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2022大學聯考語文模擬作文(多篇)

2022大學聯考語文模擬作文(多篇)

2022大學聯考語文模擬作文 篇一

材料一:《荀子•王霸》言:“國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

材料二:心中常有“國之大者”,就要敢於擔當,善於作爲。李大釗爲國盡責,走向刑架,爲共產主義事業獻身;抗美援朝志願軍毅然決然跨過鴨綠江,肩負起保家衛國的重擔;黃大年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用行動詮釋“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赤於之心;張定宇身患漸凍症,依然奮戰抗疫一線,以奔跑的姿勢,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

作爲高三即將畢業的新時代青年,正處於人生重要的轉折點。以上材料給正在追求未來的你怎樣的啓示,請結合材料與現實,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作文的理解與掌握。首先理解材料,材料一表示治國是極爲重大的事,一定要認真選擇立國之道和治國之人,強調了國家的重要性。材料二列舉了李大釗、志願軍、黃大年、張定宇等“國之大者”的事蹟,強調了這些人爲國家的付出與奉獻。因此,可以得出這兩則材料與國家相關,“作爲高三即將畢業的新時代青年,正處於人生重要的轉折點”是作文給出的作文環境,也是學生的實際狀況,學生可以聯繫自己與國家的關係,結合自身看到的、聽到的、感知到的一些事情組織寫作。

參考立意:

未來的國家屬於我們(青少年)。

甘於奉獻,無悔青春。

青春,也是報國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解答】

青春的擔當

曾子曾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這句話告訴我們,人應該懷着遠大理想,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走向漫漫征途。學完《論語》後我一直在想,責任與擔當究竟是什麼?

疫情讓我對責任有了難以名狀的感觸。新冠病毒肆虐的艱難時刻,我們看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控制疫情,看到人民軍隊如天兵天將速降武漢,這,是擔當。我們看到熱心企業慷慨解囊、鼎力相助,物資緊缺之時,市面上出現了五菱牌口罩、紅豆牌防護服……社會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這,是擔當。志願者們勇敢奉獻、華僑盡己所能捐贈物資、全國人民守望相助、萬衆一心、衆志成城。正是所有人都努力承擔起了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中華民族才能在一次次的苦難中砥礪前行。這就是中國人的擔當。

但我又感到有些迷茫。家國危難時刻,現在的我們,可能上不了戰場,做不了科研。此刻,我們又該如何盡責呢?

一次主題爲“責任與擔當”的班會引導我去思考:何爲責任,如何盡責、誰是盡職盡責的榜樣。眼前不禁浮現出一個熟悉的身影,他大汗淋漓,在大家跑操筋疲力盡之時,用微啞的嗓音,喊着“一、二、一”時刻提醒着班級跑操隊伍中步子不協調的同學,這聲音在體委口令的間隙若隱若現。不僅使班級的隊伍越發整齊,更讓快要堅持不住的我們步伐更加有力。前面傳來老師的讚許聲:“四班跑操真有進步。”我看見,他笑了。這是我班副班長的擔當。仔細感受,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班長自習課維持紀律、衛生委吃苦受累卻從不抱怨、學習委員統計走班作業耗時耗力,班級狀元開騰訊會議爲大家答疑解惑……這些平凡的小事,都足以讓我動容。我看到了全班人的擔當,推而廣之,我更看到了全校人的擔當。上至堅持防控工作的老師,下到樓道站崗的學生會同學,正是他們的擔當給我們營造了適宜的學習環境。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一次會議中指出:“民族振興是青年的責任,這要求我們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這並非要求我們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從日常的點點滴滴中磨練自己,在未來承擔一方責任、建設一方水土,一起見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的那一天,那一天,必定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那如果危難再次降臨呢?

