

引子 之後,按地層自老而新的順序分段進行描述。分段描述時,每段都要有一個小標題。如:

太古界

元古界

古生界

中生界

新生界

在描述具體巖性時,要先寫分佈情況。然後再寫出岩石的性質、厚度及其地層的接觸關係。

三、構造

本部分主要是根據岩層的產狀情況,寫岩層受到何種地質作用的破壞,形成何種地質構造等。

本部分的寫法是:

開始先寫區域內地質構造的一般情況,如:本區構造複雜與否;本區所屬的構造部位;區域內有哪些較大的構造;構造線的方向如何等。總的構造輪廓描述之後,即可分褶皺和斷裂兩大部分分別進行描述。

即:

(一)褶皺構造

(二)斷裂構造

1. 主要的斷層

2. 節理

總之,在編寫這部分報告時,應根據野外觀察到的實際內容描述。描述時,對於每一個褶皺或斷裂都要描述其具體位置、方向、長度和產狀。然後,再說明其它特徵等。

四、地貌形態

(一)主要地貌類型

在野外實習期間所見到的主要地貌類型,如:中山、低山和丘陵;河谷地貌;洪積扇、洪積裙等。描述這些地貌類型的形態、分佈規律等。

(二)巖性與地貌的關係

各種巖性對地貌的影響等。

(三)構造與地貌的關係

各種地質構造對地貌類型、地幔分佈規律的影響等。

五、土壤、植被和水文狀況

六、區域地質和自然地理環境發展歷史

根據在野外考察所觀察到的各個地層的巖性、各種地質構造來分析本區域在各個地質歷史時期地理環境狀況、所發生的主要構造變動等。例如:

1.太古代

2.元古代

根據元古界震旦系的石英岩及石英岩層面上的波痕、泥裂等構造分析在太古代震旦紀時,本區濱海、淺海環境,海水時進時褪。又根據在太古界片麻岩和元古界石英岩之間,有大量的底礫岩存在,分析出在太古代和元古代之間本區曾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構造運動。

3.古生代

結束語

在結束語部分,可以寫實習收穫,以及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等。

地質實習報告 篇三

1序言

1.1交通位置及地理概況

1.1.1交通位置

工區爲四川江油市馬角鎮,距江油市57km,距成都市214km。馬角壩地區交通方便,寶成鐵路自北向南縱貫該區,國道108線從東南緣穿過,北經廣元出川,南經江油、綿陽可達成都。區內有公路,北通雁門壩,西至澄水,南達文勝等鄉鎮。山區有礦山公路和山間大道通行。附馬角壩交通位置圖1-1

1.1.2自然地理

馬角壩地區位於龍門山系的前山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爲中山區,海拔>1200m,東南部爲低山區,海拔<1000m。工區最高點大圓包海拔1028m,馬角鎮海拔640m,切割一般爲300-400m,屬於淺切割區。工區山系呈北東-南西走向,屬於構造山系。山間有馬角壩、魏家壩等河谷平原。工區河流屬涪江水系,馬角壩河自北向南流經工區;主要支流澄水在馬角壩鎮注入梓潼江。河水的流量隨季節發生明顯變化,夏天水流量多,冬天減少,屬於典型的上游河流的特點。工區氣候溫和溼潤,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1255ml,其中7-8月280ml,12月10ml。日照充足,無霜期211天。四季分明,冬天平均氣溫4-7o,夏天25o左右。最低氣溫-3o,最高氣溫34.5o。10月份降雨量74ml,氣溫8-25o,11月份降雨量25ml,氣溫2-21o。

1.1.3經濟地理

馬角鎮面積146.56km2,人口2.3萬,其中農業人口爲1.1萬。農業耕地1.18萬畝,播種面積2.22萬畝。主要出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和蔬菜,年產糧食5300噸,農業總產值791萬元。馬角鎮以核桃、木耳、黃花爲特色農產品。馬角鎮有省、市屬工礦企業和鄉鎮企業230多個,其中以水泥廠爲主,還有鍋廠、鋼鐵廠、磷肥廠、電石廠、砂廠等,工業總產值1.35億元。其中雙馬礦山是區內最大的企業,年產水泥100多萬噸,雙馬水泥是四川的名牌產品。馬角鎮污染嚴重,污染源主要來自水泥生產。

1.2地質研究簡史

龍門山區地質調查開始於19世紀70年代。

1872年德國人創立“廣元煤系”。1879年匈牙利人發現廣元等地的海相中三疊統。本世紀20年代以來,趙亞曾,黃汲清等先後對龍門山區進行過調查。趙亞曾(1929)首創“飛仙關頁岩”、“昭化灰巖”。趙亞曾和黃汲清(1931)將三疊系劃分爲“飛仙關頁岩”和“嘉陵江灰巖”;將“廣元煤系”更名爲“須家河煤系”;建立了“平驛鋪砂岩”、“白石鋪灰巖”和“唐山寨灰巖”。朱森、葉連俊等(1942)將“白石鋪灰巖”進一步劃分爲“養馬壩系”和“觀霧山系”。朱森(1942)首次在馬角壩地區發現下石炭統地層,稱“總長溝系”;並在嘉陵江灰巖之上劃分出“天井山灰巖”。解放後,西南石油地質處對唐王寨、仰天窩向斜兩翼的系統研究;北京地質學院在江油地區測制的石炭系剖面。60 年代,四川省地質局對龍門山區開展1∶20 萬區域地質測量。90 年代初四川省地質礦產局編制出版《四川省區域地質志》,並開展1∶5 萬區域地質調查,馬角壩屬龍門山北段片區。

1.3工作概況

作爲石油地質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普通地質學》、《構造地質學》、《岩石

學》、《礦物學》、《古生物學》、《沉積岩石學》、《石油地質學》的基礎上,應該進行一次較完善的野外實習,以達到理論結合實際的目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完成地層系統的建立和岩石地層的劃分,剖面的測制,化石、岩石標本的野外採集和觀察研究,各種構造觀測以及填制地質圖工作,編制一些基本地質圖件,掌握區域地質工作中的主要工作方法以及如何進行實測地質剖面,明白如何進行地質點的觀察、描述以及如何進行地質填圖。本次實習工作主要分爲4個階段。分別爲:野外踏勘,實測地層剖面,野外自由填圖,室內資料整理和作圖、編寫實習報告。工作計劃安排合理,除去因天氣、計算機考試原因稍有耽擱,工作進展還算順利,各階段填圖任務基本完成。

