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學習調查報告多篇

學習調查報告多篇

學習調查報告篇1

素質教育是我國進行教育改革的一次大的飛越,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進步。如何推進素質教育已成爲我國教育的主要目標,作爲一個縣級國小,也在努力討論和研究如何來推廣素質教育的實施方法。體育作爲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素質教育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爲了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與素質教育相匹配的國小學校體育教育體系,如何來提高國小體育教學質量,是當前各所學校所急需解決的問題。在我認爲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直接影響着體育課教學的質量,影響着教育目標的實現。而影響學生對體育課興趣的因素主要包括學生自身的因素、教學內容的因素、教學方法和教師的因素、場地器材的因素等方面。

通過對旬陽縣城關二小五年級的部分學生的問卷調查,利用國小生對體育課興趣狀況來探討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一節體育課都能使學生們在歡樂中學到知識,在快樂中得到鍛鍊,使學生對體育課產生興趣,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旬陽縣城關二小五年級隨機選擇50名學生。其中男28人、女22人。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法:xx縣xx二小五的學生髮放問卷,問卷共發放50份,回收50份,有效問卷50份,回收率爲100%,回收有效率爲100%。

2、訪談法:對個別學生進行訪談,瞭解一些問題。

二、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通過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方面調查瞭解到,學生對體育課非常感興趣的有20人,佔總調查對象的40%;一般的22人,佔44%;不喜歡的8人,佔16%。

從調查結果來看,學生對體育課興趣一般和不喜歡的人數較多,佔60%。經過和學生進行談話瞭解到以下原因導致學生因自身原因導致對體育課興趣不濃。一是隨着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體重偏胖的學生在逐漸的增加,而身體偏胖的學生在體育課上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和標準完成鍛鍊任務,在學習中被其他學生嘲笑,使他們的自信心受到打擊,引起這部分學生內心產生抗拒的心理,從而影響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二是有一些天生體質差、體弱多病的學生也對體育課興趣不高。三是由於怕累、怕髒、怕叫苦導致對老師教的技術動作躲避練習。

(二)通過學生對體育課教學內容情況瞭解到,學生對於遊戲類項目的內容十分喜歡,選擇該類型的學生佔到被調查學生的54%,可見學生們喜歡遊戲,喜歡以遊戲爲教學內容的體育課。其他內容的體育課,學生的喜歡程度分別在短跑類13%、跳躍類21%、球類44%、自由活動22%。值得一提的是對體育課內容的選擇上男女有一些差異。男生以對球類興趣較濃,女生對跳躍類有較大興趣。這說明在國小階段男女性別的差異開始影響了學生們對事物的選擇,從而導致了興趣的不同。

根據調查情況瞭解到學生對學校體育課興趣的大小和體育課教學內容的設置也有着直接的聯繫。國小體育課的任務是全面鍛鍊學生的身體、初步掌握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技術。那麼我們在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就應該適當地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應該調查清楚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有針對性地設置體育課教學內容,讓學生更願意自主地參與到鍛鍊中去。

(三)對體育課中教學方式方法和學生與教師的關係上了解到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希望師生互動進行教學活動佔75%,師生關係對體育學習興趣的影響佔65%。

根據調查結果瞭解到體育活動中師生互動和師生關係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較大。學生喜歡的老師,在體育課互動教學中可以給學生們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得到鍛鍊,同時給學生們帶來了歡樂,讓學生們在歡樂中鍛鍊,在鍛鍊中感受快樂。

(四)場地設施是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物質基礎,爲實現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提出了可能,同時在學生鍛鍊興趣的培養過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來,許多學校缺乏全盤計劃,不顧實際地擴招,超過了自身的承受能力,造成了許多矛盾的激化。校內的許多硬件設施相對不足就是其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旬陽縣城區學校也有同樣的現象,用於體育鍛煉的場地、器材設施的缺乏嚴重。在調查中發現學生對本校的場地設施和器材並不是很滿意。

