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藝術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中國行爲藝術調查報告

藝術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中國當代行爲藝術調查報告

作者:文法與經濟學院行管二班萬專

一、 調查背景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所發生的當代藝術現象和事件,有一種現象是不容也不可能不引人注意的,那就是行爲藝術作爲一種有效的藝術表達方式,越來越多地被藝術家自覺地運用。在思想文化和藝術流派空前多元化的今天,行爲藝術在中國在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排擠和誤解之後,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成爲一股不容忽視的藝術思潮。正因爲如此,從社會學角度對當代行爲藝術進行一番深入的調查和研究很有必要。

二、 調查結果

次調查採用了瀏覽網頁、問卷調查的方式,面向全體社會,重點以大學生爲主體,以大學生的認知程度,研究中國當代行爲藝術的現狀。

a.調查時間: 開始時間:2014-4-8結束時間:2014-6-25

b.樣本數量:227份

c.樣本分佈:

1) 性別:參與樣本調查的男有129人,佔總體56.83% ;女有96人,佔總體42.29%。

2)年齡:18歲以下有15人,佔6.61% ;18---25有186人,佔81.94% ;26---35有13

人,佔65.73%。

3)職業:全日制學生(文科)有103人,佔 45.37% ;全日制學生(理科)有70人,佔30.84%。

4)學歷:專科有34人,佔14.9(內容來源好 範文網)8% ;大學本科有161人,佔70.93%。

5)眼中的藝術家形象:62.56%的人認爲行爲藝術家是值得尊敬的藝術創作者;19.38%的人認爲他們是不可理解的一羣人,看不懂他們的作品;10.13%的人表示不關心。

6)關注程度:13.66%的人經常關注藝術活動信息;59.03%的人偶爾關注藝術活動信息;20.7%的人幾乎不關注藝術活動信息。

7)瞭解渠道:80.7%的人是通過電視、網絡媒體;50.66%的人是通過報刊、藝術雜誌;通過家人朋友同學同事瞭解的佔16.3%。

8)能否接受當代藝術表現形式:20.26%的人不能夠接受;25.11%的人能夠接受;45.81%的人表示視具體情況而言。

9)是否接觸過:35.68%的人接觸過;60.35%的人沒有接觸過。

10) 對行爲藝術的印象: 10.13%的人認爲行爲藝術血腥暴力、色情裸露,低級趣味;62.11%

的人認爲是由藝術家帶着某種文化意向觀念完成的事情;25.55%的人表示純屬無聊不能理解。

11)能否接受全裸行爲藝術:28.63%的人表示能,這是對藝術的追求;30.4%的人表示可以

吧,只要我的親朋好友不這樣就行;34.36%的表示不能,太違背傳統了,接受不了。

12)行爲藝術是否對生活有影響:51.98%的人認爲有;47.14%的人認爲沒有。

13)行爲藝術是否是藝術:69.16%的人認爲是;29.96%的人認爲不是。

14) 行爲藝術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66.96%的人認爲有存在的必要;30.4%的人認爲沒有存在

的必要。

15)傾向於哪種類型的行爲藝術: 46.26%的人選擇反應藝術家內心思想情感或觀念的;

74.45%的人選擇反應一定社會現實的;有10.57%的人表示無所謂,隨便。

16)行爲藝術在公共場合進行是否合理:62.56%的表示不合適;36.56%的人表示合適。

17)是否願意參加:37.89%的人願意;60.79%的人表示不願意。

18)大衆行爲是否爲行爲藝術:21.15%的人認爲是;77.53%的人認爲不是。

19)是否每一個人都能做行爲藝術:28.19%的人認爲是的;70.04%的人認爲不是。

20)行爲藝術在當今社會應以什麼方式進行:31.72%人認爲是現場表演;66.08%的人認爲

是通過媒介。

21)行爲藝術在中國能否在中國發展起來:29.07%的人認爲行爲藝術在中國能夠發展起來;

