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不文明行爲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不文明行爲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不文明行爲調查報告 篇一

題目:

校園不文明行爲

內容來源:

平時觀察

報告內容:

當你走進校園,踏入教室,觀察一番之後,在這美麗的校園中,我們會發現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我們不難看到,在我們教室的桌鬥裏,什麼沒吃完的零食,廢紙片,揉成團的草稿紙,地攤上買來的小玩具,鉛筆屑、塑料袋、沒交的數學作業本……裏面可是應有盡有;在書聲琅琅的課堂上,有的精神萎靡不振,有的左搖右晃,有的把手伸進桌鬥裏,自顧自地玩玩具等;晨會上有左顧右盼,在下面竊竊私語的同學;教室裏有亂塗亂畫的桌子,搖搖晃晃的凳子;有用腳“開”門的同學;還有下課後,把樓梯扶手當成滑梯的同學;在整潔的校園裏,有我們同學丟的紙屑、塑料袋;還有一些同學受一些不良習慣的影響,講粗話、髒話、爭吵、搞不團結。以上這種種現象,不僅嚴重地違反了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而且也破壞了學校爲我們提供的優美和諧的育人環境。

這時這個校園在你心中的形象就大打折扣。我認爲可以在教室、宣傳欄等公共場所貼一些宣傳畫,提醒大家注意自己的行爲,改正自己的不文明舉動。通過宣傳,慢慢使大家形成一種良好習慣。也可以在低年級搞一次“清理小課桌”活動,在高年級搞個“校園不文明現象大通緝”漫畫徵集評比活動,增強大家對校園不文明現象的厭惡和憎恨。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從點滴之事做起,從我做起,跟不文明行爲永遠告別,爲學校的文明貢獻自己的力量吧!

不文明行爲調查報告 篇二

一、前言

“公共文明”一詞,並不是倫理學的專有概念。“公共文明”屬於精神文明的範疇,是精神文明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精神文明”是人類社會精神生活進步與開化的狀態,是人類精神生產積極成果的總和。而“公共文明”指的是作爲社會主體的公民在社會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表現出來的精神生活進步與開化的狀態。精神文明通常包括思想和文化兩方面的內容,因而公共文明既包括人們公共生活的價值觀、道德風貌、覺悟、信念等思想方面的內容,也包括公共生活制度、法規、設施等文化方面的內容。

公共文明既包含公共生活領域的文明意識,又包含公共生活領域的文明行爲。目前,國內學者在使用“公共文明”一詞時主要是從行爲方面解讀的,如認爲公共文明是由公共行爲表現出來並承載的,實際上,這種理解比較偏窄。固然,公共領域的文明程度主要是以人們的舉止行爲來測度的,但在舉止行爲的背後的思想動機,那麼作爲“精神生活進步與開化狀態”的文明就沒有歸屬和依託。公共文明意識,是一定社會人們對公共生活要求的理解、順從、認同及內化。它體現了作爲主體的公民對社會生活共同規則的尊重,也體現了主體對自身公民權利和他人公民權利

的尊重。因此,它不僅具有到的意義,而且具有法的意義。社會性越成熟的公民,其主體意識越強,而主體意識越強,則對社會公共生活的要求與期待就越高,其公共文明的意識也就越強,而將這種文明意識轉化成文明行爲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公共文明”是人們自覺地履行公共生活規則的一種狀態。在社會生活中,作爲維繫社會正常秩序和人際關係的公共生活規則雖然存在,但如果人們不認同、不遵守,“公共文明”就會形同虛設。其次,“公共文明”也不等同於“社會公德”或“國民公德”。作爲與“私德”相對的“社會公德”或“國民公德”,是指人們在履行社會義務或涉及社會公共利益的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道德行爲準則。它既包括與集體、社會、民族、國家有關的道德,也包括基本的、起碼的公共生活規則。公共文明主要是人們對社會公德中公共生活規則的尊重與遵守。這種尊重與遵守也不僅僅具有道德的意義,它還具有一定的法律意義和管理意義。它既反映一定社會人們的公共道德水準,又體現該社會公共法規的健全和公共管理的完善。[4]

