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包糉子的過程作文多篇

包糉子的過程作文多篇

包糉子的過程作文1

今天,我做完作業,看見奶奶在廚房裏包糉子,心裏也躍躍欲試地對奶奶說:“奶奶我也學一學包糉子。”

我手上拿着糉葉,隨意一卷,奶奶說:“不行不行,你看着我。”我就學着奶奶的樣子,四個指一起合力,將糉葉捲起來,然後往裏面撒上糯米,奶奶說:“這樣不行,你先撒少一點,再放肉。”我挑了一塊最大的肉,然後抓了好幾把米,不停的撒啊撒,奶奶又說:“少撒些,你是初學,等到後來再多撒些。”我手忙腳亂地弄得滿頭大汗,才把糯米撒好,奶奶說:“沒關係,你包錯了,還可以重來。”我看了看奶奶慈祥的笑臉我又使勁把糉葉一翻,笨手笨腳地綁線,總算是包好了一個糉子,“哎,真難啊,糉子雖然好吃,但包糉子還真累呢。”奶奶說:“這是你包的第一個糉子,雖然樣子難看了點,不過還不錯,繼續努力吧。”“嗯,你說得對。”說完我又動手包了起來,以後幾個算是順手了些。

今天,我可開心了,再一次嚐到了勞動的快樂。

包糉子的過程作文2

古時候,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因爲被逼而投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這天定爲端午節。那天有個習俗——包糉子。

端午節到了,我家正忙着包糉子呢。

今天,天剛矇矇亮,我們都起牀了。媽媽讓外婆做餡,讓小姨洗糉葉,讓我發糉葉和繩子,她做糉子。至於“大名鼎鼎”的“大廚”老爸嘛,就負責煮糉子。

外婆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綠豆,加上水和一些調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味四益的綠豆餡。外婆又把一些煮熟的糯米放進另外一個盆裏。最後,她拿出一些豬肉,放進一個小碟子裏。只聽一陣“嘩嘩”的水聲,小姨也把糉葉洗好了。我把兩片糉葉和一條繩子遞給媽媽。

只見媽媽熟練地把一片糉葉折成鬥型,再把兩勺糯米、一勺綠豆和幾片豬肉放進糉葉裏,再在上面壓上一片糉葉,然後把多餘糉葉向內折,最後綁上一條繩子,一個糉子就做好了。

就這樣,一個、兩個……一共做了四十多個。老爸接過糉子,把它們裝在兩個壓力鍋裏,在把壓力鍋都放在煤氣爐上。他一會兒看看這鍋,一會兒看看那鍋,忙得不亦樂乎。過了二十分鐘,糉子煮好了。廚房裏充滿了糉香。

我拿了一個糉子,去了葉,便狼吞虎嚥了起來,沒到一秒鐘就吃完了。

自己家包的糉子就是好吃,我明年還要吃。

包糉子的過程作文3

過端午節,吃糉子是必不可少的。可您要問我會不會包,那我可告訴您,我學會了。這天,蔣老師就圍繞端午節包糉子給我們開展了一堂綜合實踐活動課。

在上課前的準備階段,蔣老師讓我們分成六組,讓每組準備好包糉子的材料,如:糉葉、紅棗、紅豆、棉線等。幾天後,終於盼來了到五小實踐中心上課。一開始,蔣老師給我們講了一下關於端午的知識,還讓我們看了賽龍舟的視頻,看着龍舟上奮力划行的人,我真羨慕他們。接着,我們開始學習包糉子。

視頻裏的阿姨將糉葉捲成圓錐形,往裏面勺了一點糯米、紅豆、紅棗,然後翻起糉葉把裸露的部分裹起來,隨即用一根線捆住。頓時,一個又大又好看的糉子出現了。看到這裏我忍不住了,動起手來。

我學着阿姨的樣子用兩片糉葉捲成圓錐形,往裏填滿糯米、紅豆、紅棗。再捲起糉葉,包住露出的部分,使糉子不漏米。最後用線捆住。但我的糉子太鬆了,米從縫隙裏漏了出來。唉!我第一次包糉子竟然失敗了,但我沒有半途而廢,又重新再來,終於包出了一個小小的、不太好看的糉子。