2地層

2.1概述

馬角壩地區地層屬揚子區龍門山分區,其東南緊鄰四川盆地分區,該區出露地層有寒武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三疊系和第四系。其中泥盆系~中三疊統以海相碳酸鹽巖建造廣泛發育爲特徵,第四系以碎屑岩鬆散沉積爲主。由於工區內發育F1-F7及F2’北東-南西走向的逆斷層,所以除石炭系地層較全外,其餘地層皆出露不全。工區地層基本爲北東-南西走向,地層傾向基本爲北西向。碳酸鹽巖地層在工區廣泛出露,從志留系到三疊系,除志留系韓家店組(S1-2h),石炭系總長溝羣(C1-2z)部分岩層,二疊系梁山組(P2l),三疊系飛仙關組二段(T1f2)和嘉陵江組二段(T1j2)、四段(T1j4)之外,幾乎都爲碳酸鹽巖地層。志留系在工區只出露了韓家店組紫紅色泥岩地層,與二疊系棲霞組爲斷層接觸。泥盆系碳酸鹽巖地層由底到頂出露了觀霧山組、沙窩子組和茅壩組地層,底部中泥盆統觀霧山地層與下三疊統飛仙關組二段地層爲斷層接觸;石炭系地層由底到頂分爲總長溝羣和黃龍組,大部分爲碳酸鹽巖地層,總長溝羣底部爲含鮞狀赤鐵礦紫紅色泥岩;二疊系由底到頂出露的依次爲黃龍組、梁山組、棲霞組和吳家坪組地層,其中吳家坪組與飛仙關組爲斷層接觸關係,黃龍組與梁山組爲平行不整合接觸。三疊系從底到頂出露了下三疊統飛仙關組、嘉陵江組和中三疊統雷口坡組,飛仙關組二段與嘉陵江組五段爲斷層接觸。

在本次實習中,我們對下三疊統飛仙關組地層進行了實測。在實測中,我們發現飛一段中基本爲灰巖,但是地層在岩石構造和結構方面變化頗多。通過細緻的劃分,在構造變化上,我們能夠觀察到從紋層-厚層的灰巖;在結構變化上,我們見到了圓柱狀灰巖、核形石灰岩、蠕蟲狀灰巖、生物碎屑灰巖、鮞粒灰巖、微晶灰巖、細晶灰巖、礫屑灰巖、砂屑灰巖、含膏溶孔微晶灰巖;飛二段基本爲泥岩、鈣質泥岩,其中夾一定數量的灰巖條帶,可見克氏蛤化石。

2.2地層分述

2.2.1志留系(S)

工區僅出露一組志留系地層——韓家店組(S1-2h),巖性以暗紫紅色頁岩爲主,夾泥岩、粉砂質泥岩及;可見三葉蟲、筆石等化石;中統頂部不全,未見頂底,工區可見厚度大於100米,分佈於工區西北角,工區內與二疊系棲霞組爲斷層接觸。該組爲一套陸棚相-淺海臺地相的頁岩,巖相穩定,厚度變化不大。附韓家店組與棲霞組斷層接觸。

2.2.2泥盆系(S)

實習工區可見三個組,巖性總體上以碳酸鹽巖爲主。分佈於工區中部

及東北部。中上部爲淺海相, 底部爲濱海相。這一時期隨着川中古陸擴大,揚子準地臺四川部分幾乎都隆起爲陸,但是屬於龍門山前山帶的工區依然爲海盆,總體上爲一套海相碳酸鹽巖沉積。

觀霧山組(D2-3gw)

厚度大於100米,巖性爲灰色、深灰色中~厚層灰巖,含生物碎屑灰巖、白雲質灰巖、白雲岩,頂部以豹斑灰巖爲分層標誌。發育礁灰巖並含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分佈於工區東北-西南,與三疊系飛仙關組斷層接觸。附觀霧山組頂部豹斑灰巖圖2-2以及圖2-3生物化石-層孔蟲。

沙窩子組(D3s)

沙窩子組按其巖性變化可劃分爲三段:

沙一段( D3s1 ),厚度約100米。巖性以灰、淺灰、灰白色中-厚層狀白雲岩爲主,夾有灰巖、白雲質灰巖。分佈於工區西北-西南,與觀霧山組整合接觸,以豹斑灰巖爲分界標誌。

沙二段( D3s2 ),厚度約100米。 巖性以灰、淺灰色中~厚層灰巖爲主,底部有約1米厚瘤狀灰巖爲分界標誌;分佈於工區西北部,與沙一段整合接觸。附圖2-4瘤狀灰巖

沙三段( D3s3 ),厚度約120米,巖性以灰、灰黃色中~厚層狀白雲岩爲主,刀砍紋明顯,分佈於工區西北部,與沙二段整合接觸,二者巖性區別明顯。附圖2-5白雲岩刀砍紋

茅壩組(D3m)

厚度爲50米,巖性爲淺灰、灰白中~厚層狀微晶灰巖、球粒灰巖、粒屑灰巖。本組巖性較純,化石較少。分佈於工區西北部,與沙窩子組整合接觸,與沙三段白雲岩區別明顯。

工區內泥盆系地層的巖性爲較純的碳酸鹽巖,且含有的生物碎屑較少(本次實習在泥盆系地層中未找到化石),表明在地層沉積時期,沉積水體不深,水循環受到限制,氧化作用不明顯,鹽度較大,爲潮間帶—潮下帶瀉湖環境的中—低能帶。綜合其他時期工區地層的沉積環境和水體的變化,在中泥盆世晚期—晚泥盆世,馬角壩地區皆位於半封閉的瀉湖-濱海環境中,其沉積環境是穩定的,主要處於潮間帶-潮下帶之間,局部發育瀉湖沉積。在局部環境中主要受蒸發作用、潮汐作用和波浪作用控制,形成了一套以潮上蒸發坪白雲岩和開闊臺地灰巖爲特徵的巖相組合。

2.3石炭系(C)

工區石炭系分爲2個組,以灰巖爲主,含有白雲岩、泥岩,岩石類型多樣。由於水泥廠的開發,石炭系地層在工區礦山樑~張一溝之間露頭較好,分佈於工區西北部。該地層幾乎爲淺海臺地相。

總長溝羣(C1-2z)

厚度100米,巖性多樣,底部爲紫紅色泥岩,含鮞狀赤鐵礦,地層厚度在橫向上有變化,之上爲似瘤狀灰巖,含珊瑚化石;中上部由礫屑灰巖、介殼灰巖組成互層,推測爲風暴巖序列。該地層分佈於工區西北角。與下伏茅壩組地層爲平行不整合接觸,其分界標誌爲紫紅色泥岩。附圖2-6總長溝羣底部含鮞狀赤鐵礦的紫紅色泥岩,及圖2-7珊瑚化石

黃龍組(C2~P1h)

厚度150米,巖性複雜,底部爲紫紅色中~厚層礫屑灰巖;中下部爲鮞粒、球粒、微晶、礫屑灰巖、砂屑灰巖;中上部爲豆粒灰巖,蜓類化石豐富;頂部爲白雲岩、白雲質灰巖。分佈於工區西北部,與總長溝羣整合接觸,二者的分層標誌爲淺紫紅色礫屑灰巖。