30.84%的人認爲不能發展起來;39.21%的人表示說不準。

三、 調查結果分析

通過以上樣本分佈情況不難看出,被調查者多爲全日制大學生。關於藝術家在他們眼中的形象,超過一半的人認爲他們是值得尊敬的藝術創作者。當然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爲他們是不可理解的一羣人,看不懂他們的作品,更有甚者表示不關心。很少一部分人能夠接受當代的藝術表現形式,而相當一部分人不能夠接受或者視情況而言。而接觸過行爲藝術的人少之又少,即使接觸過所謂的行爲藝術,其實並非真正的行爲藝術或者以間接的途徑接觸,而不是親身經歷或感受。當下在中國這種情況也許絕對不在少數,雖然有絕大多數人表示經常或偶爾關注藝術活動信息,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人幾乎不關注藝術活動信息,大部分人不願意參加行爲藝術,只有少部分願意參加,但不提倡全裸行爲藝術。這說明在中國藝術活動還沒有真正走進普通民衆的生活,這大概是因爲一方面當今藝術形式本身就比較深奧,而另一方面民衆的藝術欣賞水平整體上還有待提高所導致。在瞭解藝術訊息的渠道的方面,電視、網絡媒體以其方便、快捷、美觀的特性,爲人們所接受,當然報刊、藝術雜誌也在發揮着作用,他們認爲電視、網絡媒體和報刊、藝術雜誌都是媒介,行爲藝術在當今社會應以媒介方式進行而不是現場表演,這與行爲藝術強調的是在現場表演對觀衆的感染力相矛盾,也揭示了行爲藝術在中國推廣困難的部分原因。對於行爲藝術的印象,大部分人認爲是由藝術家帶着某種文化意向觀念完成的事情,當然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爲行爲藝術血腥暴力、色情裸露,低級趣味或者純屬無聊、不能理解。這確實反映了一些行爲藝術的真實情況,有些行爲藝術確實顯得有些血腥暴力、色情裸露,低級趣味,當然這也許是行爲藝術家們的情感表現或者是對當代生活的真實反映或反叛,但是這些應該僅僅只是當藝術表達的需要而出現,而不是純粹吸引眼球,爲了這樣做而這樣做。對於全裸行爲藝術有相當一部分人頗有微詞,表示太違背傳統、不能夠接受,還有很大一部分人表示能夠接受,但前提爲不是自己的親朋好友。這說明傳統文化依然在深深影響着中國人的文化認知。大部分人認爲行爲藝術是藝術,對於自己的生活(思想、觀察、情緒)有影響,有存在的必要,以反映藝術家內心思想情感或觀念或者反應一定社會現實,但不提倡在公共場合進行性,但仍有一部分人認爲行爲藝術不是藝術,對於自己的生活沒有影響,違背傳統或者血腥暴力、色情裸露,低級趣味,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對於大衆行爲與行爲藝術的關係,大部分人認爲大衆行爲不是行爲藝術,只有少部分人認爲大衆行爲(如芙蓉姐姐鳳姐之類網絡紅人的行爲)是行爲藝術。大衆行爲是指一種人數衆多的自發的無組織的行爲,它一般具有3個特徵:人數衆多、無組織性和行爲者的相互依賴。而行爲藝術是指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由個人或羣體行爲構成的一門藝術。行爲藝術必須包含以下4項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時間,地點,行爲藝術者的身體,以及與觀衆的交流。對於行爲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前途,少部分認爲能夠發展起來,而大部分人認爲在中國行爲藝術不能夠發展起來或者很難發展起來。

四、 正文內容

(一) 對行爲藝術的基本介紹

行爲藝術是指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由個人或羣體行爲構成的一門藝術。行爲藝術必須包含以下4項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時間,地點,行爲藝術者的身體,以及與觀衆的交流。該藝術不同於繪畫、雕塑等僅由單個事物構成的藝術。雖說理論上行爲藝術可以包含一些相對而言更爲主流的活動,比如:雜耍、噴火、體操等雜技,以及戲劇、舞蹈、音樂等,但這些一般歸爲表演藝術。行爲藝術通常僅指視覺藝術範疇中前衛派(avant-garde)或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的一種。關於起源行爲藝術,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於歐洲的現代藝術形態之一。它是指藝術家把現實本身作爲藝術創造的媒介,並以一定的時間延續。行爲藝術的鼻祖是法國著名藝術家伊夫·克萊恩(yves klein,1928-1962)。1961年,他張開雙臂從高樓自由落體而下,把這稱作《自由墜落》。

(二) 中國當代行爲藝術的發展現狀及原因

中國當代行爲藝術從八十年代悄然興起後到今天雖然有了較大的變化,但是絕大部分作品依然停留在“身體論”的層面上。行爲藝術的身體論在今天年輕藝術家身上已經成爲了一種負擔,一個圈子套着,沒有新意,老年化的狀態。對身體無盡榨取透支,就是過去行爲藝術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不斷地透支自己的身體,而忽視了作品的觀念性。除此之外,當代行爲藝術大多純粹反映藝術家內心思想情感或觀念,缺乏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往往難以走進普通民衆。從行爲藝術發展的外部環境來看,現在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相比已經有了較大的改觀,可是其發展空間依然比較狹窄。首先普通民衆尤其是年輕人開始嘗試接納和認可當代行爲藝術的內容和形式,但就整個社會來說對其認可度依舊偏低。其次,當代行爲藝術時時受到當代制度、法律或者社會道德規範與審美觀的約束。具有法學理論準備的批評家王南溟先生認爲:合法化的前提至少應該在法律上保障“言論自由”和“表達自由”。本土當代藝術的不自由,不“合法化”,從根本上來說是這種藝術的自由還沒有得到憲法的有力保護??與此相對應的是行爲藝術在美術館和公共空間屢屢遭拒。 究其原因,我們也可以從行爲藝術本身和外界兩方面分析。從行爲藝術本身來看,一方面,藝術是個很偉大很平凡的東西,藝術也需要觀衆,而當代行爲藝術嚴重脫離現實,脫離生活,沒有平凡化,因而缺乏觀衆。另一方面,當代行爲藝術中摻雜的暴力血腥色情等因素與人們的審美共性相沖突,違背現存的道德觀價值觀,超越了人們的承受極限,引起人們的厭惡和反感,從而遭人非議。從外界來看,一方面,在現實的形態下,行爲藝術的傳播受到許多約束,只能採用攝影照片和錄像的形式來記錄,人們對行爲藝術活動的瞭解,只是通過圖像材料,行爲藝術現場的感染力無法讓人體會到。圖像資料對於已發生的行爲來講是記錄,對於觀看圖像資料的觀衆的解讀來說,既是文本又可能是障礙。另一方面,民衆整體藝術素養和審美水平不高,再加上一些大衆媒體包括一些專業刊物在一直沒有對所謂的"行爲藝術"進行客觀、公正、全面的介紹,道聽途說、以偏概全式的報道誤導了大衆包括一些專業人士對於"行爲藝術"的瞭解。

(三) 行爲藝術的社會影響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行爲藝術也不例外。行爲藝術對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和規範,變質的行爲藝術所帶來的危害也不容小覷。