“公共文明”的外延幾乎涵蓋了公共生活的所有領域,如公共衛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服務、公共參與、公共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公共物品的使用與消費等。隨着現代社會生活的日益豐富、公共生活的日益拓展,公共文明的外延還將逐步擴

展,並呈現出開放式的兼收幷蓄的狀態。

總之,本次問卷調查選擇的領域是與市民公共行爲素養直接相關的公衆領域;在其現實性上,這個領域的問題已堆積成“疾”、成爲“頑症”,凸現在公共生活當中。

二、背景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一個顯著性標誌,就是催生了城市面貌的日新月異。城市發展除了經濟總量、人均GDP、高端人才、現代產業體系與信息化水平等“硬實力”外,還需要文化方面的“軟實力”。從某種意義上說,與日俱增的物質現代化只是一個城市的軀殼,而它的真正靈魂卻內隱於作爲城市擁有者的精神素質中。因此,我們甚至可以說,加強公共文明建設其實就是塑造城市的靈魂。[3]

三、問卷情況

本問卷共收回154份有效問卷,以大學生爲主要的調查對象。

四、主要調查內容

公共交通、環境衛生、秩序禮儀、窗口行業等

公共交通:機動車違章停車;機動車不按交通燈通行;行人和自行車不按交通燈通行或走機動車道;向車外拋擲廢棄物;交警執勤站(崗)在交通高峯期沒有交警站崗執勤、警容不嚴整,用語不文明、沒有及時處理辦結事故等。

環境衛生:亂扔垃圾雜物、隨地吐痰、吐香口膠;亂貼亂塗亂畫小廣告;集貿市場、商業大街、公園(廣場)違規違章佔道經營,門前衛生狀況差等。

秩序禮儀:上落公交車爭先恐後、不守秩序;發生吵架、鬥毆等不文明行爲;在需要安靜的場所大聲喧譁;禁菸區吸菸;損壞道路、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的公用電話、郵箱、報欄、座椅、窨井蓋、垃圾箱等公共設施等。

窗口行業:醫院掛號、收費、發藥等服務窗口排隊等候超過15分鐘;在服務窗口不自覺排隊;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態度不理不睬、用語不文明;重點複雜區域沒有警察定點站點等。

五、調查問卷結果統計與分析

1、從調查反饋的信息可知,有下列一些不文明行爲最爲常見:數據顯示154名被訪問者中114人經常見到“中國式“過馬路,比例高達91.6%,在公共場所吸菸佔80.6%,隨處張貼小廣告的行爲佔87%,經常看到在公共場合說髒話佔71.4%,64%的人經常看到有人踐踏草坪,經常見到不給老人讓座的佔61%,經常看到有人在公共場合吐痰的佔60.4%

2、關於身邊存在不文明行爲的原因:57%的人認爲是部分市民個人素質差,24.7%的人認爲是文明宣傳不夠,11%的人認爲是懲罰力度不夠;

3、當看到不文明行爲,上前阻止的人佔7.14%,會覺得這樣不對,但不好提意見的佔76%,與自己無關,做好自己的佔13.64%,覺得不文明行爲挺正常的佔3.25%;

4、認爲不文明行爲對生活造成影響的佔48%,認爲有影響但無所謂的佔47%,而5%的人認爲沒感覺;

5、認爲創建公共文明應着重從哪些方面加強努力的排序爲:公民自身提高個人修養,完善制度,有關部門開展有關文明的宣傳,通過網絡媒體大力宣傳文明模範行爲;

六、總結

可以說:中華民族性變遷在實際地發生着;這個變遷經常是從“身邊”開始;“身邊文明”與“身邊不文明”同時存在着;“身邊不文明”更值得重視;公共文明將隨着公民社會之完善與成熟而佔據重要位置。在一個人口衆多、社會資源配置不太合理的大國裏,要求人人事事都沒有“身邊不文明”表現,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一條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不同國度生活規則的“尊嚴線”是必須恪守的,不因“身邊不文明”而喪失人格尊嚴和民族尊嚴;公共參與是公共文明水平提高的綜合性要素,是應當着力倡導的人性呼喚。