從多年前非典爆發,到如今新冠肺炎肆虐,當年的學生已經走上前線築就中國抗疫的血肉長城,他們的職業無關輕重,唯見光榮。請大家試想一下,我們是否願意在國難燃眉時挺身而上,忘記個人安危,奔赴戰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國家與民族的未來將擔負於我們的肩膀之上,若此時我們能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彼時我們必定不畏任重道遠,在漫漫長路上走的無比堅定。哪怕只是一簇火苗,總有一天也可能有燎原之勢。

吾輩不該苟且,不該退縮。倘若世界黑暗,我們就是彼此之間的微光。中華民族希望的火炬,在一代又一代青年手中不斷傳遞,從未停息。

2022大學聯考語文模擬作文 篇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某演員在拍電視劇《天龍八部》時,聽說可以配音,於是連正常臺詞都懶得說,只要一說話,就直接“一二三四五六七”,順嘴時會把“我們走”說成“Let’s go”。當其他演員建議他背誦臺詞時,他竟然十分不滿,認爲對方多管閒事。後來,因爲大多數配音與口形對不上,許多相關工作人員擔心觀衆看出來,影響聲譽,導演才明確要求該影星背誦臺詞,重新拍攝。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聯想和思考?請你結合上述材料,給即將參加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寫一封信,表達你的看法,提出你的建議。統一署名爲“敬之”。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答案】範文:敬業者,人恆敬之

大學畢業生們:

你們好!

今天給你們寫這封信,首先要祝賀你們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然後我想談談自己對於如何從業的認知。曾經看過這樣一則娛樂消息,因爲可以配音,某位演員甚至連正常臺詞都懶得說,只是隨便應付,這種對待工作的態度顯然不可取。因爲愛崗敬業是每個人都該秉持的原則。

愛崗敬業,是一種樸素的行爲力量,也許它體現在最後的1.6秒,在行駛的公交車上,在生命即將消逝之時,爲所有乘客的人身安全做最後一次的平穩剎車;也許他提前在最後的幾分鐘,在飛行的機艙裏,在生命受到威脅時,爲挽救所有人員的性命做一次冒險的緊急迫降;也許它體現在白髮蒼蒼的年紀,雖然已是退休之年,仍舊要在全國奔波,只爲守住古城價值,壯心不已。

這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舉動,只是爲了站好人生的最後一班崗,亦不會求什麼名利,只是爲了這段人生不留遺憾。我們又怎能不被這樸素的力量所感染呢?

愛崗敬業,是一種獨特的價值情懷。這種情懷是白求恩醫生在中國戰場救死扶傷時的博愛精神,是特蕾莎修女在修道院爲全世界人們打開的友愛之門,以心靈溫暖心靈的奉獻精神;是馬布裏球員在北京隊的誠心服務,爲中國兒童慈善拍賣捐贈的奉獻精神。這獨特的情懷是因爲他們的愛崗敬業精神得以跨越年齡,跨越國界,跨越種族,我們怎能不爲擁有這樣的價值情懷的愛崗敬業者們點贊呢?

愛崗敬業,是一種崇高的精神信仰。然而這信仰卻不是單單一個人便能體現出來的。我敬仰鋼鐵工人,雖然未曾體會他們的生活,但夏日30度的天氣已然令人喘不過氣來,而他們卻卻常年處於高溫的環境裏,因爲他們知道祖國的硬實力離不開鋼鐵,所以鋼鐵人會一輩子堅守自己的崗位,一輩子奉行吃苦耐勞的鋼鐵精神。我敬仰教育工作者,景敬仰他們的言傳身教,敬仰他們兢兢業業,敬仰他們的無私奉獻。除了父母陪我寒來暑往,櫛風沐雨的便是他們了。有人說,能讓一個人甘願付出時間的理由除了愛再無其他了。是的,他們愛崗敬業,愛孩子們,所以甘願奉獻青春。還有那些猶如白楊般堅韌的戍邊將士,是他們的不放鬆不懈怠,使中國國防就如那長城一樣堅不可摧。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但一切爲了祖國的崇高信仰讓這些愛崗敬業者的形象無比高大!愛崗敬業,身體力行,在我們生活中從一個詞語變成一種行爲、一種精神甚至一種信仰。

即將走上崗位的大學生們,希望你們都能成爲愛崗敬業中的一員,因爲敬業者,人恆敬之。

最後送上對你們的祝福:工作順利,前途似錦!

