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慎獨大學聯考作文多篇

慎獨大學聯考作文多篇

慎獨大學聯考作文1

現實生活中,常有這樣的現象:在衆人面前講究衛生,獨自一人時就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有警察時遵守交通法規,一旦路口無人值守就闖紅燈;在自己熟悉的集體中謙恭有禮,一旦置身於陌生的環境就不再遵守公德。由此可見,一個人在沒有外在監督而獨處的情況下,嚴於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獨”是十分必要的。“慎獨”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課。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獨”。一個人越是在無人監督的時候,越能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謹慎從事,不做違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慎獨”還是道德品質的“試金石”。《後漢書楊震傳》有一則“暮夜無知”的故事:楊震赴任東萊太守時途經昌邑,被他推薦爲昌邑縣令的王密夜晚拜見,想送他十斤黃金,楊震拒絕了。王密說:“暮夜無知。”楊震義正詞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無人時,同樣面對十斤黃金,楊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養,就高下分明瞭。“慎獨”更是社會生活的“淨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獨”精神,就會降低自己的道德水準,只顧個人利益而無視他人利益。可怕的是這種思想一旦“傳染”開去,別人也會以他爲“榜樣”,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風日下就成必然。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慎獨”呢?關鍵要在“隱”和“微”上下功夫。即無人在場和有人在場都是一個樣,不讓任何微小邪惡的念頭萌發,這樣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質日臻完善。“慎獨”離不開嚴格要求自己。三國時劉備的“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就是慎獨自律、道德完善的體現。2005年感動中國的王順友,一個普通的鄉村郵遞員,就是當代恪守“慎獨”的典範。他一個人20年走了26萬多公里的寂寞郵路。儘管生存環境和工作條件十分惡劣,但他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有丟失過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達100%。他說:“保證郵件送到,是我的責任。”在漫漫“孤獨之旅”上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在“一個人的長征”中,他服務無數山裏人的執著,爲人類創造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慎獨”也離不開自我反省。一個人要進步,就要經常地、認真地反省自己。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別人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份量來報償我所領受的、至今還在領受着的東西……”蜚聲中外的醫學院士吳階平在年老時這樣反思自己:“我自己認爲,在1950—1960這十年裏是取得了可喜成績的,那時自己也的確十分勤奮,但這並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堅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學研究中鍥而不捨的精神還遠遠不夠,自己也有偷懶、靠小聰明過關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學家們這種勤於反思、嚴於自律的精神爲我們做出了表率。

“慎獨”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禦各種各樣的誘惑,防範各色各類的“糖彈”;“慎獨”是一盞明燈,可幫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獨”是一劑良藥,可使你內心清朗,精神昂然。那麼,就讓我們用“慎獨”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蕩爲人,踏實做事,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更加和諧。

慎獨大學聯考作文2

一朵花開在幽深的山谷裏,默默散發着奇異的香味,伸展着飽滿的花蕊。

這裏人跡罕至,沒有誰知道它是一朵奇葩。可是,它卻毫不倦怠。

慎獨就是這深山中的一朵奇葩,不求爲人所知,但求問心無愧,但求做出完美的自我。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開於中庭的梅花,一經綻放便爲人們爭相讚歎,享盡榮耀;而開於寂寞的牆腳,無人過問,無人呵護,無人欣賞,又有幾株梅花依舊願意凌寒綻放呢?

人也如此,在人前,就如一隻繫了線的風箏,在風的幫助下努力的在天空飛翔,享受在天上徜徉的快樂;而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還能不能繼續在蔚藍的天宇留下自己無聲的痕跡呢?

慎獨,是一種境界,如同開在深谷裏的花,綻於牆角的梅,無論它們作出些什麼都不會有別人的關注和讚美。但是它們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用綻放來證明自己。不患人之不己知,但求自知而已,這便是慎獨。

有了慎獨,纔有了四知堂的千古佳話,纔有了同仁堂百年不倒的奇蹟。那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反問中有的是對於原則的堅守,並不因無人所知而暫時拋卻;那個響亮的同仁堂名號背後是對於顧客不變的承諾,並不因爲大衆的不知情而有絲毫的弄虛作假。

慎獨,是對自己的負責,是對靈魂的開誠佈公。你的周圍沒有其他人,你面對的只是自己。選擇綻放或者暗自放棄闇然凋落,這都取決於你。而慎獨,就是要你毫不猶豫的選擇綻放,不爲別人的鮮花和掌聲,只爲自己能夠會心的自語一聲:“你很棒!”