從影響學生上體育課或參加體育運動的調查原因中瞭解到,場地器材的因素佔65% ,學習負擔重沒有時間16% ,教材內容的原因13%,怕做的不好別人笑6%。學生如果因爲場地受限,上課時不能參加自己喜愛的體育活動,積極性受到打擊,久而久之容就易失去對體育課的興趣。例如,男同學喜歡踢足球,但是基於許多學校的足球場地不夠用的現狀,他們只好“望球興嘆”,對體育課抱失望的態度;而籃球課往往是六七十人在一個籃球場活動。如此不夠的體育場地與設施顯然不能夠滿足學生鍛鍊的需要。另外,人多場地少的現狀,容易造成傷害事故的發生,產生一種恐懼心理,慢慢地很多學生因爲這些原因而放棄了原本愛好的體育。種種現狀使得學生對體育課乃至體育活動失去了興趣。因此,加強體育設施硬件的建設,給學生創造一個更利於他們鍛鍊的客觀條件刻不容緩。

三、結論及建議

(一)加大學生的思想教育的培養,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意義。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同時應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讓他們認識到強健的體魄纔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

(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模式來進行組織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的遊戲中潛移默化的進入到課堂教學中去,把枯燥的體能訓練變成遊戲活動,這樣既完成了教學任務,也提高學生體育課的學習興趣。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所在。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與學生是否喜歡他的課關係非常密切,體育教師應運用科學的新穎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在教學活動中經常扮演着學生崇拜的偶像,國小生正處在一個比較感性的一個階段,他們可能會因爲喜歡某個老師,而喜歡學習該老師所教授的學科,也會因爲喜歡而去努力的學好該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多組織些和學生互動的環節,做好學生的示範和楷模作用,讓學生有興趣有信心完成教學任務。

(四)改善學校體育硬件設施,提高體育教學環境。學校不斷抓教學質量的同時也應該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鍊,給學生一個好的鍛鍊環境是增強學生鍛鍊興趣的必要條件。學校首先應有一個讓學生足夠活動的操場和跑道,必要的球場和各類體能訓練的設施。學生只有遊走在這樣一個環境之中,也就會不由自主的參與到鍛鍊中來。體育教具應逐年增添和更換,做好設施的後勤保障。

學習調查報告篇2

在課程改革中,新課標明確提出並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同時,現代教育觀認爲,素質教育其實質是對學生實施主動性教育。而對很大一部分鄉鎮學校、農村學校的學生而言,受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完成學習任務,而只是被動接受教師所傳遞的信息。因此我們課題組對國中學生進行了“學生學習興趣問卷調查”。

一、調查的目的.

爲了進一步準確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學習興趣的現狀,加強針對性研究,有效推動我校《調動學生積極性,優化課堂氣氛的策略研究》課題的深入開展,併爲該課題的研究提供客觀依據,以期探索學生積極性,優化課堂氣氛的方法與途徑,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調查的對象及內容

對象: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的學生。

內容:主要從英語教師、學生、多媒體等多維度設置方面,內容涵蓋了學生學習興趣及原因;學生學習時對某一學科的看法;學生學習中的困難;教師教學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課外學習資源等多方面,設置了主、客觀兩種問題。(詳見《學生學習興趣問卷調查表》)

三、調查的結果

通過本次對學生的問卷調查,有73%的學生對某一學科感興趣與該學科老師的教學認真,講解清楚,方法得當,教學水平高相關。74%的學生認爲自己所感興趣的學科學起來有意思,內容不難,對學好有信心。30%的學生認爲老師能合理利用多媒體授課可以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不喜歡某一學科:70%的學生認爲老師上課不吸引人太枯燥,61%的學生認爲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學習沒計劃,效率不高,64%的學生認爲某一學科基礎不好導致上課聽不懂無法做到專心。52%的學生自學能力不太強。學習方式上主要是課前預習和課堂認真聽講,課後複習鞏固和自學。主動找機會向老師請教問題的比率相當低。在激發學習興趣方面,絕大部分學生希望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和課堂上多開展活動來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關於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大多數學生選擇積累起來經常複習,創造環境有意識運用和忽視不理的也有。一部分學生遇到困難時,選擇請教同學,少數主動請教老師和自己查閱有關資料和參考書。針對學習不專心,學生建議老師和家長多督促,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四、調查的分析

綜合調查結果分析,主要存在以下方面問題:

