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徵文稿

一二九運動徵文多篇

徵文稿5.59K

一二九運動徵文多篇

一二九運動精選徵文篇一:勿忘國恥 血鑄中華

永遠銘記五星紅旗的顏色代表的是什麼?是先烈們用鮮血、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換來了我們能“安放一張平靜的書桌”的幸福。

永遠不能忘記75年前的國恥是什麼?是國難、是國恨、是外來侵略者對無數中國人精神的蹂躪。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中國人何去何從?是忍辱負重、苟且偷生,還是拼死搏鬥,雪洗國恥?在這個時期,青年大學生發出了他們最嘹亮的呼聲:生命可以滅亡,但卻絕對不能被蹂躪,任何外來侵略者都將會受到我們偉大祖國最有力的打擊與懲罰,不管你是婦,還是儒,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身爲站立在由英勇無畏的反抗外來侵略者們用熱血鑄造的光輝路途中的新時代青年,“一二?九”愛國運動所體現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深刻銘記,勇敢踐行

曾經親身經歷過那場偉大愛國運動的鄧蘭儒老人說,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是的,想想那些與我們有同樣的年齡,同樣的身軀,卻有着不同的遭遇,不同的行爲的前輩在凜冽刺骨的寒風中一起振臂高呼“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散發抗日救國的傳單。想想與我們有同樣血液,同爲炎黃子孫的革命先驅,高聲呼喊:中國青年是最優秀的青年!英雄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中國人從不會屈服,正如有句話所說的:輸了,並不代表永遠認輸!退一步,並不代表屈服! 頭可斷,血可流,民族氣節不能丟。

把時間追溯到77前,也許他們是文弱書生,從小生活在父母的襁褓之下,可是當歲月的指針指向這一刻時,我們每個華夏兒女的心都澎湃了,他們放下書本,握緊拳頭,喊出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五省自治!”,“收復東北失地!”,“打倒漢奸賣國賊!”掀起了全國抗日救國運動的新高潮。 在國防線邊緣的北平,他們是手無寸鐵的愛國學生,他們面對的是手執大刀、木棍的警察,但他們是不畏強暴的中華兒女,面對日寇毫不畏縮的勇士。在天津河北有這樣一羣青年女教師,她們看不起國民黨政府不但不抵抗,反而向侵略者獻媚討好的行爲,她們柔弱的心面對動盪不安的戰爭年代波瀾不止,她們異常地悲憤和苦悶,她們感嘆長夜漫漫,希望在何方?同樣在那個冬天,這些青年女教師聽到遊行示威的口號聲毅然號召學生。

每當想到中國所經歷的風風雨雨,想到列強將龐大的中國踩在腳下,把中國人民當作不敢反抗也不會反抗的動物來看,想到我們在自己的領土上受其他人的統治,想到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貧苦日子,我們熾熱的心沸騰了,彷彿回到當時。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馬克思說過:“在科學道路上沒有平坦的道路,只有不畏勞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纔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這也形象地告訴了我們要想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和勝利,就必須努力奮鬥,自強不息。因爲它是成功和勝利的保證,也只有這樣,青春纔會永駐。

我們現在在處在和平的年代,在安靜舒適的教室裏,在自由平等的制度下,我輩當好好學習,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繼承先烈們的優良傳統,發揮中國人不可戰勝的精神,爲民族的偉大復興,爲中國的繁榮昌盛奮鬥,揚我華夏國威。雖然時代不同,但相同的是“強國夢 ”,相同的是中華民族屹立於東方、屹立於世界的夢想,這是我們這一代青年必須接過的接力棒。

透視歷史,莘莘學子不僅僅要掌握牢固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有一腔熱血,一份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之心。面對現在擁有的,回憶曾經經歷的,我們要努力奮鬥,實現我們的價值,纔不枉在這個世界上走了一遭,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不要忘了自己應該怎麼去做。做我們該做的,是最實惠的,是最實際的。把國恥留在心頭,讓12?9愛國運動的精神永垂不朽,血鑄中華

一二九運動精選徵文篇:弘揚愛國精神,譜寫青春之歌

1935年12月9日,一個令人痛心,但永遠值得我們紀念的日子.在這一天,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在北平爆發了,當北平的愛國學生在聽到蔣介石下令“絕對不抵抗”後,他們像雄獅一樣怒吼起來,把“九一八”以來鬱積在心頭的仇恨和對國民黨蔣介石的憤懣都併發出來,開展了抗日救亡鬥爭,掀起了“一二九”運動.