不文明行爲調查報告 篇三

一、踐踏草坪

作爲現代大學生的我們,應該是一個高素質的人,但是有些大學生不嚴格要求自己,無視學校的規章制度,爲了貪圖方便隨意踐踏草坪,在一些綠化帶的地方都會標有“嚴禁踐踏草坪”的字樣。但有些人就是明知故犯,從這足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的素質有多差了,從調查的結果看,對於他們的這種不文明的行爲確實令人擔憂。對於踐踏草坪的現象頻繁發生在我們身邊而從道德上對他們的譴責是無法制止這種現象的而法律上又沒有明文規定,針對這種情況就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必須靠我們的自覺性來實現只有我們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從根源解決這種不文明的現象。

二、給別人起綽號

通過調查在“對叫別人的綽號”的看法上有33%的人表示贊成60%的人持反對意見,還有7%的人表示無所謂,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給別人起綽號的現象普遍存在。當問到爲什麼要給別人起綽號時,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圖一時的口爽,有些是惡意攻擊別人,我們都知道給別人起綽號是一種極不文明的事情,這不僅是對別人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這些不文明的現象歸根究底還是同學們的素質不夠高當然也還包括受不良因素影響的

三、乘坐公交車時,是否會主動讓位

在乘坐公交車是否給老弱病殘、孕婦讓座的問題上調查發現,我校有60%的人選擇不會,25%的人選擇看情況,只有15%的人選擇看到老弱病殘等有困難的人乘車後會主動讓出自己的座位。“敬老愛幼”“扶弱救苦”是中華民族優良歷史傳統美德,也是15%選擇會給比自己更需要座位的人讓座的人的個人道德修養和讓座理由。而60%的人選擇不會讓座的理由是自己也有自身的原因,譬如從我校乘坐公共汽車到市中心,公交線路少,乘坐的人也多,好不容易搶佔到了一個空位又白白的拱手讓給他人,由於路程遠,站着有點吃不消。而剩餘25%看情況讓座的人普遍的觀點是、自己身體不舒服或勞累的時候,自己本身也是個有特殊情況的人,所以這個時候選擇不會讓座給他人;而一般情況下自己也會主動讓位給有特別需要的人羣的。另外,通過調查還發現,在讓座意向上男女生還存在一定的比例差異。在問卷調查中,談到讓座問題,女生一般選擇會主動讓座給老弱病殘的人羣,男生另當別論。分析認爲,女生溫蓄,富有愛心、同情心,看到有困難的人會產生憐憫之心,會主動伸出援助之手。有些男生有大男人主義,覺得讓位很沒面子,覺得害羞尷尬。

四、不關水龍頭

我校雖然是一所國家名牌大學,與民辦大學相比,在各方面確實存在着一定的差異,但作爲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需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不但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還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多參加些素質提升的活動,讓我們多接受些道德修養的思想灌輸。在水資源日趨緊張,喝水成了我國不少缺水地區的老大難問題是時候,通過調查,目前存在我校的用水後不關水龍頭的問題,有91%的人是反對這種浪費水行爲的,僅有很少一部分人持其他意見、贊成的2%,無所謂的7%。由此看出,在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的意識上,我校學生還是比較自覺珍惜水資源。

五、隨地亂丟垃圾、吐痰

隨地亂丟垃圾、吐痰。原因主要有是有些大學生文明素質低,無視學校的一些告示。比如、“學校是我家,衛生靠大家”“嚴禁隨地吐痰”等等。首先有些學生衛生意識差。很多疾病往往是通過痰液傳播的。而有些大學生不注意這些方面的習慣素養。其次是高中與大學管理方式不同,教育方式不同。高中生的行爲總是有章可循的,學習總是他們唯一的任務高中時期是他們人生的轉折階段,而老師對他們的評價會影響他們的前途,因此他們的種種行爲都是爲了應付老師的檢查,而進入大學立馬脫離了老師的監管,因此有些不文明的行爲就暴露出來了。