1、學生方面

學生學習問題可以歸納爲“四缺”:缺目的、缺興趣、缺信心、缺方法。

農村地區,人們思想觀念不積極,讀書無用不如出去打工,在這些觀念的影響下,部分學生學習無目的。部分學生是迫於家長或老師的壓力而學習,惰性十足,學習興趣低下。這是“缺目的”。

隨着年級增高學習難度加大,學生漸漸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慢慢失去學習興趣,到最後乾脆放棄學習。這是“缺興趣”。

由於學生的學習基礎參差不齊,有些學生會對學習失去信心乃至喪失興趣,從而產生放棄的念頭;加之他們自小在溺愛的蜜瓶中長大,心理脆弱,受不了挫折,學習遇到問題,自暴自棄,懶於思考,懶於練習,從而導致惡性循環。這是“缺信心”。

農村國中絕大部分學生採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來學習,做不到融會貫通,只知道“題海戰”而不善於總結經驗。學習過程中又有很多學生學習不夠專心,這樣,違背了有效學習的特點,這是“缺方法”。

2、教師方面。

由於現在學生還是要通過考試入學,在會考的指揮棒下,農村國中教師教學重教材、重講解、重傳統、重優生。

農村學校受社會經濟條件限制,缺少現代教學資源。“一本教材,兩支粉筆,三尺講臺,四十分鐘”就是我們的真實寫照。從備課到上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管教材內容符不符合學生學習實際,再枯燥再乏味,也得灌。這就是“重教材”。

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爲中心,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過程的推進都以教師爲“主體”。平時都是老師講,學生聽、記、背、寫,把學生當做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壓制了學生好思、好動的天性,漸漸打擊了他們積極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學習興趣也慢慢消失。此所謂“重講解”。

雖然現在農村國中都配有一些多媒體教學設備,但這些僅限於教師上公開課、觀摩課時使用,平時利用率不高,大部分教師基本上只運用最傳統的教學手段,沒有給學生直接的體驗,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此所謂“重傳統”。

目前學生學習只是爲了考試,教師教也只是爲了應試,教師教的僅限於考試考的,爲了儘快出成績,出好成績,教師一般喜歡把注意力集中在班上成績好的學生。課堂教學中,包括平時的輔導中,也只注重這些優生。許多學習基礎差的學生,缺少學習與訓練的機會,得不到應有的合理評價,特別是來自老師的鼓勵性評價,所以他們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逐漸失去興趣,以至於最後放棄學習。此所謂“重優生”。

3、學習環境方面

當前,農村學生家庭整體素質不高,對孩子的教育管理缺少有效的方法指導,對孩子的個性發展缺少有效關注,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缺少關注,對孩子的學習更是無能爲力。而農村國中學校又是在專業師資力量不足、教學條件不充分、教學實驗較少、經驗更爲缺乏,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問題最爲突出。同時,學生缺少獲取課外學習資源的途徑,缺少學習環境。

學習調查報告篇3

一、調查目的

國小生數學作業常見錯例分析研究是國小數學教師針對國小階段的學生在日常課堂練習、作業、學習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常見的錯誤情況,包括典型錯例、易錯題例的展開,力求對錯例出現原因和解決方法進行的系統性的分析與研究,特進行了本次調查。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和分析

(一)問卷設計

本次調查的形式爲問卷調查,問卷的基本題型爲選擇題和少量開放式問答題。內容注要聚焦國小生數學學習中常見錯例具體產生的原因、題型以及相關的學習習慣等情況。

(二)調查的實施

調查問卷利用學生課餘時間對三年級進行隨即發放,共發放140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132份,回收率943%。

(三)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1、在平時的數學學習中,你會錯題嗎?

a、經常錯題【35人】b、偶爾錯題【97人】c、不會錯題【0人】

2、以哪類題的錯誤居多?

a、概念題【13人】b、計算題【46人】c、畫圖題【6人】d、解決問題【67人】

3、你認爲自己出現錯題的原因主要是什麼?[可多選]

a、上課不注意聽講,知識沒學會【13人】b、做題馬虎,粗心大意【85人】

c、受已有知識的負面干擾,相似的概念發生混淆【14人】d、沒有審清題意【6人】多選【14人】

4、在平時的數學學習中,對於出現的錯題,你會及時訂正嗎?