有了慎獨,纔有了孔子周遊列國不求顯達職位推廣自己的學說,從而成就一代聖人;有了慎獨,纔有了“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的美譽。他們並不求什麼,只是默默地選擇綻放,在任何情況下都堅守住自己的準則,向這個世界獻出自己微薄的氣息。

當人們都在你身邊時,堅守自我也許很容易,可是有一天,沒有人跟你在一起,你會怎樣呢?

現在,你可以大聲地說:“我會選擇慎獨,不需要別人知曉,只是要對自己負責。”

慎獨,纔是一個人最高級的境界。

有一天晚上出了地鐵,我在路邊騎了一輛單車回家。

剛好到路口時遇到一個紅燈,看着路面上已經沒有來車,便想着直接穿行而過。

這時,一位在我身後的外賣大叔,突然停下了自己的電動車,耐心地等了起來,直到綠燈亮了,他才選擇了通過路口。

那一瞬間,突然感到了一些慚愧和無地自容。

在過往的生活中,我總是喜歡將慎獨掛在嘴邊,還經常對周圍的朋友說:“慎獨就是哪怕沒有外界的監督,也能夠在獨處時嚴格要求自己,不被私心雜念所影響。”

直到此時才發現,知道並不代表做到,我對慎獨的理解也不過是停留在表面上。

別的不說,就連過馬路這一件小事,自己都沒有做到。

如果路面空無一人,我們還會遵守交通規則嗎,又或者是跟我一樣將對面的紅燈視而不見?

越是心存大意,越是危機四伏,殊不知每天有那麼多交通事故,有一大部分原因都是源於自身平時這些不好的習慣。

相比之下,或許這位送外賣的大叔並不明白什麼叫慎獨,卻用自己的行動說明了一切。

我想,哪怕路上沒有車輛,哪怕其他行人都紛紛穿過,他也會駐足等待,因爲在他的內心,始終有一個綠燈。

《中庸》裏提到:“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一個人最高級的境界,就體現在慎獨之中。

慎獨,就是你對本分的堅守,可以讓我們看到你背後的修養。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永遠保持一顆敬畏之心,不放縱,不逾矩。

慎獨,是無論何時都能堅守本分。

馬未都的脫口秀節目《觀復嘟嘟》,曾經有一期以江湖爲主題,這其中就有一段關於慎獨更加清晰明瞭的對話。

一位女觀衆問:“像我們這種普通人如果要在江湖上混,應該注意些什麼?”

他說:“要很注意的一點,就是古人一再提醒的叫慎獨。慎獨就是你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你自己給自己一個交代,你給自己內心一個交代,我老說,你這事你對誰都不重要,對你自己最重要。

慎獨就是沒人和有人是一個樣子,尤其沒人的時候,對着自己內心,你想想你今天做的.這個事情,想想你具體做的某一件事情,是不是達到自己內心的一個平衡,你內心是不是很舒服,這一點很重要。”

慎獨就是當我們獨處時,也能安守本分,正如對待工作一樣。

我有一個朋友,大學畢業後進入了一家國企。剛開始的時候,他還信心滿滿,想要做出一番成績。

然而不管他做什麼努力,周圍的人總是勸他:“何必這麼努力,反正年底考覈也是吃大鍋飯,就這樣得過且過吧。”

“工作不忙,領導也看不到,還不如偷會懶。”出工不出力,磨洋工,耗時間已經成了周圍人的常態。

時間一久,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朋友也變得懈怠起來,上了班的時間多數都在“摸魚”,不是聊微信就是刷微博。

你當下所有對工作的敷衍,最後都成了人生對你的敷衍。

身邊和他一同畢業的同學,多數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不錯的出路,而他依然拿着幾年前微薄的工資,前不久還被調整到了一個邊緣的部門。