六、閱覽室大聲喧譁

在閱覽室大聲喧譁的現象究根問底就是某些大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差,學習目的不明確不懂得尊重他人。在中學時期中學生的學習時間都是老師安排好的,一天的課程一般總是滿滿的每節課都有老師到班裏去看着,其次還有來自家人的壓力“孩子你要好好學習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纔有出息,過上幸福的生活”,這是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勸告,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能不學習。而到了大學就擺脫了父母的監管,也已達成上大學的夢想,因此很多大學生就沒有了目標和動力這時家長也不會有過多的壓力給他們,自然不能很好的積極的學習所以會出現閱覽室喧譁的現象。再者是大學生的學習不明確,大學的生活是輕鬆的、是自由的,課程有沒有中學時安排得那麼滿在大學時期有很多空閒時間因此學生容易養成懶惰的習慣,人一懶也就沒有了目標,所以就不能積極主動的學習自然會有在學習時間大聲喧譁,而且有些同學不懂尊重他人,而在閱覽室裏大聲喧譁就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

七、公共場合抽菸

我校校園文明有待加強,學生對校園都有比較高的關注。從回答“對很多大學生在校園公共場合抽菸,你的看法是什麼?”的問題時就有89%的同學選擇“很厭惡”這一項。還有6%的同學選擇b選項,他們都決得這些都無所謂。但也有很少的5%的同學選了“贊成”這一選項。這些數據充分說明我校文明之風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需要加強我校園的文明建設力度。其中這些是有原因的。從教育原因來說隨着大學的括招,學校的錄取界線的下降,就直接導致了學生素質參差不齊,一部分文明意識低的學生,影響了學校整體的不文明氛圍。致使一些約束力不強的學生不能嚴格要求自己,爲所欲爲。從中這些可以通過抓校風,努力搞好各系的學風建設,先從一個班開始,再從一個系,最後從整個學校落實學風建設。在其中,要號召老師、學生幹部做好帶頭作用與之改進並進行落實。

八、會場上交頭接耳,打鬧

當提到關於大學生自身素養時。本校的某些大學生素質就有些低下了。在回答“在開重要會議的時候,你有過在下面討論過無關的其它事物嗎?”這個問題時,就有多達70%的同學選折了“經常”這一選項,還有四分之一的同學選折“偶爾“會講一些小話。僅有很少5%的同學能做到不講小話。這些數據充分說明我校大學生自身素質要想得到提高,就要加大力度去改善。其中這些原因有學校管理的原因,由於學校教育管理的缺位,學校對相關制度和規定不夠完善,落實不到位,對一些不文明行爲的監督不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全面,這些都間接導致學生的文明意識不夠高,校園文明氛圍不強。此外,學校沒有獎懲分明,表彰文明行爲的制度和氛圍也是校園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些也可以通過加大建設文明校園的宣傳力度,通過全校開展有意義的文明教育活動。如舉行爲期一週的黑板報比賽、以“建設文明”爲專題的演講比賽、開班會等活動來宣傳,並制定獎懲分明的文明監督制度,營造良好的文明氛圍。

九、教室吃早餐、玩手機、打飯插隊

從以上的結果所佔的比例得知、同學們存在的問題有不太注意小問題和自己的行爲,在教室裏吃早餐,還把剩下的垃圾扔到課桌裏面去,這些現象較爲普遍,跟同學們生活情況有關;上課時玩手機、看小說的同學也大有人在,原因在於不思學習,紀律散漫,放縱自己造成的思想上不重視學習,總是想着玩;小部分同學在課桌上亂塗亂畫,造成公共財物的破壞,原因在於同學們不珍惜公共財物,故意搞破壞,不是自己的東西就要破壞;少數的同學爲了方便和趕時間故意在打飯時插隊,易造成秩序的混亂,原因在於方便自己,傷害別人;從這些情況來看,我的想法和建議有、同學們平時要多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爲是否有不好的地方,在學習上,要有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堅決不在課堂上玩手機、看小說;在思想上,堅持學習好的優良的傳統,不隨便在教室裏吃早餐,不隨便在食堂打飯時插隊。作爲一個大學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爲習慣,我們要做好學生,我們要遵守上課紀律,遵守食堂的公共秩序,作到人人講文明,人人作文明人,你謙我讓,纔是我們大學生的高尚情操。

