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思想彙報

與兩彈一星同放光芒

目錄

與兩彈一星同放光芒
第一篇: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彙報:與兩彈一星同放光芒第二篇:兩彈一星第三篇:鄧稼先與兩彈一星第四篇:兩彈一星複習題第五篇:學習兩彈一星精神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彙報:與兩彈一星同放光芒

敬愛的黨組織:

不知不覺中,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的黨課已經進行到了第五講。每一位黨課老師都用他們那豐富生動的教學閱歷給我們帶來了一堂堂生動的課,使我倍受教育。

共產黨人的人生價值觀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它要求**黨員要樹立共產黨*的人生理想,樹立爲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追求創造和奉獻的人生價值。這不僅是要在理論中清楚地認識正確的人生價值,更是要將這種崇高的價值觀踐行到自己的實際行動中。在歷史的浩瀚銀河中,有那麼多的啓明星般閃亮的人物爲了民族獨立,爲了國家富強犧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來照亮整個中華民族的未來。他們用高尚的人格來鐫刻感動,用畢生的心血來銘記一生的人生價值追求。

當神州大地上騰起一朵朵蘑菇雲後,鄧稼先被授予“兩彈元勳”被人們以感激的心情頌揚着。然而,在獲得了這些榮耀不久,他卻平靜地辭世而去。鄧稼先的一生,是中國當代優秀知識分子的光輝榜樣。他從青少年時代就抱定了以科技強國的宿願,將個人的事業與民族興亡緊密相連,爲此而終生奮鬥,不惜個人的生命。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9天后,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後的8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彈理論的研究。從此,鄧稼先的名字從公開出版物上消失了,羣衆性場合再也看不見他的身影,許多親朋好友都無從尋覓他的蹤跡,連他的妻子也不清楚其具體去向,只知他在執行着一項異常重要的任務。

直到神州升起第一朵蘑菇雲,全國爲之歡欣雀躍。而最大的功臣——鄧稼先卻只能隱姓埋名,他巨大的功績連最親近的家人也無從知曉。而後,中國又爆炸了第一顆氫彈。當一朵朵蘑菇雲騰空升起,全國人民久久沉浸在狂喜之中時,鄧稼先卻在轉瞬間承受了成功的喜悅和失去母親的悲痛這強烈的情感震盪。

鄧稼先不僅在祕密科研院所裏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武器試驗成功。當他爲了民族富強事業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後,病魔卻消耗着他最後的生命,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1986年7月16日,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前往醫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他平靜地走了,卻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愛國精神。鄧稼先,他用自己的一生追求奉獻與創造的人生價值,用生命譜寫着一曲共產黨員的人生理想之歌。他,不正是我們的啓明星嗎?

彙報人:haoword

第二篇:兩彈一星

造出自己的原子彈

電視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前段時間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熱播,我想很多同志大概都看了,電視劇以記實的手法在現了新中國面對威脅和危機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造出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故事非常感人,我們今天也說說這段歷史。

50年代初期,美蘇兩國之間展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核軍備競賽。核武器成爲大國發展戰略的重點,成爲世界力量平衡的砝碼,成爲政治、外交、軍事鬥爭的工具。毛澤東對核武器的認識是有一個過程。

早在,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還在延安的毛澤東就表示了極大關注。1946年8月,美國記者採訪,毛澤東語出驚人:“原子彈是隻紙老虎,實際上並不可怕” 。但是在1950年,毛澤東訪問莫斯科,在莫斯科看到了蘇聯爆炸原子彈紀錄片,回來之後,曾對身邊的人說:“這次到蘇聯,開眼界哩!看來原子彈能嚇唬不少人。美國有了,蘇聯也有了,我們也可以搞一點嘛。不能把原子彈僅僅看作“紙老虎”,還要看作“鐵老虎”、“真老虎”。 ” 毛澤東開始從戰略上重視原子彈。

西方人可能不理解,你們的最高領導人說它是“紙老虎”,可爲什麼又要花大力氣搞“紙老虎”呢? 當然,這和美國多次威脅有關,也和蘇聯無情地撕毀援助協議有關。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節節勝利, “聯合國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親自建議杜魯門總統動用原子彈,企圖挽救敗局。1951年4月,杜魯門下令向關島地區緊急運送核部件,9月-10月,美軍舉行了核戰演習, 1952年底,艾森毫威爾上臺,將攜帶核彈頭的導彈祕密運到日本的沖繩島,爲向中國發射核導彈而做準備。