蔣老師爲了讓我們向好的人學習,便從每組中選出包糉子能手。我憑着小小的糉子,成爲我們組的代表和別組“PK”。蔣老師說:“請王教導選一下冠軍,冠軍可以和自己最喜愛的一位老師拍照。”王教導說:“同學們,請擺出一個姿勢,讓你的糉子更突出。”我做了一個“槍”的手勢。老師大致看了一遍後說:“剛纔蔣老師的話可有漏洞,她沒說冠軍有幾個,所以你們六個人都是冠軍!”我們聽了都歡呼起來,並異口同聲說要和蔣老師合影。

下課鈴響了,每位同學臉上都洋溢着快樂的笑容。

包糉子的過程作文4

星期一下午,陳老師爲了讓我們深入瞭解端午節,特地舉辦了一個活動——包糉子。陳老師給我們講了一些關於端午節的傳說和習俗。比如: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抱石跳汨羅江自殺,百姓們爲了不讓魚、蝦吃屈原屍體,用米做成飯糰,還把雞蛋、鴨蛋等餵魚、蝦,這樣他們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比如,由於科學技術不發達,古時候人們認爲端午節那天五毒——蛇、壁虎、蜈蚣、蠍子、蟾蜍會甦醒害人。說五毒怕雄黃酒,所以端午節那天人們都喝雄黃酒,還會在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比如,中國漢族四大傳統節日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比如,民間還傳說端午節這天是“惡日”,這一天出生的孩子假如是男孩長大後會害父親,女孩會害母親……

介紹了端午節的來歷和一些故事後,陳老師端來幾盆事先泡好的米和糉葉,讓我們學包糉子。我看老師熟練的包好了一個糉子,我開始學着老師的樣子嘗試包第一個糉子。我先拿起一片糉葉,把它捲起漩渦狀,然後填上米。快要填滿時,用漩渦上的糉葉蓋在米上,之後用繩子一系。結果系的時候糉子散了,我又生氣又灰心;但是我又想做什麼事情都要經過很多失敗,老師不是常常教育我們“失敗是成功之母”嗎。所以,我又拿起了糉葉重新包了起來。我小心翼翼填米、繫繩……耶!我包好了第一個糉子時真是又開心又興奮。然後,我又繼續成功包了五六個。回到家裏我把學包糉子的經過講給爸爸媽媽聽,他們都誇我棒!

經過這次包糉子我深刻體會到:做什麼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只有堅持纔會取得成功!

包糉子的過程作文5

“快點快點!”“呀!成功了!”“啊,失敗了”……教室裏傳來了一陣陣喊叫聲,這是爲什麼呢?原來,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學校組織所有學生一起包糉子。

爲了這次活動,何老師請來了一些“高手”:有些同學的爺爺奶奶,讓他們來幫我們包糉子。

一切準備好後,何老師給我們講了講怎樣包糉子後,就嘗試讓我們包了。

第一步很難,要把糉葉捏成漏斗狀,我試着捏了起來,捏好的糉葉看起來還不錯,但一往裏面放糯米,就從中間漏了出來,這是爲什麼呢?我問了下教我們這組的奶奶,她看看我糉子,就發現了問題,原來,是因爲糉葉有一端鬆了,只好重來做一次,把那端弄緊,就行了,再放上料,然後把露在外面的口蓋起來,一個糉子的原型就做好啦!

第二步比第一步難,是把藺草綁在糉上。我拿了根藺草,照着模樣綁了起來,沒想到最後那個打結的地方時,哎呀!繩子斷了,原來,在前面的那個繞彎時,繞太大了,然後後面不夠用,而我卻用力往前撥,所以斷了。經過又一次嘗試,終於包好了!

端午節包糉子是一件又辛苦,又快樂的事情,從中我又學習到了端午節的意義和由來。

包糉子的過程作文6

學校放小長假,我、媽媽和爸爸一起去衢州鄉下看望奶奶。

我們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專心致志地包糉子。

我對奶奶說:“我也來跟您學包糉子吧!”奶奶說:“好!”我一邊看奶奶包糉子,一邊暗自學着。我像奶奶那樣,先把糉葉圈成一個漏斗形,但一個小洞也不能有。然後把糯米放進糉葉裏,只見糯米像一個個調皮的孩子,在比賽跑,看誰跑的最快。我看了一下奶奶的糉子包的十分結實、有模有樣。可是她跟我包的方法一摸一樣啊,爲什麼我的包不好,米還要漏出來呢?