十、調查總結

通過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情況看,在我們的校園裏不文明的現象到處可見,例如、會場上串頭接耳,打鬧。公共場合抽菸,閱覽室大聲喧譁等等。這就充分說明了現代大學生裏還有一大部分人文明意識淡薄、道德素養低下。我們作爲大學生應該是一個講文明講道德的高素質人才,可是每天都有不文明的行爲發生在我們身邊。高等學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地方,是我們樹立良好形象的基地。可在這片神聖的土地裏卻有很多不文明的現象,其實大家都知道做這些事情是不對的。但由於他們沒有嚴格要求自己再加上道德的約束力越來越小,所以導致這種不文明的行爲頻頻出現,這也從側面上反映了整個社會的風氣,近些年來,各種思想文化的衝擊,人們傳統的文化道德思想的認同受到衝擊,同時又沒有新的公認的道德體系出現爲大衆接受,法律對於這些行爲又是鞭長莫及,所以纔會屢禁不止。長期在人們頭腦中形成的思想根深蒂固,要想改變這種思想,需要長期艱苦的努力。不可否認,我校絕大多數學生的素質是高的,能夠做到“文明行事”,但不文明行爲仍然存在。這是因爲大家反對這種不文明現象的態度還不是很堅決,雖然認識到這種行爲的危害,但沒有從行動上去杜絕這種現象,有的甚至“兩耳不聞窗外事”,持聽之任之的態度。大部分同學都認爲不文明行爲是素質低的表現,應加強教育,但實際生活中大家沒有用行動來反對不文明行爲,沒有盡力阻止它們的發生,在客觀上默認了它們的現實性,滋長了各種歪風邪氣。文明監督成爲現實的要求和呼喚。

不文明行爲調查報告 篇四

調查目的:

通過這次的調查活動幫助我們瞭解了學生的文明禮貌程度。讓學生意識到文明禮儀就在平時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意識到禮儀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存在於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通過調查找出增強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有效途徑。

問題的提出:

在我們校園內,不文明的現象隨處可見,而且多爲細節,“小事”較多。針對這一現狀,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找出集中反映出的不文明現象,針對現象進行分析,找出切實可行的方法與措施,進行改進。

調查對象與方法:

全校學生

問卷調查法

一、調查結果與分析

此次調查活動全校學生給予了極大關注和支持從問卷回收率來看,充分說明學生對這項調查進行積極參與,對“不文明行爲”表現了極大關注,應該說校園內的不文明現象在調查中都基本暴露了出來。這表明,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學校對不文明現象還是深惡痛絕的,敢於提出來曝曬在陽光下的,說明絕大多數學生的文明意識還是存在的,有這些力量的支持,對改掉不文明陋習充滿了信心。

二、校園“不文明行爲”現象的分析

1、“語言不文明,出口成髒,不懂得尊重他人”位居不文明行爲之首。這應引起我們的注意,這種行爲是造成社會不安定因素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在校園中它直接影響構建和諧校園,破壞了同學間的和睦,影響了本應團結友愛的關係,容易引起同學間的爭執,甚至打架鬥毆。語言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一個正在發育成長的國小生,卻滿口髒話,出口傷人,這不僅與其身份極不相稱,也會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對這種行爲要堅決抵制和制止。

2、“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缺乏環保意識”的行爲不亞於前者。這些行爲對學生來說是最方便的習慣,往往自以爲這是小事,無傷大體,但這種行爲實質上是缺少社會公德意識,社會責任感意識不強,忽視他人健康、影響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發展。諸如牆壁留下黑色的手印……可見,樹立學生們環保意識的工作我任重而道遠。

3、“上課鈴響後不安靜、課上隨便說話”,這些從學生的天職來說本不應該存在的現象,卻進入了不文明行爲之前列,目前班級中中有一部分學生在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方式上不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待自己的學業還不夠認真,在遵守學校紀律和校規方面還存着自由散漫的惡習。以此看來,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有效地開展誠信教育應該引起老師們的足夠重視。

4、“在課桌上亂塗亂畫,公共設施屢遭破壞”,看教室內有多少桌椅被隨意塗鴉,各色卡片分佈在桌椅的各個角落,各種公共設施也被不知名者任意踐踏,默默地流着眼淚。杜絕此類現象關鍵要從心理意識和行爲規範上加以引導和約束,愛護公物,珍惜公共財產人人有責。