1955年1月,我軍解放一江山島,美國向中國發出核威脅。1958年8月23日,毛澤東命令炮轟大小金門等,並聲明我們一定要解放臺灣。此時,美國又一次舉起了“核大棒”。朝鮮戰爭、臺海危機,美國屢屢揮舞手裏的原子彈。這讓中國人看到,要不受人欺負,就不能沒有原子彈,如果沒有殺手鐗,就不可能真正贏得和平,中國極需有自己的殺手鐗。

這裏說一下,美國爲什麼沒有輕易在中國使用原子彈,這要歸功於蘇聯,蘇聯1949年爆炸了原子彈,雖然比美國遠遠落後,但是蘇聯核彈的威懾,足以制約美國。美國多次對中國進行核訛詐,終因顧忌中蘇同盟而失敗。

1954年秋,我國最初發現有鈾礦。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在中南海主持召開書記處擴大會,專門研究發展我國原子能事業問題。 錢三強把自己製造的探測放射性的蓋革計數器放到會議桌上,把鈾礦石標本放進口袋,然後 1

從桌旁走過,計數器立刻發出嘎嘎的響聲,全場的人都高興的笑了,有的領導興趣很濃,還親自做了實驗,氣氛活躍。毛澤東點燃一支菸,開始講話,我們國家現在已經知道有鈾礦,進一步勘探一定會找出更多的鈾礦來,我們只要有人,有資源,什麼奇蹟都可以創造出來。”會後,毛澤東請大家一起吃飯,平時不喝酒的毛澤東,還拿出葡萄酒提議說,爲中國核事業乾杯!

新中國剛剛建立,千瘡百孔,一窮二白,大家都知道,洋火,洋油,洋釘,如此簡單的工業品都要進口,工業基礎相當落後,要造原子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我們有兩個由於條件,有一大批特意從國外回來,報效祖國的科學家,有一個求援的對象,那就是蘇聯老大哥。

1954年,新中國成立5週年,赫魯曉夫應邀來北京參加國慶慶典,期間,兩國領導人舉行最高級會議,會談快結束時,赫魯曉夫高興地問:“你們對蘇聯還有什麼要求?”毛澤東也直截了當:“我們現在對原子能、核武器有點興趣。希望你們在這方面對我們有一點幫助。”負責翻譯的費德林譯過去之後,赫魯曉夫愣了一下。當然他不會一口回絕,於是回答道:“要搞原子武器,那個東西太費錢了!我們有義務提供覈保護,不需要大家都搞。”最後,爲使拒絕顯得更委婉一些,他又建議,中國若要培訓科研人員,蘇聯願意幫助援建一個研究用的小型核反應堆。

1956年,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波蘭和匈牙利兩個國家倒戈,不再聽從赫魯曉夫的指揮棒,此時,赫魯曉夫迫切需要中國對他的支持,在向中國援助尖端技術的問題上,出現轉機。周恩來與尤金大使經過多次談判,在1957年10月,簽訂了國防新技術協定,蘇聯同意援助中國研製原子彈。

但是,好景不長,援助協議,只執行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出問題了。赫魯曉夫要求在中國建長波電臺,進行遙控指揮,要求同中國建聯合艦隊,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國海軍獨立發展,這觸動了毛澤東敏感的民族神經。中蘇關係自1959年6月開始惡化,1960年8月,蘇聯撤走了全部專家,帶走了重要圖紙。蘇聯撕毀合同的行爲,傷害了中國人的民族自尊,更激起了毛澤東的雄心,他說:“敵人有的,我們要有;敵人沒有的,我們也要有,原子彈要有,氫彈也要快。”1959年7月的廬山會議上,周恩來傳達了中央的決策“自己動手,從頭摸起。”並提出“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國內”的方針。當時主持國防科委工作的聶榮臻元帥指出,“靠人家靠不住,也靠不起,黨和國家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本國科學家身上了。”

此時,中國正進入最困難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 從外交方面看,印度趁我經濟困難,又在中印邊界製造事端。美國則在南越向北越進攻。我南方戰備形勢緊張。在這樣的內外交困形勢下,原子彈還要不要搞?能不能搞成。赫魯曉夫說:中國同志不願意參加覈保護傘,要自己搞,我看不僅得不到原子

彈,到頭來恐怕連褲子都穿不上。他還揚言:沒有蘇聯的幫助,中國20年也別想搞出原子彈!

