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多篇)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多篇)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一

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那一天 ,我們鄉下每家每戶的廚房裏都會飄出一陣陣清香-糉子。現在糉子的品種越來越多了,有紅豆餡的,有蜜棗餡的,有肉餡的…‥我和爸爸媽媽一邊吃着香噴噴的糉子,一邊聊起來了。媽媽問我:“寶貝,今天是什麼節日?”我連忙回答說:“端午節。”媽媽接着又問:“那爲什麼端午節這天要吃糉子?”我回答說:“不知道。”

媽媽就此給我講了關於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的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叫屈原,創戰國時期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團結*的國家,共同抵抗秦國。可楚王不但不聽勸告,反而將屈原從楚國放逐了。後來,楚國都陷入了困境。屈原整天都很憂愁。不久,這個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着砂石,投汩羅江自殺,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後,都去尋找屈原的屍體,可沒有找到,人們害怕江裏的魚兒吃了屈原的屍體,便用糉子扔進江裏餵魚。從此,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

聽了屈原的故事之後,我格外感動,屈原爲國捐軀的好精神真令人敬佩啊!這個端午節讓我過得真有意義啊!

寫家鄉的端午節作文 篇二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佳節——端午節。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爲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糉子,又叫“角黍”、“筒糉”。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爲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吃糉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三

每年的農曆初五爲端午節。

端午節本來是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最早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流傳到現在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成吃棕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江浙一帶還有吃“五黃”的風俗。“五黃”指的是黃瓜、黃魚、黃鱔、鹹鴨蛋黃、雄黃酒。

家鄉鹽城過端午節,門上要掛菖蒲、艾葉、吃棕子,喝雄黃酒等。艾、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爲菖蒲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現在,有的人家會在端午節前後養上一盆菖蒲,蔥綠蔥綠的十分好看。小孩子掛香包,穿虎頭鞋。媽媽告訴我,我小的時候,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給我脖子上掛個香包,裏面裝了些香料,手上戴上一根編織的紅繩,腳上穿上一雙威風的虎頭鞋,別提多神氣了。奶奶還特意爲我包一些小的肉棕,讓我美美的吃上一頓美味可口的棕子。端午節現在是我國的法定假日,這天我要和弟弟一起痛痛快快地嬉戲。

今年的端午節很快又要到了,想起奶奶包的三角肉棕,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 篇四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紀念屈原的節日——端午節,這也是中華足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我的家鄉,過端午節時,人們可以吃竹筒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吃鹹雞蛋等。據說,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時候,賽龍舟,吃竹筒糉子,喝雄黃酒,都是爲了紀念愛國的詩人屈原。

過端午節的晚上,湖面上可熱鬧了;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

過端午節時,爲什麼要賽龍舟呢?因爲當年楚國的人捨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着龍舟去拯救屈原。人們藉着龍舟驅散江中的魚,以免吃掉屈原的屍體。

過端午節時,爲什麼要喝雄黃酒呢?因爲端午節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人們爲求得平安,驅散瘟疫,喝雄黃酒。有些地方用雄黃酒染額,胸,手足心,或噴灑室內。據說是爲了辟邪,避免毒蟲咬人傷身,以驅毒蟲,求得平安。

過端午節時,小朋友還要佩戴香囊,據說有辟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草,外包絲布,清香四溢。再配以五色線做成不同形狀,形形色色,玲瓏可愛,香氣撲鼻。

家鄉的民族文化豐厚,我愛我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