健康行爲藝術的積極影響

1、 過程展示,把傳統藝術從高不可攀的、精英文化高度的神聖殿堂,擺放到

了普通觀衆心目中的“不過如此”的“平淡”狀態。尤其在有的作品中,

還請一般觀衆參與,這就更消解了藝術家與觀衆之間的心理距離,增強了

觀中對藝術創造行爲的認同感。這有利於藝術傳播的大衆化和普通民衆藝

術素養的提高。

2、 當代行爲藝術是對極“左”主義政治美學的突破。極“左”主義政治美學

往往依附於“真、善、美”這類宏大的準則對文化藝術的多樣性進行壓制

對人類進行精神控制。人們不會忘記,假借“革命真理”,“文革“政治

美學及其美術曾經何等殘酷地對人類普遍價值進行踐踏。單就美學道理而

言.人類社會並不存在某種適用於一切藝術及藝術品的審美本質與共同性

質,把“真、善、美”假定爲評價一切藝術形式和觀念的“健康理性的客

觀性”,不僅顯得虛假、空洞、貧乏,而且往往因爲其錯誤的語言表達而

受到審美專制主義的熱烈鼓勵和超級役使。無情壓制審美多元化,絕不承

認美包含並存在於美的對立面,最終危及藝術表達的自由。當代行爲藝術

的健康發展毫無疑問會有利於當代文化藝術的繁榮與多樣化。

變質行爲藝術的消極影響

1、行爲藝術的發展如果不能在一個規範的軌道上運行,就很容易被一些別有

用心的人所利用,即借創作行爲藝術之名行傳播血腥暴力色情之實,敗壞

社會風氣,甚至干擾正常的社會秩序。除此之外,變質行爲藝術的流行可

能會動搖社會良性運行所需要的合理的的道德觀和審美觀,助長極端反傳

統的風氣,危及社會穩定。

2、對行爲藝術的過度消費帶來“藝術消費人人,人人消費藝術”結果,很有

可能導致低水平藝術的泛濫,降低藝術的質量,影響人們對藝術的評價和

追求。

(四) 中國當代行爲藝術的發展出路

中國當代行爲藝術現如今面臨着十分尷尬的處境,要想擺脫這種處境,找到發展出路,在我看來有必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 藝術創作從現實出發,更多地反映當代現實,貼近民衆生活,儘可能爭取觀衆,

贏得民衆的認可。

2、 努力克服傳統行爲藝術關於暴力血腥色情等挑戰人性和道德的因素,突破身體

論的限制,創新行爲藝術的表現形式。行爲藝術走到今天思想觀念性將會是

以後行爲藝術一個最重要的元素,以後的方向將會越來越多元,有可能完

全放棄掉身體,甚至只是一個觀念,簡單的生活都要比身體的強調性更重

要。

3、 對當代行爲藝術進行本土化的塑造,立足於本民族的文化,借鑑西方行爲藝術

的成果,推陳出新。

第二篇:贛州環境藝術調查報告

前言:

隨着城市性質和城市文明的發展,每個城市都顯示出自己的特色和個性,都有着自己的歷史傳承!人們也越來越關注自己所生活的環境,越來越重視環境設計,希望通過設計創造理想的棲息環境。因而有必要加以對傳統的認識價值和理解,包括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軍事史、經濟史、建築史、科學史、技術史、教育史等等人類活動的一切方面的歷史。也就是說要加強個人的文化修養和品位。

自遠古時代開始,人類從未停止過對理想棲息環境的追求。從氣勢磅礴的凡爾賽花園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江南園林,從被泰戈爾譽爲“時光面頰上的一顆淚珠”的泰姬陵到拿破崙眼中“歐洲最美麗的客廳”聖馬可廣場。環境藝術中承載了人類的文化,濃縮了人類的歷史,隨時光流逝積澱成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也使得現代意義上的環境藝術的內涵更加廣泛。並且環境藝術是實用的藝術,是爲人們提供安全、舒適、方便、優美、的生活環境,其核心是爲了滿足人們各種環境心理和行爲的需求。即物質功能、精神功能和審美功能。

雖然說現在的贛州的環境藝術建設不是很成熟,城市經濟的發展也相對落後。但“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任何成熟的環境都是經過漫長的時間逐漸形成並且始終在不斷的變化。所以贛州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天地和諧的桃花源,就應該立足鄉土,以反規劃的途徑,重歸可信的人地關係,迴歸生存的藝術。贛州城市不要出現“千城一面”的趨同現象的景觀設計。這樣城市個性和歷史特色難於承襲和提升。爲了改善和提高城市視覺環境質量,提高城市環境的文化價值,增強城市的可識別性和個性感。贛州有必要提升自己的城市品位。

調查地點:贛州市

調查對象:贛州市的一些環境設施。比如,公交候車亭、報刊亭、垃圾容器、休閒座椅、路燈、道路護欄、交通標誌牌、指路標牌、健身器材、街頭廣告等。

調查目的:學習和應用本專業知識和加強個人素養以及加強對贛州市的瞭解。

主要內容:學校的一些環境設施、公交候車亭、報刊亭、垃圾容器、休閒座椅、路燈、道路護欄、交通標誌牌、指路標牌、健身器材、街頭廣告等。

調研方法:用照相機拍攝贛州市的景觀。

調查內容:

1、首先是調查新建的贛州城市中央公園

城市園林-園林城市正是21世紀城市建設的重要命題。生態、環境質量、最佳人居等新的城市觀念都是與城市園林結緣的。一個現代化國際城市必備完善的綠化系統,都是以城市綠地爲紐帶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說:“人們爲了生活,聚居於城市;人們爲了生活得更好,居留於城市”。城市綠地空間是城市中人與自然的交流平臺,它爲久居混凝土森林中的城市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生活空間,使得居民能夠最大程度地貼近自然,享受生活。