通過查閱資料,對於總長溝羣底部的紫紅色含鮞狀赤鐵礦泥岩需要說明一下: 含鮞狀赤鐵礦泥岩爲晚泥盆世大規模海退暴露後海平面上升的產物。其核心主要由赤鐵礦構成,部分爲較大的石英顆粒或赤鐵礦和石英顆粒包裹體,未見生物碎屑。鐵質來源應爲大陸風化的產物,鐵質鮞粒生成時應爲半封閉環境,當三價鐵離子達到飽和後,在適當的情況下,大量鐵質圍繞石英碎屑或鐵礦物碎屑轉動形成膠體沉積。圈層呈同心狀,整體呈膠體狀態,未見到由於藻類生長造成的明暗分明的紋層。說明當時的環境爲淺水動盪環境,水動力較強,且鮞粒形成與生物作用無關。總體而言,鐵質鮞粒的主要成因爲:晚泥盆世法門期末大規模海退造成暴露環境,之後海平面開始上升,形成淺水的氧化環境,來源於大陸風化的鐵質和陸源石英碎屑在半封閉海灣中聚集,當三價鐵離子濃度達到飽和後,在適當條件下,大量鐵質圍繞石英碎屑或鐵礦物碎屑轉動形成膠體沉積鮞粒。附石炭紀古地理背景圖2-8

從整個石炭系地層巖性的變化來看,底部出現的幾層紫紅色含鮞狀赤鐵礦泥岩表明當時的沉積環境爲氧化、半封閉的淺水環境,常產於侷限臺地淺灘,相對能量較低的攪動環境。向上有似瘤狀灰巖的出現,其瘤狀爲珊瑚化石。珊瑚化石的出現代表了臺地邊緣生物礁的環境,由侷限臺地相岩石到有生物化石出現的岩層,表明短期內海平面上升。之所以會形成似瘤狀灰巖而沒有形成國內珊瑚礁,是由於臺地邊緣生物礁的垮塌作用而形成。地層中上部出現介殼灰巖與礫屑灰巖的互層。其中,礫屑灰巖的出現,表明沉積環境演變成了斜坡相,之前的碎屑沉積物垮塌後的礫屑與後來的碳酸鹽巖同時沉積,形成了礫屑灰巖。同時,出現的介殼灰巖,也可以認爲是臺地邊緣的淺灘相形成的。結合其他巖

性的沉積環境,礫屑灰巖沉積時的斜坡應爲較緩的斜坡。黃龍組的紫紅色礫屑灰巖表明曾經出現過短暫的氧化環境,含有鐵質膠結物,因此,作爲與總長溝羣的分界標誌,比較可靠。黃龍組中上部發育一大段質地較純的灰白色灰巖,在結構上有一定變化,總體上爲開闊臺地沉積環境。黃龍組上部可見豆粒灰巖以及灰質白雲岩、白雲岩,可見,在開闊臺地之後海平面開始下降,出現了淺灘動盪環境、以及蒸發環境。總體而言,石炭系沉積環境是在水體較淺的臺地邊緣、斜坡、淺灘相下的較小幅度的水體深淺變化引起了氧化、還原環境變化和水體能量由弱—中到較強水體能量的變化。

2.2.4二疊系(P)

由於斷層錯動, 二疊系地層出露不全, 在工區比較分散,主要分佈於中部和西北部, 主要爲淺海相,期間海平面有一定的變化。早中二疊世,川中古陸經歷了一次廣泛海侵,海水幾乎淹沒整個揚子準地臺,工區海水變深,代表性地層爲中二疊世棲霞組,前人稱爲“陽新海侵”。

梁山組(P2 l)

厚度小於10米。巖性主要爲淺黃色鋁土質粘土巖。分佈於工區西北角,與黃龍組平行不整合接觸。見圖2-9梁山組鋁土質粘土巖

棲霞組(P2q)

厚度約30米,巖性爲灰色、深灰色厚層—塊狀石灰岩。分佈於工區西北角與梁山組整合接觸。其上與志留系韓家店組斷層接觸。

吳家坪組(P3w)

厚度小於10米,巖性爲灰、灰白色中-厚層微晶~細晶灰巖,含燧石結核,含古蜓化石,分佈於工區東北和西南部,與下伏地層斷層接觸。

二疊系地層由於其本身厚度不大,再加上斷層作用的錯斷,使得其沉積環境的分析不夠準確。但總的來看,由於二疊系地層較其石炭系地層的泥質含量明顯增多,說明水體的深度明顯增大,沉積環境已變爲臺地前緣斜坡相。而其上巖性轉變爲灰巖,表明水體再度爲較淺的狀態,且由於棲霞組和吳家坪組地層中生物化石的出現,充分證明當時的沉積環境已爲臺地邊緣淺灘。

2.2.5三疊系(T)

工區內可見到的三疊系地層共有3組10段,廣泛出露於工區,主要分佈在工區西南部、東南部、東北部。早中三疊世,飛仙關組多紫紅色頁岩、灰白色灰巖,嘉陵江組、雷口坡組主要由白雲岩、灰質白雲岩構成,內含膏鹽,預示海侵即將終結。

飛仙關組(T1f)

飛仙關組一段(T1f1):厚約120米,以石灰岩爲主,岩石類型較多,有圓珠狀灰巖、微晶灰巖、蠕蟲狀灰巖、紋層狀灰巖、核形石灰岩、細晶灰巖、鮞粒灰巖、礫屑灰巖、含膏溶孔灰巖; 由於斷層的作用,可見到揉皺現象,見圖2-10。

飛仙關組二段(T1f2):厚約130米,以紫紅色頁岩爲主,部分層位爲鈣質泥岩,並夾有灰巖條帶,其底部有5、6層泥灰岩與泥岩的互層,化石有克氏蛤。從上述巖性特徵看,顯然本區的飛仙關組一段爲碳酸鹽巖相,飛二段爲泥岩相,代表較典型的淺海潮坪潮間沉積環境。

飛仙關組地層在工區刺林包出露良好,從龍宮寺至廟子樑我們進行了詳細的剖面實測,實際分爲41個小層。詳見下表2-2

嘉陵江組(T1j)

主要分佈於工區東南部天平山~娃娃巖一帶,與下覆地層整合接觸。

地質實習報告 篇四

一、地質背景

北京延慶地質公園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西北部。地理座標爲動靜115°49’-116°29’,北緯40°28’-40°45’。