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傻孩子,你沒把糉葉圈好,所以米纔會漏出來呀。”

聽了奶奶的話我重新開始包。我像剛纔那樣先把糉葉圈成一個漏斗形,然後把米放進裏面,米沒有漏出來。再把肉放進米的中間,又放了一層米在上面,最後我把糉葉折的非常牢固,把線捆好,一邊的奶奶一而再再而三的對我說:“捆線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把線捆好,米也會漏出來的,這樣燒的時候就像燒粥一樣,我用牙咬着線,把糉子綁的結結實實,一隻糉子大功告成,包的一個比一個好,奶奶誇我真是聰明能幹,我聽了心裏樂開了花。

晚上,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美美的。

包糉子的過程作文7

“過端午,賽龍舟,糉子艾香滿堂飄。”就像語文課本里面說的端午節到了,奶奶要包糉子啦!當時我心裏突然有了一種衝動,也想跟着奶奶一起包糉子。於是我跑到奶奶面前問:“奶奶,我可以和你一起包糉子嗎?”奶奶望了一下我邊說邊準備食材:“當然可以呀!”

奶奶準備了一些蜜棗、糯米、蘆葦葉。奶奶先把蘆葦葉浸泡在涼水中,大約半小時後蘆葦葉變軟了,把變軟的蘆葦葉放進涼水鍋裏用大火燒開。我問奶奶:“爲什麼這樣做呢?”奶奶說:“弄軟了就能包出糉子的形狀。”“啊!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糯米是奶奶前幾天就泡好的,今天剛剛泡發。奶奶說泡發的米包的糉子吃起來更軟糯。

一切準備就緒,我們要開包了。只見奶奶熟練地先把三片綠油油蘆葦葉捲成了小喇叭狀,再把糯米、棗放了一些在小喇叭裏,並小心翼翼地包好,最後用線把糉子捆起來,一個“肥嘟嘟”的大糉子就包好了。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可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我要麼包的時候蘆葦葉破了,糯米全掉出來,要麼在捆線的時候捆鬆了,讓糉子轉了一個大圈。儘管我用了奶奶教的辦法,可就包不成。我皺着眉頭,嘆了一口氣,心裏想:哎!包糉子太難了,我還是放棄吧。奶奶看穿了我的心思,說道:“你要再堅持一下就成功了。”我聽了奶奶的話,覺得非常有道理,便繼續包起糉子來。我光學折小喇叭就學了大半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大功告成。看看奶奶已經包了很多,而且個個精緻,而我包的不像三角形,倒像個梯形。

我和奶奶把包好的糉子放進涼水鍋裏,用慢火慢慢煮。聞着鍋裏飄出的葦葉清香,我明白了:我們做每一件事都不能半途而廢,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最好的成就。

包糉子的過程作文8

這天,就是一個值得紀念又值得回味的日子。在“六一”兒童節的前一天,我們的教室裏迴盪着一陣陣爽朗而經久不息的笑聲,教室裏迴盪着一股清新的糉子香。我們包糉子了。

這天我們都按照老師的安排,帶來了各自需要帶的東西:米、蘆葉、餡、勺子、線、盆子……

我也不例外,拿起搭好的蘆葉,小手輕輕一扣,一個糉子的“餡地”就出來了,我心想“嘿!這點小活對我而言就是小菜一碟。”之後,開始放餡了,我拿出勺子勺了米,放入餡地,就在我得意之時,一個疏忽,米都逃了出來。哎!只好重來了!

這次,我謹言慎行,征服重重“關卡”,來到最後階段——綁線,綁線就是包糉子中最難的,它講究方法,技巧。一開始,我也亂了手腳,心裏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我極力讓自我冷靜下來。開始試驗,找出技巧,透過多次試驗,我最後明白,綁線時要紮緊,還要把一些口紮緊,才能保證糉子在煮時不會變成蘆葉粥。

老師把我們包的糉子送到食堂去煮。傍晚,我吃着自我包的糉子,真開心呀!與此同時,我最後體會到了包糉子的麻煩,也明白了外婆平時在百忙之中抽出時光包糉子給我吃有多麼不易,我以後必須也包糉子給外婆吃。

到了傍晚,老師端來了一盆糉子,糉子的香味飄滿了教室,也飄進了我們的心裏……

透過包糉子這件事,讓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冷靜,要去試驗,要去發現。

包糉子的過程作文9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一人在家裏包着一點都不像糉子的糉子。手上放着糉葉,右手拿着筷子……這個姿勢保持了半個小時。在這半個小時內,我究竟在想什麼——

還記得小時候的端午節,都是在婆婆家度過的。每到端午節,婆婆都要包糉子。婆婆包的糉子可是獨一無二的,最拿手的還是鴨蛋黃糉子。

在包糉子前,婆婆總是要先問我一個問題:“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誰呀?”我總回答:“龍舟!”“呵,傻孩子,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呀!”