1961年,一場原子彈是繼續研製還是下馬的爭論在中央激烈展開。搞經濟同志認爲,現在連飯都吃不飽,哪還有力量搞原子彈?等國民經濟好轉了,再搞,穩妥。但軍隊高級幹部堅決主張繼續。陳毅說:就是當了褲子也要把原子彈搞出來。林彪當時也有一句鼓勵的話:就是用柴火燒,也要把原子彈燒響。劉少奇對此兩種意見權衡後,提出先把情況摸清楚,再作決定。最後,經過調查,結論是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在科研上的成績已相當樂觀,如果集中全國力量搞大協作,1964年,最遲在1965年上半年可以炸響原子彈。

關於全國協作問題,劉少奇委託羅瑞卿起草《關於加強原子能工業領導》的報告,毛澤東看後大喜,並做了批示:“很好,照辦。要大力協同,做好這件工作。”於是,中央組建了兩彈最高領導機構,周恩來任主任,7個副總理,7個國家和軍隊部級幹部,十五人組成的豪華強大的陣容。專門委員會的成立,標誌着原子彈的研製由國家戰略上升到了國家行動,原子彈的研製步入快車道。全國有26個部,20個省市,900多個工廠、科研院所、大專院校捲入了這場大會戰。隨後,有關機構相繼成立,各項工作協調進展迅 速,原子反應堆、迴旋加速器、鈾礦選冶提煉等重大科研項目取得突破。

捲入這場大會戰的人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兩彈一星”人,了不起的“兩彈一星”人放棄國外優越生活,毅然回國,不懼危險,忍飢挨餓,隱姓埋名,一頭扎進了這與世隔絕的神祕世界,義無反顧。

1950年8月29,錢學森夫婦等一起登上美國“威爾遜總統號”輪船,正要啓航時,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突然上船搜查。錢學森的800多公斤的書籍和筆記本被扣下來,他本人也被說成是“毛的間諜”被關到特米那島上。隨後,又被軟禁5年,美海軍部次長揚言,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周恩來用11名美軍飛行員交換錢學森。

娃娃博士鄧稼先突然神祕失蹤,與妻子一別就是28年。帶着他的弟子,踏上了這條漫漫長路,沒有書,就從最基礎的3本書學起;沒有大型計算機,就用手搖式計算機日夜運算,鄧稼先開玩笑說,一個太陽不夠用,還要加班。沒有辦公桌,就趴在水泥地上設計圖紙。他經常來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參與爆轟模擬試驗。一次,降落傘故障,氫彈摔成碎片,鄧稼先孤身進入,“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我做的,我知道!”情急之下竟然手捧核彈,放手後纔想起自己遭遇致命核輻射,他真的死於核輻射導致的癌症。

火箭專家郭永懷,飛機失事不幸犧牲。當人們從機身殘骸裏尋找到他時,吃驚地發現,他的遺體跟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燒焦的兩具遺體中間緊緊夾着裝有絕密文件的公文包,完好無損。 “我願以身許國”對他們來說,絕不是

一句空話。錢學森,朱光亞,鄧稼先、王淦昌,程開甲等23位國內外知名的科學家,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了不起的“兩彈一星”人,除了功勳卓著的將帥,還有面對飢餓,困難不談退縮的工程技術人員,裝甲兵,航空兵戰士。羅布泊核試驗基地,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天上不飛鳥、地下不長草”,他們住帳篷,喝水定量,飽受思念家人之苦。特別是三年困難時期,飯也吃不飽,實在太餓,有人拿出醬油瓶衝一杯湯,喝了繼續幹。如此困難,如此忍飢挨餓的人把原子彈搞出來,這是奇蹟。毛澤東說,他們是功臣! 1964年6月29日,中國獨立研製的中程導彈“東風2號”,發射成功。1964年1 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了,時隔2年零8個月,氫彈爆炸成功。這充分證明了,只要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奉獻,就一定會有奇蹟發生。這正是

矢志英雄伏虎,騰起萬丈長龍。

艱辛忍耐奉獻,共圖強國之夢。

第三篇:鄧稼先與兩彈一星

鄧稼先

簡介:

鄧稼先,傑出科學家、中國“兩彈”元勳,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製試驗,均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爲主要參加者,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被稱爲“中國原子彈之父”。有同名影視、散文、遊戲等。

人物生平:

鄧稼先(1924--1986),中科院院士、核物理學家。1924年6月25日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安徽鄧氏家族傑出代表:鄧石如、鄧藝孫、鄧季宣、鄧以蟄、鄧稼先等),清政府譽爲“四體皆精、國朝第一”書法家與篆刻家鄧石如的第六世孫,祖父是清代著名書法家和篆刻家,父親鄧以蟄是我國著名的美學家和美術史家,曾擔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哲學教授。1925年,母親帶他來到北京,與父親生活在一起。他5歲入國小,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

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後在北京大學任教。1948年10月赴美國普渡大學物理系留學,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員,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職。第12屆中共中央委員。1986年因長期受輻射傷害,身患癌症逝世。

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邁出了中國獨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鄧稼先研究了原子彈,氫彈的理論方案,並親自參與了核武器的實驗。 在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由於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被稱爲“兩彈元勳”。 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學,與比他高兩班、且是清華大學院內鄰居的楊振寧結爲最好的朋友。

他從青少年時代就有了把中國變爲科技強國的夙願,將個人的事業與民族的興亡緊密相連。

鄧稼先在校園中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七·七”事變後,全家滯留北京,他祕密參加抗日聚會。在父親安排下,16歲的鄧稼先隨大姐去了後方,在四川江津讀完高中,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受業於王竹溪、鄭華熾等著名教授。抗日戰爭勝利時,

他拿到了畢業證書,在昆明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民青”,投身於爭取民主、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鬥爭。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並在學生運動中擔任了北京大學教職工聯合會主席。

抱着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於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這位取得學位剛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棄了在美國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回到了一窮二白的祖國.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在北京外事部門的招待會上,有人問他帶了什麼回來。他說:“帶了幾雙眼下中國還不能生產的尼龍襪子送給父親,還帶了一腦袋關於原子核的知識。” 此後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53年,他與許鹿希結婚,許鹿希是五·四運動重要學生領袖、是後來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德珩的長女。1956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徵詢他是否願意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回家對妻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從小受愛國思想薰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從事對國家有重大意義的工作,表示堅決支持。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現在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鄧稼先就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後,先挑選了一批大學生,準備有關俄文資料和原子彈模型。1959年6月,蘇聯政府終止了原有協議,中共中央下決心自己動手,搞出原子彈、和人造衛星。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後,一面部署同事們分頭研究計算,自己也帶頭攻關。在遇到一個蘇聯專家留下的核爆大氣壓的數字時,鄧稼先在周光召的幫助下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從而解決了關係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後來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

中國研製原子彈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尖端領域的科研人員雖有較高的糧食定量,卻因缺乏油水,仍經常飢腸響如鼓。鄧稼先從岳父那裏能多少得到一點糧票的支援,卻都用來買餅乾之類,在工作緊張時與同事們分享。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日夜加班。“粗估”參數的時候,要有物理直覺;晝夜不斷地籌劃計算時,要有數學見地;決定方案時,要有勇進的膽識和穩健的判斷。可是理論是否準確永遠是一個問題。不知道他在關鍵性的方案上簽字的時候,手有沒有顫抖??

鄧稼先不僅在祕密科研院所裏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他冒着酷暑嚴寒,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8年的單身漢生活,有15次在現場領導核試驗,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爆炸現場採樣,以證實效果。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於方案”,最後終於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八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10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又任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細胞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1986年7月16日,國務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他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並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1948年10月,鄧稼先赴美國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學物理系讀研究生,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在他取得學位後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國的輪船。回國後,鄧稼先在中國科學院近

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1958年8月調到新籌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論部主任,負責領導核武器的理論設計,隨後任研究所副所長、所長,核工業部第九研究設計院副院長、院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爲“兩彈元勳”。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鄧稼先又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領導並親自參與了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和實驗工作。

鄧稼先和周光召合寫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理論研究總結》,是一部核武器理論設計開創性的基礎鉅著,它總結了百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這部著作不僅對以後的理論設計起到指導作用,而且還是培養科研人員入門的教科書。鄧稼先對高溫高壓狀態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貢獻。爲了培養年輕的科研人員,他還寫了電動力學、等離子體物理、球面聚心爆轟波理論等許多講義,即使在擔任院長重任以後,他還在工作之餘着手編寫“量子場論”和“羣論”。

鄧稼先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爲了祖國的強盛,爲了國防科研事業的發展,他甘當無名英雄,默默無聞地奮鬥了數十年。他常常在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出現在最危險的崗位上,充分體現了他崇高無私的奉獻精神。他在中國核武器的研製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卻鮮爲人知,直到他死後,人們才知道了他的事蹟。