延慶縣地處延懷盆地東部,燕山沉降帶西端,地勢東高西低,仙域形態爲東北一西南延伸的橢圓形板塊(延慶縣誌編纂委員會,2006)。

延慶縣境內出露的地層有:太古界變質岩,中、上元古界長城系、薊縣系和青白口系、中生界中侏羅統窯坡組、上侏羅統髫髻山組、土城子組和下白堊統東凌臺組,新生界中更新統和上更新統(北京市地質礦產局,1991)。延慶地區區域構造演化主要經歷了穩定的蓋層沉積——準地臺發展階段和強烈構造活動階段。第一階段時限爲前寒武紀時期,該階段延慶地區沒有發生強烈的構造變形,只在局部地區發生斷裂活動繼而形成裂陷槽接受沉積。第二階段時限爲晚三疊世晚期到新生代,包括燕山期和喜山期。燕山期發生的燕山構造活動奠定了延慶地區地質構造的基礎骨架,該期以斷裂構造和岩漿活動非常活躍爲特點,廣泛分佈酸性深成侵入岩體和中性噴出巖體,僅見少量的基性岩脈。喜山期在延慶地區表現爲差異性升降活動,形成新生代斷陷盆地,龍慶峽獨特的岩溶地貌景觀就是在該期形成的。

二、碳酸鹽巖

由沉積形成的碳酸鹽礦物組成的岩石的總稱,主要爲石灰岩和白雲岩等兩類。

1、波痕構造

波痕爲非粉性的沙質沉積物層面上特有的波狀起伏的層面構造。波痕反映了曾經位於淺海環境,可推測海岸線在附近。該波痕構造波峯寬波谷窄且整體連續,峯谷均圓,對稱性非常好,顏色爲灰黃色至灰黑色,推測其爲含泥晶有機質白雲岩,然而岩石晶粒細小,也可能爲泥晶。波痕構造是地質歷史時期海岸線附近潮坪環境下由水動力反覆沖刷的結果。該處岩層厚度薄,性質穩定且顆粒細小,波痕爲干涉波。且該處出露的其他岩層面巖性推測與波痕處相似,但顏色偏黑,顆粒細小,結構緊密顆粒間吸附力強大所以無法形成波痕。

2、疊瓦狀構造

在波痕構造附近還發現了厚度均勻穩定的白雲岩與碳酸鹽巖巖層。類似於疊瓦狀構造,該現象表示此處海相沉積的古環境十分穩定,沉積緩慢進行。此處由於是碳酸鹽巖,結構緊密,故即使岩層的傾向、坡向一致仍然不容易發生滑塌事故

3、背斜構造

於實習第二個點,我們觀察到了一個由碳酸鹽巖發育而成的背斜以及旁邊的逆衝斷層一起構成的牽引構造,左翼平緩,右翼陡峭,由於逆衝斷層牽引而形成。

而在背斜的軸也有許多垂直的裂隙,也是由於碳酸鹽巖被雨水侵蝕形成的,還可在裂隙間看到紅色的底層。在這些白雲岩的層間長有植被,而層面上卻沒有,植物的選擇性 生長說明層間發育有岩溶風化形成的黏土質,層與層厚度差異不大, 說明沉積岩性差異不大。白雲岩有灰色和紅色兩中,色澤的差異決定了沉積環境是潮坪相 沉積,其中紅色爲潮上坪,灰色爲潮間坪。另在厚層的純白雲岩之間夾有薄的泥質白雲岩。這兩種顏色顯示了原始的沉積環境的位置是不相同的。

而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爲背斜處形成張裂隙,張裂隙風化被消滅,故無法成山。而向斜由於地勢低,各種物質在此搬運時接受沉積,進而成山。而此處形成了背斜山,推測該處山地形成時間距今不長,即使有裂縫也暫未被風化剝蝕。與該背斜上方可見岩溶裂縫,裂縫中的白色條帶推測爲碳酸鹽晶粒。其成因爲流水中溶解的碳酸鈣和碳酸鎂,在流水下衝時局部不飽和發生沉澱,沉澱出碳酸鹽,沉積長久即可形成白色條帶。溶洞下也可見白色條帶。形成機制同理,爲新發育的碳酸鹽。

三、碎屑岩

岩石機械風化後形成的岩石碎屑和礦物碎屑,經搬運、沉積、壓實、膠結而成的岩石,稱爲碎屑岩。此次實習主要觀察碳酸鹽巖,觀察到的碎屑岩較少。

1、花盆構造

在該觀察點對面,我們遠觀了硅化木形成的花盆狀沉積盆地,從其四周連續的厚層灰白色泥岩可以初步推斷出其沉積環境爲海相沉積、遠處的山脊,可發現山脊是凸凹變化。凸出的底層抗風化能力強,可以斷定爲爲抗風化的石英砂岩,凹陷的底層部分爲抗風化能力弱,則應該是泥岩。該處地層爲晚侏羅紀時期地層。由於其沉積運動所形成的盆地,花季時可有幾十至上百畝的花海,稱其爲花盆構造(如圖4)。

2、碎屑岩露頭

最後一個觀察點未觀察到成層性。岩層較平直 ,厚度變化很大。在晚侏羅紀時期,整個華北平原多處發生火山活動,該處地層開始活躍起來。拉張作用使地面產生許多裂隙,地脈裏的岩漿在高壓下開始向外噴涌,由此說明曾發生大量的火山活動。此處岩層的顏色整體爲紫紅色,其中有些許深綠色爲苔蘚。此處爲一處典型的碎屑岩露頭。遠觀形態,礫岩由顏色分辨,呈正粒序;砂岩多爲中砂至粗砂,個別存在海粒的中沙至粗砂岩;泥岩總體來說看不見顆粒,較光滑,手觸仍有顆粒感,對於沙礫岩來說,頂面較平,地面下凹,如透鏡狀。透鏡體多發育於泥岩之中,地面下凹面爲沖刷面。從沉積構造上來看,可以觀察到沖刷面以及各種交錯層理。

四、鹽巖與碎屑岩的野外鑑定區別

1、顏色:酸鹽巖顏色單調,主要爲灰色、白色、灰白色;碎屑岩顏色豐富,常見紫紅色、灰黃色、灰黑色、黑色、過渡色等

2、成層性:碳酸鹽巖具有成層性,層理面平行,長距離延伸;碎屑岩岩層厚度不穩定

3、地貌:碳酸鹽巖地層多爲懸崖峭壁;碎屑岩爲平緩陡峭交替,且平緩的多爲細粒巖,陡峭的多爲沙礫岩

4、植被:碳酸鹽巖地層不發育植被,以灌木叢爲主;碎屑岩植被茂密

5、完整性:碳酸鹽巖溝壑發育,具有岩溶裂縫發育;發育平緩山溝

6、韻律性:碳酸鹽巖地層韻律性強薄厚交互規律;碎屑岩不規律

五、總結

在經過漫長的車上顛簸後到了實習地點,今天的實習我們主要研究了碎屑岩與碳酸鹽巖,在野外的實習中也收穫了課堂上學習不到的知識,也鞏固了課本上的知識。也鞏固了構造方面的知識。十分感謝老師的教導!