a、會【31人】b、有時會【100人】c、不會【1人】

5、在出現錯題時,你是如何完成訂正的?[可多選]

a、獨立完成【85人】b、老師幫助【17人】c、家長幫助【20人】多選【10人】

6、你對數學學習中相似的概念會混淆嗎?

a、經常混淆【12人】b、有時混淆【90人】c、不會混淆【30人】

7、你受已有知識的負面影響而造成的錯例多不多?

a、很多【8人】b、有,不多【101人】c、沒有【23人】

8、你認爲什麼方法能幫助你減少做錯題?[可多選]

a、上課專心聽講,概念理解清楚【76人】b、相似概念對比記憶,加深印象【12人】

c、及時整理錯例,舉一反三【2人】d、經常複習舊知,促進新知學習【17人】

多選【25人】

9、你有整理錯題的習慣嗎?()

a、有【97人】b、沒有【35人】

10、你認爲及時整理錯例有什麼好處?[可多選]

a、能鞏固強化知識【16人】b、避免同類題目出錯【73人】c、很好的複習資料【25人】

多選【18人】

11、你常寫數學日記嗎?

a、有【18人】b、沒有【114人】

12、你喜歡學數學嗎?

a、喜歡【91人】b、不喜歡【2人】c比較喜歡【39人】

從調查統計分析看,學生出現錯例原因很多:

1、首要就是學生的課堂聽講效率不高。

多數學生不知道上課聽講的重要性。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課堂注意力時間很短,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聽明白課內所講的內容,不能及時內化,那麼,久而久之就出現了知識上不懂的大問題,當然作業就不能準確、及時的完成了。

2、其次就是學生的學習習慣有待培養。

國小生由於年齡比較小,往往會忽視細節,不容易關注一些細節問題。由於學生對於細節的忽視,我們在作業的批改時,試卷的批閱中會發現許多錯誤都是類同的(數據的抄錯,橫式漏寫結果等種種情況)。這些錯誤都與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緊密相關。對於這樣的“粗心”我們老師給予了學生一次又一次的原諒,但是多次的原諒之後,發現我們的學生不但沒有改掉粗心的毛病,有些學生隨着年齡的增大,這種“粗心”會愈演愈烈,最終演變成爲改不掉的壞毛病了,培養學生養成細心的習慣刻不容緩。

3、學生認知水平差產生干擾造成作業錯誤

國小生的知覺常常表現爲比較隨意,不能看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或特徵,以及事物各個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繫。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知覺,對感知的對象分析綜合、水平差。學生由於認知水平有限,不同年齡的學生在不同階段都會出現一些由於認知原因造成的錯誤。

三、結論與建議

(一)學生方面:

1、學生對自己作業中出現的錯誤要進行了自我反思,每個學生準備一個本子,即錯題分析記錄本,把每天作業中出現的錯誤記在本子上,並寫出錯誤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針對性地把學生經常錯的題目類似的題目作爲學生的課堂作業,再次反饋瞭解學生改錯後的作業效果。改錯題型的練習對學生是有要求:判斷對錯→找出錯誤處→分析錯誤原因→改正。課堂採取小醫生找病因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在比賽中獲取知識。“改錯”不能僅滿足於學生分清了錯誤原因,改正了錯誤,而且達到預防效果,教育學生對這些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學生建立數學日記本,進行有效反思,通過小日記進行小結。

在學生的數學日記中體現五個層次的反思:

(1)錯題的根源是什麼?

(2)以後要注意什麼?

(3)怎樣克服?

(4)怎樣才能避免重複犯錯?

(5)相關知識點的練習還有那些?

3、根據國小生數學學習中常見錯題的原因,學生糾錯時的具體要求。

比如:

1、使學生養成認真校對的習慣。要求學生對所抄寫下來的題目都進行認真校對,細到數字、符號,做到不錯不漏。

2、使學生養成審題的習慣。要求學生看清題目中的每一個數據和運算符號,確定運算順序,選擇合理的運算方法。

3、使學生養成仔細計算、規範書寫的習慣。要求學生書寫工整,書寫格式要規範。同時,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認真筆算,強化學生規範打草稿的習慣。列豎式計算時,數位要對齊,數字間要有適當的間隔,進位的確數字要寫在適當的位置上,退位點不能少。