三、產生校園不文明行爲的原因分析

1、受社會大環境的不良影響

目前我們的社會正處於大變革時期,隨着改革不斷深入和發展,整個社會比以前發生了複雜而深刻的變化,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多樣化,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社會生活多樣化。而相對於處於生理心理還不成熟的少先隊員來說,在思想觀念、心理髮展價值取向呈現了多樣化的特點。在這種環境下,學生會耳濡目染,將家庭和社會中不文明行爲在學校中模仿,有些學生髮出這樣的疑惑:“社會都是這樣,爲什麼不能讓我們這樣做?”。

2、學生自身受文明教育的差別

由於城鄉差別、家庭教育狀態不同,學生本身受文明教育的程度也不同,對自身文明修養差別較大。例如有的學生父母離異,接受文明禮儀方面的教育較少;再有就是有一小部分家庭不重視這方面的培養,放任孩子言行,諸多原因導致學生張口髒話,任性等等,致使不良行爲肆意滋長。

3、班級教育管理的不到位

從教育和管理者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教育管理不是很到位,制度不夠完善,制度的落實、監督不夠到位;思想教育的方式落後,學生中的不良習慣的人數佔相當比例;在對少先隊員學習、遊戲、生活上教育得不足,不深刻。在物質保障方面,我們還不夠科學與完善;在文明的氛圍的形成上,還不能有效的達到懲惡揚善、扶持正氣。

四、創建文明班級的一些思考

通過對這些不文明行爲的分析可以看出,這些現象就在我們身邊,有些甚至在自己身上發生過,只是沒人提出疑異,才覺得自然隨意。殊不知正是這些潛在行爲侵蝕了我們的文明意識,造成了我們的惰性心理。如何才能改掉惡習,樹文明之風,讓文明禮儀伴我行呢?

1、要不失時機地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以“誠、智、禮、信”爲標準,引導學生掌握校園、家庭和公共場所的禮儀基本知識,逐步養成個人良好的行爲習慣,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引導學生學會做人。

2、時刻注意言談舉止,提高自身文明素質

老師和學生都要行動起來,從內心深處挖掘自己的不足之處,時刻以“文明”二字檢查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覺主動地抵制不文明語言的侵蝕,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

不文明行爲調查報告 篇五

一、過程描述

前期準備:我先根據要調查的內容寫了一份調查問卷,問卷有十道題目,共打印了六十份一頁兩面的問卷;

現場操作:我找了一間人數較多的教室,請同學幫忙填一下然後交到講臺上。我共發了五十份問卷,全部回收;

後期操作:製作excel表格進行統計分析

二、調查結果和分析

1、在不文明現象的選擇中,選擇“圖書館、自習室、飯堂的佔位現象”的人數最多,其次是“在教室課桌、牆上和廁所隨意塗鴉”和“在自習教室、圖書館內手機不設爲振動或頻繁接聽手機、發消息,擾亂他人”,選“男女交往不得體,在校園內公共場合過於親密”的人最少;

分析:我本來認爲“亂扔垃圾”會擠進三甲,但由於我校垃圾桶較多以及保潔人員的努力勞動,使這種現象大大減少。我們學校的佔座現象確實很普遍,問題也比較嚴重,難怪它會“榮登”榜首。這個現象在去年冬天曾被央視報道過,這種不文明行爲在冬天尤爲猖獗,這是因爲我校大部學生在四工學習,而四工只有C座有空調,所以一大早就會有許多人去那兒佔座享受暖風。平時佔座的人是爲了在聽課時佔據有利位置,提高學習效果,於是會有人提前去佔座,甚至預定明天的座,這導致晚來的同學只能坐到後排,而前排卻有許多座位空出來,我也深受其害啊。接下來是“在教室課桌、牆上和廁所隨意塗鴉”,這是毫無爭議的,也是證據鑿鑿的,只要你到教室去看一下就會明白爲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選這一項,課桌上、椅背上、白牆上到處可見這些塗鴉,有些內容甚至粗俗不堪,令人髮指。難道是你們內心太空虛了嗎?還是你們自詡畫技天下第一?