慎獨,其實沒有那麼難。就拿工作來說,無論別人怎麼看,都要盡到自己的本分去做好該做的事情,做到始終如一。

你要先對得起自己,才能無愧於他人。

慎獨大學聯考作文3

網上曾經有一樣新聞。今年9月,一名在日本開民宿的中國老闆發文投訴,有三名中國女遊客通過短租平臺入住在他家民宿,退房離開時卻將大量垃圾丟在房間裏。

民宿老闆發的圖中,大量紙巾、塑料袋扔在走廊上,衛生間有大量用過的紙巾,馬桶蓋上還有把椅子,喝空的易拉罐和吃過的泡麪丟棄在櫃子上。

從民宿老闆微博上所發的圖片上看,房子的衛生間和地板上都堆了不少的紙巾,馬桶蓋上還丟了把椅子,喝空的易拉罐和吃過的泡麪也被丟棄在櫃子上。

其中一名遊客曾出來迴應說,試圖與民宿老闆協商解決但未成功。

然而無論女孩如何解釋,她們在這旅遊過程中將原本乾淨的環境弄得邋遢不堪已經是事實。這也暴露了很多人所存在的修養問題。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要留心,即使當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

同樣都是住酒店,不同的人卻有着不同的行爲方式。

管理學家餘世維在《管理思維》課中講過自己的一個習慣,每次要從酒店退房時,他都會選擇把牀鋪整理一下,儘量把房間都恢復成原來的樣子,這樣自己的內心也會顯得舒服很多。

對於進來打掃的人而言,也不必太過混亂,難以下手。

相比之下,這就是一種慎獨,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

慎獨就是不管別人怎麼看,都要盡力做到與人爲善,不給他人添不必要的麻煩。

這種時刻謹慎,始終保有敬畏之心的態度,恰恰能讓我們看到真假修養的差別所在。

只有內外德行兼修,纔是真的慎獨。

想要做到內心的慎獨,需要長久自律的修行。

提起慎獨,不得不提起一個人:曾國藩。

他被稱爲晚清第一名臣,才學兼備,真正達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境界,後世更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爲師爲將爲相一完人”的讚譽。

然而,曾國藩也並不是一直就是自帶光環的,30歲之前的他依然跟很多人一樣,天資普通,才華也並不出衆,而且性格暴躁、爲人傲慢,一點也看不出聖賢的樣子。

直到三十而立,他在北京做官,相繼見到了很多名家學者,深受觸動,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纔開始頓悟覺醒。

爲此,曾國藩自立日課十二條:主敬、靜坐、早起、讀書不二、謹言、養氣、保身、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作字、夜不出門。

他開始堅持靜坐、反思,並將自己的所做、所想、所感、所悟如實記錄在自己的日記中,日日反思自己在爲人處世的不足,即使在行軍打仗、臥病在牀,也從少很有間斷。

他以讀書作爲自我修行的途徑,更是堅持無一日不讀書,每日圈點十頁,哪怕晚年右眼接近失明,依然不肯捨棄。

正是這種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自律,才讓他修身養性的境界非常人所能及,真的做到了“慎獨者,遏欲不忽隱微,循理不間須臾,內省不疚,故心泰”。

慎獨,需要一個人長久的自律,有了目標和方向,便要經得起干擾和誘惑,懂得剋制,更要懂得什麼能爲,什麼不能爲。

將這種修行堅持下去,時時鞭策自己,才能做到真正的慎獨。

慎獨大學聯考作文4

在不經意間,我們總會流露出一種從衆性,似乎追隨別人的言行,一切更順理成章,也更心安理得。這難免有些像小孩子行爲。

比如,一個小孩看到別的小朋友摔倒了,他也會模仿人家的樣子趴在那裏,一動不動。又如,晚上,一羣孩子站在一座大樓前指指點點,看誰家的窗子亮就揀一塊石子扔過去,都爭搶風頭般地嘗試一番。這恐怕不僅僅是好奇般的惡作劇,細想起來,倒覺是一種奴性意識和小人心理在作怪。

長期的封建專制統治,使我們的骨子裏滲入了一種從衆意識。在一些是非判斷上,往往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大概人類社會之初,爲了生存的需要,見到一頭猛獸,你投一石塊,他擲一木棍,我挖一陷阱,一夥人又趁勢而上,便添了一分刺激,多了一份安全,增了一道美味,何樂而不爲?