在信息交流頻繁、思想文化交匯、藝術風格多元、功能要求複雜的今天,贛州也在日新月異地發展,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也採用了較之以往豐富得多的技術手段和設計元素。綜觀贛州,這幾年,贛州的公園綠地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引人矚目。

“久居樊籠裏、復得返自然”。城市居民渴望自然,呼喚綠色,在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的今天,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將是城市空間環境創造的主題。建設以城市綠地空間爲主要載體的人居環境,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提高城市綠地的文化及美學水準,滿足現代上的行爲需求,逐步實現城市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成爲當今城市綠地空間的重要標準。

贛州城市中央公園,雖然說借鑑了中國古典蘇州園林特色的地域風貌和文化內涵。有着顯着的人文景觀但卻缺少了贛州的地域文化特徵。創新性和個性度不夠,體現不出贛州的風土人情。當然這比贛州火車站好多了,火車站建了個不屬於這個城市的馬踏飛燕的標識。它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我怎麼來到山西了?

我覺得如果能加強竈兒巷或者七裏鎮的傳統風格會更加不錯。以竈兒巷的傳統或者七裏鎮爲研究對象,結合創新實例,系統的研究贛州文化的主要特徵及其對地域環境藝術的影響。揭示贛州地域環境的藝術特質,從而說明贛州傳統文化與其環境藝術內涵密切相連——能直接影響的環境藝術,而地域環境藝術中又閃爍出贛州傳統文化的光芒。

2、贛州的公共環境藝術設施

環境設施作爲公共環境的組成要素,就顯得更加重要了。因爲環境設施不僅是人們室外活動的必要裝置,而且以其特有的功能和美學特徵增加了環境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性。強調以人爲本。即以具體的活生生的人爲根本出發點,滿足人的需求,以人的心理與生理爲依據,關注城市空間設計的場所感、歸屬感,追求舒適和有人情味的空間環境。

從公共設施的歷史來看,環境設施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祭祖祭天的公共場所,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城市排水系統、古奧林匹克競技場等也屬於環境藝術設施。

環境藝術設施融入了市民的智慧和創意,體現了人們對和諧、便捷、安全的積極生活空間的追求。接下來我來講義下我多贛州一些公共設施的感想和理解。

(這三張圖片)

兼具美觀性的學校路燈兼具道路交通標誌的學校路燈

既美觀又不失用途太過單一。設置地點醒目也考慮到了夜間使用對照明的要求。雖然學校不大但安全還是很重要的。給一些經常玩輪滑的學生和夜間開車的人提了警示作用並且提高了安全係數。

(這一張圖片)

兼具廣告的公共候車亭

我覺得這個公共休閒的座椅太少了才一個,雖然說人少,但也要滿足一下人的心理需求,不可能每個候車亭都能像這圖片這樣是一家子人在這等公交,並且色彩識別性較一般。

如果在人羣較密集的候車亭可以相適應的增添其他功能,比如,垃圾容器、引導圖、自動售貨機等。

兼具廣告的道路指示牌綠化設施上的道路指示牌兼具廣告的垃圾容器

簡潔明瞭又具導向性但美觀性欠佳。迅速傳遞信息、明確無誤,使人們容易準確快捷的做出判斷。

這垃圾容器造型滿足了功能但沒有與環境取得一致。可是顏色上卻直接宣傳了環保理念。雖然廣告顏色雖比較跳躍但綠色還是主體。在這個垃圾容器上我突然想起了贛州城市中央公園,那好像還沒設置垃圾容器,我希望中央公園的垃圾容器能在滿足功能的同時又能與環境取得某種一致性。

其實,我更喜歡那些不沉溺於外表結構的自由又具外部因素的多功能的設施。

不佔面積的牆壁式瀑布水簾黃金廣場的噴泉水景,人們可以與水親密接觸

公園流動性的水流小瀑布激光音樂水景

這些水景設施不僅與環境統一協調還考慮到了氣候特點,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滿足人們親水的天性。黃金廣場每個週末都會開放噴泉,除特殊情況,如開演唱會或廠家促銷的廣告活動。這有很多遊樂設施,每天晚上都有很多大人帶着小孩來這玩。除了下雨天,這每天晚上都會很熱鬧。不僅促進了兒童間的交往,還能增進父母與孩子的感情交流。

隨着科技的發展,還有激光音樂噴泉,霧狀噴泉等,設施的造型和材料也在不斷的更新。我想如果條件允許我會多去其他地方參觀和學習更現代的科技。尤其是在大學,我們需要更多更廣泛的知識。

本站範文網()

活動廣告車公交車成爲活動廣告

這世界,廣告無處不在。

提供人羣交流小聚的休息處兼具休息功能的綠化設施

綠化代表一個城市的生命和健康,能使人們更加親近自然,同時體現城市環境生命力的重要性。

這些休閒設施簡單、舒適、美觀。不僅與周圍的環境相協調,還營造出了一種安靜、舒緩的情境。最重要的是海很有安全感,這行人少,沒有車輛。我想這還可以大膽的放置休閒躺椅。或者在老人活動的公共場所的公共座椅上增加可支撐的扶手也不錯。因爲這不僅方便老人坐下和起身,而且形式簡單、造價便宜又能對行動不便者提供一些便利。

還有曲線形的公共長椅,可爲不同類型的人羣提供了不同的休息場所。因爲凹處座位便於交流,凸處座位適於獨處。這不僅滿足了使用者長時間休息的需要外,還有利於人們進行社會交往。