敬之

20__.6.27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的寫作能力。

【審題】

1、找出任務,明確指令

(1)共性的寫作任務

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2)個性的寫作任務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聯想和思考?請你結合上述材料,給即將參加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寫一封信,表達你的看法,提出你的建議。統一署名爲“敬之”。

2、切分任務,逐個擊破(重點:個性的寫作任務)

(1)“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聯想和思考”“結合上述材料”:考生需要分析所給材料,從材料中確定立意。材料是一則時事,內容是某演員在拍電視劇時不肯背臺詞,而是用“一二三四五六七”等替代。該演員這樣做,必定使後期的配音與口形不符,導致電視劇難以征服觀衆。這種做法,實質是缺乏敬業精神的表現,因此,本次作文須以倡導敬業,端正態度爲立意方向。

(2)“給即將參加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寫一封信,表達你的看法,提出你的建議。統一署名爲‘敬之’”敲定了文體——信件,同時確定了寫信的對象。寫作時應該對材料中的事件進行簡述,並指出其不敬業的本質,並分析不敬業帶來的危害。因爲有固定的寫作對象,所以寫作時還要注意對方的身份、工作情況,提出中肯的建議。注意最後的署名是“敬之”。

【立意】

①敬業是立事之本。

②幹事創業當以敬爲先。

③敬業者纔有未來。

④幹一行,愛一行。

⑤敬業是人生的修行。

⑥精彩人生,從拒絕敷衍開始。

⑦態度決定人生高度。

【素材】

1、優秀知識分子羅健夫:航天工業部陝西驪山微電子公司工程師羅健夫,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__中,他身處逆境,仍忘我無私地工作,帶領科研攻關組於1972年研究成功我國第一臺圖形發生器。該項成果獲1978年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獎。有了成果,他不計名利,不搞技術封鎖,在評技術職稱、加工資、任命職務、派遣出國、分配住房等方面一再謙讓,表現出高尚的情操。在癌症晚期,他仍一心想着工作,他心中裝的,只有祖國的航天事業。

2、工作是我的生命:美國詩人貝阿德泰勒專程前往柏林,拜望赫赫有名的“科學之王”洪堡。當時,這位白髮蒼蒼的老科學家,正在忙着校閱他最近一卷《宇宙》的清樣。他見了泰勒很高興,連忙請朋友就坐,並指着清樣說:“自你去年走後,我一直幹着這件事。有幾卷已經出版了,這一卷馬上可付印。”泰勒望着面容憔悴的洪堡,驚奇地問道:“現在你還能幹這些吃力的工作嗎?”洪堡微微一笑,不以爲然地說:“我睡得很少。工作就是我的生命。前天,我還用16小時改正這些清樣呢。”泰勒深爲這位老科學家的頑強精神所感動。

2022大學聯考語文模擬作文 篇三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20年11月,網上紅了一篇演講,紅了一個短片。

紅了的演講是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的《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爲一個普通人》。劉瑜在演講中提到了現在孩子普遍的焦慮、抑鬱症、空心病等,她試圖論證,在當今社會,如果一個人選擇“放棄成功”,也未必是壞事,認識自我、接納自我,是最重要的人生功課。演講內容因爲“普通人”三個字引發極大爭議,支持者認爲拿到了破除教育焦慮的解藥;反對者則稱:“勸你看開,不是真的讓你看開,而是讓你認命。”

紅了的短片是《你知道中國人有多拼嗎》:凌晨四點,加班的程序員關了燈,卻下了一天的疲憊;與此同時,早餐店的老闆開了燈,開啓了一天的勞作;爲了工作,讓老闆隨時能聯繫到你,你習慣24小時開機;你也可能因爲工作——一個長達數小時的手術,習慣很久不回消息;剛下班的你來不及吃上一口飯,爲了家庭轉身變身“騎士”……

讀了上面的材料,你對“普通人”有什麼樣的思考和感悟呢?請你寫一篇文章,在班會課上,做一個“我願意成爲這樣的人”的主題發言。

要求:自定立意,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身平凡,心不凡》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身向平凡,心爲不凡。