吐槽的地方多的是,展現藝術才華的舞臺也有的是,爲何非要在公共設施上亂塗亂畫呢?做這種行爲的人是粗俗的,是受人鄙視的。更令人憤慨的是有人做這種事是爲了打廣告,這更是難以原諒的。最後是“在自習教室、圖書館內手機不設爲振動或頻繁接聽手機、發消息,擾亂他人”,這種人確實很多,幾乎每個教室都能找到這樣一個人,他們沉浸於自己的世界,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自己不認真學習還要影響別人學習,對這種人我只能說他們少了一根筋,一根爲他人着想的筋。他們完全沒有集體意識,以爲學校是他家,想怎麼就怎麼。

2、在分析原因的選擇中,選“既是部分學生個人素質較差,學校的文明教育也不足夠”的人最多。

分析:這個答案的涵蓋面比較大,所以有許多人選這一項。

前後兩個答案也是有聯繫的,在上大學前個人素質受家長和學校兩方面影響,畢竟那時我們基本是學校和家兩點一線,很少接觸社會,所以學校的教育不足夠會導致個人素質低下。到大學後個人素質也受到社會影響,家庭和學校的約束力也下降,一些原本的好學生因此墮落。我個人認爲,一個人最可教的的時候是國小和國中,因爲這時的孩子還是一張白紙,還沒有反叛心理,所以這段期間對孩子教育很重要,甚至決定孩子的一生。在大學裏,我們都有自己的思想,再想教導改變我們是非常困難的,就像矯正牙齒一樣,小時候帶上牙套做幾年治療就好了,而成年後牙齒基本已長成型了,很難改變牙齒結構,只能進行拔牙了。當然大學也不能放棄教育,有總比沒有好。

3、至於解決方法,選“建立嚴格的獎懲機制”的人最多,選“播放校園文明宣傳短片”的人最少。

分析:個人認爲“建立嚴格的獎懲機制”確實最好。首先這是公平和公開的,容易被認可;其次,懲罰是一種約束,具有強制力,可以起到警戒的作用,讓學生在做不文明的事之後接受教訓,使其不敢再犯這種錯誤,可以有效控制不文明現象的蔓延。當然這種做法也有不足之處,最大的問題是監督問題,誰來執行監督?學校內還沒有這種部門和團體,這也不屬學生會的管轄範圍內,助理和主任也不可能一直盯着。總之,監督的人少而接受監督的人多,我也暫時沒想到好的解決辦法。所以這種解決辦法看上去很美好,但它的可行性要打個問號。

三、總結

我們應從身邊小事做起,樹立起學校主人公的形象,嚴格約束自己的日常行爲,同時勇於制止種種不文明現象。校方可以嘗試積極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現在班內有班組織、團組織、黨組織;校內也有各類社團。如果社團能把校園文明建設自覺地滲透到自己的各種活動中,主動開展公益性社會活動,對樹立校園文明新風會起到示範作用。

文明不只是一種習慣,一種理念,而且是一種素質,一種光榮。如果大家對不文明現象熟視無睹,無形中將縱容不文明行爲;如果大家都講文明,關心和愛護校園文明,那麼不文明的行爲就會孤立起來。減少不文明現象,中學生本身的努力是最重要的。增強社會責任感,多一些對別人的關心,是中學生們要做的。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告別不文明行爲,做一個人格健全、和諧發展的當代大學生。

這次的問卷調查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深刻了解到學校的一些不文明行爲,對原因做了初步的分析,開始構思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要身體力行,不做不文明的事,並帶動周圍的人抵制不文明行爲。

不文明行爲調查報告 篇六

一、前言

校園作爲學習活動的場所,而良好的環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愉悅的心情具有重要的影響,一旦這種學習場所被一些不文明的現象充斥,我們的心情會大打折扣。因此我們應該倡導校園文明現象,創造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優雅環境。

二、校園不文明現象

教學樓:教學樓牆上桌子亂塗亂畫、不沖廁所、桌子內有大量垃圾、佔座圖書館:佔座現象、將隨後拿來看的書不能放回原位

民族餐廳:佔座、打飯時不排隊、浪費嚴重

西操場:場地具有瓜子皮、垃圾

三、調查結果分析

1、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佔座現象屬於相對嚴重的現象,就其原因有個人原因,也有校方的管理原因。

對於個人而言:特殊時期佔座屬於“正常”,比如臨近期中期末考試、考研、考公務員時期,考試大軍將座位變得供不應求,但是在平時比如圖書館,本身有些人已經有座位,但是就是將自己的包包、書籍或隨身帶的東西放在座位上,給人這個座位有人的錯覺。就其校方的管理團隊而言,可供上自習的教室少,平時在一些時期開放的可供自主學習的教室有限。