當然這想法比較適用在公園、街頭綠地以及居住區綠地等公共空間的休息場所。

幸運橋浮橋

不同材質、不同造型、不同風格的步行橋微環境平添了一道風景。

不僅可以爲人們提供休息和公共活動的方便,又起到了美化環境,豐富園趣的作用。

(這一張圖片)

提供遊人休息的小長亭,富有質感機理。

正確、合理、藝術地選用材料是使用材料的關鍵。不僅要考慮環保因素還要考慮材料的可塑性、加工工藝、質感機理等。當然還要考慮風吹、雨打、日曬等自然侵蝕,以及人爲的損耗並作相應的防護處理。這些考慮是要是提高設施的耐久性和降低設施的維護成本。

因此城市規劃要以城市意象爲依據。城市設計中強調對城市歷史、地理、文化背景進行分析,對其提供有生命力的城市機理有機延續。要求分析城市的地形、地貌與周圍的環境關係,城市地理位置的優劣,與周圍交通的關係。

結語:

我認爲贛州城市的發展還要吸收和借鑑世界各國的優秀作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且中國現在在大力提倡發展低碳經濟。因而贛州環境藝術景觀也要與時俱進的發展。

總體上來講,贛州城市發展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美國着名設計師a·j·普洛斯認爲設計師要具備以下基本素質:

(1)敏感,關心周圍世界,能設身處地的爲他人考慮,對美學形態及周圍文化環境的意義懷有濃厚的興趣;

(2)智慧,一種理解、吸收和應用知識爲人類服務的天生才能

(3)好奇心,驅使他們想搞清楚爲什麼世界是這樣的,而且爲什麼必須這樣;

(4)創造力。在尋求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時,有一種堅韌的獨創精神和豐富的想象力。

寫了這份

第三篇:贛州環境藝術調查報告

贛州環境藝術調查報告

前言:

隨着城市性質和城市文明的發展,每個城市都顯示出自己的特色和個性,都有着自己的歷史傳承!人們也越來越關注自己所生活的環境,越來越重視環境設計,希望通過設計創造理想的棲息環境,贛州環境藝術調查報告。因而有必要加以對傳統的認識價值和理解,包括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軍事史、經濟史、建築史、科學史、技術史、教育史等等人類活動的一切方面的歷史。也就是說要加強個人的文化修養和品位。

自遠古時代開始,人類從未停止過對理想棲息環境的追求。從氣勢磅礴的凡爾賽花園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江南園林,從被泰戈爾譽爲“時光面頰上的一顆淚珠”的泰姬陵到拿破崙眼中“歐洲最美麗的客廳”聖馬可廣場。環境藝術中承載了人類的文化,濃縮了人類的歷史,隨時光流逝積澱成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也使得現代意義上的環境藝術的內涵更加廣泛。並且環境藝術是實用的藝術,是爲人們提供安全、舒適、方便、優美、的生活環境,其核心是爲了滿足人們各種環境心理和行爲的需求。即物質功能、精神功能和審美功能。

雖然說現在的贛州的環境藝術建設不是很成熟,城市經濟的發展也相對落後。但“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任何成熟的環境都是經過漫長的時間逐漸形成並且始終在不斷的變化。所以贛州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天地和諧的桃花源,就應該立足鄉土,以反規劃的途徑,重歸可信的人地關係,迴歸生存的藝術,調查報告《贛州環境藝術調查報告》。 贛州城市不要出現 “千城一面”的趨同現象的景觀設計。這樣城市個性和歷史特色難於承襲和提升。爲了改善和提高城市視覺環境質量,提高城市環境的文化價值,增強城市的可識別性和個性感。贛州有必要提升自己的城市品位。

調查地點:贛州市

調查對象:贛州市的一些環境設施。比如,公交候車亭、報刊亭、垃圾容器、休閒座椅、路燈、道路護欄、交通標誌牌、指路標牌、健身器材、街頭廣告等。

調查目的:學習和應用本專業知識和加強個人素養以及加強對贛州市的瞭解。

主要內容:學校的一些環境設施、公交候車亭、報刊亭、垃圾容器、休閒座椅、路燈、道路護欄、交通標誌牌、指路標牌、健身器材、街頭廣告等。

調研方法:用照相機拍攝贛州市的景觀。

調查內容:

1、首先是調查新建的贛州城市中央公園

城市園林-園林城市正是21世紀城市建設的重要命題。生態、環境質量、最佳人居等新的城市觀念都是與城市園林結緣的。一個現代化國際城市必備完善的綠化系統,都是以城市綠地爲紐帶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說:“人們爲了生活,聚居於城市;人們爲了生活得更好,居留於城市”。城市綠地空間是城市中人與自然的交流平臺,它爲久居混凝土森林中的城市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生活空間,使得居民能夠最大程度地貼近自然,享受生活。

在信息交流頻繁、思想文化交匯、藝術風格多元、功能要求複雜的今天,贛州也在日新月異地發展,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也採用了較之以往豐富得多的技術手段和設計元素。綜觀贛州,這幾年,贛州的公園綠地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引人矚目。

“久居樊籠裏、復得返自然”。城市居民渴望自然,呼喚綠色,在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的今天,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將是城市空間環境創造的主題。建設以城市綠地空間爲主要載體的人居環境,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提高城市綠地的文化及美學水準,滿足現代上的行爲需求,逐步實現城市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成爲當今城市綠地空間的重要標準。

贛州城市中央公園,雖然說借鑑了中國古典蘇州園林特色的地域風貌和文化內涵。有着顯著的人文景觀但卻缺少了贛州的地域文化特徵。創新性和個性度不夠,體現不出贛州的風土人情。當然這比贛州火車站好多了,火車站建了個不屬於這個城市的馬踏飛燕的標識。它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我怎麼來到山西了?

