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話題作文出彩的10個祕訣+如何過新材料作文審題關

話題作文出彩的10個祕訣+如何過新材料作文審題關

話題作文出彩的10個祕訣

藉助課文立意。如話題“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意見”和“看到自己與看到別人”,可以藉助蘇軾的《石鐘山記》“餘常疑之”、“餘尤疑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想到堅持調查驗證以取捨別人的意見;可以藉助林覺民的“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爲天下人謀永福也”,藉助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藉助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想到不能光活自己,還要樂於爲別人而生爲人類而死。

又如話題“遭遇挫折與放大痛苦”和“快樂幸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可以藉助富蘭克林在《美腿與醜腿》中所闡述的兩種人生態度,想到用陽光心態對待生活。還如話題“水的靈動,山的沉穩”,其哲理蘇軾在《赤壁賦》中早已闡述過。他認爲,江水“逝者如斯”,月亮“盈虛者如彼”,似乎瞬時都在變化,而實際上“未嘗往也”,“而卒莫消長也”,從時間的久遠來看並沒有發生變化。藉此,同樣可以產生很多的聯想,難審的題也就不難了。諸如此類的課文還有《諫太宗十思疏》、《滕王閣序》、《岳陽樓記》、《五人墓碑記》,樑思成的《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霍金的《宇宙的未來》、魯迅的文章和古人的詩詞等。只要考生學會靈活藉助,都可以啓發爲話題作文立意。

化大爲小,小中見大。既然魯迅先生可以從戰亂迫使人們以低價兌換銀票的小事而引出對幾千年歷史的思考,我們爲什麼不可以把話題所蘊涵的哲理用我們所熟知的生活小事揭示出來?例如,從自己捱打看到父親這個稱呼的份量;從一個人在物質條件豐裕時始終穿布底鞋,窺探出他心裏裝着百姓的思想境界等。

變換視角構思。如話題《人與自然》,一般考生會寫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可以由蘇軾等文人借自然盪滌自己的胸襟,想到迴歸自然、淡泊名利。湖南考題中的話題作文以《家庭教育》爲題,慣常思路是勸告家長給孩子“民主”、“平等”、“自由”,開籠放雀。有個17歲的女考生卻把自己設計成一個10年後的母親,用寫信的方式告訴未來的寶寶,自己準備怎樣當家長。視角一經變換,讓人眼睛一亮。

辯證判斷分析。話題作文包含的內容很寬,我們主張選其一面,一針見血,主旨突出。但我們所作的判斷、分析又必須全面、嚴密、準確。尤其是關係型的話題,絕不能絕對地肯定一面而否定另一面,分析要合乎生活邏輯,要辯證思維。例如對“退一步想”、“習慣”、“忙”這樣的話題,不能簡單地肯定或簡單的否定,而要結合具體環境、條件或具體對象合理分析。

靈活化用材料。考生積累的寫作材料總是有限的,但是有限的材料如果能靈活轉化也能寫出新意。如話題《心靈的選擇》,有人就寫《諫屈原書》,借屈原潔身自好、堅持理想正題反寫,譏諷當今一些爲滿足私慾而出賣靈魂、丟棄人格、踐踏原則的人。在寫《看到自己與看到別人》時,有考生化用《愚公移山》的故事,用對話的形式將愚公一心爲人與智叟一心爲己對比。曹操兵敗赤壁,落荒華容道,還立馬橫刀,哈哈大笑。小說本是諷刺他的。但是有學生在寫《快樂幸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這個話題時,卻用此例來說明人應開朗樂觀。他分析道:“曹操比孫權劉備強,強就強在這一笑上,他把戰爭看成了一種藝術,即使落敗,他仍爲對手藝術中的不完美處感到遺憾,爲自己的發現而自豪,而快樂。”應當說他的這種分析化用就起到了化腐朽爲神奇的功效。

選用新鮮材料。尤其是選用最新的名人材料會產生強烈的新鮮感。如2004年大年三十晚,溫家寶總理不在北京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卻赴山西煤礦與工人一起吃年飯,和礦難家屬的眼淚流在一起。這個材料如果用在“看到自己與看到別人”的話題作文中,一定會增色不少。

讓文題吸引人。擬一個含有懸念或詩意的文題,文章就等於寫好了一半。擬懸念題即是文題中包含問題,如敘寫史蒂芬·霍金,題爲“人生的鬥士”,爲什麼是 “鬥士”?這就有懸念;“福由心生”,爲什麼“心”可以生“福”?題含詩意,常用修辭手法擬題。如“兩扇天窗”喻人才顯露的機會,如“明月、黃花”是用詩中意象借代詩人蘇軾、李清照,寫人物評論;還可以化用詩句或詞語擬題。如寫坦然、樂觀面對挫折,保持平和心態,就化用“警鐘長鳴”爲“佛鐘長鳴”等。