倘若我說,我一生中最大的理想是想做一個“普通人”,不知大家是否會感到奇怪?的確,作爲“Z世代”的一員,我們從小接受“競爭教育”,“平凡”與“普通”成了反面教材,是懶惰、消極的代名詞。但我想成爲的”普通人”絕非如此。他不是魯迅先生筆下麻木、無能,整口在茶館中消磨生命的“看客”,而是悅納自我,樂於拼搏,卻更懂得放棄的智者形象。

放棄,有時不只是一種魄力,更是一門藝術。雄獅追逐獵物,不因付出的“沉沒成本”破釜沉舟;獵鷹捕食青鳥,願爲手中所得放棄整片森林。而選擇“放棄得不到的成功”的我們,並不希望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只願在匆匆的一生中,與自我和解,減掉一些浮華的功利心。

波茲曼曾說:“我們終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事物。”網上氾濫的成功學、厚黑學等等,無疑成了這句話的最好註腳。在媒介創造的巨大“隱喻”下,成功不再是某種人的特點,而變成了人人都應拼命追求的目標。低門檻的發聲平臺,看客經濟、眼球經濟的發展,兼雜部分人的推波助瀾,將財、地位、名聲、權力與成功劃上了等號,引得無數人陷入其中,欲出而不得。

千年前,儒家已有“君子不器”的說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爲當時社會共識。劉瑜教授的演講,是對“修身”概念的闡述;而那部紅遍全網的短片,是一個個“普通人”對“齊家”的身體力行。倘若我們心敬先賢,以成爲新時代之君子爲己任,那放棄當下主流的成功觀,並不是驚世駭俗之事。而面對經史著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以最平凡的姿態,潛心面對千年傳承,也不失爲“平凡中的不凡”。當然,追求成功並不是可恥的事,各家著作也自有他人來研究。唯願大家不被所謂的“成功學”捆住手腳,不將成功作爲發展的終點。

《古詩十九首》有言:“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莫中的君子之憂,遠不止成功之憂。縱使在最平凡的崗位,也能完成高貴的事業。無數星辰匯聚爲斑斕星空,億萬水滴奔涌出無盡浪花。願大家接納平凡,有一份光,發一份熱,方能心向不凡。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22大學聯考語文模擬作文 篇四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句話大家應該都聽過,意思是樹木如果處於林子中的位置,必然會受到大風的摧殘。其實這句話還有後文,它的下半句,真正道盡了人性的真諦。

行高於人,衆必非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德行高於衆人,那麼必然會受到其他人的非議。孔子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但這畢竟是聖人的標準。對於大多數人,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想到的不是見賢思齊,學習對方的優點,而是誹謗他,背後給他穿小鞋。一塊美玉,如果自己得不到,寧願將它毀壞,這就是人性的醜陋心理。

對於人性,我們無力改變,能做的就是保全自己。如何能避免出現這種局面,我個人認爲有兩種方法,各位看看有道理嗎。

第一種,學會隱藏自己的實力。在一個團隊中,往往是最出風頭的人容易受到非議。除非你有絕對的實力,可以不理會他人的看法。否則在此之前,先學會隱藏自己的實力,暗中積蓄自己的力量,厚積薄發。

三國時期的賈詡,堪稱謀士智慧的典範。在投靠曹操之後,賈詡始終低調,不爭名奪利,不結交權貴。最終位列三公,在亂世中得以善終。反面例子就是楊修,恃才放曠鋒芒畢露,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把小命都丟了。

第二種,離開當前的環境,尋找更廣闊的天地。如果你在一個團隊中,一直都是最頂尖的人才,那麼你要反思,是不是團隊實力太差。如果周圍的人實力都不如你,你在這個環境中很難取得長足的進步。長此以往,在其他人的影響下,你的層次也會被拉低。

嘗試跳出當前的環境,和優秀的人共處,耳濡目染,學習他們的優點,才能讓自己不斷成長。同時,當隊伍中有比你更優秀的人,你也能免於被衆人打壓的局面。

行高於人,衆必非之。仔細斟酌,古人的智慧,確實有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鑑的地方。