第四篇:關於交際中的語言藝術的調查報告

關於交際中的語言藝術的調查報告

一.摘要:

本次研究主要研究的是關於交際中的語言藝術

二.研究背景:

目前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由於並非所有人都接受過關於交際禮儀的教育,本研究以廣大人民爲研究對象,對交際中的語言藝術進行研究。

三.研究目的:

爲了更好地瞭解交際中的語言藝術,讓人與人之間更好地交往。

四.研究結果

與人交際說話的一些注意點

1、說話要認清自己的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場合說話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也就是自己當時的“角色地位”,比如在自己家庭裏,對父母,我們是子女,對兄長我們是兄弟,如果對弟弟、妹妹說話的語氣對老人或者長輩說話就不合適了。

2、說話要儘量客觀,這裏說的客觀就是尊重事實,事實怎麼樣就怎們樣,應該實事求是地反映客觀事實,有些人喜歡主觀臆測,信口開河,這樣往往會把事情辦壞。

3、說話要有善意。儘量讓對方瞭解自己的善意,儘快消除彼此的隔閡。

通過這次討論學習,我們提高了語言的表達能力,有效地實現與他人的溝通。同時也能積極地改善同學之間的關係。

★恭維小技巧(compliments)

我們都喜歡別人的恭維,並因此而感激。所以我經常想爲什麼很少有人這麼做。我認爲有時是因爲多數人天生就比較傾向於私人化,而且有的人比較靦腆或有窘迫感。同時其他的人只是由於不留心此事或從不沒想過幾句恭維的話會讓別人一天中有多麼的高興。但如果您是一個很難說出最高級恭維話的人,您不必猶豫那些" 已經過了時的恭維話"。"我昨天見到了 ann tannen,她對我說您運做着一個了不起的資金籌措部門 pta。在這個過程中最

難做的是什麼?爲了開始引出話題,請找出使話題開始的方式而不是令對方只能回答"謝謝"、"是"或"不是"。

請一定保證您的恭維是誠懇的。archbishop fulton sheen 曾經指出"恭維是切得很薄的香腸,味兒很美;而吹捧是切得很厚的香腸,沒法消化。"

★如何開口交談

與生人開口交談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步驟之一。處理好這一步可以使人結識很多有趣的朋友。處理不好會引起尷尬,失去很多機會。

與陌生人開口交談要找共同點。如何找到共同點呢?

留心觀察

從一個人的服飾,舉止,談吐可以看出他的心情,精神狀態和生活習慣。開始談話前首先看對方有何與自己相同之處。例如,他和你一樣都穿了一雙耐克氣墊運動鞋,你可以以耐克鞋爲話題開始你們的談話。

以話試探

兩個陌生人相對無言 ,爲了打破沉默的局面,首先要開口講話,可以採用自言自語,例如,"天太熱了",對方聽到這句話便可能會主動回答將談話進行下去。 還可以以動作開場,隨手幫對方做點事,如推下行李箱等;也可以發現對方口音特點,打開開口交際的局面,例如:聽出對方的上海口音,說:" 上海人吧?"。以此話題便可展開。

開口交談後,下一步就是如何將談話進行下去。在正式場合或是與西方人交談有如下禁忌:不要談薪水,銀行存款等有關金錢的問題。在西方國家薪金是保密的。另外有一些西方人特別是一些素質較高的西方人不喜歡讓別人因爲錢對他感興趣。隨着中國社會商品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工資也不再象過去那樣,大家的工資水平是統一的,從自己的工資便可推斷出別人大約掙多少錢。因此開口便問," 你掙多少錢?"是很不禮貌的行爲。

不要問類似"結婚了嗎?"或 "小孩多大了?"

當代社會男婚女嫁的風俗正在改變。有的人選擇了獨身,還有的家庭是由同性戀者組成。此外還有許多單親家庭。個人的婚姻生活和性生活通常被認爲是極端隱私。涉及隱私的話題會導致交談失敗。

★交談時的眼神

再也沒有比當你對他講話而他卻環顧四周更令人難堪的了。有些人邊講話邊環顧四周;而有些人是在聽話時東張西望。這兩種人都缺乏基本的責任感,即做一個好的、注意力集中的聽衆。在你對任何人講話時,都要注視他或她,不是緊緊地盯着,而是一直看着,這樣你的對話者會明白你沒有分散注意力。

在別人對你講話時,千萬不要環顧整個房間。即使你在聽,也不要表現出對周圍發生的事很厭煩和很感興趣。如果你的聽衆這樣做,您可以停下來並與他一起注視,似乎你對他發現的奇事很好奇。如果他問你在幹什麼,你可以說:" 哦,我很感興趣你在看什麼。"然後繼續談話,他會明白暗示的。

★交談中的大獨裁者

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是這樣的事和人,希望我們不是其中的一個。

注意聽自己在講些什麼,是一個好主意,例如,注意自己是否是一個盛氣凌人的人,是否是一個獨裁的人,是否是一個固執己見的人,是否是一個不給別人機會闡述不同意見的人。或注意是否有人在聽你講時要離開,或看上去在絕望地環顧四周要找一個最近的路逃開。