他主要從事核物理、理論物理、中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統計物理和流體力學等方面的研究並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開始組織領導開展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從而邁開了中國獨立研究設計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前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組織領導並親自參與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和試驗工作。1979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1986年7月16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鵬前往醫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去世;時任國務院總理的趙紫陽專程從外地趕回北京參加鄧稼先的追悼會,他說:“鄧稼先同志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的典範,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的驕傲。”稼先逝世,我極悲痛!——鄧稼先的岳父、全國政協副主席、90高齡的許德珩老人也在他送的大幅挽幛上悼念鄧稼先;在地球的另一面,遠隔萬里重洋的昔日好友楊振寧教授懷着無限悲痛的心情,也給鄧稼先的夫人許鹿希教授發來了唁電。

1924年 6月25日(農曆五月十九日),鄧稼先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城外的鄧家大屋,也叫鐵硯山房的祖居內。父親鄧以蟄當時是北京大學教授,母親王淑蠲女士,操持家務。鄧稼先出生8個月以後,隨母親和兩個姐姐來到北平(即北京)。清代的大書法家鄧石如(1743-1805年)是鄧稼先的六世祖。鄧以蟄四個子女,鄧稼先排行第三,大姐鄧仲先(姐夫:鄭華熾,物理學家)、二姐鄧茂先、弟鄧槜先。

兩彈一星

簡介:

“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後來演變爲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另一彈是指導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衛星。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世紀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國際形勢:

20世紀50年代、60年代是極不尋常的時期,當時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爲抵制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和核訛詐,50年代中期,以毛澤東同志爲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爲了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高瞻遠矚,果斷地作出了獨立自主研製“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在國外已經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以身許國,懷着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愛,響應黨和國家的召喚,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神聖而偉大的事業中來。他們和參與“兩彈一星”研製工作的廣大幹部、工人、解放軍指戰員一起,在當時國家經濟、技術基礎薄弱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較少的投入和較短的時間,突破了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等尖端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五六十年代面對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和大國的核訛詐下,於1956年在周恩來、陳毅、李富春、聶榮臻的主持下,制訂了《1956至195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

而毛澤東則在1958年先後表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搞原子彈、氫彈、洲際導彈,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即便當時中國開(來源 本站)發上述技術的環境還十分落後和艱苦,但不少科學家從此開始投入這些開發計劃。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兩彈一星”是對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的核技術和空間技術的統稱,並沒有明確具體指哪兩顆彈和哪一顆星。鄧小平說過:“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

江澤民在表彰“兩彈一星”科技專家大會上的講話提到: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元勳人物:

爲了替未來的科教興國政策鋪路,確定未來政策主軸,中國於1999年成立50週年時,由中共中央、 國務院及中央軍委製作了“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授予給於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等(按姓氏筆畫排序)23位爲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

第四篇:兩彈一星複習題

一、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探索中的失誤與挫折

1、錯誤的表現:

(1)1958年,全國掀起了“”運動和運動。在“”運動中,出現了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

(2)1966年——1976年發動了一場“。

2、錯誤出現的原因:

答: 由於對()缺少經驗,又,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中經歷了很大的曲折。

3、危害:

(1)大躍進造成了了,挫傷了

(2)大路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違背了,

給我國造成重大損失。

(3)“文化大革命”使中國的遭到破壞,中國的遭受嚴重踐踏,廣大迫害。

4、失誤與挫折 給我們的啓示:

(1)經濟建設必須遵循客觀規律,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2)必須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防止個人崇拜;

(3)同時要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

二、“兩彈一星”精神永駐-------國防工業成就

1、20世紀50---70年代 涌現出的英雄模範人物:2、“兩彈一星”指;

(1)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爆炸成功;

(2)1970年我國用長征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東方紅一號。

3、新中國發展核武器是爲了我們反對核武器

的。

4、(1)“

“爲祖國分憂、爲民族爭氣”對工作精益求精,爲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

不計名利,不計報酬,埋頭苦幹的“老黃牛”精神,等等。“鐵人精神” 影響 :正是靠着這種“鐵人精神”,石油戰線的工人們

經過三年艱苦的大慶石油會戰,終於結束了中國貧油的歷史。

(2)“兩彈一星”精神,是中體現。“兩彈一星” 精神不僅表現爲白手起家、苦打硬拼,其核心是精神。

三、閱讀兩則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西方國家控制我們命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亞非國家的命運應由亞非各國人民自己掌握……”

---------周恩來在亞非會議上的發言

(1)亞非會議於何時何地召開?此會議表明什麼力量的崛起?