2022大學聯考語文模擬作文 篇五

(2022•渭南一模)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自創“‘磚’爲你讀詩”工地朗誦,用“播音腔”朗誦詩歌的,是農民工李小剛;寫出“忙個小營生,寫詩幾小令。粗食小濁酒,平頭小百姓”這首略微押韻的《四小歌》的,是豆花店老闆邱建廠……生活的物質水平可能各不相同,但生活都會遭遇艱難時刻,也都會發現詩意存在。

有人感慨,艱難生活讓詩意顯得珍貴;有人感嘆,詩意讓艱難生活變得美好……

關於“艱難生活和詩意”,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你對此有怎樣的思考或感悟呢?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注意】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字。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不得少於800字。不得抄襲、套作。

【分析】本題考查材料作文寫作。材料中提到農民工李小剛和豆花店老闆邱建廠,他們都是平凡人,整天爲了生活而奔波了,但他們都有一份詩意。這啓示我們,詩意生活跟物質條件沒有多大關係。“工地詩人”李小剛家庭條件一般,每天在塵土飛揚的工地打工,十分辛苦,工友們勞累之後要去睡覺休息,李小剛卻捧讀詩書。他聲情並茂朗讀《再別康橋》的視頻被工友發在短視頻平臺,贏得了網友的一致好評,還因此被邀請到中央電視臺做客。他對主持人說,堅持讀詩,讓他看到了平凡生活的燦爛亮色,日子不再枯燥和艱辛。“豆花詩人”每天爲小店生意而忙碌,但他仍然能在平凡的生活追尋詩意。就像所說“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即使現在的生活讓你不如意,眼前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一些瑣碎事讓你痛苦不堪,但是你還有希望,還有明天,還有溫暖的太陽,溫柔的風,你還有心裏的美好追求。我們心中要懷着一份對美好的憧憬,要懷有一份詩意,詩意地棲居於這個繁華的世界,不要對明天失去信心,那些不能將你打垮的,終將使你更加強大。

參考立意:

(1)書中自有詩意;

(2)駕月亮船乘風破浪;

(3)人生當詩意地棲居。

【解答】

走向詩和遠方

人生是一場短暫的旅行。古人云:“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無數理由讓我們不停地奔忙。然而很多人步履匆匆,竟未曾思考過自己的行囊中有幾物當持,幾物當舍。有人揹負的太多,難免舉步維艱,以致旅途過於勞累,無心欣賞身邊的風景。在我看來,放下累贅,輕裝上路,方不負韶光。

放下眼前的“享樂”,爲人生的旅程找準前行的方向。生活中,我們常被各種各樣的事物吸引,於是把一個個看似“有趣”的事物帶在身上。久而久之,它們一點點擠佔了我們的生命空間,成爲前行道路上的包袱。而放下其中一些無用的東西,正是更好地爲我們的生命之旅選準前進的方向。蘇洵幼時天資聰穎,卻沒能專心治學。青年時的他自恃才高,每日與友人歡飲暢談。也許這時候他是快樂的,酒酣時指點江山也不失爲一種樂趣。史載:“年二十七,始發憤讀書。”年歲漸長,他選擇放下年輕時飲酒作樂的歡娛,二十年後,他攜二子進京,出《衡論》《幾策》,人相傳抄,名滿京城。放下,成就了他更有質感的人生。

在某種意義上,放下是另一種拿起。弗羅斯特寫道:“一片樹林裏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詩人面對兩條神祕幽靜的小路,遵循內心的呼喚,放下世俗的隨波逐流,選擇其中一條走向詩和遠方。放下各種各樣的誘惑,就是沿着那條與自己心靈契合的道路遠行;放下爭名逐利,便選擇了守望內心的安寧;放下消極和頹廢,便註定用微笑面對人生的坎坷。

我們總會遇到很多有趣的事物,然而那些並不一定都適合我們。所以,放下並不等於消極無爲,而是選擇用一種更積極的姿態面對人生。經過仔細思考和權衡之後的放下,往往能夠幫助我們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道路。選擇自己熱愛的事物,放下自己不感興趣的事物,才能找到未來的座標。人生之旅的順暢,源自我們敢於做“減法”,打“深井”。