地質實習報告 篇五

一、前言

1、實習目的

本次的野外地質實習針對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05級學生。

這是一次地質啓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認識實習,重點要理解基本的地質概念,瞭解基本知識,學會基本技能。通過短期的野外實習對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通時通過實習鞏固學過的《普通地質學》的課堂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此外,通過實習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對地質科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

2、北京概況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北接灤平、豐寧、赤縣和承德等縣;西臨懷來、涿鹿等縣;南臨淶水、涿縣、永清、固安、廊坊及天津市的武清等縣、市;東與大廠、香河、三河、興隆和天津市的薊縣爲鄰。東南是一塊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稱北京平原,其形狀很象一個向羣山叢中突出的海灣,故有“北京灣”之稱。北京城座落在北京灣的西南隅。

北京市南起北緯39度28分,北到北緯41度05分,西起東經115度25分,東至東經117度30分,南北橫跨緯度1度37分,東西經度相間2度05分。北京地處中緯地帶,氣候具有明顯的溫暖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形成的帶性植被類型爲暖溫帶落葉闊葉林。

北京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山脈綿延,山峯林立,其中海坨山海拔2334米,爲全市最高點。地貌呈明顯的層狀結構,山區河流多爲成型河谷,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溫榆河,洵河和拒馬河。

北京有悠久的歷史,很早就有人類居住,曾發現舉世聞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和山頂洞人遺址。全市面積16807。8平方公里,轄九縣十區,人口達1000多萬,是僅次於上海的全國第二大城市,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國的交通運輸樞紐。

3、實習路線

本次實習共有五條路線。

6月25日:灰峪村口的採石場-->灰峪村北西向一山坡-->灰峪東山腰處-->灰峪東山樑處

及從軍向北,向西遠眺-->軍莊火車站南,鐵路剖面-->鐵路隧道附近6月26日:軍莊以西,永定河邊的陳家莊-野溪附近-->下葦甸村西公路邊-->河東鐵路東面-->鐵路隧道北口一帶6月27日:昌平一號隧道-->龍山頂-->十三陵水庫6月28日:房山區石花洞6月29號:周口店山口村東側-->羊屎溝口-->東山口花崗岩採石場

二、地層

北京的地層發育比較齊全,除缺少震旦系、上奧陶統、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統、三迭系及上白堊統外,其它地層都有發育,總厚度達六萬米以上。

1、元古界

北京的元古界缺失下元古界,中上元古界分佈很廣。

元古界的特點是在古老變質岩系之上發育的第一個蓋層,是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沒有變質的沉積岩系。底部下部巖性以碎屑岩(礫岩、砂岩、頁岩)爲主,夾有白雲質灰巖及火山岩(安山岩、玄武岩),中上部以化學巖(白雲質灰巖、頁岩等)爲主,夾有少量的粉砂岩。

(1)青白口系(Zq)

[1]下馬嶺組(Zqx)

本組特點是淺海相灰色,、黑色、黃綠色粉砂岩——頁岩組成頻繁、明顯的沉積韻律。巖性變化較穩定。沉積厚度116-458米,由東向西有逐漸增厚的趨勢,青白口以北最厚。

[2]長龍山組(Zqc)

本組底部爲含礫粗石石英砂岩;下中部爲灰白色薄——厚層石英砂岩(局部爲長石石英砂岩),夾黃綠色頁岩及粉砂岩,交錯層理髮育;上部爲黃褐、灰綠色薄——中層含礫鐵質石英砂岩及石英砂岩與粉砂岩互層含海綠石;頂部爲暗紫、灰綠及黃綠色頁岩。與下馬嶺組假整合在不同層位上。厚約20-191米。

[3]景兒峪組(Zqj)

本組底部爲石英粗砂岩(含灰巖角礫),呈現沉積間斷特點;下部爲灰色中至厚灰層巖或白雲質灰巖;中部爲黃綠色薄層泥灰岩或白雲質泥灰岩夾灰色灰巖透鏡體;上部爲灰白、灰黃、紫紅、黃綠色薄層板狀泥灰岩、白雲質泥灰岩,緻密細膩,具有泥質條帶及縫合線構造。厚約76-204米。

2、下古生界

北京的下古生界巖性基本穩定,厚度不大,化石不夠豐富,代表一種典型的穩定淺海沉積。本區只有寒武系和中、下奧陶統,而上奧陶統及志留系(與華北廣大地區一樣)都不存在。

下古生界主要巖性爲砂岩、頁岩、豹皮灰巖、泥質條帶灰巖、竹葉狀灰巖、鮞狀灰巖和純厚石灰岩等,總厚約1600餘米。

(1)寒武系下分三個統;

(1。1)下寒武統

[1]昌平組即府君山組

本組主要由豹皮灰巖、白雲質灰巖及白雲岩等碳酸鹽岩石所組成。

巖性橫向變化大,厚約13。5到95米。

[2]饅頭——毛莊組

本組下部爲角礫狀泥灰岩,含角礫泥灰岩;中部爲紫紅色頁岩夾砂質頁岩,泥質白雲岩與白灰質灰巖;上部爲紫紅色砂質頁岩、頁岩及綠色頁岩,夾薄層細粒結晶灰巖。與昌平組(府君山組)爲整合接觸,但局部有沉積間斷。厚約50-185米。

(1。2)中寒武統

[1]徐莊組

本組以鮞狀灰巖爲主,可劃分爲五個沉積韻律。每個韻律起始於細砂岩,經鮞狀灰巖與細砂岩或泥質條帶灰巖互層,到大量的巨厚層鮞狀灰巖出現結束。厚約60-100米,與下浮地層整合接觸。

地質實習報告 篇六

一、實習目的

1、通過實習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理論聯繫現場實際,再回歸到理論上來,培養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現場判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瞭解礦物和岩石的形成過程、結構、產狀等,掌握野外判斷能力,初步建立對某 一種岩石的工程地質評價。

3、參觀工地,瞭解工程地質條件對基坑設計與施工的影響和地質災害與邊坡工程的治理。

4、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積極主動的優良品質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二、實習日程安排

1、2009年12月12日上午跟車前往湖山地區,陡山頂採石場,沿盤山公路步行下山;

2、12日下午前往陽山參觀斷層地質;

3、13號上午參觀南京地質博物館 。

三、實習內容

第一天 12.12

今天上午下了不小的雨,雨中的山頂採礦區更加泥濘不堪, 湖山地區位於南京城東28km,地形上由三列山組成,走向北北東。北列山海拔120~169m,包括排山、棒槌山。中列山山勢較高,包括黃龍山、團山、紗帽山、十山、陡山、狼山等,主峯孔山海拔341.8m。

