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辛亥革命紀念作文(精品多篇)

辛亥革命紀念作文(精品多篇)

辛亥革命紀念作文 篇一

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國人民爲改變自己命運而奮起抗爭的一個偉大里程碑。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場具有完全意義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曾經強烈地激動過一代國人的心靈。這場革命到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我想談談我的認識。

辛亥革命究竟是成是敗?衡量一場革命的成敗,關鍵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預定目標是否或者在大多數程度上達到了。辛亥革命作爲一場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國主義壓迫,剷除封建制度,使中國成爲真正的民主共和國,爲資本主義發展開闢道路。其直接目標是要推翻滿清政權,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從直接結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的腐朽統治,結束了長達兩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頒佈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革命綱領,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權利,使民主共和國觀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爲中國先進分子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打開了新的視野;辛亥革命,開始了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爲中國的進步潮流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激勵中國人民爲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而更加勇敢地奮鬥。中華民國成立後,國民政府從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由此可見,辛亥革命有他成功的一面,但是從最終結果看,辛亥革命的根本目標並沒有實現。勝利果實被大地主買辦階級代表袁世凱所竊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所以說辛亥革命是一場在歷史終極意義上失敗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所謂終極意義,是指最後的結果和影響;所謂歷史終極意義,是指某一歷史事件所產生的最後的結果和影響。

我們必須從歷史終極意義的角度來定性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國人民探索史、抗爭史上的地位。衆所周知,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最後被以袁世凱爲代表的北洋軍閥集團攫取,孫中山嘔心瀝血、精心設計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中華民國僅掛了一個“空招牌”。孫中山的解職和臨時政府的北遷,標誌着革命遭到了嚴重的挫敗。資產階級革命派交出政權後,企圖依靠一紙約法以實現其資產階級議會政治,使中國走上民主的軌道。歷史證明,這是一個多麼幼稚的幻想。孫中山“三民主義”中的民權主義思想就是要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然而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等倡導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並未實現。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以後,很快將孫中山等倡導的民主共和制度一步步破壞殆盡。從1912年3月第一屆責任內閣組建到1914年12月袁世凱修改《大總統選舉法》,前後兩年零九個月,孫中山等奮鬥十幾載的革命成果很快付之東流。被孫中山視爲限制袁世凱專制獨裁的兩塊“擋箭牌”——國會和責任內閣,在袁面前很快失去了效力。解散內閣他可以不通過國會;爲了阻止宋教仁組織國民黨內閣他可以行暗殺的卑鄙之舉;爲了當上正式大總統他可以改變《臨時約法》中規定的法定程序而逼選總統;爲了便於專制獨裁他乾脆解散國會,後來甚至利令智昏地當皇帝。由此可見,辛亥革命後的中華民國只掛了一個“空招牌”。“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最後一戰,“二次革命”的失敗,標誌着辛亥革命無可挽回地最後失敗了。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暫時的發展,使中華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有所增長。但它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仍然很小,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徵也仍然很濃。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並沒有改變。辛亥革命以後中華民族資本主義出現短暫“春天”的主要原因是“一戰”期間列強暫時放鬆對華經濟侵略。隨着一戰後歐洲列強捲土重來,中國的民族工業很快蕭條下去。民族工業發展中的特點,決定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仍然是微弱的。辛亥革命後幾次反封建軍閥鬥爭都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無力而歸於失敗。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卻沒有改變封建土地所有制,也未能在中國農村造成一個大的變動。再加上連年不斷的戰爭,使生產陷於停頓。禍國殃民的北洋軍閥,已把廣大農民推向更加悲慘的境地。辛亥革命後封建思想在中國依舊根深蒂固。辛亥革命時期,資產階級文化同封建文化進行了一定的鬥爭,但是它沒有能夠震撼封建文化的根基。革命失敗後,反動政治勢力猖狂反撲,在思想文化方面出現了一股尊孔復古的逆流。袁世凱反動政府嚴重摧殘了一度興起的資產階級新文化思想。孫中山倡導的自由、民主並沒有真正地實現。

辛亥革命的最終結果究竟怎樣?1924年初,孫中山主持起草的《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承認:“革命雖號成功,而革命政府所能實際表現者,僅僅爲民族解放主義。曾幾何時,已爲情勢所迫,不得已而與反革命的專制階級謀妥協。此種妥協,實間接與帝國主義相調和,遂爲革命第一次失敗之根源。”孫中山這裏所述的“革命第一次失敗”,很明顯是指辛亥革命的失敗。1954年9月,毛澤東在一次講話中也明確指出:“辛亥革命沒有成功,失敗了。爲什麼失敗?就是因爲孫中山的領導集團犯了錯誤,有缺點。關於這一點,孫中山有過自我批評,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宣言上曾經說,當時向袁世凱妥協是不對的。”