4、使學生養成估算和自覺驗算的習慣。

(二)教師方面:

1、教師通過課堂觀察、作業批改、教師研討課、調查問卷分析和撰寫心得等形式,自身的觀察、總結、反思能力提高了。

2、針對學生的錯例資源進行有效利用,並初步形成解決策略:

(1)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的錯題(針對性要強;要讓錯例資源真正發揮作用)

(2)培養學生做題時的習慣(如自主檢查方法)

(3)指導學生在數學日記中反思。

(4)課堂上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5)培養學生口算與筆算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與正確率。

(6)多元化評價,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學習調查報告篇4

1、學生普遍存在數字難學的傳統認識,導致學習興趣下降,我以學生對數字的認知狀況和思維能力爲考察對象,就題目“當你知道本節課是數學的時候”,你的態度是:

a、急於想學,很有趣

b、應該學習它

c、學不學無不所謂

d、不太願意學

e、感到厭煩畏懼

結果如下:

我在校門口,調查一些同學,瞭解有關情況。其中感到厭煩畏懼的人數,七年級佔0.2%,八年級佔10%,這是極不正常的。這表明國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不高,存在着較大的分化現象。

爲了使學生的智力、能力、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培養學生創造能力,這就自然產生了國中數學“體驗學習”教學法的嘗試與探索。

2、教學法模式

(1)引導體驗:教師要考慮的是“儘可能適應學生的體驗去協調!”當學生體會到新的問題時,要開創新的情境,讓學生去發現新問題,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探索,教師的任務是給學生開放廣闊的探索空間,仔細體會各種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方法,必要時進行適當的點撥、評判,創業。

如《等腰三角形性質》教學中,怎樣剪最快?學生通過對操作過程的嘗試後,提出方案。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或動手實踐),交流個人想法,小組擬定解決問題的方案。然後問:“能否一剪刀剪出一個等腰三角形?”然後讓同學們思考,並說明操作思路。

(2)合作交流:教師要善於運用各種手段,引導學生把感受表達出來,展來討論、交流,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活動起來,讓他們自由操作,思考、討論、交流、爭辯,使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表現,發展個性。

學習調查報告篇5

一、調查的目的與內容

爲了解我代課的班級學生自主學習現狀,發現問題,找出原因,爲開展課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的研究”提供依據,我對七年級的7、8兩個班學生自主學習現狀進行了調查。

這次調查力求全面的瞭解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六個方面:(一)自主學習效能感(二)自主學習習慣(三)自主學習方法(四)上課思維(五)自主學習評價(六)自主學習拓展。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調查選取七年級7、8班,共9個教學班。發出問卷124,回收問卷,124份,均有效。

調查採用學校自編的自主學習調查問卷,共18題,前16題是選擇題,要求學生在每題的若干選項中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回答。第17和18題是非選擇題,由學生填空。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關於學習效能感的調查

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學習任務,對學習產生興趣,具有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自主學習的前提和保證。

1、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能自覺主動完成學習任務的佔68%,22%的學生是在家長、老師的督促下完成,10%的學生認爲完不完成無所謂,從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學生能自覺、主動的學習。

2、在學習上你對自己的信心。36%的學生充滿自信或有把握,50%的學生認爲需要再努力,14%的學生認爲在學習上比較困難,沒信心,調查說明:86%的學生能正確地認識到,學習是需要努力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對學習充滿信心。但也有14%的學生對學習失去信心。

3、你喜歡某科目是因爲。56%的學生認爲是個人興趣,喜歡某科目是因爲老師的講課方式佔33%,7.3%的認爲是師生關係好;3.6%的認爲是老師的外表。調查說明,學生有較強的自我意識,憑自己的興趣學習某學科;教師的教學方式也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師生關係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一定的影響。

4、你是以怎樣的心態去學習。55%的學生是以愉快的心態學習,37%的學生是以緊張壓抑的心態學習,10%的學生是以無所謂的態度,從調查中看出,學生在學習上壓力比較大,令人擔憂,應加強小升中的銜接工作。