討厭的人的定義之一是"當您想對他講自己的事時,他只講他自己。"另一個討厭的人更準確地描述爲:一個堅持講你根本不想聽的事的人。他或她堅持要你聽到最後,儘管你已經明顯的表現出不耐煩。

這些是您性格中的一部分並已根深蒂固,所以要改掉是不可能的。如果您發現自己在談話中有獨裁特點,那麼在下次談話時只要把嘴閉上認真聽就可以了,不管您有什麼不得不說的。如果您害怕自己會令人生厭,儘量看報紙或雜誌,找一個有興趣的話題研究研究,例如環保等,一定是每個人都關心的,您豐富的知識不僅會使您加入談話,而且會傳遞有趣的信息。

如果有人重複您已聽了至少兩遍的故事,這樣說是沒有問題的,"哦,是的,我記得當那個人倒下的時候,您是如何讓每個人都靠後的。您一定救了他的命。" 然後轉換話題。如果您是對話中的一員,有人在重複一個故事,您可以悄悄離開,或如果有人注意到了,您可以說:"哦,我知道這件事。對不起,我一會兒就回來。" 然後離開。

★如何回答私人問題?

如果你被詢問新買衣服的價錢,除非很親密的人,其實你沒有義務爲他提供有關信息。您只要回答"我不知道(或我不記得)花了多少錢。"

關於錢的詢問通常是不合適的,應該置之不理。您不能說:"不關你的事。"但可以說:"如果您不介意的話,我不說這件事。關於生活的費用,太讓人提不起情緒……" 然後改變話題。

另一個類似於窺探的問題是"你是幹什麼的?"。最好在對方指明瞭知識領域後詢問對方的工作,或在談話是與工作相關的特殊話題。然後,您可以問:" 您在這個領域中從事工作嗎?"。

★何時閉上你的嘴

不要遺憾沒有說出來。"閉上嘴讓別人認爲自己是個傻子比張開嘴什麼都說要好。"不要裝做什麼都懂。真正聰明的人從不猶猶豫豫地說" 我不知道"。

說話隨便的人容易說得太多,有時造成不謹慎。有豐富想象力的人總是在言談中不可靠。另一方面,總是保持沉默的人常在親密的人中穿得很好,但他或她不會給聚會增添吸引力。在談話中,中間的路總是最好的,正如很多事情一樣。要知道什麼時候該聽別人講話,也要知道什麼時候該掄到自己講話了。

不要重複講自己,不管是一遍又一遍地講同一個故事,還是講那些聽起來有趣的細節。很多事情簡單地講述或第一次講都很有趣,但沒有任何事值得重講。

★三思而後說(think before you speak)

幾乎所有在談話中出現的失誤或錯誤是由於沒有認真考慮或缺乏考慮造成的。例如,一個計算機程序員與一個文學教授共進晚餐,計算機程序員只講技術編程語言而不講其它的東西,那麼這將是一次十分缺乏考慮的談話。因爲,即便是在工作時,也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聽到關於任何題目的冗長演講。

多數情況下沒有人提醒我們說話時欠考慮和沒有考慮。只要注意聽一下自己講的話和對方的反應就可以發現我們的不足。說話之前三思是我們自己的事。d orothy sarnoff 說:"i"在字母中是最小的。在您的交談中不要把它當最大的詞。例如,與人說話時不要說'我想',而要說'您怎麼想?'"。

★如何迴避交談(how not to converse)

面對吹捧者(the bragger)

優秀的交談者不會沒完沒了地吹捧別人的工作做得多麼好或他的兒子多麼出色。當談話陷入吹捧時,禮貌地加入自己的評論並試圖轉換話題。如果他給您講關於他自己聳人聽聞的故事,最好的辦法是儘快找理由離開,除非您對他的講話很感興趣。c 'est la vie!

在談話中從其他語言借用成語來點綴談話有做作的意味,除非您經常說這種語言,或者您要說的詞在中文中沒有絕對的對等或翻譯詞,或者這個成語已廣爲使用和流傳。

如果其他人說了明顯是外來語的詞或成語,儘量不要注意它,除非你很感興趣,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並想停下來問一問:"什麼意思?" 。"您多大年齡?"(how old are you?)

許多人不喜歡別人問自己的年齡,而且這是一個缺乏考慮的問題。但是,經常有人問這個問題,而且有許多辦法來回避它。您可以說:" 噢!足夠大了。"您還可以告訴他一個大概的年齡,例如,超過二十一歲,或用一個您喜歡的數字,"二十九(或三十九,四十九,等等)而且正在保持。" 如果有人堅持問,"哦,說吧。"告訴他,"很明顯了,我並不想告訴您,您有必要知道嗎?"面對侮辱(insults)

如果在您面前有人詆譭一個團體、個人或一個國家,您該怎麼說呢?

誠懇地告訴他,他的言論是令人討厭的,不再想聽到這樣的話了,然後走開。或者你可以說:"我們不談這個話題了。"然後開始另一個話題。每次加入一個道德、種族或其它詆譭個人的談話時,不管那些評論是真正詆譭還是開玩笑,你都在鍛鍊自己的容忍能力

五.活動總結:通過網絡的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了交際中的語言藝術,讓我們掌握了與人交往時的技巧,促進了人與人的交往。

第五篇:鄉村藝術消費調查報告 -

鄉村藝術消費調查報告

2014年2月16—18日,作爲國家社科基金課題關於農村藝術消費現狀調查的志願者,我利用春節探親之際,在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陽白鄉上金山村以問卷調查和口頭採訪的形式就農村的文化生活進行了調研,同時也對該村的經濟社會問題作了大致瞭解。