回溯歷史,今年12月9日是偉大的“一二九”運動77週年77年前,中國局勢已是萬分危機,東北淪陷,華北告急,日本侵略者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北方五省危在旦夕,日本侵略者到處燒殺搶掠,千百萬中國人民被殺害,成百上千的村鎮被胰爲廢墟,一座又一座城市被狂轟爛炸.中國共產黨於1935年8月1日發表了《爲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號召全國人民起來抗日救國.1935年12月9日,在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和領導下,北平市學生聯合會率領北平市6000多名學生舉行示威遊行.學生們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口號.學生的示威遊行得到了北平市民衆和各界人士的支持,示威遊行的隊伍不斷擴大.國民黨政府出動了大批的軍警進行鎮壓,打傷和逮捕了許多學生.

1935年12月10日,北平市學生聯合會組織全市學生舉行總罷課,準備發動更大規模的鬥爭,12月16日,北平市學生和市民及各界人士一萬多人再次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北平市學生和市民及各界人的示威遊行得到了全國各地的支持和援助,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杭州等地相繼舉行了示威遊行.天津學生又組成了南下擴大宣傳團,開赴當時的國府—南京.一場舉國上下,波瀾壯闊,聲勢浩大,得到全國人民,各黨派,各界人士的支持的抗日救國學生運動席捲中華大地,形成了全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的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掀開了中華民族抗日救國,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偉大戰爭的序幕.

“一二九”運動是“五四”以來又一次愛國學生首先行動起來,並得到全國人民響應的運動,至今已整整77週年了.今天,我們在此聚會紀念,面對他們“我真橫刀向天吳,去留肝膽兩崑崙”的愛國情操;面對他們“愛祖國高於一切”的愛國熱情;面對他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我們的心能平靜嗎?我們能無動於衷?當然不能!我們要學習和發揚他們關心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及憂國憂民的光榮傳統.

如今,作爲我們跨世紀的一代,面對未來祖國前途無限光輝燦爛,我們更應該具有愛國之情和樹立報國之心.當遠訪國外參加演出的同學爲了中國的主權毅然放棄時,我們不禁要對他們的行爲肅然起敬;但我們的學生聞聽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後,上街遊行以示抗威時,我們又一次看到了學生高昂的愛國熱情,再一次從他們的身上感到了流淌着的愛國熱血;當看到一個個海外歸來的遊子們,用他們的知識報效我們祖國時,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愛國情操的巨大動力.它才真正代表着一個民族的信念,它才真正是一個民族的象徵.它不是與生俱來,但它是後激勃發;它不是上帝,但它能決定一個國家的興亡;它不是利劍,但它永遠是對外最有利的武器.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面對中國入世,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機遇和挑戰,面對和平與發展的當今世界,我們面臨的不再是戰爭的洗禮,而是就業的競爭.我們的報國之舉也不再是拋頭顱、灑熱血,而是學知識、建家鄉.其實,無論是戰爭還是競爭,我們都需要一顆愛國之心,只有高尚的愛國情操才能架起我們心中的一杆利益之稱,是“人不爲己,天株地滅”呢?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呢?

記得古羅馬哲學家維吉爾曾經說過“命運始終厚愛勇敢的人”.讓我們在文化學習中,勇做一個汲峭攀登的人;在業餘生活中,敢做時間的主宰者;在社會實踐中,爭當一個活雷鋒.同學們,讓我們勇敢地站起來!

“一二九”運動是在中國共產黨組織和領導下的一次偉大的抗日救國運動,也是一次偉大的學生愛國運動.它永垂青史,刻在中國歷史的豐碑上.

同學們, “一二九”運動已經過去75年了,今天,我們紀念它不僅是緬懷過去,追念先人.更是爲了讓我們永遠銘記“一二九”這個神聖而又偉大的日子,牢記國恥,永遠不忘日本對中華民族的侵略.