(二)學習習慣

1、你最喜歡老師留什麼樣的作業。22%的學生喜歡留抄寫型作業,41%的學生喜歡口頭背誦、動手實踐型作業,16%學生喜歡自己給自己留作業,21%學生喜歡不留作業。調查說明,學生喜歡留多種形式的作業,口頭背誦、動手實踐型作業學生最歡迎;16%自己給自己留作業,表現出一部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體性;22%學生喜歡不留作業,表現出部分學生的懶惰性和厭學情緒。

2、上課前,你的預習情況。83%的學生能進行預習,但只有48%的學生會預習,27%的學生從不預習,從調查可看出,大多數學生懂得預習的重要性,但很多學生不會預習,只是看看書而已,有27%的學生從不預習,這方面需要教師進一步給予有效的指導。

3、在做作業的方式與時間。19%的學生先複習,後做作業,60%的學生先做作業、有問題才翻書,21%學生先做作業、遇到問題就不做了。從調查中看出,多數學生先做作業,有問題在看書;19%的學生先複習,後做作業,是一種比較好的作業方式;21%的學生遇到問題就不做了,存在學習的依賴性,對學習缺乏責任心。在作業時間上73%的學生在12小時之間。

(三)學習方法

1、聽課時是否有自己的學習目標。21%學生上課前就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在教師講課時形成自己的學習目標的佔30%,36%的學生老師講什麼,就學什麼,13%的學生始終沒有自己的學習目標。這表明,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課堂上聽課心中無數,跟着老師走,對制定好學習計劃目標的重要性缺乏正確的認識,教師要教會學生制定學習目標的方法。

2、課堂上,做筆記的情況。41%的學生有所選擇,記下一些新的想法,記下所有板書佔34%,25%的學生從不記筆記或隨便記一點。學生記聽課筆記可以有效地集中注意,發現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從數字中說明,大多數學生不做筆記或不會做筆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教給學生記筆記的方法。

(四)上課思維

1、你上課的思維狀態怎樣。73%的學生認真聽講,把握教師講的知識要點並認真思考,10%的學生記住老師的每一句話;17%的學生上課時跟不上老師的思維,從調查中說明,多數學生能認真聽講,但17%的學生跟不上老師的思維,教師忽視了這一部分學生,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學生才能發展。

2、上課時你對老師的問題思考程度。能思考80%以上問題的佔29%,28%的學生對老師的問題進行思考在60%以下,教師提出的問題過難,導致28%的學生對老師的問題進行思考在60%以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認真的設計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參加課堂討論的情況。26%的學生努力發言,常引導本組同學,49%的學生按討論要求做,不想參加、不發表意見佔25%。由此可見,學生在課堂上思維不活躍,教師的教學問題設計、討論組織形式還不能引起學生興趣。因此,結合年級學科特點,經常組織活動十分必要。

4、上課時,有沒有過激動興奮的體驗。15%的學生經常產生興奮、激動的情緒,有時產生上述情緒59%,26%的學生產生過無聊、灰心喪氣的情緒,總體說明,學生上課時學習情緒比較低落,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與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有一定的關係,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講究教學藝術。

(五)總結評價上

1、你是否定期將已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15%的學生經常定期將已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偶爾和考試前進行歸納總結的佔68%,17%的學生從不歸納總結。調查說明,學生沒有養成定期知識進行歸納總結的習慣,爲了考試而學習,缺乏自主學習的方法。

2、對學習的評價。39%的學生在每單元或章節後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或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評價,47%的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認真的思考並改進,14%學生自己不評價,對教師的評價無所謂。這說明,學生比較重視對學習的評價並不斷改進,但缺乏主動性,學生的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能力還有待提高。

(六)自主發展

1、你經常閱讀哪類書籍。19%的學生閱讀文學名著,36%的學生經常閱讀中學生讀物,26%的學生經常閱讀武打小說,什麼都不閱讀19%,從數字中說明,81%學生有閱讀習慣,但閱讀書籍不同,有近26%的學生閱讀武打小說,有19%的學生還沒有閱讀習慣,教師積極的進行引導,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2、你認爲自己的知識主要來自於什麼。37%的學生認爲是老師的講授,21%的學生認爲從不同的渠道獲得,如報紙雜誌網絡。11%的學生認爲是自己獨立學習,學生能正確認識知識來源於不同渠道,反映出自身知識的價值趨向,總體上說,學生對自主學習能力的價值還不能充分認識。