用細節震撼人心。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境界或特定心態,最好用描寫把細節放大、定格使之震撼人心,這一點我們在小說名篇中屢見不鮮。

用句式造語勢。文中整句連用或適當使用反問句,可以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說服力。如有個學生寫“托起心中的太陽”,論述改變心態的重要性,他用一組排比句加強語勢:“荒蕪的田園是多麼淒涼,而陶淵明卻有‘悠然見南山’的情調意趣;被貶後的生活是多麼辛酸,而李白卻有‘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博大胸襟;沙場的戰爭多麼殘酷,而辛棄疾卻有‘醉裏挑燈看劍’的殺敵決心;獄中的磨難是多麼痛苦,文天祥卻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報國熱忱。”

真情傾訴自我。文章流露自己的真情實感,發表自己的真知灼見,才能打動人,說服人。如果沒有構思成形,卻倉促動筆,生拉硬扯,作文絕不會“出彩”。

現在離大學聯考只有約3周的時間,考生備考話題作文要做好這樣幾件事:一是重溫一下各種常見文體的特點和寫作要求,除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三大文體外,還應瞭解新聞、演說詞、廣播稿、書信、詩歌、說明書、內容提要等常見文體的特點,建立例文模型;二是從近期報刊上選讀20篇左右的時文,關注社會熱點,用以積累寫作材料,積累人生觀、世界觀、幸福觀、苦樂觀和認識論的一些基本觀點,並運用來分析問題;三是自擬一些話題,編寫作提綱,以提高自己的速構能力;四是收集20則當代名人,尤其是著名政治家、科學家、文學家的典型生活事例,找到使用這些材料的不同角度,以便從容應考。

如何過好新材料作文審題關

作文可說是語文的半壁江山,歷來是各校備考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現在還對作文進行了改革,出現了新材料作文。它雖然給學生以更大的思考空間,但同時也加大了審題的難度。很多考生反映不知如何去審題,總覺得什麼都可以寫,卻抓不準最佳立意。可見,作文的改革是影響大學聯考最大的一塊。

新材料作文其實是在材料作文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作文樣式,這種命題形式從本質上講,是材料作文,但是從表現形式上講,又是話題作文;它給定材料,但不給定話題,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樣“過死”,也不像話題作文那樣“過寬”。它既繼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優點,又彌補了新材料作文的缺陷。它們的關係可以看作是一脈相承的。掌握了材料作文、話題作文,其實把握新材料作文並不難,方法是相通的,正所謂“一通百通”。

那麼如何具體操作呢?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整體把握,抓住材料重點

不少考生的作文出現偏題、離題現象,往往就在於他們過多糾纏於材料的一詞一句,細枝末節,沒有全局觀念,“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於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也就是必然的了。要寫好新材料作文,一定要認真去分析材料寫了什麼,有什麼結果或現象,爲什麼會這樣以及注意材料的顯性和隱性信息,抓住材料能夠揭示內容的關鍵詞句,認真推敲,這樣才能找出材料的最佳立意。

(2)抓準角度,強化思維訓練

新材料作文的寫作要求是“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前提下可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這就意味着一則材料可寫的角度很多,最佳立意不止一個。立論的角度多了,在確定觀點時要注意整體把握材料,既要考慮最佳角度,也要考慮最適合自己展開的角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較多個角度確定好最佳立意的前提下,考生也可大膽拋棄第一感受,因爲大家的第一感受往往都是相同的,運用逆向思維、發散思維,多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自己的文章才能獨樹一幟,個性鮮明。並且從改卷老師的角度看,每天要改上百篇文章,如果能讓他們眼前一亮,往往就能獲得較高的印象分,在同類文中脫穎而出。

另外,最好引用材料中和自己的角度、觀點相關的句子加以分析、假設,這樣立論就抓住了“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的要求。觀點有出處,有根據,言之有理,就容易得到閱卷老師的認可。

(3)精選材料,強化審題訓練

練習是鞏固知識最有效的手段。在練習的時候,要注意材料的多樣性、典型性,例如選擇寓言類、神話類、詩歌類、古文類等,找出它們的個性和共性,讓自己對常見題型心中有數,知道如何去準確審題,找準最佳立意,這樣也就不會覺得什麼都可以寫卻總抓不準最佳角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