同學們,今天,我們的國家已非昔日的貧窮與落後的中國,我們已是一個蒸蒸日上的,日漸繁榮的,團結進步的,具有着強大的國防力量和經濟基礎的,具有着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國家.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全國各族人民正在努力建設我們偉大的國家.

一二九運動精選徵文篇三:國家興亡,青年有責

人們喜歡把青年人比作清晨的太陽,因爲他們的蓬勃朝氣如太陽般揭示着生命的希望。而我們青年人則喜歡把自己比作星夜的火把,因爲我們的熱忱具有撕破黑暗,凝聚希望的力量。76年前,正是如星夜火把般的熱血青年,爲打破百年來華夏的黑暗與沉寂,爲爭取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富強而涌上街頭,用他們的智慧和鮮血怒吼抗爭!

讓我們回到那個寫滿屈辱、歷盡磨難的年代。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帝國主義控制了包括東三省、內蒙在內的關外地區,千百萬東北民衆掙扎於水深火熱之中。東北大學學生也難逃次劫,走上了抗日流亡的道路。1934年開始,日寇又將魔掌伸向了華北地區,企圖將華北納入僞滿版圖,進而吞併整個中國。然而,腐朽的國民黨統治者居然寄希望於日本帝國主義的呵護與憐憫,在民族存亡繫於一髮的時刻發動“反華北自治運動”,眼睜睜的任憑侵略者霸佔我們的大好河山!

國難當頭,作爲時代先鋒的中國青年決不會坐以待斃。憂患國難的北平學生悲憤地喊出:“華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運動爆發了,大、中學校學生6000餘人涌上北平街頭,齊聚新華門前請願。東北大學學生奮起參加,成爲運動的主力和先鋒。“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反對華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響徹雲霄,遊行的青年們頂着凜冽的寒風,打破了沉寂已久的北平天空。

面對前來鎮壓的軍警,我們的青年們沒有絲毫的退縮,他們用血肉之軀內爭民生,外爭國權!12月16日,東北大學又參加了全市大遊行並作爲領隊學校。12月31日,張學良校長派代表——軍法處處長、原東北大學法律系教授趙翰九——攜款1000元到北平慰問參加“一二•九”運動的學生。1936年1月底,宋黎作爲東北大學學生代表去西安向張學良校長彙報東北大學學生運動情況。1936年2月下旬,東北大學43名學生被國民黨北平當局逮捕,關進監獄。

張學良校長在西安聞訊後,即派宋黎以其祕書的身份帶着他的親筆信,去北平營救被捕學生。經過多方營救,北平當局被迫將柳文等被捕學生無罪釋放。“瀋陽設校,經始維艱;至九一八,慘遭摧殘,流離燕市,轉徙長安,勖爾多士,復我河山!”張學良校長的這幾句題詞不僅刻在學校的基石上,更刻在東大師生的心底。1936年“一二九”運動一週年那天,東大學生冒着“格殺勿論”的危險,參加了西安青年學生大遊行並走在遊行隊伍的最前面。千難萬險,青年們在抗日救國精神的感召下聯合了廣大的工人和農民,與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着不屈的鬥爭;萬語千言,青年們在生與死的考驗下巋然不動,用理想和生命譜寫了全面抗戰的壯麗詩篇!

歷史將會銘記,人民將會銘記,祖國將會銘記!“一二九”運動帶給國人的絕不僅僅是一次青年運動,它宣傳了我黨抗日救亡的革命主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拉開了中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偉大序幕,鑄就了一座永不磨滅的抗戰豐碑!

76年後的今天,當我們置身於東北大學的“一二九”花園,面對花園內那栩栩如生的羣雕肅然起敬時,彷彿我們又回到了那個風雨飄搖的歲月,看到了那些奔走呼號的愛國學生。漢卿會堂的校使館裏記載了的愛國主義精神已在我們的骨髓中沉澱。此刻,我想起了魯迅先生寫的《紀念劉和珍君》,一二九運動中,有多少像劉和珍君一樣的青年學生,爲了祖國的獨立和民族的富強,死於敵人的刺刀之下!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生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我們離那段歷史本不遙遠,作爲新世紀青年的我們更不應將它忘記。國家興亡,青年有責,“一二九”運動及其代表的革命抗爭精神必將被中國的有志青年傳至千秋萬代,永葆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