此次實習由於天氣關係,我們着重參觀了泥盆系的茅山組。參觀實習過程中,指導老師十分詳細的爲我們解說有關茅山組的地形地貌。茅山組總厚度達115m,與墳頭羣整合接觸。孔山北側採石公路東端出露厚度約20m。爲紫紅色間夾灰黃色之砂岩、粉砂岩、粉砂質頁岩,中厚層狀,沿層面常見白雲母片。岩石原生色爲灰黃或灰白色,岩石因氧化作用而出現紫紅色。

下午,緊接着到了南京周邊的湯山,有陽山碑材景點,已上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天下第一碑,陽山位於湯山鎮西北,由於獨特的地質環境和其它一些得天獨厚的條件,盛產石材且品質甚好。

進得景區,迎面是一塊巨碑,上書“陽山問碑”四個大字,爲江蘇女書法家孫曉雲所書,字好,寓意更好。導遊說,陽山碑材給後人留下太多疑問,所以有“問碑”之說。這塊碑同時也是一個參照物,神功聖德碑如樹起來,整個高度會是此碑的十倍沿着山路臺階走了二十多分鐘進到山裏面,終於依次見到已沉睡六百年的碑材。映入眼簾的先是碑座,再是碑額,最後是碑身。從介紹文字可知,碑座石材高17米,長23米,重達1.6多萬噸;碑額石材高10米,長22米,寬10.3米,重約6千噸左右;碑身石材長51米,寬4.5米,高14.2米,重約8800噸左右。若此碑立起總高爲78米。關於碑材的“身高”、“體重”說法很多,爭論了半個世紀,這裏取景區的介紹。

第二天 12.13

早上我們乘車前往南京地質博物館,展開我們第二天的實習,此站主要目的是認識礦物和岩石,增進我們對礦物和岩石的感性認識。

博物館裏的岩石和礦物琳琅滿目地陳列在展櫃裏,有關地球科學的圖畫也掛滿了牆。這裏的岩石和礦物有的在學校的實驗室裏見過,但更多的是從未見過的,只見於書本上介紹,自然也沒有那種感性的認識。這裏有常見岩石,如花崗岩、玄武岩、石灰岩、片麻岩、輝綠岩、混合巖、大理岩等。也有常見的礦物,如石英、螢石、長石、剛玉和雲母等。我們一邊仔細觀察這些礦物和岩石的顏色和形狀,一邊聽研究員和老師講解關於這些礦物和岩石的結構和構造,以及他們的工程地質評價。不過這裏最吸引眼球的要數沙漠玫瑰了,沙漠玫瑰又稱“戈壁石”、“風雕石”,常見的有球狀的和塊狀的,主要產於浩瀚隔壁,沙漠玫瑰是自然形成物,是沙漠的細石經風吹雨打後形成類似玫瑰般的結晶石,這種岩石在天然奇石市場上佔有特殊的地位,具有極其珍貴的研究和收藏價值。科普館裏同樣陳列這大量的生物化石,有大型的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以及第四紀全新世的鹿角,也有小型的植物和動物化石,如距今數億年的震旦角石、萊德利基蟲、創孔海百合、狼鰭魚、擬蜉蝣等,不一而足。

四、小結

爲期兩天的工程地質實習很快便落下了帷幕,但這次地質實習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卻是極爲深刻的,在實習過程,從理論到實際,再從實際迴歸到理論上來,把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上來,再從觀察到的實際對比理論,分析其中的異同,知識得到了運用、加深和鞏固,這是我們實習的主要目的。

野外地質實習報告 篇七

上午8:20到達望峯崗煤礦,之後在三樓會議室召開簡單的介紹會,由地質科老總介紹本煤礦的概況。老總是987年從我們學校畢業的。此礦1986年第一次開採,1997年瓦斯爆炸,之後停工。20xx年重新建井,預計20xx年全面投產。主要開採-660米,-960米,-1200米三層的煤,目前已經開採到了-960米的煤層。

1、該礦地址構造比較複雜,地層有倒轉現象。瓦斯多,裂隙發育,易發生突水和瓦斯突出,如20xx年在建井過程中就發生了瓦斯和煤一起突出的事故,造成12人被埋,死亡。同時由於開採深度大,地壓大,地溫高,也造成了開採難度大。

2、預計投產後每年產煤300萬噸,由預計儲量3億噸可知能開採120xx年。次礦主要開採優質煤,主要用於化工和煉綱,成分是焦煤和肥煤。

3、主要有五個井筒:1個主井,2個附井,2個風井。主井運輸煤,附井運輸器材和人員及煤矸石等,風井是通風作用的。

4、在02#井停留了較長的時間,老總們介紹了此井的建設過程。早期採到-300米,即將採-960米的,最終採到-1030米。在建井中早期遇到的是粉紅色砂岩,;裂隙發育,涌水多,需要打注漿孔注入水泥。水玻璃等,同時需要地質工作者計算涌水量,注漿壓力。範圍。深度。

一般在建井過程中涌水不能太多,但也不能太少,否則灰塵太大,工人很難在井下工作。此井直徑8米,依靠人工爆破挖掘,大約每22-27小時可以掘進4.5米,其過程如下:先用傘鑽同時大十幾個炮孔,放炮-——清理碎石——用護模支撐井筒壁,並在護模和井筒壁之間用水泥沙漿充填——固結後拆模——傘鑽打炮眼——放炮,如此循環下去。

5、在瓦斯井的鑽探現場我們見到了超大型鑽機,瞭解了超大型鑽機的工作過程並與我們在學校實習的多功能鑽機驚醒了比較,從而找出二者的不同。大型鑽機的鑽齒和牙輪的尖齒是合金綱製成的,硬度在8以上,牙輪主要起破碎作用。鑽孔分三次才能完成,直徑先是30釐米——65釐米——80釐米

瓦斯抽出以後經過提純可以發電,居民供暖做飯,或者供應激動車輛,如出租車。另外影響煤產量的因素有:採煤工作面的煤量供應情況,井下運輸能力,主井提升能力,抽排瓦斯所需要的時間等。

發現的本專業課程設置上的不足(學校有待改進的):

1、校內實習(工程勘察生產實習)比較實用,但時間過短(只有幾天),次數過少(只有一次),兩個班配備兩個指導老師,四年的大學學習中,學生在專業上的練習不足。學校應該更加務實,爲學生的未來負責,每學期都應有二十天左右時間模擬整個工程勘察的操作過程。。發現專業上的不足(有待改善的)和優勢:

實踐工程地質目前是大底部,明智者不是出逃,而是投入。特別是那些初入這個行業的畢業生,一定能夠趕上工程地質的下一波牛市行情。雖然按預測,牛市行情還需等待5~7年,但我們完全可以在這個震盪的底部區間,充分理解這個專業的特色,靜下心來,打下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博覽衆家之長,集聚豐富的實踐和理論經驗和智慧,從而在未來的牛工作生活中獲得豐厚的收益。

2、、工程地質是一個十分複雜又非常特殊的學科和專業,需要堅實的基礎、廣博的學識、相關學科專業的知識、對工程建設的理解、對地質學科的感悟,更需要一種浪漫的情趣和執着的精神。人是需要有精神的,有了精神,業務、知識、能力都可以在實踐中得到補充和提升。如果對工程地質專業的追求精神能夠達到某種癡迷的程度,那麼我們一定可以成爲很優秀的地質工程師。

3、能夠從事工程地質專業學科的工作並不難,而要做好做精卻不易。把從事這個學科專業當成謀生的手段和職業,這是我們普通地質師的選擇。如果大家要想成爲優秀的學者和專家,建議您把地質工作當成樂趣、興趣、境界和事業去追求,這時我們還要,不辭辛勞,爬山鑽洞在所不辭,受人嘲笑一笑了之。不迷信權威,不看人臉色,堅持真理,創新進取,我們纔有可能可以成爲名副其實的專家學者。

4、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我們把理論知識和工程實際經驗進行了對比,看到了理論知識和實際經驗的差別,懂得了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性。我們雖然沒有自己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但是畢竟在現場目睹了鑽探的實際操作過程,瞭解到許多在理論上成立,但是在實踐中無法實現的生產過程,並瞭解到在實踐中處理問題的方法與理論方法的區別。

5、通過生產實習,我們認識到實踐經驗的重要性,意識到地質實踐工作的辛勞和地址工作的樂趣。地址工作是一個危險、刺激、有趣的工作,既需要極大的工作熱情和勇氣也需要地質工作者在工作中謹慎細微地觀察、記錄,從而準確地評價工程地質條件,並提出科學合理的改善地質條件和減小危害的工程治理措施。

6、有理想有目標,能夠去做,但毅力和堅持不夠,送給自己一句話:只付出一般的努力是實現不了理想的!

地質實習報告 篇八

一,目錄

1實習單位的簡介。

2實習的過程

3實習的主要內容,

學習如何肉眼辨別岩石。

瞭解造巖礦石和礦物岩石。

學習使用地質羅盤。

利用地質羅盤測量岩石的產狀(走向,傾向,傾角)

掌握岩石的基本知識和判別背斜、向斜。

4實習的收穫與體會

5對改進實習工作的建議。

一、實習簡介。

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是一所以地球起源與演化、生命起源與進化爲主要內容的自然科學博物館。陳列面積5000平方米,開闢了地球奧祕、生命起源與進化、礦物、岩石、寶玉石、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能源礦產、綜合展廳等9個陳列廳室,其規模和現代化建設水平居全國大學博物館前列,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古生物教育基地、武漢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城市建設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是經教育部批准興辦的本科層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中國現代教育發展體系中按照新機制、新模式運行的創新型大學。學校秉承“借政策之力,集專家之智,走創新之路,成育材之地”的宗旨,依託華中科技大學,傳承名校優良傳統,集聚社會優質資源,借鑑先進管理經驗,在與新世紀同步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原中工學院院長、著名教育家朱九思教授和原中共中央委員、著名軍事家劉精鬆上將擔任名譽校長。

二實習過程,

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

經過老師的帶領我們有幸參觀了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蘊藏書本中大部分的地質礦物,底層我們看到了遠古的動物殘骸岩石,瞭解礦物的形成,看到了遠古的足跡。

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城市建設學院

我們在由帶領下學習辨別肉眼辨別岩石,認識地質的形成。

三實習的專題分析

認識造岩礦物和岩石組成

礦物的物理性質包裹形態,顏色,條橫,光澤,透明度,解理,斷口,硬度,密度等,我們通過肉眼進行對礦物的鑑定。

礦物的顏色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是取決於礦物的化學成分和內部結構,根據這一基本的特性使我們在工地極容易的區分不同的地質環境,由此我們根據礦石的顏色我們做出相應的處理方案。石英石英,無機礦物質,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少量雜質成分如Al2O3、CaO、MgO等,爲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體,一般乳白色,質地堅硬。長石是長石族礦物的總稱,它是一類常見的含鈣、鈉和鉀的鋁硅酸鹽類造岩礦物。長石在地殼中比例高達60%,在火成岩、變質岩、沉積岩中都可出現。長石是幾乎所有火山岩的主要礦物成分,對於岩石的分類具有重要意義。雲母是一種造岩礦物,通常呈假六方或菱形的板狀、片狀、柱狀晶形。顏色隨化學成分的變化而異,主要隨Fe含量的增多而變深。雲母的特性是絕緣、耐高溫、有光澤、物理化學性能穩定,具有良好的隔熱性、彈性和韌性。普通輝石(Ca,Mg,Fe,Al)2(Si,Al)2O6單晶體爲短柱狀,橫切面呈近正八邊形,集合體爲粒狀。綠黑色或黑色。玻璃光澤,硬度5-6。有平行柱狀的兩組解理,交角應爲56。相對密度3.02-3.45,隨着含Fe量增高而加大。方解石是一種碳酸鈣礦物,天然碳酸鈣中最常見的就是它。因此,方解石是一種分佈很廣的礦物。方解石的晶體形狀多種多樣,它們的集合體可以是一簇簇的晶體,也可以是粒狀、塊狀、纖維狀、鍾乳狀、土狀等等。敲擊方解石可以得到很多方形碎塊,故名方解石。等等礦物。根據礦物在白色無釉的瓷板上劃擦時留下的粉末痕跡作爲判別的條橫,依據礦物表面反射光線的能力可分爲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非金屬光澤。這樣我們可以更容易的分別地質的情況。又由於礦物透明度不同,把礦物分爲透明礦物和半透明的礦物,不透明的礦物,對於我們看到的大部分礦物來說都是不透明的,像金屬礦物(磁鐵礦物),半透明的石英、滑石,對於石英晶體確是透明的。

依據礦物的硬度我們能跟清晰的辨別出相應的礦物(硬度是指礦物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滑石的硬度只有1,,金剛石的硬度確是10.,長石的硬度爲6.。

礦物的解理我們可以研究礦石解理的方向和完全程度(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結晶平面破裂的固有特性)。例方解石礦物晶體內部幾個方向上結合力都比較弱,解理可以分爲極完全解理(雲母),完全解理(方解石),中等解理(長石),不完全解理(橄欖石)。