當日天氣晴朗但寒風依舊凜冽,由於春節期間的持續降雪,覆蓋在田間地頭的積雪還未消融,寧靜的小山村處處銀裝素裹。無論是平日裏辛勤耕作的大叔大嬸,還是外出打工的年輕人,此時都難得輕鬆,張羅着走親訪友,洋溢出節日裏喜慶祥和的景象。我在表姐的陪同下分別到村支書、學校、小賣鋪等人羣聚集點和按不同年齡分佈的村民家進行了走訪,拜年的同時,讓村民填寫了問卷,調查了村情。鄉風淳樸,村民都很熱心積極地配合我完成調研。

上金山村位於五臺縣西北山區,地域面積約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00餘畝,其中90%均種植以玉米、高粱、穀子爲主的糧食作物,其餘種植少量蔬菜、油料、亞麻等;林地幾乎都被開墾,所剩無幾,生態保護尚未得到重視;由於海拔較高,抽水困難,灌溉不便,若遇乾旱少雨之年,則嚴重歉收,平均畝產僅在700~800斤;全村總人口約1800人,平均年收入不到2014元,村委會五人,薪酬以基本工資(鎮財政預算)爲基礎,但是主要的還是由村裏負責。全村100%實現醫療保險,60週歲以上老人100%實現養老保險,其他大部分村民均有大部分有養老保險(包括失地保險等)。調研中瞭解到,近年來村民的生活已有很大改善,在基本解決吃穿住的基礎上,80%的家庭安裝了電話,方便了聯繫,個別富裕人家還購置了電腦。村民反映最亟待解決的仍然是交通問題,雖然“村村通”政策的貫徹使水泥路修到了金山村,但因爲當時築路多用劣質材料加上少有維修,路面早有破損。上金山村交通不便,加之資源短缺,難以發展集體經濟振興全村,雖然政府連出惠農政策,農業補貼,但相比務農的較低收入,20~40歲間的年輕人都選擇了外出打工賺錢,只有老人婦女兒童留守村裏種田,料理家務,導致不少土地閒置。

走訪其間,令我感觸最深的是那新建的寬敞整潔,美觀別緻的國小校,在類似這裏的貧困小山村中絕對堪稱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學校是一位心繫家鄉發展的房地產商以個人名義投資興建而成的。然而不用說村國中早在10年前就因師資短缺,生源流失而取消,就現在僅有的國小六個年級的總人數也不過二三十人,教師多是從剛畢業的師範生中臨時分配來的,缺乏教學經驗和長期工作的責任感。稍有條件的家庭都選擇將孩子送到鄉里的學校寄宿讀書,偌大的校園與寥落的讀書聲形成極不相稱的對比。在問卷的最後一題中,90%的人選擇“目前最關心的問題”是子女上學,村民對於教育問題的高關注度高期望值對政府關於農村教育的體制改革提出迫切要求。首先要完善留守教育。上金山村的現象並非個例,中國農村普遍貧困落後,而如今受教育的開支卻不在話下。用長輩們的話來說:爲了使自己的孩子不像我們這樣貧窮,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把它送出來。這是基本上所有農村人心中的想法。避免自己的孩子和自己過同樣的生活,他們必須依靠自己的勞動賺取更多的金錢來供自己的子女讀書。所以雙親都外出打工,而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或其他親屬撫養,這就造成了留守兒童。而據最近的調查顯示:目前中國的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將近2014萬,當中有84.6%的孩子由爺爺奶奶等隔代親人照看,15.4%由親戚代管,有少數甚至是獨自一人生活。這樣的一個局面如何能保證孩子們正常地接受教育。大多數爺爺奶奶非常溺愛自己的孫子孫女。最多照料他們的衣食生活。對於學習及道德品格上的教育可以說是一項空白。因

此孩子得以機會更多地放縱自己,養成了很多不良的習慣。其次,加大財政對學校的硬軟件投入。個人投資建校當然是件值得稱頌的好事,但從側面反映出財政支持的不足。除基本校舍桌椅外,還應配備相關的文體設施,如乒乓球檯、鋼琴等,保障素質教育的施行;另外很有必要爲學生配置少量電腦,讓學生學習些基本的計算機操作知識,能促使他們更好地認識當下的信息社會。最後,師資問題是關鍵。村裏年長教師大部分還是學歷比較低,思想還是比較落後,有待提高,很需要外面的新鮮血液的注入;而剛畢業的師範生由於村裏發展落後,待遇低,工資少都難有長期紮根的決心,因此提高偏遠鄉村的教師待遇,保障師資不向外流失刻不容緩。另外,老師更多的講求應試教育方式,一個國小基本上每天上13節課,整天排得滿滿的,學生自由活動的空間範圍極爲狹窄,除了學習基本上再沒有更多的活動可參加了。老師也講求粗暴的教學方式,體罰是常事。對於這種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可能更多的是高分低能。這又怎麼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又怎麼能更多地指望他們去改造自己的家鄉?所以縣鄉政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多開展教學交流活動,採用更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

一份關於藝術消費的問卷也基本反映了與經濟發展相應的文化觀念問題。50%的人表示從未聽過“藝術消費”的說法,村裏只有戲臺等少量傳統文藝設施,大部分人在空閒時間選擇看電視、打牌等休閒活動,形式單調,一些高雅的藝術消費形式很難普及,且村民大多能接受的最高電影票價僅爲5元。可見精神文化生活質量與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保障道路、公共場所等基礎建設;另一方面,村領導要帶領全村人民羣策羣力,自力更生,將目光着眼於可供開採的一些礦產資源,想方設法引進技術和資金,開闢除農業之外的其他發展經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