“好,我現在就要紀念屈原。”說完,我拿起一個剛剛蒸的糉子吃了起來。

“叮咚!”婆婆家門鈴響了。

“婆婆,我來吃糉子了!”

“喲,快進!快進!”

婆婆給我包糉子,我則在一旁看着。婆婆那嫺熟的手法,一分鐘就包了一個糉子。

“糉子出鍋了!”婆婆說,“還是你最喜歡吃的鴨蛋糉子。”

還是小時候的味道。婆婆問我:“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誰呀?”雖然婆婆每年端午節都會問我這個問題,答案也總會說無數次。可我仍不假思索地回答:“龍舟!”婆婆也總說我“傻!”

我放下手中的糉葉和筷子:“走!去婆婆家吃糉子去!”

雖然現在自己會包糉子了,不過包出來的,還是沒有小時候的味道。不然,怎麼說婆婆包的糉子是獨一無二的`呢?

包糉子的過程作文10

“咕——咕——”肚子又叫了,呀,快到飯點了,我從房間裏出來,今天是端午節,我太開心了!回憶中那一隻只誘人的糉子,不停地敲打着我的味蕾,真好吃!

我飄飄然地走了出去,正好撞見一家人在包糉子,我都有點兒不好意思了,連忙上前幫忙。我找了把椅子,盤腿坐下,“這下該怎麼包呢?”我咬了咬手指,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上手!我就抽了幾張溼漉漉的糉葉,交錯疊好,舀了一大勺子米就往裏面倒。“哎!別呀!”外婆連忙阻止了我:“傻孩子,放那麼多,會漏的!況且它這麼胖,衣服包不下呀!”我想也是,就倒掉了一小半米,這樣給它穿衣服輕鬆多了!咦?它的衣服該怎麼穿來着?

機靈的我向旁邊瞟了瞟,是四隻角的呀,這就好辦了!於是,我就把露在外邊的糉葉,向裏邊裹回來,“嗞——”糉葉破了,我驚得睜大了眼睛,趕緊抽了一張新的裹在破裂處,“嗞——”哎呀,這一片也被我撕破了!我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媽媽從我手中拿走了這隻“受傷的糉子”,一邊補救,一邊對我說:“遇事不能慌,救糉子其實很簡單,只要拿新糉葉覆蓋上去就好啦!也不用強行包裹,不然準會撕爛……”我在一旁認真聽着,點頭如小雞啄米。媽媽包完後,把糉子遞給了我:“接下來,就差捆“腰帶”了!”“捆的時候是不是得捆緊一點呢?”我想着。我拿起一根水草,在糉子上繞了好幾圈,手一用力往上一拉,水草居然在這一瞬間給斷了,我下巴都磕地上了,這可怎麼辦?我就這樣拿着這隻糉子冥思苦想,最後,我靈機一動,把斷了的兩條繩子綁起來繼續捆,最後綁了一個大蝴蝶結,五花大綁的糉子就完工!

出鍋嘍!我立馬抓起那隻自己包的糉子,雖然包得不像糉樣,也不像人樣,但味道依舊呀!入口軟糯,帶着一絲絲糉葉的清香,咀嚼幾下,可口美味的糉子衝向你的五臟六腑。我笑了,果然,自己動手下功夫的纔是真美味。

包糉子的過程作文11

小時候,只要一到端午節,我自己就多會求這姥姥給我做十幾個小糉子。可是去年端午節的時候姥姥卻對我說:“小旭呀,你也不小了,該學會自己包小糉子了。”我高興地點了點頭,因爲在我的眼裏,包糉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開始包糉子了,姥姥幫我準備好了糉子餡和糉葉,她就開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糉子。姥姥說:“包糉子首先要把糉葉捲成你想要的糉子的大小”。姥姥一邊說一邊給我做示範動作,“接着在卷好的糉葉裏放上糯米,還要把糯米壓緊,這樣包出的糉子纔好吃,然後在中間放上一個小棗,最後把糉葉包起來用繩子紮好。”這樣,一個可愛的小糉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糉葉,把糉葉先捲成了非常小的一個“窩”,然後就照着姥姥教我的步驟包起了糉子。可是在姥姥手裏聽話的糉葉,到了我這裏卻不聽使喚了,還沒等我拿繩子扎,餡就全散了,第二個,第三個……一連包了好幾個,都是如些,我有點泄氣了。原來糉子好吃,卻這麼難包呀!姥姥看出了我的變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什麼事都會遇到困難,可不能在困難面前低頭。”聽了姥姥的話,我不好意思放棄,只好接着包。不知道是第幾個了,我包的第一個糉子終於“問世”了,它雖然沒有姥姥包的好看,但我還是很高興,我總算學會了包糉子。一個下午過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糉子,後來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姥姥看了,一個勁地誇我心靈手巧。姥姥還把小糉子串在一起,據說這樣象徵着好運連連。