斷口不具有解理的礦物,在錘擊後沿任意方向產生不規則斷裂,其斷口的裂面爲斷口。石英石貝殼狀斷口,參差粗糙狀斷口有黃鐵礦。

岩石的組成:我們參觀的是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岩漿岩或稱火成岩,是由岩漿凝結形成的岩石,約佔地殼總體積的65%。岩漿是在地殼深處或上地幔產生的高溫熾熱、粘稠、含有揮發分的硅酸鹽熔融體。是形成各種岩漿岩和岩漿礦牀的母體。岩漿岩的產狀是指岩漿體的形態、大小、及其與圍巖的關係。岩漿岩的產狀與岩漿的成分,物理化學條件密切相關,還受冷凝地帶的環境影響因此岩漿岩的產狀是多種多樣的。花崗岩

是分佈最廣的深成侵入岩。

花崗岩

主要礦物成分是石英、長石和黑雲母,顏色較淺,以灰白色和肉紅色最爲常見,具有等粒狀結構和塊狀構造。按次要礦物成分的不同,可分爲黑雲母花崗岩、角閃石花崗岩等。很多金屬礦產,如鎢、錫、鉛、鋅、汞、金等,稀土元素及放射性元素與花崗岩類有密切關係。花崗岩既美觀抗壓強度又高,是優質建築材料。橄欖岩侵入岩的一種。主要礦物成分爲橄欖石及輝石,深綠色或綠黑色,比重大,粒狀結構。是鉑及鉻礦的唯一母巖,鎳、金剛石、石棉、菱鐵礦、滑石等也同這類岩石有關。玄武岩,一種分佈最廣的噴出巖。礦物成分以斜長石、輝石爲主,黑色或灰黑色,

玄武岩

具有氣孔構造和杏仁狀構造,斑狀結構。根據次要礦物成分,可分爲橄欖玄武岩角閃玄武岩等。銅、鈷、冰洲石等有用礦產常產於玄武岩氣孔中,玄武岩本身可用作優良耐磨耐酸的鑄石原料。沉積岩,沉積岩是由風化的碎屑物和溶解的物質經過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形成過程受到地理環境和大地構造格局的制約。古地理對沉積岩形成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最明顯的是陸地和海洋,盆地外和盆地內的古地理影響。陸地沉積岩的分佈範圍比海洋沉積岩的分佈範圍小;盆地外沉積岩的分佈範圍或能保存下來的範圍,比盆地內沉積岩的分佈或能保存下來的範圍要小一些。。土巖的結構

根據粘土質點、粉砂和砂的相對含量,可將粘土巖的結構劃分爲以下幾種。按岩石結晶程度可分爲非晶質粘土結構,隱晶質粘土結構,顯微晶質粘土結構,粗晶粘土結構和斑狀粘土結構

變質岩是在地球內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構造的變化和改造產生的新型岩石

。這些力量包括溫度、壓力、應力的變化、化學成分。固態的岩石在地球內部的壓力和溫度作用下,發生物質成分的遷移和重結晶,形成新的礦物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於重結晶變成大理石。結構構造

變質岩的結構是指變質岩中礦物的粒度、形態及晶體之間的相互關係,而構造則指變質岩中各種礦物的空間分佈和排列方式。 大理岩:接觸熱變質岩,白、灰綠、黃或淺藍色,等粒或變晶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爲方解石、白雲石;次要礦物爲透閃石、透輝石。片岩:區域變質岩,黑、灰綠或綠色,變晶結構,片狀構造,主要礦物爲雲母、綠泥石、角閃石;次要礦物爲長石、綠簾石。岩石具有特定的比重、孔隙度、抗壓強度和抗拉強度等物理性質,是建築、鑽探、掘進等工程需要考慮的因素,也是各種礦產資源賦存的載體,不同種類的岩石含有不同的礦產。

地質羅盤的使用

第二天再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地質羅盤的使用了,學會用地質羅盤測量岩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1、在使用前必須進行磁偏角的校正

因爲地磁的南、北兩極與地理上的南北兩極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線與地理子午線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點的磁北方向與該點的正北方向不一致,這兩方向間的夾角叫磁偏角。

地球上某點磁針北端偏於正北方向的東邊叫做東偏,偏於西邊稱西偏。東偏爲(+)西偏爲(-)。

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計算,公佈以備查用。若某點的磁偏角已知,則一測線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關係爲A等於A磁加減磁偏角。應用這一原理可進行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時可旋動羅盤的刻度螺旋,使水平刻度盤向左或向右轉動,(磁偏角東偏則向右,西偏則向左),使羅盤底盤南北刻度線與水平刻度盤0--180度連線間夾角等於磁偏角。經校正後測量時的讀數就爲真方位角。

2、目的物方位的測量

是測定目的物與測者間的相對位置關係,也就是測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從子午線順時針方向到該測線的夾角)。

測量時放鬆制動螺絲,使對物覘板指向測物,即使羅盤北端對着目的物,南端靠着自己,進行瞄準,使目的物,對物覘板小孔,蓋玻璃上的細絲,對目覘板小孔等連在一直線上,同時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待磁針靜止時指北針所指度數即爲所測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針一時靜止不了,可讀磁針擺動時最小度數的二分之一處,測量其它要素讀數時亦同樣)。

若用測量的對物覘板對着測者(此時羅盤南端對着目的物)進行瞄準時,指北針讀數表示測者位於測物的什麼方向,此時指南針所示讀數纔是目的物位於測者什麼方向,與前者比較這是因爲兩次用羅盤瞄準測物時羅盤之南、北兩端正好顛倒,故影響測物與測者的相對位置。

爲了避免時而讀指北針,時而讀指南針,產生混淆,放應以對物覘板指着所求方向恆讀指北針,此時所得讀數即所求測物之方位角。

褶皺岩層在形成時,一般是水平的。岩層在構造運動作用下,因受力而發生彎曲,一個彎曲稱褶曲,如果發生的是一系列波狀的彎曲變形,就叫褶皺。一是水平的壓縮力,一是其自身的重力。另外,褶皺也並不都是向上隆起,褶皺面向上彎曲的稱爲背形;褶皺面向下彎曲的稱爲向形。一般褶皺很少由一種力量而形成,往往是多種力量造成的。有些褶皺並不明顯,有些褶皺很顯著。它們的大小也相差懸殊,大的綿延幾公里甚至數百公里,小的卻只有幾釐米甚至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

四實習的收穫和體會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們對工程地質有了深刻的瞭解和認識,掌握了工程地質的基本知識,學習需要結合實踐,我們在校期間,認真學習了理論知識,嚴重缺少實踐知識,有了這次的實踐,我們充實了我們實踐的缺乏,彌補了學習的不足,通過認識不同的地質現象,加深了我們隊地質的認識,爲以後參加工作,打下結實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