四、建議與對策

1、根據我校學生自主學習情況調查的現狀看,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方法、習慣等比較薄弱,因此,開展在課堂中指導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着較強的必要性和針對性,各學科根據學科特點,確定研究專題,有針對性的開展研究。

2、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素質十分重要,自主學習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個體性,教師要以很寬容的心態,去營造一個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環境和氛圍。

3、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教師有針對性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激發學生動機、提問的實效性、引導學習方法、培養學習習慣、學習評價、學習監控等),讓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的研究中。

4、在教學過程中,要嘗試構建學科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評價體系。

5、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不只是課堂教學,學習過程應延伸到課外、家庭,擴大知識面,增長見識,使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鞏固和提高。

學習調查報告篇6

一、問題的提出:

現實生活中制約素質教育的因素有哪些?經常聽到孩子抱怨自己的父母沒有時間陪自己學習或遊戲,獨自去外面玩,反而給他們買很多的考卷做,感覺極不平衡。在家享受不到樂趣,在學校還是一樣,整天被作業包圍,經常考試,考不好還得接受批評,孩子覺得壓力很大。今年來,不時有報道,有些學生因學習壓力大而離家出走,甚至跳樓自殺。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爲國小四年級學生,研究方法主要採取問卷調查、座談會等形式進行。

三、研究結果的思考與分析:

1、多數國小生認同目前的課堂教學形式

調查顯示,60%的國小生認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大量重複課本內容;83%的國小生認爲教師的課堂教學形式大部分是靈活多樣的;90%國小生認爲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大部分內容既能傳授知識,又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可見,現在的學生對教師的教學還是比較關注的。我認爲:教師應領會新課改的精神,將精神落實到實處。在教學中,貫穿新的教學理念,力求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在新課改的今天,絕大多數教師都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啓發式、討論式、探究式等教學方法,深入開發學生的思維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習慣,啓發與引導學生通過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進行學習,勤奮的思考,不斷的對所學習的各種知識信息進行加工轉換、消化吸收,獲得新知識。

2、大部分國小生的作業時間超標,普遍希望縮短作業時間

雖然“減負”呼聲喊了多年,但國小生的學習負擔依然沉重。調查發現,無論是平時還是週末,國小生在寫作業時間上的超標比例均超過一半。根據教育部規定,國小生四、五、六年紀的作業量應在60分鐘內完成。而現在國小生的作業負擔依然有增無減。對於“你希望每天多長時間完成作業”有38%的國小生希望在半小時內完成家庭作業,有53%國小生希望在一小時內完成家庭作業,10%國小生希望在二小時內完成家庭作業。雖然有一半學生的願望已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可見,他們實際的作業時間要遠遠超過期望的時間。說真的,老師佈置的作業還不算多,而是大部分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讓孩子們負擔加重,另外買了許多考卷讓孩子們完成。時常聽到學生的埋怨。其實,作業量不在多,而在精,能掌握重點、要點就夠了。老師上課時也不願看見他們老是打着哈欠,無精打采的樣子。這樣只會造成惡性循環,覺睡不好,學習更無能爲力。

3、國小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滿父母說話不算話

社會的變動,伴隨而來的是人們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的變化,這種變化猛烈地衝擊着家庭的領地,導致產生離婚家庭、單親家庭、寄養家庭、貧苦家庭、富裕家庭等等。這形形色色不同形態的家庭環境,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到孩子。調查顯示,國小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滿父母說話不算話。在問卷中得出,國小生最喜歡父母做事有:信任我(40%)、說話算話(23%)、給我輔導功課(37%)。另外,國小生對父母不滿的是:說話不算話(35%)、對我管的太多(25%)、在家打麻將(40%),以上數據說明孩子們希望父母給他們安靜的學習環境,做孩子們學習的榜樣。父母纔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出一個品德高尚的好孩子是大多數父母的共同目標。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大衛—艾爾金德認爲,要想讓孩子有教養、守道德,父母必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兒童教育專家還認爲,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源於對大人的耳聞目染。“我們應當用行動去教育兒童,只有身教所不能做到的才用言教”——盧梭。不要在家裏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從小就在受尊重的環境下成長,他就會自然地尊重他人。