身處學生時代的我們,放下手機和過分的娛樂,才能在每天的自我充實中砥礪前行;作爲創業者,放下走馬觀花般的嘗試,纔有機會取得成功;作爲一名官員,放下不切合實際的開發與建設,才能夠做到可持續發展……不蜻蜓點水般地淺嘗輒止,拒絕心猿意馬的生活態度,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收穫不一樣的瑰麗與雄奇。

趁風華正茂,讓我們放下累贅,輕裝上陣,走向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只願我們遍觀人生風景,歸來仍是少年。

【點評】材料作文,審題是關鍵,而閱讀材料又是審題的前提。在閱讀過程中,要通過概括材料大意,找出關鍵語句,確定立意角度,進而提煉出中心論點。

由於“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關鍵性的一環,所以可運用如下的做法:

發現法。主要用於意義顯豁、中心明確的材料。發現的目標,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題中關於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關於中心的提示。發現了這些內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

設想法。主要用於有頭無尾或有尾無頭的材料,如續寫的材料。設想的內容,或是與材料合理銜接的情節,或是與材料合理銜接的論述。設想的過程就是思維的發散,所以要注意發散的合理性。

歸納法。主要用於意義明晰,但既無中心句,也無提示句的一則或多則材料,歸納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處。

提煉法。主要用於含義對立的對照型材料。從正反對比中、矛盾對立中、正誤相對中提煉出材料所要表達出的意圖,以作立意的依據。

擷取法。主要用於多段型的材料,從一系列彼此並存的材料中擷取文題所需要的部分內容,並據此理清寫作的線索。

揣摩法。主要用於喻義型、寓義型、象徵型的材料,在反覆體味、比較之中品評出材料的喻義、哲理、觀點等,然後據此形成自己的觀點。

2021語文大學聯考作文題 篇六

俗話說:“種豆得豆,種瓜得瓜。”農民伯伯早春時節就下地辛勤耕耘,在夏天,他們更是頂着烈日,對農作物呵護有佳。最終大自然給了他們回報,秋日裏他們迎來大豐收。在農業上播種與收穫是這種關係,在實際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播種是收穫之母。

在英國一個農場裏,一位老農夫有一天在馬廄裏發現了一個嬰兒,這位老農是善良的,他收留了這個孩子。過了幾天,一輛豪華車開入農場,從車中下來一個,這孩子正是他的。出於感謝,這位把農夫的孩子帶走了,讓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爲一名醫生。而正是這位醫生在數年後發明了一種藥物,治好了身患肺結核即將去世的的孩子。而那位正是丘吉爾。

這個故事只是一個巧合嗎?不。這是一個播種與收穫的過程。如果不是老農善良的心播種下了種子,也許他們家世世代代都是農夫,碌碌無爲。如果不是丘吉爾的熱心幫助,他的孩子也會夭折。播種什麼收穫什麼,像希特勒那樣播撒罪惡的人,最終也會自食其果,受到人民反對,自盡而亡。(瑋寧文學)

我們不能播種罪惡,但也更不能因此而不在春天播種、耕作。

當別人拿到某個獎項後,許多人都會投來羨慕的眼光,但在羨慕的同時,你想沒想過你、我、他同樣是正常人,而你卻得不到半個獎呢?是因爲你根本就沒有付出,在別人學習的同時,你也許在睡覺;在別人學習的同時,你也許在嬉戲;在別人學習的同時,你也許在看漫畫……天上掉餡餅的事中華上下5000年沒有發生過,自然你也不會有任何收穫。這時可能有人要問:“爲什麼我付出了,卻沒有回報那?”的確,農民也會遇到天災人禍,糧食減產的現象,生活中也是如此,但請你不要放棄,一位成功就在你眼前,你的一隻腳已跨入了成功之門。等你真正成功了,你就會發現,這播種、耕作的過程是何等的快樂。

同學們做一個辛勤勞動的農民吧!在自己心中肥沃的土地上,種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到了秋天,這裏將會成爲金色滿園,香氣撲鼻的麥田。給它起個名字,“成功的殿堂”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