(2)在這次會議上,周恩來總理引申和發展了處理國際關係的那些原則,它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3)這一外交原則已經成爲世界許多國家公認的處理國與國關係的基本原則,請說出其中的原因?

2、鄧稼先(1924---1986),我國的“兩彈元勳”、航天專家,是中國優秀知識分子的光輝榜樣。1986年,國內公開報道了“兩彈元勳”鄧稼先的名字,當年大漠上騰起蘑菇雲的謎底終於揭開。當人們以感激的心情來頌揚這位功臣時,他已經平靜的辭世而去,但“兩彈一星”的精神卻永遠閃耀着光芒。

(1)“兩彈一星”精神概括了我國科技領域的那些巨大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有什麼意義?

(2)“兩彈一星”精神具有那些內涵?在新時期,中國人民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取得了那些巨大成就?

(3)我們青年學生應該這樣發揚“兩彈一星”精神?

第五篇:學習兩彈一星精神

"兩彈一星"精神與科技創新

從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1999年9月18日召開“兩彈一星“表彰大會,整整過了47年.爲什麼還要宣傳“兩彈一星“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與科技創新是什麼關係? 學習"兩彈一星"精神對中海陽新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有什麼幫助?

“兩彈一星”精神是我國現代精神文化的重要里程碑,已經成爲我國戰略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在相隔近50年的今天,認真回顧“兩彈一星”精神,深入發掘其精神內涵,研究論證其多元性啓示,既是創新戰略文化特別是新能源戰略文化體系的需要,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富國強軍的戰略目標使然。本文結合對“兩彈一星”精神的學習與理解,提出了三個方面的啓示及思考,旨在爲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繼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結合自身的企業性質和行業背景, 提供新的思路和參考。

“兩彈一星”精神,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的活生生體現,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是中國人民在20世紀爲中華民族創造的新的寶貴精神財富. 我們要繼續發揚光大這一偉大精神,從學習精神, 到使之成爲中海陽在當今新能源事業上奮勇開拓的巨大推動力量。

對於中國而言,兩彈一星是在非常艱苦、沒有外援的環境下所開發出來的成果。在“兩彈一星”的研製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高水平的技術跨越。從原子彈到氫彈,我們僅用兩年零八個月的時間,比美國、前蘇聯、法國所用的時間要短得多。在導彈和衛星的研製中所採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案,在許多方面跨越了傳統的技術階段。

這都歸功於我們中國的科研人員們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要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得到發展,我們就要努力學習“兩彈一星”精神, 發揚功臣們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和勇於創新的精神,團結一心,勵精圖治,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兩彈一星”是中國人民創造活力的產物。人類即將進入一個新的世紀。新世紀的國際科技和經濟的競爭,從根本上講是高科技、高素質人才的競爭,是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競爭。要在當今激烈的競爭中得到發展,就要努力學習功臣們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

正是有了這樣的精神,他們不怕狂風飛沙,不懼嚴寒酷暑,沒有條件,創造條件;沒有儀器,自己製造;缺少資料,刻苦鑽研。就是這樣,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和速度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創造出“兩彈一星”的驚人業績。

學習“兩彈一星”精神,可以感染到中海陽的全體人員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

高尚情操。把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滿腔忠誠,融入到工作中去,努力學習新能源知識,掌握過硬本領,爲將來報效企業, 報效祖國打下堅實的基礎。要始終把祖國和企業的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做好爲祖國奉獻一切的思想準備,淡泊名利,忘我工作,不怕犧牲,甘於奉獻。

學習“兩彈一星”精神,可以使中海陽的全體人員養成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堅強意志。要自立、自信、自強,不怕困難與挫折,敢於迎接挑戰,培養堅強果敢的意志品質。

學習“兩彈一星”精神,可以讓中海陽的全體人員有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科學精神。要大力培養創新精神,鑽研科學難題,開展課外學術科技活動,樹立團隊協作意識,提高中海陽人員的創造能力。

向功臣們學習,向功臣們致敬!“兩彈一星”的功臣們爲祖國作出的貢獻永載史冊。用"兩彈一星"精神去創造屬於中海陽的一片藍天!

本站推薦其他精彩文章:

“兩彈一星”精神

兩彈一星大事記

中國兩彈一星科學家

“兩彈一星”鄧稼先

兩彈一星曆史研究會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