4、國小生對考試既愛有恨,大部分國小生認爲考試能夠促進學習,同時也有的學生因考試“心情不好”

“素質教育”這股春風早就吹遍大江南北,但事實上“應試教育”還依然引領潮流。而在“學而優則仕”傳統思想的影響下,我國大部分學生的家長曆來是把孩子的學業成就置於第一位重要的位置,所以,教育的供需矛盾顯得異常尖銳,那麼唯一合理的辦法,就是通過考試競爭,優勝劣汰。於是,孩子們從第一天挎着書包上學起,就面臨着無形而又緊張的學習壓力。學生對此又是怎樣的想法呢?調查顯示,大部分國小生喜歡考試,而這部分的學生是成績較好的,他們希望通過考試來顯示自己。90%的國小生認爲考試能夠促進學習,但又有58%的國小生認爲考試防礙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提高。過重的學習壓力造成學生心情不好、不想學習、自卑等感受。有部分的國小生因爲考試而“心情不好”,這說明,國小生對考試的心情很矛盾,既愛又恨,儘管考試造成了他們過重的心理負擔,但仍然對考試有着高度的認同。令人擔憂的是在這種情況下的學習,使大部分的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可見,考試直接關係到國小生的學習狀態,關係到他們的身心健康。經常能聽到學生說:我一聽到考試,腿都在抖。甚至有的學生在考完試後還處於緊張狀態。其實說這些話的還是好學生。這麼小難道就患有考前綜合症了嗎?我認爲,這一現象的造成,關鍵是“應試教育”的陳舊觀念影響至深。怎樣讓孩子真正減負,恐怕先將中國的教育體制改頭換面才行。

5、道德品質好、教學態度好、尊重學生是國小生看中的教師素質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引導者。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是教師勞動過程中最基本的人際關係,是構成學校教育教學的基矗教師處於這種關係之中所體現出來的道德素養高低,直接影響到教書育人的質量和效果。在瞭解國小生最喜歡的什麼樣的教師時,當問到“你認爲具備哪些素質對教師更重要?”多數國小生認爲教師應該具備:道德品質好(28%)、教學態度好(47%)、尊重學生(10%)、認真負責(37%)、講課有趣(23%)等。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國小生對教師的道德品質、教法教態有較高的期望和要求。他們期望教師道德品質好、教學水平高、能夠尊重學生、容納有缺點的學生、能夠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教育。師生相處也是一門藝術,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是新時代的趨勢所向。怎樣改善師生關係呢,道理很簡單,就是到學生中去。如果師生間沒有隔閡,學生把老師當成自己的知心朋友,那麼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影響的力量肯定是最大的。教師應當本着平等、信任、尊重的原則對待學生。

6、對成績排名各抒己見,一半學生認爲成績是個人隱私,另一半學生認爲考試成績應該公?

對考試的矛盾心情也反映在成績排名的態度上,調查顯示,對“成績是個人隱私,不應該公佈”這一觀點,有25%的國小生非常贊同,有40%的國小生比較贊同,有12%的國小生比較反對這一觀點,有23%的國小生非常反對。可見,在成績排名這一問題上,國小生的態度也是很矛盾的,對成績排名的支持,反映了國小生競爭的強烈需求,但同時又承受極大的壓力。教育行政部門也曾明文規定不允許根據學生成績進行排名,但從學生強烈的競爭需求來看,單靠教育行政部門的硬性規定往往以奏效,需要與教育的深層問題配套解決。就本人所在教學區域,經常會進行抽測,進行學校及班級的排名,無形中加重教師的壓力。當然,最終還得讓學生付出。我想,學生也是不堪重負、苦不敢言。還是讓“成績排名”早點散去。

四、建議:

1、提高學生父母的綜合素質是新時代對家長的要求,因此,我認爲:應充分發揮學校的“家長學校”的作用,定時爲家長朋友傳輸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地做到家長、學校兩方面配合。

2、學校方面應大力支持教師進行各方面素質的提高。如:班主任進修、各科教師展示課、各種培訓等。

3、作爲家長應經常和教師在一起交流,從實際出發去教育、引導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

4、提高全民素質,讓整個社會都增強意識,讓人們都去關心下一代。

5、教育部門應及時、適時關注教育動態,以實際行動去關注下一代。