2、其他不文明行爲,個人的自身素質佔主要原因,一些人從小養成隨手亂仍垃圾的習慣,在他們眼裏,這是很不起眼的一部分,殊不知一切從小事做起。在桌子、牆壁的亂塗亂畫,是一些人慣有的做法,有考試的信息,也有他們自己所謂的“藝術”之作,這些行爲破壞了校園的某些正常秩序,例如經常需要保潔阿姨擦洗,還需要學校定期對破壞嚴重的部分維修,於己於他都是一種負擔。

3、排隊在生活中很常見,在銀行裏,在吃飯的時候,在領取賑災物品時,然而在校園民族餐廳我們可以看到,打飯沒有秩序,甚至時而出現推擠現象,這給餐廳業主帶來了很大的煩惱,明明大大的幾個字寫着:請自覺排隊,但是沒有人管他,依然我行我素,在擁擠中打自己的飯,這種現象究其原因有內外因,外因主要是學生剛下完課,人流大,餐廳本身也小,內因主要是大家潛意識裏都想早點打到飯,從小沒有排隊的習慣;其次平時的學習生活很忙,大家很少注意這些“微小”的行爲。

4、此節儉之風在全國盛行,但是對於校園而言,節儉之風似乎並不是那麼有成效,浪費依然很嚴重,比如在餐廳,不根據自己的量打飯,這種現象的產生,個人的原因是主因。

校園的學生來自南北方,生活習慣不一樣;其次學生花的是父母的錢,抱着一種不珍惜,不節儉的態度;但是對於餐廳方面來說,飯菜質量差、可選的餘地少、餐廳競爭力低。

四、解決對策

1、對於佔座:首先校方應該滿足學生的上自習需求,及時調整可開放的教室數量,保證自習可上,特殊時期可安排一定的工作人員進行疏導,做到人性化服務。其次對於學生自身而言,需要提高個人道德修養素質,保證自己的行爲不影響第三方,做到德行天下,傳播文明行爲。

2、亂扔垃圾等行爲:首先校方管理團隊應設立較合理的垃圾箱放置點,保證垃圾有地方可放,並且還應派工作人員及時清理垃圾,而且應該對放垃圾做一些宣傳引導。其次對於個人而言,向前一步,文明一大步,這應該還是個人的自身修養問題,個人應養成良好的習慣,雖然是一小步的差距,但是確是文明的差距。

3、排隊:首先應該保證餐廳的服務質量,並且設立疏導人員,在高峯期進行提示,一旦提示久了,勢必會形成一種自覺意識,不必爲這種現象煩擾,而且打飯窗口也應有所提示。其次對於個人而言,大學生本身就是文明的象徵,象徵着高素質,所以應該養成主人翁意識,自覺排隊,互相謙讓,繼承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4、浪費歷來是一大詬病,對於校方餐廳而言,首先應提高飯菜質量,飯菜應具有多樣性,不在以單一的形式呈現;其次。對於學校而言,應將餐廳出租給有能力,能滿足學生需求的公司或個體戶,並且應適當提高民族餐廳的數量,以便存在競爭力;加大對節儉的宣傳,響應國家的號召。

對於個人,浪費不浪費雖然取決於自身,但是應主動適量打飯,多瞭解外界糧食的動態,爲後代多考慮;我們的`節儉,或許可以爲其他貧困地區的人帶來一定意義的緩解,這不僅僅是一份社會責任,更是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我們在享受各種權利的同時,還應當履行社會責任,實現自身的價值。

五、總結

大學校園是學習、生活的地點,也是我們的另一個“家’,所以愛護靠大家。當你看見不文明行爲時,應當本着一種主人翁的意識去制止、勸導。一個優雅、舒適、有秩序的校園環境不僅僅關係着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更是社會文明風氣的體現,也是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

校園是社會的一部分,屬於社會的前沿,因此社會道德文明建設應當首先從校園開始,鼓勵大學生樹立健康、文明的社會道德素質,只有這樣,我們的國人的素質纔會不斷的提高,國家纔會更加富強、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