於是歷史上便有了楚大夫屈原“忠而見疑,信而被謗”的流放,史學巨擘司馬遷“發憤之所爲作也”的受辱,曠世文豪蘇軾“若問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的貶謫,抗金名將岳飛“知音少,絃斷有誰聽”的孤寂。於是在當代我們便可大肆衝闖紅燈,隨意亂扔垃圾,盡情踩踏草坪。我們還可以爲了開心在動物園用樹枝戳虎寶寶,爲了好奇攀爬雕塑,爲了解乏泉邊濯足,爲了留名毀壞古蹟等等。自己不是始作俑者,便沒有半點顧忌或羞慚之意。這不是一種奴性意識和小人心理又是什麼?

在當代社會中,我們應該唾棄從衆頑疾,提倡一種明明如月的君子風範——慎獨。

作爲一種道德修養,“慎獨”最早見於《禮記》,他說:“莫顯乎微,故君子慎獨也。”東漢人鄭玄曾註解說:“慎獨者,慎其閒居之所爲。”在如今,慎獨就是不論有人無人在,都自覺嚴格遵守社會公德,不做有可能損害他人、社會利益並最終損害自己的事。

古往今來,大凡有志之士,都能作到慎獨。東漢時期,楊震在赴荊州刺史途中,經過昌邑縣。縣令王密得知,深夜“懷金十斤以遺震”,欲以厚禮報答楊震當年舉薦之恩。他說,這事別人不知道,請收下。楊震拒收,嚴肅地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楊震以“四知”自警自律,同時訓誡下級,是慎獨的典範。劉少奇同志曾說,一人在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的時候,他能夠慎獨,不做任何壞事。並以此作爲座右銘。

慎獨是一種內在的道德力量,是一種高度的自覺性。醫務工作者慎獨,病人就會得到一份關愛與安全;教師慎獨,學生就會得到一份理解與智慧;行人慎獨,十字路口就會得到更加通暢;遊客慎獨,名山古蹟就會更加整潔怡人;品牌慎獨,顧客就會多一份信任與支持;人人慎獨,國家就會多了一份希望與繁榮。

慎獨大學聯考作文5

毛主席曾說:“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那麼同樣的,一個人在大庭廣衆之下做一個君子不難,難的是獨處時也做君子。

“慎獨”是一種高境界的道德修養。我國古代的賢者很早就明白:君子處世,所慎在獨。早在《禮記》中就有記載:“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歷覽前賢,歷史上道德彰顯之人莫不慎獨。聖人孔子,不僅在朝堂之上嚴遵“君君臣臣”之儀,在顛沛流離之途也堅守君子之禮,席不正不坐,語非禮不言。詩人屈原,雖身處濁世,慘遭罷黜流放,仍能“沐後彈冠,浴後更衣”。四知堂上那一聲斷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人知!”令污者抱頭鼠竄,令美德彪炳千古,從而成爲“君子慎獨”的最好註腳。

“君子慎獨”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誠實。一個人只有對自己誠實,方能對他人守信。《五元燈會》上曾載有這樣一則故事:由於戰亂,普陀寺的衆禪者決定遷移廟址。在遷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師一人堅持早課,從不荒廢。有人勸曰:“此處無佛,大師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師答一偈子曰:“此處無佛,我心有佛。既誠我心,是誠我佛。”好一個“既誠我心,是誠我佛”!其實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大庭廣衆之下的君子是衆人的君子,只有獨處一室之時的君子,纔是自我的君子。君子慎獨,對自己誠實,就像是空谷中的幽蘭,即使無人知曉,也始終散發清香;而那些不懂得“慎獨”之人,徒然地欺騙着自己的良心,內心最終會成爲一間臭不可聞的鮑魚之肆!

“君子慎獨”還是一種對自己的審視。每當夜深人靜、獨處一室之時,當顏面億代未易的星圖高懸頭頂,你能夠因爲無須顧及旁人而放縱身心嗎?不,燦爛的星空遙望着你,皎潔的月亮守望着你。隱隱地,有一種聲音,彷彿是靈魂對自己的拷問,在這獨處的靜謐裏。君子慎獨,他的靈魂始終謹慎不苟。

當一輪新月升起,照在空寂的幽谷裏,有一株獨生的蘭花,冰清玉潔,直立在自己的芬芳中。就在這獨處的正直中,他贏得了滿天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