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而且還懂得了要不怕困難的道理。

包糉子的過程作文12

公元前340年,一愛一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糉子--"筒糉"的由來。

現在的糉子品種可是千奇百怪:有用竹葉裹白糯米糉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的竹葉糉、有把糯米淘淨,夾棗、慄、綠豆,以艾葉浸米裹,入鍋煮的艾香糉、有用取真武山優質甜茶取汁來製作的甜茶糉,使其色澤金黃油亮,入口潤一滑細一嫩,柔軟粘一稠,齒頰留香,回味甘甜,去膩消食,營養豐富、有將用薄荷水浸米先蒸軟,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糉,再煮的薄荷香糉、有豆沙、糖、脂油丁混合在一起煮的豆沙糉······雖然品種千奇百怪,但是每種糉子的味道都是毫不遜色於其他食品的!而且端午降至,糉子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我也很想學包糉子,可一直沒機會。有一次,我見一奶一一奶一正在包糉子,就按捺不住一直想學包糉子的心,懇求一奶一一奶一:“我的好一奶一一奶一,叫我包糉子吧,求求你了!”“好吧,一奶一一奶一斗不過你,不過你可不能搗亂哦。”我見一奶一一奶一答應,高興的一蹦三尺高。事不宜遲,我趕忙挽起袖子,把手洗乾淨,有擦乾,然後坐在一奶一一奶一身旁。只見一奶一一奶一挑了三片好的糉葉,把它們疊成方形,然後捲成圓錐形,放入一些糯米鋪滿底部,上面放上一塊一奶一一奶一自己醃好的肉,再用糯米把肉蓋住壓緊,最後用一奶一一奶一自己準備好的線,包緊包實。“你看,一個四角肉糉就這樣包好了。”一奶一一奶一對我說道。

於是我學着一奶一一奶一的樣子把三片好的糉葉,疊成方形,然後捲成圓錐形,放入一些糯米鋪滿底部,可是當我把糯米放進去時,它們總是會漏完,我趕忙詢問一奶一一奶一:“一奶一一奶一,爲什麼我放的糯米會漏完?”“呵呵,你看你下面有一個洞。”“怪不得!”我連忙把洞給“補”了起來,再放入一些糯米,果然這次不漏了。我又放上一塊醃好的肉,再用糯米把肉蓋住壓緊,最後用一奶一一奶一自己準備好的線,包緊包實。“啊,我的四角肉糉做好了!”我高興極了,我想奔走相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全世界的人。

其實包糉子一點也不難,我希望只要我們大家能夠花費一點點的時間,就能讓“包糉子”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流傳於我們的子子孫孫。千萬不要讓“包糉子”這個傳統文化在我們現在生存着的這個大千世界裏永遠消失。

包糉子的過程作文13

我愛吃香噴噴的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卻從未動手包過。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我決定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學包糉子。端午節前一天,當我們回到老家時,爺爺早已準備好包糉子的原料:有糯米、箬葉、方塊肉、板栗……想着它們馬上就要變成噴香的糉子,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開始包了,只見媽媽捏起兩片箬葉輕輕一卷,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可我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箬葉一角,右手將另一角往裏卷,下面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角筒。接着往角筒裏放入一些糯米,塞上豬肉和板栗,再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可是糯米就像調皮的孩子似的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媽媽幫我解了圍——倒掉多餘的糯米,然後按實,我才舒了一口氣。

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喜歡吃糉子的人都知道,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把糉子五花大綁後,別出心裁的打上一個可愛的蝴蝶結。

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桶中,可是不小心扯到了線頭,只聽得“嘩啦”一聲,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散落在地上。我又得從頭做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終於學會包糉子了。

煮糉子最需要耐心。我們把糉子放進大鍋煮開後用小火燜上一個晚上。端午節一大早,香噴噴的糉子才起鍋。我迫不及待地品嚐起自己包的糉子,心裏有說不出的喜悅。通過這次學包糉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