綜上所述,辛亥革命雖然取得了推翻清朝、結束帝制的偉大勝利,從而爲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主革命開闢了道路;但是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領域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了袁世凱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時期。因此,它只能是一場在歷史終極意義上失敗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歷史已經證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道路和農民革命、資產階級改良道路一樣,不能挽救中國命運。歷史已經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夠制定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領導中國人民翻身求解放,建立獨立、民主、自由、統一的新中國。歷史已經證明而且終將還會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夠領導中國人民走上富強、民主、文明的。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實己經證明,中國人民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共產黨也離不開廣大人民的強有力的支持,中國“誰也離不開誰”!

辛亥革命紀念作文 篇二

繼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辛亥革命時期的革命黨人爲革命勝利奮不顧身、視死如歸的愛國主義精神,永遠值得後人學習。鑑湖女俠秋瑾被捕,她面對死亡,毫無懼色,體現了她“成敗利鈍不計較,但恃鐵血主義報祖國”的愛國情懷。黃花崗起義中犧牲的烈士林覺民、方聲洞,在參加起義前夕寫給妻子和父親的信,更是體現了一個革命者既愛親人、更愛祖國,爲了挽救祖國可以拋妻別子的崇高境界。武漢革命黨人詹大悲在他主持的《大江報》上刊出《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的時評,公開號召“愛國之志士”、“救國之健兒”起來革命。

維繫海峽兩岸、世界華僑共同的歷史記憶。辛亥革命的歷史,還是今天海峽兩岸,香港、澳門和所有海外華僑華人共同的歷史記憶。正確闡釋辛亥革命歷史,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堅持反“臺獨”,堅持一箇中國和“九二共識”的重要思想基礎。華僑給予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以人力、財力的巨大支持,香港和澳門是當年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的出發地,港澳人民也給予孫中山巨大支持。現在,香港、澳門已經迴歸祖國,但兩岸尚未統一。海峽兩岸同胞及全體中國人都要厲行孫中山振興中華及中國應該統一的偉願,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發展局面,站在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維護共同的政治基礎,促進民族團結統一的歷史進程。

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孫中山在辛亥革 命時期提出關於中國實現現代化的追求,給後人留下了重要的思想資源。孫中山在失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職位後,精心設計了中國現代化的藍圖,他提出中國應追上世界的發展,中國應該“駕乎歐美之上”,中國應該統一,這些都成爲中國人的奮鬥目標。今天,除了臺灣與祖國的統一尚待完成,其他各項大體上達到或者超過了孫中山先生當年的預想。我們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爲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向着振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堅定不移地前進。

辛亥革命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和啓示是豐富和寶貴的。但是,辛亥革命終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辛亥革命以後的歷史發展證明:是近代中國歷史的發展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救不了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歷史也已經證明,這一選擇爲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今天中國的繁榮昌盛,中華民族的復興偉業,以及中國的國際地位,都是這一選擇的必然結果!

讓我們來繼承人辛亥革命的偉大精遺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辛亥革命紀念作文 篇三

隨着時光的流逝,歷史的硝煙已經散盡,讓我們把思緒回到那百年前神州大地的武昌城,我們耳邊彷彿又響起那場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中隆隆的炮聲,一副英雄的面孔彷彿又出現在我們的腦海裏,是他們爲真理與民主自由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行動,纔有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年代,他們是革命的先驅,我們應該永遠緬懷他們。

百年前的神州大地正處於清王朝的統治晚期,在風雨飄搖的封建統治中,有一批接受了西方先進的文化與思想的青年,爲了中華民族的自由與民主,悄然成立了一個個革命的團體。這些團體成爲了革命的火種,成了日後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20世紀初,武漢地區民族資本主義有了較快發展,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不斷壯大。由於各種近代學堂的設立,湖北出現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羣,他們成爲革命的骨幹。其次,武漢是帝國主義侵略較早的地區,帝國主義的掠奪和封建主義的壓榨,使這裏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斷高漲,爲武昌起義奠定了羣衆基礎。第三,革命黨人在武漢地區進行了較長期的起義準備。文學社、共進會深入湖北新軍,做了大量宣傳與組織工作。這樣,武漢成了辛亥革命的搖籃。

雖然歷史的硝煙已經散盡,但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先烈們的革命事蹟。是他們爲革命獻身,纔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們青年一代要牢記歷史,放眼未來,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知識。爲了將來,爲了民族,爲了人民,爲了祖國,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